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82870U - 具端子正向力補強結構的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具端子正向力補強結構的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82870U
TWM482870U TW102222837U TW102222837U TWM482870U TW M482870 U TWM482870 U TW M482870U TW 102222837 U TW102222837 U TW 102222837U TW 102222837 U TW102222837 U TW 102222837U TW M482870 U TWM482870 U TW M48287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terminal
terminals
positive force
sig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228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ames Patrick Young
Hua-Chun Chang
Original Assignee
Speedtech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eedtech Corp filed Critical Speedtech Corp
Priority to TW1022228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82870U/zh
Publication of TWM4828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82870U/zh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Description

具端子正向力補強結構的連接器
本創作是有關於一種具端子正向力補強結構的連接器,尤指一種可應用於為小尺寸連接器,並作為增加該連接器匹配時端子正向力用途的端子正向力補強結構。
由於電子裝置體積極小化及整體功能極大化的要求趨勢下,連接器不斷被要求要縮減各部尺寸,同時連接器在瞬間傳輸的電子訊號不對被要求增加,因此導致連接器各部尺寸機構脆弱化的趨勢。在一連接器與一對接連接器相互匹配時,該二連接器相互接觸的多數相對應端子間必須有足夠的正向力(normal force),以確保在該二連接器間傳輸的電子訊號完整傳遞。該二連接器間的正向力是一種沿各端子接觸面法線方向(normal direction)的力,且正向力除了確保各連接器的端子間傳遞的電子訊號不會有瞬斷現象(interruption)外,同時對各端子形成的電子訊號通路的電阻值也有密切關連。
由於二連接器相互匹配時,各端子接觸面的正向力通常是由至少一連接器的多數端子發生相對較大幅度的彈性變形產生,藉由該相對大幅度彈性變形端子的彈性回復力施加應力於各端子的接觸面,因此發生施加於各端子接觸面的正向力。在本說明書以下的敘述中,凡「正向力」 一詞即指在該相互接觸的二端子接觸面上所施加或承受的垂直方向力。該二連接器中,具有端子較小變形量的一連接器一般稱為公端連接器(male connector),另一具有較大端子彈性變形量的另一連接器則稱為母端連接器(female connector)。
由於在前述微小尺寸的連接器中,該連接器很可能無法提供 端子有足夠彈性變形空間,因此先前技藝長久以來主要是依賴一種施加於母端連接器端子的預應力(pre-load)來克服端子在有限空間提供正向力不足問題。這種在母端連接器的各端子施加預應力的先前技術例如美國第5,026,292號專利的揭露,參第13圖所示。
在前述美國第5,026,292號專利的揭露中,該連接器主要是由 一絕緣殼體A收容多數訊號端子B1及多數接地端子B2,該絕緣殼體A具有多數端子收容槽A1,各該訊號端子B1及接地端子B2是分別被裝置於該絕緣殼體A適當端子收容槽A1內。由於該美國第5,026,292號專利揭露的連接器是屬於一種卡片邊緣連接器(card edge connector;edge card connector),因此與該連接器對接的連接器是一種子卡(daughter card)C,該電子卡C上的電路接點C1便相當於對接連接器的公端子(male terminal)。
在第13圖中,各該訊號端子B1在被組裝入該絕緣殼體A的端 子收容槽A1前是自由狀態,該自由狀態的訊號端子B1被組裝入該絕緣殼體A的端子收容室A1時,受各該絕緣殼體A端子收容室A1拘束而發生彈性變形,則當各該訊號端子B1被完成組裝時,屬於已經發生彈性變形的狀態,此時各該訊號端子B1便具有回復彈性變形前狀態的傾向,因此稱各該訊號端子B1承受一預應力。
由於各該訊號端子B1承受一預應力,則當對接電子卡C插入 時,各該訊號端子B1可以以相對較小變形量即施加一相對較大的正向力,這是因為在各該訊號端子B1被組裝入各該絕緣殼體A端子收容室A1時已然發生第一次彈性變形,而在該電子卡C插入該連接器時導致各該訊號端子B1發生第二次彈性變形,因各該訊號端子B1的彈性變形量是自自由狀態發生第一次彈性變形量及第二次彈性變形量,藉彈性變形量的增加而加強各該訊號端子B1施加的正向力。
本創作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端子正向力補強結構的連接器,藉由該補強結構使該連接器至少特定端子能輸出較強的正向力。
本創作所揭露的創作主要是針對應用於一種被裝置於電路板邊緣區域的連接器,這種連接器主要是被應用在一電子裝置的外表週緣,業界稱為外部連接用連接器(external connection connector)。該連接器可能在某些情況下也可以被做為一種內部連接用連接器(internal connection connector),這種連接器主適是被應用於一電子裝置內部的不同電子電路或電路單元間的電氣連接。
本創作所揭露的連接器要主要是由一絕緣殼體及多數訊號端子組合而成,該絕緣殼體具有複數間隔牆,每二相近間隔牆間形成一端子容室。各該訊號端子具有一對接部、一固定部及一沿伸部,各該訊號端子的對接部具有一接觸面,各該端子接觸面是被用來與一對接連接器的端子形成機械性接觸。各該訊號端子的延伸部是被延伸出該絕緣殼體端子容室外,各該多數訊號端子的對接部是分別位於預定的端子容室範圍內。該 連接器更進一步具有一彈性體,該彈性體是被裝置於接近至少一訊號端子的對接部,且該彈性體是可貼近該特定訊號端子背離接觸面的一表面。
本創作所揭露的結構是可以被應用於一母端連接器。該連接 器未與一種預定對接的連接器鑲匹配時,該彈性體與該訊號端子可以是餘隙配合(Loose Fit)或干涉配合(Interference Fit),即該連接器完成組裝後,該彈性體與該訊號端子間可以是具有間隙或具有干涉的配合狀態。
本創作所揭露的該彈性體可以是一種具有良好彈性的熱塑 性彈性體(Thermal Plastic Elastomer,TPE),該彈性體可以是補強單一訊號端子的正向力,也可以是同時補強多數訊號端子的正向力,且該多數端子可以是包括至少一傳輸電源的電源端子或至少一傳輸接地訊號的接地端子。
本創作所揭露的該彈性體可以是具有幾何多邊形的外觀,包 括具有至少一中空穿孔。該彈性體可以是具有凹槽,該凹槽可收容該訊號端子對接部的一部分材料,藉以避免該訊號端子對接部意外接觸相鄰近的端子。
本創作以下之揭露僅在於舉例說明本創作的實施,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的實施範圍,此應先與陳明。
A‧‧‧絕緣殼體
A1‧‧‧端子收容槽
B1‧‧‧訊號端子
B2‧‧‧接地端子
C‧‧‧電子卡
C1‧‧‧電路接點
1‧‧‧母端連接器
11‧‧‧絕緣殼體
111‧‧‧缺槽
112‧‧‧上擋板
113‧‧‧間隔牆
114‧‧‧端子容室
115‧‧‧開口
116‧‧‧下擋板
117‧‧‧間隔牆
118‧‧‧端子容室
119‧‧‧開口
12‧‧‧端子
121‧‧‧對接部
122‧‧‧接觸面
123‧‧‧沿伸部
124‧‧‧固定部
13‧‧‧屏蔽殼體
14‧‧‧彈性體
2‧‧‧公端連接器
21‧‧‧絕緣殼體
211‧‧‧舌板
212‧‧‧凸緣
22‧‧‧端子
221‧‧‧對接部
222‧‧‧沿伸部
223‧‧‧固定部
23‧‧‧屏蔽殼體
3‧‧‧第二連接器
31‧‧‧絕緣殼體
311‧‧‧舌板
312‧‧‧凸緣
32‧‧‧端子
321‧‧‧對接部
322‧‧‧沿伸部
323‧‧‧固定部
33‧‧‧屏蔽殼體
34‧‧‧彈性體
341‧‧‧凹槽
第1圖,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與一對接連接器相互匹配的立體外觀圖。
第2圖,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正視圖。
第2-1圖,為第2圖俯視圖。
第2-2圖,為第2-1圖中A-A剖面圖(放大一倍)。
第3圖,為第2圖立體外觀圖。
第4圖,為第3圖爆炸圖。
第5圖,為與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相匹配的對接連接器正視圖。
第5-1圖,為第5圖俯視圖。
第5-2圖,為第5-1圖中B-B剖面圖(放大一倍)。
第6圖,為第5圖立體外觀圖。
第7圖,為第6圖立體爆炸圖。
第8圖,為第1圖俯視圖。
第9圖,為第8圖中C-C剖面圖。
第10圖,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立體外觀圖。
第11圖,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與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相互匹配剖面示意圖一。
第12圖,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與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相互匹配剖面示意圖二。
第13圖,為先前技術美國第5,026,292號專利揭露示意圖。
如第1圖、第3圖及第6圖所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是有關於一母端連接器1與一對接連接器相互匹配,該對接連接器在本實施例中是一種傳統的公端連接器2。該母端連接器1具有端子正向力補強結構,該公端連接器2在本實施例中則不具該正向力補強結構(參照第4圖及第7圖)。
如第2圖、第2-1圖、第2-2圖及第4圖所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所揭露的母端連接器1中,該母端連接器1主要具有一絕緣殼體11、多數 端子12及一屏蔽殼體13所組成。該母端連接器1的絕緣殼體11的一端具有一上擋板112及一下擋板113,且該二擋板112、113間形成一缺槽111,各該端子12是被配置於該上擋板112及下擋板113的適當位置。
各該端子12是由一種金屬材料加工製成,各該端子12分別具 有一對接部121及一沿伸部123,各該端子的對接部121及沿伸部123分別接近於該端子12的相對的二端,且各該端子12的對接部121及沿伸部123間是由一固定部124加以連接。各該端子12的對接部121是被用來與該公端2連接器的相對應端子22形成電氣連接(參第5圖至第7圖)。該母端連接器1的各該端子12沿伸部123是被用來與一電子電路或一線纜(圖示中未繪示)形成電性連接,使該該電子電路或線纜可以透過該母端連接器1而與該公端連接器2形成電性連接狀態。該母端連接器1各該端子12固定部124主要是被用來與該絕緣殼體11形成干涉,藉該絕緣殼體11而將個別端子12固定於該母端連接器1設計者預期的適當位置。
該母端連接器1的屏蔽殼體13是大致包附於該絕緣殼體11 外,且該屏蔽殼體13至少包覆相應於各該端子12固定部14位置之外,藉以提供各該端子12適當的電磁屏蔽保護。
如第2圖、第2-1圖及第2-2圖所示,該絕緣殼體11的上擋板 112及下擋板116上具有多數間隔牆113、117,兩相鄰近的間隔牆113、117間形成一端子容室114、118,使個別端子12的對接部121可以被收納於各該預定的端子容室114、118內。在本實施例中,各該端子12的對接部121分別具有一接觸面122各該端子12的接觸面122是裸露於該母端連接器1的缺槽111內。由於在本實施例中,該母端連接器1的多數端子12是被配置於該絕 緣殼體11的上擋板112及下擋板116上,因此在圖式中,各該端子12的接觸面122是成陣列地被排列於該絕緣殼體11缺槽111內相對二表面。
在該母端連接器1的絕緣殼體11上擋板112及下擋板116上分 別具有一個開口115、119,各該開口115、119的範圍分別可容納一彈性體14,各該彈性體114受限於該屏蔽殼體13、該絕緣殼體11的各開口115、119及各該端子12的對接部121,使各該彈性體14不脫離該母端連接器1設計者的預期位置範圍。由於各該彈性體14可以是以餘隙配合或干涉配合的方式被侷限於該絕緣殼體11的各別開口115、119範圍內,因此各該彈性體14可能與部分端子12對接部121間存在有間隙。在前述圖式的揭露中同時提供另一種限制各該彈性體14與該絕緣殼體11相對位置的手段,該手段主要是利用該母端連接器1的屏蔽殼體13與各該端子12的對接部121背離各該接觸面122的一表面形成的空間,各該被裝置於該空間內的彈性體12因該屏蔽殼體13與各該端子12的對接部121而被拘束。由於該母端連接器1的各該彈性體14在本創作的揭露中是被用來補強各該端子12對接部121輸出的正向力,因此關於該母端連接器1的各該彈性體14數量及拘束於定位的手段皆僅為例示而已,不能據以限縮解釋本創作得主張專利權的範圍。
如第5圖、第6圖及第7圖所示,該公端連接器2是被用來與前 述母端連接器1相匹配,該公端連接器2主要是由一絕緣殼體21、多數端子22及一屏蔽殼體23所組合成。該公端連接器2絕緣殼體21一表面凸伸有一舌板211,該舌板211二相對表面分別突出有多數凸緣212。該公端連接器2的各該端子22對接部221是被排列於該絕緣殼體的兩相近凸緣212間,藉以避免各該公端連接器2各該相鄰端子22意外接觸。
如第5-1圖及第5-2圖所示,各該公端連接器2的端子22分別 具有一對接部221,各該端子22對接部221是被用來與該母端連接器1的端子12形成機械性接觸,且該公端連接器2各該端子22對接部221是被排列於該絕緣殼體21的兩相近凸緣212間。各該公端連接器2的端子22分別具有一沿伸部222,各該公端連接器2的端子22沿伸部222是沿伸出該絕緣殼體22而與一外部電子電路或線纜形成電性連接。各該公端連接器2的端子22對接部221及沿伸部間222是由一固定部223連接,各該公端連接器2的端子22固定部223主要是被用來與該絕緣殼體21形成干涉,藉該絕緣殼體21而將個別端子22固定於該公端連接器2設計者預期的適當位置。
由於該公端連接器2各該端子22對接部221是被排列於該絕 緣殼體21的兩相近凸緣212間,且各該絕緣殼體21的凸緣212是位於該公端連接器2絕緣殼體21的舌板211相對二表面,因此該公端連接器2的各該端子22對接部221是成陣列地被排列於該絕緣殼體21舌板211相對二表面。
該公端連接器2的屏蔽殼體23是大致包附於該絕緣殼體21 外,且該屏蔽殼體21至少包覆相應於各該端子21固定部223位置之外,藉以提供各該端子22適當的電磁屏蔽保護。
如第1圖、第8圖及第9圖所示,在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中,當 該母端連接器1與該公端連接器2相互匹配時,該母端連接器1的絕緣殼體11缺槽111可容納該公端連接器2的絕緣殼體21舌板211。此時該母端連接器1的各該端子12對接部121是被排列於該缺槽111相對二表面,該公端連接器2的各該端子22對接部221是被排列於該舌板211相對二表面,則當該公端連接器2與該母端連接器1相互匹配時,各該母端連接器1的端子12與相對應的 各該公端連接器2端子22形成電性連接。
當該母端連接器1與該公端連接器2相互匹配時,該母端連接 器1的各別端子12接觸面122接觸該公端連接器2的相應端子22對接部221,造成各該母端連接器1端子12對接部121發生彈性變形,使各該母端連接器1端子12對接部121開始施加正向力於該公端連接器2的相應端子22對接部221。由於該母端連接器1個別端子12對接部121一旦發生彈性變形時,該母端連接器1個別端子12對接部121便迫使各該彈性體14彈性變形,各該彈性體14受力彈性變形後的回復力是施力於該母端連接器1個別端子12對接部121,因此該母端連接器1個別端子12對接部121施加於該公端連接器2的相應端子22對接部221的正向力因此而增加,即該正向力等於該母端連接器1各該端子12對接部121彈性變形回復力再加該各彈性體14的彈性變形回復力。
如第2-2圖、第9圖及第13圖所示,在某些應用,該母端連接 器1各該端子12對接部121及各該彈性體14二者彈性變形後的回復力也許仍不足夠;此時可考慮將該母端連接器1的各該端子12對接部121施加如本說明書先前技術部份所述的預應力,使該母端連接器1各該端子12對接部121對該公端連接器2各該端子22對接部221施加的彈性回復力在加上該端子12承受的預應力。更進一步的選擇性方案是使該母端連接器1的各該彈性體14於該連接器組裝完成後即承受預應力,則當該母端連接器1與該對接的公端連接器2相匹配時,該母端連接器1各該端子12對接部121對該公端連接器2各該端子22對接部221施加的正向力,除了前述各該母端連接器1的端子12彈性回復力、各該彈性體14彈性回復力及各該母端連接器1的端子12承受預 應力總合外,再更進一步地加上該母端連接器1各該彈性體14承受的預應力。
由於該母端連接器1設置各該彈性體14的目的在於增加各端 子12對接部121施加於該公端連接器2端子22的正向力,傳統各種增加連接器端子匹配時各端子承受正向力的措施都可以應用於該實施例中的各該彈性體。本說明書前述利用該母端連接器1各端子12承受預應力及/或各該彈性體14承受預應力的說明中,主要是揭露該母端連接器1可透過適當措施增加各該彈性體14對各該端子12對接部的輔助施力,藉以增加該母端連接器1各端子12對該對接連接器端子施加正向力,並非用以限制該母端連接器1增加各端子12施力應採取的措施及其策略順序。
現今一般的小間距連接器(fine pitch connector)具有大量端 子,各該端子傳輸的電子訊號可能包括差動電子訊號(differential signal)、電源訊號(power signal)、接地訊號(grounding signal)或特殊識別訊號(identifying signal),部分端子的部分細微機構可能因特別需求而異於其他,但無礙於本創作適用於這種小間連接器,特別是一種用來傳輸高頻電子訊號的小間距連接器。
在前述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中,各該連接器1、2端子12、22間的正向力可以是透過各該彈性體14的彈性回復力補強,使該母端連接器1的各該端子12對接部121朝該公端連接器2各該端子22施加較大的正向力。各該母端連接器1的端子12對接部121甚至可以因材料尺寸限制而僅具微小彈性回復力,此時各該連接器1、2端子12、22間的正向力即可依靠該母端連接器1各該彈性體14的彈性回復力補強各該端子12、22接觸的正向力。
在前述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中,各該彈性體14的外形幾何形狀 及各部尺寸均相關於各該彈性體14因應彈性變型後的回復力大小,而且各該彈性體14的材料特性也攸關於各該彈性體14因應彈性變型後的回復力大小。在該實施例中,各該彈性體14的外型是一種具有多數弧形表面的實心彈性體14,但在本創作其他應用中,各該彈性體14的外型是因設計者實際需求而可為任何必要變化或修改。本創作實施例中的各該彈性體14可以是一種具有良好彈性的熱塑性彈性體,例如:二氧化矽複合材料(Santoprene);或一種熱塑性硫化橡膠(Thermoplastic Vulcanizate,TPV)。
如第10圖所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主要是修改自前述第一實 施例,因該第二實施例中的母端連接器1與該第一實施例相較下只有尺寸上的些微改變,因此以下關於本創作第二實施例的敘述主要是以被用來與該母端連接器1相互匹配的對接連接器為主。在以下關於本創作的第二實施例中,由於業界對連接器性別的定義是依據該連接器與一對接連接器相互匹配時的端子彈性變形量,惟在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中,難以適用這種定義方式。為簡化揭露並明確區隔該第二實施例與該第一實施例,在以下第二實施例的揭露中該母端連接器1是指與該第一實施例相同結構但具些惟尺寸變異的連接器,而被用來與該母端連接器1匹配的一對接連接器則稱為第二連接器3。
如第10圖、第11圖及第12圖所示,在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中, 該第二連接器3是被用來與前述母端連接器1相匹配,該第二連接器3主要是由一絕緣殼體31、多數端子32及一屏蔽殼體33所組合成。該第二連接器3絕緣殼體31一表面凸伸有一舌板311,該舌板311二相對表面分別突出有多數 凸緣312,且該第二端連接器3的各該端子32是被排列於該絕緣殼體31的兩相近凸緣312間。
各該第二連接器3的端子32分別具有一對接部321、一沿伸部 322及一固定部323,各該端子32對接部321是被用來與該母端連接器1的端子12形成機械性接觸,且該第二連接器3各該端子32對接部321是被排列於該絕緣殼體31的舌板311兩相近凸緣312間,使該第二連接器3各該端子32對接部321是成陣列地被排列於該絕緣殼體31舌板311相對二表面。各該第二連接器3的端子32分別具有一沿伸部322沿伸出該絕緣殼體31,且各該第二連接器3的端子32分別是由各該固定部323連接該對接部321及沿伸部322。
在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中,該第二連接器3的各別端子32對接 部321是被排列於該絕緣殼體31舌板311的相對二表面,且被裝置於該絕緣殼體31舌板311的各該多數端子32對接部321間被裝置有一彈性體34,藉該彈性體34至少可避免各該端子32對接部321意外接觸,同時該彈性體3也可補強各該排列於第二連接器3舌板311二表面的端子32對接部321,使各該端子32對接部321於該第二連接器3與該母端連接器1相互匹配時具有較強正向力。由於該第二連接器3的各別端子32對接部321可以具有一定彈性變形的位移量,因此難以認為該第二連接器3屬於傳統連接器性別定義下的公端連接器;同時傳統連接器性別定義下的母端連接器的對接連接器不能是同一性別連接器。
在該第二實施例中,該第二連接器3與該母端連接器1相匹配時,該第二連接器3絕緣殼體31的舌片311是被容納在該母端連接器1的缺槽111內,且該第二連接器3的各別端子32對接部321是與該母端連接器1的各 別端子12對接部121形成電性連接。由於該母端連接器1的各別端子12對接部121可彈性變形,且該第二連接器3各該端子32對接部也可以彈性變形,因此當該二連接器1、3相互匹配時,該二連接器1、3的各別端子12、32對接部121、321分別朝向各該彈性體14、34彈性變形,此時各該彈性體14、34也因彈性變形而產生回復力施加在各該端子12、32的對接部121、321,藉此使各該連接器1、3的各別端子12、32對接部121、321可提供較大的正向力。
如第4圖及第10圖所示,該第二連接器的3彈性體34表面不如 該母端連接器1的各彈性體14表面平整。該第二連接器3的彈性體34表面具有多數凹槽341,各該凹槽341可分別收納各該第二連接器3個別端子32對接部321的部分材料,藉以使相鄰近的各該第二連接器3端子32對接部321隔離,避免相鄰的各該第二連接器3端子32對接部321意外接觸。比較該二圖式的揭露可發現,雖然本創作二實施例的揭露皆是以一彈性體14、34提供多數端子12、32正向力補強,且沿特定軸向觀察各該彈性體14、34的外觀幾何形狀,可以發現本創作二實施例揭露的彈性體14、34可以是一種多次重複的幾何形狀,因此各該彈性體14、34可以被視為是由多數個相同或相近外形的彈性體組合。
為調整該第二連接器3的彈性體34對各該端子32對接部321的施力,該彈性體34的適當處可以設置穿孔或其他不平整表面,藉此避免該二連接器1、3間過大的正向力導致該二連接器1、3解除匹配狀態的困難。
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揭露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的範圍,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 飾,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母端連接器
11‧‧‧絕緣殼體
111‧‧‧缺槽
112‧‧‧上擋板
113‧‧‧間隔牆
116‧‧‧下擋板
117‧‧‧間隔牆
121‧‧‧對接部
122‧‧‧接觸面
123‧‧‧沿伸部
124‧‧‧固定部
13‧‧‧屏蔽殼體
14‧‧‧彈性體

Claims (17)

  1. 一種具端子正向力補強結構的連接器,其主要具有一絕緣殼體及多數訊號端子,該絕緣殼體具有複數間隔牆,每二相近間隔牆間形成一端子容室,各該訊號端子具有一對接部、一固定部及一沿伸部,各該訊號端子的對接部具有一接觸面,各該端子接觸面是被用來與一對接連接器的端子形成機械性接觸,各該訊號端子的固定部是被用來固定於該絕緣殼體的預定位置,各該訊號端子的沿伸部是被延伸出該絕緣殼體端子容室外,各該多數訊號端子的對接部是分別位於預定的端子容室範圍內,其特徵在於:該連接器更進一步具有一彈性體,該彈性體屬於一種具有彈性的絕緣材料,該彈性體是被裝置於接近至少一訊號端子的對接部,且該彈性體是可貼近該訊號端子背離接觸面的一表面。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端子正向力補強結構的連接器,其中該連接器是一種母端連接器。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具端子正向力補強結構的連接器,其中該連接器不屬於被裝置在一電路板邊緣區域者。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具端子正向力補強結構的連接器,其中該連接器於未匹配狀態時,該彈性體是被緊貼於該特定訊號端子。
  5. 如請求項2所述之具端子正向力補強結構的連接器,其中該彈性體是可貼近於一被用來傳輸電源訊號的端子。
  6. 如請求項2所述之具端子正向力補強結構的連接器,其中該彈性體是可貼近於一被用來傳輸接地電子訊號的端子。
  7. 如請求項4所述之具端子正向力補強結構的連接器,其中該彈性體是緊貼於一被用來傳輸電源訊號的端子。
  8. 如請求項4所述之具端子正向力補強結構的連接器,其中該彈性體是緊貼 於一被用來傳輸電源訊號的端子。
  9. 如請求項4所述之具端子正向力補強結構的連接器,其中該彈性體是緊貼於一被用來傳輸接地電子訊號的端子。
  10. 如請求項2或4所述之具端子正向力補強結構的連接器,其中該彈性體整體具有一致的外觀尺寸。
  11. 如請求項2或4所述之具端子正向力補強結構的連接器,其中該彈性體是一柱體。
  12. 如請求項2或4所述之具端子正向力補強結構的連接器,其中該彈性體是一種熱塑性彈性體(thermal plastic elastomer)。
  13. 如請求項2或4所述之具端子正向力補強結構的連接器,其中該絕緣殼體外具有一屏蔽殼體,該屏蔽殼體至少包附相應於各該訊號端子固定部位置之外。
  14. 如請求項2或4所述之具端子正向力補強結構的連接器,其中該彈性體可以是具有凹槽,該凹槽可收容該訊號端子對接部的一部分材料。
  15. 如請求項11所述之具端子正向力補強結構的連接器,其中該彈性體被一穿孔貫穿。
  16. 如請求項12所述之具端子正向力補強結構的連接器,其中該彈性體是由一種二氧化矽複合材料(Santoprene)構成。
  17. 如請求項13所述之具端子正向力補強結構的連接器,其中該彈性體是被限制在該屏蔽殼體及該訊號端子對接部間。
TW102222837U 2013-12-04 2013-12-04 具端子正向力補強結構的連接器 TWM4828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22837U TWM482870U (zh) 2013-12-04 2013-12-04 具端子正向力補強結構的連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22837U TWM482870U (zh) 2013-12-04 2013-12-04 具端子正向力補強結構的連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82870U true TWM482870U (zh) 2014-07-21

Family

ID=51724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22837U TWM482870U (zh) 2013-12-04 2013-12-04 具端子正向力補強結構的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8287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70734A (zh) * 2014-09-05 2016-04-06 广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TWI556521B (zh) * 2014-08-07 2016-11-01 Kuang Ying Comp Equipment Co Electrical connector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6521B (zh) * 2014-08-07 2016-11-01 Kuang Ying Comp Equipment Co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5470734A (zh) * 2014-09-05 2016-04-06 广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5470734B (zh) * 2014-09-05 2018-02-06 广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37980B2 (en) Connector
KR101471283B1 (ko) 커넥터 장치
US947891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power terminals in an upper row in contact with those in a lower row
US938548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grounding plate
TWI530028B (zh) 連接器
US827725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US7651372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with shields on mating housings
US8353728B2 (en) Receptacle connector having contact modules and plug connector having a paddle board
US20170033508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ground terminals
US892636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detect function
US20160141817A1 (en) Power connector assembly
TWI650908B (zh) 連接器
US7708603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rosstalk features
US936269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9553412B2 (en) Electronic connector
TWM583144U (zh) 卡緣連接器結構
JP2014203734A (ja) 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及びプラグコネクタ
JP6121537B2 (ja) プラグコネクション
US20160079713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assembly thereof
TWM482870U (zh) 具端子正向力補強結構的連接器
US20110028046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plural types of contacts
TWM499667U (zh) 微型插頭電連接器、微型插座電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合
TW201433020A (zh) 連接器
US10177512B2 (en) Simplified electrical connector
TWI794387B (zh) 轉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