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44592U - 鐵芯與繞線架的組合結構 - Google Patents

鐵芯與繞線架的組合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44592U
TWM444592U TW101215549U TW101215549U TWM444592U TW M444592 U TWM444592 U TW M444592U TW 101215549 U TW101215549 U TW 101215549U TW 101215549 U TW101215549 U TW 101215549U TW M444592 U TWM444592 U TW M44459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ron core
core
bobbin
shielding
ho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2155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sung-Han Chou
Original Assignee
Innotra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tra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otra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TW1012155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44592U/zh
Publication of TWM4445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44592U/zh

Links

Landscapes

  • Regulation Of General Use Transformers (AREA)

Description

鐵芯與繞線架的組合結構
本創作係有關一種鐵芯與繞線架的組合結構,尤指一種遮蔽線圈的鐵芯與繞線架的組合結構。
電子電路中有許多重要的功能需要用到電、磁之間互相感應轉換的技術,其中最常見的的元件即為線圈組。如中華民國專利第I268520號,該前案為一種變壓器,包括複數個繞線座以及複數個與該複數個繞線座耦接的鐵芯。其中各該繞線座分別包括一初級線圈區、一次級線圈區及一貫孔,該些複數個繞線座相結合後定義出一容置空間。
該變壓器裝設於電子產品內時,該線圈區與電子產品內的電子基板間距離十分接近,且該線圈區與該電子基板之間並無遮蔽,容易產生電磁干擾(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電磁干擾指的是電氣產品本身通電後,因電磁感應效應所產生的電磁波對週遭電子設備所造成的干擾影響,更具體來說,電磁干擾的定義是當一個電子設備處於另一個電子設備產生的射頻(RF)頻譜電磁場(EM場)附近時出現的工作失靈。在現有技術中最簡單的方式是利用絕緣膠帶纏繞該線圈區,減少該線圈區與電子產品間產生電磁干擾的機會,但是此種方式的阻隔效果有限,而且絕緣膠帶本身較脆弱,並且在運送或組裝過程中容易破損,容易產生電磁干擾。
因此,必須提供一種具備優秀電磁特性的鐵芯組與線圈架,避免產生電磁干擾。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解決上述低高度的變壓器與電子產品間容易產生電磁干擾的問題。
為達上述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鐵芯與繞線架的組合結構,包含有一線圈架以及一與該線圈架組合的鐵芯結構。該線圈架包括有一供一線材纏繞的繞線部、一位於繞線部內的貫穿孔以及至少二延伸於該繞線部一側的側出線部。該鐵芯結構包含兩端壁與位於兩端壁之間的軸心磁柱,位於兩端壁之間且遮蔽該繞線部的一頂壁與一底壁,分別連接該頂壁兩側的二第一遮蔽段,分別連接該底壁兩側的二第二遮蔽段,以及該第一遮蔽段與該第二遮蔽段自各端非平行同向內延伸相接以形成一位於該第一遮蔽段與該第二遮蔽段之間的出線缺口。其中該軸心磁柱穿過該線圈架的貫穿孔,該頂壁具有一內徑自該頂壁向該底壁方向漸縮的第一散熱通孔,該底壁具有一內徑自該底壁向該頂壁方向漸縮的第二散熱通孔。
進一步地,該出線缺口的寬度大於該第一散熱通孔的寬度。
進一步地,該出線缺口的寬度大於該第二散熱通孔的寬度。
進一步地,各該側出線部包含有一供該線材穿設的出線開口
進一步地,該線圈架更包含至少二對應該些出線缺口向該貫穿孔延伸的連接部。
進一步地,該鐵芯結構區分為一第一鐵芯、一第二鐵芯,該第一鐵芯、第二鐵芯各別具有該頂壁與該底壁,且該第一鐵芯、第二鐵芯分別自該貫穿孔的兩開口端朝該線圈架結合。
進一步地,該第一遮蔽段與該頂壁相連形成一圓弧形。
進一步地,該第二遮蔽段與該底壁相連形成一圓弧形。
進一步地,該出線缺口於該第一遮蔽段與該第二遮蔽段延伸相接處具有一角度,該角度小於90度。
進一步地,該出線缺口於該第一遮蔽段與該第二遮蔽段延伸相接處具有一角度,該角度大於90度。
本創作的有益效果在於:
該線圈架設於一電子基板上,利用該頂壁、該底壁、該第一遮蔽段與該第二遮蔽段遮蔽該繞線部,避免產生電磁干擾。
請參閱圖1及圖2,為本創作鐵芯與繞線架的組合結構的結構分解及外觀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創作為一種鐵芯與繞線架的組合結構,其包含有一線圈架3以及一與該線圈架3組合的鐵芯結構100,該線圈架3供一線材4(示於圖3)纏繞並包括有一繞線部31、一位於該繞線部31內的貫穿孔32以及至少二分別延伸於該繞線部31一側的側出線部33、34。該鐵芯結構100包含兩端壁11、21與位於兩端壁11、21之間的軸心磁柱12、22、位於兩端壁11、21之間且遮蔽該繞線部31的一頂壁13、23與一底壁14、24、分別連接該頂壁13、23兩側的二第一遮蔽段15、25、以及分別連接該底壁14、24兩側的二第二遮蔽段16、26,其中該軸心磁柱12、22穿過該線圈架3的貫穿孔32,該頂壁13、23具有一內徑自該頂壁13、23向該底壁14、24方向漸縮的第一散熱通孔131、231,該底壁14、24具有一內徑自該底壁14、24向該頂壁13、23方向漸縮的第二散熱通孔141、241,該第一遮蔽段15、25與該第二遮蔽段16、26自各端非平行同向內延伸相接以形成一位於該第一遮蔽段15、25與該第二遮蔽段16、26之間的出線缺口17、27。於具體的實施態樣中,該各側出線部33、34具有一供該線材4穿設的出線開口331、341,該線圈架3更包含至少二對應該些出線缺口17、27向該貫穿孔32延伸的連接部35、36,其中該第一遮蔽段15、25與該頂壁13、23相連形成一圓弧形,該第二遮蔽段16、26與該底壁14、24相連形成一圓弧形。
更具體來說,該鐵芯結構100由相配對的一第一鐵芯1、一第二鐵芯2構成,因此,該第一鐵芯1具有其端壁11、軸心磁柱12、頂壁13以及底壁14,其中該頂壁13具有該第一散熱通孔131,該底壁14具有該第二散熱通孔141。該第二鐵芯2具有其端壁21、軸心磁柱22、頂壁23以及底壁24,其中該頂壁23具有該第一散熱通孔231,該底壁24具有該第二散熱通孔241。該第一鐵芯1、第二鐵芯2分別自該貫穿孔32的兩開口端朝該線圈架3結合,該第一鐵芯1的軸心磁柱12與第二鐵芯2的軸心磁柱22穿過該貫穿孔32而相接,該第一鐵芯1的頂壁13與第二鐵芯2的頂壁23相接,該第一鐵芯1的底壁14與第二鐵芯2的底壁24亦相接,令該第一鐵芯1與該第二鐵芯2形成一磁迴路。
在本案所示的實施態樣中,穿過該貫穿孔32的該軸心磁柱12、22可分別形成於該第一鐵芯1與該第二鐵芯2上並相接而成,但該二軸心磁柱12、22亦可相接並一體成形於該第一鐵芯1或該第二鐵芯2上,並於組裝時與另一該第一鐵芯1或該第二鐵芯2相接,在本技術領域中具通常知識者對該軸心磁柱12、22的長度或位置所作的簡單變化都應包含在本案可解釋的範圍中。而該第一鐵芯1的頂壁13及底壁14由該端壁11向該第二鐵芯2的方向延伸;同樣的,該第二鐵芯2的頂壁23及底壁24由該端壁21向該第一鐵芯1的方向延伸,並使該二頂壁13、23相接且該二底壁14、24相接以遮蔽該繞線部31。
在本案所示的實施態樣中,該第一鐵芯1兩側各別具有與該頂壁13連接的一第一遮蔽段15,以及兩側各別具有一與該底壁14連接的第二遮蔽段16,該第一遮蔽段15與該第二遮蔽段16自各端非平行同向內延伸相接以形成一位於該第一遮蔽段15與該第二遮蔽段16之間的出線缺口17。該第二鐵芯2兩側各別具有一與該頂壁23連接的第一遮蔽段25,以及兩側各別具有一與該底壁24連接的第二遮蔽段26,該第一遮蔽段25與該第二遮蔽段26自各端非平行同向內延伸相接以形成一位於該第一遮蔽段25與該第二遮蔽段26之間的出線缺口27。其中該出線缺口17、27的寬度大於該頂壁13、23上的該第一散熱通孔131、231的寬度與該底壁14、24上的該第二散熱通孔141、241的寬度。在本技術領域中具通常知識者對該第一散熱通孔131、231與該第二散熱通孔141、241的大小或位置所作的簡單變化都應包含在本案可解釋的範圍中。
請參閱圖1、圖2及圖3,如圖所示:在本案所示的實施態樣中,該線圈架3於貫穿孔32一端開口兩側分別具有二該側出線部33、34,可供該線材4由其中一側的側出線部34經由該出線開口341入線並纏繞該繞線部31,該線材4纏繞完畢後可由另一側的側出線部33的出線開口331出線。纏繞完該線材4的該線圈架3與該第一鐵芯1與該第二鐵芯2組合。於本案所示的實施態樣中,組裝完畢的該線圈架3及該鐵芯結構100,可裝設於電子產品內的一電子基板5上,在該電子產品運作時,藉由該鐵芯結構100的該頂壁13、23、該底壁14、24、該第一遮蔽段15、25與該第二遮蔽段16、25遮蔽該繞線部31,可有效避免產生電磁干擾,提供優秀的電磁特性。而於本案所示的具體實施態樣中,該出線缺口17、27於該第一遮蔽段15、25與該第二遮蔽段16、26延伸相接處具有一角度,該角度小於90度。
又如圖4所示,為本創作的第二實施例,本創作提供另一種可與該第一鐵芯1及該第二鐵芯2組合的線圈架6的實施態樣,該線圈架6包括有一繞線部61、一位於繞線部61內的貫穿孔62以及至少二延伸於該繞線部61一側的側出線部63、64。該各側出線部63、64具有一出線開口631、641,該線圈架6更包含至少二分別對應該第一鐵芯1的該出線缺口17並向該貫穿孔62延伸的連接部65、66,以及對應該第二鐵芯2的該出線缺口27並向該貫穿孔62延伸的連接部(圖未示)。於本實施態樣中,該第一鐵芯1的該出線缺口17於該第一遮蔽段15與該第二遮蔽段16延伸相接處具有一角度,該角度大於90度,該第二鐵芯2的該出線缺口27於該第一遮蔽段25與該第二遮蔽段26延伸相接處具有一角度,該角度大於90度。除此之外,該第一鐵芯1與該第二鐵芯2的結構及與該線圈架6的組合方式如前述實施例原理相同,在此便不再贅述。
本創作的鐵芯結構與該線圈架設於一電子基板上,並利用該頂壁、該底壁、該第一遮蔽段及該第二遮蔽段遮蔽該繞線部,避免產生電磁干擾,而提供優秀的電磁特性。因此,本創作的鐵芯結構解決了低高度的變壓器其因為遮蔽繞線部的部分太少而與電子產品間容易產生電磁干擾的問題。
以上已將本實用新型做一詳細說明,惟以上所述者,僅爲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範圍,即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範圍內。
100‧‧‧鐵芯結構
1‧‧‧第一鐵芯
11‧‧‧端壁
12‧‧‧軸心磁柱
13‧‧‧頂壁
131‧‧‧第一散熱通孔
14‧‧‧底壁
141‧‧‧第二散熱通孔
15‧‧‧第一遮蔽段
16‧‧‧第二遮蔽段
17‧‧‧出線缺口
2‧‧‧第二鐵芯
21‧‧‧端壁
22‧‧‧軸心磁柱
23‧‧‧頂壁
231‧‧‧第一散熱通孔
24‧‧‧底壁
241‧‧‧第二散熱通孔
25‧‧‧第一遮蔽段
26‧‧‧第二遮蔽段
27‧‧‧出線缺口
3‧‧‧線圈架
31‧‧‧繞線部
32‧‧‧貫穿孔
33、34‧‧‧側出線部
331、341‧‧‧出線開口
35、36‧‧‧連接部
4‧‧‧線材
5‧‧‧電子基板
6‧‧‧線圈架
61‧‧‧繞線部
62‧‧‧貫穿孔
63、64‧‧‧側出線部
631、641‧‧‧出線開口
65、66‧‧‧連接部
圖1,係本創作鐵芯與繞線架的組合結構之第一實施例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2,係本創作鐵芯與繞線架的組合結構之第一實施例外觀示意圖。
圖3,係本創作鐵芯與繞線架的組合結構之第一實施例剖面圖。
圖4,係本創作鐵芯與繞線架的組合結構之第二實施例結構分解示意圖。
1‧‧‧第一鐵芯
11‧‧‧端壁
12‧‧‧軸心磁柱
13‧‧‧頂壁
131‧‧‧第一散熱通孔
14‧‧‧底壁
141‧‧‧第二散熱通孔
15‧‧‧第一遮蔽段
16‧‧‧第二遮蔽段
17‧‧‧出線缺口
2‧‧‧第二鐵芯
21‧‧‧端壁
22‧‧‧軸心磁柱
23‧‧‧頂壁
231‧‧‧第一散熱通孔
24‧‧‧底壁
241‧‧‧第二散熱通孔
25‧‧‧第一遮蔽段
26‧‧‧第二遮蔽段
27‧‧‧出線缺口
3‧‧‧線圈架
31‧‧‧繞線部
32‧‧‧貫穿孔
33、34‧‧‧側出線部
331、341‧‧‧出線開口
35、36‧‧‧連接部

Claims (10)

  1. 一種鐵芯與繞線架的組合結構,包含有:
      一線圈架,包括有一供一線材纏繞的繞線部、一位於繞線部內的貫穿孔以及至少二分別延伸於該繞線部一側的側出線部;以及
      一鐵芯結構,與該線圈架組合,該鐵芯結構包含兩端壁與位於兩端壁之間的軸心磁柱,位於兩端壁之間且遮蔽該繞線部的一頂壁與一底壁,分別連接該頂壁兩側的二第一遮蔽段,分別連接該底壁兩側的二第二遮蔽段,以及該第一遮蔽段與該第二遮蔽段自各端非平行同向內延伸相接以形成一位於該第一遮蔽段與該第二遮蔽段之間的出線缺口,其中該軸心磁柱穿過該線圈架的貫穿孔,該頂壁具有一內徑自該頂壁向該底壁方向漸縮的第一散熱通孔,該底壁具有一內徑自該底壁向該頂壁方向漸縮的第二散熱通孔。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鐵芯與繞線架的組合結構,其中該出線缺口的寬度大於該第一散熱通孔的寬度。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鐵芯與繞線架的組合結構,其中該出線缺口的寬度大於該第二散熱通孔的寬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鐵芯與繞線架的組合結構,其中該各側出線部包含有一供該線材穿設的出線開口。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鐵芯與繞線架的組合結構,其中該線圈架更包含至少二對應該些出線缺口向該貫穿孔延伸的連接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鐵芯與繞線架的組合結構,其中該鐵芯結構區分為一第一鐵芯、一第二鐵芯,該第一鐵芯、第二鐵芯各別具有該頂壁與該底壁,且該第一鐵芯、第二鐵芯分別自該貫穿孔的兩開口端朝該線圈架結合。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鐵芯與繞線架的組合結構,其中該第一遮蔽段與該頂壁相連形成一圓弧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鐵芯與繞線架的組合結構,其中該第二遮蔽段與該底壁相連形成一圓弧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鐵芯與繞線架的組合結構,其中該出線缺口於該第一遮蔽段與該第二遮蔽段延伸相接處具有一角度,該角度小於90度。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鐵芯與繞線架的組合結構,其中該出線缺口於該第一遮蔽段與該第二遮蔽段延伸相接處具有一角度,該角度大於90度。
TW101215549U 2012-08-13 2012-08-13 鐵芯與繞線架的組合結構 TWM4445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15549U TWM444592U (zh) 2012-08-13 2012-08-13 鐵芯與繞線架的組合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15549U TWM444592U (zh) 2012-08-13 2012-08-13 鐵芯與繞線架的組合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44592U true TWM444592U (zh) 2013-01-01

Family

ID=48090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215549U TWM444592U (zh) 2012-08-13 2012-08-13 鐵芯與繞線架的組合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4459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3617B (zh) * 2019-09-25 2020-05-11 一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無需搭配套管實施繞線的變壓器
TWI707371B (zh) * 2020-01-20 2020-10-11 一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變壓器及其變壓器線架
TWI729811B (zh) * 2020-05-14 2021-06-01 一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變壓器線架的接腳結構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3617B (zh) * 2019-09-25 2020-05-11 一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無需搭配套管實施繞線的變壓器
TWI707371B (zh) * 2020-01-20 2020-10-11 一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變壓器及其變壓器線架
TWI729811B (zh) * 2020-05-14 2021-06-01 一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變壓器線架的接腳結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25222B1 (ko) 보호 코일 및 그를 이용하는 변압기
TWI609387B (zh) 複合磁性元件
US8013710B2 (en) Magnetic element module
US8258908B2 (en) Transforme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20110285492A1 (en) Ferrite core coil
TWI536408B (zh) 立式變壓器結構
US7446642B2 (en) Inductor
TWI435350B (zh) 變壓器
US9666355B1 (en) Common mode inductor assembly with magnetic I bar defined leakage path
TWM444592U (zh) 鐵芯與繞線架的組合結構
JP6604917B2 (ja)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TWM424581U (en) Iron core winding set
US6642828B2 (en) Airgapped magnetic component
US9978496B1 (en) Stacked magnetic assembly
TWI756150B (zh) 共模電感器
JP6413639B2 (ja) 磁性素子
TW201405976A (zh) 連接器
TWI622066B (zh) 用於降低電磁互相干擾之電感器
WO2015158200A1 (zh) 一种磁性元件的固定装置、环形变压器和环形电抗器
TWM446360U (zh) 具有磁力線屏蔽元件之電源供應器
TWM502238U (zh) 變壓器的繞線架結構
JP2008016953A (ja) フィルタ回路
TWI764848B (zh) 變壓器
TWI443693B (zh) 具組合式繞線架之變壓器
JP2006295094A (ja) シールドトラン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K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 granted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