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91376U - 照明顯示系統 - Google Patents

照明顯示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91376U
TWM491376U TW103214505U TW103214505U TWM491376U TW M491376 U TWM491376 U TW M491376U TW 103214505 U TW103214505 U TW 103214505U TW 103214505 U TW103214505 U TW 103214505U TW M491376 U TWM491376 U TW M49137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illumination
backlight
light
illuminan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145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ih-Yueh Chang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TW1032145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91376U/zh
Publication of TWM4913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91376U/zh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Description

照明顯示系統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照明顯示系統。
化妝不僅能讓個人臉型五官或輪廓更為明亮動人,也可表現出更有精神的一面。如此,近年來,為了方便攜帶外出,更有人將多樣用品與工具整合在一攜帶式化妝箱內,藉以隨時隨地都可提供梳妝打扮之用。
然而,當使用攜帶式化妝箱對化妝對象進行化妝時,若現場照明光線不足下,需要人為去調整照明光線的大小。然而,若照明光線不足或過量往往會於化妝對象上產生視覺誤差,導致化妝後之色彩呈現的落差。
有鑑於此,如何提供一種解決方案,可有效改善上述所帶來的缺失及不便,實乃相關業者目前刻不容緩之一重要課題。
本創作提供一種照明顯示系統,以解決以上先前技術所提到的不便與缺點。
根據本創作一實施方式,一種照明顯示系統包含一顯示裝置、一照明裝置與一第一光感測器。顯示裝置位於一第一位置。照明裝置設置於顯示裝置之一側。第一光感測器位於不同第一位置之第二位置,且偵測第二位置之光照度。照明裝置根據第一光感測器所偵測第二位置之光照度調整照明裝置之光線亮度。
在本創作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照明裝置之光線之發射方向與顯示裝置之顯示方向相同。
在本創作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照明裝置包含多個發光元件及一照明控制單元。照明控制單元電性連接這些發光元件,照明控制單元根據第一光感測器所偵測第二位置之光照度以調整這些發光元件的光線亮度。
在本創作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第一光感測器持續性地偵測第二位置之光照度,而照明控制單元根據所偵測出之第二位置之光照度持續地調整這些發光元件的光線亮度。
在本創作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顯示裝置包含一背光模組。背光模組包含一背光元件及一背光控制單元。背光控制單元電性連接背光元件,且控制背光元件的背光亮度。
在本創作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顯示裝置包含一第二光感測器。第二光感測器電性連接背光控制單元,並偵測第一位置之光照度。
在本創作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背光控制單元根 據第一光感測器所偵測第二位置之光照度及第二光感測器所偵測該第一位置之光照度以控制背光元件的背光亮度。
在本創作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顯示裝置更包含一設置於背光模組上之顯示模組。顯示模組包含一顯示切換單元與一顯示面板。顯示面板與顯示切換單元電性連接。顯示面板面對該背光模組之一側具有一透光反射層。透光反射層具有一透明模式及一反射模式。透光反射層受顯示切換單元之調控而切換為透明模式與反射模式至少其中一者。
在本創作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顯示裝置包含一顯示模組。顯示模組具有一顯示面板及一顯示切換單元,顯示切換單元與該顯示面板電性連接。顯示面板之一側具有一透光反射層。透光反射層具有一透明模式及一反射模式。透光反射層受顯示切換單元之調控而切換為透明模式與反射模式至少其中一者。
在本創作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第一光感測器包含一顯示螢幕。當透光反射層處於透明模式,顯示螢幕之顯示內容同步地傳至顯示面板。
在本創作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照明顯示系統更包含一攝影裝置。攝影裝置位於顯示裝置或第一光感測器上。照明顯示系統更包含一攝影控制元件。攝影控制元件位於顯示裝置或第一光感測器上,用以控制攝影裝置之運作,並將攝影裝置之攝影影像顯示於顯示裝置上。
綜上所述,本創作之照明顯示系統在一或多個實 施例中,藉由所偵測之光照度資訊來即時調控照明裝置光線至合適的照明亮度。
100、101、102、103、104、105、106‧‧‧照明顯示系統
200、200a、200b、200c、200d、200f‧‧‧顯示裝置
201‧‧‧反射鏡面
210‧‧‧背光模組
211‧‧‧背光元件
212‧‧‧背光控制單元
220‧‧‧演算單元
230‧‧‧第二光感測器
240、240a‧‧‧顯示模組
241、241a‧‧‧顯示切換單元
242、242a‧‧‧顯示面板
243、243a‧‧‧透光反射層
250‧‧‧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
300‧‧‧照明裝置
310‧‧‧發光元件
320‧‧‧照明控制單元
340‧‧‧第二無線傳輸模組
400‧‧‧第一光感測器
401‧‧‧殼體
410‧‧‧光感測單元
420‧‧‧控制單元
430‧‧‧第一無線傳輸模組
440‧‧‧啟動單元
501a、501b、502‧‧‧步驟
600‧‧‧攜帶式電子裝置
610‧‧‧顯示螢幕
700‧‧‧攝影裝置
710‧‧‧攝影控制元件
800‧‧‧攝影裝置
810‧‧‧攝影控制元件
A‧‧‧第一位置
B‧‧‧第二位置
L‧‧‧主要發光軸方向
N‧‧‧法線方向
U‧‧‧使用者
S‧‧‧顯示內容
第1圖繪示依照本創作一第一實施方式之照明顯示系統的示意圖。
第2圖繪示依照本創作此第一實施方式之照明顯示系統的功能方塊圖。
第3圖繪示依照本創作一第二實施方式之照明顯示系統的示意圖。
第4圖繪示依照本創作此第二實施方式之照明顯示系統的功能方塊圖。
第5圖繪示依照本創作此第二實施方式之照明顯示系統控制背光亮度的流程圖。
第6圖繪示依照本創作一第三實施方式之照明顯示系統的示意圖。
第7圖繪示依照本創作一第四實施方式之顯示裝置的功能方塊圖。
第8繪示依照本創作一第五實施方式之照明顯示系統的示意圖。
第9圖繪示依照本創作一第六實施方式之照明顯示系統的示意圖。
第10圖繪示依照本創作一第七實施方式之照明顯示 系統的示意圖。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創作之複數個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應瞭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創作。也就是說,在本創作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
第1圖繪示依照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照明顯示系統100的示意圖。第2圖繪示依照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照明顯示系統100的功能方塊圖。如第1圖與第2圖所示,本實施方式所提供之照明顯示系統100包含顯示裝置200、照明裝置300與第一光感測器400。顯示裝置200位於第一位置A。照明裝置300位於顯示裝置200上,且設置於顯示裝置200之一側。第一光感測器400獨立於顯示裝置200,位於不同第一位置A之第二位置B,且通訊連接照明裝置300,並且第一光感測器400用以偵測第二位置B之環境光之光照度。如此,照明裝置300根據第一光感測器400所傳來之光照度而對應調整照明裝置300之光線亮度。
於本創作之第一實施方式中,舉例來說,顯示裝置200為一反射鏡體,具有一反射鏡面201。由於反射鏡體之反射鏡面201可顯示出一或多個物體之反映成像, 故,反射鏡體也合理地被認為是一種顯示裝置。照明裝置300包含多個發光元件310,發光元件310例如為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200與照明裝置300共同設置於一殼體例如一化妝箱上,這些發光元件310間隔地排列於顯示裝置200設置反射鏡面201之一面,例如設置於反射鏡面201的兩側。
如此,當一使用者U於第二位置B觀看反射鏡面201時,藉由第一光感測器400偵測第二位置B之環境光的光照度,照明裝置300可藉此即時調控投射至使用者U之光線至合適的照明亮度,以降低對使用者U化妝後之色彩呈現落差的機會。
然而,本創作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方式中顯示裝置與照明裝置也可共同整合於其他可反映成像之物體例如化妝鏡或家具例如梳妝台,不限於此。
如第1圖,照明裝置300之光線之發射方向與顯示裝置200之顯示方向相同或大致相同,舉例來說,照明裝置300之發光元件310所發出的光線之主要發光軸方向L與反射鏡面201之法線方向N相同或大致相同。如此,當使用者U位於第二位置B觀看反射鏡面201,照明裝置300根據第一光感測器400所傳來之光照度而對應調整照明裝置300之光線亮度,使得反射鏡面201的反映成像亮度與位於第二位置B的使用者U一致。
雖然上述提到位於第二位置B之使用者U可觀看到反射鏡面201之反映成像,例如面向第一位置A,然而, 本創作不限於此,第二位置亦可以是可觀看到反射鏡面201之其他相對位置。
請參考第2圖,照明裝置300更包含一照明控制單元320。照明控制單元320電性連接這些發光元件310。照明控制單元320根據第一光感測器400所偵測之光照度以調整這些發光元件310的光線亮度。舉例來說,照明控制單元320藉由控制這些發光元件310之電流量或波寬調變以調整這些發光元件310之光線亮度,然而,本創作不限於此。
此外,第一光感測器400包含光感測單元410、控制單元420、第一無線傳輸模組430與啟動單元440。控制單元420電性連接光感測單元410、第一無線傳輸模組430與啟動單元440。照明裝置300更包含第二無線傳輸模組340。第二無線傳輸模組340電性連接照明控制單元320,且通訊連接第一無線傳輸模組430。
如此,每當啟動單元440受到觸發時,控制單元420便令光感測單元410單次性地偵測第二位置B(第1圖)之環境光的光照度,且令第一無線傳輸模組430將光感測單元410所偵測到之光照度傳至第二無線傳輸模組340,以供照明控制單元320藉此光照度調整這些發光元件310之光線亮度。
其他實施方式中,由於光感測單元410所在位置(即第二位置B,第1圖)之光照度可能隨時改變,因此,控制單元420也可於啟動單元440觸發後,而令光感測單 元410進行持續性地偵測光感測單元410所在位置(即第二位置B,第1圖)之光照度,並持續性地傳至第二無線傳輸模組340,使得照明控制單元320可持續地即時調整這些發光元件310的光線亮度。
第3圖繪示依照本創作一第二實施方式之照明顯示系統101的示意圖。第4圖繪示依照本創作此第二實施方式之照明顯示系統101的功能方塊圖。
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不同在於,顯示裝置200a不是單純的反射鏡體,顯示裝置200a為一顯示器,更特別地,此顯示裝置200a為一可切換鏡面模式及顯示模式之顯示器。如第3圖與第4圖所示,顯示裝置200a包含顯示模組240及背光模組210,顯示模組240設置於背光模組210之一側,顯示模組240包含顯示切換單元241與顯示面板242,且顯示面板242與顯示切換單元241電性連接。
顯示面板242具有一透光反射層243,透光反射層243設置於顯示面板242面對背光模組210之一側。透光反射層243具有透明模式及反射模式。換言之,透光反射層243受到顯示切換單元241的調控可以在透明模式及反射模式之間切換,使得顯示面板242可切換地提供顯示畫面或反射鏡面。透光反射層243例如為反射式偏光片或偏極化片體。
具體來說,透過顯示切換單元241之調控,以致顯示面板242處於偏光模式,亦即透光反射層243被切換為反射模式,故使用者U可透過顯示面板242使用反射鏡 面。反之,透過顯示切換單元241之調控,以致顯示面板242處於非偏光模式,亦即透光反射層243被切換為透明模式,故使用者U可透過顯示面板242觀看顯示畫面內容。此外,顯示裝置200a更包含演算單元220與第二光感測器230。演算單元220電性連接第二光感測器230、背光模組210與第二無線傳輸模組340。背光模組210包含背光元件211及背光控制單元212。背光控制單元212電性連接背光元件211、演算單元220與第二光感測器230,且控制背光元件211的背光亮度。
第二光感測器230用以偵測顯示裝置200所在之第一位置A之環境光之光照度,背光控制單元212根據第一光感測器400所偵測第二位置B之光照度及第二光感測器230所偵測第一位置A之光照度以控制背光元件211的背光亮度。舉例來說,背光控制單元212藉由控制背光元件211之電流量或波寬調變以控制背光元件211的背光亮度,然而,本創作不限於此。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光感測器400所偵測第二位置B之光照度較高於第二光感測器230所偵測第一位置A之光照度時,或第一光感測器400所偵測第二位置B之光照度較低於第二光感測器230所偵測第一位置A之光照度時,使用者U可依需求調整這些發光元件310的亮度,避免因第一位置A及第二位置B之光照度的差異造成使用者肉眼難以觀賞顯示面板242之畫面。
第5圖繪示依照本創作此第二實施方式之照明顯 示系統101控制背光亮度的流程圖。如第4圖與第5圖,本實施方式中,背光控制單元212根據以下步驟進行控制背光元件211的背光亮度。在步驟501a中,第二光感測器230偵測出第一位置A(第3圖)之光照度;在步驟501b中,在照明控制單元320調整照明裝置300之光線亮度後,光感測單元410再次偵測第二位置B(第3圖)之光照度。
之後,在步驟502中,透過預設之演算法或習知公式,演算單元220根據第一光感測器400所偵測第二位置B(第3圖)之光照度及第二光感測器230所偵測第一位置A(第3圖)之光照度,提供一背光強度控制值,以作為背光控制單元212控制背光亮度的依據,以致顯示面板242具有更合適的觀看亮度。舉例來說,但不作為本創作之限制,第二光感測器230具有一感測範圍。第一光感測器400位於第二光感測器230之感測範圍內。
儘管第二實施方式中,照明顯示系統101可以在透明模式及反射模式之間切換,使得顯示面板242可切換地提供顯示畫面或反射鏡面。然而,本創作不限於此,其他實施方式中,透光反射層亦可局部設置,如第6圖,第6圖繪示依照本創作一第三實施方式之照明顯示系統102的示意圖。顯示面板242a可在同一畫面同時存在於透明模式及反射模式中,故,透過顯示裝置200b之顯示面板242a,使用者U可同時使用反射鏡面201以及觀看顯示面板242a所播放之部份的顯示內容S。
第7圖繪示依照本創作一第四實施例之照明顯示 系統103的顯示裝置200c的功能方塊圖。與第二實施例差異在於,如第7圖所示,顯示裝置200c之顯示模組240a之顯示面板為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顯示面板250,故,顯示裝置200c不具有背光模組。顯示模組240a包含顯示切換單元241a與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250,且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250與顯示切換單元241a電性連接。透光反射層243a具有透明模式及反射模式。換言之,透光反射層243a受到顯示切換單元241a的調控可以在透明模式及反射模式之間切換,使得顯示模組240a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250可切換地提供顯示內容或反射鏡面。透光反射層243例如為反射式偏光片或偏極化片體。
然而,本創作不限於此,其他實施方式中,透光反射層243亦可局部設置,換句話說,參考第6圖,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250可在同一畫面同時存在於透明模式及反射模式中,故透過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250,使用者U可同時使用反射鏡面201以及觀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250所播放之部份的顯示內容S。
第8圖繪示依照本創作第五實施例之照明顯示系統104的示意圖。如第8圖所示,此實施方式中,照明顯示系統104更包含一攜帶式電子裝置600。攜帶式電子裝置600包含一顯示螢幕610。當顯示裝置200d處於透明模式,意即,顯示裝置200d之顯示面板242可提供顯示內容時,攜帶式電子裝置600之顯示螢幕610之顯示內容可同 步地傳至顯示裝置200d之顯示面板242。舉例來說,攜帶式電子裝置600可為一智慧型行動電話、移動式電腦或遙控器等。然而,本創作不限於此,其他實施方式中,此攜帶式電子裝置亦可與上述之第一光感測器整合為一體。
另外,此實施方式中,如第4圖,顯示面板242為一觸控式顯示面板,且顯示面板242電性連接第二無線傳輸模組340。故,使用者可透過顯示面板242與外界之裝置(如智慧型行動電話或移動式電腦)進行資料互動。然而,本創作不限於此,其他實施方式中,顯示面板也可只為一般顯示面板。
第9圖繪示依照本創作一第六實施方式之照明顯示系統105的示意圖。如第9圖所示,顯示裝置200e更包含攝影裝置700以及攝影控制元件710。更具體地,攝影裝置700顯露於顯示裝置200e之一面,且攝影裝置700、顯示面板242及照明裝置300皆顯露於顯示裝置200e之同一面。攝影控制元件710位於顯示裝置200e內。攝影控制元件710得以控制攝影裝置700之運作,例如,啟動或關閉攝影裝置700進行攝影影像之擷取等。之後,攝影控制元件710更將攝影裝置700所擷取之攝影影像傳至顯示裝置200,以便攝影影像顯示於顯示裝置200之顯示面板242上。然而,本創作不限於此,其他實施方式中,攝影控制元件也可位於第一光感測器上,以供使用者遙控攝影裝置之運作。
第10圖繪示依照本創作一第七實施方式之照明顯 示系統106的示意圖。與第六實施例差異在於,如第10圖所示,攝影裝置800與攝影控制元件810皆位於第一光感測器400上。更具體地,攝影裝置800顯露於第一光感測器400之殼體401之一面,且攝影控制元件810位於第一光感測器400之殼體401內。攝影控制元件810得以控制攝影裝置800之運作,例如,啟動或關閉攝影裝置800進行攝影影像之擷取等。之後,攝影控制元件810更將攝影裝置800之攝影影像傳至顯示裝置200f,以便攝影影像顯示於顯示裝置200f之顯示面板242上。
然而,本創作不限於此,其他實施方式中,當攝影裝置位於第一光感測器上時,攝影控制元件也可位於顯示裝置上,以供使用者遙控攝影裝置之運作,甚至同時於顯示裝置與第一光感測器皆設置攝影裝置及攝影控制元件,使用者U依需求使用攝影裝置及攝影控制元件進行攝影影像之擷取。
除了顯示裝置200與照明裝置300於第1圖中共同整合於化妝箱上,其他實施方式中,回第9圖所示,顯示裝置200e與照明裝置300也可共同整合於一具有攝影功能之攜帶式電子裝置(參考顯示裝置200e)上。如此,當使用者U手持攜帶式電子裝置(參考顯示裝置200e),透過攝影裝置700進行自拍時,使用者U可透過第一光感測器400所偵測之光照度來即時調控攜帶式電子裝置(參考顯示裝置200e)之照明裝置300至合適的照明亮度,以拍攝出具有合適亮度品質的照片。舉例來說,此攜帶式電子 裝置可為一智慧型行動電話或移動式電腦等等。然而,本創作不限於此。
雖然本新型已以一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新型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新型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照明顯示系統
200‧‧‧顯示裝置
201‧‧‧反射鏡面
300‧‧‧照明裝置
310‧‧‧發光元件
400‧‧‧第一光感測器
410‧‧‧光感測單元
A‧‧‧第一位置
B‧‧‧第二位置
L‧‧‧主要發光軸方向
N‧‧‧法線方向
U‧‧‧使用者

Claims (12)

  1. 一種照明顯示系統,包含:一顯示裝置,位於一第一位置;一照明裝置,設置於該顯示裝置之一側;以及一第一光感測器,位於一不同於該第一位置之第二位置,該第一光感測器偵測該第二位置之光照度,且該照明裝置根據該光照度調整該照明裝置之光線亮度。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照明顯示系統,其中該照明裝置之該光線之發射方向與該顯示裝置之顯示方向相同。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照明顯示系統,其中該照明裝置包含多個發光元件及一照明控制單元,該照明控制單元電性連接該些發光元件,該照明控制單元根據該第一光感測器所偵測該第二位置之該光照度調整該些發光元件的光線亮度。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照明顯示系統,其中該第一光感測器持續性地偵測該第二位置之光照度,而該照明控制單元根據所偵測出之該第二位置之光照度持續地調整該些發光元件的光線亮度。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照明顯示系統,其中該顯示裝置包含一背光模組,該背光模組包含一背光元件及一背光控制單元,該背光控制單元電性連接該背光元件且控制該背光元件的背光亮度。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照明顯示系統,其中該顯示裝置包含一第二光感測器,該第二光感測器電性連接該背光控制單元並偵測該第一位置之光照度,該背光控制單元根據該第一光感測器所偵測該第二位置之該光照度及該第二光感測器所偵測該第一位置之該光照度以控制該背光元件的背光亮度。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照明顯示系統,其中該顯示裝置包含一顯示模組,該顯示模組設置於該背光模組上,該顯示模組具有一顯示面板及一顯示切換單元,該顯示切換單元與該顯示面板電性連接,該顯示面板面對該背光模組之一側具有一透光反射層,該透光反射層具有一透明模式及一反射模式,其中該透光反射層受該顯示切換單元之調控而切換為該透明模式與該反射模式至少其中一者。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照明顯示系統,其中該顯示裝置包含一顯示模組,該顯示模組具有一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及一顯示切換單元,該顯示切換單元與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電性連接,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之一側具有一透光反射層,該透光反射層具有一透明模式及一反射模式,其中該透光反射層受該顯示切換單元之調控而切換為該透明模式與該反射模式至少其中一者。
  9. 如請求項7或8所述之照明顯示系統,其中該第一光感測器包含一顯示螢幕,其中當該透光反射層處於該透明模式,該顯示螢幕之顯示內容同步地傳至該顯示面板。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照明顯示系統,更包含:一攝影裝置,位於該顯示裝置上;以及一攝影控制元件,位於該顯示裝置或該第一光感測器,用以控制該攝影裝置之運作,並將該攝影裝置之攝影影像顯示於該顯示裝置上。
  11. 如請求項9所述之照明顯示系統,更包含:一攝影裝置,位於該第一光感測器上;以及一攝影控制元件,位於該顯示裝置或該第一光感測器,用以控制該攝影裝置之運作,並將該攝影裝置之攝影影像顯示於該顯示裝置上。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照明顯示系統,其中該顯示裝置為一反射鏡體。
TW103214505U 2014-08-14 2014-08-14 照明顯示系統 TWM4913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4505U TWM491376U (zh) 2014-08-14 2014-08-14 照明顯示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4505U TWM491376U (zh) 2014-08-14 2014-08-14 照明顯示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91376U true TWM491376U (zh) 2014-12-11

Family

ID=52576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14505U TWM491376U (zh) 2014-08-14 2014-08-14 照明顯示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913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82689B (zh) 智慧型照明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JP7018099B2 (ja) 照明装置
US10228611B2 (en) Projector, projection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of projector
TWI334732B (en) Projector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projective luminance thereof
WO2016082670A1 (zh) 一种智能投影灯泡及其互动和智能投影方法
JP2011007948A (ja) プロジェクタ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内蔵携帯機器
TWI687812B (zh) 電子裝置及其運作方法
US10677448B2 (en) Lighting device
TWM491376U (zh) 照明顯示系統
JP2015222344A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
KR20140067484A (ko) 디지털 이미지 필터를 이용한 조명장치 및 그 조명 방법
JP2012141475A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WO2023066059A1 (zh) 发光装置、调光方法、控制器、摄像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190113263A (ko) 이동 단말용 보조 조명 장치
JP2003323127A (ja) 発光画像式スクリー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