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47074U - 供線材穿設的顯示器框架 - Google Patents

供線材穿設的顯示器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47074U
TWM447074U TW101219500U TW101219500U TWM447074U TW M447074 U TWM447074 U TW M447074U TW 101219500 U TW101219500 U TW 101219500U TW 101219500 U TW101219500 U TW 101219500U TW M447074 U TWM447074 U TW M44707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assembly
wire
pivoting
passa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2195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ing-Hung Su
Yung-Chang Chiang
Wen-Yan Lin
Original Assignee
Sinher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her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Sinher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TW1012195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47074U/zh
Publication of TWM4470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47074U/zh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供線材穿設的顯示器框架
本創作係有關一種顯示器框架,尤指一種供線材穿設的顯示器框架。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筆記型電腦的顯示器為了符合現代人希望方便攜帶的期望,由早期的CCLF(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面板逐漸置換為較薄的LED面板,如中華民國專利公告第M365626號提供了一種用於薄型顯示面板的轉軸固定結構。該固定結構係藉由透過在面板兩側分別設置一嵌接板,藉由支架上之固定部及設於該支架上之複數個彈片以彈性夾持該面板之嵌接板,將LED面板以彈性夾持固定,藉此希望能減少顯示器的厚度,以符合消費者希望筆記型電腦能輕、薄的需求。然而,此種鎖固方式不僅在產線上增加了生產之難度,且其仍須一前蓋板及一後蓋板以包覆內部之轉軸固定結構及電子電路結構,故該液晶螢幕仍具有一相當之厚度,而無法有效薄型化筆記型電腦顯示面板部分的厚度。
有鑑於此,本創作人經不斷研發測試,設計出一種框架結合過線鉸鏈結構,該框架結合過線鉸鏈結構包含有一組裝部,以及一設於該組裝部下端的底架。該組裝部包含有一第一銜接部,該底架包含有一相對應該第一銜接部的穿套部,一設置於該穿套部內的軸套,以及一插設於該軸套上的軸桿。該軸桿軸向設有一供電線穿設之穿孔,該軸套包含有一連通該穿孔並供電線穿設的穿線槽,該穿套部包含至少一連通該穿線槽的過線槽。藉由該組裝部作為該顯示模組及該前蓋板及該後蓋板之框架,並以層層堆疊之配置,省去了該前蓋板、該後蓋板於固定該顯示模組時本應占去的空間,以達到輕、薄的設計。
在完成該框架結合過線鉸鏈結構後,會灌入加熱後的橡膠材料,以於該組裝部與該底架表面形成一供顯示模組設置的緩衝層,但在灌膠的過程中,該些橡膠材料會沿該過線槽流動並填充該穿線槽與該穿孔,導致該電線與該軸桿固定。而於該組裝部與該底架以該軸桿為軸心進行一樞轉行程時,該電線與該軸桿固定的部分無法跟著旋轉,故該樞轉行程對於該電線會造成一扭力,且該扭力會集中於該電線受固定部份與未受固定部份之交界處。該電線長時間受該扭力作用,容易斷裂或損壞,導致顯示器無法正常運作。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解決上述框架結合過線鉸鏈結構於灌膠時會阻塞該穿孔導致該電線與該軸桿固定,而令該電線於樞轉時容易斷裂或損壞的問題。
為達上述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供線材穿設的顯示器框架,包括有一組裝框體,以及一設置於該組裝框體的樞轉結構。該組裝框體包含一承載一顯示模組的承載架,一貫通該承載架的組裝通道,以及一橡膠緩衝層,該橡膠緩衝層包含一貼合於該承載架表面與該顯示模組之間的緩衝部,以及一填充該組裝通道的填充部。該樞轉結構包含一設置於該組裝通道的樞轉軸,以及一樞設於該樞轉軸上相對於該組裝框體進行一樞轉行程的樞接部,該樞轉軸包含一沿著該樞轉軸軸向開設且連通該組裝通道供一傳輸線材穿過該組裝框體及樞轉結構的穿線通道,以及一於該穿線通道相對於該組裝通道的一端套設該傳輸線材並阻隔該填充部進入該穿線通道的止擋部。
進一步地,該止擋部包含一插設於該穿線通道內並阻隔該填充部進入該穿線通道的封閉部,以及一貫通該封閉部供該傳輸線材穿過並與該傳輸線材緊配的穿孔。
進一步地,該承載架包含一支撐該顯示模組的邊框,以及一供該樞轉結構設置並與該邊框組合形成一容設該顯示模組的容設空間的底框。
進一步地,該底框兩端各具有一與該邊框組合的插接槽,以及一與該插接槽連接的凹陷部,該邊框兩端各具有一插設該插接槽的插設部以及一與該插設部連接並於該插設部插設於該插接槽時抵靠該插接槽限制該插設部位移的限位部。
進一步地,該插接槽具有一與該限位部抵靠的抵靠面。
進一步地,該邊框與該底框分別具有一與該緩衝層貼合並支撐該緩衝層的第一支撐部與一第二支撐部。
進一步地,該傳輸線材包含一穿過該組裝通道的傳輸段,以及二分別設於該傳輸段兩端的連接埠。
進一步地,該止擋部為一栓塞。
進一步地,該橡膠緩衝層係以射出成型方法一體射出於該承載架表面。
進一步地,該樞轉軸具有一抵靠該組裝通道口以封閉該組裝通道的抵擋部。
本創作具有的有益效果在於:
本創作的該止擋部以該穿孔套接並緊配於該傳輸線材,且以該封閉部插設該穿線通道,使得該組裝通道與該穿線通道完全隔離,令該橡膠緩衝層的該填充部無法進入該穿線通道,故可避免該穿線通道中的該傳輸線材固定於該樞轉軸中,在該組裝框體以該樞轉結構進行一樞轉行程時,於該樞轉軸中的該傳輸線材皆可承受該樞轉行程所帶來的扭力,換言之,該傳輸線材不會僅以單點承受扭力,長期使用下來並不會因該扭力而產生斷裂或損壞,得以延長該傳輸線材的使用壽命。
有關本創作之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現就配合圖式說明如下:
請參閱圖1及圖2,為本創作結構分解示意圖(一)及(二),如圖所示:本創作為一種供線材穿設的顯示器框架,裝設於一電子裝置的基座(圖未示)上,包括有一組裝框體1,以及一設置於該組裝框體1的樞轉結構2。該組裝框體1包含一承載一顯示模組(圖未示)的承載架11,一貫通該承載架11的組裝通道12,以及一以射出成型技術成型的橡膠緩衝層13,該橡膠緩衝層13包含一貼合於該承載架11表面與該顯示模組之間的緩衝部131,以及一填充該組裝通道12的填充部132。該樞轉結構2包含一設置於該組裝通道12的樞轉軸21,以及一樞設於該樞轉軸21上相對於該組裝框體1進行一樞轉行程的樞接部22,其中該樞接部22固定於該基座上,令該組裝框體1得以該樞轉軸21為軸心相對於該基座進行開闔。該樞轉軸21為一中空軸桿,包含一沿著該樞轉軸21軸向開設且連通該組裝通道12供一傳輸線材3穿過該組裝框體1及樞轉結構2的穿線通道211,以及一於該穿線通道211相對於該組裝通道12的一端套設該傳輸線材3的止擋部212。其中該傳輸線材3包含一穿過該組裝通道12的傳輸段31,以及二分別設於該傳輸段31兩端的連接埠32a、32b,該連接埠32a可與該顯示模組連接,該連接埠32b可與一訊號輸出裝置(圖未示)連接,如筆記型電腦主機。藉由該止擋部212隔離該組裝通道12與該穿線通道211,以阻隔該填充部132進入該穿線通道211,於本實施例中,該止擋部212為一栓塞。
請參閱圖3、圖4,具體來說,於本創作的實施態樣中,該承載架11為一組合框架,該承載架11包含一支撐該顯示模組的邊框111,以及一供該樞轉結構2設置並與該邊框111組合形成一容設該顯示模組的容設空間的底框112。其中該底框112兩端各具有一與該邊框組合的插接槽113,一與該插接槽113連接的凹陷部114,以及一連接該二凹陷部114並與該緩衝部131貼合以支撐該緩衝部131的第二支撐部118,而該邊框111兩端各具有一插設該插接槽113的插設部115,一與該插設部115連接並於該插設部115插設於該插接槽113時抵靠該插接槽113限制該插設部115位移的限位部116,以及連接該二插設部115並與該緩衝部131貼合並支撐該緩衝部131的第一支撐部117。更詳細來說,當該邊框111與該底框112組合時,該插設部115插入該插接槽113中並抵靠該凹陷部114,由於該限位部116抵靠該插接槽113相對於該限位部116的一抵靠面119,令該插設部115無法進一步與該凹陷部114完全密合,剩下未密合的部分即與該插接槽113內空間形成該組裝通道12。
請參閱圖3及圖5,承上述,本創作的該樞轉結構2設置於該底框112上,該樞轉軸21插設於該組裝通道12開設於該底框112的部份,其中該樞轉軸21的該止擋部212插設於該穿線通道211,進一步來說,該止擋部212包含一插設於該穿線通道211並阻隔該填充部132進入該穿線通道211的封閉部213,以及一貫通該封閉部213供該傳輸線材3穿過並與該傳輸線材3緊配的穿孔214。當該傳輸線材3經由該穿線通道211與該組裝通道12穿過該樞轉結構2與該組裝框體1時,該止擋部212的該穿孔214內壁與該傳輸線材3緊配,再加上該封閉部213封閉該穿線通道211與該組裝通道12連接的端口,阻隔該組裝通道12與該穿線通道211連通,令該橡膠緩衝層13的該填充部132於射出成型時不會進入該穿線通道211,進而避免該傳輸線材3固定於該穿線通道211內。此外,該樞轉軸21具有一抵靠該組裝通道12之端口以封閉該組裝通道12的抵擋部215,令該填充部132不會流出該組裝通道12而包覆該樞轉軸21,而影響該樞轉軸21樞轉。
綜上所述,由於本創作的該止擋部以該穿孔套接並緊配於該傳輸線材,且以該封閉部插設該穿線通道,並使得該組裝通道與該穿線通道完全隔離,令該橡膠緩衝層的該填充部無法進入該穿線通道,故可避免該穿線通道中的該傳輸線材固定於該樞轉軸中。在該組裝框體以該樞轉結構進行一樞轉行程時,於該樞轉軸中的該傳輸線材皆可承受該樞轉行程所帶來的扭力,換言之,該傳輸線材不會僅以單點承受扭力,長期使用下來並不會因該扭力而產生斷裂或損壞,得以延長該傳輸線材的使用壽命。
因此本創作極具進步性及符合申請新型專利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祈 鈞局早日賜准專利,實感德便。
以上已將本創作做一詳細說明,惟以上所述者,僅爲本創作之一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即凡依本創作申請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等,皆應仍屬本創作之專利涵蓋範圍內。
1‧‧‧組裝框體
11‧‧‧承載架
111‧‧‧邊框
112‧‧‧底框
113‧‧‧插接槽
114‧‧‧凹陷部
115‧‧‧插設部
116‧‧‧限位部
117‧‧‧第一支撐部
118‧‧‧第二支撐部
119‧‧‧抵靠面
12‧‧‧組裝通道
13‧‧‧橡膠緩衝層
131‧‧‧緩衝部
132‧‧‧填充部
2‧‧‧樞轉結構
21‧‧‧樞轉軸
211‧‧‧穿線通道
212‧‧‧止擋部
213‧‧‧封閉部
214‧‧‧穿孔
215‧‧‧抵擋部
22‧‧‧樞接部
3‧‧‧傳輸線材
31‧‧‧傳輸段
32a、32b‧‧‧連接埠
圖1,為本創作供線材穿設的顯示器框架之外觀示意圖。
圖2,為本創作供線材穿設的顯示器框架之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3,為本創作供線材穿設的顯示器框架之部份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4,為本創作供線材穿設的顯示器框架之部份外觀示意圖。
圖5,為本創作供線材穿設的顯示器框架之剖面示意圖。
1‧‧‧組裝框體
11‧‧‧承載架
111‧‧‧邊框
112‧‧‧底框
113‧‧‧插接槽
114‧‧‧凹陷部
115‧‧‧插設部
116‧‧‧限位部
117‧‧‧第一支撐部
118‧‧‧第二支撐部
119‧‧‧抵靠面
12‧‧‧組裝通道
13‧‧‧橡膠緩衝層
131‧‧‧緩衝部
132‧‧‧填充部
2‧‧‧樞轉結構
21‧‧‧樞轉軸
211‧‧‧穿線通道
212‧‧‧止擋部
215‧‧‧抵擋部
22‧‧‧樞接部
3‧‧‧傳輸線材
31‧‧‧傳輸段
32a、32b‧‧‧連接埠

Claims (8)

  1. 一種供線材穿設的顯示器框架,包括有:
      一組裝框體,包含一承載一顯示模組的承載架,一貫通該承載架的組裝通道,以及一橡膠緩衝層,該橡膠緩衝層包含一貼合於該承載架表面與該顯示模組之間的緩衝部,以及一填充該組裝通道的填充部;以及
      一樞轉結構,包含一設置於該組裝通道的樞轉軸,以及一樞設於該樞轉軸上相對於該組裝框體進行一樞轉行程的樞接部,該樞轉軸包含一沿著該樞轉軸軸向開設且連通該組裝通道供一傳輸線材穿過該組裝框體及樞轉結構的穿線通道,以及一於該穿線通道相對於該組裝通道的一端套設該傳輸線材並阻隔該填充部進入該穿線通道的止擋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供線材穿設的顯示器框架,其中,該止擋部包含一插設於該穿線通道並阻隔該填充部進入該穿線通道的封閉部,以及一貫通該封閉部供該傳輸線材穿過並與該傳輸線材緊配的穿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供線材穿設的顯示器框架,其中,該承載架包含一支撐該顯示模組的邊框,以及一供該樞轉結構設置並與該邊框組合形成一容設該顯示模組的容設空間的底框。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供線材穿設的顯示器框架,其中,該底框兩端各具有一與該邊框組合的插接槽,以及一與該插接槽連接的凹陷部,該邊框兩端各具有一插設該插接槽的插設部以及一與該插設部連接並於該插設部插設於該插接槽時抵靠該插接槽限制該插設部位移的限位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供線材穿設的顯示器框架,其中,該插接槽具有一與該限位部抵靠的抵靠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供線材穿設的顯示器框架,其中,該邊框與該底框分別具有一與該緩衝層貼合並支撐該緩衝層的第一支撐部與一第二支撐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供線材穿設的顯示器框架,其中,該傳輸線材包含一穿過該組裝通道的傳輸段,以及二分別設於該傳輸段兩端的連接埠。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供線材穿設的顯示器框架,其中,該樞轉軸具有一抵靠該組裝通道口以封閉該組裝通道的抵擋部。
TW101219500U 2012-10-09 2012-10-09 供線材穿設的顯示器框架 TWM4470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19500U TWM447074U (zh) 2012-10-09 2012-10-09 供線材穿設的顯示器框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19500U TWM447074U (zh) 2012-10-09 2012-10-09 供線材穿設的顯示器框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47074U true TWM447074U (zh) 2013-02-11

Family

ID=48194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219500U TWM447074U (zh) 2012-10-09 2012-10-09 供線材穿設的顯示器框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470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32667B2 (en) 2013-10-30 2016-01-05 Young Lighting Technology Inc. Display devic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32667B2 (en) 2013-10-30 2016-01-05 Young Lighting Technology Inc. Display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68784B (zh) 鉸鏈支架及應用其之顯示裝置
JP5525442B2 (ja)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276623A5 (zh)
WO2017041314A1 (zh) 一种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
CN105223730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TWI263842B (en) Direct typ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TWI633368B (zh) 無邊框顯示器及應用該無邊框顯示器的電子裝置
TW202026716A (zh) 液晶顯示裝置
CN103901646A (zh) 液晶显示装置的安装结构
CN107065260B (zh) 液晶显示器及框架结构
US20180017828A1 (en) Display device
WO2013120281A1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采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WO2017193654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2638664B (zh) 平板电视壳体及平板电视
TWM447074U (zh) 供線材穿設的顯示器框架
US9658649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laptop computer
US1177503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WO2017173862A1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TW201544873A (zh) 背光模組與其顯示裝置
US8007161B2 (en) Backlight module
CN105717574B (zh) 一种双面显示装置及其导光板与背光源
TWM447073U (zh) 顯示模組承載框架
TWI664473B (zh) Back plate structure of backlight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16201748A1 (zh) 液晶显示装置和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导光板
CN105676527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K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 granted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