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05774U - 介面卡固定模組 - Google Patents

介面卡固定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05774U
TWM505774U TW104200978U TW104200978U TWM505774U TW M505774 U TWM505774 U TW M505774U TW 104200978 U TW104200978 U TW 104200978U TW 104200978 U TW104200978 U TW 104200978U TW M505774 U TWM505774 U TW M50577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card
interface
fixing module
pressing member
frame bod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009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un-Cheng Lin
Original Assignee
Celestica Int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lestica Int Inc filed Critical Celestica Int Inc
Priority to TW1042009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05774U/zh
Publication of TWM5057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05774U/zh

Links

Landscapes

  • Mount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The Like (AREA)

Description

介面卡固定模組
本新型係有關於一種介面卡固定模組,特別是一種可快速拆裝介面卡的固定模組。
電腦主機或伺服器內的主機板上,常會設置多個個人電腦介面(Personal Computer Interface,PCI),是一種連接電腦主板和外部設備的匯流排標準,而符合此標準的介面卡通稱為PCI介面卡。而近年,英特爾公司(Intel.co)所開發的PCI Express(簡稱,PCI-E),於技術上更突破原有的PCI而具有更高的傳輸速度,可以更高速且更穩定的傳輸品質提供給電腦更穩定的資料處理平台。因而,相關廠商紛紛推出各種相應PCI-E的介面卡,例如,固態硬碟可透過設置於PCI-E介面卡上後經由插入PCI-E插槽來供使用者來使用,以達到像是一般硬碟一樣隨插即用,不用再另外安裝驅動程式,亦能直接安裝作業系統來做為主系統硬碟。
然而,目前常見固定PCI-E介面卡的方式,都是使用螺絲來鎖固至電腦機殼上,不僅作業上繁鎖,更失去了熱插拔以擴充電腦性能的效率,更甚者,螺絲若鬆脫而掉落至主機板上,更會於電子裝至運轉時造成短路的疑慮,進而造成重大的損失。
有鑑於此,本新型提出一種介面卡固定模組,藉以 使使用者可快速的進行拆裝介面卡的動作。
本新型係有關於一種介面卡固定模組,用以固定至少一介面卡,介面卡固定模組包含一架體、至少一壓合件及一組裝框。架體具有至少一阜板接口及至少一卡勾,至少一阜板接口暴露至少一介面卡的一阜板。至少一壓合件具有一樞接部及一壓合部,樞接部連接壓合部,樞接部樞接架體之一側,且壓合部用以壓合阜板。組裝框具有一組裝口、至少一卡孔及一第一限位結構。組裝口暴露至少一阜板接口。至少一卡勾卡扣至少一卡孔。第一限位結構抵壓至少一壓合件,令壓合部保持於壓合阜板之狀態。
根據上述本新型所提供之介面卡固定模組,藉由架體以至少一阜板接口暴露至少一介面卡的一阜板,並以壓合件之樞接部樞接架體之一側而使得壓合部得以壓合阜板的結構設計,進而可卡固多個介面卡。此外,再藉由架體的至少一卡勾卡扣至組裝框的至少一卡孔,及以一第一限位結構抵壓壓合件,以令壓合部保持於壓合阜板的狀態,得以更牢靠的卡固該些介面卡,進而得到對介面卡更牢靠的限位效果。在此情況下,卡固介面卡的方式不需要任何的螺絲,因而可快速進行拆裝介面卡的動作,不僅可提升效率,使用上更為簡單輕鬆。
以上關於本新型內容之說明及以下之實施方式之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新型之精神與原理,並且提供本新型之專利請範圍更進一步之解釋。
1‧‧‧介面卡固定模組
10‧‧‧介面卡
20‧‧‧架體
21‧‧‧側板
23‧‧‧前板
25‧‧‧頂板
27‧‧‧底板
30‧‧‧壓合件
40‧‧‧組裝框
110‧‧‧阜板
120‧‧‧主板
130‧‧‧電子元件
111‧‧‧第一彎折部
113‧‧‧第二彎折部
213‧‧‧定位結構
210‧‧‧阜板接口
220‧‧‧卡勾
230‧‧‧阜板讓位槽
240‧‧‧止擋結構
271‧‧‧底板延伸段
310‧‧‧樞接部
320‧‧‧壓合部
321‧‧‧凸出結構
330‧‧‧連接部
410‧‧‧組裝口
420‧‧‧卡孔
430‧‧‧第一限位結構
431‧‧‧第二限位結構
第1圖係根據本新型之一實施例之介面卡固定模組與介面卡的組合示意圖。
第2圖係第1圖中之介面卡固定模組與介面卡的爆炸圖。
第3A圖係根據本新型之一實施例之架體的立體圖。
第3B圖係根據本新型之一實施例之架體的另一視角的立體圖。
第4圖係根據本新型之一實施例之架體、壓合件與介面卡結合的示意圖。
第5A圖係根據本新型之一實施例之介面卡固定模組與介面卡的組合示意圖。
第5B圖係根據本新型之一實施例之介面卡固定模組與介面卡的另一視角的結合示意圖。
以下僅以實施例說明本新型可能之態樣,並進一步詳細說明本新型之觀點,但非以任何觀點限制本新型之範疇,合先敘明。
請參閱第1圖。第1圖係根據本新型之一實施例之介面卡固定模組與介面卡的組合示意圖。
於本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介面卡固定模組1,包含一架體20、至少一壓合件30及一組裝框40,藉此來固定至少一介面卡10。關於固定介面卡的方式,請容後續詳述。
接著,請參閱第2、3A及3B圖。第2圖係根據第1圖中之介面卡固定模組與介面卡的爆炸圖。第3A圖係根據本新型 之一實施例之架體的立體圖。第3B圖係根據本新型之一實施例之架體的另一視角的立體圖。
於本實施例中,介面卡10係指符合主機板上之PCI介面或PCI-E介面規格的介面卡,例如,PCI-E介面顯示卡、PCI-E介面擴充網路卡或固態硬碟轉接卡等適用於PCI或PCI-E規格的介面卡,但不以此為限,其結構上主要分成阜板110、主板120及裝設於主板120上的各類電子元件130等。而阜板110之兩端具有第一彎折部111及第二彎折部113,第一彎折部111朝著近似於阜板110的法線方向延伸,而第二彎折部113則係朝接近於阜板110的法線方向曲翹,但阜板110的外型並非用以限制本實施例。此外,經由阜板110上設置的各種對外的插槽,使用者可插上匹配插槽的接頭來對電腦主機內部進行傳輸資訊。
於本實施例中,架體20具有相對設置的一側板21、一前板23及一頂板25,頂板25分別連接側板21及前板23,且側板21連接於前板23之一側。於本實施例中或其他實施例中,架體20可具有相對設置的二側板21及相對頂板25設置的一底板27,但不以此為限,且底板27更可具有底板延伸段271,延伸於底板27的一側邊。
進一步的,請同時參照第3A及3B圖。架體20具有阜板接口210、定位結構213、卡勾220、阜板讓位槽230及止檔結構240。阜板接口210設置於前板23上。定位結構213設置於側板21上,且定位結構213可為一突起結構,但不以此為限制。卡勾 220設置於頂板25之一側上。而阜板讓位槽230設置於架體20的側邊上,具體的說,係設置於側板21與前板23的交界處,並對應的設置於阜板接口210之一側。而止檔結構240則設置於側板之一側上。
此外,於本實施例或其他實施例中,阜板接口210、定位結構213、卡勾220及阜板讓位槽230的數量分別可以但不只為一,但非用以限制本實施例。例如,於本實施例中,阜板接口210、定位結構213及阜板讓位槽230的數量分別為三,而卡勾220的數量為二。
於本實施例中,壓合件30設置於架體20的側板21上。
詳細的說,壓合件30具有一樞接部310、一壓合部320及一連接部330。連接部330可分別連接樞接部310及壓合部320,壓合部320可朝近似垂直於連接部330的法線方向延伸,於此,壓合件30可大致上形成一C形結構,但不以此為限。而樞接部310例如是一樞軸,並樞接至架體20的側板21上,藉此,壓合件30可以樞接部310相對架體20的側板21來樞轉。
此外,壓合部320具有至少一凸出結構321,設置於朝向架體20之側板21的一表面上。而關於定位結構213及凸出結構231的功能請容後續詳述之。
另外,於本實施例或其他實施例中,壓合件30的材質更可為橡膠及其混物至少其中之一者,藉此,可增加壓合件30 表面的摩擦力。
再者,於本實施例或其他實施例中,壓合件30的數量可以但不只為一個,但非用以限制本實施例。例如,於本實施例中,壓合件30的數量為三。
請復參第2圖,於本實施例中,組裝框40具有組裝口410、卡孔420、第一限位結構430及第二限位結構431。
詳細的說,組裝口410設置於組裝框40的表面上。卡孔420設置於組裝框40的一側上。而第一限位結構430及第二限位結構431則分別突設於組裝框40之框體主要的表面上,具體的說,第一限位結構430及第二限位結構431分別鄰近於組裝口410之相對的二側,並分別自組裝框40朝遠離組裝口410的開口方向延伸設置。
此外,於本實施例或其他實施例中,卡孔420的數量可以但不只為一,並不用以限制本實施例。例如,於本實施例中,卡孔420的數量分別為二。
接著,請參閱第4圖,第4圖係根據本新型之一實施例之架體、壓合件與介面卡結合的示意圖。
於本實施例中,介面卡10可朝著阜板110的法線方向,將阜板110貼接至架體20的阜板接口210。當介面卡10的阜板110貼接至架體20的阜板接口210時,阜板接口210得以暴露介面卡10的阜板110,定位結構213可用以限位阜板110的第一彎折部111於特定位置,以與阜板110的第一彎折部111上的卡槽匹配, 達到將阜板110限位的效果。而阜板讓位槽230則可用以容置介面卡10之阜板110上的第二彎折部113。據此,藉由定位結構213及阜板讓位槽230可對各阜板110進行限位。接著,樞接於側板21上的壓合件30,可朝向阜板110的方向樞轉,因而壓合件30之壓合部320得以壓合阜板110,進而暫時性的將介面卡10固定於架體20上。
可理解的,壓合部320上的凸出結構321可用以抵壓阜板110,並增加壓合部320對於阜板110的抵持力。
並且,由圖可看出,壓合件30相對架體20樞轉而可具有一釋放狀態及一扣合狀態。而壓合件30處於扣合狀態時,指的是介面卡10的阜板110對接至架體20的阜板接口210時,以使壓合件30得以壓合阜板110的狀態。而壓合件30處於釋放狀態時,指的是當壓合件20不需要壓合介面卡10的阜板110時,壓合件30可以樞接部310相對架體20的側板21進行樞轉,並於壓合件30的連接部330約樞轉至水平於前板23時的狀態,此時,可以藉由前述的止檔結構240來阻擋壓合件30的樞轉。
接著,請參閱第5A及5B圖,第5A圖係根據本新型之一實施例之介面卡固定模組與介面卡結合的示意圖。第5B圖係根據本新型之一實施例之介面卡固定模組與介面卡結合的另一視角的示意圖。
於架體20經由壓合件30壓合固定阜板110後,接著可以架體20的卡勾220與組裝框40的卡孔420的相互卡扣,並且, 底板27的底板延伸段271可跨越組裝口410,以抵接組裝框40上遠離架體20之一面,據此,將架體20與組裝框40結合。
當架體20與組裝框40彼此卡扣結合後,組裝口410暴露架體20的阜板接口210,因而組裝口410可暴露介面卡10的阜板110,並且,相對設置的第一限位結構430及第二限位結構431可限制架體20經由壓合件30結合介面卡10的整體結構的位置。特別的是,第一限位結構430抵壓壓合件30,藉此,第一限位結構430可對壓合件30進行限位,防止壓合件30的樞轉。具體的說,第一限位結構430壓住壓合件30的連接部330,以防止壓合件30的樞轉,也就是說,當架體20與組裝框40相扣合連接後,由於第一限位結構430限制壓合件30的樞轉,因此可確保介面卡10被架體20與壓合件30穩定地固定於組裝框40上,而令壓合部320保持於壓合阜板110之狀態。因此,第一限位結構430可與連接部330之間係緊密貼合,並間接的施加壓力給壓合件30來壓合阜板110,以達到穩定固定介面卡10的效果。
由以上說明可知,本新型之介面卡固定模組的設計,藉由架體以至少一阜板接口暴露至少一介面卡的一阜板,並以壓合件之樞接部樞接架體之一側而使得壓合部得以壓合阜板的結構設計,已可卡固多個介面卡,此外,再藉由架體的至少一卡勾卡扣至組裝框的至少一卡孔,及以一第一限位結構抵壓壓合件,令壓合部保持於壓合阜板的狀態,得以更牢靠的卡固該些介面卡,而具有更牢靠的限位效果。此外,在此情況下,卡固介面 卡的方式不需要任何的螺絲,因而可快速進行拆裝介面卡的動作,不僅可提升效率,使用上更為簡單輕鬆。
雖然本新型之實施例掲露如上所述,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任何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新型之精神和範圍內,舉凡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所述之形狀、構造、特徵及精神當可做些許之變更,因此,本新型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新型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介面卡固定模組
10‧‧‧介面卡
20‧‧‧架體
30‧‧‧壓合件
40‧‧‧組裝框

Claims (12)

  1. 一種介面卡固定模組,用以固定至少一介面卡,該介面卡固定模組包括:一架體,具有至少一阜板接口及至少一卡勾,該至少一阜板接口暴露該至少一介面卡的一阜板;至少一壓合件,具有一樞接部及一壓合部,該樞接部連接該壓合部,該樞接部樞接該架體之一側,且該壓合部用以壓合該阜板;以及一組裝框,具有一組裝口、至少一卡孔及一第一限位結構,該組裝口暴露該至少一阜板接口,該至少一卡勾卡扣該至少一卡孔,該第一限位結構抵壓該至少一壓合件,令該壓合部保持於壓合該阜板之狀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介面卡固定模組,其中該架體更具有一前板、一側板及一底板,該側板及該底板分別連接該前板之相鄰的二側,該至少一阜板接口設置於該前板上,該至少一壓合件設置於該側板上,且該側板用以放置該阜板的一第一彎折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介面卡固定模組,其中該底板具有一底板延伸段,該底板延伸段設置於該底板之一側,並抵接該組裝框遠離該架體之一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介面卡固定模組,其中該架體更具有一頂板,該至少一卡勾設置於該頂板。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介面卡固定模組,其中該至少一壓合件更具有一連接部,分別連接該樞接部及該壓合部,該第一限位結構抵壓該連接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介面卡固定模組,其中該壓合部具有至少一凸出結構,用以抵壓該阜板。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介面卡固定模組,其中該至少一壓合件的材質為橡膠及其混合物至少其中之一。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介面卡固定模組,其中該架體更具有至少一定位結構,對應該至少一阜板接口,用以限位該阜板。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介面卡固定模組,其中該架體更具有至少一阜板讓位槽,對應該至少一阜板接口,並設置於該架體之一側邊上,用以讓位該阜板的一第二彎折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介面卡固定模組,其中該架體更具有一止檔結構,且該至少一壓合件相對該架體樞轉而具有一釋放狀態及一扣合狀態,當該至少一壓合件處於該釋放狀態時,止檔結構止檔該至少一壓合件的該樞接部樞轉,當該壓合件處於該扣合狀態時,該至少一壓合件用以壓合該阜板。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介面卡固定模組,其中該至少一阜板接口及該至少一壓合件的數量至少為二。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介面卡固定模組,其中該至少一卡勾及該該至少一卡孔的數量至少為二。
TW104200978U 2015-01-21 2015-01-21 介面卡固定模組 TWM5057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0978U TWM505774U (zh) 2015-01-21 2015-01-21 介面卡固定模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0978U TWM505774U (zh) 2015-01-21 2015-01-21 介面卡固定模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05774U true TWM505774U (zh) 2015-07-21

Family

ID=54153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00978U TWM505774U (zh) 2015-01-21 2015-01-21 介面卡固定模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0577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8153B (zh) * 2017-07-19 2021-05-21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介面卡組件及其機殼
TWI805314B (zh) * 2022-03-30 2023-06-11 新加坡商鴻運科股份有限公司 擴充卡模組固定裝置及電子設備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8153B (zh) * 2017-07-19 2021-05-21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介面卡組件及其機殼
TWI805314B (zh) * 2022-03-30 2023-06-11 新加坡商鴻運科股份有限公司 擴充卡模組固定裝置及電子設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64444A1 (zh) PCIe卡固定组件及服务器设备
TWI553443B (zh) 擴充卡
US20100002378A1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expansion card
TW201503806A (zh) 電子裝置及其擴展卡模組
JP5283730B2 (ja) 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カードの高速挿抜装置
TW202046848A (zh) 伺服器設備及其托盤機構
TW201227724A (en) Disk drive fixing apparatus
TWM505774U (zh) 介面卡固定模組
CN105573440B (zh) 伺服器主机及其界面卡固定装置
US7399196B2 (en) Interface card fixing member
US11068033B2 (en) Expansion card retention
US20110068240A1 (en) Interface card fixing device
TW201236549A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expansion card
TW201806263A (zh) 擴充卡組合
CN104571269A (zh) 快拆扣合组件
TWI458421B (zh) 夾持機構
TWM501085U (zh) 工業電腦的擴充卡固定結構及其固定扣
TW201406261A (zh) 擴展卡固定裝置
TWI702892B (zh) 電子裝置
TW201225800A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expansion card
TWM505676U (zh) 擴充卡組裝模組及包含該模組之伺服器
TWI477225B (zh) 止動結構及其電子裝置
JP5828156B2 (ja) 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セッサをソケットに固定するための一点駆動二荷重型機構
WO2018154640A1 (ja) M.2に準拠するssdを搭載した拡張カード用の中継基板
TWI439845B (zh) 中央處理器之固定裝置及使用此固定裝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