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80024U - 燈具結構 - Google Patents

燈具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80024U
TWM480024U TW102223726U TW102223726U TWM480024U TW M480024 U TWM480024 U TW M480024U TW 102223726 U TW102223726 U TW 102223726U TW 102223726 U TW102223726 U TW 102223726U TW M480024 U TWM480024 U TW M48002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power
cover
front cover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237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zhi-qun Li
zheng-xiu Wu
Original Assignee
Fet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ton Ltd filed Critical Feton Ltd
Priority to TW1022237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80024U/zh
Publication of TWM4800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80024U/zh
Priority to CN201420425282.5U priority patent/CN204114704U/zh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Switches Operated By Changes In Physical Conditions (AREA)

Description

燈具結構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燈具結構,尤其是指可設置於各種結構物並提供作為光源使用的燈具結構。
習知一般安裝在各種結構表面的燈具,通常是利用螺絲、磁力、雙面膠或是其他複雜的固定結構,將該燈具固設於前述之結構物表面,然而在許多特殊的結構物中,如踢腳板結構或是表面具有凹槽的結構中,這類燈具則無法適應,能以利用螺絲去固鎖。因此本創作基於習知燈具之缺失進行創作。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燈具結構,其主要目的在於其係可提供可設置於一結構物中,並作為光源使用。
本創作燈具結構的次一目的係該燈具結構係可配合一踢腳板結構,而使得本創作之燈具結構可設置於該踢腳板結構中。
本創作燈具結構的再一目的係該燈具結構係進一步包括一底盒,並透過該底盒而使得本創作之燈具結構可設置於各種結構物中。
本創作主要係一種燈具結構,其係可設置於一結構物中,且包括:一發光裝置,其係一由電力驅動發光之光源;一電氣裝置,其係包 括一操作單元、一控制單元以及一電力單元;以及一主體,其係包括一前蓋以及一後蓋;其中,該發光裝置係設置於該後蓋前端部;該電氣裝置係設置於該主體中,該操作單元係電氣連接該控制單元並係一提供操作該發光裝置的界面並將操作產生的電氣信息傳輸至該控制單元,該電力單元係一電力供應裝置並電氣連接該控制單元,該控制單元係進一步電氣連接該發光裝置並係依據該操作單元的電氣信息而對應選擇開啟或關閉該電力單元供給電力至該發光裝置中的一狀態;以及該前蓋具有一透光部對應該發光裝置,該後蓋係設置於該前蓋後部,且主體係透過該後蓋對應固設於該結構物中。
前述之實施例中,該發光裝置以及該電氣裝置中的該操作單元與該控制單元係設置於該後蓋之前端部,且該電力單元係設置於該後蓋之後端部。
前述之實施例中,該主體的前蓋係進一步包括一穿孔部,該穿孔部係貫穿該前蓋且該穿孔部之位置係對應該操作單元。
前述之實施例中,該操作單元係一非接觸式光學感測元件,且在該操作單元受到觸發的狀態中,該控制單元係進一步電氣連接該發光裝置並係依據該操作單元的電氣信息而對應選擇開啟或關閉該電力單元供給電力至該發光裝置中的一狀態。
前述之實施例中,該操作單元係選擇一熱釋電紅外線感測器、一反射式光耦、一、光敏感測器以及一太陽能傳感器中的一非接觸式光學感測元件。
前述之實施例中,該操作單元係一透過觸碰產生觸發訊號的 一電氣開關元件,且在該操作單元受到觸發的狀態中,該控制單元係依據該操作單元的電氣信息而對應選擇開啟或關閉該電力單元供給電力至該發光裝置中的一狀態。
前述之實施例中,該操作單元係選擇一按鍵開關以及一電容式觸碰開關中的一電氣開關元件。
前述之實施例中,該操作單元係一振動感測器,且在該操作單元受到觸發的狀態中,該控制單元係依據該操作單元的電氣信息而對應選擇開啟或關閉該電力單元供給電力至該發光裝置中的一狀態。
前述之實施例中,該電氣裝置係進一步包括一電路板,該電路板係設置於該主體中,該操作單元以及控制單元係設置於該電路板上,該電路板係設置在該後蓋的前端部與該前蓋之間,該電力單元係設置在該後蓋的後端部並透過該電路板而電氣連接該控制單元。再者,該操作單元係對應設置於該電路板前端面;以及該前蓋係進一步包括一穿孔部,該穿孔部係貫穿該前蓋且位置係對應該操作單元。
前述之實施例中,該結構物係進一步包括一凹槽,且該主體係透過該後蓋固設於該凹槽中。
前述之實施例中,該主體係進一步包括一固定部,該後蓋係透過該固定部固設於該凹槽中。
前述之實施例中,該固定部係設置在該後蓋之後端面上,且該固定部係對應該凹槽並與該凹槽相互結合。
前述之實施例中,該固定部係進一步包括複數個第一卡榫以及複數個第二卡榫,該些第一卡榫以及該些第二卡榫係自該後蓋的後端面 向後延伸並可側向彈性變形的柱狀體,且該第一卡榫係位於該後蓋上部,該第二卡榫係位於該後蓋下部,該第一卡榫與該第二卡榫的距離是與該凹槽的開口大小形成機構干涉的尺寸關係。
前述之實施例中,該主體之後蓋置入該結構物之凹槽中時,該第一卡榫與該第二卡榫會與該凹槽形成機構干涉,且該第一卡榫與該第二卡榫會適應該凹槽而產生彈性變形,並使得該第一卡榫與該第二卡榫分別形成壓掣該凹槽的彈性力,以致於該固定部可透過該第一卡榫與該第二卡榫固定於該凹槽處。
前述之實施例中,該固定部中的該第一卡榫與該第二卡榫係分別進一步包括一第一卡榫凹槽與一第二卡榫凹槽;以及該凹槽係進一步包括一第一凸緣與一第二凸緣;其中,該第一卡榫凹槽係形成於該第一卡榫上端面的一凹槽結構,且該第二卡榫凹槽係形成於該第二卡榫下端面的一凹槽結構;以及該第一凸緣係形成於該凹槽上部的一凸緣結構,該第二凸緣別係形成於該凹槽下部的一凸緣結構,且該第一凸緣與該第二凸緣別係對應可分別機構囓合該第一卡榫凹槽與該第二卡榫凹槽。
前述之實施例中,該前蓋係進一步包括至少一缺口,該缺口係形成於該前蓋側邊的凹槽。
前述之實施例中,該後蓋係進一步包括一電池座以及至少一電極穿孔;以及該電力單元係進一步包括一電池安裝部以及至少一電極導電元件;其中,該電池座係自該後蓋後端面向後延伸形成可設置至少一電池的一殼體結構,且該電池座中所形成可設置該電池之空間係定義為該電池安裝部;該電極穿孔係自該後蓋後端面向前貫穿形成配合該電極導電元 件之穿孔結構;以及該電極導電元件係一端固設於該電路板後端面且另一端穿過所對應的該電極穿孔,該電極導電元件並係對應該電池安裝部且透過該電路板電氣連接至該控制單元。
如前述之實施例中,該操作單元係一非接觸式光學感測元件,且係進一步包括一第一光學感應器以及一第二光學感應器,該第一光學感應器與該第二光學感應器係分別提供對應的電氣信息並分別傳輸至該控制單元;其中,該控制單元依據該操作單元對應觸發狀態所提供的電氣信息而選擇開啟該電力單元供給電力至該發光裝置或關閉該電力單元供給電力至該發光裝置中的一狀態。
前述之實施例中,該前蓋中的該透光部進一步係一透光材質所構成,並設置在該前蓋中對應該發光裝置的位置。
前述之實施例中,該前蓋中的該穿孔部可以係設置在該透光部中。
前述之實施例中,該結構物係一踢腳板結構,並係設置在家具或是室內的牆面底部。
前述之實施例中,該結構物係進一步包括一凹槽,且該主體係透過該後蓋固設於該凹槽中;以及該凹槽係向兩側延伸的凹槽結構,且該凹槽向外的開口處係定義為一開口。
前述之實施例中,該固定部中的該第一卡榫與該第二卡榫係分別進一步包括一第一卡榫凹槽與一第二卡榫凹槽;以及該凹槽係進一步包括一第一凸緣與一第二凸緣;其中,該第一卡榫凹槽係形成於該第一卡榫上端面的一凹槽結構,且該第二卡榫凹槽係形成於該第二卡榫下端面的 一凹槽結構;以及該第一凸緣係形成於該凹槽上部的一凸緣結構,該第二凸緣別係形成於該凹槽下部的一凸緣結構,且該第一凸緣與該第二凸緣別係對應可分別機構囓合該第一卡榫凹槽與該第二卡榫凹槽。
前述之實施例中,該主體係進一步包括一底盒,該底盒係具有一前端口以及一容置部的一盒狀結構,該容置部係該底盒中的一空間,該前端口係自該容置部往該底盒前端貫穿的一開口結構,且該前端口與該容置部分別係配合可容置該主體中的後蓋;以及該前蓋後端部係具有一前蓋內周緣,該前蓋係一後端部為內凹的一盒狀體且該前蓋係後端部內周緣表面係定義為該前蓋內周緣;其中,在該後蓋插置入該底盒之容置部中的狀態,該主體中的該前蓋係覆蓋住該底盒中的該前端口,且該前蓋內周緣係包覆該底盒之前端口的外周圍表面,並透過該前蓋內周緣包覆該底盒前端口外周圍表面。
該主體中的該前蓋係進一步包括至少一前蓋凹槽;以及該底盒係進一步包括對應該前蓋凹槽的至少一卡勾;其中該前蓋凹槽係形成於該前蓋內周緣並係自表面內凹的結構;該卡勾係自該底盒之前端口外周圍表面凸出表面的一凸緣結構,且該卡勾係對應配合該前蓋凹槽;以及該前蓋內周緣係包覆該底盒之前端口的外周圍表面,並透過該前蓋內周緣包覆該底盒前端口外周圍表面以及該前蓋凹槽與該卡勾相互囓合。
前述之實施例中,該底盒之後端面係一平面,且該底盒之後端面係進一步設置一背膠,該背膠係一雙面膠,該底盒並係透過該背膠黏著在該結構物表面。
前述之實施例中,該結構物係具有鐵磁性材質所構成;以及 該底盒之後端面係一平面,且該底盒之後端面係進一步設置一磁鐵,該磁鐵係具有鐵磁性的一磁性物質所構成,該底盒並係透過該磁鐵的磁力吸附在該結構物表面上。
前述之實施例中,該底盒之後端面係一平面,且該底盒之後端面係進一步設置至少一螺絲穿孔。
前述之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一無線電源發射裝置,該無線電源發射裝置係電氣連接一電力供應裝置,並將該電力供應裝置所供給之電力轉換以諧振能量進行能量輸出的一電氣裝置;以及該電氣裝置之電力單元係進一步包括一無線電源接收裝置,該無線電源接收裝置係設置在該主體之後蓋的後端部,且係可對應接收該無線電源發射裝置諧振能量並轉換為電力的一電氣裝置;其中,該電力供應裝置輸出之電力信號源係經由該無線電源發射裝置轉換為諧振能量並發射到周圍區域,該電力單元中的該無線電源接收裝置係接收該無線電源發射裝置所發射之諧振能量並進一步將所接收之諧振能量轉為該發光裝置與該電氣裝置所需之電力。
實施利該無線電源發射裝置係進一步包括一諧振發射驅動電路、一發射電路以及一發射線圈,且該電力供應裝置係可輸出電力至該無線電源發射裝置;其中,該諧振發射驅動電路係一電氣信號調節電路並係可將該電力供應裝置所提供之部分電力轉換為一電氣信號輸出至該發射電路;以及該發射線圈係設置於該發射電路中,該發射電路係將該諧振發射驅動電路所產生之電氣信號轉換為諧振能量,並以諧振能量的型態經由該發射線圈向外發射。
實施利該無線電源接收裝置係進一步包括一接收電路以及 一整流電路,且該接收電路係至少包括一接收線圈的一諧振電路;其中,該接收電路係對應該無線電源發射裝置之發射電路而可接收該發射電路之發射線圈所發射之諧振訊號並對應轉換為一電力輸出,該整流電路係一電氣信號調節電路,並用以將該接收電路所輸出之電力調節轉換為該發光裝置與該電力單元所需之電力形態並供給該發光裝置與該電力單元中的電力負載所使用。
實施利該結構物係進一步包括一凹槽,且該主體係透過該後蓋固設於該凹槽中,該無線電源發射裝置係設置在該結構物之凹槽中。
為使熟悉該項技藝人士瞭解本創作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茲藉由下述具體實施例,並配合所附之圖式,詳加說明如後。
1‧‧‧發光裝置
2‧‧‧電氣裝置
21‧‧‧操作單元
211‧‧‧第一光學感應器
212‧‧‧第二光學感應器
22‧‧‧控制單元
23‧‧‧電力單元
231‧‧‧電池安裝部
232‧‧‧電極導電元件
233‧‧‧無線電源接收裝置
233a‧‧‧接收電路
233b‧‧‧整流電路
233c‧‧‧接收線圈
24‧‧‧電路板
3‧‧‧主體
31‧‧‧前蓋
311‧‧‧透光部
312‧‧‧穿孔部
313‧‧‧缺口
314‧‧‧前蓋內周緣
315‧‧‧前蓋凹槽
32‧‧‧後蓋
321‧‧‧電池座
322‧‧‧電極穿孔
33‧‧‧底盒
331‧‧‧前端口
332‧‧‧容置部
333‧‧‧卡勾
334‧‧‧背膠
335‧‧‧磁鐵
336‧‧‧螺絲穿孔
34‧‧‧固定部
341‧‧‧第一卡榫
342‧‧‧第二卡榫
343‧‧‧第一卡榫凹槽
344‧‧‧第二卡榫凹槽
4‧‧‧無線電源發射裝置
41‧‧‧諧振發射驅動電路
42‧‧‧發射電路
43‧‧‧發射線圈
100‧‧‧結構物
101‧‧‧凹槽
102‧‧‧開口
103‧‧‧第一凸緣
104‧‧‧第二凸緣
105‧‧‧面板
110‧‧‧螺絲
200‧‧‧電池
300‧‧‧電力供應裝置
第1圖係顯示本創作燈具結構一實施例之立體組合視圖;第2圖係顯示本創作第1圖實施例另一視角之立體組合視圖;第3圖係顯示本創作第1圖實施例之立體分解視圖;第4圖係顯示本創作第2圖實施例之立體分解視圖;第5圖係顯示本創作燈具結構之電氣關聯圖;第6圖係顯示本創作第1圖實施例之另一實施方式的立體分解視圖;第7圖係顯示本創作燈具結構一實施例之立體分解視圖;第8圖係顯示本創作第7圖實施例之立體組合視圖;第9圖係顯示本創作第7圖實施例之局部側剖視圖;第10圖係顯示本創作第8圖實施例之局部側剖視圖; 第11圖係顯示本創作燈具結構一實施例之立體組合視圖;第12圖係顯示本創作第11圖實施例另一視角之立體組合視圖;第13圖係顯示本創作第11圖實施例之立體分解視圖;第14圖係顯示本創作第12圖實施例之立體分解視圖;第15圖係顯示本創作燈具結構一實施例之局部元件的立體分解視圖;第16圖係顯示本創作燈具結構一實施例之立體分解視圖;第17圖係顯示本創作第16圖實施例之立體組合視圖;第18圖係顯示本創作第16圖實施例之局部側視圖;第19圖係顯示本創作第17圖實施例之局部側視圖;第20圖係顯示本創作燈具結構一實施例之立體分解視圖;第21圖係顯示本創作第20圖實施例之側剖視圖;第22圖係顯示本創作第20圖實施例之立體組合視圖;第23圖係顯示本創作第22圖實施例之側剖視圖;第24圖係顯示本創作第20圖實施例之另一實施方式的局部元件的側剖視圖;第25圖係顯示本創作第20圖實施例之再一實施方式的局部元件的側剖視圖;第26圖係顯示本創作燈具結構一實施例之局部元件電氣關聯圖;以及第27圖係顯示本創作第8圖實施例之另一實施方式的局部元件的側剖視圖。
為使本創作能被更清楚的了解,以下將以一個具體實施方式 作為本創作之說明。
本創作燈具結構主要係可直接裝設於各種結構物上,並用以作為一光源使用。第1圖係顯示本創作燈具結構一實施例之立體組合視圖,第2圖係顯示本創作第1圖實施例另一視角之立體組合視圖,第3圖係顯示本創作第1圖實施例之立體分解視圖,第4圖係顯示本創作第2圖實施例之立體分解視圖,以及第5圖係顯示本創作燈具結構之電氣關聯圖。參考第1圖、第2圖、第3圖、第4圖以及第5圖所顯示,本創作之燈具結構係包括一發光裝置1、一電氣裝置2以及一主體3。其中,該發光裝置1係一可經由電力驅動發光之光源,該發光裝置1係設置於該主體3中;該電氣裝置2係設置於該主體3中並電氣連接該發光裝置1,且包括一操作單元21、一控制單元22以及一電力單元23,該操作單元21係電氣連接該控制單元22並係一提供操作該發光裝置1的界面且可將操作產生的電氣信息傳輸至該控制單元22,該電力單元23係一電力供應裝置並用以供給該發光裝置1以及該電氣裝置2所需的電力,該控制單元22係分別電氣連接該操作單元21、該電力單元23以及該發光裝置1並係依據該操作單元21的電氣信息而對應選擇開啟或關閉該電力單元23供給電力至該發光裝置1中的一狀態;以及該主體3係進一步包括一前蓋31以及一後蓋32,該發光裝置1以及該電氣裝置2係設置於該後蓋32中,該前蓋31具有一透光部311對應該發光裝置1,該後蓋32係設置於該前蓋31後部,且該主體3係透過該後蓋32固設於一結構物的表面上。因此,當該操作單元21被觸發而輸出一對應之電氣信息至該控制單元22時,該控制單元22會對應該操作單元21輸出之電氣信息而對應選擇開啟或關閉該電力單元23供給電力至該發光裝置1中的一狀態,並進一步對應開啟或關閉該 發光裝置1;在該控制單元22對應該操作單元21輸出之電氣信息而開啟該發光裝置1的狀態下,該電力單元23會供應該發光裝置1所需的電力,而使得該發光裝置1產生光源並自該前蓋31中的該透光部311穿透出;以及在該控制單元22對應該操作單元21輸出之電氣信息而關閉該發光裝置1的狀態下,該電力單元23會停止供應該發光裝置1所需的電力,而使得該發光裝置1不產生光源。
前述之實施例中,該發光裝置1以及該電氣裝置2中的該操作單元21與該控制單元22係設置於該後蓋32之前端部,且該電力單元23係設置於該後蓋32之後端部。
再次參考第1圖、第2圖、第3圖、第4圖以及第5圖所顯示,前述本創作燈具結構之具體實施例中,前述之主體3中的前蓋31係進一步包括一穿孔部312,該穿孔部312係貫穿該前蓋31且該穿孔部312之位置係對應該操作單元21。其中,該操作單元21可以係一非接觸式光學感測元件,例如熱釋電紅外線感測器(Pyroelectric Infrared Radial Sensor)、反射式光耦(Reflected Infrared Sensors)、光敏感測器或太陽能傳感器等,且該操作單元21係設置於對應該前蓋31之穿孔部312,使得當該操作單元21受到觸發時,可選擇該發光裝置1開啟或關閉。
前述該操作單元21可以係一透過觸碰產生觸發訊號的一電氣開關元件,例如按鍵開關、電容式觸碰開關等,且該操作單元21係設置於對應該前蓋31之穿孔部312,使得當觸碰該操作單元21時,可選擇該發光裝置1開啟或關閉。
再者,前述之操作單元21可以係一振動感測器(Vibration Sensor),使得當該操作單元21受到觸發時,可選擇該發光裝置1開啟或關閉。
第6圖係顯示本創作第1圖實施例之另一實施方式的立體分解視圖。參考第6圖所顯示,且再次參考第1圖、第2圖、第3圖、第4圖以及第5圖所顯示,前述之實施例中,該電氣裝置2進一步包括一電路板24,該電路板24係設置於該主體3中,該操作單元21以及控制單元22係設置於該電路板24上,該電路板24係設置在該後蓋32的前端部與該前蓋31之間,該電力單元23係設置在該後蓋32的後端部並透過該電路板24而電氣連接該控制單元22。
前述之實施例中,該操作單元21則對應設置於該電路板24前端面且對應該前蓋31之穿孔部312。
第7圖係顯示本創作燈具結構一實施例之立體分解視圖,第8圖係顯示本創作第7圖實施例之立體組合視圖,第9圖係顯示本創作第7圖實施例之局部側剖視圖,以及第10圖係顯示本創作第8圖實施例之局部側剖視圖。參考第7圖、第8圖、第9圖以及第10圖所顯示,且再次參考第1圖、第2圖、第3圖以及第4圖所顯示,前述之實施例中,該主體3係透過該後蓋32固設於一結構物100中的一凹槽101,使得該主體3固設於該結構物100的表面上。再者,該主體3係進一步包括一固定部34,該後蓋32係透過該固定部34固設於該結構物100的凹槽101中。其中,該固定部34可以係設置在該後蓋32之後端面上,並對應該結構物100的凹槽101,且透過該固定部34與該凹槽101的結合,而進一步使得該後蓋32固設於該結構物100的凹槽101中。
再者,前述之實施例中,該固定部34係進一步包括複數個第一卡榫341以及複數個第二卡榫342,該些第一卡榫341以及該些第二卡榫 342係自該後蓋32的後端面向後延伸並可側向彈性變形的柱狀體,且該第一卡榫341係位於該後蓋32上部,該第二卡榫342係位於該後蓋32下部,該第一卡榫341與該第二卡榫342的距離是與該結構物100之凹槽101的開口大小形成機構干涉的尺寸關係。因此,當該主體3之後蓋32置入該結構物100之凹槽101中時,該第一卡榫341與該第二卡榫342會與該凹槽101形成機構干涉,且該第一卡榫341與該第二卡榫342會適應該凹槽101而產生彈性變形,並使得該第一卡榫341與該第二卡榫342分別形成壓掣該凹槽101的彈性力,以致於該固定部34可透過該第一卡榫341與該第二卡榫342固定於該凹槽101處。
前述之實施例中,該固定部34中的該第一卡榫341與該第二卡榫342係分別進一步包括一第一卡榫凹槽343與一第二卡榫凹槽344;以及該結構物100之凹槽101中係進一步包括一第一凸緣103與一第二凸緣104。其中,該第一卡榫凹槽343係形成於該第一卡榫341上端面的一凹槽結構,且該第二卡榫凹槽344係形成於該第二卡榫342下端面的一凹槽結構;以及該第一凸緣103係形成於該凹槽101上部的一凸緣結構,該第二凸緣104別係形成於該凹槽101下部的一凸緣結構,且該第一凸緣103與該第二凸緣104別係對應可分別機構囓合該第一卡榫凹槽343與該第二卡榫凹槽344。因此,當該主體3之後蓋32置入該結構物100之凹槽101中時,該第一卡榫341與該第二卡榫342會與該凹槽101形成機構干涉,且該第一卡榫341與該第二卡榫342會適應該凹槽101而產生彈性變形,且該第一卡榫凹槽343與該第二卡榫凹槽344分別囓合所對應的該第一凸緣103與該第二凸緣104,使得該第一卡榫341與該第二卡榫342分別形成壓掣該凹槽101的彈性力以及該第一卡榫 凹槽343與該第二卡榫凹槽344分別囓合所對應的該第一凸緣103與該第二凸緣104時,該固定部34係可透過該第一卡榫341與該第二卡榫342固定於該凹槽101處。
前述之實施例中,該主體3之前蓋31係進一步包括至少一缺口313,該缺口313係形成於該前蓋31側邊的凹槽。因此,可透過使用用工具插置入該缺口313並撬開該前蓋31,而進一步取出該主體3。
第11圖係顯示本創作燈具結構一實施例之立體組合視圖,第12圖係顯示本創作第11圖實施例另一視角之立體組合視圖,第13圖係顯示本創作第11圖實施例之立體分解視圖,以及第14圖係顯示本創作第12圖實施例之立體分解視圖。參考第11圖、第12圖、第13圖以及第14圖所顯示,且再次參考第1圖、第2圖以及第5圖所顯示,前述之實施例中,該後蓋32係進一步包括一電池座321以及至少一電極穿孔322;以及該電力單元23係進一步包括一電池安裝部231以及至少一電極導電元件232。其中,該電池座321係自該後蓋32後端面向後延伸形成可設置至少一電池200的一殼體結構,且該電池座321中所形成可設置該電池200之空間係定義為該電池安裝部231;該電極穿孔322係自該後蓋32後端面向前貫穿形成配合該電極導電元件232之穿孔結構;以及該電極導電元件232係一端固設於該電路板24後端面且另一端穿過所對應的該電極穿孔322,該電極導電元件232並係對應該電池安裝部231且透過該電路板24電氣連接至該控制單元22。因此,當該電池200設置入該電池安裝部231時,該電池200中的各電極會對應電氣連接該電極導電元件232,使得該電池200的電力可經由該電極導電元件232導引,並經過該電路板24而傳輸至該電氣裝置2中的該控制單元22,再由該控 制單元22分配該電池200所提供的電力。
前述之實施例中,該操作單元21可以係一非接觸式光學感測元件且進一步包括一第一光學感應器211以及一第二光學感應器212,使得該操作單元21所提供操作該發光裝置1的界面係包括該第一光學感應器211與該第二光學感應器212,且該第一光學感應器211與該第二光學感應器212係分別提供對應的電氣信息並分別傳輸至該控制單元22,用以提供該控制單元22選擇開啟該電力單元23供給電力至該發光裝置1或關閉該電力單元23供給電力至該發光裝置1中的一狀態。
再者,前述之實施例中,該第一光學感應器211可以係一熱釋電紅外線感測器,用以在感應到人體動作時,提供一對應的電氣信息;該第二光學感應器212可以係一光敏感測器,用以在感應環境亮度過低時,提供另一對應的電氣信息。因此,當該第二光學感應器212對應環境亮度未達過低之狀態時,該控制單元22依據該操作單元21的電氣信息而對應選擇關閉該電力單元23供給電力至該發光裝置1的狀態,而使得該發光裝置1不產生光源;以及當該第二光學感應器212對應環境亮度達過低之狀態,且該第一光學感應器211同時感應到人體動作之狀態時,該控制單元22依據該操作單元21的電氣信息而對應選擇開啟該電力單元23供給電力至該發光裝置1的狀態,而使得該發光裝置1產生光源。
第15圖係顯示本創作燈具結構一實施例之局部元件的立體分解視圖。參考第15圖所顯示,且再次參考第1圖以及第3圖所顯示,前述之實施例中,該前蓋31中的該透光部311進一步係一透光材質所構成,並設置在該前蓋31中對應該發光裝置1的位置。因此當該發光裝置1產生光源 時,該發光裝置1的光源會自該透光部311穿透出該主體3。
再者,前述該前蓋31中的該穿孔部312可以係設置在該透光部311中。
第16圖係顯示本創作燈具結構一實施例之立體分解視圖,第17圖係顯示本創作第16圖實施例之立體組合視圖,第18圖係顯示本創作第16圖實施例之局部側視圖,以及第19圖係顯示本創作第17圖實施例之局部側視圖。參考第16圖、第17圖、第18圖以及第19圖所顯示,且再次參考第7圖、第8圖、第9圖以及第10圖所顯示,前述之實施例中,該結構物100可以係一踢腳板結構,用以設置在家具或是室內的牆面底部;該凹槽101係向兩側延伸的凹槽結構,用以提供電線等線材的佈置,且該凹槽101向外的開口處係定義為一開口102;以及該結構物100進一步包括至少一面板105,該面板105係設置於該凹槽101中的該開口102局部,且前述該主體3中的該後蓋32係可以設置於該開口102未設置該面板105的其它局部。
前述之實施例中,該凹槽101也係可以包括有該第一凸緣103以及該第二凸緣104,且該第一凸緣103與該第二凸緣104分別係對應可囓合該固定部34中的該第一卡榫341之第一卡榫凹槽343與該第二卡榫342之第二卡榫凹槽344。因此,當該主體3之後蓋32插置入該結構物100之凹槽101中的該開口102時,該第一卡榫341與該第二卡榫342會與該凹槽101形成機構干涉,且該第一卡榫341與該第二卡榫342會適應該凹槽101而產生彈性變形,且該第一卡榫凹槽343與該第二卡榫凹槽344分別囓合所對應的該第一凸緣103與該第二凸緣104,使得該第一卡榫341與該第二卡榫342分別形成壓掣該凹槽101的彈性力以及該第一卡榫凹槽343與該第二卡榫凹槽344分 別囓合所對應的該第一凸緣103與該第二凸緣104時,該固定部34係可透過該第一卡榫341與該第二卡榫342固定於該凹槽101處。
第20圖係顯示本創作燈具結構一實施例之立體分解視圖,第21圖係顯示本創作第20圖實施例之側剖視圖,第22圖係顯示本創作第20圖實施例之立體組合視圖,以及第23圖係顯示本創作第22圖實施例之側剖視圖。參考第20圖、第21圖、第22圖以及第23圖所顯示,且再次參考第11圖、第12圖、第13圖以及第14圖所顯示,前述之實施例中,該主體3係進一步包括一底盒33,該底盒33係具有一前端口331以及一容置部332的一盒狀結構,該容置部332係該底盒33中的一空間,該前端口331係自該容置部332往該底盒33前端貫穿的一開口結構,且該前端口331與該容置部332分別係配合可容置該主體3中的後蓋32;以及該前蓋31後端部係具有一前蓋內周緣314,該前蓋31係一後端部為內凹的一盒狀體且該前蓋31係後端部內周緣表面係定義為該前蓋內周緣314。其中,當該後蓋32插置入該底盒33之容置部332中時,該主體3中的該前蓋31係覆蓋住該底盒33中的該前端口331,且該前蓋內周緣314係包覆該底盒33之前端口331的外周圍表面,並透過該前蓋內周緣314包覆該底盒33前端口331外周圍表面,而進一步結合該前蓋31後端部與該底盒33前端部。
前述之實施例中,該主體3中的該前蓋31係進一步包括至少一前蓋凹槽315;以及該底盒33係進一步包括對應該前蓋凹槽315的至少一卡勾333。其中,該前蓋凹槽315係形成於該前蓋內周緣314並係自表面內凹的結構;以及該卡勾333係自該底盒33之前端口331外周圍表面凸出表面的一凸緣結構,且該卡勾333係對應配合該前蓋凹槽315。因此,當該後蓋32 插置入該底盒33之容置部332中時,該主體3中的該前蓋31係覆蓋住該底盒33中的該前端口331,且該前蓋內周緣314係包覆該底盒33之前端口331的外周圍表面,並透過該前蓋內周緣314包覆該底盒33前端口331外周圍表面以及該前蓋凹槽315與該卡勾333相互囓合,而進一步結合該前蓋31後端部與該底盒33前端部。
前述之實施例中,該底盒33之後端面係一平面,且該底盒33之後端面係進一步設置一背膠334,該背膠334可以係一雙面膠,因此可透過該背膠334黏著在各種結構物表面,而進一步固設該主體3。
第24圖係顯示本創作第20圖實施例之另一實施方式的局部元件的側剖視圖。參考第24圖所顯示,且再次參考第20圖、第21圖、第22圖以及第23圖所顯示,前述之實施例中,該底盒33之後端面係一平面,且該底盒33之後端面係進一步設置一磁鐵335,該磁鐵335係具有鐵磁性的一磁性物質所構成,因此可透過該磁鐵335的磁力吸附在各種具有鐵磁性材質的結構物表面上,而進一步固設該主體3。
第25圖係顯示本創作第20圖實施例之再一實施方式的局部元件的側剖視圖。參考第25圖所顯示,且再次參考第20圖、第21圖、第22圖以及第23圖所顯示,前述之實施例中,該底盒33之後端面係一平面,且該底盒33之後端面係進一步設置至少一螺絲穿孔336,該螺絲穿孔336係貫穿該底盒33後端面的一穿孔結構,因此可利用螺絲穿透過該螺絲穿孔336而固鎖在結構物表面上,且進一步固設該主體3。
第26圖係顯示本創作燈具結構一實施例之局部元件電氣關聯圖,以及第27圖係顯示本創作第8圖實施例之另一實施方式的局部元件的 側剖視圖。參考第26圖以及第27圖所顯示,且再次參考第5圖、第7圖、第8圖、第9圖以及第10圖所顯示,本創作之燈具結構中係進一步包括一無線電源發射裝置4,該無線電源發射裝置4係可設置在該結構物100之凹槽101中,且係電氣連接一電力供應裝置300,並將該電力供應裝置300所供給之電力轉換以諧振能量進行能量輸出的一電氣裝置;以及該電氣裝置2之電力單元23係進一步包括一無線電源接收裝置233,該無線電源接收裝置233係設置在該主體3之後蓋32的後端部,且係可對應接收該無線電源發射裝置4諧振能量並轉換為電力的一電氣裝置。因此,當該電力供應裝置300輸出之電力信號源係經由該無線電源發射裝置4轉換為諧振能量並發射到周圍區域時,該電力單元23中的該無線電源接收裝置233會接收該無線電源發射裝置4所發射之諧振能量,且該無線電源接收裝置233會進一步將所接收之諧振能量轉為該發光裝置1與該電氣裝置2所需之電力。
前述實施例中,該無線電源發射裝置4係進一步包括一諧振發射驅動電路41、一發射電路42以及一發射線圈43,且該電力供應裝置300係可輸出電力至該無線電源發射裝置4。其中,該諧振發射驅動電路41係一電氣信號調節電路並係可將該電力供應裝置300所提供之部分電力轉換為一電氣信號輸出至該發射電路42;以及該發射線圈43係設置於該發射電路42中,該發射電路42係將該諧振發射驅動電路41所產生之電氣信號轉換為諧振能量,並以諧振能量的型態經由該發射線圈43向外發射。
再者,述實施例中,該無線電源接收裝置233係進一步包括一接收電路233a以及一整流電路233b,且該接收電路233a係至少包括一接收線圈233c的一諧振電路。其中,該接收電路233a係對應該無線電源發射裝置 4之發射電路42而可接收該發射電路42之發射線圈43所發射之諧振訊號並對應轉換為一電力輸出,該整流電路233b係一電氣信號調節電路,並用以將該接收電路233a所輸出之電力調節轉換為該發光裝置1與該電力單元23所需之電力形態並供給該發光裝置1與該電力單元23中的電力負載所使用。
是以,本創作所提供之一種燈具結構,並已將本創作作一詳細說明,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一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即凡依本創作申請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等,皆應仍屬本創作之專利涵蓋範圍內。
2‧‧‧電氣裝置
21‧‧‧操作單元
211‧‧‧第一光學感應器
23‧‧‧電力單元
3‧‧‧主體
31‧‧‧前蓋
311‧‧‧透光部

Claims (33)

  1. 一種燈具結構,其係可設置於一結構物中,且包括:一發光裝置,其係一由電力驅動發光之光源;一電氣裝置,其係包括一操作單元、一控制單元以及一電力單元;以及一主體,其係包括一前蓋以及一後蓋;其中,該發光裝置係設置於該後蓋前端部;該電氣裝置係設置於該主體中,該操作單元係電氣連接該控制單元並係一提供操作該發光裝置的界面並將操作產生的電氣信息傳輸至該控制單元,該電力單元係一電力供應裝置並電氣連接該控制單元,該控制單元係進一步電氣連接該發光裝置並係依據該操作單元的電氣信息而對應選擇開啟或關閉該電力單元供給電力至該發光裝置中的一狀態;以及該前蓋具有一透光部對應該發光裝置,該後蓋係設置於該前蓋後部,且主體係透過該後蓋對應固設於該結構物中。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燈具結構,其中該發光裝置以及該電氣裝置中的該操作單元與該控制單元係設置於該後蓋之前端部,且該電力單元係設置於該後蓋之後端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燈具結構,其中該主體的前蓋係進一步包括一穿孔部,該穿孔部係貫穿該前蓋且該穿孔部之位置係對應該操作單元。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燈具結構,其中該操作單元係一非接觸式光學感測元件,且在該操作單元受到觸發的狀態中,該控制單元係進一步電氣連接該發光裝置並係依據該操作單 元的電氣信息而對應選擇開啟或關閉該電力單元供給電力至該發光裝置中的一狀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燈具結構,其中該操作單元係選擇一熱釋電紅外線感測器、一反射式光耦、一光敏感測器以及一太陽能傳感器中的一非接觸式光學感測元件。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燈具結構,其中該操作單元係一透過觸碰產生觸發訊號的一電氣開關元件,且在該操作單元受到觸發的狀態中,該控制單元係依據該操作單元的電氣信息而對應選擇開啟或關閉該電力單元供給電力至該發光裝置中的一狀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燈具結構,其中該操作單元係選擇一按鍵開關以及一電容式觸碰開關中的一電氣開關元件。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燈具結構,其中該操作單元係一振動感測器,且在該操作單元受到觸發的狀態中,該控制單元係依據該操作單元的電氣信息而對應選擇開啟或關閉該電力單元供給電力至該發光裝置中的一狀態。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燈具結構,其中該電氣裝置係進一步包括一電路板,該電路板係設置於該主體中,該操作單元以及控制單元係設置於該電路板上,該電路板係設置在該後蓋的前端部與該前蓋之間,該電力單元係設置在該後蓋的後端部並透過該電路板而電氣連接該控制單元。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燈具結構,其中該操作單元係對應設置於該電路板前端面;以及該前蓋係進一步包括一穿孔部,該穿孔部係貫穿該前蓋且位置係對應該操作單元。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燈具結構,其中該結構物係進一步包括一凹槽,且該主體係透過該後蓋固設於該凹槽中。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燈具結構,其中該主體係進一步包括一固定部,該後蓋係透過該固定部固設於該凹槽中。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燈具結構,其中該固定部係設置在該後蓋之後端面上,且該固定部係對應該凹槽並與該凹槽相互結合。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燈具結構,其中該固定部係進一步包括複數個第一卡榫以及複數個第二卡榫,該些第一卡榫以及該些第二卡榫係自該後蓋的後端面向後延伸並可側向彈性變形的柱狀體,且該第一卡榫係位於該後蓋上部,該第二卡榫係位於該後蓋下部,該第一卡榫與該第二卡榫的距離是與該凹槽的開口大小形成機構干涉的尺寸關係。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燈具結構,其中該主體之後蓋置入該結構物之凹槽中時,該第一卡榫與該第二卡榫會與該凹槽形成機構干涉,且該第一卡榫與該第二卡榫會適應該凹槽而產生彈性變形,並使得該第一卡榫與該第二卡榫分別形成壓掣該凹槽的彈性力,以致於該固定部可透過該第一卡榫與該第二卡榫固定於該凹槽處。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燈具結構,其中該固定部中的該第一卡榫與該第二卡榫係分別進一步包括一第一卡榫凹槽與一第二卡榫凹槽;以及該凹槽係進一步包括一第一凸緣與一第二凸緣;其中,該第一卡榫凹槽係形成於該第一卡榫上端面的一凹槽結構,且該第二卡榫凹槽係形成於該第二卡榫下端面的一凹槽結構;以及該第一凸緣係形成於該凹槽上部的一凸緣結構,該第二凸緣別係形成於該凹槽下部的一凸緣結構,且該第一凸緣與該第二凸緣別係對應可分別機構囓合該第一卡榫凹槽與該第二卡榫凹槽。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燈具結構,其中該前蓋係進一步包括至少一缺口,該缺口係形成於該前蓋側邊的凹槽。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燈具結構,其中該後蓋係進一步包括一電池座以及至少一電極穿孔;以及該電力單元係進一步包括一電池安裝部以及至少一電極導電元件;其中,該電池座係自該後蓋後端面向後延伸形成可設置至少一電池的一殼體結構,且該電池座中所形成可設置該電池之空間係定義為該電池安裝部;該電極穿孔係自該後蓋後端面向前貫穿形成配合該電極導電元件之穿孔結構;以及該電極導電元件係一端固設於該電路板後端面且另一端穿過所對應的該電極穿孔,該電極導電元件並係對應該電池安裝部且透過該電路板電氣連接至該控制單元。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燈具結構,其中該操作單元係一非接觸式光學感測元件,且係進一步包括一第一光學感應器以及一第二光學感應器,該第一光學感應器與該第二光學感應器係分別提供對應的電氣信息並分別傳輸至該控制單元;其中,該控制單元依據該操作單元對應觸發狀態所提供的電氣信息而選擇開啟該電力單元供給電力至該發光裝置或關閉該電力單元供給電力至該發光裝置中的一狀態。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燈具結構,其中該前蓋中的該透光部進一步係一透光材質所構成,並設置在該前蓋中對應該發光裝置的位置。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燈具結構,其中該前蓋中的該穿孔部可以係設置在該透光部中。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燈具結構,其中該結構物係一踢腳板結構,並係設置在家具或是室內的牆面底部。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燈具結構,其中該結構物係進一步包括一凹槽,且該主體係透過該後蓋固設於該凹槽中;以及該凹槽係向兩側延伸的凹槽結構,且該凹槽向外的開口處係定義為一開口。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燈具結構,其中該主體係進一步包括一固定部,該固定部係進一步包括複數個第一卡榫以及複數個第二卡榫,該固定部係設置在該後蓋之後端面上,且該固定部係對應該凹槽並與該凹槽相互結合,該些第一卡榫以及 該些第二卡榫係自該後蓋的後端面向後延伸並可側向彈性變形的柱狀體,且該第一卡榫係位於該後蓋上部,該第二卡榫係位於該後蓋下部,該第一卡榫與該第二卡榫的距離是與該凹槽的開口大小形成機構干涉的尺寸關係;以及該固定部中的該第一卡榫與該第二卡榫係分別進一步包括一第一卡榫凹槽與一第二卡榫凹槽;以及該凹槽係進一步包括一第一凸緣與一第二凸緣;其中,該第一卡榫凹槽係形成於該第一卡榫上端面的一凹槽結構,且該第二卡榫凹槽係形成於該第二卡榫下端面的一凹槽結構;以及該第一凸緣係形成於該凹槽上部的一凸緣結構,該第二凸緣別係形成於該凹槽下部的一凸緣結構,且該第一凸緣與該第二凸緣別係對應可分別機構囓合該第一卡榫凹槽與該第二卡榫凹槽。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燈具結構,其中該主體係進一步包括一底盒,該底盒係具有一前端口以及一容置部的一盒狀結構,該容置部係該底盒中的一空間,該前端口係自該容置部往該底盒前端貫穿的一開口結構,且該前端口與該容置部分別係配合可容置該主體中的後蓋;以及該前蓋後端部係具有一前蓋內周緣,該前蓋係一後端部為內凹的一盒狀體且該前蓋係後端部內周緣表面係定義為該前蓋內周緣;其中,在該後蓋插置入該底盒之容置部中的狀態,該主體中的該前蓋係覆蓋住該底盒中的該前端口,且該前蓋內周緣係包覆 該底盒之前端口的外周圍表面,並透過該前蓋內周緣包覆該底盒前端口外周圍表面。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燈具結構,其中該主體中的該前蓋係進一步包括至少一前蓋凹槽;以及該底盒係進一步包括對應該前蓋凹槽的至少一卡勾;其中該前蓋凹槽係形成於該前蓋內周緣並係自表面內凹的結構;該卡勾係自該底盒之前端口外周圍表面凸出表面的一凸緣結構,且該卡勾係對應配合該前蓋凹槽;以及該前蓋內周緣係包覆該底盒之前端口的外周圍表面,並透過該前蓋內周緣包覆該底盒前端口外周圍表面以及該前蓋凹槽與該卡勾相互囓合。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燈具結構,其中該底盒之後端面係一平面,且該底盒之後端面係進一步設置一背膠,該背膠係一雙面膠,該底盒並係透過該背膠黏著在該結構物表面。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燈具結構,其中該結構物係具有鐵磁性材質所構成;以及該底盒之後端面係一平面,且該底盒之後端面係進一步設置一磁鐵,該磁鐵係具有鐵磁性的一磁性物質所構成,該底盒並係透過該磁鐵的磁力吸附在該結構物表面上。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燈具結構,其中該底盒之後端面係一平面,且該底盒之後端面係進一步設置至少一螺絲穿孔。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燈具結構,其中進一步包括一無線電源發射裝置,該無線電源發射裝置係電氣連接一電力供應裝置,並將該電力供應裝置所供給之電力轉換以諧振能量進行能量輸出的一電氣裝置;以及該電氣裝置之電力單元係進一步包括一無線電源接收裝置,該無線電源接收裝置係設置在該主體之後蓋的後端部,且係可對應接收該無線電源發射裝置諧振能量並轉換為電力的一電氣裝置;其中,該電力供應裝置輸出之電力信號源係經由該無線電源發射裝置轉換為諧振能量並發射到周圍區域,該電力單元中的該無線電源接收裝置係接收該無線電源發射裝置所發射之諧振能量並進一步將所接收之諧振能量轉為該發光裝置與該電氣裝置所需之電力。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所述之燈具結構,其中該無線電源發射裝置係進一步包括一諧振發射驅動電路、一發射電路以及一發射線圈,且該電力供應裝置係可輸出電力至該無線電源發射裝置;其中,該諧振發射驅動電路係一電氣信號調節電路並係可將該電力供應裝置所提供之部分電力轉換為一電氣信號輸出至該發射電路;以及該發射線圈係設置於該發射電路中,該發射電路係將該諧振發射驅動電路所產生之電氣信號轉換為諧振能量,並以諧振能量的型態經由該發射線圈向外發射。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燈具結構,其中該無線電源接收裝置係進一步包括一接收電路以及一整流電路,且該接收電路係至少包括一接收線圈的一諧振電路;其中,該接收電路係對應該無線電源發射裝置之發射電路而可接收該發射電路之發射線圈所發射之諧振訊號並對應轉換為一電力輸出,該整流電路係一電氣信號調節電路,並用以將該接收電路所輸出之電力調節轉換為該發光裝置與該電力單元所需之電力形態並供給該發光裝置與該電力單元中的電力負載所使用。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述之燈具結構,其中該結構物係進一步包括一凹槽,且該主體係透過該後蓋固設於該凹槽中,該無線電源發射裝置係設置在該結構物之凹槽中。
TW102223726U 2013-12-16 2013-12-16 燈具結構 TWM4800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23726U TWM480024U (zh) 2013-12-16 2013-12-16 燈具結構
CN201420425282.5U CN204114704U (zh) 2013-12-16 2014-07-30 灯具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23726U TWM480024U (zh) 2013-12-16 2013-12-16 燈具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80024U true TWM480024U (zh) 2014-06-11

Family

ID=51395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23726U TWM480024U (zh) 2013-12-16 2013-12-16 燈具結構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14704U (zh)
TW (1) TWM480024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46555A (zh) * 2017-05-24 2017-10-13 孟祥力 一种拉链上的照明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14704U (zh) 2015-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61716B2 (ja) 電球型光源装置
US8724331B2 (en) Intelligent wall-mounted switch module
JPH1125822A (ja) 壁スイッチ
US20100290207A1 (en) Emergency LED light device
JP6612085B2 (ja) 照明装置
JP4200306B2 (ja) 配線器具
JP3139175U (ja) 照明器具構造
TWM480024U (zh) 燈具結構
US6578980B1 (en) Socket device and switch device with luminescent device
JP6653468B2 (ja) 制御装置
CN106960739B (zh) 平面开关以及平面开关单元
JP4273862B2 (ja) スイッチ装置
CN215301151U (zh) 一种智能控制面板
JP2015141850A (ja) 防水ケース及び防水形誘導灯
TWM434887U (en) Lamp structure
TW201539980A (zh) 附設人體偵測用感測器之自動開關
JP7355163B2 (ja) 照明器具
JP4380763B2 (ja) 配線器具
JP7001311B2 (ja) 静電センサパターンを有する発光部材を有する静電センサ型の面照明付スイッチ
TWM482689U (zh) 燈具結構
JP7197029B2 (ja) 照明器具
CN211526290U (zh) 多功能led灯具
TWI703821B (zh) 負載控制裝置
CN212084105U (zh) 一种投影触控激光器
TWM504308U (zh) 警報器結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