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83070U - 義肢膝關節 - Google Patents

義肢膝關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83070U
TWM483070U TW103204301U TW103204301U TWM483070U TW M483070 U TWM483070 U TW M483070U TW 103204301 U TW103204301 U TW 103204301U TW 103204301 U TW103204301 U TW 103204301U TW M483070 U TWM483070 U TW M48307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as
valve
joint member
disposed
gas flow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043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ien-Wen Chen
Chien-Cheng Chen
Original Assignee
Chien-Wen Chen
Chien-Cheng C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en-Wen Chen, Chien-Cheng Chen filed Critical Chien-Wen Chen
Priority to TW1032043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83070U/zh
Publication of TWM4830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83070U/zh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Description

義肢膝關節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義肢膝關節,特別是指一種義肢膝關節的氣流調節裝置。
義肢膝關節主要是連接於一義肢大腿部與一義肢小腿部之間,使義肢大腿部與義肢小腿部之間能相對運動,以提供使用者能順利地完成行走的動作。
由於每個使用者行走的速度及步伐都不相同,因此,義肢膝關節在伸直狀態與彎曲狀態之間變換的動作頻率若無法配合使用者的行走速度,很可能造成使用者行走時的不順暢,甚至是造成使用者跌倒的情形。因此,現有義肢膝關節仍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
因此,本新型之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義肢膝關節,能依照使用者行走速度的快慢,對應地調整義肢膝關節在伸直狀態與彎曲狀態之間變換的動作頻率。
於是本新型義肢膝關節,包含一上關節件、一下關節件、一緩衝裝置、一氣流調節裝置,及一連動機構。
該下關節件設置於該上關節件下方,該下關節件界定有一氣密空間、一與該氣密空間相連通的第一氣體流道,及一與該氣密空間相連通的第二氣體流道,該緩衝裝置包括一穿設於該下關節件的桿件,及一連接於該桿件底端且位於該氣密空間內的塞件,該塞件將該氣密空間區隔成一上氣室及一下氣室,該第一氣體流道連通於該上氣室與該下氣室之間,該第二氣體流道連通於該上氣室與該下氣室之間,該氣流調節裝置包括一設置於該第一氣體流道的第一氣閥,及一設置於該第二氣體流道的第二氣閥,該第一氣閥用以控制該下氣室內的氣體經由該第一氣體流道流入該上氣室內的流量,該第二氣閥用以控制該上氣室內的氣體經由該第二氣體流道流入該下氣室內的流量,該連動機構包括兩個第一連桿、一第二連桿,及一第三連桿,該兩第一連桿設置於該上關節件與該下關節件左右側,各該第一連桿上、下端分別樞接於該上關節件與該下關節件,該第二連桿上、下端分別樞接於該上關節件與該下關節件,該第三連桿上、下端分別樞接於該上關節件與該桿件頂端,該上關節件可藉由該連動機構相對於該下關節件轉動,使該第三連桿能透過該桿件帶動該塞件於該氣密空間內上下移動。
該第一、第二氣體流道分別具有一與該下氣室相連通的下氣孔、一與該上氣室相連通的上氣孔,及一連通於該下氣孔與該上氣孔之間的連通孔,該第一、第二氣閥分別穿設於該第一、第二氣體流道的該連通孔內,該第 一、第二氣閥分別包含一閥針,及一套設於該閥針上的單向閥件,該第一、第二氣閥的該單向閥件套設於該閥針上的方向相反。
該第一、第二氣閥分別更包含一套設於該閥針上並抵接於該單向閥件一側的塞套,該第一、第二氣閥的該塞套套設於該閥針上的方向相反,各該塞套界定有複數個呈環狀相間隔排列並可供氣體流通的流通孔,該第一氣閥的該單向閥件位於對應的該上氣孔與對應的該塞套之間,該第二氣閥的該單向閥件位於對應的該下氣孔與對應的該塞套之間。
各該單向閥件包括一呈錐形狀的彈性片體,各該塞套包括一用以擋止對應的該彈性片體的擋環。
各該塞套更包括一套設於對應的該閥針的套環,及複數個連接於該套環外周緣與該擋環之間且彼此相間隔的擋塊,該套環、該等擋塊及該擋環共同界定出該等流通孔,該等擋塊與該擋環共同界定出一呈錐形的擋止面,各該塞套的該擋止面用以擋止對應的該彈性片體。
該連通孔具有一與該下氣孔相連通的小孔徑部,及一與該上氣孔相連通的大孔徑部,各該閥針包括一螺接段、一形成於該螺接段一端且外徑漸縮的束縮段、一形成於該束縮段相反於該螺接段一端的頸段,及一形成於該頸段相反於該束縮段一端且外徑漸縮的插置段,該螺接段螺接於對應的該大孔徑部,該束縮段與對應的該上氣孔位置對齊,該插置段穿伸至對應的該小孔徑部用以控制其與 該大孔徑部相連通之開口的大小,各該單向閥件更包括一與該彈性片體相連接並且套設於對應的該頸段的套筒,各該塞套的該套環套設於對應的該頸段。
該第二連桿包含一上桿體,及一樞接於該上桿體底端的下桿體,該緩衝裝置更包括兩個設置於該下關節件上且左右相間隔的緩衝組件,各該緩衝組件呈傾斜狀用以供該下桿體抵壓。
該下關節件界定有兩個左右相間隔的螺孔,各該緩衝組件包含一螺接於對應的該螺孔的調整螺套、一用以供該下桿體抵壓的壓蓋,及一設置於該調整螺套與該壓蓋之間的彈性體。
該彈性體為一優力膠。
於是本新型義肢膝關節,包含一上關節件、一下關節件、一緩衝裝置、一氣流調節裝置,及一連動機構。
該上關節件包括一座體,及一設置於該座體的滑移組件,該座體界定有一呈矩形的導引孔,該導引孔的長向沿一前後方向延伸,該滑移組件連接於該導引孔並可沿該前後方向滑動,該下關節件設置於該上關節件下方,該下關節件界定有一氣密空間、一與該氣密空間相連通的第一氣體流道,及一與該氣密空間相連通的第二氣體流道,該下關節件包括一鄰近於中間位置處的前樞接部,及一位於頂端且間隔位於該前樞接部上方的後樞接部,該緩衝裝置包括一穿設於該下關節件的桿件,及一連接於該桿件 底端且位於該氣密空間內的塞件,該塞件將該氣密空間區隔成一上氣室及一下氣室,該第一氣體流道連通於該上氣室與該下氣室之間,該第二氣體流道連通於該上氣室與該下氣室之間,該氣流調節裝置包括一設置於該第一氣體流道的第一氣閥,及一設置於該第二氣體流道的第二氣閥,該第一氣閥用以控制該下氣室內的氣體經由該第一氣體流道流入該上氣室內的流量,該第二氣閥用以控制該上氣室內的氣體經由該第二氣體流道流入該下氣室內的流量,該連動機構包括兩個第一連桿、一第二連桿,及一第三連桿,該兩第一連桿設置於該上關節件與該下關節件左右側,各該第一連桿上、下端分別樞接於該上關節件與該下關節件,各該第一連桿包含一樞接於該座體的上樞接部,及一樞接於該前樞接部的下樞接部,該第二連桿上、下端分別樞接於該上關節件與該下關節件,該第二連桿包含一樞接於該座體的第一樞接部,及一樞接於該後樞接部的第二樞接部,各該第一連桿的長度大於該第二連桿的長度,該第三連桿上、下端分別樞接於該上關節件的該座體與該桿件頂端,該上關節件可藉由該連動機構相對於該下關節件轉動,使該第三連桿能透過該桿件帶動該塞件於該氣密空間內上下移動。
本新型之功效在於:藉由第一氣閥及第二氣閥分別設置於第一氣體流道及第二氣體流道內,能分別調整下氣室內的氣體經由第一氣體流道流動至上氣室內的流量與流速,以及上氣室內的氣體經由第二氣體流道流動至下 氣室內的流量與流速。藉此,可依照使用者行走速度的快慢而對應地調整義肢膝關節在伸直狀態與彎曲狀態之間變換的動作頻率。
100‧‧‧義肢膝關節
1‧‧‧上關節件
11‧‧‧座體
111‧‧‧導引孔
112‧‧‧貫穿孔
113‧‧‧前開口
114‧‧‧後開口
12‧‧‧滑移組件
13‧‧‧調整單元
131‧‧‧微調螺絲
132‧‧‧彈性件
2‧‧‧下關節件
20‧‧‧氣密空間
201‧‧‧上氣室
202‧‧‧下氣室
21‧‧‧第一氣體流道
211‧‧‧下氣孔
212‧‧‧上氣孔
213‧‧‧連通孔
214‧‧‧小孔徑部
215‧‧‧大孔徑部
22‧‧‧第二氣體流道
23‧‧‧穿孔
24‧‧‧前樞接部
25‧‧‧後樞接部
26‧‧‧螺孔
3‧‧‧緩衝裝置
31‧‧‧桿件
32‧‧‧塞件
33‧‧‧壓縮彈簧
34‧‧‧緩衝組件
341‧‧‧調整螺套
342‧‧‧壓蓋
343‧‧‧彈性體
4‧‧‧氣流調節裝置
41‧‧‧第一氣閥
411‧‧‧閥針
412‧‧‧單向閥件
413‧‧‧套筒
414‧‧‧彈性片體
415‧‧‧螺接段
416‧‧‧束縮段
417‧‧‧頸段
418‧‧‧插置段
419‧‧‧塞套
420‧‧‧流通孔
421‧‧‧擋環
422‧‧‧套環
423‧‧‧擋塊
424‧‧‧擋止面
42‧‧‧第二氣閥
5‧‧‧連動機構
51‧‧‧第一連桿
511‧‧‧上樞接部
512‧‧‧下樞接部
52‧‧‧第二連桿
521‧‧‧上桿體
522‧‧‧下桿體
523‧‧‧第一樞接部
524‧‧‧第二樞接部
53‧‧‧第三連桿
I、Ⅱ、Ⅲ‧‧‧箭頭
IV、V‧‧‧箭頭
VI‧‧‧箭頭
D‧‧‧前後方向
本新型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是本新型義肢膝關節之一較佳實施例的右側視圖,說明義肢膝關節在伸直狀態;圖2是本新型義肢膝關節之一較佳實施例的前視圖;圖3是本新型義肢膝關節之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說明上關節件、下關節件、緩衝裝置、氣流調節裝置及連動機構之間的組裝關係;圖4是本新型義肢膝關節之一較佳實施例的局部立體分解圖,說明下關節件、第一氣閥及第二氣閥之間的組裝關係;圖5是沿圖2中的S1-S1線所截取的剖視圖,說明義肢膝關節在伸直狀態;圖6是沿圖2中的S2-S2線所截取的剖視圖,說明第二連桿的下桿體抵壓緩衝組件的壓蓋;圖7是沿圖2中的S3-S3線所截取的剖視圖,說明第一氣閥與第一氣體流道之間的組裝關係;圖8是沿圖2中的S4-S4線所截取的剖視圖,說明第二氣閥與第二氣體流道之間的組裝關係;圖9是本新型義肢膝關節之一較佳實施例的右側視圖 ,說明義肢膝關節在彎曲狀態;圖10是類似圖7的剖視圖,說明塞件擠壓下氣室內的氣體使氣體經由第一氣體流道流通至上氣室內;及圖11是類似圖8的剖視圖,說明塞件擠壓上氣室內的氣體使氣體經由第二氣體流道流通至下氣室內。
在本新型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參閱圖1、圖2及圖3,是本新型義肢膝關節之一較佳實施例,該義肢膝關節100用以連接於一義肢大腿部(圖未示)與一義肢小腿部(圖未示)之間,義肢膝關節100包含一上關節件1、一下關節件2、一緩衝裝置3、一氣流調節裝置4,及一連動機構5。
參閱圖2、圖3、圖4及圖5,下關節件2設置於上關節件1下方,下關節件2界定有一氣密空間20、一與氣密空間20相連通的第一氣體流道21、一與氣密空間20相連通的第二氣體流道22,及一連通於氣密空間20頂端的穿孔23。緩衝裝置3包括一穿設於下關節件2的穿孔23的桿件31,及一連接於桿件31底端且位於氣密空間20內的塞件32。塞件32氣密性地連接於下關節件2,塞件32將氣密空間20區隔成無法相互連通的一上氣室201及一下氣室202。
第一氣體流道21與第二氣體流道22左右相間隔排列,第一氣體流道21連通於上氣室201與下氣室202 之間,第二氣體流道22連通於上氣室201與下氣室202之間。氣流調節裝置4包括一設置於第一氣體流道21的第一氣閥41,及一設置於第二氣體流道22的第二氣閥42。第一氣閥41用以控制下氣室202內的氣體經由第一氣體流道21流入上氣室201內的流量與流速,而第二氣閥42用以控制上氣室201內的氣體經由第二氣體流道22流入下氣室202內的流量與流速。
連動機構5包括兩個第一連桿51、一第二連桿52,及一第三連桿53。兩第一連桿51設置於上關節件1與下關節件2左右側,各第一連桿51上、下端分別樞接於上關節件1與下關節件2。第二連桿52上、下端分別樞接於上關節件1與下關節件2,第三連桿53上、下端分別樞接於上關節件1與緩衝裝置3的桿件31頂端。上關節件1可藉由連動機構5相對於下關節件2轉動,使得義肢膝關節100能在一伸直狀態(如圖1所示)及一彎曲狀態(如圖9所示)之間變換。當義肢膝關節100在伸直狀態與彎曲狀態之間變換時,第三連桿53會透過桿件31帶動塞件32於氣密空間20內上下移動。
藉由第一氣閥41及第二氣閥42分別設置於第一氣體流道21及第二氣體流道22內,能分別調整下氣室202內的氣體經由第一氣體流道21流動至上氣室201內的流量與流速,以及上氣室201內的氣體經由第二氣體流道22流動至下氣室202內的流量與流速。藉此,可依照使用者行走速度的快慢而對應地調整義肢膝關節100在伸直狀 態與彎曲狀態之間變換的動作頻率。
以下將針對義肢膝關節100的具體構造進行詳細說明:參閱圖3及圖5,上關節件1包括一座體11,及一設置於座體11的滑移組件12,滑移組件12用以連接於義肢大腿部底端。座體11界定有一呈矩形的導引孔111,導引孔111沿一前後方向D延伸,滑移組件12連接於導引孔111並可沿前後方向D滑動。由於使用者在行走過程中重心位置會改變,因此,藉由滑移組件12可於導引孔111內前後移動的設計方式,能提升使用者在行走過程中的順暢性。
參閱圖1、圖3及圖5,下關節件2包括一鄰近於中間位置處的前樞接部24,及一位於頂端且間隔位於前樞接部24上方的後樞接部25。各第一連桿51呈弧形片狀並包含一樞接於上關節件1的座體11的上樞接部511,及一樞接於下關節件2的前樞接部24的下樞接部512。第二連桿52包含一上桿體521,及一樞接於上桿體521底端的下桿體522,上桿體521具有一鄰近於頂端並樞接於上關節件1的座體11的第一樞接部523,下桿體522則具有一鄰近於底端並樞接於下關節件2的後樞接部25的第二樞接部524。
使用者在行走的過程中,當義肢腳踝(圖未示)剛踩踏於一地面(圖未示)時,使用者的重心會呈不穩的狀態,由於第一連桿51、第二連桿52、上關節件1以及下關節 件2共同構成一四連桿結構,且各第一連桿51的長度大於第二連桿52的長度,因此,各第一連桿51會暫時撐抵住上關節件1,使得上關節件1不會立即透過第一連桿51及第二連桿52相對於下關節件2旋轉,而使義肢膝關節100暫時保持在伸直狀態。藉此,能防止上關節件1在使用者重心不穩的狀態下旋轉,進而導致使用者跌倒的情形發生。待使用者的重心呈平穩狀態時,上關節件1便可透過第一連桿51及第二連桿52相對於下關節件2旋轉。
上關節件1的座體11形成有一貫穿孔112,貫穿孔112具有一前開口113及一後開口114。上關節件1更包括一調整單元13,調整單元13包含一可活動地穿設於貫穿孔112內且鄰近前開口113的微調螺絲131,及一穿設於貫穿孔112內且部分凸伸出後開口114的彈性件132,微調螺絲131後端抵接於彈性件132前端,而彈性件132後端則抵接於上桿體521。藉由彈性件132與第二連桿52的上桿體521相配合,使得使用者能透過調整單元13來調整上關節件1相對於下關節件2由伸直狀態變換至彎曲狀態之靈敏度。
具體而言,座體11的貫穿孔112為一螺孔,微調螺絲131螺接於貫穿孔112,使用者可經由前開口113進行微調螺絲131的調整。當使用者旋轉微調螺絲131使其將彈性件132朝後頂推時,彈性件132會將上桿體521推離上關節件1一段距離,當該距離越遠時,第一連桿51、第二連桿52、上關節件1以及下關節件2共同構成的四連 桿結構的平衡狀態較容易被打破,上關節件1就越容易由伸直狀態變換至彎曲狀態,進而具有較好的靈敏度。反之,若彈性件132將上桿體521推離上關節件1的距離較近時,則前述四連桿結構的平衡狀態較不易被打破,故此時的靈敏度較差。
參閱圖2、圖3、圖5及圖6,緩衝裝置3更包括一壓縮彈簧33,及兩個緩衝組件34。壓縮彈簧33設置於氣密空間20的下氣室202內,壓縮彈簧33上、下兩端分別抵接於塞件32底端與下關節件2,用以提供塞件32復位彈力。兩緩衝組件34設置於下關節件2上且左右相間隔,各緩衝組件34呈傾斜狀用以供第二連桿52的下桿體522抵壓。具體而言,本實施例的下關節件2界定有兩個左右相間隔的螺孔26,各緩衝組件34包含一螺接於對應的螺孔26的調整螺套341、一用以供下桿體522抵壓的壓蓋342,及一設置於調整螺套341與壓蓋342之間的彈性體343,彈性體343是以一呈圓柱狀的優力膠為例作說明。第二連桿52透過下桿體522抵壓各緩衝組件34的壓蓋342時,壓蓋342會擠壓彈性體343使其變形,藉此,能獲得一緩衝吸震的效果。需說明的是,彈性體343也可以是例如為壓縮彈簧、橡膠件或矽膠件等彈性元件。
參閱圖2、圖4、圖7及圖8,第一、第二氣體流道21、22的結構相同,第一、第二氣體流道21、22分別具有一與下氣室202相連通的下氣孔211、一與上氣室201相連通的上氣孔212,及一連通於下氣孔211與上氣孔 212之間的連通孔213。第一氣閥41與第二氣閥42的結構相同,第一、第二氣閥41、42分別穿設於第一、第二氣體流道21、22的連通孔213內。第一、第二氣閥41、42分別包含一閥針411,及一套設閥針411上的單向閥件412,第一、第二氣閥41、42的單向閥件412套設於閥針411上的方向相反。各單向閥件412包括一用以套設於閥針411的套筒413,及一形成於套筒413一端且呈錐形狀的彈性片體414,彈性片體414用以阻擋氣體流動。第一氣閥41的單向閥件412的彈性片體414外表面是朝向小孔徑部214,藉此,使得下氣室202內的氣體能經由第一氣體流道21流通至上氣室201內,上氣室201內的氣體則會受到彈性片體414的阻擋而無法經由第一氣體流道21流通至下氣室202內。第二氣閥42的單向閥件412的彈性片體414內表面是朝向小孔徑部214,藉此,使得上氣室201內的氣體能經由第二氣體流道22流通至下氣室202內,下氣室202內的氣體則會受到彈性片體414的阻擋而無法經由第二氣體流道22流通至上氣室201內。
具體而言,第一、第二氣體流道21、22的連通孔213具有一與下氣孔211相連通的小孔徑部214,及一與上氣孔212相連通的大孔徑部215。第一、第二氣閥41、42的閥針411分別包括一螺接段415、一形成於螺接段415一端且外徑漸縮的束縮段416、一形成於束縮段416相反於螺接段415一端的頸段417,及一形成於頸段417相反於束縮段416一端且外徑漸縮的插置段418。螺接段415螺接於 對應的大孔徑部215,束縮段416與對應的上氣孔212位置對齊。各單向閥件412的套筒413套設於對應的頸段417,插置段418穿伸至對應的小孔徑部214用以控制其與大孔徑部215相連通之開口大小。藉此,可依需求單獨調整第一氣閥41的閥針411,以控制下氣室202內的氣體經由第一氣體流道21的小孔徑部214流入大孔徑部215內的流量與流速,或者是單獨調整第二氣閥42的閥針411,以控制上氣室201內的氣體經由第二氣體流道22的大孔徑部215流入小孔徑部214內的流量與流速。
進一步地,第一、第二氣閥41、42分別更包含一套設於閥針411的頸段417的塞套419,第一、第二氣閥41、42的塞套419套設於閥針411上的方向相反。第一氣閥41的塞套419抵接於對應的插置段418,第一氣閥41的單向閥件412抵接於對應的束縮段416並且位於對應的上氣孔212與對應的塞套419之間。第二氣閥42的塞套419抵接於對應的束縮段416,第二氣閥42的單向閥件412抵接於對應的插置段418並且位於對應的下氣孔211與對應的塞套419之間。各塞套419界定有複數個呈環狀相間隔排列並可供氣體流通的流通孔420。藉由第一、第二氣閥41、42的塞套419設計,能增加氣體流動時的阻抗,以減緩氣體流速,藉此,能避免第一、第二氣閥41、42的單向閥件412的彈性片體414直接受到氣體的衝擊進而導致彈性疲乏的現象產生。
較佳地,第一、第二氣閥41、42的塞套419分 別包括一擋環421,擋環421用以擋止並支撐單向閥件412的彈性片體414,藉此,能防止彈性片體414受氣體的擠壓而產生過度變形的情形。更具體地,第一、第二氣閥41、42的塞套419分別更包括一套設於閥針411的頸段417上的套環422,及複數個連接於套環422外周緣與擋環421之間且彼此相間隔的擋塊423,該等擋塊423用以阻擋氣體,以增加氣體流動時的阻抗。套環422、該等擋塊423及擋環421共同界定出該等流通孔420。該等擋塊423及擋環421共同界定出一呈錐形的擋止面424,擋止面424與彈性片體414的形狀相配合用以擋止彈性片體414,塞套419藉由擋止面424擋止彈性片體414的方式,能增加與彈性片體414之間的接觸面積,使得塞套419能穩固地擋止及支撐彈性片體414。
參閱圖4、圖8、圖9及圖10,當義肢膝關節200由圖1所示的伸直狀態變換為彎曲狀態時,上關節件1會沿箭頭I方向順時針旋轉,並同時帶動第一連桿51頂端以及第二連桿52的上桿體521頂端往前傾斜,而第三連桿53頂端會沿箭頭II方向逆時針旋轉。第三連桿53逆時針旋轉的過程中會帶動桿件31及塞件32沿箭頭III方向往下移動,塞件32下移過程中會擠壓壓縮彈簧33使其變形並蓄積復位彈力,同時,塞件32會將下氣室202內的氣體擠壓至第一、第二氣體流道21、22的下氣孔211內。流入第一氣體流道21的下氣孔211內的氣體會經由小孔徑部214流入大孔徑部215內,隨後,氣體會流過第一氣閥41的塞 套419的流通孔420並衝擊彈性片體414外表面,使彈性片體414變形,此時,氣體便能經由彈性片體414外周緣流過。接著,氣體便能經由上氣孔212流入上氣室201內。另一方面,流入第二氣體流道22的下氣孔211內的氣體會經由小孔徑部214流入大孔徑部215內,由於氣體受到第二氣閥42的單向閥件412的彈性片體414內表面阻擋,因此,氣體無法流通過單向閥件412。
參閱圖4、圖5、圖7及圖11,當義肢膝關節100由圖9所示的彎曲狀態回復至伸直狀態時,上關節件1會沿箭頭II方向逆時針旋轉,並同時帶動第一連桿51頂端以及第二連桿52的上桿體521頂端往後移動,而第三連桿53頂端會沿箭頭I方向順時針旋轉。第三連桿53順時針旋轉的過程中會將桿件31及塞件32沿箭頭IV方向往上拉,且壓縮彈簧33所蓄積的復位彈力會將塞件32往上彈。塞件32上移過程中會將上氣室201內的氣體擠壓至第一、第二氣體流道21、22的上氣孔212內。流入第一氣體流道21的上氣孔212內的氣體隨後會流入大孔徑部215內,由於氣體受到第一氣閥41的單向閥件412的彈性片體414內表面阻擋,因此,氣體無法流通過單向閥件412。另一方面,流入第二氣體流道22的上氣孔212內的氣體隨後會流入大孔徑部215內,氣體會流過第二氣閥41的塞套419的流通孔420並衝擊彈性片體414外表面,使彈性片體414變形,此時,氣體便能經由彈性片體414外周緣流過,接著,氣體便能經由小孔徑部214及下氣孔211流入下氣室202 內。
藉由第一氣閥41及第二氣閥42分別設置於第一氣體流道21及第二氣體流道22內,能分別調整下氣室202內的氣體經由第一氣體流道21流動至上氣室201內的流量與流速,以及上氣室201內的氣體經由第二氣體流道22流動至下氣室202內的流量與流速。藉此,可依照使用者行走速度的快慢而對應地調整義肢膝關節100在伸直狀態與彎曲狀態之間變換的動作頻率。再者,藉由下氣室202內的氣壓及上氣室201內的氣壓所提供的緩衝力作用,能增加義肢膝關節100彎曲及伸直動作時的柔軟度及順暢性。
參閱圖5及圖6,當義肢腳踝完全踩踏於地面使得義肢膝關節100回復至圖5所示的伸直狀態時,義肢大腿部會沿箭頭V方向施加一正向力至上關節件1,上關節件1會透過上桿體521將下桿體522往下推,使下桿體522沿箭頭VI方向旋轉並抵壓各緩衝組件34的壓蓋342,壓蓋342會擠壓彈性體343使其變形,藉此,能獲得緩衝吸震的效果。
綜上所述,本實施例的義肢膝關節100,藉由第一氣閥41及第二氣閥42分別設置於第一氣體流道21及第二氣體流道22內,能分別調整下氣室202內的氣體經由第一氣體流道21流動至上氣室201內的流量與流速,以及上氣室201內的氣體經由第二氣體流道22流動至下氣室202內的流量與流速。藉此,可依照使用者行走速度的快慢而 對應地調整義肢膝關節100在伸直狀態與彎曲狀態之間變換的動作頻率。此外,由於第一連桿51、第二連桿52、上關節件1以及下關節件2共同構成一四連桿結構,且各第一連桿51的長度大於第二連桿52的長度,因此,各第一連桿51會暫時撐抵住上關節件1,使得上關節件1不會立即透過第一連桿51及第二連桿52相對於下關節件2旋轉,而使義肢膝關節100暫時保持在伸直狀態。藉此,能防止上關節件1在使用者重心不穩的狀態下旋轉,進而導致使用者跌倒的情形發生,故確實能達成本新型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00‧‧‧義肢膝關節
1‧‧‧上關節件
11‧‧‧座體
111‧‧‧導引孔
12‧‧‧滑移組件
2‧‧‧下關節件
24‧‧‧前樞接部
25‧‧‧後樞接部
26‧‧‧螺孔
3‧‧‧緩衝裝置
31‧‧‧桿件
34‧‧‧緩衝組件
341‧‧‧調整螺套
342‧‧‧壓蓋
343‧‧‧彈性體
4‧‧‧氣流調節裝置
41‧‧‧第一氣閥
42‧‧‧第二氣閥
5‧‧‧連動機構
51‧‧‧第一連桿
511‧‧‧上樞接部
512‧‧‧下樞接部
52‧‧‧第二連桿
521‧‧‧上桿體
522‧‧‧下桿體
523‧‧‧第一樞接部
524‧‧‧第二樞接部
53‧‧‧第三連桿

Claims (18)

  1. 一種義肢膝關節,包含:一上關節件,一下關節件,設置於該上關節件下方,該下關節件界定有一氣密空間、一與該氣密空間相連通的第一氣體流道,及一與該氣密空間相連通的第二氣體流道,一緩衝裝置,包括一穿設於該下關節件的桿件,及一連接於該桿件底端且位於該氣密空間內的塞件,該塞件將該氣密空間區隔成一上氣室及一下氣室,該第一氣體流道連通於該上氣室與該下氣室之間,該第二氣體流道連通於該上氣室與該下氣室之間,一氣流調節裝置,包括一設置於該第一氣體流道的第一氣閥,及一設置於該第二氣體流道的第二氣閥,該第一氣閥用以控制該下氣室內的氣體經由該第一氣體流道流入該上氣室內的流量,該第二氣閥用以控制該上氣室內的氣體經由該第二氣體流道流入該下氣室內的流量,及一連動機構,包括兩個第一連桿、一第二連桿,及一第三連桿,該兩第一連桿設置於該上關節件與該下關節件左右側,各該第一連桿上、下端分別樞接於該上關節件與該下關節件,該第二連桿上、下端分別樞接於該上關節件與該下關節件,該第三連桿上、下端分別樞接於該上關節件與該桿件頂端,該上關節件可藉由該連動機構相對於該下關節件轉動,使該第三連桿能透過該桿 件帶動該塞件於該氣密空間內上下移動。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義肢膝關節,其中,該第一、第二氣體流道分別具有一與該下氣室相連通的下氣孔、一與該上氣室相連通的上氣孔,及一連通於該下氣孔與該上氣孔之間的連通孔,該第一、第二氣閥分別穿設於該第一、第二氣體流道的該連通孔內,該第一、第二氣閥分別包含一閥針,及一套設於該閥針上的單向閥件,該第一、第二氣閥的該單向閥件套設於該閥針上的方向相反。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義肢膝關節,其中,該第一、第二氣閥分別更包含一套設於該閥針上並抵接於該單向閥件一側的塞套,該第一、第二氣閥的該塞套套設於該閥針上的方向相反,各該塞套界定有複數個呈環狀相間隔排列並可供氣體流通的流通孔,該第一氣閥的該單向閥件位於對應的該上氣孔與對應的該塞套之間,該第二氣閥的該單向閥件位於對應的該下氣孔與對應的該塞套之間。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義肢膝關節,其中,各該單向閥件包括一呈錐形狀的彈性片體,各該塞套包括一用以擋止對應的該彈性片體的擋環。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義肢膝關節,其中,各該塞套更包括一套設於對應的該閥針的套環,及複數個連接於該套環外周緣與該擋環之間且彼此相間隔的擋塊,該套環、該等擋塊及該擋環共同界定出該等流通孔,該等擋塊與該擋環共同界定出一呈錐形的擋止面,各該塞套的該擋止 面用以擋止對應的該彈性片體。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義肢膝關節,其中,該連通孔具有一與該下氣孔相連通的小孔徑部,及一與該上氣孔相連通的大孔徑部,各該閥針包括一螺接段、一形成於該螺接段一端且外徑漸縮的束縮段、一形成於該束縮段相反於該螺接段一端的頸段,及一形成於該頸段相反於該束縮段一端且外徑漸縮的插置段,該螺接段螺接於對應的該大孔徑部,該束縮段與對應的該上氣孔位置對齊,該插置段穿伸至對應的該小孔徑部用以控制其與該大孔徑部相連通之開口的大小,各該單向閥件更包括一與該彈性片體相連接並且套設於對應的該頸段的套筒,各該塞套的該套環套設於對應的該頸段。
  7. 如請求項1至6其中任一所述的義肢膝關節,其中,該第二連桿包含一上桿體,及一樞接於該上桿體底端的下桿體,該緩衝裝置更包括兩個設置於該下關節件上且左右相間隔的緩衝組件,各該緩衝組件呈傾斜狀用以供該下桿體抵壓。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義肢膝關節,其中,該下關節件界定有兩個左右相間隔的螺孔,各該緩衝組件包含一螺接於對應的該螺孔的調整螺套、一用以供該下桿體抵壓的壓蓋,及一設置於該調整螺套與該壓蓋之間的彈性體。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義肢膝關節,其中,該彈性體為一優力膠。
  10. 一種義肢膝關節,包含: 一上關節件,包括一座體,及一設置於該座體的滑移組件,該座體界定有一呈矩形的導引孔,該導引孔的長向沿一前後方向延伸,該滑移組件連接於該導引孔並可沿該前後方向滑動,一下關節件,設置於該上關節件下方,該下關節件界定有一氣密空間、一與該氣密空間相連通的第一氣體流道,及一與該氣密空間相連通的第二氣體流道,該下關節件包括一鄰近於中間位置處的前樞接部,及一位於頂端且間隔位於該前樞接部上方的後樞接部,一緩衝裝置,包括一穿設於該下關節件的桿件,及一連接於該桿件底端且位於該氣密空間內的塞件,該塞件將該氣密空間區隔成一上氣室及一下氣室,該第一氣體流道連通於該上氣室與該下氣室之間,該第二氣體流道連通於該上氣室與該下氣室之間,一氣流調節裝置,包括一設置於該第一氣體流道的第一氣閥,及一設置於該第二氣體流道的第二氣閥,該第一氣閥用以控制該下氣室內的氣體經由該第一氣體流道流入該上氣室內的流量,該第二氣閥用以控制該上氣室內的氣體經由該第二氣體流道流入該下氣室內的流量,及一連動機構,包括兩個第一連桿、一第二連桿,及一第三連桿,該兩第一連桿設置於該上關節件與該下關節件左右側,各該第一連桿上、下端分別樞接於該上關節件與該下關節件,各該第一連桿包含一樞接於該座體 的上樞接部,及一樞接於該前樞接部的下樞接部,該第二連桿上、下端分別樞接於該上關節件與該下關節件,該第二連桿包含一樞接於該座體的第一樞接部,及一樞接於該後樞接部的第二樞接部,各該第一連桿的長度大於該第二連桿的長度,該第三連桿上、下端分別樞接於該上關節件的該座體與該桿件頂端,該上關節件可藉由該連動機構相對於該下關節件轉動,使該第三連桿能透過該桿件帶動該塞件於該氣密空間內上下移動。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義肢膝關節,其中,該第一、第二氣體流道分別具有一與該下氣室相連通的下氣孔、一與該上氣室相連通的上氣孔,及一連通於該下氣孔與該上氣孔之間的連通孔,該第一、第二氣閥分別穿設於該第一、第二氣體流道的該連通孔內,該第一、第二氣閥分別包含一閥針,及一套設於該閥針上的單向閥件,該第一、第二氣閥的該單向閥件套設於該閥針上的方向相反。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義肢膝關節,其中,該第一、第二氣閥分別更包含一套設於該閥針上並抵接於該單向閥件一側的塞套,該第一、第二氣閥的該塞套套設於該閥針上的方向相反,各該塞套界定有複數個呈環狀相間隔排列並可供氣體流通的流通孔,該第一氣閥的該單向閥件位於對應的該上氣孔與對應的該塞套之間,該第二氣閥的該單向閥件位於對應的該下氣孔與對應的該塞套之間。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義肢膝關節,其中,各該單向閥件包括一呈錐形狀的彈性片體,各該塞套包括一用以擋止對應的該彈性片體的擋環。
  14. 如請求項13所述的義肢膝關節,其中,各該塞套更包括一套設於對應的該閥針的套環,及複數個連接於該套環外周緣與該擋環之間且彼此相間隔的擋塊,該套環、該等擋塊及該擋環共同界定出該等流通孔,該等擋塊與該擋環共同界定出一呈錐形的擋止面,各該塞套的該擋止面用以擋止對應的該彈性片體。
  15. 如請求項14所述的義肢膝關節,其中,該連通孔具有一與該下氣孔相連通的小孔徑部,及一與該上氣孔相連通的大孔徑部,各該閥針包括一螺接段、一形成於該螺接段一端且外徑漸縮的束縮段、一形成於該束縮段相反於該螺接段一端的頸段,及一形成於該頸段相反於該束縮段一端且外徑漸縮的插置段,該螺接段螺接於對應的該大孔徑部,該束縮段與對應的該上氣孔位置對齊,該插置段穿伸至對應的該小孔徑部用以控制其與該大孔徑部相連通之開口的大小,各該單向閥件更包括一與該彈性片體相連接並且套設於對應的該頸段的套筒,各該塞套的該套環套設於對應的該頸段。
  16. 如請求項10至15其中任一所述的義肢膝關節,其中,該第二連桿包含一上桿體,及一樞接於該上桿體底端的下桿體,該上桿體具有該第一樞接部,該下桿體則具有該第二樞接部,該緩衝裝置更包括兩個設置於該下關節 件上且左右相間隔的緩衝組件,各該緩衝組件呈傾斜狀用以供該下桿體抵壓。
  17. 如請求項16所述的義肢膝關節,其中,該下關節件界定有兩個左右相間隔的螺孔,各該緩衝組件包含一螺接於對應的該螺孔的調整螺套、一用以供該下桿體抵壓的壓蓋,及一設置於該調整螺套與該壓蓋之間的彈性體。
  18. 如請求項17所述的義肢膝關節,其中,該彈性體為一優力膠。
TW103204301U 2014-03-13 2014-03-13 義肢膝關節 TWM4830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04301U TWM483070U (zh) 2014-03-13 2014-03-13 義肢膝關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04301U TWM483070U (zh) 2014-03-13 2014-03-13 義肢膝關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83070U true TWM483070U (zh) 2014-08-01

Family

ID=51792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04301U TWM483070U (zh) 2014-03-13 2014-03-13 義肢膝關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8307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8057B (zh) * 2022-04-15 2023-04-01 德林股份有限公司 義肢膝關節
TWI797935B (zh) * 2021-12-30 2023-04-01 德林股份有限公司 義肢膝關節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7935B (zh) * 2021-12-30 2023-04-01 德林股份有限公司 義肢膝關節
TWI798057B (zh) * 2022-04-15 2023-04-01 德林股份有限公司 義肢膝關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16604B1 (en) Abdominal exercise apparatus
US7824315B2 (en) Stair climbing exercise apparatus with improved bellows
US9833377B2 (en) Walker
US7628741B2 (en) Exercise device and method
TWM483070U (zh) 義肢膝關節
GB2495189A (en) Four link hydraulic buffer knee join with auto-fill
DE102009053128B4 (de) Pufferstruktur für ein Kniegelenk
US2442896A (en) Crutch
CN206745880U (zh) 可调式指力训练器
CN219557684U (zh) 一种多轴缓冲着地气压膝关节
US2542567A (en) Artificial limb mechanism
KR100634817B1 (ko) 하체 단련기
CN106535998B (zh) 运动器材的调节装置
DE102013015288A1 (de) Trainingsgerät
CN104013236B (zh) 一种自由随行凳
JPS6131773A (ja) 弁組立体及び脚強化用器具
CN103845850B (zh) 一种可调节握力强度及握力范围的握力器
US20110269603A1 (en) Pneumatic Exercise Foot Pad Device
US1346724A (en) Apparatus for massaging the eyes
CN208405349U (zh) 一种带有伸缩杆的艾灸棒
WO2000071069A1 (es) Dispositivo para jugar al futbol en silla de ruedas
US2851694A (en) Artificial leg
CN205214363U (zh) 一种运动橡胶鞋底
CN108096799B (zh) 一种球拍网弦调节器
KR20120104815A (ko) 하체 단련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