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45755U - 按壓式開關 - Google Patents

按壓式開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45755U
TWM445755U TW101218833U TW101218833U TWM445755U TW M445755 U TWM445755 U TW M445755U TW 101218833 U TW101218833 U TW 101218833U TW 101218833 U TW101218833 U TW 101218833U TW M445755 U TWM445755 U TW M44575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abutting
swing arm
elastic member
slid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2188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ing-qi Chen
Original Assignee
Jon Yei E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n Yei E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n Yei E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TW1012188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45755U/zh
Publication of TWM4457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45755U/zh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Description

按壓式開關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開關,特別係關於一種藉由按壓動作控制電源啟閉之開關者。
開關係用以作為切換電源啟閉之控制元件,實係日常生活中所常見者。有別於常見翹翹板狀開關的使用方式,按壓式開關係提供一直線移動之按鈕供使用者按壓而切換電源。
習用按壓式開關的按壓行程相當短,造成按壓手感不佳。此外,習用按壓式開關內部多具有複雜的結構且零組件眾多,造成生產成本高以及增加組裝線的負擔。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按壓手感佳且結構精簡的按壓式開關,自係本業界人士亟待努力的方向。
本創作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按壓式開關,其按壓手感佳且結構精簡。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之按壓式開關包括一殼體、一傳導件、一擺動件、一按壓塊及一擠壓結構。
該殼體具有一擺動空間,該殼體內設有一共用電極及二端子,該共用電極位於該擺動空間底面,該二端子分別位於該擺動空間兩側。
該傳導件設於該擺動空間內,該傳導件底端電性連接該共 用電極,該傳導件可於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擺動;一擺動件,係與該傳導件連動,該擺動件可於一第一偏擺位置與一第二偏擺位置之間擺動,當該擺動件位於第一偏擺位置時,該傳導件位於第一位置並且與其中一端子電性連接,當該擺動件位於第二偏擺位置時,該傳導件位於第二位置並且與另一端子電性連接,該擺動件設有一第一擺臂與一第二擺臂。
該按壓塊係可上下滑移地設於該殼體上,該按壓塊之底面設有一滑槽以及一支撐件,該支撐件包含一連結段與一勾狀部,該連結段一體凸出於該按壓塊之底面,該勾狀部設於該連結段之自由端。
該擠壓結構包含一滑動件和一第一彈性件,該滑動件抵靠於該勾狀部且可滑移地設於該滑槽,該滑動件之底面選擇性地抵頂於該擺動件之第一擺臂或第二擺臂。
其中,該按壓塊向下位移時,該滑動件之底面抵頂於該擺動件之第一、第二擺臂其中一者,令該滑動件自一起始位置移動至一第三位置或一第四位置,並且壓縮該第一彈性件,該滑動件則進一步推動該擺動件擺動至該第二偏擺位置或該第一偏擺位置,該擺動件則連動帶動該傳導件擺動至該第二位置或該第一位置。
其中,該按壓塊向上位移時,該第一彈性件之彈性力推動該滑動件自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移動回起始位置。
本創作可供使用者在按壓該按壓塊時,持續對抗第一彈性 件之彈性力而感受到按壓行程較長,藉此提升手指按壓該按壓塊之手感。此外,本創作之按壓式開關的整體結構臻至精簡,有助於減少零組件數量而便於組裝、生產,進而提昇產品競爭力。
以下將藉由較佳實施例說明本創作之結構特徵及其預期達成之功效,惟非用以限制本創作所欲保護之範疇,合先敘明。
請參考圖1至圖5,在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中,該按壓式開關包括一殼體10、一傳導件20、一擺動件30、一按壓塊40及一擠壓結構50。
該殼體10包括一上殼體11及一下殼體12且兩者相互扣接,該殼體10具有一擺動空間,且該殼體10內設有一共用電極13及二端子14、15,更明確地說,該殼體10內設有一電路部16,該電路部16係供與至少一電器設備(如電燈)電性連接,且該共用電極13係位於該擺動空間底部,該二端子14、15則分別位於該擺動空間兩側。
該傳導件20設於該擺動空間內並用以導通電路,較佳者,該傳導件20係呈片狀,其兩側凸伸有觸塊21,該傳導件20底端係電性連接於該共用電極13。該傳導件可於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擺動。
該擺動件30具有一抵頂端31及一擺動端32,該抵頂端31係與傳導件20頂端相抵,藉此令擺動件30與傳導件20連 動。該擺動件30可於一第一偏擺位置與一第二偏擺位置之間擺動。該擺動端32位於該擺動件30之頂端,該擺動端32設有一第一擺臂33與一第二擺臂34。該第一擺臂33設有一第一斜導面331,該第一斜導面331係自該第一擺臂33之頂端往該第一擺臂33之外側傾斜延伸,該第二擺臂34設有一第二斜導面341,該第二斜導面341係自該第二擺臂34之頂端往該第二擺臂34之外側傾斜延伸。於該擺動件30與傳導件20之間設有一彈簧35,該彈簧35的功能之一係用以提供該擺動件30與傳導件20偏擺所需的輔助力。
該按壓塊40係可上下滑移地設於該殼體10上,更明確地說,該殼體10上形成有至少二垂直延伸的扣槽17,該按壓塊40則對應該扣槽17形成有滑扣41,該滑扣41係滑設於該扣槽17內,且該滑扣41可卡扣於該扣槽17頂緣而避免脫出。請參考圖2,該按壓塊40之底面設有一滑槽42,更明確地說,該按壓塊40之底面凸設一凸塊43,該凸塊43凹設該滑槽42,該滑槽42包括一大徑段421與二小徑段422,該大徑段421位於該二小徑段422之間,該大徑段421與該二小徑段422之交接處分別界定一第一抵頂壁423和一第二抵頂壁424,見圖6。以該滑槽42之滑動方向界定一第一方向,請參考圖2與圖3,該按壓塊40之底面設有複數支撐件44,各支撐件44包含一連結段441與一勾狀部442,該連結段441一體凸出於該按壓塊40之底面,該勾狀部442設於該連結段441之自由端, 該勾狀部包含一斜面4421與一承置面4422,較佳者該些支撐件44分別位於該滑槽42在一第二方向之兩側,該第二方向垂直於該第一方向,各勾狀部442係向滑槽42之方向延伸,也就是說,位於滑槽42不同側的支撐件44之勾狀部442之延伸方向正好相反。
該擠壓結構50係設於該擺動件30與按壓塊40之間,更明確地說,該擠壓結構50包含一滑動件51和一第一彈性件53。該滑動件51抵靠於該些支撐件44之勾狀部441且可滑移地設於該滑槽42,較佳者,該滑動件51設有二側翼54,該二側翼54分別抵靠於滑槽42兩側之支撐件44之勾狀部442的承置面4422,如圖3所示。該滑動件51可自一起始位置往其左右之一第三位置及一第四位置移動,且該滑動件51之滑動方向平行於該第一方向。該滑動件51之頂面凹設有一容槽511,該大徑段421連通於該容槽511並且共同界定一容置空間。該容槽511在該第一方向之二側壁分別界定一第三抵頂壁512及一第四抵頂壁513,如圖2與圖6所示。該滑動件51之底面兩端分別向下凸設一第一抵塊514與一第二抵塊515,該第一、第二抵塊514、515之間界定一連接面516,該第一抵塊514設有一第三斜導面517,該第三斜導面517位於該第一抵塊514之內側而連結於該連接面516,該第二抵塊515設有一第四斜導面518,該第四斜導面518位於該第二抵塊515之內側而連結於該連接面516。其中,該第三、第四斜導面517、 518分別自該連接面516向外延伸,藉此該第三、第四斜導面517、518分別傾斜於該連接面516。該第一彈性件53容設於該容置空間中。該第一彈性件53包括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較佳者該第一彈性件53係一金屬線圈彈簧。
其中該按壓式開關更包含至少一第二彈性件60,在本實施例中,該殼體10及按壓塊40之間設有二第二彈性件60,該些第二彈性件60分別位於該按壓塊40之其中二對角,用以提供該按壓塊40朝殼體10上方移動之趨勢。
請參考圖9,為了增加本創作之按壓式開關的美觀性,更可於該殼體10之上方再增設一飾蓋70,該飾蓋70之中間設有一按鈕71,該按鈕71可帶動該按壓塊上下滑移。
請參考圖5,當該按壓塊40未受按壓時,該滑動件51位於一起始位置,該擺動件30位於第一偏擺位置,而該傳導件20則位於第一位置,此時該傳導件20之觸塊21係與端子14接觸而電性連接。
請參考圖6並一併參考圖5,當按壓塊40被按壓的瞬間時,該按壓塊40向下位移,該滑動件51自該起始位置位移至該第三位置,該滑動件51在位移的過程中,該第一抵塊514之第三斜導面517抵靠並且滑移於該第一擺臂33之第一斜導面331,直至該第三斜導面517與該連接面516之交接角抵觸於該第一擺臂33之頂端為止,此時該滑動件51位於該第三位置並且壓縮該第一彈性件53,更明確地說,該第一彈性件53 之第一端抵頂於該容槽之第三抵頂壁512,該第一彈性件53之第二端抵頂於該大徑段之第二抵頂壁424,該第一彈性件53被該滑動件51推動往該大徑段之第二抵頂壁424之方向壓縮。該擺動件30則受彈簧35的彈性力而自發性地移動至該第二偏擺位置,該傳導件20亦對應移動至第二位置,此時該傳導件20之觸塊21改與端子15接觸而電性連接,藉此改變該按壓式開關之電路連通狀態,如圖7所示。使用者之手指移開該按壓塊40後,該些第二彈性件60推動該按壓塊40向上位移,同時,該第一彈性件53之彈性力推動該滑動件51自第一位置移動回起始位置,如圖7所示。
請參考圖8並一併參考圖5,當使用者再次按壓該按壓塊40時,該滑動件51自該起始位置往該第四位置位移,該滑動件51在位移的過程中,該第二抵塊515之第四斜導面518抵靠並且滑移於該第二擺臂34之第二斜導面341,直至該第二斜導面341與該連接面516之交接角抵頂於該第二擺臂34之頂端為止,此時,該滑動件51位於該第四位置並且壓縮該第一彈性件53,更明確地說,該第一彈性件53之第一端抵頂於該大徑段之第一抵頂壁423,該第一彈性件53之第二端抵頂於該容槽之第四抵頂壁513,該第一彈性件53被該滑動件51推動往該大徑段之第一抵頂壁423之方向壓縮,該擺動件30則受彈簧35的彈性力而自發性地移動至該第一偏擺位置,該傳導件20亦對應移動至第一位置,此時該傳導件20之觸塊 21改與端子14接觸而電性連接,即再次改變電路連通狀態,如圖5所示。當該按壓塊40向上位移時,該第一彈性件53之彈性力推動該滑動件51自第二位置移動回起始位置,如圖5所示。
本創作即係藉由在按壓塊40之底面設置滑槽42而可供滑動件51滑設者,而且滑槽42之大徑段421與滑動件51之頂面的容槽511所圍構之容置空間可供第一彈性件53設置,令使用者可感受到該按壓塊40在被其手指向下按壓而位移的過程中,必須持續施力抵抗該第一彈性件53之彈性力而覺得該按壓塊40向下位移的行程較長,藉此提升手指按壓該按壓塊40的手感。
其次,該些支撐件44係一體成型於該按壓塊40之底面,因此該些支撐件44之連結段441係略具彈性,藉此,該滑動件51之二側翼54可順利地沿著勾狀部442之斜面4421滑移至該承置面4422,此後,該滑動件51便受到該些支撐件44之勾狀部442所支撐而不會從滑槽42脫出。
由上可知,本創作之按壓式開關可提供優異的按壓手感,且整體結構相當精簡,減少零組件數量而便於組裝、生產,進而提昇產品競爭力,具有顯著進步之功效,符合專利法相關規定,爰依法提起專利申請,鑑請 鈞局早日核予專利,實感德便。
10‧‧‧殼體
11‧‧‧上殼體
12‧‧‧下殼體
13‧‧‧共用電極
14、15‧‧‧端子
16‧‧‧電路部
17‧‧‧扣槽
20‧‧‧傳導件
424‧‧‧第二抵頂壁
43‧‧‧凸塊
44‧‧‧支撐件
441‧‧‧連結段
442‧‧‧勾狀部
4421‧‧‧斜面
4422‧‧‧承置面
50‧‧‧擠壓結構
21‧‧‧觸塊
30‧‧‧擺動件
31‧‧‧抵頂端
32‧‧‧擺動端
33‧‧‧第一擺臂
331‧‧‧第一斜導面
34‧‧‧第二擺臂
341‧‧‧第二斜導面
35‧‧‧彈簧
40‧‧‧按壓塊
41‧‧‧滑扣
42‧‧‧滑槽
421‧‧‧大徑段
422‧‧‧小徑段
423‧‧‧第一抵頂壁
51‧‧‧滑動件
511‧‧‧容槽
512‧‧‧第三抵頂壁
513‧‧‧第四抵頂壁
514‧‧‧第一抵塊
515‧‧‧第二抵塊
516‧‧‧連接面
517‧‧‧第三斜導面
518‧‧‧第四斜導面
53‧‧‧第一彈性件
54‧‧‧側翼
60‧‧‧第二彈性件
70‧‧‧飾蓋
71‧‧‧按鈕
圖1為本創作按壓式開關之分解圖。
圖2為本創作按壓式開關之按壓塊另一視角之立體圖。
圖3為本創作按壓式開關之滑動件設於滑槽之示意圖。
圖4為本創作按壓式開關之組合圖。
圖5為本創作按壓式開關之剖面圖,其中該擺動件位於第一偏擺位置。
圖6為本創作按壓式開關之剖面圖,其中該按壓塊向下位移且該滑動件位於第一位置。
圖7為本創作按壓式開關之剖面圖,其中該擺動件位於第二偏擺位置。
圖8為本創作按壓式開關之剖面圖,其中該按壓塊向下位移且該滑動件位於第二位置。
圖9為本創作按壓式開關之組合外觀圖。
10‧‧‧殼體
11‧‧‧上殼體
12‧‧‧下殼體
13‧‧‧共用電極
14、15‧‧‧端子
16‧‧‧電路部
17‧‧‧扣槽
20‧‧‧傳導件
21‧‧‧觸塊
30‧‧‧擺動件
31‧‧‧抵頂端
32‧‧‧擺動端
33‧‧‧第一擺臂
331‧‧‧第一斜導面
34‧‧‧第二擺臂
341‧‧‧第二斜導面
35‧‧‧彈簧
40‧‧‧按壓塊
41‧‧‧滑扣
50‧‧‧擠壓結構
51‧‧‧滑動件
53‧‧‧第一彈性件
60‧‧‧第二彈性件

Claims (8)

  1. 一種按壓式開關,包括:一殼體,具有一擺動空間,該殼體內設有一共用電極及二端子,該共用電極位於該擺動空間底面,該二端子分別位於該擺動空間兩側;一傳導件,設於該擺動空間內,該傳導件底端電性連接該共用電極,該傳導件可於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擺動;一擺動件,係與該傳導件連動,該擺動件可於一第一偏擺位置與一第二偏擺位置之間擺動,當該擺動件位於第一偏擺位置時,該傳導件位於第一位置並且與其中一端子電性連接,當該擺動件位於第二偏擺位置時,該傳導件位於第二位置並且與另一端子電性連接,該擺動件設有一第一擺臂與一第二擺臂;一按壓塊,係可上下滑移地設於該殼體上,該按壓塊之底面設有一滑槽以及一支撐件,該支撐件包含一連結段與一勾狀部,該連結段一體凸出於該按壓塊之底面,該勾狀部設於該連結段之自由端;一擠壓結構,包含一滑動件和一第一彈性件,該滑動件抵靠於該勾狀部且可滑移地設於該滑槽,該滑動件之底面選擇性地抵頂於該擺動件之第一擺臂或第二擺臂;其中,該按壓塊向下位移時,該滑動件之底面抵頂於該擺動件之第一、第二擺臂其中一者,令該滑動件自一起始位置移動至一第三位置或一第四位置,並且壓縮該第一彈性件,該滑動件 則進一步推動該擺動件擺動至該第二偏擺位置或該第一偏擺位置,該擺動件則連動帶動該傳導件擺動至該第二位置或該第一位置;其中,該按壓塊向上位移時,該第一彈性件之彈性力推動該滑動件自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移動回起始位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按壓式開關,其中該滑槽包括一大徑段及二小徑段,該大徑段位於該二小徑段之間,該滑動件之頂面凹設有一容槽,該滑槽之大徑段連通於該容槽並共同界定一容置空間,該第一彈性件容設於該容置空間中。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按壓式開關,其中該大徑段與該二小徑段之交接處分別界定一第一抵頂壁和一第二抵頂壁,該容槽在一第一方向之二側壁分別界定一第三抵頂壁及一第四抵頂壁,該第一方向平行於該滑動件之滑動方向,該第一彈性件包括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其中,該滑動件自該起始位置位移至該第三位置時,該第一彈性件之第一端抵頂於該容槽之第三抵頂壁,該第一彈性件之第二端抵頂於該大徑段之第二抵頂壁,該第一彈性件被該滑動件推動往該大徑段之第二抵頂壁之方向壓縮;其中,該滑動件自該起始位置位移至該第四位置時,該第一彈性件之第一端抵頂於該大徑段之第一抵頂壁,該第一彈性件之第二端抵頂於該容槽之第四抵頂壁,該第一彈性件被該滑動件推動往該大徑段之第一抵頂壁之方向壓縮。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按壓式開關,其中該按壓塊設有複數支撐件,該些支撐件分別設於該滑槽在一第二方向之兩側。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按壓式開關,其中該滑動件設有二側翼,該二側翼分別抵靠於該些支撐件之勾狀部。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按壓式開關,其中各勾狀部係向滑槽之方向延伸,各勾狀部包含一斜面與一承置面。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按壓式開關,其中該第一擺臂設有一第一斜導面,該第二擺臂設有一第二斜導面,該滑動件之底面兩端分別向下凸設一第一抵塊與一第二抵塊,該第一、第二抵塊之間界定一連接面,該第一抵塊設有一第三斜導面,該第三斜導面連結於該連接面,該第二抵塊設有一第四斜導面,該第四斜導面連結於該連接面;其中,該滑動件自該起始位置往該第三位置位移時,該第一抵塊之第三斜導面抵靠並且滑移於該第一擺臂之第一斜導面,直至該第三斜導面與該連接面之交接角抵觸於該第一擺臂之頂端為止,此時該滑動件位於該第三位置並且壓縮該第一彈性件;其中,該滑動件自該起始位置往該第四位置位移時,該第二抵塊之第四斜導面抵靠並且滑移於該第二擺臂之第二斜導面,直至該第四斜導面與該連接面之交接角抵頂於該第二擺臂之頂端為止,此時,該滑動件位於該第四位置並且壓縮該第一彈性件。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所述之按壓式開關,其中該第一彈性件是金屬線圈彈簧。
TW101218833U 2012-09-28 2012-09-28 按壓式開關 TWM4457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18833U TWM445755U (zh) 2012-09-28 2012-09-28 按壓式開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18833U TWM445755U (zh) 2012-09-28 2012-09-28 按壓式開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45755U true TWM445755U (zh) 2013-01-21

Family

ID=48091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218833U TWM445755U (zh) 2012-09-28 2012-09-28 按壓式開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457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4165A (zh) * 2013-03-27 2015-04-2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按键开关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4165A (zh) * 2013-03-27 2015-04-2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按键开关
TWI512776B (zh) * 2013-03-27 2015-12-11 Panasonic Corp 按鈕開關
CN104584165B (zh) * 2013-03-27 2017-09-2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按键开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91644U (ja) 外掛け式コントロールハンドル
CN104299828A (zh) 可平稳下压的超薄键盘开关
CN202454472U (zh) 小型键盘开关
CN204130407U (zh) 超薄型键盘开关
TWM445755U (zh) 按壓式開關
JP2016001557A (ja) 2段スイッチ装置
CN203415449U (zh) 一种机械式互锁开关
CN204270944U (zh) 一种按键开关
SG193718A1 (en) Push button switch
TWM445754U (zh) 按壓式開關
JP4149907B2 (ja) 電源コンセント
CN204760284U (zh) 可切换有声/无声的微动开关
US20140131187A1 (en) Heat-Spot Distant Type Push Switch Structure
CN202816749U (zh) 两段切换式微型开关结构
CN203552980U (zh) 带灯按键开关
CN103021716B (zh) 一种跷板开关
CN201859781U (zh) 家用电器的转换装置
CN201355587Y (zh) 开关
CN207319964U (zh) 具有指示灯的轻触开关
CN206789465U (zh) 一种高寿命微动开关
CN203150443U (zh) 微动开关
CN207977264U (zh) 一种多档位的窗提升开关
CN106783326B (zh) 一种薄型按键开关
CN204155808U (zh) 多回路按压开关
CN204011182U (zh) 一种新型开关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K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 granted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