TWM506230U - 多軸向載具 - Google Patents

多軸向載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06230U
TWM506230U TW104205233U TW104205233U TWM506230U TW M506230 U TWM506230 U TW M506230U TW 104205233 U TW104205233 U TW 104205233U TW 104205233 U TW104205233 U TW 104205233U TW M506230 U TWM506230 U TW M50623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movable
axis
carrier
brack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052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ui-Ming Chuang
Yung-Ling Liu
Yu-Tin Wong
Original Assignee
Micro Star Int Co Ltd
Msi Computer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 Star Int Co Ltd, Msi Computer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 Star Int Co Ltd
Priority to TW1042052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06230U/zh
Priority to CN201520282423.7U priority patent/CN204667259U/zh
Publication of TWM5062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06230U/zh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多軸向載具
本新型係關於一種多軸向載具,特別係關於一種三軸向的多軸向載具。
早期個人電腦的範疇僅包括桌上型電腦(desktop computer)以及筆記型電腦(NoteBook,NB)。近期,筆記型電腦逐漸朝向「輕、薄、短、小」之設計概念發展,復加上觸控技術的成型,可將筆記型電腦的輸入及顯示功能合而為一,平板電腦(tablet computer)即應運而生。
此外,平板電腦通常會搭配一載具,以改變其相對於使用者的顯示角度,或令其得以固定於牆面。然而,習知的載具通常僅限於令平板電腦固定於牆面,或僅具有令平板電腦相對於牆面上、下、左、右移動之功能。若使用者欲增加顯示角度的變化性,即須另行購買一臂型支架,如此將造成使用者額外的開銷。
有鑑於此,本新型提供一種多軸向載具,以令平板電腦相對於使用者的顯示角度多樣化。
本新型所揭露的一種多軸向載具,包含有一固定板件以及一活動板件。活動板件可活動地設置於固定板件,且活動板件可以一第一軸線為旋轉中心線,相對於固定板件旋轉。活動板件之一側用以供一顯示裝置連接,且 顯示裝置可以一第二軸線為旋轉中心線相對於活動板件樞轉。其中,第一軸線係正交於第二軸線。
本新型另揭露一種多軸向載具,包含有一固定板件以及一活動板件。活動板件可活動地設置於固定板件,且活動板件可沿一第一軸線相對於固定板件移動。活動板件之一側用以供一顯示裝置連接,且顯示裝置可以一第二軸線為旋轉中心線相對於活動板件樞轉。
由於本新型所揭露的多軸向載具,其活動板件可以第一軸線為旋轉中心線相對於固定板件旋轉,而顯示裝置可以第二軸線為旋轉中心線相對於活動板件樞轉,且第一軸線正交於第二軸線,是以,顯示裝置相對於使用者的顯示角度多樣化,而非僅限於上、下、左、右移動、調整。
以上關於本新型內容的說明及以下實施方式的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新型的原理,並且提供本新型的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的解釋。
1‧‧‧多軸向載具
10‧‧‧固定板件
101‧‧‧鎖附部
102‧‧‧鎖附孔
103‧‧‧凸柱
11‧‧‧活動板件
111‧‧‧頂板
1111‧‧‧軸孔
1112‧‧‧凹孔
1113‧‧‧第一側
1114‧‧‧第二側
1115‧‧‧第三側
1116‧‧‧第四側
112‧‧‧第一彎折板
1121‧‧‧第一滑槽
1122‧‧‧第一定位部
113‧‧‧第二彎折板
1131‧‧‧第二滑槽
1132‧‧‧第三定位部
114‧‧‧第三彎折板
115‧‧‧延伸板
1151‧‧‧挾持端
1152‧‧‧導引端
12‧‧‧銜接軸件
13‧‧‧托架
131‧‧‧第三定位部
2‧‧‧多軸向載具
23‧‧‧托架
24‧‧‧承載構件
241‧‧‧第一表面
242‧‧‧第二表面
3‧‧‧多軸向載具
30‧‧‧固定板件
301‧‧‧鎖附部
302‧‧‧鎖附孔
31‧‧‧活動板件
311‧‧‧頂板
3111‧‧‧滑動槽
3113‧‧‧第一側
3114‧‧‧第二側
3115‧‧‧第三側
3116‧‧‧第四側
312‧‧‧第一彎折板
3121‧‧‧第一滑槽
3122‧‧‧第一定位部
313‧‧‧第二彎折板
3131‧‧‧第二滑槽
3132‧‧‧第三定位部
314‧‧‧第三彎折板
315‧‧‧延伸板
3151‧‧‧挾持端
3152‧‧‧導引端
32‧‧‧銜接軸件
33‧‧‧托架
331‧‧‧第三定位部
9‧‧‧顯示裝置
S‧‧‧承載表面
L1‧‧‧第一軸線
L2‧‧‧第二軸線
L3‧‧‧第三軸線
第1圖係繪示本新型第一實施例所述之多軸向載具的側視示意圖。
第2圖係繪示本新型第一實施例所述之多軸向載具的分解示意圖。
第3圖係繪示本新型第一實施例所述之活動構件的立體示意圖。
第4圖係繪示本新型第一實施例所述之多軸向載具的作動示意圖。
第5圖係繪示本新型第一實施例所述之活動板件以一第一軸線相對於固定板件旋轉的作動示意圖。
第6圖係繪示顯示裝置以一第二軸線相對於本新型第一實施例所述之活動板件樞轉的作動示意圖。
第7圖係繪示本新型第一實施例所述之拖架沿第三軸線相對於活動板件移動的作動示意圖。
第8圖係繪示本新型第二實施例所述之多軸向載具的立體示意圖。
第9圖係繪示本新型第二實施例所述之多軸向載具的分解示意圖。
第10圖係繪示本新型第三實施例所述之多軸向載具的立體示意圖。
第11圖係繪示本新型第三實施例所述之活動板件以第一軸線相對於固定板件旋轉的作動示意圖。
請參見第1圖至第3圖,第1圖係繪示本新型第一實施例所述之多軸向載具的側視示意圖。第2圖係繪示本新型第一實施例所述之多軸向載具的分解示意圖。第3圖係繪示本新型第一實施例所述之活動構件的立體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之多軸向載具1係用以承載一顯示裝置9,並包含有一固定板件10、一活動板件11、一銜接軸件12以及一托架13。
於本實施例中,固定板件10具有四鎖附部101、一鎖附孔102以及一凸柱103。固定板件10透過這些鎖附部101,以固設於一承載表面S。於實際應用中,舉例而言,承載表面S可為一牆面或一桌面。
活動板件11可活動地設置於固定板件10,並包含一頂板111、一第一彎折板112、一第二彎折板113、一第三彎折板114以及二延伸板115。頂板111具有一軸孔1111、複數個凹孔1112、相對的第一側1113以及第二側1114、相對的第三側1115以及第四側1116。這些凹孔1112環繞並排列於軸孔1111之周圍,且各凹孔1112皆匹配於固定板件10之凸柱103。具體以言,於本實施例中,這些凹孔1112之數量為十二個,且以軸孔1111為圓心而等距排列。 此外,於本實施例中,固定板件10之凸柱103係一螺絲,而活動板件11之這些凹孔1112皆為螺孔。然而,本新型對於這些凹孔1112之數量以及排列方式,並不加以限制。
活動板件11之第一彎折板112連接於頂板111之第一側1113。其中,第一彎折板112形成有一第一滑槽1121,並具有二第一定位部1122,位於第一滑槽1121。第二彎折板113連接於頂板111之第二側1114。其中,第二彎折板113形成有一第二滑槽1131,並具有二第二定位部1132,位於第二滑槽1131。
活動板件11之第三彎折板114連接於頂板111之第三側1115(遠離顯示裝置9之一側),並位於第一彎折板112以及第二彎折板113之間。二延伸板115連接於第三彎折板114,同時亦位於第一彎折板112以及第二彎折板113之間。各延伸板115具有一挾持端1151以及一導引端1152。挾持端1151連接於第三彎折板114,而導引端1152連接於挾持端1151。
銜接軸件12貫穿活動板件11之軸孔,並鎖附於固定板件10之鎖附孔102。於本實施例中,銜接軸件12係一階梯螺絲,固定板件10之鎖附孔102係一螺孔。
托架13具有四第三定位部131,分別匹配於第一彎折板112之二第一定位部1122以及第二彎折板113之二第二定位部1132。此外,托架13係可滑動地設於活動板件11,且托架13遠離活動板件11之一側與顯示裝置9直接相互樞接。具體而言,於本實施例中,托架13呈「U」型,其相對兩側係可移動地設置於第一彎折板112之第一滑槽1121以及第二彎折板113之第二滑槽1131。
須注意者,本新型對於托架13之形狀並不加以限制,凡可用以匹配活動板件11,且可滑動地設於活動板件11者,皆屬本新型之托架13的範疇。舉例而言,於其他實施例中,托架13可呈一板狀。此外,本新型對於多軸向載具1是否包含托架13一事,亦不加以限制。舉例以言,於其他實施例中,顯示裝置9可直接樞設於活動板件11。
至此,上開內容係關於本新型之多軸向載具1各構件之介紹。關於多軸向載具1之作動示意,請參見下述,併請參見第4圖至第7圖。其中,第4圖係繪示本新型第一實施例所述之多軸向載具的作動示意圖,第5圖係繪示本新型第一實施例所述之活動板件以一第一軸線相對於固定板件旋轉的作動示意圖,第6圖係繪示顯示裝置以一第二軸線相對於本新型第一實施例所述之活動板件樞轉的作動示意圖,第7圖係繪示本新型第一實施例所述之拖架沿一第三軸線相對於活動板件移動的作動示意圖。
如第4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定義有一第一軸線L1、一第二軸線L2以及一第三軸線L3,合先說明。其中,第一軸線L1正交於活動板件11面向固定板件10之一表面。第二軸線L2平行於活動板件11之頂板111的第三側1115以及第四側1116,且正交於第一軸線L1。第三軸線L3平行於活動板件11之頂板111的第一側1113以及第二側1114,且正交於第二軸線L2。
當固定板件10之凸柱103與活動板件11之這些凹孔1112相互分離時,即如第5圖所示,活動板件11得以第一軸線L1為旋轉中心線而相對於固定板件10旋轉。此時,活動板件11將連動顯示裝置9亦相對固定板件10、承載表面S旋轉。當使用者將顯示裝置9(或,活動板件11)旋轉至適切的觀賞位置時,復將固定板件10之凸柱103定位於活動板件11之任一凹孔1112, 顯示裝置9(或,活動板件11)即可穩固地維持於觀賞位置。
再者,如第6圖所示,使用者可將顯示裝置9以一第二軸線L2為旋轉中心線而相對於活動板件11樞轉,以調整顯示裝置9相對於使用者所呈現之視角。
再者,如第7圖所示,使用者可將拖架13沿第三軸線L3而相對於活動板件11移動。當使用者將拖架13朝向活動板件11之第三彎折板114(即,自活動板件11之頂板111的第四側1116朝向第三側1115)移動時,二延伸板115之導引端1152導引托架13,以令托架13得挾持於挾持端1151。同時地,第一彎折板112之二第一定位部1122與托架13之其中二第三定位部131相互卡合,而第二彎折板113之二第二定位部1132與托架13之另二第三定位部131相互卡合。
相反地,當使用者將拖架13遠離活動板件11之第三彎折板114(即,自活動板件11之頂板111的第三側1115朝向第四側1116)移動時,第一彎折板112之其中一第一定位部1122以及第二彎折板113之其中一第二定位部1132得與托架13之其中二第三定位部131相互卡合。
以下介紹本新型之第二實施例。請參見第8圖以及第9圖,第8圖係繪示本新型第二實施例所述之多軸向載具的立體示意圖,第9圖係繪示本新型第二實施例所述之多軸向載具的分解示意圖。與第一實施例不同的是,本實施例之多軸向載具2更包含一承載構件24,而顯示裝置9係透過承載構件24而間接地樞設於托架23。
本實施例之承載構件24具有相對的第一表面241以及第二表面242。顯示裝置9係設置於承載構件24之第一表面241,而托架23遠離活動板 件21之一側係樞接於承載構件24之第二表面242。
承前,承載構件24亦可以第二軸線L2為旋轉中心線,而相對於活動板件21樞轉。由於顯示裝置9係設置於承載構件24之第一表面241,是以當承載構件24相對於活動板件21樞轉時,亦可連動顯示裝置9相對於活動板件21樞轉,以調整顯示裝置9相對於使用者所呈現之視角。
由於本實施例之多軸向載具2近似於第一實施例之多軸向載具1,是以本實施例未提及之構件以及作動方式煩請參見前開第一實施例,本實施例於此並不予以贅述。
另外,請參見第10圖以及第11圖。其中,第10圖係繪示本新型第三實施例所述之多軸向載具的立體示意圖,第11圖係繪示本新型第三實施例所述之活動板件以第一軸線相對於固定板件旋轉的作動示意圖。於本實施例中,多軸向載具3亦係用以承載一顯示裝置9,並包含有一固定板件30、一活動板件31、二銜接軸件32以及一托架33。
固定板件30具有四鎖附部301以及二鎖附孔302。固定板件30透過這些鎖附部301,以固設於一承載表面S。
活動板件31可活動地設置於固定板件30,並包含一頂板311、一第一彎折板312、一第二彎折板313、一第三彎折板314以及二延伸板315。頂板311具有二滑動槽3111、相對的第一側3113以及第二側3114、相對的第三側3115以及第四側3116。於本實施例中,二滑動槽3111平行於頂板311之第三側3115以及第四側3116。
活動板件31之第一彎折板312連接於頂板311之第一側3113。其中,第一彎折板312形成有一第一滑槽3121,並具有二第一定位部3122,位 於第一滑槽3121。第二彎折板313連接於頂板311之第二側3114。其中,第二彎折板313形成有一第二滑槽3131,並具有二第二定位部3132,位於第二滑槽3131。
活動板件31之第三彎折板314連接於頂板311之第三側3115(遠離顯示裝置9之一側),並位於第一彎折板312以及第二彎折板313之間。二延伸板315連接於第三彎折板314,同時亦位於第一彎折板312以及第二彎折板313之間。各延伸板315具有一挾持端3151以及一導引端3152。挾持端3151連接於第三彎折板314,而導引端1152連接於挾持端3151。
各銜接軸件32貫穿活動板件31之各滑動槽3111,並鎖附於固定板件30之各鎖附孔302。於本實施例中,各銜接軸件32亦為一階梯螺絲,固定板件30之各鎖附孔302係一螺孔。
托架33具有四第三定位部331,分別匹配於第一彎折板312之二第一定位部3122以及第二彎折板313之二第二定位部3132。此外,托架33係可滑動地設於活動板件31,且托架33遠離活動板件31之一側與顯示裝置9直接相互樞接。具體而言,於本實施例中,托架33呈「U」型,其相對兩側係可移動地設置於第一彎折板312之第一滑槽3121以及第二彎折板313之第二滑槽3131。
至此,上開內容係關於本新型之多軸向載具3各構件之介紹。關於多軸向載具3之作動示意,請參見下述,併請參見第11圖。其中,於本實施例中,定義有一第一軸線L1、一第二軸線L2以及一第三軸線L3,合先說明。其中,第一軸線L1平行於活動板件31之頂板311的二滑動槽3111。第二軸線L2平行第一軸線L1。第三軸線L3平行於活動板件31之頂板311的第一側3113 以及第二側3114,且正交於第二軸線L2。
如第11圖所示,活動板件31得沿第一軸線L1而相對於固定板件30移動。此時,活動板件31將連動顯示裝置9亦相對固定板件30移動。
此外,使用者可將顯示裝置9以第二軸線L2為旋轉中心線,而相對於活動板件31樞轉,亦可將拖架33沿第三軸線L3而相對於活動板件31移動。此處作動方式皆近似於第一實施例,故在此不予贅述。
綜上所陳,本新型所揭露的多軸向載具,其活動板件可以第一軸線為旋轉中心線相對於固定板件旋轉,顯示裝置可以第二軸線為旋轉中心線相對於活動板件樞轉,且拖架可沿第三軸線而相對於活動板件移動。此外,第二軸線正交於第一軸線,且第三軸線正交於第二軸線。是以,顯示裝置呈現予使用者的顯示角度多樣化,而非僅限於上、下、左、右移動、調整。此外,本新型所揭露的多軸向載具,僅須透過固定板件、活動板件及拖架即可簡易、快速地組裝,使用者亦不須另行購買臂型支架,將可節省使用者之開銷。
雖然本新型的實施例揭露如上所述,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新型的精神和範圍內,舉凡依本新型申請範圍所述的形狀、構造、特徵及數量當可做些許的變更,因此本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多軸向載具
10‧‧‧固定板件
11‧‧‧活動板件
13‧‧‧托架
9‧‧‧顯示裝置
L1‧‧‧第一軸線
L2‧‧‧第二軸線
L3‧‧‧第三軸線

Claims (14)

  1. 一種多軸向載具,包含:一固定板件;以及一活動板件,可活動地設置於該固定板件,且該活動板件可以一第一軸線為旋轉中心線相對於該固定板件旋轉,該活動板件之一側用以供一顯示裝置連接,且該顯示裝置可以一第二軸線為旋轉中心線相對於該活動板件樞轉;其中,該第一軸線係正交於該第二軸線。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多軸向載具,其中該第一軸線正交於該活動板件面向該固定板件之一表面,該第二軸線平行於該活動板件之其中一側邊。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多軸向載具,更包含一銜接軸件,該固定板件更具有一鎖附孔,該活動板件更具有一軸孔,該銜接軸件貫穿該軸孔並鎖附於該固定板件之該鎖附孔。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多軸向載具,其中該活動板件更具有複數個凹孔,該固定板件具有匹配於該些凹孔的一凸柱,該活動板件可相對該固定板件轉動而連動該凸柱定位於該些凹孔之一。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多軸向載具,其中該些凹孔環繞並排列於該軸孔之周圍。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多軸向載具,更包含一托架,該托架可滑動地設於該活動板件,該托架遠離該活動板件之一側用以供該顯示裝置樞接。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多軸向載具,更包含一承載構件以及一托架,該承載構件具有相對的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該顯示裝置設置於該承載構件之該第一表面,該托架可滑動地設於該活動板件,且該托架遠離該活動板件之一 側樞接於該承載構件之該第二表面。
  8. 如請求項6或7所述之多軸向載具,其中該活動板件更包含一頂板、一第一彎折板、一第二彎折板以及一第三彎折板,該第一彎折板以及該第二彎折板連接於該頂板之相對兩側,該第三彎折板係連接於該頂板遠離該顯示裝置之一側,該軸孔以及該些凹孔皆位於該頂板,該第一彎折板以及該第二彎折板形成有一第一滑槽以及一第二滑槽,該托架之相對兩側係可移動地設置於該第一滑槽以及該第二滑槽。
  9. 一種多軸向載具,包含:一固定板件;以及一活動板件,可活動地設置於該固定板件,且該活動板件可沿一第一軸線相對於該固定板件移動,該活動板件之一側用以供一顯示裝置連接,且該顯示裝置可以一第二軸線為旋轉中心線相對於該活動板件樞轉。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多軸向載具,更包含一銜接軸件,該固定板件更具有一鎖附孔,該活動板件更具有一滑動槽,該銜接軸件貫穿該滑動槽並鎖附於該固定板件之該鎖附孔,以令該活動板件可沿該第一軸線相對於該固定板件移動。
  11. 如請求項9所述之多軸向載具,其中該第一軸線係平行於該第二軸線。
  12. 如請求項9所述之多軸向載具,更包含一托架,該托架之一端連接於該活動板件,該托架遠離該活動板件之一端樞接於該顯示裝置。
  13. 如請求項9所述之多軸向載具,更包含一承載構件以及一托架,該承載構件具有相對的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該顯示裝置設置於該承載構件之該第一表面,該托架可滑動地設於該活動板件,該托架遠離該活動板件之一側 樞接於該承載構件之該第二表面。
  14. 如請求項12或13所述之多軸向載具,其中該活動板件更包含一頂板、一第一彎折板、一第二彎折板以及一第三彎折板,該第一彎折板以及該第二彎折板連接於該頂板之相對兩側,該第三彎折板係連接於該頂板遠離該顯示裝置之一側,該滑動槽位於該頂板,該第一彎折板以及該第二彎折板形成有一第一滑槽以及一第二滑槽,該托架之相對兩側係可移動地設置於該第一滑槽以及該第二滑槽。
TW104205233U 2015-04-08 2015-04-08 多軸向載具 TWM5062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5233U TWM506230U (zh) 2015-04-08 2015-04-08 多軸向載具
CN201520282423.7U CN204667259U (zh) 2015-04-08 2015-05-04 多轴向载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5233U TWM506230U (zh) 2015-04-08 2015-04-08 多軸向載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06230U true TWM506230U (zh) 2015-08-01

Family

ID=54137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05233U TWM506230U (zh) 2015-04-08 2015-04-08 多軸向載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67259U (zh)
TW (1) TWM506230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67259U (zh) 2015-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7975B (zh) 轉動機構及其相關電子裝置
JP6764181B2 (ja) 3軸ヒンジ並びにこの3軸ヒンジ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US9696764B2 (en) Dual-part hinge assembly
US9983638B2 (en) Dual-part hinge assembly
US935466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10638620B2 (en) Display device
US10073503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931707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hinge module thereof
TWI492030B (zh) 電子裝置
US9298271B2 (en) Moun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TWI432128B (zh) 電子裝置之支撐裝置
US9307660B2 (en) Electronic equipment
TWI548969B (zh) 電子裝置
US9876521B2 (en) Sliding stand assembly
TWI682263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M446354U (zh) 攜帶式電子裝置
JP6103071B2 (ja) 電子機器及びヒンジユニット
US1157965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TWM506230U (zh) 多軸向載具
US9086849B2 (en) Electronic equipment
TWI535925B (zh) 電子裝置
TWI510892B (zh) 電子裝置
TWI559121B (zh) 鉸鏈裝置及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822003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M513381U (zh) 電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