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01500U - 分割式軸承結構 - Google Patents

分割式軸承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01500U
TWM501500U TW103222808U TW103222808U TWM501500U TW M501500 U TWM501500 U TW M501500U TW 103222808 U TW103222808 U TW 103222808U TW 103222808 U TW103222808 U TW 103222808U TW M501500 U TWM501500 U TW M50150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plit
ring
grooves
positioning
r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228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Fung-Ling Nian
Fa-Chih Chen
Original Assignee
Hiwin Tech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win Tech Corp filed Critical Hiwin Tech Corp
Priority to TW1032228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01500U/zh
Publication of TWM5015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01500U/zh

Link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Description

分割式軸承結構
本創作提供一種分割式軸承結構,其是與線性傳動裝置的結構有關。
分割型軸承,係將軸承的內環或外環其中之一分割成複數構件,據此可將分割後的內環或外環拆卸後組裝滾動件,降低滾動件的安裝難度;而分割型軸承雖能便於滾動件的安裝,但滾動件安裝後必須再設法穩定組合分割後的內環或外環,如圖1所示為一種外環分割為兩個外環分割件11之分割型軸承10,兩個該外環分割件11透過沿一軸向X延伸的螺絲12穿接結合成為該外環,而由於該外環僅透過該螺絲12穿接,而該螺絲12又為僅沿軸向X單一方向延伸之結構,因此該螺絲12僅能串接各該外環分割件11,而無法限制各該外環分割件11沿軸向X及垂直軸向X的徑向Y滑動,故有結合穩定度不佳之缺失;況且,當該分割型軸承10運作時,該內環承受負荷並施力予該外環,而結合兩個該外環分割件11的該螺絲12也就必須直接承受由該內環施予的能量,而僅沿軸向X延伸成形的該螺絲12承受由內環施予的能量都成為破壞結構的剪力,因此又有剛性不佳之缺失;此外,當該分割型軸承10運作時,該外環因受力也可能因此產生徑向Y的滑動,一旦 該外環產生徑向Y的滑動便直接影響各外環分割件11之間的同心度,當各外環分割件11的同心度未能準確對準時,也就會影響整體分割型軸承10的運轉順暢度,造成使用上的缺陷;有鑑於此,本創作人潛心構思並更深入研究,終於創作出一種分割式軸承結構。
本創作提供一種分割式軸承結構,其主要目的是改善一般分割型軸承的定位強度不足且無法確保同心度的缺陷。
為達前述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分割式軸承結構,包含二環體及複數滾動件,二該環體分別具有一內環面以及一外周面,其中一個該環體以內環面相對另一個該環體的外周面形成內外穿套之態樣,而各該滾動件可滾動地容置於二該環體之間,且其中一個該環體包含:二分割環件,分別為圓環形結構,且各該分割環件的直徑方向定義為徑向,垂直徑向定義為軸向,各該分割環件具有相對的一外端面及一內端面,且該外端面及該內端面之間以一相對的一分割環件外周面以及一分割環件內環面銜接,各該分割環件外周面設置複數周面定位槽,各該周面定位槽沿軸向延伸並銜接至該外端面;而該外端面則連通各該周面定位槽分別沿徑向成形複數外端面定位槽;此外,其中一個該分割環件的內端面上設置複數第一凹槽,該第一凹槽具有一第一凹槽口,另一個該分割環件的內端面上設置複數第二凹槽,該第二凹槽具有一第二凹槽口,該第二凹槽口大於該第一凹槽口,二該分割環件的內端面相對,並使各該第一凹槽相對各該第二凹槽,且各該第一凹槽與各該第二凹槽之間分別容置一個對準珠體;以及 複數定位件,包含一銜接段的兩端分別銜接一扣止段,各該扣止段垂直該銜接段,各該定位件分別以該銜接段容置於二該分割環件的各該周面定位槽內,而各該定位件的各該扣止段則可分別對應扣止於各該分割環件的各該外端面定位槽,透過各該定位件緊扣定位二該分割環件。
本創作藉由二分割環件以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分別夾抵複數對準珠體的兩側,再透過具有銜接段及扣止段的定位件夾扣二該分割環件,除了組裝難度低、組裝便利性佳之外,二該分割環件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與對準珠體的配置則又能發揮自動校準位置的功能,確保結構穩定性。
〔習知〕
10‧‧‧分割型軸承
11‧‧‧外環分割件
12‧‧‧螺絲
X‧‧‧軸向
Y‧‧‧徑向
〔本創作〕
20‧‧‧第一分割環件
21‧‧‧外端面
211‧‧‧外端面定位槽
212‧‧‧容槽
213‧‧‧定止槽
22‧‧‧內端面
23‧‧‧第一分割環件外周面
24‧‧‧第一分割環件內環面
25‧‧‧第一凹槽
251‧‧‧第一凹槽口
26‧‧‧周面定位槽
30‧‧‧對準珠體
40‧‧‧第二分割環件
41‧‧‧外端面
411‧‧‧外端面定位槽
412‧‧‧容槽
413‧‧‧定止槽
42‧‧‧內端面
43‧‧‧第二分割環件外周面
44‧‧‧第二分割環件內環面
45‧‧‧第二凹槽
451‧‧‧第二凹槽口
452‧‧‧端口
46‧‧‧周面定位槽
50‧‧‧定位件
51‧‧‧銜接段
511‧‧‧通口
52‧‧‧扣止段
521‧‧‧容口
522‧‧‧尖勾部
60‧‧‧迫抵件
70‧‧‧封口件
X‧‧‧軸向
Y‧‧‧徑向
A‧‧‧環體
B‧‧‧滾動件
A1‧‧‧內環面
A2‧‧‧外周面
圖1 為已知分割型軸承的結構剖視圖。
圖2 為本創作分割式軸承結構的立體組合結構外觀圖。
圖3 為本創作分割式軸承結構中包含二分割環件之環體的立體外觀圖。
圖4 為本創作分割式軸承結構中包含二分割環件之環體的立體結構分解圖。
圖5A 為本創作分割式軸承結構的結構組合剖視圖。
圖5B 為圖5A的局部放大圖。
圖6 為圖5A中6-6剖面線之剖視圖。
圖7 為本創作分割式軸承結構的另一實施例結構剖視圖。
圖8 為本創作分割式軸承結構的再另一實施例結構剖視圖。
為使貴審查委員對本創作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能夠有更進一步之瞭解與認識,以下茲請配合【圖式簡單說明】詳述如後:本創作分割式軸承結構的較佳實施例如圖2至8所示,包含二環體A及複數滾動件B,二該環體A分別具有一內環面A1以及一外周面A2,其中一個該環體A以內環面A1相對另一個該環體A的外周面A2形成內外穿套之態樣,而各該滾動件B可滾動地容置於二該環體A之間,且,其中一個該環體A包含:二分割環件之間夾抵複數對準珠體30,二該分割環件分別為一第一分割環件20以及一第二分割環件40,二該分割環件的直徑方向定義為徑向Y,垂直徑向Y定義為軸向X,其中:該第一分割環件20具有相對的一外端面21及一內端面22,且該外端面21及該內端面22之間以一相對的一第一分割環件外周面23以及一第一分割環件內環面24銜接,該第一分割環件20的內端面22上設置複數第一凹槽25,本實施例是於該第一分割環件20的內端面22上等角間隔設置三個第一凹槽25,該第一凹槽25由圓形的一第一凹槽口251沿軸向X延伸槽深度所構成,且各該第一凹槽25的第一凹槽口251位於該第一分割環件20的內端面22;值得說明的是,本創作定義「槽」為一端開放另一端封閉之態樣,開放的一端為槽口,由槽口延伸槽深後銜接封閉的槽底;且該第一分割環件外周面23設置複數周面定位槽26,各該周面定位槽26沿軸向X延伸並銜接至該外端面21;而該外端面21則連通各該周面定位槽26分別沿徑向Y成形複數外端面定位槽211,各該外端面定位槽211沿徑向Y延伸,且各該外端面定位槽211上更設置一容槽212;此外,本實施例之各該周面定位槽26及各該外端 面定位槽211的位置於徑向Y上相對各該第一凹槽25的位置;複數該對準珠體30的數量對應該第一凹槽25的數量配置,各該對準珠體30容置於各該第一凹槽25內;該第二分割環件40為圓環形結構,且該第二分割環件40具有相對的一外端面41及一內端面42,該外端面41及該內端面42之間以相對的一第二分割環件外周面43及一第二分割環件內環面44銜接,該第二分割環件40的內端面42上設置複數第二凹槽45,本實施例是於該第二分割環件40的內端面42上等角間隔設置三個第二凹槽45,各該第二凹槽45包含一位於該第二分割環件40的內端面42上的第二凹槽口451,各該第二凹槽45由該第二凹槽口451沿軸向X漸縮延伸槽深度成形,且各該第二凹槽45更沿徑向Y延伸槽長度,使各該第二凹槽45延伸銜接至該第二分割環件外周面43以及該第二分割環件內環面44,而各該第二凹槽45銜接於該第二分割環件外周面43以及該第二分割環件內環面44之處分別為V形的一端口452;且該第二分割環件外周面43設置複數周面定位槽46,各該周面定位槽46沿軸向X延伸並銜接至該外端面41;而該外端面41則連通各該周面定位槽46分別沿徑向Y成形複數外端面定位槽411,各該外端面定位槽411沿徑向Y延伸,各該外端面定位槽411上更設置一容槽412,此外,本實施例之各該周面定位槽46及各該外端面定位槽411的位置於徑向Y上相對各該第二凹槽45的位置;該第二分割環件40以各該第二凹槽45位置相對各該第一凹槽25位置的方式貼抵該第一分割環件20設置,並使該第二分割環件40以各該第二凹槽45貼抵於各該對準珠體30,且當該第二分割環件40的第二凹槽45位置相對第一凹槽25位置時,該第一分割環件20與該第二分割環件40的周面定位槽26、46位置相對並連通; 複數定位件50,包含一銜接段51的兩端分別銜接一扣止段52,各該扣止段52垂直該銜接段51,且該銜接段51上開設一通口511,各該扣止段52上開設一容口521,本創作之各該定位件50為由具有撓性之材質所製成,各該定位件50分別以該銜接段51容置於該第一分割環件20與該第二分割環件40的周面定位槽26、46內,而各該定位件50的各該扣止段52則可分別對應扣止於該第一分割環件20與該第二分割環件40的外端面定位槽211、411,透過各該定位件50緊扣定位該第一分割環件20與該第二分割環件40,且當各該定位件50容置卡扣於各該周面定位槽26、46與各該外端面定位槽211、411時,各該定位件50的通口511於徑向Y上的位置相對各該第二凹槽45於徑向Y上的位置;且各該定位件50的扣止段52與各該外端面定位槽211、411之間更可設置一迫抵件60,該迫抵件60可為珠體,該迫抵件60對應容置於該容口521與該容槽212、412之間,透過該迫抵件60頂撐該扣止段52,使該扣止段52成為緊迫狀態;以及複數封口件70,對應容置於各該定位件50的銜接段51之通口511內並封閉該通口511。
以上為本創作分割式軸承結構的結構組態及特徵,該分割式軸承的該第一分割環件20與該第二分割環件40組裝時,該第一分割環件20與該第二分割環件40分別透過該第一凹槽25與該第二凹槽45貼抵於各該對準珠體30的相對兩側,並同時配合各該定位件50扣抵於各該周面定位槽26、46與各該外端面定位槽211、411,各該定位件50透過具撓性的材質特性提供便捷的組裝,降低組裝難度及工序,而能顯著提高組裝效率;而在各該定位件50對應扣抵於各該周面定位槽26、46與各該 外端面定位槽211、411之後,沿軸向X延伸的銜接段51及沿徑向Y延伸的扣止段52可抑止該第一分割環件20與該第二分割環件40朝軸向X及徑向Y的滑動,據此提高組裝定位後的穩定性;此外,由於該第一分割環件20與該第二分割環件40之間配置各該對準珠體30,各該對準珠體30的兩側分別受到第一凹槽25與第二凹槽45的限止,透過此結構配置,確保各該對準珠體30一定能位於各該第二凹槽45的中心位置,當然也就能同時引導該第一分割環件20的第一凹槽25以中心位置對準各該第二凹槽451,據此使該第一分割環件20與該第二分割環件40能保持同心位置,而有同心位置自動校準之功效;還有,如圖2至圖6是在各該定位件50的扣止段52與各該外端面定位槽211、411之間配置有各該迫抵件60以更提高各該扣止段52與各該外端面定位槽211、411之間的緊迫效果,提高結合的穩定性;然而,各該定位件50的扣止段52與各該外端面定位槽211、411之間也可不配置各該迫抵件60如圖7所示,只需透過各該定位件50與各該周面定位槽26、46及各該外端面定位槽211、411的配置就能形成定位;而再如圖8所示則顯示各該定位件50的扣止段52的另一實施態樣,各該定位件50的扣止段52之自由端設置一尖勾部522,而該第一分割環件20與該第二分割環件40的外端面21、41則分別設置一定止槽213、413,則當各該定位件50扣抵容置於各該周面定位槽26、46與各該外端面定位槽211、411時,各該定位件50的尖勾部522便可對應容置於各該定止槽213、413內,據此更提高各該定位件50結合該第一分割環件20與該第二分割環件40的穩定性; 另外,本創作使用時,由於各該第二凹槽45的兩端是延伸至該第二分割環件外周面43與該第二分割環件內環面44,因此各該第二凹槽45內還可注入潤滑油作為油溝使用,當各該第二凹槽45同時作為油溝使用時,各該封口件70容置於各該定位件50的通口511封閉各該通口511,據此防止潤滑油之洩漏;由上述可知,本創作透過第一分割環件20與第二分割環件40分別以第一凹槽25及第二凹槽45相對靠抵於對準珠體30的配置,使得該第一分割環件20與該第二分割環件40相對組設時具有自動校準的機制,確保該第一分割環件20與該第二分割環件40的同心度,提高產品穩定性,並同時能降低組裝難度、減少人工校準的工時耗費,提高組裝效率及經濟效益;同時,本創作透過具有沿軸向X延伸的銜接段51與沿徑向Y延伸的扣止段52之定位件50扣抵於該第一分割環件20與該第二分割環件40,據此除了提高組裝的便利性之外,又能確實抑止該第一分割環件20與該第二分割環件40之間於軸向X與徑向Y上的滑動,提高產品穩定性。
20‧‧‧第一分割環件
21‧‧‧外端面
211‧‧‧外端面定位槽
212‧‧‧容槽
22‧‧‧內端面
23‧‧‧第一分割環件外周面
24‧‧‧第一分割環件內環面
25‧‧‧第一凹槽
251‧‧‧第一凹槽口
26‧‧‧周面定位槽
30‧‧‧對準珠體
40‧‧‧第二分割環件
41‧‧‧外端面
411‧‧‧外端面定位槽
412‧‧‧容槽
42‧‧‧內端面
43‧‧‧第二分割環件外周面
44‧‧‧第二分割環件內環面
45‧‧‧第二凹槽
451‧‧‧第二凹槽口
452‧‧‧端口
46‧‧‧周面定位槽
50‧‧‧定位件
51‧‧‧銜接段
511‧‧‧通口
52‧‧‧扣止段
521‧‧‧容口
60‧‧‧迫抵件
70‧‧‧封口件
X‧‧‧軸向
Y‧‧‧徑向

Claims (9)

  1. 一種分割式軸承結構,包含二環體及複數滾動件,二該環體分別具有一內環面以及一外周面,其中一個該環體以內環面相對另一個該環體的外周面形成內外穿套之態樣,而各該滾動件可滾動地容置於二該環體之間,且其中一個該環體包含:二分割環件,分別為圓環形結構,且各該分割環件的直徑方向定義為徑向,垂直徑向定義為軸向,各該分割環件具有相對的一外端面及一內端面,且該外端面及該內端面之間以一相對的一分割環件外周面以及一分割環件內環面銜接,各該分割環件外周面設置複數周面定位槽,各該周面定位槽沿軸向延伸並銜接至該外端面;而該外端面則連通各該周面定位槽分別沿徑向成形複數外端面定位槽;此外,其中一個該分割環件的內端面上設置複數第一凹槽,該第一凹槽具有一第一凹槽口,另一個該分割環件的內端面上設置複數第二凹槽,該第二凹槽具有一第二凹槽口,該第二凹槽口大於該第一凹槽口,二該分割環件的內端面相對,並使各該第一凹槽相對各該第二凹槽,且各該第一凹槽口與各該第二凹槽口之間分別容置一個對準珠體;以及複數定位件,包含一銜接段的兩端分別銜接一扣止段,各該扣止段垂直該銜接段,各該定位件分別以該銜接段容置於二該分割環件的各該周面定位槽內,而各該定位件的各該扣止段則可分別對應扣止於各該分割環件的各該外端面定位槽,透過各該定位件緊扣定位二該分割環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分割式軸承結構,其中,二該分割環件包含一第一分割環件以及一第二分割環件,該第一分割環件的該外端面及該內端面之間以一相對的一第一分割環件外周面以及一第一分割環件內環面銜接,而該第二分割環件的該外端面及該內端面之間以相對的一第 二分割環件外周面及一第二分割環件內環面銜接。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分割式軸承結構,其中,該第一分割環件的內端面上等角間隔設置三個第一凹槽,而該第二分割環件的內端面上等角設置三個第二凹槽。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分割式軸承結構,其中,該第一凹槽由圓形的該第一凹槽口沿軸向延伸槽深度所構成,且各該第一凹槽的第一凹槽口位於該第一分割環件的內端面,各該第二凹槽包含位於該第二分割環件的內端面上的該第二凹槽口,各該第二凹槽的該第二凹槽口沿軸向漸縮延伸槽深度成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分割式軸承結構,其中,各該第二凹槽更沿徑向延伸槽長度,使各該第二凹槽延伸銜接至該第二分割環件外周面以及該第二分割環件內環面,而各該第二凹槽銜接於該第二分割環件外周面以及該第二分割環件內環面之處分別為V形的一端口。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分割式軸承結構,其中,各該定位件的該銜接段上分別開設一通口,該通口內容置一封口件封閉該通口。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分割式軸承結構,其中,各該外端面定位槽上更設置一容槽,且各該定位件的各該扣止段上開設一容口,各該容口與各該容槽之間分別容置一迫抵件。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分割式軸承結構,其中,各該周面定位槽及各該外端面定位槽的位置於徑向上相對各該第一凹槽及各該第二凹槽的位置。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分割式軸承結構,其中,各該定位件由具有撓性之材質所製成。
TW103222808U 2014-12-24 2014-12-24 分割式軸承結構 TWM5015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22808U TWM501500U (zh) 2014-12-24 2014-12-24 分割式軸承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22808U TWM501500U (zh) 2014-12-24 2014-12-24 分割式軸承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01500U true TWM501500U (zh) 2015-05-21

Family

ID=53723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22808U TWM501500U (zh) 2014-12-24 2014-12-24 分割式軸承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0150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2487B (zh) * 2019-12-04 2020-12-11 東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雙軸孔偏心補償裝置
CN112895446A (zh) * 2019-12-04 2021-06-04 东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轴孔偏心补偿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2487B (zh) * 2019-12-04 2020-12-11 東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雙軸孔偏心補償裝置
CN112895446A (zh) * 2019-12-04 2021-06-04 东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轴孔偏心补偿装置
CN112895446B (zh) * 2019-12-04 2023-09-05 东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轴孔偏心补偿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88089B2 (en) Rotary joint
WO2012003252A3 (en) Thrust ring for undercarriage in a track-type machine
US9382940B2 (en) Triple race angular contact bearing
WO2012085842A3 (en) Ball bearing cage and deep groove ball bearing with such a cage
US20150300463A1 (en) Idler or roller device
BR112018001155A2 (pt) braçadeira para reter um componente de plástico sobremoldado a um substrato, conjunto de corpo de polia e método de fabricação de um conjunto de corpo de polia
TWM501500U (zh) 分割式軸承結構
US20150285307A1 (en) Roller bearing with modular shoulders
US7637664B2 (en) Composite roll bearing
BR112013032704A2 (pt) núcleo rígido
JP2017155940A (ja) シールリング及び密封構造
BR112019007193A2 (pt) método de fabricação de componente de junta
US20150152919A1 (en) Bearing assembly with cage axial retention
US9388851B1 (en) Split cylindrical roller bearing
JP2014126195A (ja) アンギュラ玉軸受
JP6639813B2 (ja) 転動体を有する一対の径方向フランジ付軸受
EP3130823A1 (en) Bearing-equipped resin pulley
TWI703275B (zh) 複列圓筒滾子軸承
JP2015004413A (ja) 保持器、転がり軸受用治具および転がり軸受の組立方法
RU2013129782A (ru) Узел подшипника (варианты) и способ установки подшипника в корпусе (варианты)
EA201101385A1 (ru) Гидростатический подшипник
CN201347953Y (zh) 锁定式滑轮轴承
JP2014156876A (ja) 転がり軸受用保持器、転がり軸受および転がり軸受の製造方法
JP2017040327A (ja) 分割型メカニカルシール及び分割型メカニカルシールの製造方法
JP2015190546A (ja) ころ軸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