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80790U - 具有肋結構的插座電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肋結構的插座電連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480790U TWM480790U TW102223654U TW102223654U TWM480790U TW M480790 U TWM480790 U TW M480790U TW 102223654 U TW102223654 U TW 102223654U TW 102223654 U TW102223654 U TW 102223654U TW M480790 U TWM480790 U TW M480790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ical connector
- bottom plate
- side wall
- plate
- abutting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638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Description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電連接器,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肋結構的插座電連接器。
時下多媒體系統、個人電腦或網路應用等領域高速發展,由於不同平台之間的資料交換量日益龐大,對於訊號傳輸方面的速度與頻寬的要求也愈來愈高。因此現有一種符合高速標準的電連接器,如微型通用序列匯流排3.0(Micro USB 3.0),其分為互相匹配的插座電連接器與插頭電連接器,插頭電連接器具有並排的第一插合部與第二插合部,插座電連接器具有並排的第一嵌合部與第二嵌合部,第一嵌合部與第二嵌合部分別對應於第一插合部與第二插合部,因此當插頭電連接器適當插入插座電連接器時,第一插合部與第二插合部會分別插入第一嵌合部與第二嵌合部。其中,插座電連接器的底板上具有朝內部隆起的中間部,中間部係用以分隔插座電連接器的框體內部空間,從而形成第一嵌合部與第二嵌合部。
符合高速標準的具有第一嵌合部與第二嵌合部的插座電連接器可相容於非高速標準的僅具有第一插合部的插頭電連接器,如Micro USB 2.0插頭電連接器。當僅具有第一插合部的插頭電連接器插入所述插座電連接器中,僅第一插合部會插入第一嵌合部,而第二嵌合部是空著的。在此情況下,由於第一插合部鄰近中間部的一側,僅依靠中間部抵接第一插合部的方式固定,其固持穩定度會降低,亦造成第一插合部易發生左右搖晃或傾斜等問題,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插座電連接器的框體變形,以至於無法電性導通。
有鑑於現有技術之不足,本創作的目的在提出一種具有肋結構的插座電連接器,以期能改善當插頭電連接器(特別是非高速標準之插頭電連接器),插入符合高速標準(如Micro USB 3.0)並與之匹配的插座電連接器時,因固持穩定度不足,而導致插頭電連接器搖晃或傾斜等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創作提出一種具有肋結構的插座電連接器,用於匹配插頭電連接器,插頭電連接器包括第一插合部或插頭電連接器包括並排的第一插合部與第二插合部,所述具有肋結構的插座電連接器包括框體、中間部、抵接部、膠芯部與複數端子。框體包括頂板、兩側板與底板,頂板與底板彼此平行設置,兩側板彼此對立且分別連接頂板與底板。中間部位於底板上,中間部區隔框體為第一嵌合部與第二嵌合部,中間部包括毗鄰第一嵌合部的第一側壁與毗鄰第二嵌合部的第二側壁。第一嵌合部於平行底板的方向具有第一寬度,第二嵌合部於平行底板的方向具有第二寬度,第一寬度大於第二寬度,其中,第一嵌合部匹配第一插合部,第二嵌合部匹配第二插合部。抵接部連接第一側壁且朝向頂板延伸,膠芯部固定於框體的一側,膠芯部延伸有第一舌板與第二舌板,第一舌板位於第一嵌合部中,第二舌板位於第二嵌合部中。複數端子固定於膠芯部且分別延伸於第一舌板與第二舌板上。
在本創作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側壁與第二側壁分別垂直於底板。
在本創作一實施例中,所述底板與中間部係金屬板一體成形,所述抵接部係第二側壁切割彎折成形。更進一步地,該中間部還包括彎折段,彎折段連接於第一側壁與第二側壁之間,抵接部實質上係彎折段與第二側壁切割彎折成形。
在本創作一實施例中,所述抵接部於垂直於底板方向上的高度大於所述金屬板的厚度。
在本創作一實施例中,所述抵接部垂直於底板。
在本創作一實施例中,所述抵接部包括抵接面以及相對立的自由端與固定端,固定端連接第一側壁,抵接面的一側鄰接自由端,抵接面的另一側鄰接固定端,其中,抵接面可抵接第一插合部。
在本創作一實施例中,所述抵接部的自由端具有頂面,頂面面對所述頂板,頂面的側邊具有倒角。
在本創作一實施例中,所述抵接面與第一側壁共面。
本創作所提出的一種具有肋結構的插座電連接器,其可利用抵接部抵接插頭電連接器的第一插合部,增加固持穩定度,因此當非高速標準的僅具有第一插合部的插頭電連接器插入插座電連接器的第一嵌合部時,由於抵接部的輔助,插頭電連接器不會產生搖晃或傾斜等問題,並有效避免了因所述框體發生變形,以至於當插頭電連接器插入插座電連接器中卻無法電性導通的可能。
為讓本創作之目的、特徵和優點能使該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更易理解,下文舉一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0‧‧‧插座電連接器
110‧‧‧框體
111‧‧‧頂板
112‧‧‧側板
113‧‧‧底板
114‧‧‧插接腳
115‧‧‧第一嵌合部
116‧‧‧第二嵌合部
120‧‧‧中間部
121‧‧‧第一側壁
122‧‧‧第二側壁
123‧‧‧彎折段
124‧‧‧表面
130‧‧‧抵接部
131‧‧‧抵接面
132‧‧‧自由端
133‧‧‧固定端
134‧‧‧頂面
135‧‧‧倒角
140‧‧‧膠芯部
141‧‧‧第一舌板
142‧‧‧第二舌板
150‧‧‧端子
H1、H2、H3‧‧‧高度
W1‧‧‧第一寬度
W2‧‧‧第二寬度
110‧‧‧框體
111‧‧‧頂板
112‧‧‧側板
113‧‧‧底板
114‧‧‧插接腳
115‧‧‧第一嵌合部
116‧‧‧第二嵌合部
120‧‧‧中間部
121‧‧‧第一側壁
122‧‧‧第二側壁
123‧‧‧彎折段
124‧‧‧表面
130‧‧‧抵接部
131‧‧‧抵接面
132‧‧‧自由端
133‧‧‧固定端
134‧‧‧頂面
135‧‧‧倒角
140‧‧‧膠芯部
141‧‧‧第一舌板
142‧‧‧第二舌板
150‧‧‧端子
H1、H2、H3‧‧‧高度
W1‧‧‧第一寬度
W2‧‧‧第二寬度
第1圖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具有肋結構的插座電連接器示意圖。
第2圖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插座電連接器的框體示意圖。
第3圖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插座電連接器的前視圖。
第4圖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插座電連接器的底視圖。
請參照第1圖,第1圖所示為本創作所提出之具有肋結構的插座電連接器100。在本實施例中,具有肋結構的插座電連接器100為符合Micro USB 3.0標準的插座型態之電連接器,但不限於此。具有肋結構的插座電連接器100用於匹配插頭電連接器,其中,插座電連接器100可匹配符合高速標準的插頭電連接器,並且亦相容非高速標準的插頭電連接器。所述符合高速標準的插頭電連接器為Micro USB 3.0插頭電連接器,其包括並排的第一插合部與第二插合部(未繪示),所述非高速標準的插頭電連接器如Micro USB 2.0插頭電連接器,其僅具有第一插合部。具有肋結構的插座電連接器100包括框體110、中間部120、抵接部130、膠芯部140與複數端子150。框體110包括頂板111、兩側板112與底板113,頂板111與底板113彼此平行設置,兩側板112彼此對立、平行且分別連接頂板111與底板113的兩側,兩側板112並分別朝外延伸有插接腳114,而中間部120則位於底板113上並朝框體110內隆起。
請再同時參照第1圖、第2圖與第3圖,第2圖所示為插座電連接器100的框體110,第3圖為插座電連接器100的前視圖。在本實施例中,頂板111、兩側板112、底板113與中間部120係金屬板一體成形,其可利用一片金屬板沖壓成所需形狀後,數次折彎所述金屬板使其循序形成頂板111、側板112、底板113與中間部120,中間部120即為底板113向內彎折而成形,插接腳114則再由兩側板112與底板113鄰近側板112的部份切割彎折而成形。
中間部120包括第一側壁121、第二側壁122與彎折段123,中間部120將框體110區隔為第一嵌合部115與第二嵌合部116,第一側壁121毗鄰第一嵌合部115,第二側壁122毗鄰第二嵌合部116,彎折段123連接於第一側壁121與第二側壁122之間,彎折段123與頂板111之間間隔有一段高度H1(如第3圖所示),而此段高度H1係對應於Micro USB 3.0插頭電連接器的第一插合部與第二插合部之間的連接段(未繪示)的厚度。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側壁121與第二側壁122分別垂直於底板113,且第一側壁121與第二側壁122彼此平行;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側壁可相對於底板與第二側壁呈現傾斜狀。第一嵌合部115於平行底板113且垂直側板112的方向具有第一寬度W1(如第3圖所示),第二嵌合部116於平行底板113且垂直側板112的方向具有第二寬度W2(如第3圖所示),第一寬度W1大於第二寬度W2。其中,第一嵌合部115匹配第一插合部,第二嵌合部116匹配第二插合部,相應的,第一插合部的寬度亦大於第二插合部的寬度。
抵接部130連接第一側壁121且朝向頂板111延伸,在本實施例中,抵接部130係由彎折段123與第二側壁122切割後彎折成形,且抵接部130垂直於底板113。抵接部130包括抵接面131以及相對立的自由端132與固定端133,固定端133連接第一側壁121,自由端132延伸靠近頂板111,自由端132與頂板111之間間隔有一段高度H2(如第3圖所示),所述高度H2之設計以不干涉第一插合部與第二插合部及其連接段的插入與退出為原則。在本實施例中,自由端132與頂板111之間距的高度H2小於彎折段123與頂板111之間距的高度H1。除此之外,抵接部130於垂直於底板113方向上的高度H3大於所述金屬板的厚度(未標號)。
抵接面131毗鄰第一嵌合部115,抵接面131的一側鄰接自由端132,抵接面131的另一側鄰接固定端133,並且抵接面131與第一側壁121毗鄰第一嵌合部115的表面124係彼此平行且共面;在第一側壁相對於底板與第二側壁呈現傾斜狀的另一實施例中,抵接面與第一側壁毗鄰第一嵌合部的表面會夾有一角度。當第一插合部插入第一嵌合部115,抵接面131可抵接第一插合部的側邊,從而有效阻擋第一插合部的晃動,特別是在僅有Micro USB 2.0插頭電連接器的第一插合部插入第一嵌合部115的情況下,抵接部130及其抵接面131可協同頂板111、側板112、底板113與中間部120,緊密固持第一插合部,增加穩定度。並且,抵接部130的自由端132具有頂面134,頂面134面對頂板111,頂面134的相對兩側邊具有倒角135。當所述Micro USB 3.0插頭電連接器插入插座電連接器100時,頂面134的倒角135有助於減少所述第一插合部、第二插合部及其間之連接段與第一嵌合部115、第二嵌合部116、中間部120與抵接部130之間的干涉與摩擦的狀況。
請同時參照第1圖、第2圖與第4圖,第4圖所示為插座電連接器100的底視圖。膠芯部140固定於框體110的後側,膠芯部140延伸有第一舌板141與第二舌板142,第一舌板141位於第一嵌合部115中,第二舌板142位於第二嵌合部116中。複數端子150固定於膠芯部140,且該些端子150的前段分別延伸並設置於第一舌板141與第二舌板142上,該些端子150的後段則穿透膠芯部140向後延伸(如第4圖所示),以便於能利用焊接等方式電性連接至電子裝置的相應線路。當所述插頭電連接器的第一插合部與第二插合部插入第一嵌合部115與第二嵌合部116時,第一舌板141與第二舌板142會分別插入第一插合部與第二插合部上的相應插槽中,該些端子150會電性連接所述插槽中所排列的相應端子。
綜上所述,本創作所提出的一種具有肋結構的插座電連接器,所述抵接部相對於框體具有相當於肋結構的功效,利用抵接部抵接插頭電連接器的第一插合部,增加固持穩定度,因此當非高速標準的僅具有第一插合部的插頭電連接器插入插座電連接器的第一嵌合部時,由於抵接部的輔助,插頭電連接器不會產生搖晃或傾斜等問題,並有效避免了因所述框體發生變形,以至於當插頭電連接器插入插座電連接器中卻無法電性導通的可能。
雖然本創作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於限定本創作,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插座電連接器
110‧‧‧框體
111‧‧‧頂板
112‧‧‧側板
113‧‧‧底板
114‧‧‧插接腳
115‧‧‧第一嵌合部
116‧‧‧第二嵌合部
120‧‧‧中間部
121‧‧‧第一側壁
122‧‧‧第二側壁
123‧‧‧彎折段
124‧‧‧表面
130‧‧‧抵接部
131‧‧‧抵接面
132‧‧‧自由端
133‧‧‧固定端
134‧‧‧頂面
135‧‧‧倒角
140‧‧‧膠芯部
141‧‧‧第一舌板
142‧‧‧第二舌板
150‧‧‧端子
Claims (9)
- 一種具有肋結構的插座電連接器,用於匹配一插頭電連接器,該插頭電連接器包括一第一插合部或該插頭電連接器包括並排的一第一插合部與一第二插合部,包括:
一框體,包括一頂板、兩側板與一底板,該頂板與該底板彼此平行設置,該兩側板彼此對立且分別連接該頂板與該底板;
一中間部,位於該底板上,該中間部區隔該框體為一第一嵌合部與一第二嵌合部,該中間部包括一毗鄰該第一嵌合部的第一側壁與一毗鄰該第二嵌合部的第二側壁,該第一嵌合部於平行該底板的方向具有一第一寬度,該第二嵌合部於平行該底板的方向具有一第二寬度,該第一寬度大於該第二寬度,其中,該第一嵌合部匹配該第一插合部,該第二嵌合部匹配該第二插合部;
一抵接部,連接該第一側壁且朝向該頂板延伸;
一膠芯部,固定於該框體的一側,該膠芯部延伸有一第一舌板與一第二舌板,該第一舌板位於該第一嵌合部中,該第二舌板位於該第二嵌合部中;以及
複數端子,固定於該膠芯部且分別延伸於該第一舌板與該第二舌板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有肋結構的插座電連接器,其中,該第一側壁與該第二側壁分別垂直於該底板。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具有肋結構的插座電連接器,其中,該底板與該中間部係金屬板一體成形,該抵接部係該第二側壁切割彎折成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具有肋結構的插座電連接器,其中,該中間部還包括一彎折段,該彎折段連接於該第一側壁與該第二側壁之間,該抵接部實質上係該彎折段與該第二側壁切割彎折成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具有肋結構的插座電連接器,其中,該抵接部於垂直於該底板方向上的高度大於所述金屬板的厚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具有肋結構的插座電連接器,其中,該抵接部垂直於該底板。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具有肋結構的插座電連接器,其中,該抵接部包括一抵接面以及相對立的一自由端與一固定端,該固定端連接該第一側壁,該抵接面的一側鄰接該自由端,該抵接面的另一側鄰接該固定端,其中,該抵接面可抵接該第一插合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具有肋結構的插座電連接器,其中,該抵接部的該自由端具有一頂面,該頂面面對該頂板,該頂面的側邊具有一倒角。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具有肋結構的插座電連接器,其中,該抵接面與該第一側壁共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223654U TWM480790U (zh) | 2013-12-13 | 2013-12-13 | 具有肋結構的插座電連接器 |
CN201410151101.9A CN103972712B (zh) | 2013-12-13 | 2014-04-16 | 具有肋结构的插座电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223654U TWM480790U (zh) | 2013-12-13 | 2013-12-13 | 具有肋結構的插座電連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480790U true TWM480790U (zh) | 2014-06-21 |
Family
ID=51241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2223654U TWM480790U (zh) | 2013-12-13 | 2013-12-13 | 具有肋結構的插座電連接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972712B (zh) |
TW (1) | TWM480790U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44818B (zh) * | 2009-10-14 | 2013-06-12 |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JP5312288B2 (ja) * | 2009-10-27 | 2013-10-09 |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ルドケース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コネクタ |
CN201717371U (zh) * | 2010-06-21 | 2011-01-19 | 江先斌 | 一种设有两个对接部的连接器 |
CN102810804A (zh) * | 2011-06-02 | 2012-12-05 | 莫列斯公司 | 插座连接器 |
TWM452509U (zh) * | 2012-08-22 | 2013-05-01 | Molex Inc | 插座連接器、插頭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合 |
-
2013
- 2013-12-13 TW TW102223654U patent/TWM480790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4
- 2014-04-16 CN CN201410151101.9A patent/CN103972712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72712A (zh) | 2014-08-06 |
CN103972712B (zh) | 2018-03-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300064B2 (en) | Connector | |
US8475211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dapted for plural different mating connectors | |
US9209568B2 (en) |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nti-mismating members | |
TWM497366U (zh) | 電連接器組合 | |
TW201703374A (zh) | 電連接器及其組合 | |
TWM518830U (zh) | 插座電連接器 | |
WO2018090675A2 (zh) | 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 | |
US20060154524A1 (en) | Shell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7442064B2 (en) | Board connecting body | |
US20110312223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dapted for plural different mating connectors | |
CN106532325B (zh) | 插头连接器及电子总成 | |
TWM480790U (zh) | 具有肋結構的插座電連接器 | |
TWI593200B (zh) | 線纜連接器組合 | |
TWM493783U (zh) | 增高型電連接器 | |
CN202840017U (zh) | 卡缘连接器 | |
TWM497370U (zh) | 複合式連接器 | |
TWI542080B (zh) | 電連接器 | |
TWM648681U (zh) | 具緊貼區與間隔區且設有卡勾件的連接器 | |
JP3187192U (ja) | コネクタ及び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対 | |
TWM631349U (zh) | 電連接器 | |
TWM505091U (zh) | 插頭連接器 | |
TWM448826U (zh) | 具防誤插機制之Micro-Fit連接器結構 | |
TWM631975U (zh) | 電連接器 | |
TWI430517B (zh) | 卡緣連接器及其下料式端子與絕緣基座 | |
TWM458699U (zh) | 具防誤插Micro-Fit連接器及其對接連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K |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