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97810U - 觸控面板模組 - Google Patents

觸控面板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97810U
TWM497810U TW103213668U TW103213668U TWM497810U TW M497810 U TWM497810 U TW M497810U TW 103213668 U TW103213668 U TW 103213668U TW 103213668 U TW103213668 U TW 103213668U TW M497810 U TWM497810 U TW M49781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panel
panel module
electrodes
disposed
sensing antenn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136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eh-Ju Tsai
wei-jie Wang
Kai-Mao Huang
Chun-Heng Lin
Sheng-Hsien Lin
Lu-Lin Huang
Original Assignee
Unidispla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display Inc filed Critical Unidisplay Inc
Priority to TW1032136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97810U/zh
Publication of TWM4978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97810U/zh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Description

觸控面板模組
本新型創作是有關於一種觸控面板模組,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感應天線的觸控面板模組。
近場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又稱為近距離無線通訊,是一種短距離的高頻無線通訊技術,且由非接觸式的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以及互連技術演變而來。近場通訊技術允許兩個欲互相連結通訊的電子裝置藉由靠近或近距離接觸而進行點對點的連結,而可實現資料的無線傳輸及交換。
由於近場通訊技術對於資料的儲存、管理和傳輸有莫大的便利性,因此廣為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等電子裝置所採用。就現有技術而言,近場通訊技術是透過整合近場通訊天線於電子裝置的機殼或電池以達成,藉以讓使用者可透過設置有近場通訊天線的電子裝置來進行身分辨識、資料交換、交易付費等動作,從而提高電子裝置的功能性。
然而,在將近場通訊天線整合至電子裝置時,其所產生的高頻諧波會受到電子裝置的金屬殼體或電子裝置內部的金屬元件的干擾,從而導致近場通訊的辨識率降低,甚而無法正常運作。因此,為避免近場通訊天線受到電子裝置的金屬殼體或電子裝置內部的金屬元件的干擾,近場通訊天線配置在電子裝置上的位置及面積便多所受限。
本新型創作提供一種觸控面板模組,其整合了近場無線通訊技術,從而可進行資料的無線傳輸及交換。
本新型創作提出一種觸控面板模組,具有觸控區以及環繞觸控區的周邊線路區。觸控面板模組包括第一基材、第二基材、第一膠材、電極圖案層、感應天線以及油墨層。第一基材具有相對的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第二基材設置於第一表面上,且具有面對第一表面的第三表面。第一膠材分別接合第一表面與第三表面。電極圖案層設置於觸控區內。感應天線設置於電極圖案層的至少一側,且位於周邊線路區內。油墨層設置於第三表面上,且位於周邊線路區內,其中感應天線被油墨層所遮蔽。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電極圖案層包括多個第一電極與多個第二電極。這些第一電極與這些第二電極交替排列於第一表面上,且這些第一電極與這些第二電極電性絕緣。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感應天線設置於油 墨層上。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面板模組更包括保護層。保護層設置於油墨層上,且包覆感應天線。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感應天線設置於第一表面上。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面板模組更包括膜層,連接第二表面。感應天線設置膜層上,且位於膜層與第三表面之間。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電極圖案層包括多個第一電極與多個第二電極。這些第一電極並列於第一表面上,這些第二電極並列於第二表面上,且感應天線設置於第一表面上。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電極圖案層包括多個第一電極與多個第二電極。這些第一電極並列於第一表面上,這些第二電極並列於第二表面上,且感應天線設置於第二表面上。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電極圖案層包括多個第一電極與多個第二電極。這些第一電極並列於第三表面上,這些第二電極並列於第二表面上,且感應天線設置於第二表面上。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面板模組更包括保護層。保護層設置於第二表面上,且包覆感應天線。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面板模組更包括第三基材以及第二膠材。第三基材設置於第二表面上,且具有面對第二表面的第四表面。第二膠材分別接合第二表面與第四表 面,其中感應天線設置於第二表面上或第四表面上。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電極圖案層包括多個第一電極與多個第二電極。這些第一電極並列於第二表面上,這些第二電極並列於第四表面上。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電極圖案層包括多個第一電極與多個第二電極。這些第一電極與這些第二電極交替排列於第三表面上。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感應天線設置於第一表面上。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感應天線設置於第二表面上。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面板模組更包括多個導線。這些導線設置於周邊線路區內,並與電極圖案層電性連接,其中這些導線被油墨層所遮蔽,且感應天線位於這些導線與電極圖案層之間。
基於上述,由於本新型創作的觸控面具有感應天線,其中感應天線設置於前述觸控面板模組的周邊線路區,因此當使用者在操作應用前述觸控面板模組的觸控顯示裝置或電子裝置時,可透過感應天線來進行資料的無線傳輸及交換,進而提高操作時的便利性。另一方面,相較於現有技術而言,本新型創作的並非設置於觸控顯示裝置或電子裝置的金屬殼體上,或者是電子裝置的電池上,而是設置於前述觸控面板模組的周邊線路區。如此為 之,不僅可使應用前述觸控面板模組的觸控顯示裝置或電子裝置具有較佳的設計彈性,亦可有助於改善感應天線所產生的高頻諧波受到觸控顯示裝置內部或電子裝置內部的金屬元件以及觸控顯示裝置或電子裝置的金屬殼體干擾的情形。
為讓本新型創作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觸控顯示裝置
11‧‧‧觸控面板模組
12‧‧‧顯示模組
13‧‧‧膠層
100、100A~100J‧‧‧觸控面板模組
101‧‧‧觸控區
102‧‧‧周邊線路區
110‧‧‧第一基材
111‧‧‧第一表面
112‧‧‧第二表面
113‧‧‧側緣
120‧‧‧第二基材
121‧‧‧第三表面
130‧‧‧第一膠材
132‧‧‧第二膠材
140‧‧‧電極圖案層
141‧‧‧第一電極
142‧‧‧第二電極
150‧‧‧感應天線
160‧‧‧油墨層
170‧‧‧保護層
180‧‧‧導線
181‧‧‧第一導線
182‧‧‧第二導線
190‧‧‧膜層
192‧‧‧第三基材
192a‧‧‧第四表面
D1‧‧‧順時針方向
D2‧‧‧逆時針方向
圖1A是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圖1B是圖1A的觸控面板模組的俯視示意圖。
圖2是本新型創作另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圖3是本新型創作另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圖4是本新型創作另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圖5是本新型創作另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圖6是本新型創作另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圖7是本新型創作另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模組的剖面示意 圖。
圖8是本新型創作另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圖9是本新型創作另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圖10是本新型創作另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圖11是本新型創作另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圖12是應用上述實施例的觸控面板模組的任一者的觸控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1A是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模組的剖面示意圖。圖1B是圖1A的觸控面板模組的俯視示意圖。請參考圖1A與圖1B,在本實施例中,觸控面板模組100可應用於觸控顯示裝置或電子裝置例如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一般而言,觸控面板模組100具有觸控區101以及環繞觸控區101的周邊線路區102,其中觸控區101適於接收發生於觸控面板模組100上的觸控事件,以令觸控顯示裝置或電子裝置執行對應的動作。
觸控面板模組100包括第一基材110、第二基材120、第一膠材130、電極圖案層140、感應天線150以及油墨層160,其 中第一基材110例如是玻璃或壓克力等材質所構成的透明蓋板(cover substrate),可用以保護觸控面板模組100內部的其他組件。此處,第二基材120亦可採用與第一基材110相同的材質所構成,惟本新型創作不限於此。因此,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基材110與第二基材120亦可為可撓性基材,其材質例如是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羧酸酯(Polycarbonate,PC)或聚醯亞胺(Polyimide,PI)。
具體而言,第一基材110具有相對的第一表面111與第二表面112,其中第二基材120設置於第一表面111上,且具有面對第一表面111的第三表面121。此處,第一基材110與第二基材120可透過設置於兩者之間的第一膠材130,以牢固地結合在一起。通常而言,第一膠材130例如是具有一定光穿透率的光學膠(optically clear adhesive,OCA),其可透過加熱、光線照射等方式而被固化(curing),並分別與第一表面111與第三表面121牢固地接合在一起,從而防止第一基材110與第二基材120自第一膠材130上脫離。
電極圖案層140設置於觸控區101內,其中電極圖案層140包括多個第一電極141與多個第二電極142。此處,第一電極141與第二電極142交替排列於第一表面111上,且第一電極141與第二電極142彼此電性絕緣。通常而言,第一電極141與第二電極142可由透明導電材料,例如氧化銦錫(Indium tin oxide,ITO)、氧化銦鋅(Indium-Zinc Oxide,IZO)或氧化鋅鎵(GZO)等所構成,但本新 型創作不以此為限。
另一方面,感應天線150設置於電極圖案層140的至少一側,且位於周邊線路區102內。在此,感應天線150例如是環繞於周邊線路區102內(如圖1B所示),並與電極圖案層140電性絕緣,其中感應天線150可以是由銅、鎳、錫、金或銀等導電金屬所構成的迴路天線(loop antenna)。舉例來說,在感應天線150沿順時針方向D1環繞於周邊線路區102內的情況下,感應天線150周圍的磁場的磁力線(未繪示)可朝穿過第二基材120的方向射出。反之,在感應天線150沿逆時針方向D2環繞於周邊線路區102內的情況下,感應天線150周圍的磁場的磁力線(未繪示)可朝穿過第一基材110的方向射出,惟本新型創作並不限定感應天線150位於周邊線路區102內的環繞方向,端視實際設計需求而作調整。
因此,當使用者在操作應用觸控面板模組100的觸控顯示裝置或電子裝置時,可透過感應天線150來進行資料的無線傳輸及交換,進而提高操作時的便利性。相較於現有技術而言,感應天線150並非設置於觸控顯示裝置或電子裝置的金屬殼體上,或者是電子裝置的電池上,而是將感應天線150設置於觸控面板模組100的周邊線路區102。如此為之,不僅可使應用觸控面板模組100的觸控顯示裝置或電子裝置具有較佳的設計彈性,亦可有助於改善感應天線150所產生的高頻諧波受到觸控顯示裝置內部或電子裝置內部的金屬元件以及觸控顯示裝置或電子裝置的金屬 殼體干擾的情形,以使應用觸控面板模組100的觸控顯示裝置或電子裝置可透過感應天線150順利地進行資料的無線傳輸及交換。
請繼續參考圖1A,在本實施例中,油墨層160設置於第三表面121上,且位於周邊線路區102內。通常而言,油墨層160可藉由凹版印刷製程(gravure printing process)、絲網印刷製程(screen printing process)、膠版印刷製程(flexographic printing process)、平版印刷(offset printing)、反面印刷製程(reverse printing process)或噴墨印刷製程(ink jet printing process)等印刷製程形成於第三表面121上,其材質例如是具有高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值的黑色油墨,可有效降低光透過率。也就是說,藉由將油墨層160設置於第三表面121上,可避免使用者直接透視觸控面板模組100的周邊線路區102的線路佈局。
此處,感應天線150即被油墨層160所遮蔽,且感應天線150可設置於油墨層160上。另一方面,觸控面板模組100更包括設置於油墨層160上的保護層170,以包覆設置於油墨層160上的感應天線150。通常而言,保護層170例如是由絕緣材料所構成,且可提供電磁屏蔽的效果,藉以讓感應天線150能不受到電磁干擾的影響,以維持其正常的運作功能。
另一方面,觸控面板模組100更包括設置於周邊線路區102內的多個導線180,其中一部分的導線180可與第一電極141電性連接,而其他部分的導線180可與第二電極142電性連接,以進行訊號的傳輸。一般而言,這些導線180可採用與第一電極 141及第二電極142相同的材質所構成,但本新型創作不以此為限。此處,這些導線180亦可被油墨層160所遮蔽,其中感應天線150位於這些導線180與電極圖案層140之間,且電極圖案層140、導線180以及部分的油墨層160例如是被第一膠材130所包覆,如圖1A所示。
以下將列舉其他實施例以作為說明。在此必須說明的是,下述實施例沿用前述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容,其中採用相同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並且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考前述實施例,下述實施例不再重複贅述。
圖2是本新型創作另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模組的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2,觸控面板模組100A與圖1A的觸控面板模組100大致相似,惟二者主要差異之處在於:觸控面板模組100A的感應天線150可設置於第一表面111上,且被第一膠材130所包覆。
圖3是本新型創作另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模組的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3,觸控面板模組100B與圖1A的觸控面板模組100大致相似,惟二者主要差異之處在於:觸控面板模組100B更包括連接第二表面112的膜層190,其中感應天線150設置膜層190上,且位於膜層190與第三表面121之間。此處,第一膠材130包覆了第一基材110的第一表面111以及環繞第一表面111的側緣113,以進一步與設置有感應天線150的膜層190的表面相接 合。通常而言,膜層190例如是防爆膜(Anti-Splinted Film,ASF),可用以降低觸控面板模組100B受到外力衝擊時而損壞的機率。
圖4是本新型創作另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模組的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4,觸控面板模組100C與圖2的觸控面板模組100A大致相似,惟二者主要差異之處在於:觸控面板模組100C的第一電極141並列於第一表面111上,第二電極142並列於第二表面112上。也就是說,第一電極141與第二電極142分別設置於第一基材110的兩相對側,其中導線180可區分為電性連接第一電極141的多個第一導線181以及電性連接第二電極142的多個第二導線182,第一導線181設置於第一表面111上,且第二導線182設置於第二表面112上。
圖5是本新型創作另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模組的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5,觸控面板模組100D與圖4的觸控面板模組100C大致相似,惟二者主要差異之處在於:觸控面板模組100D的感應天線150可設置於第二表面112上,且由設置於第二表面112上的保護層170所包覆。
圖6是本新型創作另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模組的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6,觸控面板模組100E與圖4的觸控面板模組100C大致相似,惟二者主要差異之處在於:觸控面板模組100D的第一電極141並列於第三表面121上,且第一導線181設置於油墨層160上。
圖7是本新型創作另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模組的剖面示 意圖。請參考圖7,觸控面板模組100F與圖6的觸控面板模組100E大致相似,惟二者主要差異之處在於:觸控面板模組100F的感應天線150可設置於第二表面112上,且由設置於第二表面112上的保護層170所包覆。
圖8是本新型創作另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模組的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8,觸控面板模組100G與圖4的觸控面板模組100C大致相似,惟二者主要差異之處在於:觸控面板模組100G更包括第三基材192以及第二膠材132,其中第三基材192設置於第二表面112上,且具有面對第二表面112的第四表面192a,亦即第一基材110位於第二基材120與第三基材192之間。通常而言,第三基材192例如是可撓性基材,其材質例如是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羧酸酯(Polycarbonate,PC)或聚醯亞胺(Polyimide,PI),但本新型創作不以此為限。
另一方面,第二膠材132分別接合第二表面112與第四表面192a,其中感應天線150設置於第二表面112上。此處,第一電極141並列於第二表面112上,而第二電極142並列於第四表面192a上,其中第一導線181設置於第二表面112上,第二導線182設置於第四表面192a上,且第一電極141、第二電極142、感應天線150、第一導線181以及第一導線181例如是被第二膠材132所包覆。通常而言,第二膠材132可採用與第一膠材130相同的材質所構成,但本新型創作不以此為限。
圖9是本新型創作另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模組的剖面示 意圖。請參考圖9,觸控面板模組100H與圖8的觸控面板模組100G大致相似,惟二者主要差異之處在於:觸控面板模組100H的感應天線150可設置於第四表面192a上。
圖10是本新型創作另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模組的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10,觸控面板模組100I與圖2的觸控面板模組100A大致相似,惟二者主要差異之處在於:觸控面板模組100I的第一電極142與第二電極142交替排列於第三表面121上,且導線180設置於油墨層160上。此處,第一基材110例如是防爆膜,但本新型創作不以此為限。
圖11是本新型創作另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模組的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11,觸控面板模組100J與圖10的觸控面板模組100I大致相似,惟二者主要差異之處在於:觸控面板模組100J的感應天線150設置於第二表面112上,且由設置於第二表面112上的保護層170所包覆。
圖12是應用上述實施例的觸控面板模組的任一者的觸控顯示裝置的示意圖。請參考圖12,在本實施例中,觸控顯示裝置10可包括觸控面板模組11以及顯示模組12,其中觸控面板模組11可以是上述實施例的觸控面板模組100、100A~100J的任一者,且觸控面板模組11以及顯示模組12可透過設置於其間的膠層13以牢固地結合在一起。而觸控顯示裝置10亦可應用於電子裝置例如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端視實際設計需求而有所調整。
綜上所述,由於本新型創作的觸控面具有感應天線,其 中感應天線設置於前述觸控面板模組的周邊線路區,因此當使用者在操作應用前述觸控面板模組的觸控顯示裝置或電子裝置時,可透過感應天線來進行資料的無線傳輸及交換,進而提高操作時的便利性。另一方面,相較於現有技術而言,本新型創作的並非設置於觸控顯示裝置或電子裝置的金屬殼體上,或者是電子裝置的電池上,而是設置於前述觸控面板模組的周邊線路區。如此為之,不僅可使應用前述觸控面板模組的觸控顯示裝置或電子裝置具有較佳的設計彈性,亦可有助於改善感應天線所產生的高頻諧波受到觸控顯示裝置內部或電子裝置內部的金屬元件以及觸控顯示裝置或電子裝置的金屬殼體干擾的情形。
雖然本新型創作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創作,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新型創作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新型創作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觸控面板模組
101‧‧‧觸控區
102‧‧‧周邊線路區
110‧‧‧第一基材
111‧‧‧第一表面
112‧‧‧第二表面
120‧‧‧第二基材
121‧‧‧第三表面
130‧‧‧第一膠材
140‧‧‧電極圖案層
141‧‧‧第一電極
142‧‧‧第二電極
150‧‧‧感應天線
160‧‧‧油墨層
170‧‧‧保護層
180‧‧‧導線

Claims (17)

  1. 一種觸控面板模組,具有一觸控區以及環繞該觸控區的一周邊線路區,該觸控面板模組包括: 一第一基材,具有相對的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一第二基材,設置於該第一表面上,且具有面對該第一表面的一第三表面;一第一膠材,分別接合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三表面;一電極圖案層,設置於該觸控區內;一感應天線,設置於該電極圖案層的至少一側,且位於該周邊線路區內;以及一油墨層,設置於該第三表面上,且位於該周邊線路區內,其中該感應天線被該油墨層所遮蔽。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模組,其中該電極圖案層包括多個第一電極與多個第二電極,該些第一電極與該些第二電極交替排列於該第一表面上,且該些第一電極與該些第二電極電性絕緣。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觸控面板模組,其中該感應天線設置於該油墨層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觸控面板模組,更包括:一保護層,設置於該油墨層上,且包覆該感應天線。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觸控面板模組,其中該感應天線設置於該第一表面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觸控面板模組,更包括:一膜層,連接該第二表面,其中該感應天線設置該膜層上,且位於該膜層與該第三表面之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模組,其中該電極圖案層包括多個第一電極與多個第二電極,該些第一電極並列於該第一表面上,該些第二電極並列於該第二表面上,且該感應天線設置於該第一表面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模組,其中該電極圖案層包括多個第一電極與多個第二電極,該些第一電極並列於該第一表面上,該些第二電極並列於該第二表面上,且該感應天線設置於該第二表面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觸控面板模組,更包括:一保護層,設置於該第二表面上,且包覆該感應天線。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模組,其中該電極圖案層包括多個第一電極與多個第二電極,該些第一電極並列於該第三表面上,該些第二電極並列於該第二表面上,且該感應天線設置於該第二表面上。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觸控面板模組,更包括:一保護層,設置於該第二表面上,且包覆該感應天線。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模組,更包括:一第三基材,設置於該第二表面上,且具有面對該第二表面的一第四表面;以及 一第二膠材,分別接合該第二表面與該第四表面,其中該感應天線設置於該第二表面上或該第四表面上。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觸控面板模組,其中該電極圖案層包括多個第一電極與多個第二電極,該些第一電極並列於該第二表面上,該些第二電極並列於該第四表面上。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模組,其中該電極圖案層包括多個第一電極與多個第二電極,該些第一電極與該些第二電極交替排列於該第三表面上。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觸控面板模組,其中該感應天線設置於該第一表面上。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觸控面板模組,其中該感應天線設置於該第二表面上。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模組,更包括:多個導線,設置於該周邊線路區內,並與該電極圖案層電性連接,其中該些導線被該油墨層所遮蔽,且該感應天線位於該些導線與該電極圖案層之間。
TW103213668U 2014-08-01 2014-08-01 觸控面板模組 TWM4978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3668U TWM497810U (zh) 2014-08-01 2014-08-01 觸控面板模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3668U TWM497810U (zh) 2014-08-01 2014-08-01 觸控面板模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97810U true TWM497810U (zh) 2015-03-21

Family

ID=53188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13668U TWM497810U (zh) 2014-08-01 2014-08-01 觸控面板模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978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2091B (zh) * 2015-11-17 2017-10-11 介面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具透明天線之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2091B (zh) * 2015-11-17 2017-10-11 介面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具透明天線之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14552B (zh) 一種具有nfc通信功能的顯示裝置
US10147998B2 (en) Interface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TWI602091B (zh) 具透明天線之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US9367155B2 (en) Touch panel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475439B (zh) 觸控面板及其電子裝置
US20170083153A1 (en) Touch panel with antenna structure
TW201430661A (zh) 觸控面板
TW201530400A (zh) 觸控裝置
KR20190041252A (ko) 벤딩 영역을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TW201512914A (zh) 觸控面板與觸控顯示裝置
US20140320352A1 (en) Touch panel module and touch display panel with antenna structure
TWI512559B (zh) 觸控面板以及電子裝置
US20160188058A1 (en) Touch device utilizing metal mesh as touch sensor
US20160328598A1 (en) Sensing device
TW201712493A (zh) 具天線之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TW201610772A (zh) 觸控面板
TWI654547B (zh) 電子裝置
CN105205483A (zh) 指纹感测装置
US9681545B2 (en) Substrate structure and display panel using same
TWM497810U (zh) 觸控面板模組
KR20210092095A (ko)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TW201506706A (zh) 觸控模組及便攜式電子裝置
TWM514050U (zh) 具天線之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TWM481448U (zh) 觸控裝置
CN113065390A (zh) 一种窄条状指纹芯片、侧边式指纹芯片模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