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88733U - 纜線 - Google Patents

纜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88733U
TWM488733U TW103210425U TW103210425U TWM488733U TW M488733 U TWM488733 U TW M488733U TW 103210425 U TW103210425 U TW 103210425U TW 103210425 U TW103210425 U TW 103210425U TW M488733 U TWM488733 U TW M48873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conductive
layer
space
conductive adhesi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104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Zong-De Xiong
jun-kai Wang
Original Assignee
Simula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mula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Simula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TW1032104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88733U/zh
Publication of TWM4887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88733U/zh

Links

Landscapes

  • Communication Cables (AREA)

Description

纜線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纜線,尤指一種藉由該導電黏著體,連接該絕緣外皮的上下層,以提昇整體的結構緊密性,有效避免該絕緣外皮發生「外皮突起」之問題,進而確保該纜線內之各該導線在傳輸訊號或電源時的穩定性。
隨著電子科技產品的發展普及,纜線作為一種傳輸訊號的工具廣泛應用於電腦設備及其周邊產品,以及各種電子產品等,皆會利用纜線作為兩個電子裝置之間電性連接的媒介,繼而達成所預期之訊號傳輸作業,其對整個電子電器設備之工作有著不可替代作用,因此,纜線已普遍地應用在各種電子裝置的訊號傳輸,達到傳遞訊號之目的,帶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方便並且使民眾的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
請參閱第1圖所示,係一款習知之纜線1,該纜線1包括一絕緣外皮11及複數個傳輸單元13,其中,該絕緣外皮11係位於該纜線1之最外層,其內形成有一容置空間15;各該傳輸單元13係定位於該容置空間15內,且彼此平行排列,該傳輸單元13包括至少一導線131及一導電層133,其中,該導線131外包覆有一絕緣層1311;該導電層133(如:鋁箔麥拉)則係披覆在該絕緣層1311外,以能屏蔽該導線131,避免外界的雜訊或電磁波干擾到該導線131上的訊號,該導線131之兩端係分別電氣 連接至一連接器(如:HDMI、USB),以在各該連接器分別插接至一電子設備(如:電視、電腦)上的情況下,該等電子設備間的訊號能藉由該導線131進行傳輸。
復請參閱第1圖所示,該導電層133除了能屏蔽該導線131外,尚能作為該纜線1中的一接地通路,使外界的雜訊能經由該導電層133,迅速地被排除至接地端,因此,以往在設計該纜線1時,該等傳輸單元13必須要相互抵靠,使各該導電層133相電氣連接,以降低該導電層133的阻抗,讓外界雜訊(如:其他電子裝置運作時產生之電磁波)能迅速地被排除,以確保訊號傳輸的穩定性。然而,此一設計卻會衍生出若干問題:
(1)外皮凸起:該纜線1係作為兩個電子設備間的訊號橋樑,故在使用時,該纜線1時常會必須彎曲或扭轉,始能讓該纜線1上的兩個連接器分別正確地插接到各該電子設備上,而如第1圖所示,由於該絕緣外皮11的上下兩層之間,僅在兩端有相互連接,中間部位則因為隔著該等傳輸單元13,並未相互連結,故,在該纜線1受到彎曲或扭轉的情況下,該纜線1將會受到外力擠壓,導致該絕緣外皮11之上下層扭曲變形,而發生「外皮突起」之問題,影響造成該纜線1外部的美觀。
(2)結構緊密性:承上,由於該等傳輸單元13的相互連接將影響該絕緣外皮11間的結構緊密性,故在該絕緣外皮11之上下層產生扭曲變形的情況下,該絕緣外皮11與傳輸單元13間將會產生過大的空隙,造成該等傳輸單元13很容易發生位移,而使各該導電層133無法相電氣連接,讓雜訊無法迅速排除,且由於該傳輸單元13定位穩固性不佳,故尚會導致各該導線131在傳輸訊號時,容易發生訊號不穩定之狀況。
綜上所述可知,習知纜線1為了讓該等導電層133相互接觸,以降低其阻抗,故會造成「外皮凸起」及「結構緊密性過低」的問題,甚至會影響該纜線內之各該導線在傳輸訊號時的穩定性,因此,如何針對習知纜線進行改良,以解決前述問題,即成為本創作在此亟欲解決的重要問題。
有鑑於習知纜線具有前述之問題,導致習知纜線容易造成該絕緣外皮發生「外皮突起」之問題,進而影響該纜線內之各該導線在傳輸訊號時的穩定性,創作人乃根據長年服務於相關產業之經驗,且在經過多次實驗與調整後,終於設計出本創作之一種纜線,以期能藉由本創作,一舉改善習知纜線之前述諸多問題。
本創作之一目的,係提供一種纜線,該纜線由其橫斷面觀之,包括一絕緣外皮、至少二傳輸單元及一導電黏著體,其中,該絕緣外皮係位於該纜線之最外層,其內形成有一容置空間;各該傳輸單元係定位於該容置空間內,且彼此相隔一間隙,以能將該容置空間區分為一上層空間及一下層空間,該傳輸單元係包括至少一導線及一導電層,其中,該導線外包覆有一絕緣層,該導電層(如:鋁箔麥拉)則係披覆在該絕緣層外;該導電黏著體係充填於該容置空間中,以能填滿該上層空間、下層空間及該間隙,並包覆住該等傳輸單元,以使各該導電層能與該導電黏著體相電氣連接,而形成一屏蔽層。
如此,即能解決習知纜線中,為了形成該屏蔽層,必須將該等導電層相互連接,導致該絕緣外皮之上下層易因該等導電層之扭曲變 形,而發生「外皮突起」之問題,意即,本創作能藉由該導電黏著體,連接該絕緣外皮的上下層,以提昇整體的結構緊密性,有效避免該絕緣外皮發生「外皮突起」之問題,此外,由於該等傳輸單元之導電層仍能透過該導電黏著體相電氣連接成一體,以形成一完整之屏蔽層,進而確保該纜線內之各該導線在傳輸訊號與電源時的穩定性。
為便 貴審查委員能對本創作目的、技術特徵及其功效,做更進一步之認識與瞭解,茲舉實施例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下:
〔習知〕
1‧‧‧纜線
11‧‧‧絕緣外皮
13‧‧‧傳輸單元
131‧‧‧導線
1311‧‧‧絕緣層
133‧‧‧導電層
15‧‧‧容置空間
〔本創作〕
2‧‧‧纜線
21‧‧‧絕緣外皮
211‧‧‧容置空間
23‧‧‧傳輸單元
231‧‧‧導線
2311‧‧‧絕緣層
233‧‧‧導電層
25‧‧‧導電黏著體
251‧‧‧導電塑膠
253‧‧‧導電填料
31‧‧‧連接器
D‧‧‧間隙
第1圖係為習知纜線之剖面示意圖;第2圖係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及第3圖係為本創作另一較佳實施例之示意圖。
本創作係一種纜線,請參閱第2圖所示,在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中,該纜線2由其橫斷面觀之,包括一絕緣外皮21、至少二傳輸單元23及一該導電黏著體25,其中,該絕緣外皮21係由一塑膠材料(如:聚氯乙烯PVC、熱可塑性彈性體TPE、TPR熱可塑性橡膠、聚丙烯PP、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ET)製成,且係位於該纜線2之最外層,其內形成有一容置空間211;各該傳輸單元23係定位於該容置空間211內,且彼此平行排列相隔一間隙,以能將該容置空間211區分為一上層空間及一下層空間,該傳輸單元23包括至少一導線231及一導電層233,其中,該導線231外包覆有一絕緣層2311,該導電層233(如:鋁箔麥拉)則係披覆在該絕緣 層2311外,該導線231之兩端係分別電氣連接至一連接器(如:HDMI、USB),以在各該連接器分別插接至一電子設備(如:電視、電腦)上的情況下,該等電子設備間的訊號或電源能藉由該導線231進行傳輸。
復請參閱第2圖所示,在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中,該導電黏著體25尚包括一導電塑膠251及複數個導電填料253,其中該導電塑膠251之塑膠材料為一聚氯乙烯、一熱可塑性彈性體、一熱可塑性橡膠、一聚丙烯、一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環氧樹脂、有機矽樹脂、聚醯亞胺樹脂、酚醛樹脂、聚氨酯、丙烯酸樹脂或上述塑膠材料之組合,並混入該等導電填料253,該等導電填料253之材料為金、銀、銅、鋁、鋅、鐵、鎳及石磨,該導電黏著體25係充填於該容置空間211中,以能填滿該上層空間、下層空間及該間隙D,並包覆住該等傳輸單元23,以使各該導電層233能與該導電黏著體25相電氣連接,而形成一屏蔽層,該屏蔽層能避免各該導線231所傳輸的一訊號或一電源受到外界雜訊(如:其他電子裝置運作時產生之電磁波)的干擾,且使雜訊能透過該屏蔽層,被迅速地排除至一接地端,以確保訊號與電源傳輸的穩定性,其中該導電黏著體25之表面電阻係介於103-105Ω之間。
復請參閱第2圖所示,由於該導電黏著體25係填滿該容置空間211及各該傳輸單元23所相隔之間隙,故該間隙D中的該導電黏著體25即能作為該上層空間與該下層空間中導電塑膠251之橋梁,以使該導電黏著體25能更加緊密的與該絕緣外皮21相互連接,以提升結構緊密性,且由於該導電黏著體25具導電性,故該等導電層233仍能透過該間隙D中的該導電黏著體25,形成屏蔽層。據此,當該纜線2被拉扯或彎折時,令 該等導電層233不易扭曲變形,而發生「外皮突起」之問題,其中該間隙D距離係介於0.5mm-1mm之間。
如此,即能解決習知纜線1中,為了形成該屏蔽層,必須將該等導電層133相互連接,導致該絕緣外皮11之上下層易因該等導電層133之扭曲變形,而發生「外皮突起」之問題,意即,本創作能藉由該導電黏著體25連接該絕緣外皮21,以提昇整體的結構緊密性,有效避免該絕緣外皮21發生「外皮突起」之問題,此外,由於該等傳輸單元23之導電層233仍能透過該導電黏著體25電氣連接成一體,以形成一完整之屏蔽層,進而確保該纜線2內之各該導線231在傳輸訊號時的穩定性。
請參閱第3圖所示,為本創作之另一較佳實施例,該纜線2之兩端係分別連接一連接器31,各該連接器31分別插接至電子設備(如:電視、電腦)上的情況下,該等電子設備間的訊號與電源能藉由該纜線2進行傳輸。
按,以上所述,僅係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惟,本創作所主張之權利範圍,並不侷限於此,按凡熟悉該項技藝人士,依據本創作所揭露之技術內容,可輕易思及之等效變化,均應屬不脫離本創作之保護範疇。
2‧‧‧纜線
21‧‧‧絕緣外皮
211‧‧‧容置空間
23‧‧‧傳輸單元
231‧‧‧導線
2311‧‧‧絕緣層
233‧‧‧導電層
25‧‧‧導電黏著體
251‧‧‧導電塑膠
253‧‧‧導電填料
D‧‧‧間隙

Claims (7)

  1. 一種纜線,包括:一絕緣外皮,係位於該纜線之外層,其內形成有一容置空間;至少二傳輸單元,係定位於該所容置空間內,且彼此相隔一間隙,以能將該容置空間區分為一上層空間及一下層空間,該傳輸單元係包括至少一導線及一導電層,其中,該導線外包覆有一絕緣層,該導電層則係披覆在該絕緣層外;及一導電黏著體,係充填於該容置空間中,以能填滿該上層空間、下層空間及該間隙,並包覆住該等傳輸單元,各該導電層與該導電黏著體相電氣連接,而形成一屏蔽層。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纜線,其中該導電黏著體之表面電阻係介於103-105Ω之間。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纜線,其中該間隙距離係介於0.5mm-1mm之間。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纜線,其中該導電黏著體係包括一導電塑膠及複數個導電填料。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纜線,其中該導電塑膠之塑膠材料為一聚氯乙烯、一熱可塑性彈性體、一熱可塑性橡膠、一聚丙烯、一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環氧樹脂、有機矽樹脂、聚醯亞胺樹脂、酚醛樹脂、聚氨酯、丙烯酸樹脂或上述塑膠材料之組合。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纜線,其中該等導電填料之材料為金、銀、銅、鋁、鋅、鐵、鎳及石磨。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纜線,其中各該傳輸單元,係相互平行排列。
TW103210425U 2014-06-13 2014-06-13 纜線 TWM4887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0425U TWM488733U (zh) 2014-06-13 2014-06-13 纜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0425U TWM488733U (zh) 2014-06-13 2014-06-13 纜線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88733U true TWM488733U (zh) 2014-10-21

Family

ID=52109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10425U TWM488733U (zh) 2014-06-13 2014-06-13 纜線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887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07603B (zh) 軟性排線結構和軟性排線電連接器固定結構
TWM553485U (zh) 軟性排線結構和軟性排線電連接器固定結構
JP6859649B2 (ja) 二芯平行ケーブル
JP3195066U (ja) ケーブル
US20090166082A1 (en) Anti-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flat cable
TWM531078U (zh) 電連接器
JP5134711B2 (ja) 防水構造を有する結束フレキシブル配線
TWM545344U (zh) 軟性排線結構和軟性排線電連接器固定結構
TWI718836B (zh) 具有扁平電纜的擴充基座及扁平電纜
US8753144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insulating material with different dielectric constant
TWM529924U (zh) 軟性排線結構和軟性排線電連接器固定結構
US10395795B2 (en) Data transmission cable
CN107799211A (zh) 软性扁平电缆结构和软性扁平电缆电连接器固定结构
US10079082B2 (en) Data transmission cable
KR101193906B1 (ko) 플렉시블 플랫 케이블
WO2018040400A1 (zh) 数据传输线缆
CN104956449A (zh) 具有带导电涂层的绝缘导线的互连电缆
TWM570520U (zh) 軟性排線結構和軟性排線電連接器固定結構
TWM546039U (zh) 排線結構
KR101497084B1 (ko) Lvds용 연성평판 케이블
TWM488733U (zh) 纜線
TWI606462B (zh) 數據傳輸線纜
TWM530461U (zh) 撓性排線結構
US9077119B2 (en) Anti-noise cable transferring 1 billion-plus bits per second
CN203536086U (zh) 扁平线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K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utility model filed before june 30,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