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92276U - 自行車配件組與自行車配件的固定裝置及其結合架 - Google Patents

自行車配件組與自行車配件的固定裝置及其結合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92276U
TWM492276U TW103213001U TW103213001U TWM492276U TW M492276 U TWM492276 U TW M492276U TW 103213001 U TW103213001 U TW 103213001U TW 103213001 U TW103213001 U TW 103213001U TW M492276 U TWM492276 U TW M49227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ing
frame
hole
bicycle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130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olin Esquibel
hong-min Li
Original Assignee
Lee Chi Entp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e Chi Entpr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e Chi Entpr Co Ltd
Priority to TW1032130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92276U/zh
Publication of TWM4922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92276U/zh

Link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Description

自行車配件組與自行車配件的固定裝置及其結合 架
本創作係與自行車配件有關;特別是指一種自行車配件組與自行車配件的固定裝置及其結合架。
按,一部自行車基本上除了包含有一車架、設於該車架上之前叉、分別設置於該前叉及該車架上之一前輪及一包含有一後鏈輪之後輪、一設於該車架上且包含有一前鏈輪之曲柄組、一繞設於該前、後鏈輪上之鏈條、分別設於該曲柄組上之一設置於該前叉上之轉向控制把手桿,以及分別設置於該前叉及該車架上相對於該前、後輪位置處的剎車作動裝置,其中,用以控制該等剎車作動裝置的控制裝置分別設置於該把手桿的兩個靠近左、右握把處,以使其控制桿位於騎乘者的手指可以操控的位置上。
更進階的自行車種除了包含有上述基本組成構件外,更包含了變速裝置。自行車之變速裝置包含了分別設於該車架上兩個相對於該前、後鏈輪處之變速作動裝置,以及二變速控制裝置分別設於該把手桿的兩個靠近左、右握把處,以使其控制桿位於騎乘者的手指可以操控的位置上。
上述的剎車作動裝置及變速控制裝置各具有一束環,用以緊束固定該剎車作動裝置或該變速作動裝置於該把手桿上,因此只能沿該把手桿之軸向排列設置。為了讓騎乘者在雙手抓握在把手桿的握把上時,其手指能操控該等 剎車控制裝置和變速控制裝置的控制桿,位在每一側的該剎車控制裝置和變速控制裝置的束環必須被非常靠近地裝設於該把手桿上,甚至必須緊鄰著;即便如此,如果騎乘者的身材較為嬌小以至於手指長度較短,當其雙手抓握於該把手桿之握把上時,其手指也難以操控該剎車作動裝置及該變速作動裝置中,距離該側握把較遠者的控制桿。
另外,隨著自行車休閒活動的盛行,各式各樣的自行車配件便因應而生,例如車燈、警示燈、車鈴、手機架以及衛星導航等配件。這些配件通常是用以裝設在自行車的把手桿上,但自行車的把手桿上卻不見得有止夠的空間可以容納這麼多配件。
有鑑於此,本創作之目的用於提供一種自行車配件組與自行車配件的固定裝置及其結合架,可讓自行車配件沿著把手桿的徑向配置,有效節省把手桿軸向上的空間。
緣以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所提供的自行車配件之結合架,係結合於一自行車之一把手桿,用以供自行車配件結合,該結合架包含有一結合孔及至少二個結合槽,其中該結合孔供該把手桿穿設;該些結合槽自該結合架表面凹入形成,且沿該結合孔之徑向排列設置,該些結合槽供自行車配件結合。
本創作另提供一種自行車配件之結合架,係結合於一自行車之一把手桿,用以供自行車配件結合,該結合架包含有一架體與至少二個結合軌。其中,該架體具有一結合孔,該結合孔供該把手桿穿設;該至少二個結合軌沿該架體的軸向延伸且沿該結合孔之徑向排列設置,各該結合軌具有一頸部與一頭部,該頸部連接於該架體的外周面,該些結 合軌,該些結合軌供自行車配件結合。
本創作另提供一種自行車配件的固定裝置,係結合至少二個自行車配件於一自行車之一把手桿,該固定裝置包含一結合架與複數個滑塊,其中,該結合架具有一結合孔及至少二個結合槽;該結合孔供該把手桿穿設;該些結合槽自該結合架表面凹入形成,且沿該結合孔之徑向排列設置;該些個滑塊,分別結合該些自行車配件,各該滑塊具有一結合部可分離地與該結合架之結合槽結合。
本創作再提供一種自行車配件組,係結合於一自行車之一把手桿,該自行車配件組包含一結合架與至少一自行車配件,其中,該結合架具有一結合孔及至少二結合槽;該結合孔供該把手桿穿設;該至少二結合槽自該結合架表面凹入形成,且沿該結合孔之徑向排列設置;該至少一自行車配件具有一結合部,該結合部以可分離的方式與該結合架之其中一該結合槽結合。
本創作之效果在於透過該自行車配件組與該結合件,可讓自行車配件沿著把手桿的徑向配置,以節省把手桿軸向上的空間,使把手桿可掛載更多的自行車配件。
100‧‧‧自行車配件組
10、10’‧‧‧結合架
12‧‧‧架體
122‧‧‧結合孔
124‧‧‧槽孔
126‧‧‧結合槽
126a‧‧‧開口端
128、128’‧‧‧夾持部
128a‧‧‧穿孔
128b‧‧‧螺孔
129、129’‧‧‧夾持部
14、14’‧‧‧缺口
16‧‧‧螺栓
162‧‧‧頭部
18‧‧‧車燈
20‧‧‧滑塊
202‧‧‧結合部
204‧‧‧螺孔
22‧‧‧螺栓
24‧‧‧變速器
26‧‧‧基座
28‧‧‧座體
30‧‧‧滑塊
302‧‧‧結合部
31‧‧‧螺栓
32‧‧‧煞車握把
34‧‧‧基座
342‧‧‧結合部
344‧‧‧螺孔
36‧‧‧螺栓
40‧‧‧壓柄
402‧‧‧頭部
42‧‧‧連接桿
44‧‧‧螺帽
45‧‧‧結合架
452‧‧‧結合槽
452a‧‧‧第一槽段
452b‧‧‧第二槽段
46‧‧‧滑塊
48‧‧‧本體
482‧‧‧穿孔
50‧‧‧結合塊
502‧‧‧螺孔
56‧‧‧螺栓
562‧‧‧頭部
60‧‧‧結合架
602‧‧‧架體
602a‧‧‧結合孔
604‧‧‧結合軌
604a‧‧‧頸部
604b‧‧‧頭部
604c‧‧‧結合槽
62‧‧‧滑塊
622‧‧‧結合槽
624‧‧‧螺孔
64‧‧‧螺栓
66‧‧‧結合架
662‧‧‧架體
662a‧‧‧結合孔
664‧‧‧結合軌
666‧‧‧結合槽
68‧‧‧螺栓
70、70'‧‧‧滑塊
72‧‧‧結合架
722‧‧‧第一架體
722a‧‧‧第一夾持部
724‧‧‧第二架體
724a‧‧‧第二夾持部
724b‧‧‧螺孔
726‧‧‧結合孔
728‧‧‧缺口
74‧‧‧螺栓
76‧‧‧結合架
762‧‧‧第一架體
762a‧‧‧夾持部
764‧‧‧第二架體
764a‧‧‧夾持部
764b‧‧‧螺孔
766‧‧‧缺口
78‧‧‧螺栓
200‧‧‧把手桿
圖1係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圖。
圖2係本創作上述較佳實施例之分解立體圖。
圖3係本創作上述較佳實施例之結合架立體圖。
圖4係圖1之4-4方向剖視圖。
圖5係圖1之5-5方向剖視圖。
圖6係一剖視圖,揭示壓合件的另一實施態樣。
圖7係一剖視圖,揭示滑塊與結合架的另一實施態樣。
圖8係一剖視圖,揭示滑塊與結合架的另一實施態樣。
圖9係一剖視圖,揭示滑塊與結合架的另一實施態樣。
圖10係一示意圖,揭示結合架的另一實施態樣。
圖11係一示意圖,揭示結合架的另一實施態樣。
為能更清楚地說明本創作,茲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示詳細說明如后,請參圖1與圖2所示,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之自行車配件組100,用以結合於一自行車之一把手桿200,該把手桿200供一使用者雙手握持以操控自行車轉向者。該自行車配件組100包含一結合架10與複數個自行車配件。
請配合圖3與圖4所示,該結合架10包括一架體12與一以螺栓16為例的壓合件。該架體12為管狀而具有一結合孔122用於套設於該把手桿200上,該架體12另包括有複數個槽孔124、複數個結合槽126及二夾持部128,128',其中,該些槽孔124沿該結合孔122之徑向間隔地排列,且各沿該架體12之軸向延伸,各該槽孔124係連通該結合孔122;該些結合槽126在本實施例中,係各位於相鄰槽孔124之間且各為沿著該架體12之軸向延伸的鳩尾形槽;該些結合槽126沿著該結合孔122之徑向排列,且各該結合槽126於該架體12之一端形成一開口端126a;該二夾持部128,128'各為自該架體12一端隆起的突塊,且彼此之間形成有一缺口14,該缺口14連通該結合孔122及其中一該槽孔124;另外,一該夾持部128上具有一穿孔128a,另一該夾持部128'具有一螺孔128b。
該螺栓16具有一頭部162,該螺栓16穿過該穿孔128a並鎖入該螺孔128b,使其頭部162迫緊該二夾持 部128,128',以縮小該缺口14之寬度,使得該架體12穩固地夾持該把手桿200。
該些自行車配件在本實施例中包括一車燈18、一變速器24與一煞車握把32,實務上,自行車配件亦可為警示燈、車鈴、手機架及衛星導航等配件,端視需求而選配。
其中,該車燈18結合於一滑塊20上,該滑塊20具有一結合部202及一螺孔204。本實施例中,該結合部202係呈與該結合架10的結合槽126配合之鳩尾形狀,該結合部202自一該結合槽126的開口端126a進入該結合槽126中,而可沿該結合槽126移動。在該結合部202移動至一預定位置後,藉由一螺栓22鎖入該螺孔204中,並使該螺栓22一端頂抵該架體12表面(圖5參照),使該結合部202抵壓於該結合槽126的槽壁,即可將該滑塊20牢固於該架體12上,連帶地使得該車燈18穩固結合於該把手桿200上。
其中,該變速器24包括有一基座26,該基座26包括一座體28與一滑塊30。該滑塊30具有一鳩尾形狀的結合部302。該結合部302進入一該結合槽126後,藉由一螺栓31頂抵該架體12表面而穩固地使該滑塊30固定於該結合槽126,使得該變速器24結合於該把手桿200上。
該煞車握把32包括有一基座34,不同的是,該基座34的座體與滑塊為一體成形,即直接在基座34上形成有鳩尾形狀的一結合部342以與一該結合槽126結合。該基座34上設有一螺孔344,利用一螺栓36鎖入該螺孔344並頂抵該架體12表面則可將該煞車握把32結合於該把手桿200上。
上述結合架10可與複數個滑塊共同構成一固 定裝置,滑塊則是提供自行車配件設置其上,如此,即可將自行車配件結合於把手桿200上。另一提的是,在上述組裝揭示以鳩尾形槽與鳩尾滑座配合的基礎下,可視實際需求而選擇將組成該基座的座體與滑塊製成一體,或選擇將該座體與滑塊以獨立結構製作。
在上述實施例中,該壓合件係以螺栓16為例,然實務上,該壓合件亦可採用圖6所示的快拆機構來壓迫結合架10'的二夾持部129,129'。即本實施例之該壓合件包括有一壓柄40與一連接桿42,其中該壓柄40具有一凸輪狀的頭部402,該頭部402與該連接桿42的一端樞接,且該頭部402頂抵於一該夾持部129上。該連接桿42的另一端穿過該二夾持部129,129'後藉由結合一螺帽44而頂抵另一該夾持部129'。藉由扳動該壓柄40得以壓迫該二夾持部129,129'以縮小該二夾持部129,129'間的缺口14'寬度,以達到將結合架10'固定於該把手桿200之目的。
請配合圖7至圖9所示,以下再說明滑塊與結合架可採用的其它結構態樣。請參圖7,其中結合架45的結合槽452包括相連通的一第一槽段452a與一第二槽段452b,該第一槽段452a位於該第二槽段452b下方,且該第一槽段452a的寬度小於該第二槽段452b的寬度。而滑塊46包括有一本體48與一結合塊50,該本體48具有一穿孔482,該結合塊50具有一螺孔502。該本體48一部分位於該結合槽452外且寬度大於該第一槽段452a的寬度;該本體48另一部分伸入該第一槽段452a中,該結合塊50位於該第二槽段452b中。藉由一螺栓56穿過該本體48的穿孔482而鎖入該結合塊50的螺孔502,使該螺栓56的頭部562抵壓該本體48,迫使該本體48位於該結合槽452外的部分抵壓該結合架45外表面,且該結合塊50抵壓該第一槽段452a與 該第二槽段452b相連的槽壁上,藉以達到固定之目的。
請參圖8所示,其中結合架60包括一架體602與複數個沿架體602軸向延伸的結合軌604,於後茲以一該結合軌604為例說明。該架體602具有一結合孔602a套設於該把手桿200。該結合軌604沿該結合孔602a之徑向排列設置,且該結合軌604具有一頸部604a與一頭部604b,該頸部604a係自該架體602的外周面往外延伸形成。一滑塊62供該車燈18連結,該滑塊62具有與該結合軌604形狀相配合的一結合槽622,該結合槽622自該結合軌604的一端套入該結合軌604,使該滑塊62可沿該結合軌604移動。同樣地,藉由一螺栓64鎖入該滑塊62的螺孔624而抵接該結合軌604的頭部604b,以將該滑塊62牢固於該結合架60上。
請參圖9所示,其中結合架66包括一架體662與複數個結合軌664,該架體662具有一結合孔662a,該些結合軌664透過複數個螺栓68結合於該架體662且沿該結合孔662a之徑向排列設置。各該結合軌664之寬度係由頂部往底部漸縮,使得相鄰二個該結合軌之間形成一結合槽666,且該結合槽666係呈鳩尾形槽。藉此,該結合架66可與二種不同形態的滑塊70,70'結合,其中一種形態的滑塊70係與一該結合槽666結合,另一種形態的滑塊70'係與一該結合軌664結合。
請配合圖10至圖11所示,以下再說明結合架的其它結構態樣。請參圖10所示,其中結合架72包括相對合的一第一架體722與一第二架體724。該第一架體722與該第二架體724之間形成一結合孔726。該第一架體722的相對兩側各具有一第一夾持部722a,該第二架體724的相對兩側各具有一第二夾持部724a對應一該第一夾持部722a。 相面對的一該第一夾持部722a與一該第二夾持部724a之間形成一缺口728。藉由二個以螺栓74為例的壓合件分別穿過該二第一夾持部722a而與該二第二夾持部724a的螺孔724b結合。鎖緊各該螺栓74時,各該螺栓74壓迫對應的第一夾持部722a與第二夾持部724a,以縮小各該缺口728之寬度,使該第一架體722與該第二架體724共同夾持該把手桿200,達到將結合架72固定於把手桿200之目的。
請參圖11所示,其中結合架76同樣包括一第一架體762與一第二架體764,不同的是,該第一架體762的相對兩側的其中一者與該第二架體764樞接,該第一架體762的相對兩側的另一者具有一夾持部762a,該第二架體764具有另一夾持部764a,該二夾持部762a,764a之間形成一缺口766。藉由一螺栓78穿過該第一架體762的夾持部762a而鎖入該第二架體764夾持部764a的螺孔764b,即可使該第一架體762與該第二架體764共同夾持該把手桿200,達到將結合架76固定於把手桿200之目的。
綜上所述,本創作之自行車配件組藉由結合架即可使自行車配件沿著自行車把手桿的徑向配置,有效節省把手桿軸向上的空間。更值得一提的是,結合架上的結合槽的長軸向平行著結合孔的軸向,因此,使用者可依個人的需求調整自行車配件結合於結合槽上的位置,使得空間的配置更有彈性。
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較佳可行實施例而已,舉凡應用本創作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所為之等效變化,理應包含在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內。
100‧‧‧自行車配件組
10‧‧‧結合架
126‧‧‧結合槽
16‧‧‧螺栓
18‧‧‧車燈
20‧‧‧滑塊
24‧‧‧變速器
32‧‧‧煞車握把
200‧‧‧把手桿

Claims (21)

  1. 一種自行車配件之結合架,係結合於一自行車之一把手桿,用以供自行車配件結合,該結合架包含有:一結合孔及至少二個結合槽,其中該結合孔供該把手桿穿設;該些結合槽自該結合架表面凹入形成,且沿該結合孔之徑向排列設置,該些結合槽供自行車配件結合。
  2. 如請求項1所述自行車配件之結合架,其中該結合架具有二夾持部,該二夾持部之間形成一缺口,該缺口連通該結合孔;一壓合件,穿過該二夾持部,該壓合件受外力作用而壓迫該二夾持部,以縮小該缺口之寬度。
  3. 如請求項2所述自行車配件之結合架,其中一該夾持部具有一穿孔,另一該夾持部具有一螺孔;該壓合件包括一螺栓,該螺栓穿過該穿孔並鎖入該螺孔中,藉由外力旋緊該螺栓而使該螺栓之一頭部壓迫一該夾持部逼近另一該夾持部,以縮小該缺口之寬度。
  4. 如請求項2所述自行車配件之結合架,其中該壓合件包括一連接桿與一壓柄,該連接桿一端穿過該二夾持部後頂抵一該夾持部,該壓柄具有一頭部與該連接桿另一端樞接,該頭部頂抵另一該夾持部,藉由外力作用於該壓柄而壓迫該二夾持部,以縮小該缺口之寬度。
  5. 如請求項2所述自行車配件之結合架,其中該結合架包括相對合的一第一架體與一第二架體,該第一架體與該第二架體之間形成該結合孔,該第一架體之相對兩側的其中一 者與該第二架體樞接,該第一架體之相對兩側的另一者具有一該夾持部,該第二架體具有另一該夾持部。
  6. 如請求項1所述自行車配件之結合架,其中該結合架包括一架體與複數個結合軌,該架體具有該結合孔,該些結合軌結合於該架體且沿該結合孔之徑向排列設置,相鄰二個該結合軌之間形成一該結合槽。
  7. 如請求項1所述自行車配件之結合架,其中該結合架包括相對合的一第一架體與一第二架體,該第一架體與該第二架體之間形成該結合孔,該第一架體之相對兩側各具有一第一夾持部,該第二架體之相對兩側各具有一第二夾持部,一該第一夾持部與一該第二夾持部之間形成一缺口;二壓合件,各該壓合件穿過一該第一夾持部與一該第二夾持部,各該壓合件受外力作用而壓迫對應的第一夾持部與第二夾持部,以縮小各該缺口之寬度。
  8. 一種自行車配件之結合架,係結合於一自行車之一把手桿,用以供自行車配件結合,該結合架包含有:一架體,該架體具有一結合孔,該結合孔供該把手桿穿設;以及至少二個結合軌,沿該架體的軸向延伸且沿該結合孔之徑向排列設置,各該結合軌具有一頸部與一頭部,該頸部連接於該架體的外周面,該些結合軌供自行車配件結合。
  9. 一種自行車配件的固定裝置,係結合至少二個自行車配件於一自行車之一把手桿,該固定裝置包含: 一結合架,具有一結合孔及至少二個結合槽;該結合孔供該把手桿穿設;該些結合槽自該結合架表面凹入形成,且沿該結合孔之徑向排列設置;複數個滑塊,分別結合自行車的配件,各該滑塊具有一結合部可分離地與該結合架之結合槽結合。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自行車配件的固定裝置,其中各該結合槽為一鳩尾形槽,各該滑塊之該結合部呈與各該結合槽配合的鳩尾形狀。
  11. 如請求項9所述之自行車配件的固定裝置,其中各該結合槽包括相連通的一第一槽段與一第二槽段,該第一槽段的寬度小於該第二槽段的寬度;各該滑塊包括一本體與一結合塊,各該本體至少一部分位於各該結合槽外,各該結合塊位於各該第二槽段中;各該本體位於各該結合槽外之部分的寬度及各該結合塊的寬度大於各該第一槽段的寬度;各該本體具有一穿孔,各該結合塊具有一螺孔;至少二螺栓,各該螺栓穿過各該本體的穿孔而與各該結合塊的螺孔結合,各該螺栓具有一頭部,各該頭部頂抵各該本體。
  12. 如請求項9所述之自行車配件的固定裝置,其中該結合架包括一架體與一壓合件,該架體具有二夾持部,該二夾持部之間形成一缺口,該缺口連通該結合孔;該壓合件穿過該二夾持部,該壓合件受外力作用而壓迫該二夾持部,以縮小該缺口之寬度。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自行車配件的固定裝置,其中一該夾持部具有一穿孔,另一該夾持部具有一螺孔;該壓合件包 括一螺栓,該螺栓穿過該穿孔並鎖入該螺孔中,藉由外力旋緊該螺栓而使該螺栓之一頭部壓迫一該夾持部逼近另一該夾持部,以縮小該缺口之寬度。
  14. 如請求項12所述之自行車配件的固定裝置,其中該壓合件包括一連接桿與一壓柄,該連接桿一端穿過該二夾持部後頂抵一該夾持部,該壓柄具有一頭部與該連接桿另一端樞接,該頭部頂抵另一該夾持部,藉由外力作用於該壓柄而壓迫該二夾持部,以縮小該缺口之寬度。
  15. 一種自行車配件組,係結合於一自行車之一把手桿,該自行車配件組包含:一結合架,具有一結合孔及至少二結合槽;該結合孔供該把手桿穿設;該至少二結合槽自該結合架表面凹入形成,且沿該結合孔之徑向排列設置;以及至少一自行車配件,具有一結合部,該結合部以可分離的方式與該結合架之其中一該結合槽結合。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自行車配件組,包括一基座,該基座具有一座體與一滑塊,該座體連結該自行車配件,該滑塊具有該結合部,該座體以可分離方式與該滑塊結合。
  17. 如請求項16所述之自行車配件組,其中各該結合槽包括相連通的一第一槽段與一第二槽段,該第一槽段的寬度小於該第二槽段的寬度;該滑塊包括一本體與一結合塊,該本體至少一部分位於一該結合槽外,該結合塊位於對應的一該第二槽段中;該本體位於一該結合槽外之部分的寬度及該結合塊的寬度大於一該第一槽段的寬度;該本體具有一 穿孔,該結合塊具有一螺孔;一螺栓,穿過該本體的穿孔而與該結合塊的螺孔結合,該螺栓具有一頭部,該頭部頂抵該本體。
  18. 如請求項15所述之自行車配件組,其中該結合架包括一架體與一壓合件,該架體具有二夾持部,該二夾持部之間形成一缺口,該缺口連通該結合孔;該壓合件穿過該二夾持部,該壓合件受外力作用而壓迫該二夾持部,以縮小該缺口之寬度。
  19. 如請求項18所述之自行車配件組,其中一該夾持部具有一穿孔,另一該夾持部具有一螺孔;該壓合件包括一螺栓,該螺栓穿過該穿孔並鎖入該螺孔中,藉由外力旋緊該螺栓而使該螺栓之一頭部壓迫一該夾持部逼近另一該夾持部,以縮小該缺口之寬度。
  20. 如請求項18所述之自行車配件組,其中該壓合件包括一連接桿與一壓柄,該連接桿一端穿過該二夾持部的穿孔頂抵一該夾持部,該壓柄具有一頭部與該連接桿另一端樞接,該頭部頂抵另一該夾持部,藉由外力作用於該壓柄而壓迫該二夾持部,以縮小該缺口之寬度。
  21. 如請求項15所述之自行車配件組,其中該至少一結合槽為一鳩尾形槽,該結合部呈與該至少一結合槽配合的鳩尾形狀。
TW103213001U 2014-07-21 2014-07-21 自行車配件組與自行車配件的固定裝置及其結合架 TWM4922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3001U TWM492276U (zh) 2014-07-21 2014-07-21 自行車配件組與自行車配件的固定裝置及其結合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3001U TWM492276U (zh) 2014-07-21 2014-07-21 自行車配件組與自行車配件的固定裝置及其結合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92276U true TWM492276U (zh) 2014-12-21

Family

ID=52577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13001U TWM492276U (zh) 2014-07-21 2014-07-21 自行車配件組與自行車配件的固定裝置及其結合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922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01749B1 (en) Scooter having foldable hand grips
US9776679B2 (en) Accessory assembly of bicycle and mounting device of the accessory assembly
US7780184B2 (en) Convertible stroller-cycle
US5133224A (en) Handlebars with biaxial adjustment
US9352183B2 (en) Bicycle-mounted exercise apparatus
ATE469816T1 (de) Lenker mit variablem querschnitt
KR20130018874A (ko) 자전거
US20110187077A1 (en) Sectional bicycle
JP6417423B2 (ja) ハンドルバーの位置を変更できる自転車用ステム
ATE424343T1 (de) Fahrradgriff
US20100059638A1 (en) Accessory connection device for bicycles
TWM572856U (zh) Bicycle handle riser coupling device
US20150151809A1 (en) Bicycle handlebar assembly
TWI574871B (zh) Bicycle accessories group and bicycle parts of the fixed device and its combination frame
US10144481B2 (en) Control module mounted on handlebar of bicycle
TWM492276U (zh) 自行車配件組與自行車配件的固定裝置及其結合架
US20150197306A1 (en) Handlebar assembly for a pedal-driven machine
TW202030107A (zh) 握把組合
ATE303936T1 (de) Sportfahrrad mit umsteckbarem lenker
US20110203408A1 (en) Quick release pedal mounting structure and system
CN105270517B (zh) 自行车配件组与自行车配件的固定装置及其结合架
TW201332829A (zh) 腳踏車幹
NL2031883B1 (en) Accessory fixing module for bicycle handlebar
KR101534824B1 (ko) 자전거용 조향장치
TW201836774A (zh) 束帶扳手改良結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