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47297U - clamp - Google Patents

clamp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47297U
TWM447297U TW101208964U TW101208964U TWM447297U TW M447297 U TWM447297 U TW M447297U TW 101208964 U TW101208964 U TW 101208964U TW 101208964 U TW101208964 U TW 101208964U TW M447297 U TWM447297 U TW M44729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handle
pivotally connected
linkage
lengt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2089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qiu-wen Lai
Original Assignee
qiu-wen L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u-wen Lai filed Critical qiu-wen Lai
Priority to TW1012089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47297U/zh
Publication of TWM4472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47297U/zh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Description

本創作關於一種鉗。
習用之鉗如TWM425027及TWM316138號專利所述,其於夾合狀態時,兩顎部之間會留有一預設角度而無法完全密合,則於實際使用中,如要用來夾合焊件時,因鉗之兩顎部係以非相互平行之方式夾合,故會對所夾合之銲件造成受力不均之情況,使夾合後銲件所受力之接觸面會相互傾斜,而非呈平整之形狀,更甚者,還會因局部受力過大而損毀,因此,使用者需特別注意鉗夾合之力道及角度,使用上仍有不便,且夾合成形之形狀亦差強人意。
鑑於上述的問題,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鉗,具有穩定之夾合作用,使得夾合後之表面能維持在平整之狀態。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鉗,包含有一鉗體、一連動機構及一活動顎。
該鉗體包含有一第一握柄及一第二握柄,該第一握柄設有一固定顎,該第二握柄藉由一連接件而樞接於該第一握柄;該連動機構包含一第一連動件及一第二連動件,該第一連動件之一端樞接於該第一握柄,一端樞接於該第二握柄,該第二連動件之一端樞接於該第一握柄; 該活動顎樞接於該第一連動件及該第二連動件;俾利該第二握柄相對於該第一握柄移動時,該第二握柄經由該第一連動件而驅使該活動顎相對於該固定顎移動,使該固定顎與該活動顎產生夾持作用。
藉此,活動顎經由第一連動件與第二連動件來與第一握柄連接,係以二樞接點的方式將活動顎設於第一握柄,故活動顎於移動的過程中會維持自身與第一握柄之相對角度,以讓活動顎與固定顎於不同之夾合狀態時,皆能維持相同之夾合角度,使其以平行之方式作夾合動作,以維持夾合後接觸表面之平整。
以下將以較佳實施例說明本創作之結構特徵及其預期達成之功效,然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所欲保護之範疇,合先敘明。
請參考圖1至圖3,本創作之鉗,包含有一鉗體1、一連動機構2及一活動顎3。
該鉗體1包含有一第一握柄11及一第二握柄12,該第一握柄11設有一固定顎13、一第六穿孔111及一第七穿孔112;該第二握柄12之一端設有一第八穿孔121,以及該第二握柄12藉由一連接件14而樞接於該第一握柄11,更明確地說,該連接件14之一端樞接於該第二握柄12,另一端可移動地設於該第一握柄11;其中該第一握柄11螺鎖有一調整件15,該調整件15抵頂於該連接件14,而該調整件15相對於該第一握 柄11螺鎖時(旋鬆或旋緊),該調整件15會推抵該連接件14使其相對於第一握柄11移動,藉此能帶動第二握柄12往遠離或靠近第一握柄11之方向移動,以調整第二握柄12相對於該第一握柄11之位置。
該連動機構2包含一第一連動件21及一第二連動件22,該第一連動件21設有一第一穿孔211、一第二穿孔212及一第五穿孔213,該第一穿孔211樞接於該第一握柄11之第六穿孔111(藉由插銷穿過兩者,下面皆用相同方式樞接),以及該第五穿孔213樞接於該第二握柄12之第八穿孔121,使該第一連動件21之一端樞接於該第一握柄11,一端樞接於該第二握柄12;該第二連動件22設有一第三穿孔221及一第四穿孔222,該第三穿孔221樞接於該第一握柄11之第七穿孔112,使該第二連動件22之一端樞接於該第一握柄11;較佳者,該第一連動件21之輪廓形狀略呈三角形,該第一穿孔211、該第二穿孔212及該第五穿孔213分佈於該第一連動件21之鄰近頂點處,以及該第三穿孔221及該第四穿孔222係位於第二連動件22之兩端。
該活動顎3樞接於該第一連動件21及該第二連動件22,更明確地說,該活動顎3設有一第九穿孔31及一第十穿孔32,該第一連動件21之第二穿孔212樞接於該活動顎3之第九穿孔31,該第二連動件22之第四穿孔222樞接於該活動顎3之第十穿孔32,使該活動顎3藉由第一連動件21及第二連動件 22而與該第一握柄11連接,且由於係以樞接的方式連接,使該活動顎3可相對該第一握柄11移動,且活動顎3位於鄰近固定顎13之一側,兩者設有一夾合面33、131,各該夾合面33、131相互平行且各形成有複數齒槽,使該活動顎3相對於該固定顎13移動時,各該夾合面33、131會產生夾合效果,當然如圖所示,在實施例中之鉗口形狀可依使用之需求,任意搭配使用,其並不影響本案之結構功效。
承上述,為進一步維持活動顎3與固定顎13所形成之夾合角度,本實施例中,該第一穿孔211至該第二穿孔212之方向定義一第一方向,該第三穿孔221至該第四穿孔222之方向定義一第二方向,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二方向非相互垂直,較佳者,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二方向相互平行;該第一穿孔211至該第五穿孔213之方向定義一第三方向,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三方向之夾角小於90°;該第一穿孔211至該第三穿孔221之方向定義一第四方向,該第三方向與該第四方向之夾角介於90°至180°之間;該第一穿孔211與該第二穿孔212之距離定義一第一長度,該第三穿孔221與該第四穿孔222之距離定義一第二長度,該第一長度與該第二長度相等;該第一穿孔211與該第三穿孔221之距離定義一第三長度,該第二穿孔212與該第四穿孔222之距離定義一第四長度,該第三長度與該第四長度相等。藉此,該活動顎3相對於該固定顎13移動時,各該夾合面33、131所形成之夾部空間34係呈平行四邊形,以能維持 夾合之角度,如圖3及圖4所示。
此外,本實施例更包含一彈性件4,該彈性件4一端設於該第一握柄11,另一端設於該第一連動件21,以當第一連動件21移動時,能利用該彈性件4之彈力作用,使該第一連動件21具有復位之趨勢;以及該第二握柄12於鄰近連接件14處樞設有一板動件122,以當該第二握柄12與第一握柄11相互收合時,使用者可按壓該板動件122使其推抵連接件14,因而帶動第二握柄12朝向遠離連接件14移動,以讓第一握柄11與第二握柄12能輕易相互分離。
藉此,當使用者驅使該第二握柄12相對於該第一握柄11移動時,該第二握柄12經由該第一連動件21而驅使該活動顎3相對於該固定顎13移動,使該固定顎13與該活動顎3產生夾持作用,如圖3及圖4所示;而由於活動顎3係以二樞接點的方式與第一握柄11連接,故活動顎3於移動的過程中會維持自身與第一握柄11之固定顎13之相對角度,以讓活動顎3與固定顎13能維持在相同之夾合角度,亦即以平行之方式作夾合動作,以能夠維持所夾合物品5之平整,如圖4所示。
總結上述,本創作改變固定顎對於本體之連接方式,相較於習用固定顎與活動額係以相互傾斜之方式夾合,本創作之活動顎與固定顎皆能維持在平行之夾合角度,以確保夾合後之表面能維持平整,並且夾合之施力更為平均而能避免結構上之損毀,以確保夾合後成品之完整度,實乃極具進步之功效。
1‧‧‧鉗體
11‧‧‧第一握柄
111‧‧‧第六穿孔
112‧‧‧第七穿孔
12‧‧‧第二握柄
121‧‧‧第八穿孔
122‧‧‧板動件
13‧‧‧固定顎
131‧‧‧夾合面
14‧‧‧連接件
15‧‧‧調整件
2‧‧‧連動機構
21‧‧‧第一連動件
211‧‧‧第一穿孔
212‧‧‧第二穿孔
213‧‧‧第五穿孔
22‧‧‧第二連動件
221‧‧‧第三穿孔
222‧‧‧第四穿孔
3‧‧‧活動顎
31‧‧‧第九穿孔
32‧‧‧第十穿孔
33‧‧‧夾合面
34‧‧‧夾部空間
4‧‧‧彈性件
5‧‧‧物品
圖1為本創作之立體圖。
圖2為本創作之分解圖。
圖3及圖4為本創作之作動圖。
11‧‧‧第一握柄
12‧‧‧第二握柄
122‧‧‧板動件
13‧‧‧固定顎
14‧‧‧連接件
15‧‧‧調整件
21‧‧‧第一連動件
22‧‧‧第二連動件
3‧‧‧活動顎
4‧‧‧彈性件

Claims (10)

  1. 一種鉗,包含:一鉗體,包含有一第一握柄及一第二握柄,該第一握柄設有一固定顎,該第二握柄藉由一連接件而樞接於該第一握柄;一連動機構,包含一第一連動件及一第二連動件,該第一連動件之一端樞接於該第一握柄,一端樞接於該第二握柄,該第二連動件之一端樞接於該第一握柄;一活動顎,樞接於該第一連動件及該第二連動件;俾利該第二握柄相對於該第一握柄移動時,該第二握柄經由該第一連動件而驅使該活動顎相對於該固定顎移動,使該固定顎與該活動顎產生夾持作用。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鉗,其中該第一連動件設有一第一穿孔及一第二穿孔,該第一穿孔樞接於該第一握柄,該第二穿孔樞接於該活動顎;該第二連動件設有一第三穿孔及一第四穿孔,該第三穿孔樞接於該第一握柄,該第四穿孔樞接於該活動顎。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鉗,其中該第一穿孔至該第二穿孔之方向定義一第一方向,該第三穿孔至該第四穿孔之方向定義一第二方向,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二方向非相互垂直。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鉗,其中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二方向相互平行。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鉗,其中該第一連動件設有一第五穿孔,該第五穿孔樞接於該第二握柄,其中該第一穿孔至該第五穿孔之方向定義一第三方向,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三方向之夾角小於 90°。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鉗,其中該第一穿孔至該第三穿孔之方向定義一第四方向,該第三方向與該第四方向之夾角介於90°至180°之間。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鉗,其中該第一穿孔與該第二穿孔之距離定義一第一長度,該第三穿孔與該第四穿孔之距離定義一第二長度,該第一長度與該第二長度相等。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鉗,其中該第一穿孔與該第三穿孔之距離定義一第三長度,該第二穿孔與該第四穿孔之距離定義一第四長度,該第三長度與該第四長度相等。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鉗,其中該第一連動件之輪廓形狀略呈三角形,該第一穿孔、該第二穿孔及該第五穿孔分佈於該第一連動件之鄰近頂點處。
  10.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所述之鉗,其中更包含一彈性件,該彈性件一端設於該第一握柄,另一端設於該第一連動件。
TW101208964U 2012-05-11 2012-05-11 clamp TWM4472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08964U TWM447297U (zh) 2012-05-11 2012-05-11 clamp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08964U TWM447297U (zh) 2012-05-11 2012-05-11 clamp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47297U true TWM447297U (zh) 2013-02-21

Family

ID=48194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208964U TWM447297U (zh) 2012-05-11 2012-05-11 clamp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472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77365B (zh) * 2012-10-19 2015-03-21 Chiu Wen Lai clamp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77365B (zh) * 2012-10-19 2015-03-21 Chiu Wen Lai clamp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15912B2 (en) Locking clamp device
US20110107880A1 (en) Pliers Having Generally Parallel Jaws
TWM478599U (zh) 自動回復之木工夾具結構
GB2435004A (en) Adjustable multi-jawed clamp
WO2015024405A1 (zh) 一种可固定钳口尺寸的钳子
WO2010030832A3 (en) Hand tool articulating apparatus with offset handle
US8826783B2 (en) One-way open-end wrench
US20050028652A1 (en) Hand tool having a bendable holding portion
TWM447297U (zh) clamp
US2534985A (en) Lever and link feed sliding jaw wrench
TWI477365B (zh) clamp
TWM479193U (zh) 扳手
TWI533952B (zh) A clamp with multiple functions
TWI644763B (zh) 越夾越緊的鉗子
TW201318787A (zh) 管或抽水幫浦用的鉗
US20110259073A1 (en) Hand seamer with replaceable blades
TWM519572U (zh) 鎖固鉗
TWM464286U (zh) 鉗具結構
TWI615248B (zh) 可自動夾固之鉗子
TWM448347U (zh) 鉗具
JP2013043220A (ja) ペンチ
TW201412466A (zh) 可彎折及固定之手工具
TW202339906A (zh) 減少握柄間距之夾鉗
TWM536138U (zh) 鉗具
US733770A (en) Pipe-wrenc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