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64893U - 連接器模組、連接埠及其卡合元件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模組、連接埠及其卡合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64893U
TWM464893U TW102210138U TW102210138U TWM464893U TW M464893 U TWM464893 U TW M464893U TW 102210138 U TW102210138 U TW 102210138U TW 102210138 U TW102210138 U TW 102210138U TW M464893 U TWM464893 U TW M46489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ok
positioning
connector
fixing
card slo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101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ong-Xing Zhu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Corp
Publication of TWM4648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64893U/zh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Description

連接器模組、連接埠及其卡合元件
本創作係為一種連接器模組、連接埠及其卡合元件,特別是一種能夠具有固定連接功能之連接器模組、連接埠及其卡合元件之創作。
隨著科技的進步,利用連接埠與外接接頭的連接方式來進行訊號傳輸已經是非常廣泛的應用。也因此現今已經發展出各式規格的連接頭。在此請先以圖1為例進行說明,圖1係先前技術之外接接頭與連接埠本體連接之剖視圖。
圖1中之連接埠主體91係為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母接頭,外接接頭92則為通用序列匯流排公接頭。當外接接頭92插入連接埠主體91時,連接埠主體91之上方與下方的定位彈片911會對應到的外接接頭92上下兩處的定位槽孔921,以扣入到定位槽孔921內來固定外接接頭92。除此之外,連接埠主體91與外接接頭92之間並無其他的固定結構,因此連接埠主體91與外接接頭92之間其實並不穩固。如果受到震動,定位彈片911就容易鬆脫,使得外接接頭92容易滑出連接埠主體91。如果此時正好在進行資料傳輸時,就容易造成資料的損毀。
因此,需要創作出一種新的且穩固的連接器模組、連接埠及其卡合元件,以解決先前技術之缺失。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連接埠,其具有能夠具有固定連接之功能
本創作之另一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用於上述連接埠之卡合元件。
本創作之又一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具有上述連接埠之連接器模組。
為達成上述之目的,本創作之連接埠係用以連接於外接接頭,其中外接接頭具有至少一定位槽孔。連接埠包括主體及卡合元件。主體用以連接外接接頭,主體具有至少一定位彈片,至少一定位彈片係用以對應外接接頭之至少一定位槽孔。卡合元件包括固定結構及固定臂。固定結構係設置於主體下並固定於主體,固定結構具有卡槽。固定臂係連接於固定結構,固定臂具有卡勾及至少一凸塊,卡勾係對應卡槽,至少一凸塊係對應至少一定位彈片;其中卡勾卡合於卡槽時,卡合元件係環繞主體,並且至少一凸塊得以覆蓋於至少一定位彈片上,藉此限制至少一定位彈片的位移。
本創作之卡合元件係用以連接於連接埠之主體,主體用以連接外接接頭,其中主體具有至少一定位彈片,至少一定位彈片係用以對應外接接頭之至少一定位槽孔。卡合元件包括固定結構及固定臂。固定結構係設置於主體下並固定於主體,固定結構具有卡槽。固定臂係連接於固定結構,固定臂具有卡勾及至少一凸塊,卡勾係對應卡槽,至少一凸塊係對應至少一定位彈片;其中卡勾卡 合於卡槽時,卡合元件係環繞主體,並且至少一凸塊得以覆蓋於至少一定位彈片上,藉此限制該至少一定位彈片的位移。
本創作之連接器模組包括外接接頭及連接埠。外接接頭具有至少一定位槽孔。連接埠包括主體及卡合元件。主體用以連接外接接頭,主體具有至少一定位彈片,至少一定位彈片係對應外接接頭之至少一定位槽孔。卡合元件包括固定結構及固定臂。固定結構係設置於主體並固定於主體,固定結構具有卡槽。固定臂係連接於固定結構,固定臂具有卡勾及至少一凸塊,卡勾係對應卡槽,至少一凸塊係對應至少一定位彈片;其中當外接接頭與主體電性連接時,固定臂係覆蓋於主體,以使卡勾卡合於卡槽時,卡合元件係環繞主體,並且至少一凸塊覆蓋於至少一定位彈片上,藉此限制至少一定位彈片的位移,使外接接頭穩固連接於主體
由於本創作構造新穎,能提供產業上利用,且確有增進功效,故依法申請新型專利。
先前技術:
91‧‧‧連接埠主體
911‧‧‧定位彈片
92‧‧‧外接接頭
921‧‧‧定位槽孔
本創作:
1‧‧‧連接器模組
1a‧‧‧基板
10‧‧‧連接埠
20‧‧‧主體
21‧‧‧定位彈片
30‧‧‧卡合元件
31‧‧‧固定結構
311‧‧‧第一端
312‧‧‧第二端
313‧‧‧卡槽
314‧‧‧隔板結構
314a‧‧‧斜面
315‧‧‧定位件
32‧‧‧固定臂
321‧‧‧卡勾
322‧‧‧凸塊
323‧‧‧彈性結構
323a‧‧‧第一側邊
323b‧‧‧第二側邊
324‧‧‧手持部
40‧‧‧外接接頭
41‧‧‧定位槽孔
圖1係先前技術之外接接頭與連接埠本體連接之剖視圖。
圖2係本創作之卡合元件之外觀示意圖。
圖3係本創作之連接埠與外接接頭連接前之外觀示意圖。
圖4係本創作之連接埠與外接接頭連接後之外觀示意圖。
圖5係本創作之連接埠利用卡合元件以固定外接接頭 之外觀示意圖。
圖5A係根據圖5,為本創作之連接埠於A-A側之剖視圖。
圖5B係根據圖5A,為本創作之連接埠於B-B側之剖視圖。
為讓本創作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出本創作之具體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以下請先一併參考圖2係本創作之卡合元件之外觀示意圖及圖3係本創作之連接埠與外接接頭連接前之外觀示意圖。
本創作之連接器模組1可設置於基板1a上,並可包括連接埠10及其連接的外接接頭40。連接埠10包括主體20及卡合元件30。卡合元件30係安裝於基板1a上。卡合元件30可利用塑膠製成,但本創作並不限於此。卡合元件30包括固定結構31及固定臂32。固定結構31可為U型結構,並具有第一端311及第二端312,但本創作並不以此結構為限。固定結構31下還可具有定位件315,藉此讓卡合元件30得以固定安裝於基板1a上。第一端311係連接於固定臂32,使固定臂32可以轉動。第二端312上可設置卡槽313,以配合固定臂32之卡勾321,藉此當固定臂32轉動到定點時,卡勾321係與卡槽313互相卡固,以固定固定臂32,使得卡合元件30可環繞主體20。固定臂32上還包括至少一凸塊322,來對應到主體20上的至少一定位彈片21。凸塊322與定位彈片21之作用方式在之後會有詳細說明,故在此先不贅述。
另外,本創作之固定臂32之末端可形成一彈性結構323,彈性結構323可為V形結構,且包括第一側邊323a及第二側邊323b,卡勾321則位於彈性結構323之第一側邊323a上。於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中,固定結構31還可具有隔板結構314。隔板結構314可具有斜面314a,當卡勾321與卡槽313卡合時,隔板結構314之斜面314a係鄰近於彈性結構323之第二側邊323b,亦即彈性結構323係位在第二端312與隔板結構314之間(如圖5所示)。彈性結構323之第二側邊323b與隔板結構314之斜面314a之間可小於一預定距離,並保留一間隙。因為隔板結構314可限制彈性結構323之位置,藉此構造可防止卡勾321與卡槽313滑脫。此外,彈性結構323之第一側邊323a還可延伸出手持部324。使用者可以藉由推動手持部324來讓卡勾321脫離卡槽313。
本創作之主體20係安裝於卡合元件30之固定結構31上,並用以與外接接頭40直接連接。以下請參考圖4係本創作之連接埠與外接接頭連接後之外觀示意圖。
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外接接頭40係為一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公接頭,本體20係為一通用序列匯流排母接頭,但本創作並不限定僅能用於此種規格之接頭。主體20具有至少一定位彈片21,外接接頭40則具有對應的至少一定位槽孔41,當外接接頭40插入主體20時,定位彈片21係與定位槽孔41互相配合,以稍微卡合於定位槽孔41,藉此外接接頭40可固定於主體20。
接著請參考圖5係本創作之連接埠利用卡合元件以固定外接接頭之外觀示意圖。
而當外接接頭40插入主體20後,固定臂32係旋轉以覆蓋於主體20之上,以使卡勾321卡合於卡槽313。此時固定臂32之凸塊322係正好位於定位彈片21之上方,以覆蓋及固定定位彈片21,限制定位彈片21的位移,不讓定位彈片21彈起。藉此即可同步壓制到外接接頭40之定位槽孔41。如此一來,外接接頭40係可穩固地連接至主體20,即使震動也不會脫落。
接著請同時參考圖5A係根據圖5,為本創作之連接埠於A-A側之剖視圖,以及圖5B係根據圖5A,為本創作之連接埠於B-B側之剖視圖。
就如同圖5A及5B所示,當卡勾321卡合於卡槽313時,固定臂32之凸塊322也會固定於定位彈片21之上方,並進一步壓到外接接頭40之定位槽孔41。藉此讓外接接頭40無法任意前後移動,因此即使在震動的情況下,也無法使外接接頭40與主體20脫離。
另一方面,當外接接頭40要與主體20分離時,使用者係水平推動手持部324,使卡勾321與卡槽313鬆脫,讓固定臂32先旋轉離開主體20,即如圖4所示之使用狀態。藉此才可讓外接接頭40與主體20分離。
藉由上述的連接埠10及其卡合元件30之作用,即可讓外接接頭40與主體20連接時更加穩固。卡合元件30也不需要改變主體20或是基板1a之架構,可以更方便地使用。
綜上所陳,本創作無論就目的、手段及功效,在在均顯示其迥異於習知技術之特徵,懇請 貴審查委員明察,早日賜准專利,俾嘉惠社會,實感德便。惟應注意的是,上述諸多實施例僅係為了便於說明而舉例而已,本創作所主張之權利範圍自應以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為 準,而非僅限於上述實施例。
1‧‧‧連接器模組
1a‧‧‧基板
10‧‧‧連接埠
20‧‧‧主體
21‧‧‧定位彈片
30‧‧‧卡合元件
31‧‧‧固定結構
311‧‧‧第一端
312‧‧‧第二端
313‧‧‧卡槽
32‧‧‧固定臂
321‧‧‧卡勾
322‧‧‧凸塊
324‧‧‧手持部
40‧‧‧外接接頭
41‧‧‧定位槽孔

Claims (24)

  1. 一種連接埠,係用以連接於一外接接頭,其中該外接接頭具有至少一定位槽孔,該連接埠包括:一主體,用以連接該外接接頭,該主體具有至少一定位彈片,該至少一定位彈片係對應該外接接頭之該至少一定位槽孔;以及一卡合元件,包括:一固定結構,係設置於該主體並固定於該主體,該固定結構具有一卡槽;以及一固定臂,係連接於該固定結構,該固定臂具有一卡勾及至少一凸塊,該卡勾係對應該卡槽,該至少一凸塊係對應該至少一定位彈片;其中當該卡勾卡合於該卡槽時,該卡合元件係環繞該主體,並且該至少一凸塊覆蓋於該至少一定位彈片上,藉此限制該至少一定位彈片的位移。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埠,其中該固定結構係為一U型結構,該U型結構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其中該第一端係連接於該固定臂,該第二端係用以設置該卡槽。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連接埠,其中該固定臂之一末端具有一彈性結構,該卡勾係位於該彈性結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連接埠,其中該彈性結構係為一V形結構,該V形結構包括一第一側邊及一第二側邊,該卡勾係位於該第一側邊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連接埠,其中該V形結構之該第一側邊係連接一手持部,當該卡勾卡合該卡槽時,係藉由推動該手持部以使該卡勾得以鬆脫該卡槽。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連接埠,其中該固定結構更包括一隔板結構,係鄰近於該V形結構之該第二側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連接埠,其中該隔板結構有一斜面,且該第二側邊與該斜面之間小於一預定距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連接埠,其中該固定結構更包括一定位件,該卡合元件係藉由該定位件以定位於一基板上,並且該固定結構係夾於該基板與該主體之間。
  9. 一種卡合元件,係用以連接於一連接埠之一主體,該主體用以連接一外接接頭,其中該主體具有至少一定位彈片,該至少一定位彈片係用以對應該外接接頭之至少一定位槽孔;該卡合元件包括:一固定結構,係設置於該主體下並固定於該主體,該固定結構具有一卡槽;以及一固定臂,係連接於該固定結構,該固定臂具有一卡勾及至少一凸塊,該卡勾係對應該卡槽,該至少一凸塊係 對應該至少一定位彈片;其中當該卡勾卡合於該卡槽時,該卡合元件係環繞該主體,並且該至少一凸塊覆蓋於該至少一定位彈片上,藉此限制該至少一定位彈片的位移。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卡合元件,其中該固定結構係為一U型結構,該U型結構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其中該第一端係連接於該固定臂,該第二端係用以設置該卡槽。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或10項所述之卡合元件,其中該固定臂之一末端具有一彈性結構,該卡勾係位於該彈性結構。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卡合元件,其中該彈性結構係為一V形結構,該V形結構包括一第一側邊及一第二側邊,該卡勾係位於該第一側邊上。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卡合元件,其中該V形結構之該第一側邊係連接一手持部,當該卡勾卡合該卡槽時,係藉由推動該手持部以使該卡勾得以鬆脫該卡槽。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卡合元件,其中該固定結構更包括一隔板結構,係鄰近於該V形結構之該第二側邊。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卡合元件,其中該隔板結構有一斜面,該第二側邊與該斜面之間小於一預定距離。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或10項所述之卡合元件,其中該固定結構更包括一定位件,該卡合元件係藉由該定位件以定位於一基板上。
  17. 一種連接器模組,包括:一外接接頭,具有至少一定位槽孔;以及一連接埠,包括:一主體,用以連接該外接接頭,該主體具有至少一定位彈片,該至少一定位彈片係對應該外接接頭之該至少一定位槽孔;以及一卡合元件,包括:一固定結構,係設置於該主體並固定於該主體,該固定結構具有一卡槽;以及一固定臂,係連接於該固定結構,該固定臂具有一卡勾及至少一凸塊,該卡勾係對應該卡槽,該至少一凸塊係對應該至少一定位彈片;其中當該外接接頭與該主體電性連接時,該固定臂係覆蓋於該主體,以使該卡勾卡合於該卡槽時,該卡合元件係環繞該主體,並且該至少一凸塊覆蓋於該至少一定位彈片上,藉此限制該至少一定位彈片的位移,使該外接接頭穩固連接於該主體。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連接器模組,其中該固定結構係為一U型結構,該U型結構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其中該第一端係連接於該固定臂,該第二端係用以設置該卡槽。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或18項所述之連接器模組,其中該固定臂之一末端具有一彈性結構,該卡勾係位於該彈性結構。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連接器模組,其中該彈性結構係為一V形結構,該V形結構包括一第一側邊及一第二側邊,該卡勾係位於該第一側邊上。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連接器模組,其中該V形結構之該第一側邊係連接一手持部,當該卡勾卡合該卡槽時,係藉由推動該手持部以使該卡勾得以鬆脫該卡槽。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連接器模組,其中該固定結構更包括一隔板結構,係鄰近於該V形結構之該第二側邊。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或18項所述之連接器模組,其中該固定結構更包括一定位件,該卡合元件係藉由該定位件以定位於一基板上,並且該固定結構係夾於該基板與該主體之間。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連接器模組,其中該外接接頭係為一通用序列匯流排公接頭,該本體係為一通用序列匯流排母接頭。
TW102210138U 2013-05-13 2013-05-30 連接器模組、連接埠及其卡合元件 TWM46489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258170 CN203225406U (zh) 2013-05-13 2013-05-13 连接端口、卡合组件及连接器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64893U true TWM464893U (zh) 2013-11-01

Family

ID=49252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10138U TWM464893U (zh) 2013-05-13 2013-05-30 連接器模組、連接埠及其卡合元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25406U (zh)
TW (1) TWM464893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7055A (zh) * 2017-05-20 2017-09-08 芜湖博康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固定线束装置
CN114824943B (zh) * 2021-01-18 2023-12-01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连接结构及其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25406U (zh) 2013-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08812U (zh) 具有雙向插接功能的插頭連接器
JP2012129014A5 (zh)
TW201427204A (zh) 具有防塵蓋的插座及電子裝置
TWM464893U (zh) 連接器模組、連接埠及其卡合元件
JP2014127347A5 (zh)
KR200481252Y1 (ko) 일체형 이엠씨패드를 갖는 양면 마이크로 유에스비 소켓 커넥터
US8016609B1 (en) Electrical device
TWM479529U (zh) 電連接器
TW201513498A (zh) 連接器及使用該連接器的電子設備
TWI751369B (zh) 電連接器及其夾持件
US9711877B2 (en) Plug and connector module
JP2013182664A5 (zh)
TW201445207A (zh) 固定裝置
US20140377981A1 (en) Cable binding device
TWM461175U (zh) Usb連接器組合改良結構
TWI578638B (zh) 端子頭固定裝置
TWM461212U (zh) 具防水功能之電連接器以及電子裝置
TWM484820U (zh) 固定裝置及具有固定裝置之電子裝置
WO2017128495A1 (zh) Lm usb连接头及lm usb数据线
TWM456003U (zh) 電連接器
TWM341962U (en) Plug cable connector
TWM369570U (en) Compound connector
WO2016061989A1 (zh) 一种通信终端设备
TWI442643B (zh) 連接器組合
TWI416812B (zh) Usb接頭保護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K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 granted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