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47293U - 研磨拋光器之夾頭構造 - Google Patents

研磨拋光器之夾頭構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47293U
TWM447293U TW101220266U TW101220266U TWM447293U TW M447293 U TWM447293 U TW M447293U TW 101220266 U TW101220266 U TW 101220266U TW 101220266 U TW101220266 U TW 101220266U TW M447293 U TWM447293 U TW M44729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inding
polishing
abrasive
creation
ho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2202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ing-Sung Hsu
Original Assignee
Ching-Sung Hs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g-Sung Hsu filed Critical Ching-Sung Hsu
Priority to TW1012202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47293U/zh
Publication of TWM4472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47293U/zh

Links

Landscapes

  • Polishing Bodies And Polishing Tools (AREA)

Description

研磨拋光器之夾頭構造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研磨拋光器之夾頭構造,特別是指一種可以針對任何不規則的孔洞進行研磨及拋光,並且不會有任何研磨及拋光死角產生之拋光器的夾頭。
  目前在一般木質傢俱類產品製造時,均會利用到研磨拋光機進行研磨。而常見之研磨拋光機構造如中華民國90年5月28日所公告之新型第437497 號「改良式研磨拋光器」專利案,其係揭露:係在拋光器內設一穿裝有研磨棒的轉動件,轉動件外側穿裝一彈性的緩震件,連同轉動件與緩震件樞裝於拋光器前端,而轉動件異於研磨棒之另一端係樞裝於一主軸的偏心槽,讓可旋轉之主軸偏心帶動轉動件形成研磨棒繞圈旋轉動作,由緩震件適度吸收震動以防手部有麻痺感,又能避免轉動件轉動生熱與易磨損的問題。
  然,由於目前的傢俱有相當多採用原木等木質材料所製造,由於原木本身具有自然生成的紋路,極具有觀賞價值,但同樣會形成有許多不規則的孔洞,因此上述專利前案所使用的研磨棒頭部雖然具有三角錐或圓棒等形狀,但在處理不規則的孔洞時,仍然有其死角存在,並無法達到完全研磨之作用,尤其無法針對開口小而內徑大的孔洞進行研磨。
  又有中華民國99年4月11日所公告之新型第M378070號「研磨刷固定架構」專利案,其係揭露:應用於氣動或電動手工具上且包括有一研磨刷與一支撐體,其中,該研磨刷具有一固定件,該固定件係於外緣設有複數刷毛,且於內緣形成一容置空間並於設有複數定位部,而該支撐體係設置於該容置空間,且具有抵靠於該固定件內緣的複數支撐部,該些支撐部之間形成與該些定位部構成定位關係的複數溝槽,因此,當氣動工具帶動該支撐體與該研磨刷轉動時,該支撐體與該研磨刷可藉該些溝槽與該些定位部穩固結合,不會因摩擦力不足而產生空轉的現象,藉此提升該研磨刷的施工品質。
  然查,該專利前案雖然於該固定件的外緣佈滿有軟質的刷毛,可供對於孔洞研磨具有適度的彈性伸縮作用,但其受到固定件的直徑限制,並無法伸入於過小的孔洞,尤其是對過於不規則的孔洞,或者是開口小而內徑大的孔洞,則同樣是無法進行研磨,因此在使用上均不夠理想。 
  爰此,有鑑於目前所使用的研磨拋光研磨裝置,於使用時具有上述之缺點,故本創作提供一種拋光器之夾頭構造,係設有一桿體,其一端係延伸設有一螺紋段,該螺紋段之端部則設有一止擋部;一鎖固件,其係鎖固於該桿體之螺紋段上。
  上述桿體之截面形狀係設呈為圓形、四角形、五角形、六角形或八角形。
  上述止擋部係設呈為一圓錐狀。
  上述鎖固件係為一配合該螺紋段之螺帽。
  本創作具有下列之優點:
  1.本創作係能固定一撓性砂紙或砂布所製成之研磨件,當該研磨件研磨時,能夠適時的伸展或收縮,藉以可配合不規則孔洞的內壁進行研磨及拋光,使其研磨面均能恆保持與該孔洞之內壁接觸,而不會有任何的研磨及拋光死角產生。
  2.本創作之拆裝相當容易,並且可簡單更換不同的研磨件,故能達到方便操作、節省工時、提昇研磨及拋光效率及降低成本等功效。
  3.本創作於開始研磨時係可採用顆粒較粗的研磨件進行研磨,然後再換用顆粒較細的研磨件進行拋光,藉以分別達到研磨及拋光之功效。
  4.本創作除了可供研磨及拋光不規則的孔洞外,亦可供研磨及拋光不規則的凹陷邊緣,故使用範圍相當廣。
  5.本創作可配合研磨面彎曲成環狀之研磨件,或者是選用長條狀或片狀而上下交疊的研磨件,使其上下均具有研磨面,藉以於孔洞內來回往復移動時,利用其上方或下方的研磨面,均可對於孔洞的內壁進行研磨及拋光之作業。
  6.本創作尤適合用於開口小而內徑大的孔洞內,進行研磨及拋光之作業,極具有方便性及實用性。
  首先,請參閱第一圖所示,本創作係包括有桿體(1)及鎖固件(2),其中:
  桿體(1),其截面形狀係設呈為圓形、四角形、五角形、六角形或八角形等幾何形狀,又該桿體(1)之一端係延伸設有一具螺紋之螺紋段(11),該螺紋段(11)之端部則設有一止擋部(12),該止擋部(12)係可設呈為一圓錐狀。
  鎖固件(2),其係鎖固於該桿體(1)之螺紋段(11)上,該鎖固件(2)係可為一配合該螺紋段(11)螺紋的螺帽。
  開始準備組裝研磨時,如第二圖所示,本創作係可配合一研磨件(3)實施,該研磨件(3)係為一具有撓性之砂紙或砂布,該研磨件(3)係設有一粗糙狀或顆粒狀之研磨面(31),另該研磨件(3)之中心點及其二端之位置處係分別設有一定位孔(32);組裝時,如第三圖所示,係先將該研磨件(3)二端相向彎曲成一環狀,然後使其中心點及二端之定位孔(32)可以相對重合,然後供該桿體(1)穿伸過該三個定位孔(32),使該研磨件(3)套持於該桿體(1)之螺紋段(11)上,並貼抵於該螺紋段(11)的止擋部(12)位置處,再將該鎖固件(2)穿過該桿體(1)而螺接於該螺紋段(11)上,將該鎖固件(2)朝向止擋部(12)鎖緊,藉以將該彎曲後之研磨件(3)牢牢的固定於該螺紋段(11)上,恰可使該研磨件(3)之研磨面(31)係朝向外側,最後將該桿體(1)插置於一氣動或電動之手工具機(A)的固定端(A1)內〔如第四圖所示〕,並將其固定於該固定端(A)上〔該固定方式係為一般的習知技術,茲不贅述〕,藉以防止旋轉研磨時,因鬆脫而飛出傷人。
  開始研磨時,如第四圖及第五圖所示,當啟動該手工具機(A),係可透過其固定端(A1)帶動該桿體(1)旋轉,同時也連動該研磨件(3)跟著旋轉,然後將該螺紋段(11)及其研磨件(3)伸入於一待研磨物件(B)的不規則之孔洞(B1)內,由於該孔洞(B1)係呈不規則狀,因此該螺紋段(11)伸入於該孔洞(B1)內時,並無法正好位於該孔洞(B1)之圓心點位置,因此該研磨件(3)二端的研磨面(31)與該孔洞(B1)內壁的每一點距離並不會是等距,由於該研磨件(3)係具有一撓性,因此在旋轉研磨時,係會順應與孔洞(B1)內壁長短不一的距離,使該研磨件(3)的二端會適時的伸展或收縮,藉以配合不同長短距離的孔洞(B1)內壁進行研磨,使該研磨件(3)的研磨面(31)均能恆保持與該孔洞(B1)內壁接觸,而能順利進行研磨,故不會有任何的研磨死角產生,而且於該孔洞(B1)內來回往復移動該桿體(1)時,可以使位於研磨件(3)上緣或下緣之研磨面(31)分別對應研磨該孔洞(B1)的內壁;又剛開始研磨時係可採用顆粒較粗的研磨件(3)進行研磨,然後再換用顆粒較細的研磨件(3)進行拋光,藉以達到最佳的研磨及拋光功效。
  又當研磨片(31)的研磨面(32)磨耗時,只需要將該鎖固件(2)旋鬆,而由該桿體(1)之螺紋段(11)上取下,即可輕易卸下該研磨件(3),而另外再更換新的研磨件(3)即可,故本創作具有方便拆裝使用之功效。
  本創作亦可選用二個研磨件(3)使其交疊成一十字型的樣態,如第六圖所示,然後利用鎖固件(2)將該二呈十字型的研磨件(3),一併鎖固於該桿體(1)之螺紋段(11)上,藉以同樣具有研磨及拋光之功效。
  本創作亦可選用二個呈長條狀的研磨件(4),將其上下交疊組合,如第七圖所示,並使該二研磨件(4)之研磨面(41)可以分別朝上及朝下設置,如此,利用鎖固件(2)將該二上下交疊組合的研磨件(4),一併鎖固於該桿體(1)之螺紋段(11)的止擋部(12)位置處,利用上下不同之研磨面(41),可以達到來回研磨及拋光之功效。
  本創作亦可選用二個呈片狀的研磨件(5),將其上下交疊組合,如第八圖所示,並使該二研磨件(5)之研磨面(51)可以分別朝上及朝下設置,如此,利用鎖固件(2)將該二上下交疊組合的研磨件(5),一併鎖固於該桿體(1)之螺紋段(11)的止擋部(12)位置處,利用上下不同之研磨面(51),可以達到來回研磨及拋光之功效。
  本創作亦可選用長度較長的桿體(6),如第九圖所示,藉以利用鎖固件(2)將該研磨件(3),將其鎖固於該桿體(6)之螺紋段(61)上,藉以使該長度較長的桿體(6)可以伸入於一開口(C1)小而內徑大的孔洞(C)內,而不會受到開口(C)尺寸較小之妨礙,而能方便進行研磨及拋光,故具有極佳之實用性。
  惟,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其中之數實施例,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創作之申請專利保護範圍,舉凡依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替換,皆應仍屬於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所涵蓋保護之範圍內。
(1)‧‧‧桿體
(11)‧‧‧螺紋段
(12)‧‧‧止擋部
(2)‧‧‧鎖固件
(3)‧‧‧研磨件
(31)‧‧‧研磨面
(32)‧‧‧定位孔
(4)‧‧‧研磨件
(41)‧‧‧研磨面
(5)‧‧‧研磨件
(51)‧‧‧研磨面
(6)‧‧‧桿體
(61)‧‧‧螺紋段
(A)‧‧‧手工具機
(A1)‧‧‧固定端
(B)‧‧‧待研磨物件
(B1)‧‧‧孔洞
(C)‧‧‧孔洞
(C1)‧‧‧開口
  第一圖係為本創作之立體分解圖。
  第二圖係為本創作配合研磨件使用之立體分解圖。
  第三圖係為本創作組裝研磨件後之組合剖視圖。
  第四圖係為本創作配合手工具機之使用示意圖。
  第五圖係為本創作對於不規則孔洞進行研磨之示意圖。
  第六圖係為本創作配合二個研磨件交疊成十字型之示意圖。
  第七圖係為本創作配合二個長條狀的研磨件上下交疊之示意圖。
  第八圖係為本創配合二個片狀的研磨件上下交疊之示意圖。
  第九圖係為本創作使用於開口小而內徑大的孔洞進行研磨之示意圖。
(1)‧‧‧桿體
(11)‧‧‧螺紋段
(12)‧‧‧止擋部
(2)‧‧‧鎖固件

Claims (4)

  1. 一種研磨拋光器之夾頭構造,包括有:
      一桿體,其一端係延伸設有一螺紋段,該螺紋段之端部則設有一止擋部;
      一鎖固件,其係鎖固於該桿體之螺紋段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研磨拋光器之夾頭構造,其中,該桿體之截面形狀係設呈為圓形、四角形、五角形、六角形或八角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研磨拋光器之夾頭構造,其中,該止擋部係設呈為一圓錐狀。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研磨拋光器之夾頭構造,其中,該鎖固件係為一配合該螺紋段之螺帽。
TW101220266U 2012-10-19 2012-10-19 研磨拋光器之夾頭構造 TWM4472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20266U TWM447293U (zh) 2012-10-19 2012-10-19 研磨拋光器之夾頭構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20266U TWM447293U (zh) 2012-10-19 2012-10-19 研磨拋光器之夾頭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47293U true TWM447293U (zh) 2013-02-21

Family

ID=48194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220266U TWM447293U (zh) 2012-10-19 2012-10-19 研磨拋光器之夾頭構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472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546673T3 (es) Herramienta multi-abrasivo
US11866948B2 (en) Offset mounting adapter for concrete surface processing tool
JP5712290B2 (ja) 板係止機構
US2017033403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a floor surface with zero-tolerance edging
JP2009078055A5 (zh)
US20180193977A1 (en) Ride-on active planetary concrete grinder
JP2006055993A5 (zh)
US1169718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stock material from a surface
TWM447293U (zh) 研磨拋光器之夾頭構造
CN207942304U (zh) 一种木材砂光机用砂光轮
JP3457276B2 (ja) 木彫仕上げ用工具
JP2003275967A (ja) 木彫仕上げ用工具
KR200356304Y1 (ko) 그라인더용 연마헤드
ES2639374B1 (es) Disco abrasivo multiangular para máquinas lijadoras
WO2015164920A1 (en) Random orbital sander
TWI451941B (zh) Large grinding area of ​​the machine
KR101391771B1 (ko) 핸드 그라인더용 다기능 커터
JP5998331B2 (ja) 内装施工用パテ研削工具
TWM551108U (zh) 氣動式砂磨機
KR200479979Y1 (ko) 그라인더용 연마휠
KR20150122523A (ko) 연마 모듈의 교체가 가능한 연마기
KR200432075Y1 (ko) 봉 연마기
CN105108596B (zh) 地坪研磨机研磨头及其工作方法
TWM466752U (zh) 砂布輪倒角機結構
TWM424123U (en) Floor brush structure of vacuum clean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