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93739U - 電開關接線座結構 - Google Patents

電開關接線座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93739U
TWM493739U TW103212411U TW103212411U TWM493739U TW M493739 U TWM493739 U TW M493739U TW 103212411 U TW103212411 U TW 103212411U TW 103212411 U TW103212411 U TW 103212411U TW M493739 U TWM493739 U TW M49373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hole
terminal
disposed
receiving ho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124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Zhi-Yuan Wu
wen-bin Xu
Original Assignee
Switchlab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witchlab Inc filed Critical Switchlab Inc
Priority to TW1032124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93739U/zh
Publication of TWM4937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93739U/zh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Description

電開關接線座結構
本創作是有關於一種電開關接線座結構,是針對一種配置於電路上之開關接線座,特別涉及可導引電源之開關按鈕順暢作動的接線座結構,尤其涉及用以導引按鈕之導引槽,以及用以彈性驅動該按鈕之第一彈性器與第二彈性器。
電路之開關接線座是一種具有接電端子的電源開關元件,應用於電子及電機領域的電路系統中,主要是安裝於電子、電機設備之操作面板或配電箱面板的內面,用以連接電子、電機設備之配線電路,且電開關接線座具有一顯露於操作面板或配電箱面板表面的按鈕,以供操作者按壓按鈕,而得以操作、控制配線電路之通電或斷電,具有開啟及關閉配線電路之電源的作用。
請參閱第1a至1c圖,為一種傳統電開關接線座的剖示圖,第2a至2c圖,為第1a至1c圖之側視剖示圖,說明該電開關接線座具有一殼體1b,該殼體1b內設有一用以導引按鈕2b移動的導引槽10b,且導引槽10b內壁連通一導溝19b,該按鈕2b滑設於導引槽10b內,且按鈕2b往導引槽10b內壁方向延伸形成一滑設於導溝19b內的凸部23b,使按鈕2b之位移軸線L1與凸部23b之位移軸線L2相互偏離;該殼體1b內並設有位於導引槽10b兩側的一第一接電端子3b及一第二接電端子4b,以及一位於導引槽10b內的導電元件5b,且導電元件5b兩端分別延伸至對應第一接電端子3b和第二接電端子4b的位置。該按鈕2b上具有一往兩側開放的缺口20b,使導電元件5b之中段部位活動配置於該缺口20b內,且缺口20b頂部內壁與導電元件5b之間設有一沿著按鈕2b之位移軸線L1展縮的第一彈簧61b,並於按鈕2b凸部23b與導溝19b底部內壁之間設有一沿著凸部23b之位移軸線L2展縮的第二彈簧62b。
如此,經由按壓按鈕2b,使導電元件5b接受按鈕2b帶動而接觸及脫離第一接電端子3b與第二接電端子4b,令第一接電端子3b與第二接電端子4b通電或斷電。期間,該第一彈簧61b於導電元件5b接觸第一接電端子3b與第二接電端子4b時,能夠為導電元件5b提供緩衝按壓外力之彈力,而第二彈簧62b於釋放該按壓外力時,可經由凸部23b彈性驅動按鈕2b反向移動復位。由於按鈕2b之位移軸線L1與凸部23b之位移軸線L2相互偏離,因此第二彈簧62b進行展縮時之位移軸線L2,也偏離了第一彈簧61b進行展縮時之位移軸線L1;換言之,該第二彈簧62b是在偏離按鈕2b之位移軸線L1的位置上推動凸部23b,而驅使按鈕2b復位。
然而,由於第一彈簧61b之位移軸線L1及第二彈簧62b之位移軸線L2未在同一直線上,容易使按鈕2b在移動過程中,發生位移偏斜或偏轉的情形,造成按鈕2b與導引槽10b內壁產生摩擦及干涉,並造成凸部23b與導溝19b內壁產生摩擦及干涉,且呈偏斜狀態的按鈕2b容易與導引槽10b內壁形成較大之面接觸,導致摩擦力大增,而影響按鈕2b位移時之順暢性,甚至造成按鈕2b卡死的情形,可靠性欠佳。此外,上述影響按鈕2b之位移順暢性的狀況,容易造成導電元件5b無法接觸及脫離第一接電端子3b與第二接電端子4b的情形,致使電開關接線座失效,而無法運作,嚴重時更會造成電子、電機設備的損壞,甚至導致人員觸電的危險情況。
除此之外,當上述傳統電開關接線座之凸部23b隨著按鈕2b裝入導引槽10b而進入導溝19b後,拆卸時相當不易,不利於維修。
爰是,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即在於提供一種電開關接線座結構,特別是關於一種可導引電源之開關按鈕順暢作動的接線座結構,藉以促進接線座內部之導電元件與接電端子正常運作,進而提高其操作時之可靠性及安全性;藉以改善上述先前技術中,由於接線座內部各彈簧之位移軸線未在同一直線上,導致按鈕容易發生位移偏斜或偏轉,而影響按鈕位移之順暢性及可靠性的情形。
為達成上述之目的,本創作之電開關接線座結構,包含一殼體,該殼體內設有至少一接電端子及一導引槽,該導引槽內滑設一按鈕,且導引槽之槽底與按鈕之間配置一對應該接電端子的導電元件,該按鈕接受該導引槽的導引而沿著一位移軸線推動該導電元件,使該導電元件可脫離地接觸該接電端子;      該導引槽之槽底與按鈕之間配置一第二彈性器,且使該第二彈性器的伸縮路徑同軸配置於該按鈕之位移軸線上。
該按鈕與導電元件之間,置設有一第一彈性器,且第一彈性器的伸縮路徑亦同軸配置在該按鈕之位移軸線上。
藉由上述,當使用者按壓按鈕時,該第一彈性器和第二彈性器能夠於按鈕之位移軸線上一同接受按壓之外力壓縮,而使按鈕沿著導引槽推動導電元件接觸或脫離接電端子,同時該第一彈性器得以緩衝按壓之外力,以防止導電元件擠壓接電端子。當使用者釋放對按鈕之按壓外力時,該第一彈性器和第二彈性器能夠一同於按鈕之位移軸線上進行彈性伸展,而使按鈕接受第二彈性器驅動而沿著導引槽位移復位,同時該第一彈性器驅動導電元件位移復位。據此,在按鈕位移期間,該第一彈性器及第二彈性器能夠於按鈕之位移軸線上以同軸形態進行彈性壓縮與伸展,而得以同軸驅動按鈕順暢作動。
依據上述主要結構特徵,該按鈕設有一延伸至該導電元件與第二彈性器之間的推動部,該第二彈性器能夠彈性驅動該按鈕之推動部。如此,將導電元件限制於第一彈性器與按鈕推動部之間,使導電元件隨著按鈕移動。
依據上述主要結構特徵,該導引槽內壁連通一沿著平行該位移軸線延伸的導溝,該按鈕往該導溝內部延伸形成有一能夠接受按壓而擺動脫離該導溝的導引臂。如此,當導引臂隨著按鈕裝入導引槽而進入導溝後,該導引臂仍可接受按壓,以驅使導引臂擺動脫離導溝,進而釋放按鈕脫離導引槽,可簡便地拆卸殼體內的按鈕,有利於維修。
依據上述主要結構特徵,該接電端子具有一鎖接孔,以及一對應該導電元件的接觸部,該鎖接孔設於該殼體內一容置孔的一端,該容置孔連通一設於該殼體內的插線孔,且容置孔內配置一可鎖接於該鎖接孔的鎖接件。該殼體具有一前端、一相反於該前端的後端,以及二位於該前端與後端兩側的側端,該導引槽及按鈕配置於該前端,該接電端子包含位於該按鈕兩側的一第一接電端子及一第二接電端子,該導電元件位於該第一接電端子與第二接電端子之間,該容置孔連通該後端,且容置孔包含一設有該第一接電端子之鎖接孔的第一容置孔,以及一設有該第二接電端子之鎖接孔的第二容置孔,該插線孔包含一連通該殼體一側端且連通該第一容置孔的第一插線孔,以及一連通該殼體另一側端且連通該第二容置孔的第二插線孔,該鎖接件包含一配置於該第一容置孔內的第一鎖接件,以及一配置於該第二容置孔內的第二鎖接件。該鎖接件可為螺絲,該第一彈性器與第二彈性器可為彈簧。
使用時,可先將第一鎖接件及第二鎖接件分別自鎖接孔旋鬆,使第一接電端子與第一鎖接件之間形成一間隙,且第二接電端子與第二鎖接件之間亦形成一間隙;如此,可將一外部電線或導線端子自第一插線孔伸入第一容置孔中,並插進第一鎖接件與鎖接孔之間的間隙中,且將另一外部電線或導線端子自第二插線孔伸入第二容置孔中,並插進第二鎖接件與鎖接孔之間的間隙中,同時將第一鎖接件和第二鎖接件各自鎖回鎖接孔,使各電線或導線端子分別經由第一鎖接件、第二鎖接件電連接第一接電端子和第二接電端子;隨後,可經由按壓按鈕,使導電元件接受按鈕帶動而接觸或脫離各接觸部,而使第一接電端子與第二接電端子通電或斷電。
依據上述主要結構特徵,該第一接電端子及第二接電端子之接觸部分別自該殼體兩側端往中央之導電元件方向延伸。如此,該第一接電端子之接觸部與第二接電端子的接觸部之間,可形成較適當的絕緣距離,安全性較傳統電開關接線座更佳。
依據上述主要結構特徵,該殼體係一體成型。藉此,以提升殼體之結構強度。
為能明確且充分揭露本創作,併予列舉較佳實施之圖例,以詳細說明其實施方式如後述:
請合併參閱第3、4圖,揭示出本創作之實施方式的圖式,由上述圖式說明本創作之電開關接線座結構,包含一殼體1,該殼體1係一體成型,且殼體1內設有至少一接電端子及一導引槽10,並於導引槽10內滑設一按鈕2。該殼體1具有一前端11、一相反於該前端11的後端12,以及二位於前端11與後端12兩側的側端13、14。該導引槽10及按鈕2係配置於殼體1前端11。該接電端子包含位於該按鈕2兩側的一第一接電端子3及一第二接電端子4。
請參閱第5a、5b圖,說明該導引槽10之槽底101與按鈕2之間配置一成條狀之導電元件5及一第一彈性器61,該導電元件5位於第一接電端子3與第二接電端子4之間,且導電元件5兩端分別對應第一接電端子3和第二接電端子4;當按鈕2接受按壓時,該按鈕2可接受導引槽10的導引,而沿著一位移軸線L推動該導電元件5,使導電元件5兩端分別可脫離地接觸該第一接電端子3與第二接電端子4。該第一彈性器61可為壓縮彈簧,且第一彈性器61位於按鈕2與導電元件5之間。
圖中也揭示了,該第一接電端子3可設成ㄇ字型彎曲型態,且第一接電端子3兩端分別具有一鎖接孔31,以及一對應該導電元件5一端的接觸部32,該第一接電端子3之鎖接孔31設於殼體1內一第一容置孔15的一端,該第一容置孔15連通一設於該殼體1內的第一插線孔17,且第一容置孔15內配置一第一鎖接件71,該第一鎖接件71可鎖接於該第一接電端子3之鎖接孔31。
該第二接電端子4可設成ㄇ字型彎曲型態,且第二接電端子4兩端具有一鎖接孔41,以及一對應該導電元件5另一端的接觸部42,該第二接電端子4之鎖接孔41設於殼體1內一第二容置孔16的一端,該第二容置孔16連通一設於該殼體1內的第二插線孔18,且第二容置孔16內配置一第二鎖接件72,該第二鎖接件72可鎖接於該第二接電端子4之鎖接孔41。
具體來說,該第一鎖接件71及第二鎖接件72均可為螺絲,該第一接電端子3及第二接電端子4之接觸部32、42分別自殼體1兩側端13、14往中央之導電元件5兩端方向延伸。該第一容置孔15及第二容置孔16分別連通該殼體1後端12,該第一插線孔17連通殼體1一側端13,且第二插線孔18連通殼體1另一側端14。
在所採較佳的實施例中,該導引槽10之槽底101與按鈕2之間配置一第二彈性器62,使第二彈性器62彈性迫緊於導引槽10槽底101與導電元件5之間,該第二彈性器62亦可為壓縮彈簧,使該第二彈性器62的伸縮路徑同軸配置於該按鈕2之位移軸線L上,且第一彈性器61的伸縮路徑亦同軸配置在按鈕2之位移軸線上。
請配合參閱第6a、6b圖,說明在一可行的實施例中,該殼體1內亦可設置兩組按鈕2、2a、第一彈性器61、61a、導電元件5、5a及第二彈性器62、62a,該按鈕2a亦可設置形成一推動部21a,且推動部21a係延伸至該導電元件5a與第二彈性器62a之間,該第二彈性器62a能夠彈性驅動按鈕2a之推動部21a。藉此,亦可將導電元件5a限制於第一彈性器61a與按鈕2a推動部21a之間,使導電元件5a隨著按鈕2a移動。
請參閱第7a至7c圖,說明在另一可行的實施例中,該導引槽10內壁連通一沿著平行該位移軸線L延伸的導溝19,該按鈕2往導溝19內部延伸形成有一導引臂22,該導引臂22能夠接受外力按壓變形而彎曲擺動脫離該導溝19。
藉由上述構件組成,在使用時可先將第一鎖接件71及第二鎖接件72分別自第一接電端子3與第二接電端子4的鎖接孔31、41旋鬆,使第一接電端子3與第一鎖接件71之間形成有間隙,且第二接電端子4與第二鎖接件72之間亦形成有間隙;此時,可將一外部電線8或導線端子自第一插線孔17伸入第一容置孔15中,並插進第一鎖接件71與鎖接孔31之間的間隙中,且將另一外部電線8或導線端子自第二插線孔18伸入第二容置孔16中,並插進第二鎖接件72與鎖接孔41之間的間隙中;接著,將第一鎖接件71和第二鎖接件72各自鎖回鎖接孔31、41,使各電線8或導線端子分別經由第一鎖接件71、第二鎖接件72電連接第一接電端子3和第二接電端子4。
隨後,以按壓該按鈕2為例,說明當使用者按壓按鈕2時,該第一彈性器61和第二彈性器62能夠於按鈕2之位移軸線L上一同接受按壓之外力壓縮,且導引槽10及導溝19分別導引按鈕2與導引臂22移動,而使按鈕2沿著導引槽10推動導電元件5位移,令導電元件5兩端分別接觸或脫離第一接電端子3及第二接電端子4之接觸部32、42,而使第一接電端子3與第二接電端子4通電或斷電;同時,該第一彈性器61得以緩衝按壓之外力,以防止導電元件5擠壓第一接電端子3及第二接電端子4。
當使用者釋放對按鈕2之按壓外力時,該第一彈性器61和第二彈性器62能夠一同於按鈕2之位移軸線L上進行彈性伸展,且導引槽10及導溝19分別導引按鈕2與導引臂22,而使按鈕2接受第二彈性器62驅動而沿著導引槽10位移復位,同時該第一彈性器61驅動導電元件5位移復位。該按鈕2a接受按壓之動態與按鈕2相同。
在按鈕2位移期間,該第一彈性器61及第二彈性器62能夠於按鈕2之位移軸線L上以同軸形態進行彈性壓縮與伸展,而得以同軸驅動按鈕2順暢作動,藉以促進第一接電端子3、第二接電端子4與導電元件5之間正常運作,進而提高其操作時之可靠性及安全性。藉以改善上述先前技術中,由於接線座內部各彈簧之位移軸線未在同一直線上,導致按鈕容易發生位移偏斜或偏轉,而影響按鈕位移之順暢性及可靠性的情形。
此外,當導引臂22隨著按鈕2裝入導引槽10而進入導溝19後,該導引臂22仍可接受外力按壓,迫使導引臂22彎曲變形而擺動脫離導溝19,進而釋放按鈕2脫離導引槽10,可簡便地拆卸殼體1內的按鈕2,有利於維修。
可了解的是,由於第一接電端子3及第二接電端子4之接觸部32、42分別自殼體1兩側端13、14往中央之導電元件5方向延伸。因此,該第一接電端子3之接觸部32與第二接電端子4的接觸部42之間,可形成較習知結構大的絕緣距離,安全性較傳統電開關接線座更佳。再者,由於該殼體1係一體成型,亦可有效提升殼體1之結構強度。
綜上所陳,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凡其他未脫離本創作所揭示之精神下而完成之等效修飾或置換,均應包含於後述申請專利範圍內。
1、1b‧‧‧殼體
10、10b‧‧‧導引槽
101‧‧‧槽底
11‧‧‧前端
12‧‧‧後端
13、14‧‧‧側端
15‧‧‧第一容置孔
16‧‧‧第二容置孔
17‧‧‧第一插線孔
18‧‧‧第二插線孔
19、19b‧‧‧導溝
2、2a、2b‧‧‧按鈕
20b‧‧‧缺口
21a‧‧‧推動部
22‧‧‧導引臂
23b‧‧‧凸部
3、3b‧‧‧第一接電端子
31、41‧‧‧鎖接孔
32、42‧‧‧接觸部
4、4b‧‧‧第二接電端子
5、5a、5b‧‧‧導電元件
61、61a‧‧‧第一彈性器
61b‧‧‧第一彈簧
62、62a‧‧‧第二彈性器
62b‧‧‧第二彈簧
71‧‧‧第一鎖接件
72‧‧‧第二鎖接件
8‧‧‧電線
L、L1、L2‧‧‧位移軸線
第1a至1c圖為傳統電開關接線座的剖示圖。
第2a至2c圖為第1a至1c圖之側視剖示圖,
第3圖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
第4圖為第3圖的立體分解圖。
第5a、5b圖為第3圖之一組鈕帶的剖示圖。
第6a、6b圖為第3圖之另一組鈕帶的剖示圖。
第7a至7c圖為第3圖之側視剖示圖。
1‧‧‧殼體
10‧‧‧導引槽
11‧‧‧前端
12‧‧‧後端
13、14‧‧‧側端
17‧‧‧第一插線孔
19‧‧‧導溝
2、2a‧‧‧按鈕
22‧‧‧導引臂
3‧‧‧第一接電端子
71‧‧‧第一鎖接件

Claims (15)

  1. 一種電開關接線座結構,包含一殼體,該殼體內設有至少一接電端子及一導引槽,該導引槽內滑設一按鈕,且導引槽之槽底與按鈕之間配置一對應該接電端子的導電元件,該按鈕接受該導引槽的導引而沿著一位移軸線推動該導電元件,使該導電元件可脫離地接觸該接電端子;  該導引槽之槽底與按鈕之間配置一第二彈性器,且使該第二彈性器的伸縮路徑同軸配置於該按鈕之位移軸線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電開關接線座結構,其中該按鈕設有一延伸至該導電元件與第二彈性器之間的推動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電開關接線座結構,其中該按鈕與導電元件之間,置設有一第一彈性器,且第一彈性器的伸縮路徑亦同軸配置在該按鈕之位移軸線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或3項所述電開關接線座結構,其中該導引槽內壁連通一沿著平行該位移軸線延伸的導溝,該按鈕往該導溝內部延伸形成有一能夠接受按壓而擺動脫離該導溝的導引臂。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或3項所述電開關接線座結構,其中該接電端子具有一鎖接孔,以及一對應該導電元件的接觸部,該鎖接孔設於該殼體內一容置孔的一端,該容置孔連通一設於該殼體內的插線孔,且容置孔內配置一可鎖接於該鎖接孔的鎖接件。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電開關接線座結構,其中該接電端子具有一鎖接孔,以及一對應該導電元件的接觸部,該鎖接孔設於該殼體內一容置孔的一端,該容置孔連通一設於該殼體內的插線孔,且容置孔內配置一可鎖接於該鎖接孔的鎖接件。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電開關接線座結構,其中該殼體具有一前端、一相反於該前端的後端,以及二位於該前端與後端兩側的側端,該導引槽及按鈕配置於該前端,該接電端子包含位於該按鈕兩側的一第一接電端子及一第二接電端子,該導電元件位於該第一接電端子與第二接電端子之間,該容置孔連通該後端,且容置孔包含一設有該第一接電端子之鎖接孔的第一容置孔,以及一設有該第二接電端子之鎖接孔的第二容置孔,該插線孔包含一連通該殼體一側端且連通該第一容置孔的第一插線孔,以及一連通該殼體另一側端且連通該第二容置孔的第二插線孔,該鎖接件包含一配置於該第一容置孔內的第一鎖接件,以及一配置於該第二容置孔內的第二鎖接件。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電開關接線座結構,其中該殼體具有一前端、一相反於該前端的後端,以及二位於該前端與後端兩側的側端,該導引槽及按鈕配置於該前端,該接電端子包含位於該按鈕兩側的一第一接電端子及一第二接電端子,該導電元件位於該第一接電端子與第二接電端子之間,該容置孔連通該後端,且容置孔包含一設有該第一接電端子之鎖接孔的第一容置孔,以及一設有該第二接電端子之鎖接孔的第二容置孔,該插線孔包含一連通該殼體一側端且連通該第一容置孔的第一插線孔,以及一連通該殼體另一側端且連通該第二容置孔的第二插線孔,該鎖接件包含一配置於該第一容置孔內的第一鎖接件,以及一配置於該第二容置孔內的第二鎖接件。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電開關接線座結構,其中該第一接電端子及第二接電端子之接觸部分別自該殼體兩側端往中央之導電元件方向延伸。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電開關接線座結構,其中該第一接電端子及第二接電端子之接觸部分別自該殼體兩側端往中央之導電元件方向延伸。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或3項所述電開關接線座結構,其中該殼體係一體成型。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電開關接線座結構,其中該殼體係一體成型。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電開關接線座結構,其中該第一彈性器與第二彈性器為彈簧。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電開關接線座結構,其中該鎖接件為螺絲。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電開關接線座結構,其中該鎖接件為螺絲。
TW103212411U 2014-07-11 2014-07-11 電開關接線座結構 TWM4937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2411U TWM493739U (zh) 2014-07-11 2014-07-11 電開關接線座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2411U TWM493739U (zh) 2014-07-11 2014-07-11 電開關接線座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93739U true TWM493739U (zh) 2015-01-11

Family

ID=52784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12411U TWM493739U (zh) 2014-07-11 2014-07-11 電開關接線座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937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2547B (zh) * 2017-01-11 2018-01-21 開關裝置改良結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2547B (zh) * 2017-01-11 2018-01-21 開關裝置改良結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12528B2 (en) Switch structure
TWI514692B (zh) 電源插座
TW201624845A (zh) 電聯接端子改良結構
TWI669857B (zh) 連接器
US10348034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TW201306396A (zh) 電連接器、線纜連接器及其組合
US20110159720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plug, and socket
TWI593201B (zh) 配線器具
US10714862B1 (en) Electrical socket
US8011940B1 (en) Power socket device having switches
CN109616817B (zh) 一种终端
TWM493739U (zh) 電開關接線座結構
JP2011171191A5 (ja) コネクタ装置、電源側コネクタ、及び電力供給ユニット
TWM539173U (zh) 按壓開關接線裝置
WO2019114218A1 (zh) 电连接器开关模组
CN207116857U (zh) 一种带自短路机构的连接器
TWI689140B (zh) 防觸電插座
KR101803796B1 (ko) 전원전선 연결용 커넥터
WO2016002107A1 (ja) 配線器具
CN108615983B (zh) 按压开关接线装置
KR20160053370A (ko) 케이블 접속용 전기커넥터
KR20160025358A (ko) 원터치 멀티탭
CN213071574U (zh) 适配器
TWI607467B (zh) 按壓開關接線裝置
US8246364B2 (en) Power strip with safety c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