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01651U - 導線架之料帶結構 - Google Patents
導線架之料帶結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501651U TWM501651U TW103221156U TW103221156U TWM501651U TW M501651 U TWM501651 U TW M501651U TW 103221156 U TW103221156 U TW 103221156U TW 103221156 U TW103221156 U TW 103221156U TW M501651 U TWM501651 U TW M501651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ead frame
- strip
- lead
- connecting strip
- strips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Lead Frames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Description
本新型創作屬於導線架的範疇,尤其是一種具有用於承載發光二極體晶片的導線架之料帶結構。
近年來,由於發光二極體具有體積小、亮度高,以及用電量低等優點,已成為3C產品、家用照明、車用照明的首選,大量地取代習用各種燈泡。在目前技術上,一般發光二極體模組的驅動晶片是設置於印刷電路板上,透過導線架與發光二極體晶片電氣連接,以驅動發光二極體。
現有的導線架,主要係承載於一料帶結構上,以供後續得以透過料帶結構,使其對每一導線架進行固晶、打線、封裝等後續製程後,再將每一導線架自料帶結構上取下。
然,現有的料帶結構,係於一金屬料帶上形成有複數引線區域,每一引線區域用以承載一導線架,而每一導線架又包含有絕緣本體以及複數導電引腳。
然而,隨著發光二極體的體積越小,金屬料帶的厚度也持續變薄,因此,當金屬料帶所形成之料帶結構上承載有越多導線架時,造成金屬料帶所需承載的力量越大,結構強度的要求亦相對提升。
現有的料帶結構存在著容易變形的因素,特別是料帶結構中央位置處,容易因為導線架承載的數量太多,而呈現彎曲的現象,亦會造成整體料帶結構彎曲變形,進而造成後續固晶、打線及封裝時的穩定度下降,而影響了後續封裝後的製程良率。
本新型創作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較佳結構強度,並可防止彎曲變形的導線架之料帶結構。該料帶結構包含一引線框架及複數導線架,引線框架上形成有複數彼此相鄰之引線區域,且該些彼此相鄰之任二引線區域間形成有一連接條;複數導線架,分別設置於每一引線區域中,並由引線框架所支撐;其中,每一連接條上形成有一補強結構。
其中,補強結構得以設置在連接條之中央位置處,使連結條之斷面呈一U字型。補強結構亦可設置連接條的一側或是二側,使連接條之斷面概呈一L字狀或是呈一ㄇ字狀。補強結構亦可設置在連接條的二側,且呈相反方向設置,使連接條之斷面概呈一ㄣ字狀。
其中,引線框架進一步包含有二相互間隔之拉引帶及設於二拉引帶間之複數支撐條,而該些引線區域係由二拉引帶、複數支撐條以
及該些連接條於引線框架上所組隔而成,且該些導線架係由二拉引帶及該些支撐條而支撐於該些引線區域內。
藉以透過該些連接條上之補強結構,以增加整體料帶結構的強度,避免整體料帶結構產生彎曲變形,進而提高導線架後續進行固晶、打線及封裝之穩定性。
10、10’、10”‧‧‧料帶結構
20、20’、20”‧‧‧引線框架
21‧‧‧引線區域
22‧‧‧連接條
221、221’、222、223、224、225、226、227‧‧‧補強結構
23、23’‧‧‧拉引帶
24、24’‧‧‧支撐條
25‧‧‧邊框
30‧‧‧導線架
31‧‧‧功能區
32‧‧‧電極
33‧‧‧導電接腳
第1圖為本創作料帶結構第一實施例之平面示意圖。
第2圖為本創作連接條第一實施態樣之部分剖面示意圖。
第3圖為本創作連接條第二實施態樣之部分剖面示意圖。
第4圖為本新型連接條第三實施態樣之部分剖面示意圖。
第5圖為本新型連接條第四實施態樣之部分剖面示意圖。
第6圖為本新型連接條第五實施態樣之部分剖面示意圖。
第7圖為本新型連接條第六實施態樣之部分剖面示意圖。
第8圖為本創作料帶結構第二實施例之平面示意圖。
第9圖為本創作料帶結構第三實施例之平面示意圖。
參閱第1圖及第2圖所示,分別為本創作料帶結構第一實施例之平面示意圖及連接條之第一實施態樣之剖面示意圖。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本創作之料帶結構10,其具有一引線框架20以及複數導線架30。
引線框架20上具有複數引線區域21,在本實施例中係在引線框架20上設置二引線區域21為其主要實施例。如第1圖所示,二引線區域21係彼此相鄰,且二引線區域21間形成有一連接條22,連接條22的二端分別連接於引線框架20上,使每一引線區域21形成一獨立之區域,而每一引線區域21內設置有一導線架30,每一導線架30係由引線框架20所支撐。
每一導線架30係中央形成有一功能區31,功能區31中形成有至少二電極32,使其發光二極體晶片(圖示中未顯示)於此功能區31中進行固晶、打線及封裝等後續製程,且每一電極32分別延伸至導線架30外部形成導電接腳33,進而得以透過該導電接腳33接通正、負電極後,進而於功能區31中驅動發光二極體晶片,而產生光線。
其中,連接條22的二端係分別連接於引線框架20上,而連接條22上進一步形成有一補強結構221,在本實施態樣中,補強結構221主要係利用沖壓方式,於連接條22之中央位置處沖壓成形有一U型結構,致使整體連接條22之斷面概呈一U字狀。
藉此,透過補強結構221,得以增加連接條22之結構強度,並可有效降低連接條22產生彎曲變形的現象,進而得以有效的增加整體料帶結構10之結構強度,避免整體料帶結構10因為連接條22之強度不足而產生彎曲變形的現象。
參閱第3-5圖所示,分別為本創作連接條之第二實施態樣、第三實施態樣以及第四實施態樣之部分剖面示意圖。如第3圖所示,在連接條22之第二實施態樣中,其連接條22上之補強結構222係設於連
接條22之其中一側,主要係以沖壓方式於連接條22一側端緣處形成有一折彎,使其連接條22之斷面概呈一J字狀。
如第4圖所示,在連接條22之第三實施態樣中,連接條22上之補強結構223係設於連接條22之二相對應側,主要係以沖壓方式於連接條22之二相對應側各形成有一折彎,使其連接條22之斷面概呈一ㄇ字狀。
如第5圖所示,在連接條22之第四實施態樣中,連接條22上之補強結構224係設於連接條22之二相對應側,且彼此方向相反,主要係以沖壓方式於連接條22的二相對應側各形成有一彼此方向相反之折彎,使其連接條22之斷面概呈一ㄣ字狀。
如第2-5圖所示,本創作連接條22上之補強結構221、222、223、224,主要係以沖壓方式所形成,其主要係透過改變連接條22之斷面結構,使連接條22之斷面結構呈現非平面狀,如此可有效提升連接條22在垂直面向的承受力,而避免連接條22因受垂直面向力而產生彎曲變形的現象,進而能夠增加整體料帶結構20之結構強度。
如第6圖所示,為本創作連接條之第五實施態樣之部分剖面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創作連接條22上之補強結構225進一步亦可於連接條22的兩側利用擠壓方式,於連接條22的兩側分別擠壓成形,使其連接條22之斷面結構呈現T字狀。
如第7圖所示,為本創作連接條之第六實施態樣之部分剖面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創作連接條22上之補強結構226進一步亦可於
連接條22的兩側,而以相對於連接條22的上、下方向利用同時擠壓方式來成形,而使連接條22之兩側分別形成有中央向外凸起之構形。
藉以,如第6圖及第7圖所示,使本創作之連接條22利用擠壓的方式來形成補強結構225、226,亦能有效的增加連接條之結構強度。
參閱第7圖所示,為本創作料帶結構之第二實施例之平面示意圖。本創作料帶結構10’之第二實施例中,主要在於引線框架20’進一步還包含有二拉引帶23以及複數支撐條24,其中二拉引帶23係相互間隔,而該些支撐條24係等距設置於二拉引帶23間,而連接條22的二端分別連接於拉引帶23與支撐條24間,亦或是二相鄰之支撐條24間,進而透過二拉引帶23、複數支撐條24以及複數連接條22,而於引線框架20’上間隔出複數引線區域21,而每一連接條22位於二相鄰之引線區域21間,且每一連接條22上亦形成有補強結構221。
而每一引線區域21中則分別設有一導線架30,該每一導線架30係由相鄰的二支撐條24或是由相鄰之拉引帶23及支撐條23所支撐,而保持於每一引線區域21中。
在本實施例中,主要係使引線框架20’分別在長度及寬部方向沿伸,使其引線框架20’上得以透過該些支撐條28與該些連接帶22之設置而形成有更多的引線區域21,進而使整體料帶結構10’上得以承載更多導線架30。
此外,引線框架20’的端緣處,即二拉引帶27間之端緣連接位置處,係形成有一邊框25,其該邊框25上亦可設置形成有補強結構227。
特別的是,當引線框架20’的長度越長,承載的導線架30數量越多,整體料帶結構10’所承受之重量越重,因此,當每一連接條22上形成有補強結構221,以及邊框上形成有補強結構227時,不但可以增加整體料帶結構10’所能承受之承載力,亦能有效的提升整體料帶結構10’之結構強度,同時能有效防止整體料帶結構10’之彎曲變形,進而得以提升後續導線架30在固晶、打線及封裝上之穩定性,使其封裝後的良率大幅提升。
參閱第8圖所示,為本創作料帶結構之第三實施例之平面示意圖。在本創作料帶結構10”之第三實施例中,其主要係引線框架20”包含有二相互間隔之拉引帶23’、複數連接於二拉引帶23’間且相互間隔之支撐條24’、以及複數設置於相鄰之二支撐條24’間並連接二支撐條24’間之連接條22。
其每一支撐條24’與每一連接條22位於非同一直線上,而呈現一角度之設置,在本實施例中,支撐條24’與連接條22係呈垂直方向設置。而引線框架20’上係由拉引帶23’、支撐條24’及連接條22間隔出複數引線區域21,且每一引線區域21中分別承載有一導線架30。
在本實施例,主要差別在於,該些支撐條28’係相互間隔並連接於二拉引帶23’間,而該些連接條22係分別連接在相鄰的二支撐條24’中,且每一連接條22上亦設置有一補強結構221’,進而亦可有效防止整體料帶結構10”之彎曲變形,亦能有效增加整體料帶結構10”之結構強度。
綜上所述,本創作導線架之料帶結構,主要係在改變連接條之斷面結構,使其連接條之斷面結構呈現非平面狀,進而透過該些連接條提升整體料帶結構之承載力,同時能夠有效防止整體料帶結構彎曲變形,進而有效提升後續封裝之穩定性,並大幅提升後續封裝之製程良率。
上述,僅為本創作所列舉之較佳實施態樣,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之權利範圍,其他運用本創作之專利精神之等效變化,均應俱屬本創作所涵蓋之專利範圍。
10‧‧‧料帶結構
20‧‧‧引線框架
21‧‧‧引線區域
22‧‧‧連接條
221‧‧‧補強結構
30‧‧‧導線架
31‧‧‧功能區
32‧‧‧電極
33‧‧‧導電接腳
Claims (9)
- 一種導線架之料帶結構,包含: 一引線框架,其上具有複數彼此相鄰之引線區域,且該些彼此相鄰之任二引線區域間具有一連接條;以及 至少二導線架,分別設置於該每一引線區域內,並由該引線框架所支撐; 其中,該連接條的兩端分別連接於該引線框架上,且該連接條上形成有一補強結構。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導線架之料帶結構,其中該引線框架進一步包含有二相互間隔之拉引帶及設於二拉引帶間之複數支撐條,而該些引線區域係由該二拉引帶、複數支撐條以及該些連接條於該引線框架上所組隔而成,且該些導線架係由該二拉引帶及該些支撐條而支撐於該些引線區域內。
- 如請求項2所述之導線架之料帶結構,其中該些支撐條與該些連接條係位於非同一直線上。
- 如請求項2所述之導線架之料帶結構,其中該些支撐條與該些連接條係呈一角度設置。
- 如請求項2所述之導線架之料帶結構,其中該些支撐條與該些連接條係以垂直方式設置。
-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導線架之料帶結構,其中該補強結構位於該連接條之中央位置處,使該連接條之斷面概呈一U字狀。
-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導線架之料帶結構,其中該補強結構位於該連接條之一側緣,使該連接條之斷面概呈一J字狀。
-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導線架之料帶結構,其中該補強結構位於該連接條之二相對應側緣,使該連接條之斷面概呈一ㄇ字狀。
-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導線架之料帶結構,其中該補強結構位於該連接條之二相對應側,且彼此方向相反,使該連接條之斷面概呈一ㄣ字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3221156U TWM501651U (zh) | 2014-11-28 | 2014-11-28 | 導線架之料帶結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3221156U TWM501651U (zh) | 2014-11-28 | 2014-11-28 | 導線架之料帶結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501651U true TWM501651U (zh) | 2015-05-21 |
Family
ID=53723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3221156U TWM501651U (zh) | 2014-11-28 | 2014-11-28 | 導線架之料帶結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50165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99153A (zh) * | 2019-12-31 | 2020-05-05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防尘结构的料带 |
-
2014
- 2014-11-28 TW TW103221156U patent/TWM501651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99153A (zh) * | 2019-12-31 | 2020-05-05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防尘结构的料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960740B2 (en) | Structure of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method to assemble thereof | |
CN107611041A (zh) | 具有夹具对准凹口的半导体封装和相关方法 | |
TW201344971A (zh) | 發光元件之封裝結構 | |
US20150144301A1 (en) |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 |
EP2408031A2 (en) | Light emitting diode package and frame shaping method of the same | |
CN104952864A (zh) | Led灯丝及其制造方法 | |
US20180205061A1 (en) | Connector for power batteries, power battery module, power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 |
EP1450413A2 (en) | Adhesive type LED lead frame | |
TWM501651U (zh) | 導線架之料帶結構 | |
US8833972B2 (en) | All in one snow crystal-shaped LED module | |
TWI497780B (zh) | 發光二極體及其製造方法 | |
CN101900259A (zh) | 发光二极管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 |
TWI466344B (zh) | 發光二極體及其製造方法 | |
EP2730834A1 (en) | LED Illumination Device | |
US9065030B2 (en) | Diode package having improved lead wi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US7688599B2 (en) | Lead frame module for manufacturing light emitting diodes | |
WO2018137348A1 (zh) | 太阳能芯片固定装置、太阳能芯片总成及太阳能汽车 | |
US11127915B2 (en) | OLED display device | |
CN202712475U (zh) | 连接器的端子料带 | |
JP5505735B2 (ja) | 発光ダイオードの支持フレーム構造およびその製作方法(二) | |
CN105449076B (zh) | 具有防水功能的led引线框架及其制造方法 | |
KR20090103154A (ko) | 열교환기용 튜브 제조장치의 압착롤러와 이를 구비하는열교환기용 튜브 제조장치 및 열교환기용 튜브 | |
CN203787414U (zh) | 小功率贴片引线框架件 | |
CN104485323B (zh) | 引线框架和半导体封装体 | |
CN216563111U (zh) | 导线架及光电转换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K |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