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64473B - Back plate structure of backlight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Google Patents
Back plate structure of backlight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664473B TWI664473B TW107108478A TW107108478A TWI664473B TW I664473 B TWI664473 B TW I664473B TW 107108478 A TW107108478 A TW 107108478A TW 107108478 A TW107108478 A TW 107108478A TW I664473 B TWI664473 B TW I664473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side plate
- vertical
- back plate
- backplane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8/00—Lighting devices intended for fixed install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7/00—Fastening of component parts of lighting devices, e.g. shades, globes, refractors, reflectors, filters, screens, grids or protective cages
- F21V17/10—Fastening of component parts of lighting devices, e.g. shades, globes, refractors, reflectors, filters, screens, grids or protective cag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astening means or way of fastening
- F21V17/16—Fastening of component parts of lighting devices, e.g. shades, globes, refractors, reflectors, filters, screens, grids or protective cag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astening means or way of fastening by deformation of parts; Snap action mounting
- F21V17/164—Fastening of component parts of lighting devices, e.g. shades, globes, refractors, reflectors, filters, screens, grids or protective cag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astening means or way of fastening by deformation of parts; Snap action mounting the parts being subjected to bending, e.g. snap joi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9/00—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 F21V19/001—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the light sources being semiconductors devices, e.g. LED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200/00—Use of light guides, e.g. fibre optic devices, in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200/20—Use of light guides, e.g. fibre optic devices, in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of light guides of a generally planar shap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背光模組的背板結構及其製造方法,設計出第一背板以及第二背板的ㄈ折背板組合結構,先將導光板放置於第二背板上,再透過將該第一背板、第二背板組合的方式改變原來現有技術架構。本發明透過ㄈ折背板組合結構,可避免現有組裝方式中導光板容易被背板刮傷造成破裂之問題,並使習用人工組裝方式發展到能自動化組裝,達到無人化組裝的趨勢,解決背板無法導入自動化組裝時的問題亦可降低人工組裝的成本。
Description
本發明之技術涉及承載背光模組的背板結構及其製造方法領域,特別是指一種能運用在背光模組自動化組裝流程之背板。
一般之背光模組由導光板(LPG)、光源(LED)、反射片、膠框、背板(bezel)與外框等組成。在現階段,因為受到3C產品消費市場朝向輕薄化設計的趨勢影響下,相對背板零組件膠框也需跟著薄化,然而膠框在薄化設計之下會容易造成入光側漏光亮線等問題。為了克服此問題,衍生出設計能將背板採用ㄈ折的結構設計,靠著背板不易透光的特性來解決此問題現象的發生。
雖然現行方式是將背板採用ㄈ折的結構,去解決入光側漏光亮線等問題,但是卻在自動化組裝流程上,造成導光板(LPG) 與光源(LED)容易刮傷與破裂,因而導致產線的不良率提高,為了避免此問題,一般業界在階段都還是回到採用人工方式進行組裝,也就是半自動的產線模式。
然而,若依照人工方式組裝,因為組裝方向為傾斜插入到背板ㄈ折結構內,依舊會讓導光板(LPG)與光源(LED)容易被背板(bezel)給刮傷或破裂,且光源(LED)與導光板(LPG)間的距離與夾角會對導光板輸出的輝度(Luminance)與均於度(Uniformity)產生重大的影響;當距離過大,其輸出利用率會下降,並影響背光模組的品質以及顯視器的好壞。
由於導光板(LPG)與光源(LED)間的距離有需要到高精準的要求,故目前的技術還有待於改進和發展。
有鑒於此,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改善目前背板在自動組裝的產線上所造成的問題進行改善,以提昇良率及降低製造成本。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係採取以下之技術手段予以達成,其中,本發明提供一種背光模組的背板結構,包括一第一背板以及一第二背板。
該第二背板包括一底板、一第一立板、一第二立板以及一第三立板,該底板用以承載一背光模組,該第一立板與該第二立板相距有一第一距離,該第一立板與該第二立板分別具有一卡合孔,該第三立板與該底板之一端相連接,且該第一立板與該第二立板分別相接於該第三立板兩側並與該底板相連接。
該第一背板包括一蓋板、一第一側板、一第二側板以及一第三側板,該第一側板與該第二側板相距有一第二距離,且該第二距離尺寸長度大於該第一距離尺寸長度,該第一側板以及該第二側板分別具有與該卡合孔相對應的一卡合凸緣,該第三側板與該蓋板之一端相連接,該第一側板與該第二側板分別相接於該第三側板兩側並與該蓋板相連接。
其中,當該第一背板與該第二背板相組合時,由於該第二距離尺寸長度大於該第一距離尺寸長度,使該第二背板位於該第一背板內,且使該第一立板、該第二立板以及該第三立板分別貼靠該第一側板、該第二側板以及該第三側板;而當該卡合孔會與該卡合凸緣相對位連接時,該第一背板與該第二背板結合成一體。
在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三側板之一面更包括一膠層,進行組合後,該膠層,會在該第三側板與該第三立板間,增強該第一背板與該第二背板組合後的緊密強度。
在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中,該卡合凸緣可為一半球體,該半球體可為實心或中空實體,該半球體頂端朝向該容置空間。
在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中,該底板、該第一立板、該第二立板以及該第三立板為一體成型之結構。
在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中,該蓋板、該第一側板、該第二側板以及該第三側板為一體成型之結構。
在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中,該底板與該第一立板、該第二立板以及該第三立板互相垂直。
在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中,該蓋板與該第一側板、該第二側板以及該第三側板互相垂直。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背光模組的背板結構製造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驟:
步驟 91:提供一導光板、一光源、一第一背板以及一第二背板,該第一背板包括一蓋板、一第一側板、一第二側板以及一第三側板,該第一側板以及該第二側板分別具有一卡合凸緣,該第三側板與該蓋板之一端相連接,該第一側板與該第二側板分別相接於該第三側板兩側並與該蓋板相連接;該第二背板包括一底板、一第一立板、一第二立板以及一第三立板,該第一立板與該第二立板分別具有一卡合孔,該卡合凸緣與該卡合孔相對應,該第三立板與該底板之一端相連接,且該第一立板與該第二立板分別相接於該第三立板兩側並與該底板相連接。
步驟 92:塗佈一結合膠於該底板上。
步驟 93:固定該第二背板,將該導光板與該光源沿一方向移動至該底板
步驟 94:經由該結合膠結合該導光板與該光源以及該第二背板。
步驟 95:沿該方向移動該第一背板,使該第一立板、該第二立板以及該第三立板分別貼靠該第一側板、該第二側板以及該第三側板。
步驟 96:檢測該卡合孔是否與該卡合凸緣相對位連接,若該卡合孔與該卡合凸緣相對位連接,停止移動該第一背板;若該卡合孔未與該卡合凸緣相對位連接,重複該步驟 95。
在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一背板為冷衝壓加工一體成型製成。
在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二背板為冷衝壓加工一體成型製成。
為達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發明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構造,茲繪圖就本發明較佳實施例詳加說明其特徵與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但須注意的是,該等內容不構成本發明的限定。
請同時參閱圖1至圖3所示,其為本發明背光模組的背板結構及其製造方法較佳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本發明之背光模組的背板結構 1 包括一第一背板 2 以及一第二背板 3 。
該第二背板 3 包括一底板 31、一第一立板 32 、一第二立板 33 以及一第三立板 34 ,該底板 31 用以承載一導光板。該第一立板 32 與該第二立板 33 相距有一第一距離 d1,該第一立板 31 與該第二立板 32 分別具有一卡合孔 35,該第三立板 34 與該底板 31 之一端相連接,且該第一立板 32 與該第二立板 33 分別相接於該第三立板 34 兩側並與該底板 31 相連接,較佳者,該第一立板 32、該第二立板 33以及該第三立板 34分別與該底31互相垂直。
該第一背板 2一蓋板 21、一第一側板 22、一第二側板 23 以及一第三側板 24 包括,該第一側板 22 與該第二側板 23 相距有一第二距離 d2,且該第二距離 d2 尺寸長度大於該第一距離 d1 尺寸長度。該第一側板 22 以及該第二側板 23 分別具有與該卡合孔 35 相對應的一卡合凸緣 25 ,該卡合凸緣 25 可為一半球體,但不限於此,其亦可以為一卡座、卡勾等結構。該第三側板 24 與該蓋板 21 之一端相連接,該第一側板 22 與該第二側板 23 分別相接於該第三側板 24 兩側並與該蓋板 21 相連接,較佳者,該第一側板 22、該第二側板 23以及該第三側板 24分別與該蓋板 21互相垂直。
此外,在此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三立板 34 之一面更包括一膠層36,進行組合後,該膠層 36 會在該第三側板 24 與該第三立板 34 間,增強該第一背板 2 與該第二背板 3 組合後的緊密強度。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該底板、該第一立板、該第二立板以及該第三立板為一體成型之結構。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該蓋板、該第一側板、該第二側板以及該第三側板為一體成型之結構。
以及,請增加參閱圖4與圖5所示,其中,當該第一背板 2 與該第二背板 3 相組合時,由於該第二距離 d2 尺寸長度大於該第一距離 d1 尺寸長度,使該第二背板 3 位於該第一背板 2 內,且使該第一立板32 、該第二立板 33 以及該第三立板 34 分別貼靠該第一側板 22、該第二側板 23 以及該第三側板 24。而當該卡合孔 35 會與該卡合凸緣 25 相對位連接時,該第一背板 2 與該第二背板 3 結合成一體。
請更加參閱圖6與圖7所示,一種背光模組的背板結構製造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驟:
步驟 91:提供一導光板 5、一光源 6、一第一背板 2 以及一第二背板 3,該第一背板 2 包括一蓋板 21、一第一側板 22、一第二側板 23 以及一第三側板 24,該第一側板 22 以及該第二側板 23 分別具有一卡合凸緣 25,該第三側板 24 與該蓋板 21 之一端相連接,該第一側板 22 與該第二側板 23 分別相接於該第三側板 24 兩側並與該蓋板 21 相連接;該第二背板 3 包括一底板31、一第一立板32、一第二立板 33 以及一第三立板 34,該第一立板 32 與該第二立板 33 分別具有一卡合孔 35,該卡合凸緣 25 與該卡合孔 35 相對應,該第三立板 34 與該底板 31 之一端相連接,且該第一立板 32 與該第二立板 32 分別相接於該第三立板 34 兩側並與該底板 31 相連接。
步驟 92:塗佈一結合膠 4 於該底板 31 上。
步驟 93:定位該第二背板 3 ,將該導光板 5 與該光源 6 沿一方向 8 移動至該底板 31。
步驟 94:經由該結合膠 4 結合該導光板 5 與該光源 6 以及該第二背板 3。
步驟 95:沿該方向 8 移動該第一背板 2,使該第一立板 32、該第二立板 33 以及該第三立板 34 分別貼靠該第一側板 22、該第二側板 23 以及該第三側板 24。
步驟 96 :檢測該卡合孔 35 是否與該卡合凸緣 25 相對位連接,若該卡合孔 35 與該卡合凸緣 25 相對位連接,停止移動該第一背板 2;若該卡合孔 35 未與該卡合凸緣 25 相對位連接,重複該步驟 95。
其中,其中該第一背板 2 以及該第二背板 3 為冷衝壓加工方式一體成型製成,且該第一立 32 、該第二立板 33 以及該第三立板 34 分別與該底板 31 互相垂直;該第一側板 22 、該第二側板 23 以及該第三側板 24 分別與該蓋板 21 互相垂直。
故,請參閱全部附圖所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背光模組的背板結構及其製造方法,與習用技術相較,其具有下列優點: 1. 本發明背光模組的背板結構,將背板分成第一背板 2 與第二背板 3,改變現有製造技術架構,降低人員的成本,產生無人化自動組裝的優點。 2. 本發明背光模組的背板結構,能持續保有原架構設計的光學優勢。 3. 本發明背光模組的背板結構可以導入自動化組裝流程,提升製作良率,達到最佳的經濟效益的優點。
透過上述之詳細說明,即可充分顯示本發明之目的及功效上均具有實施之進步性,極具產業之利用性價值,且為目前市面上前所未見之新發明,完全符合發明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及保護範圍,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應當能夠意識到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示內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換和顯而易見的變化所得到的方案,均應當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
1‧‧‧背板結構
2‧‧‧第一背板
21‧‧‧蓋板
22‧‧‧第一側板
23‧‧‧第二側板
24‧‧‧第三側板
25‧‧‧卡合凸緣
3‧‧‧第二背板
31‧‧‧底板
32‧‧‧第一立板
33‧‧‧第二立板
34‧‧‧第三立板
35‧‧‧卡合孔
36‧‧‧膠層
4‧‧‧結合膠
5‧‧‧導光板
6‧‧‧光源
8‧‧‧方向
AA、BB‧‧‧剖面線
d1‧‧‧第一距離
d2‧‧‧第二距離
91~96‧‧‧步驟
圖1為本發明背光模組的背板結構及其製造方法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背光模組的背板結構及其製造方法之第二背板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背光模組的背板結構及其製造方法之第一背板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背光模組的背板結構及其製造方法之AA剖面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背光模組的背板結構及其製造方法之BB剖面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背光模組的背板結構及其製造方法之自動化組裝流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背光模組的背板結構及其製造方法之製造方法流程圖。
Claims (7)
- 一種背光模組的背板結構,包括一第一背板以及一第二背板;該第二背板包括一底板、一第一立板、一第二立板以及一第三立板,該底板用以承載一背光模組,該第一立板與該第二立板相距有一第一距離,該第一立板與該第二立板分別具有一卡合孔,該第三立板與該底板之一端相連接,且該第一立板與該第二立板分別相接於該第三立板兩側並與該底板相連接,且該底板、該第一立板、該第二立板以及該第三立板為一體成型之結構;該第一背板包括一蓋板、一第一側板、一第二側板以及一第三側板,該第一側板與該第二側板相距有一第二距離,且該第二距離尺寸長度大於該第一距離尺寸長度,該第一側板以及該第二側板分別具有與該卡合孔相對應的一卡合凸緣,該第三側板與該蓋板之一端相連接,該第一側板與該第二側板分別相接於該第三側板兩側並與該蓋板相連接,且該蓋板、該第一側板、該第二側板以及該第三側板為一體成型之結構;其中,當該第一背板與該第二背板相組合時,由於該第二距離尺寸長度大於該第一距離尺寸長度,使該第二背板位於該第一背板內,且使該第一立板、該第二立板以及該第三立板分別貼靠該第一側板、該第二側板以及該第三側板;而當該卡合孔會與該卡合凸緣相對位連接時,該第一背板與該第二背板結合成一體,且該第三立板之一面更包括一膠層,進行組合後,該膠層會在該第三側板與該第三立板間,增強該第一背板與該第二背板組合後的緊密強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背光模組的背板結構,其中該卡合凸緣為一半球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背光模組的背板結構,其中該第一立板、該第二立板以及該第三立板分別與該底板互相垂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背光模組的背板結構,其中該第一側板、該第二側板以及該第三側板分別與該蓋板互相垂直。
- 一種背光模組的背板結構製造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驟:步驟91:提供一導光板、一光源、一第一背板以及一第二背板,該第一背板包括一蓋板、一第一側板、一第二側板以及一第三側板,該第一側板以及該第二側板分別具有一卡合凸緣,該第三側板與該蓋板之一端相連接,該第一側板與該第二側板分別相接於該第三側板兩側並與該蓋板相連接;該第二背板包括一底板、一第一立板、一第二立板以及一第三立板,該第一立板與該第二立板分別具有一卡合孔,該卡合凸緣與該卡合孔相對應,該第三立板與該底板之一端相連接,且該第一立板與該第二立板分別相接於該第三立板兩側並與該底板相連接;步驟92:塗佈一結合膠於該底板上;步驟93:將該導光板與該光源沿一方向移動至該底板;步驟94:經由該結合膠結合該導光板與該光源以及該第二背板;步驟95:沿該方向移動該第一背板,使該第一立板、該第二立板以及該第三立板分別貼靠該第一側板、該第二側板以及該第三側板;步驟96:檢測該卡合孔是否與該卡合凸緣相對位連接,若該卡合孔與該卡合凸緣相對位連接,停止移動該第一背板;若該卡合孔未與該卡合凸緣相對位連接,重複該步驟95。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背光模組的背板結構製造方法,其中該第一背板為冷衝壓加工一體成型製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背光模組的背板結構製造方法,其中該第二背板為冷衝壓加工一體成型製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186506.4A CN108458281A (zh) | 2018-03-07 | 2018-03-07 | 背光模组的背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201810186506.4 | 2018-03-0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664473B true TWI664473B (zh) | 2019-07-01 |
TW201939126A TW201939126A (zh) | 2019-10-01 |
Family
ID=63219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7108478A TWI664473B (zh) | 2018-03-07 | 2018-03-13 | Back plate structure of backlight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458281A (zh) |
TW (1) | TWI664473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70715A (zh) * | 2021-09-30 | 2021-12-31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框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90979B (zh) * | 2019-04-11 | 2021-12-03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检测治具及检测系统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003228A (en) * | 2008-07-04 | 2010-01-16 | Chi Mei Lighting Tech Corp | Backlight modul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
TWM425293U (en) * | 2011-11-14 | 2012-03-21 | Top Victory Invest Ltd | Assembly structure of display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41358B (zh) * | 2007-11-19 | 2010-11-17 | 奇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 |
CN201875583U (zh) * | 2010-12-02 | 2011-06-22 | 吴传杭 | 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结构 |
CN102661540B (zh) * | 2012-04-19 | 2014-11-26 | 达运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电子装置 |
CN203365850U (zh) * | 2013-07-25 | 2013-12-25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 |
-
2018
- 2018-03-07 CN CN201810186506.4A patent/CN108458281A/zh active Pending
- 2018-03-13 TW TW107108478A patent/TWI664473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003228A (en) * | 2008-07-04 | 2010-01-16 | Chi Mei Lighting Tech Corp | Backlight modul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
TWM425293U (en) * | 2011-11-14 | 2012-03-21 | Top Victory Invest Ltd | Assembly structure of display device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70715A (zh) * | 2021-09-30 | 2021-12-31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框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13870715B (zh) * | 2021-09-30 | 2022-08-23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框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939126A (zh) | 2019-10-01 |
CN108458281A (zh) | 2018-08-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86480B (zh)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203365850U (zh) | 背光模组 | |
CN101441359B (zh) | 框架及采用该框架的背光模组 | |
TWI664473B (zh) | Back plate structure of backlight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TWI417587B (zh) | 導光板組合 | |
US9459476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US20170139106A1 (en) |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TW201314302A (zh) | 顯示模組 | |
US9244300B2 (en) | Engaged type liquid crystal module | |
WO2013075354A1 (zh) |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7620880A (zh)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US8579455B2 (en) | Direct type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WO2016082307A1 (zh) | 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 |
US7339491B2 (en) | Light-emitting diode backlight module | |
US7488105B2 (en) | Backlight module | |
TW201319690A (zh) | 背光模組 | |
CN206833101U (zh) | 双面显示器 | |
US20160259110A1 (en) | Quantum tube,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CN203068333U (zh)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WO2016101369A1 (zh) | 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 |
US20170168207A1 (en) | Backlight modul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US9798187B2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the same | |
CN202955662U (zh) | Led液晶屏背光模组固定结构 | |
WO2016090717A1 (zh) | 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窄边框显示装置 | |
TWI536075B (zh) | Double-sided display of liquid crystal devices and its application of the frame structu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