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86099U - 小型智慧卡,智慧卡及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 - Google Patents

小型智慧卡,智慧卡及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86099U
TWM486099U TW103206460U TW103206460U TWM486099U TW M486099 U TWM486099 U TW M486099U TW 103206460 U TW103206460 U TW 103206460U TW 103206460 U TW103206460 U TW 103206460U TW M486099 U TWM486099 U TW M48609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mart card
interface
unit
small
antenn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064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ing-Feng Wu
Kuo-Hsiang Chiang
Shu-Fen Yeh
Original Assignee
Weltrend Semiconducto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ltrend Semiconductor Inc filed Critical Weltrend Semiconductor Inc
Priority to TW1032064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86099U/zh
Publication of TWM4860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86099U/zh

Links

Landscapes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小型智慧卡,智慧卡及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
本創作關於一種小型智慧卡,尤指一種可與一載板組合以形成一智慧卡,或與一無線行動裝置組合以形成一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的小型智慧卡。
目前智慧卡(smart card)已被廣泛用於日常生活中,主要運用於金融服務(如存付款或轉帳)及身份辨識等領域。請參考第1圖,第1圖是先前技術中的傳統智慧卡100的示意圖。傳統智慧卡100具有符合ISO7816規格之智慧卡介面110。因ISO7816規格已被廣泛接受為智慧卡及其相關裝置如讀卡機之介面腳位的規範,故使用者可在支援智慧卡的自動櫃員機(ATM)、金融機關、商店、醫院及大眾運輸系統中,將傳統智慧卡100插入支援ISO7816規格的接觸式讀卡機,以進行金融服務、加值扣款或身份辨識等。
傳統智慧卡100內部亦可整合近場通訊標籤(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tag;NFC tag)單元,感應線圈與天線單元,以形成一支援感應服務的傳統智慧卡,其中運作過程係為:首先,當使用者欲進行扣款或身份辨識等服務時,將支援感應服務的傳統智慧卡靠近感應式讀卡機;其次,感應式讀卡機傳送感應信號,透過智慧卡內的天線單元傳到近場通訊單元;最後,感應式讀卡機內的讀卡機線圈使智慧卡內的感應線圈因電磁感應產生 電力,此電力使智慧卡得以將近場通訊單元產生的回饋信號回傳到感應式讀卡機,以完成信號交換。
然而,傳統智慧卡的尺寸大多固定為較大尺寸(例如根據ISO7810之ID-1規格,係為85.60mm×53.98mm),為了配合坊間的接觸式讀卡機,實難以進一步縮小,其亦無法與無線行動裝置整合,整體功能也侷限於只能支援例如身份辨識或金融服務等傳統的智慧卡相關服務。是故,傳統智慧卡無論於尺寸之優化、功能性擴充與整合於其他裝置之彈性,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本創作之一實施例揭露了一種小型智慧卡(smart card),包括一記憶體儲存單元,一微安全數位(micro SD)介面,一智慧卡介面,一單線連接協議(SWP)介面,一近場通訊標籤(NFC tag)單元,一安全數位記憶體(SD memory)控制單元,一智慧卡處理單元,一天線介面,一匹配單元,一內部天線單元,一智慧卡路徑,一近場通訊標籤路徑,一記憶體儲存路徑,一微安全數位路徑,一單線連接協議路徑,及一類比非接觸橋接(ACLB)路徑。其中,該記憶體儲存單元,用以儲存資料;該微安全數位(micro SD)介面,用以接收欲儲存於該記憶體儲存單元內的資料及輸出已儲存於記憶體儲存單元內的資料;該單線連接協議(SWP)介面,用以耦接到該小型智慧卡外之一無線行動裝置;該近場通訊標籤(NFC tag)單元,用以處理於近距離無線傳輸的信號;該安全數位記憶體(SD memory)控制單元,係用以處理該微安全數位介面傳來的命令以控制存入該記憶體儲存單元的資料及/或從該記憶體儲存單元讀取的資料;該智慧卡處理單元,用以處理該單線連接協議(SWP)介面存取之資料,處理該智慧卡介面存取之資料,收發一類比非接觸橋接信號於該近場通訊標籤單元及/或收發信號於該安全數位記憶體 控制單元;該天線介面,用以耦接於該小型智慧卡外部之一感應線圈;該匹配單元,耦接於該天線介面與該近場通訊標籤單元,用以與天線阻抗匹配以降低反射訊號;該內部天線單元,透過該匹配單元耦接於該天線介面,用以與該小型智慧卡外部之該感應線圈耦接並接收來自該小型智慧卡外部的至少一感應信號及/或發送至少一回饋信號;該智慧卡路徑,用以耦接該智慧卡介面、該智慧卡處理單元及該安全數位記憶體(SD memory)控制單元;該近場通訊標籤(NFC tag)路徑,用以耦接該近場通訊標籤(NFC tag)單元及該安全數位記憶體(SD memory)控制單元;該記憶體儲存路徑,用以耦接該記憶體儲存單元與該安全數位記憶體(SD memory)控制單元;該微安全數位路徑,用以耦接該微安全數位介面及該安全數位記憶體(SD memory)控制單元;該單線連接協議(SWP)路徑,用以耦接該單線連接協議介面與該智慧卡處理單元;及該類比非接觸橋接(ACLB)路徑,用以耦接該近場通訊標籤(NFC tag)單元及該智慧卡處理單元。
本創作之另一實施例揭露了一種智慧卡,包括一載板與一小型智慧卡。其中該載板,其上設有一凹槽,且該小型智慧卡,設於該凹槽上,以使該載板與該小型智慧卡組合。該小型智慧卡係如新型內容第一段所述之小型智慧卡。
本創作之另一實施例揭露了一種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包括一無線行動裝置與一小型智慧卡。該無線行動裝置,包括一微安全數位收發介面。該小型智慧卡係如新型內容第一段所述之小型智慧卡。其中,該小型智慧卡係被置入該無線行動裝置以構成該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當該小型智慧卡被置入該無線行動裝置後,該微安全數位介面係耦接於該微安全數位收發介面,用以收發欲存取於該記憶體儲存單元的資料,並藉由該小型智慧卡外部之一電池或該小型智慧卡外部之該感應線圈因電磁感應產生之電力提供電力 給該小型智慧卡,以使該內部天線單元接收到一來自該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外部之感應信號並透過該近場通訊標籤(NFC tag)單元與該類比非接觸橋接(ACLB)路徑傳到該智慧卡處理單元進行處理之後,該智慧卡處理單元可產生一回饋信號,並透過該內部天線單元將該回饋信號發送至該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的外部。
100‧‧‧傳統智慧卡
200、300、400‧‧‧小型智慧卡
210、310、410‧‧‧微安全數位介面
110、220、320、420‧‧‧智慧卡介面
230、330、430‧‧‧單線連接協議介面
240、340、440‧‧‧天線介面
2401、3401、4401‧‧‧第一天線接腳
2402、3402、4402‧‧‧第二天線接腳
450‧‧‧記憶體儲存單元
480‧‧‧近場通訊標籤單元
460‧‧‧安全數位記憶體控制單元
470‧‧‧智慧卡處理單元
490‧‧‧內部天線單元
4010‧‧‧智慧卡路徑
4020‧‧‧近場通訊標籤路徑
4030‧‧‧記憶體儲存路徑
4040‧‧‧微安全數位路徑
4050‧‧‧單線連接協議路徑
4060‧‧‧類比非接觸橋接路徑
4410‧‧‧匹配單元
500A、500B、600A、600B‧‧‧智慧卡
510、610、510B、610B‧‧‧載板
5101、5101B、6101、6101B‧‧‧凹槽
6102‧‧‧感應線圈
6103‧‧‧線圈連接介面
61031‧‧‧第一線圈連接接點
61032‧‧‧第二線圈連接接點
700、800、900‧‧‧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
710、810、910‧‧‧無線行動裝置
7101、8101、9101‧‧‧微安全數位收發介面
8102‧‧‧感應天線
8103‧‧‧天線連接介面
81031‧‧‧第一天線連接接點
81032‧‧‧第二天線連接接點
9105‧‧‧行動裝置近場標籤單元
9106‧‧‧行動裝置單線連接協議接點
7109、8109、9109‧‧‧微安全數位插槽
第1圖是先前技術中傳統智慧卡的示意圖。
第2圖是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小型智慧卡外觀的示意圖。
第3圖是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小型智慧卡外觀的示意圖。
第4圖是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小型智慧卡的功能方塊示意圖。
第5A圖是本創作第四實施例之智慧卡的示意圖。
第5B圖是本創作第五實施例之智慧卡的示意圖。
第6A圖是本創作第六實施例之智慧卡的示意圖。
第6B圖是本創作第七實施例之智慧卡的示意圖。
第7圖是本創作第八實施例之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的示意圖。
第8圖是本創作第九實施例之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的示意圖。
第9圖是本創作第十實施例之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的示意圖。
請參考第2圖,第2圖是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小型智慧卡200外觀的示意圖。根據本創作之實施例,小型智慧卡200之外殼的尺寸與外型均符合微安全數位卡(micro SD card)的標準規格,其長度、寬度與厚度係分別為15mm、11mm與1mm,且外型凹凸處及卡榫設計皆相同於標準的微安全數位卡。小型智慧卡200的表面具有符合UHS-I規格的微安全數位介面210,用以存取儲存於小型智慧卡200內部之記憶體儲存單元內的資料。小型 智慧卡200的表面也具有智慧卡介面220,在本創作一實施例中,智慧卡介面220是符合ISO7816之智慧卡規格的智慧卡介面,其包含電源接腳(VDD),重置接腳(RESET),時脈接腳(CLK),地端接腳(GND),及輸入/輸出接腳(IO)等五接腳,智慧卡介面220可於對外耦接至支援ISO7816規格的接觸式讀卡機。小型智慧卡200的表面還具有單線連接協議介面230,其外觀係為一金屬腳位,可用以耦接到小型智慧卡200外部之一無線行動裝置。小型智慧卡200的表面還具有天線介面240,用以耦接於小型智慧卡200外部之一感應線圈,根據本創作一實施例,天線介面240包括第一天線接腳2401與第二天線接腳2402。
請搭配第2圖,參考第3圖,第3圖是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小型智慧卡300外觀的示意圖。相同於第2圖的小型智慧卡200,小型智慧卡300的長度、寬度、厚度、外型凹凸處及卡榫設計皆相同於標準的微安全數位卡。小型智慧卡300的表面也具有符合ISO7816規格的智慧卡介面320、用以耦接到小型智慧卡300外部之一無線行動裝置的單線連接協議介面330,天線介面340(其包括第一天線接腳3401與第二天線接腳3402)及微安全數位介面310。相同於第2圖的智慧卡介面220,智慧卡介面320亦包含電源接腳(VDD),重置接腳(RESET),時脈接腳(CLK),地端接腳(GND),及輸入/輸出接腳(IO)五接腳。與第2圖的微安全數位介面210相異的是,第3圖的微安全數位介面310係符合UHS-II規格,因此可見到微安全數位介面210(符合UHS-I規格)的接腳佈局(pin layout)只有單排,但微安全數位介面310之接腳佈局卻有兩排。在本創作之實施例中,為使各介面的佈局可妥善安排於符合微安全數位卡尺寸的外殼,故小型智慧卡300的智慧卡之介面佈局係為:微安全數位介面310在上方;電源接腳(VDD)、重置接腳(RESET)與時脈接腳(CLK)在下方左側;地端接腳(GND),單線連接協議介面330與輸入/輸出接腳(IO)在下方右側;且第一天線接腳3401與第二天線接腳 3402縱向排列於下方中間。
請參考第4圖。第4圖是根據本創作第三實施例,小型智慧卡400的功能方塊示意圖。從第4圖可見到,小型智慧卡400包括記憶體儲存單元450、微安全數位介面410、單線連接協議介面430、近場通訊標籤單元480、安全數位記憶體控制單元460、智慧卡處理單元470、天線介面440(其包括第一天線接腳4401與第二天線接腳4402)、匹配單元4410、內部天線單元490、智慧卡路徑4010、近場通訊標籤路徑4020、記憶體儲存路徑4030、微安全數位路徑4040、單線連接協議路徑4050及類比非接觸橋接路徑4060。其中:記憶體儲存單元450,用以儲存資料;微安全數位介面410,用以接收欲儲存於記憶體儲存單元450內的資料及輸出已儲存於記憶體儲存單元450內的資料;單線連接協議介面430,用以耦接到小型智慧卡400外之一無線行動裝置;近場通訊標籤單元480,用以處理於近距離無線傳輸的信號;安全數位記憶體控制單元460,係用以處理微安全數位介面410傳來的命令以控制存入記憶體儲存單元450的資料及/或從記憶體儲存單元450讀取的資料;智慧卡處理單元470,用以處理單線連接協議(SWP)介面430存取之資料,處理智慧卡介面420存取之資料,收發一類比非接觸橋接信號於近場通訊標籤單元480及/或收發信號於安全數位記憶體(SD memory)控制單元460;天線介面440,用以耦接於小型智慧卡400外部之一感應線圈;匹配單元4410,耦接於天線介面440與近場通訊標籤單元480,用以與天線阻抗匹配以降低反射訊號;內部天線單元490,透過匹配單元4410耦接於天線介面440,用以與小型智慧卡400外部之感應線圈耦接並接收來自小型智慧卡400外部的至少一感應信號及/或發送至少一回饋信號;智慧卡路徑4010,用以耦接智慧卡介面420、智慧卡處理單元470及安全數位記憶體控制單元460;近場通訊標籤路徑4020,用以耦接近場通訊標籤單元480及安全數位記憶體控制單元460;記憶體儲存路徑4030,用以耦接記憶體儲存單元450 與安全數位記憶體控制單元460;微安全數位路徑4040,用以耦接微安全數位介面410及安全數位記憶體控制單元460;單線連接協議路徑4050,用以耦接單線連接協議介面430與智慧卡處理單元470;及類比非接觸橋接路徑4060,用以耦接近場通訊標籤單元480及智慧卡處理單元470。上述之智慧卡介面420係符合ISO7816之智慧卡規格。
由上述可知,小型智慧卡400因其外型相同於標準的微安全數位卡(micro SD card),其表面具有符合UHS-I規格或UHS-II規格的微安全數位介面410,且微安全數位介面410係經由小型智慧卡400內部的微安全數位路徑4040,安全數位記憶體控制單元460及記憶體儲存路徑4030耦接至記憶體儲存單元450,因此使用者可將小型智慧卡400當作標準的微安全數位卡使用,將之安裝於行動裝置如手機、數位相機、筆記型電腦或平板電腦內以儲存資料,而可儲存的資料量則取決於記憶體儲存單元450的容量。第4圖所示的小型智慧卡400係包含第2圖中的小型智慧卡200與第3圖中的小型智慧卡300。
請搭配第3圖與第4圖,參考第5A圖。第5A圖是本創作第四實施例中智慧卡500A的示意圖。智慧卡500A包括載板510與小型智慧卡400,其中第5A圖之小型智慧卡400係為第3圖所示之小型智慧卡300的型式。載板510,其上設有凹槽5101,小型智慧卡400,設於凹槽5101上,以使載板510與小型智慧卡300組合而成智慧卡500A。小型智慧卡400表面介面,內部功能方塊及耦接路徑因於第4圖相關說明已介紹過,便不再贅述。根據本創作一實施例,智慧卡500A的長寬,厚度,形狀,以及組合後小型智慧卡400的智慧卡介面420位於智慧卡500A之表面的位置與佈局,皆符合ISO7816規格(用以規範智慧卡介面)與ISO7810規格(用以規範卡片之尺寸與材質)。由於現今被採用於金融機構、自動櫃員機(ATM)、郵局、商店 與大眾運輸系統的接觸式讀卡機,大多支援符合ISO7816規格與ISO7810規格的智慧卡,因此載板510與小型智慧卡400組合而成的智慧卡500A,可適用於絕大部份的接觸式讀卡機,使用者可隨時將小型智慧卡400與載板510組裝為智慧卡500A,再將智慧卡500A插入接觸式讀卡機,以進行例如付款、轉帳或身份辨認等服務。將小型智慧卡400置入凹槽5101以與載板510結合成智慧卡500A,其結合方式則可藉由嵌入卡榫,靜電吸附及/或重複性黏膠等方式結合,可重複取下與重複結合。
請搭配第2圖與第4圖,參考第5B圖。第5B圖是本創作第五實施例中智慧卡500B的示意圖。智慧卡500B相似於智慧卡500A,係為將小型智慧卡400置入凹槽5101B之後,與載板510B結合而成。小型智慧卡400的表面介面,內部功能方塊及耦接路徑因於上文第4圖之相關說明已介紹過,便不再贅述。然而,智慧卡500B中的小型智慧卡200,係為第2圖之小型智慧卡200的型式,其微安全數位介面係符合UHS-I規格,只有單排,故在智慧卡500B中,小型智慧卡400與載板510B組合時,為使組合後的智慧卡500B上的智慧卡介面420位置與方向正確,故根據本創作一實施例,相較於智慧卡500A,智慧卡500B的小型智慧卡需轉90度,凹槽5101B相較於凹槽5101也需轉90度。
請搭配第3圖與第4圖,參考第6A圖。第6A圖是本創作第六實施例之智慧卡600A的示意圖。由第6A圖可見,智慧卡600A包括載板610與小型智慧卡400。此處的小型智慧卡400係如第3圖之小型智慧卡300的型式。其中,小型智慧卡400係設於載板610的凹槽6101之上。關於小型智慧卡400之外型,尺寸,表面之介面及內部之路徑與功能方塊,皆不再重述。載板610之形狀、尺寸與厚度,相同於第5圖之載板510,亦符合ISO7810規格對於金融卡或身份辨識卡的尺寸材質的規定。由此可知,當小型智慧卡 400與載板610結合為智慧卡600A後,智慧卡600A亦可適用於大多數的接觸式讀卡機。相異於智慧卡500的是,智慧卡600A的載板610還包括感應線圈6102,位於載板610內部,用以接收該智慧卡600A外部的至少一感應信號,及藉由磁場感應產生電力。載板610也包括線圈連接介面6103,線圈連接介面6103包括第一線圈連接接點61031與第二線圈連接接點61032兩個金屬接點,位於凹槽6101並耦接於感應線圈6102,用以於該小型智慧卡400與該載板610組合之後,耦接於小型智慧卡400的天線介面440,其中,當該小型智慧卡400與該載板610組合成智慧卡600A後,智慧卡600A可操作於一支援感應式操作的感應式讀卡機,其操作係如下:於操作時由該感應式讀卡機發送該感應信號以在感應線圈6102上因電磁感應產生一電力;透過天線介面440將該電力與該感應信號傳入內部天線單元490,近場通訊標籤(NFC tag)單元480及智慧卡處理單元470;智慧卡處理單元470處理該感應信號後即產生一回饋信號傳送至近場通訊標籤單元480;及近場通訊標籤單元480使用該電力,透過內部天線單元490將該回饋信號傳送回該感應式讀卡機。根據本創作實施例,上述的感應式讀卡機與可支援感應式操作的智慧卡600A,可支援ISO/IEC 14443規格及/或ISO/IEC 15693規格對於非接觸式智慧卡通訊(contactless smart card communication)的規範。
請搭配第2圖與第4圖,參考第6B圖。第6B圖是本創作第七實施例之智慧卡600B的示意圖。第6B圖中的智慧卡600B係為將具有符合UHS-I規格之微安全數位介面410的小型智慧卡400置入凹槽6101B後,與載板610B結合而成。其中,第6B圖中的小型智慧卡400係如第2圖之小型智慧卡200的型式。其操作原理係同第6A圖的智慧卡600A,故不再重述,然而為使組合後的智慧卡600B上的智慧卡介面420位置與方向正確,故根據本創作實施例,相較於智慧卡600A,智慧卡600B上的小型智慧卡400需轉90度。
請搭配圖4參考第7圖。第7圖是本創作第八實施例的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700的示意圖。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700包括無線行動裝置710與小型智慧卡400,其中無線行動裝置710包括微安全數位收發介面7101;而小型智慧卡400的外觀、外部的介面、及內部的路徑與功能方塊請參考第4圖與相關說明,不再重述。小型智慧卡400係被置入無線行動裝置710以構成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700,當小型智慧卡400被置入無線行動裝置710後,微安全數位介面410係耦接於微安全數位收發介面7101,用以收發欲存取於記憶體儲存單元450的資料,並提供電力給小型智慧卡400,以使內部天線單元490接收到一來自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700外部之感應信號並透過近場通訊標籤單元480與類比非接觸橋接路徑4060傳到智慧卡處理單元470進行處理之後,智慧卡處理單元470可產生回饋信號,並透過內部天線單元490將回饋信號發送至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700的外部。其中,無線行動裝置710可例如是: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或可穿戴式智慧裝置等,第7圖中係以可穿戴式智慧裝置為例。根據本創作一實施例,小型智慧卡400係藉由插入無線行動裝置710的微安全數位插槽(micro SD socket)7109以與無線行動裝置710結合以構成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700,因此使用者可藉由微安全數位插槽之插拔,輕易地將小型智慧卡400與無線行動裝置710反覆結合或分開,而不需要拆卸無線行動裝置710的機殼。
根據本創作實施例,上述的感應信號係由一感應式讀卡機發送到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700,且回饋信號係由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700發送到感應式讀卡機,如此即可進行無線感應的讀卡過程。
請參考第8圖。第8圖是本創作第九實施例之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800的示意圖。第8圖所示的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800中,包含小型智慧 卡400與無線行動裝置810。無線行動裝置810包括感應天線8102及天線連接介面8103,其中感應天線8102透過天線連接介面8103耦接於小型智慧卡400的天線介面440。舉例來說,天線連接介面8103包括第一天線連接接點81031與第二天線連接接點81032,用以分別連接到天線介面440包括的第一天線接腳4401與第二天線接腳4402,如此藉由感應天線8102有助於接收感應信號與發送回饋信號的信號穩定度。使用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800從例如一感應式讀卡機接收感應信號,並產生與發送回饋信號到該感應式讀卡機之步驟係同於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700。小型智慧卡400也是透過插入微安全數位插槽8109以與無線行動裝置810結合,當小型智慧卡400與無線行動裝置810結合後,微安全數位收發介面8101會耦接於微安全數位介面410,以進行資料存取與提供電力給小型智慧卡400。在第7圖與第8圖中,提供給小型智慧卡400之電力,可例如由小型智慧卡400外部的一電池提供,或由小型智慧卡400外部之感應線圈因電磁感應產生的電力提供。
請參考第9圖。第9圖是本創作第十實施例之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900的示意圖。目前市面上有一部分的行動裝置例如智慧手機或智慧手錶等,已經內建有行動裝置近場標籤單元,本創作實施例揭露的小型智慧卡400亦可與此類行動裝置整合使用。根據第9圖所示的本創作實施例,無線行動裝置910包括行動裝置近場標籤單元9105與行動裝置單線連接協議(mobile SWP)接點9106,其中行動裝置近場標籤單元9105係透過行動裝置近場標籤接點9106耦接於單線連接協議介面430,並進一步耦接到智慧卡處理單元470。在第9圖所示的實施例中,來自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900外部之一裝置(例如感應式讀卡機)的感應信號可透過行動裝置近場標籤單元9105、行動裝置單線連接協議接點9106、單線連接協議介面430與單線連接協議路徑4050傳送到智慧卡處理單元470,智慧卡處理單元470處理該感應信號後會產生回饋信號,再經由原路(單線連接協議路徑4050、連接協議介面430及 行動裝置單線連接協議接點9106)將回饋信號傳到行動裝置近場標籤單元9105,以將回饋信號對外發送到該感應式讀卡機,如此可據以進行無線感應的讀卡過程。其中,根據本創作實施例,小型智慧卡400係藉由被插入微安全數位插槽9109以與無線行動裝置910結合成為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900。當小型智慧卡400插入微安全數位插槽9109後,微安全數位介面410係耦接於微安全數位收發介面9101以存取資料及提供電力給小型智慧卡400。
根據本創作實施例,小型智慧卡400中,智慧卡處理單元470及/或近場通訊標籤單元480因需處理及傳輸金融服務與身份辨認的資料,故其均俱備加密保護功能,有關於使用者資料安全的身份資料亦加密後儲存於智慧卡處理單元470中(智慧卡處理單元470係具備低容量記憶功能),而不會儲存於記憶體儲存單元450中,以保障資料安全。
綜上所述,根據先前技術,由於現今許多金融機構、政府機關、商店、自動櫃員機(ATM)、交通轉運站、公共車船及公司行號用以進行金融服務(如付款)與身份辨認的讀卡機,仍為接觸式讀卡機,所以先前技術之傳統智慧卡必須保留面積較大的外型,才能插入接觸式讀卡機;而當應用於日漸普及的感應式讀卡機時,傳統智慧卡則必須埋設感應線圈,方可助於接收感應信號,並藉著電磁生電作為傳統智慧卡回傳回饋信號給感應式讀卡機的動力。然而,如此導致每張傳統智慧卡都只能作為單一用途使用,也完全不具備與其他裝置整合的彈性。相較於先前技術的傳統智慧卡,本創作實施例揭露了小型智慧卡、智慧卡與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其中:小型智慧卡的外殼尺寸與形狀完全相同於微安全數位卡,表面具有佈局合乎UHS-I規格或UHS-II規格的微安全數位介面,故可當作微安全數位記憶卡(micro SD memory card)使用。本創作實施例之小型智慧卡與載板組合後的智慧卡,可插入接觸式讀卡機使用,若載板具有感應線圈,組合後的智慧卡也可用於非 接觸式的感應式讀卡機;且本創作實施例之小型智慧卡還可在不需拆卸無線行動裝置外殼的情況下,直接插入無線行動裝置(例如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或可穿戴式智慧裝置)的微安全數位插槽(micro SD socket)以整合為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並透過小型記憶卡本身的天線單元、無線行動裝置內建的感應天線,或行動裝置近場標籤(mobile NFC tag)單元接收感應信號與發送回饋信號,以進行無線感應之讀卡過程。因此,本創作實施例揭露的小型智慧卡、智慧卡與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相較於先前技術之傳統智慧卡,其尺寸、功能及整合的彈性皆已大為提昇,亦兼顧保障資料安全,對於智慧卡使用者的生活便利實有助益。
400‧‧‧小型智慧卡
450‧‧‧記憶體儲存單元
410‧‧‧微安全數位介面
420‧‧‧智慧卡介面
430‧‧‧單線連接協議介面
480‧‧‧近場通訊標籤單元
460‧‧‧安全數位記憶體控制單元
470‧‧‧智慧卡處理單元
440‧‧‧天線介面
4401‧‧‧第一天線接腳
4402‧‧‧第二天線接腳
490‧‧‧內部天線單元
4010‧‧‧智慧卡路徑
4020‧‧‧近場通訊標籤路徑
4030‧‧‧記憶體儲存路徑
4040‧‧‧微安全數位路徑
4050‧‧‧單線連接協議路徑
4060‧‧‧類比非接觸橋接路徑

Claims (16)

  1. 一種小型智慧卡(smart card),包括:一記憶體儲存單元,用以儲存資料;一微安全數位(micro SD)介面,用以接收欲儲存於該記憶體儲存單元內的資料及輸出已儲存於記憶體儲存單元內的資料;一智慧卡介面;一單線連接協議(SWP)介面,用以耦接到該小型智慧卡外之一無線行動裝置;一近場通訊標籤(NFC tag)單元,用以處理於近距離無線傳輸的信號;一安全數位記憶體(SD memory)控制單元,係用以處理該微安全數位介面傳來的命令以控制存入該記憶體儲存單元的資料及/或從該記憶體儲存單元讀取的資料;一智慧卡處理單元,用以處理該單線連接協議介面存取之資料,處理該智慧卡介面存取之資料,收發一類比非接觸橋接信號於該近場通訊標籤單元及/或收發信號於該安全數位記憶體控制單元;一天線介面,用以耦接於該小型智慧卡外部之一感應線圈;一匹配單元,耦接於該天線介面與該近場通訊標籤單元,用以與天線阻抗匹配以降低反射訊號;一內部天線單元,透過該匹配單元耦接於該天線介面,用以與該小型智慧卡外部之該感應線圈耦接並接收來自該小型智慧卡外部的至少一感應信號及/或發送至少一回饋信號;一智慧卡路徑,用以耦接該智慧卡介面、該智慧卡處理單元及該安全數位記憶體控制單元;一近場通訊標籤路徑,用以耦接該近場通訊標籤單元及該安全數位記憶體 控制單元;一記憶體儲存路徑,用以耦接該記憶體儲存單元與該安全數位記憶體控制單元;一微安全數位路徑,用以耦接該微安全數位介面及該安全數位記憶體控制單元;一單線連接協議(SWP)路徑,用以耦接該單線連接協議介面與該智慧卡處理單元;及一類比非接觸橋接(ACLB)路徑,用以耦接該近場通訊標籤單元及該智慧卡處理單元。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小型智慧卡,其中:該智慧卡介面包括一電源接腳,一重置接腳,一時脈接腳,一地端接腳,及一輸入/輸出接腳;及該微安全數位介面係符合UHS-I規格或UHS-II規格。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小型智慧卡,更包括小型智慧卡殼體,其中:該智慧卡處理單元,該智慧卡路徑,該近場通訊標籤單元,該近場通訊標籤路徑,該記憶體儲存單元,該記憶體儲存路徑,該安全數位記憶體控制單元,該微安全數位路徑,該單線連接協議路徑,該內部天線單元,該匹配單元及該類比非接觸橋接路徑,皆位於該小型智慧卡殼體內部;該微安全數位介面,該智慧卡介面,該單線連接協議介面及該天線介面皆外露於該小型智慧卡殼體之表面;及該小型智慧卡殼體之形狀與體積符合微安全數位卡規格,且該微安全數位介面位於該小型智慧卡殼體之表面的佈局方式亦符合微安全數位卡(micro SD card)規格。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小型智慧卡,其中該天線介面包括一第一天線接腳及一第二天線接腳。
  5. 一種智慧卡,包括:一載板,其上設有一凹槽;及一小型智慧卡,設於該凹槽上,以使該載板與該小型智慧卡組合,該小型智慧卡包括:一記憶體儲存單元,用以儲存資料;一微安全數位介面,用以接收欲儲存於該記憶體儲存單元內的資料及輸出已儲存於記憶體儲存單元內的資料;一智慧卡介面,其係符合ISO7816之智慧卡規格;一單線連接協議介面,用以耦接到該智慧卡外之一無線行動裝置;一近場通訊標籤單元,用以處理於近距離無線傳輸的信號;一安全數位記憶體控制單元,係用以處理該微安全數位介面傳來的命令以控制存入該記憶體儲存單元的資料及/或從該記憶體儲存單元讀取的資料;一智慧卡處理單元,用以處理該單線連接協議介面存取之資料,處理該智慧卡介面存取之資料,收發一類比非接觸橋接信號於該近場通訊標籤單元及/或收發信號於該安全數位記憶體控制單元;一天線介面,用以耦接於該小型智慧卡外部之一感應線圈;一匹配單元,耦接於該天線介面與該近場通訊標籤單元,用以與天線阻抗匹配以降低反射訊號;一內部天線單元,透過該匹配單元耦接於該天線介面,用以與該小型智慧卡外部之該感應線圈耦接並接收來自該小型智慧卡外部的至少一感應信號及/或發送至少一回饋信號; 一智慧卡路徑,用以耦接該智慧卡介面、該智慧卡處理單元及該安全數位記憶體控制單元;一近場通訊標籤路徑,用以耦接該近場通訊標籤單元及該安全數位記憶體控制單元;一記憶體儲存路徑,用以耦接該記憶體儲存單元與該安全數位記憶體控制單元;一微安全數位路徑,用以耦接該微安全數位介面及該安全數位記憶體控制單元;一單線連接協議路徑,用以耦接該單線連接協議介面與該智慧卡處理單元;及一類比非接觸橋接路徑,用以耦接該近場通訊標籤單元及該智慧卡處理單元。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智慧卡,其中:該小型智慧卡中的該智慧卡介面更包括一電源接腳,一重置接腳,一時脈接腳,一地端接腳,及一輸入/輸出接腳;及該小型智慧卡中的該微安全數位介面係符合UHS-I規格或UHS-II規格。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智慧卡,其中該小型智慧卡包括:一小型智慧卡殼體,其中:該智慧卡處理單元,該智慧卡路徑,該近場通訊標籤單元,該近場通訊標籤路徑,該記憶體儲存單元,該記憶體儲存路徑,該安全數位記憶體控制單元,該微安全數位路徑,該單線連接協議路徑,該內部天線單元,該匹配單元及該類比非接觸橋接路徑,皆位於該小型智慧卡殼體內部;該微安全數位介面,該智慧卡介面,該單線連接協議介面及該天線介面 皆外露於該小型智慧卡殼體之表面;及該小型智慧卡殼體之形狀與體積係相同於標準的微安全數位卡,且該微安全數位介面位於該小型智慧卡殼體之表面的佈局方式亦符合微安全數位卡規格。
  8. 如請求項5所述的智慧卡,其中該天線介面包括一第一天線接腳及一第二天線接腳。
  9. 如請求項5所述的智慧卡,其中該載板更包括:一感應線圈,位於該載板內部,用以收發該智慧卡外部的至少一感應信號,及藉由磁場感應產生電力;及一線圈連接介面,位於該凹槽並耦接於該感應線圈,用以於該小型智慧卡與該載板組合之後,耦接於該小型智慧卡上的該天線介面;其中,當該小型智慧卡與該載板組合成該智慧卡後,該智慧卡可操作於一支援感應式操作的感應式讀卡機,其操作係如下:於操作時由該感應式讀卡機發送該感應信號以在該感應線圈上因電磁感應產生一電力;透過該天線介面將該電力與該感應信號傳入該內部天線單元,該近場通訊標籤單元及該智慧卡處理單元;該智慧卡處理單元處理該感應信號後即產生一回饋信號傳送至該近場通訊標籤單元;及該近場通訊標籤單元使用該電力,透過該內部天線單元將該回饋信號傳送回該感應式讀卡機。
  10. 如請求項5所述的智慧卡,其中該載板與該小型智慧卡係藉由嵌入卡榫,靜電吸附及/或重複性黏膠結合。
  11. 一種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包括:一無線行動裝置,包括:一微安全數位收發介面;及一小型智慧卡,包括:一記憶體儲存單元,用以儲存資料;一微安全數位介面,用以接收欲儲存於該記憶體儲存單元內的資料及輸出已儲存於記憶體儲存單元內的資料;一智慧卡介面,其係符合ISO7816之智慧卡規格;一單線連接協議介面,用以耦接到該記憶卡外之該無線行動裝置;一近場通訊標籤單元,用以處理於近距離無線傳輸的信號;一安全數位記憶體控制單元,係用以處理該微安全數位介面傳來的命令以控制存入該記憶體儲存單元的資料及/或從該記憶體儲存單元讀取的資料;一智慧卡處理單元,用以處理該單線連接協議介面存取之資料,處理該智慧卡介面存取之資料,收發一類比非接觸橋接信號於該近場通訊標籤單元及/或收發信號於該安全數位記憶體控制單元;一天線介面,用以耦接於該小型智慧卡外部之一感應線圈;一匹配單元,耦接於該天線介面與該近場通訊標籤單元,用以與天線阻抗匹配以降低反射訊號;一內部天線單元,透過該匹配單元耦接於該天線介面,用以與該小型智慧卡外部之該感應線圈耦接並接收來自該小型智慧卡外部的至少一感應信號及/或發送至少一回饋信號;一智慧卡路徑,用以耦接該智慧卡介面、該智慧卡處理單元及該安全數位記憶體控制單元;一近場通訊標籤路徑,用以耦接該近場通訊標籤單元及該安全數位記 憶體控制單元;一記憶體儲存路徑,用以耦接該記憶體儲存單元與該安全數位記憶體控制單元;一微安全數位路徑,用以耦接該微安全數位介面及該安全數位記憶體控制單元;一單線連接協議路徑,用以耦接該單線連接協議介面與該智慧卡處理單元;及一類比非接觸橋接路徑,用以耦接該近場通訊標籤單元及該智慧卡處理單元;其中,該小型智慧卡係被置入該無線行動裝置以構成該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當該小型智慧卡被置入該無線行動裝置後,該微安全數位介面係耦接於該微安全數位收發介面,用以收發欲存取於該記憶體儲存單元的資料,並藉由該小型智慧卡外部之一電池或該小型智慧卡外部之該感應線圈因電磁感應產生之電力提供電力給該小型智慧卡,以使該內部天線單元接收到一來自該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外部之感應信號並透過該近場通訊標籤單元與該類比非接觸橋接路徑傳到該智慧卡處理單元進行處理之後,該智慧卡處理單元可產生一回饋信號,並透過該內部天線單元將該回饋信號發送至該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的外部。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其中該無線行動裝置更包括一感應天線及一天線連接介面,其中該感應天線係透過該天線連接介面耦接於該小型智慧卡的天線介面。
  13. 如請求項11所述的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其中該無線行動裝置更包括一行動裝置近場標籤單元及一行動裝置單線連接協議接點,其中該行動裝置近場標籤單元係透過該行動裝置單線連接協議接點耦接於該單線連接協議介 面,並進一步耦接至該智慧卡處理單元。
  14. 如請求項11所述的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其中該小型智慧卡更包括:一小型智慧卡殼體,其中:該智慧卡處理單元,該智慧卡路徑,該近場通訊標籤單元,該近場通訊標籤路徑,該記憶體儲存單元,該記憶體儲存路徑,該安全數位記憶體控制單元,該微安全數位路徑,該單線連接協議路徑,該內部天線單元及該類比非接觸橋接路徑,皆位於該小型智慧卡殼體內部;該微安全數位介面,該智慧卡介面,該單線連接協議介面及該天線介面皆外露於該小型智慧卡殼體之表面;及該小型智慧卡殼體之形狀與體積係相同於標準的微安全數位卡,且該微安全數位介面位於該小型智慧卡殼體之表面的佈局方式亦符合微安全數位卡規格。
  15. 如請求項11所述的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其中該天線介面包括一第一天線接腳及一第二天線接腳。
  16. 如請求項11所述的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其中該無線行動裝置係為一智慧手機,一平板電腦,一筆記型電腦,或一可穿戴式智慧裝置。
TW103206460U 2014-04-14 2014-04-14 小型智慧卡,智慧卡及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 TWM4860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06460U TWM486099U (zh) 2014-04-14 2014-04-14 小型智慧卡,智慧卡及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06460U TWM486099U (zh) 2014-04-14 2014-04-14 小型智慧卡,智慧卡及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86099U true TWM486099U (zh) 2014-09-11

Family

ID=51944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06460U TWM486099U (zh) 2014-04-14 2014-04-14 小型智慧卡,智慧卡及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8609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2409B (zh) * 2014-11-18 2018-01-21 愛特梅爾公司 積體電路、用於操作積體電路之方法及電子系統
TWI635435B (zh) * 2017-07-13 2018-09-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感測儲存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2409B (zh) * 2014-11-18 2018-01-21 愛特梅爾公司 積體電路、用於操作積體電路之方法及電子系統
US9985778B2 (en) 2014-11-18 2018-05-29 Atmel Corporation Single wire system clock signal generation
TWI635435B (zh) * 2017-07-13 2018-09-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感測儲存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36461B2 (en) Mobile phone with magnetic card emulation
TWI380219B (en) Card reader with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functions and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device thereof
CN101351813A (zh) 具有近场通信能力的嵌套存储器系统
US20070145152A1 (en) Nested memory system with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s capability
US1078351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personalizing identification token
KR20080100172A (ko) 근거리 무선 통신 케이퍼빌리티를 갖는 네스팅된 메모리시스템
US11922397B2 (en) Transaction object reader with interposer
EP1691318A1 (en) Contact and contactless interface storage device with processor
CN201732388U (zh) 一种可信智能卡
TWI610244B (zh) 晶片卡載體、具晶片卡載體的行動裝置系統及晶片卡存取系統
US20080308640A1 (en) Contactless stand-alone assembly
KR101773376B1 (ko) 스마트 카드 및 그 제어 방법 및 스마트 카드 충전기 및 스마트 카드 리더기
CN101719211B (zh) 一种ic卡读卡器及安全读写ic卡的方法
TW201501039A (zh) 具智慧晶片的記憶卡
TWM486099U (zh) 小型智慧卡,智慧卡及行動裝置智慧卡系統
CN105512716A (zh) 一种多功能ic卡
KR101418817B1 (ko) 카드 결제 장치
CN201974819U (zh) 一种电子签名工具
US20230136903A1 (en) Smartcard with a coupling frame and a wireless connection between modules
CN102385713A (zh) 芯片银行卡及使用其的移动电话
KR101721479B1 (ko) Ic 접촉식 카드 리더와 rf 카드 간의 통신을 지원하는 인터페이스 장치
TW201608497A (zh) 雙模讀卡機及其讀卡方法
KR20220002285U (ko) 스마트 카드의 전원 인터페이스 구조
TWI630565B (zh) 具安全碼產生器之手機
TWM482775U (zh) 雙介面智慧sd卡之轉接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K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 granted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