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53104U - 導光體 - Google Patents

導光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53104U
TWM453104U TW101223769U TW101223769U TWM453104U TW M453104 U TWM453104 U TW M453104U TW 101223769 U TW101223769 U TW 101223769U TW 101223769 U TW101223769 U TW 101223769U TW M453104 U TWM453104 U TW M45310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guide
guide body
further provided
microstructur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2237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Gwo-Juh Tzeng
Chun-Pin Chang
Original Assignee
Proradiant Opt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oradiant Opto Co Ltd filed Critical Proradiant Opto Co Ltd
Priority to TW1012237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53104U/zh
Publication of TWM4531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53104U/zh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Description

導光體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導光體,特別是指一種可提高照明範圍之導光體。
按,電燈的發明可以說是徹底地改變了全人類的生活方式,倘若我們的生活沒有電燈,夜晚或天氣狀況不佳的時候,一切的工作都將要停擺;倘若受限於照明,極有可能使房屋建築方式或人類生活方式都徹底改變,全人類都將因此而無法進步,繼續停留在較落後的年代。
發光二極體(LED)與傳統光源比較,發光二極體係具有體積小、省電、發光效率佳、壽命長、操作反應速度快、且無熱輻射與水銀等有毒物質的污染等優點,因此近幾年來,發光二極體的應用面已極為廣泛。過去由於發光二極體之亮度還無法取代傳統之照明光源,但隨著技術領域之不斷提升,目前已研發出高照明輝度之高功率發光二極體,其足以取代傳統之照明光源。然而,傳統使用發光二極體的LED燈具仍然無法有效提升照明範圍。故,如何藉由結構的設計,來提升LED燈具整體的照明範圍,已成為該項事業人事之重要課題。
有鑑於此,本創作即在提供一種可提高照明範圍之導光 體,為其主要目的者。
為達上揭目的,本創作之導光體具有一板材,該板材具有一底面、與該底面相對之出光面,以及位於該底面及出光面間之入光面,該出光面係具有至少一沿第一方向排列之突起部,以及至少一沿第二方向排列之突起部。
依據上述主要技術特徵,所述導光體係為半圓薄殼狀之結構體。
依據上述主要技術特徵,所述導光體之出光面係具有複數沿第一方向依序排列之突起部以及凹陷部,以及複數沿第二方向依序排列之突起部以及凹陷部。
依據上述主要技術特徵,所述導光體之出光面進一步設有複數微結構。
依據上述主要技術特徵,所述導光體之底面進一步設有反射層。
依據上述主要技術特徵,所述導光體之底面進一步設有複數微結構。
本創作之特點,可參閱本案圖式及實施例之詳細說明而獲得清楚地瞭解。
如第一圖係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導光體結構立體圖所示,本創作之該導光體10具有一板材11,該板材11具有一底面111、與該底面111相對之出光面112,以及位於該底面111及出光面112間之入光面113,該出光面112係具有一沿第一方向X排列之突起部12,以及一沿第二方向Y排列之突 起部13,如圖所示之實施例中,該導光體10可形成半圓薄殼狀之結構體。
其中,該入光面113處可設置有複數發光二極體20,如第二圖所示,各發光二極體20發光時,光線則會隨著導光板之雙曲面改變光的路徑,朝出光面112射出,進而控制發光亮度及角度,使光線增加並可提升照明範圍,以達到最大的照明效益。
再者,於該導光體之出光面112可進一步形成有複數微結構14,如第三圖之實施例所示,各微結構14可以為V型溝槽形式,利用微結構14可將光線反射,更增加擴散角度,以提供更廣的照射面積;另外,導光體之底面進一步設有反射層15,可進一步藉由反射層15提升整體光線的反射率,使光線增加進而提升照明度;其中,該反射層可以化學沉積製程形成一薄型金屬反射面於該導光體一側面;或者,該反射層係為一反射片,且直接披覆(例如貼合)於該導光體一側面。
再者,如第四圖所示為導光體之第三實施例,該導光體具有複數沿第一方向排列之突起部12與凹陷部16,以及複數沿第二方向排列之突起部13與凹陷部17。
另外,上述各實施例中,導光體之底面111亦可進一步設有複數微結構14,如第五圖之第四實施例所示,各微結構14可以為V型溝槽形式,利用微結構14可將光線反射,更增加擴散角度,以提供更廣的照射面積。
綜上所述,本創作提供一較佳可行之導光體,爰依法提呈新型專利之申請;本創作之技術內容及技術特點已揭示如 上,然而熟悉本項技術之人士仍可能基於本創作之揭示而作各種不背離本案創作精神之替換及修飾。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應不限於實施例所揭示者,而應包括各種不背離本創作之替換及修飾,並為以下之申請專利範圍所涵蓋。
X‧‧‧第一方向
Y‧‧‧第二方向
10‧‧‧導光體
11‧‧‧板材
111‧‧‧底面
112‧‧‧出光面
113‧‧‧入光面
12、13‧‧‧突起部
14‧‧‧微結構
15‧‧‧反射層
16、17‧‧‧凹陷部
20‧‧‧發光二極體
第一圖係為本創作中一較佳實施例導光體之結構立體圖。
第二圖係為本創作中一較佳實施例導光體之使用結構圖。
第三圖係為本創作中第二實施例導光體之結構立體圖。
第四圖係為本創作中第三實施例導光體之結構立體圖。
第五圖係為本創作中第四實施例導光體之結構立體圖。
X‧‧‧第一方向
Y‧‧‧第二方向
10‧‧‧導光體
11‧‧‧板材
111‧‧‧底面
112‧‧‧出光面
113‧‧‧入光面
12、13‧‧‧突起部

Claims (11)

  1. 一種導光體,該導光體具有一板材,該板材具有一底面、與該底面相對之出光面,以及位於該底面及出光面間之入光面,該出光面係具有至少一沿第一方向排列之突起部,以及至少一沿第二方向排列之突起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導光體,其中,該導光體係為半圓薄殼狀之結構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導光體,其中,該導光體之出光面進一步設有複數微結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導光體,其中,該導光體之底面進一步設有複數微結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導光體,其中,該導光體之底面進一步設有反射層。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導光體,其中,該導光體之底面進一步設有複數微結構。
  7. 一種導光體,該導光體具有一板材,該板材具有一底面、與該底面相對之出光面,以及位於該底面及出光面間之入光面,該出光面係具有複數沿第一方向依序排列之突起部以及凹陷部,以及複數沿第二方向依序排列之突起部以及凹陷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導光體,其中,該導光體之出光面進一步設有複數微結構。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導光體,其中,該導光體之底面進一步設有複數微結構。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或第8項所述之導光體,其中,該導光體之底面進一步設有反射層。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或第8項所述之導光體,其中,該導光體之底面進一步設有複數微結構。
TW101223769U 2012-12-07 2012-12-07 導光體 TWM4531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23769U TWM453104U (zh) 2012-12-07 2012-12-07 導光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23769U TWM453104U (zh) 2012-12-07 2012-12-07 導光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53104U true TWM453104U (zh) 2013-05-11

Family

ID=49079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223769U TWM453104U (zh) 2012-12-07 2012-12-07 導光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531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18731B (zh) Led燈具
WO2010001604A1 (ja) 照明装置
TWI451046B (zh) 光源裝置
JP6222445B2 (ja) 照明装置
RU2012157721A (ru) Светильник
JP4880637B2 (ja) 遠距離到達led照明器具
TW201420956A (zh) 發光二極體光分配透鏡及其光源裝置
JP6146793B2 (ja) 発光装置用レンズ、発光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US20130272025A1 (en) Lighting device and cove lighting module using the same
CN101660705A (zh) 偏光照明的光学透镜体
JP2015170524A (ja) 照明装置
TWI473955B (zh) Light guide forming method
TWM453104U (zh) 導光體
TWI550325B (zh) 背光模組
CN103162159A (zh) 一种led洗墙灯的光学系统
JP2013008488A (ja) 照明器具
TWI418745B (zh) 發光二極體杯燈
TWI393842B (zh) Led照明裝置
CN202327722U (zh) 新型高效led平板灯
TWI379965B (en) Led illuminating device
TWI401396B (zh) Led日光燈
WO2018062575A1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式照明装置
JP2016081897A5 (zh)
CN203025375U (zh) 导光体
TWI507638B (zh) 發光二極體照明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K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 granted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