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43271U - Optical element and light source module with the optical element - Google Patents

Optical element and light source module with the optical elemen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43271U
TWM443271U TW101213252U TW101213252U TWM443271U TW M443271 U TWM443271 U TW M443271U TW 101213252 U TW101213252 U TW 101213252U TW 101213252 U TW101213252 U TW 101213252U TW M443271 U TWM443271 U TW M44327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ection
light emitting
curvature
source modu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2132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ian-zhong Huang
Zhi-Ming Wu
Yi-xun CHEN
yu-xiang Zheng
Original Assignee
Brightek Opto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ghtek Opto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Brightek Opto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TW1012132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43271U/zh
Publication of TWM4432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43271U/zh

Links

Landscapes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Description

M443271 101年10月16日核正替換頁 五、新型說明: 【新型所屬之技術領域】 [0001]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光學元件及一光源模組,尤指一種 可形成特殊光強度分佈之光學元件及光源模組。 【先前技術】 [0002]發光二極體(1 ight emitting diode, LED)為一種半導 體元件,主要透過半導體化合物將電能轉換為光能以達 到發光效果,因此具有壽命長、穩定性高及耗電量小等 優點,目前已被廣泛地應角於居家、辦公、室外與行動 照明,並.取代燈管及白熾燈泡等傳統的非指向性發光源 。同時發光二極體是一種極小的發光源,所以可配合各 種應用設備的小型化。 [0003] 由於發光二極體為點狀光源且具有高指向性,且其光型 分佈呈現朗勃遜放射圖形(Lambertian Emission Pattern),導致發光二極體的照射面相較於傳統非指向 性光源窄小,且發光亮度隨著距離的增加而逐漸地降低 ;因此,在多數的應用場合中,使用發光二極體作為光 源的應用裝置的發光效果遠不如傳統非指向性光線,致 使用者降低使用意願。 【新型内容】 [0004] 鑒於先前技術所述,本創作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光 學元件,該光學元件可以有效地擴大通過之光線的分佈 角度。 [0005] 本創作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光源模組,該光源模 10121325^^ A〇101 第3頁/共15頁 1013394789-0 M443271 101年.10月16日按正替換頁 組用以提供具有大出射角度的光線。 [0006] 為達上述一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光學元件,該光學元 件包含一本體,該本體具有一出光面及位於該出光面相 反側之一底面,該出光面包含一凹陷面及八凸出面,該 等凸出面分別鄰接於該凹陷面,該底面朝向該出光面之 方向凹陷形成一入光面,該入光面及該凹陷面配合構成 一負透鏡部,該入光面與各該凸出面配合構成一正透鏡 部。
[0007] 為達上述另一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光源模組,該光源 模組包含一發光單元以及一光學元件,該·發光單元包含 複數發光二極體晶粒,該光學元件設於該等發光二極體 晶粒上,該光學元件包含一本體,該本體具有一出光面 及位於該出光面相反側之一底面,該出光面包含一凹陷 面及八凸出面,該等凸出面分別鄰接於該凹陷面,該底 面朝向該出光面之方向凹陷形成一入光面,該入光面及 該凹陷面配合構成一負透鏡部,該入光面與各該凸出面 配合構成一正透鏡部。 [0008] 本創作之光源模組係通過該光學元件以調整該發光單元 發出之光線的光型,使提升該光源模組的出光均勻度並 可有效地擴大光線的出射角度。 【實施方式】 [0009] 配合參閱第一圖、第二圖及第三圖,第一圖為本創作之 光源模組之立體圖,第二圖沿著為第一圖2-2線之剖視圖 ,第三圖為沿著第一圖3-3線之剖視圖。該光源模組10包 含一發光單元12及一光學元件14,該光學元件14用以改 10121325#單编號删1 第 4 頁 / 共 15 頁 1013394789-0 M443271 101年.10月16日核正替換頁 變該發光單元12發出之光線的光強度分佈。 [0010] 該發光單元12具有一光軸I,該光轴I係為該發光單元12 發出之光線在空間中光強度分佈的對稱軸。該發光單元 12包含一基板120、一電路層122、至少一發光二極體晶 粒124及一波長轉換層126。 [0011] 該基板120可以為陶瓷基板、鋁基板或銅基板等具有良好 導熱或散熱效果的板材,該基板120之一上表面1202形成 一呈環狀的擋牆部1204。該擋牆部1204及該基板120可 以使用相同材質製作而成,或者,該擋牆部1204及該基 板120也可以使用不相同的材質製作而成;於本實施例中 ,該基板120及該擋牆部1204係使用相同材質製作而成, 且其製作材質較佳地為陶瓷。 [0012] 該電路層122設置於該基板120之該上表面1202及一相下 表面1 206之其中至少一者,該下表面1206相反於該上表 面1 202。該電路層122係使用具有良好導電性質的材質, 如:銅,製作而成,用以作為電力傳輸的路徑。於本實施 例中,該電路層122同時設置於該基板120之該上表面 1 202及該下表面1206。 [0013] 該發光單元12可以包含一個或多個發光二極體晶粒124, 於本實施例中,該發光單元12以包含4個發光二極體晶粒 124作為說明範例,但是須知此數量並非為對本創作之限 制;並且,該等發光二極體晶粒124呈矩陣狀排列於該基 板120之該上表面1202,並電連接於該電路層122 ;較佳 地,該等發光二極體晶粒124係位於該擋牆部1204所圍繞 的範圍内部。 1〇1213^單峨 A_1 第5頁/共15頁 1013394789-0 M443271 101年.10月16日梭正替换頁 [0014] 該波長轉換層126位於該擋牆部1 204所圍繞的範圍内部, 並包覆該等發光二極體晶粒124。該擋牆部1204主要用以 提供限位效果,避免該波長轉換層126外溢而出。該波長 轉換層126可以與該等發光二極體晶粒124發出的部分光 線發生波長轉換,並產生一波長轉換光線,該波長轉換 光線與該等發光二極體晶粒124發出的其它部分光線混光 後產生一需求光線。例如該等發光二極體晶粒124可供產 生藍光光線,該波長轉換光線為黃光光線,則部分藍光 光線與黃光光線混光後可供產生白光光線° [0015] 該光學元件14具有一對稱軸A。該光學元件14設於該發光 單元12上,且該光學元件14之該對稱軸A對合於該發光單 元12之該光轴I。該光學元件14具有一透光之本體140, 該本體140可以使用具有透光性質之樹脂材料,如:矽樹 脂(silicone resin),玻璃或上述材料之組合物製作 而成;且較佳地,該光學元件14為一體成型。 [0016] 該本體140具有一出光面142及一位於該出光面142相反 側之一底面144。該出光面142包含一凹陷面1420以及八 . 凸出面1422,該等凸出面1422分別連接於該凹陷面1420 ,各該凸出面1422包含一第一區段1423、第二區段1424 及一第三區段1425。該第一區段1423連接於該凹陷面 1420並具有一第一曲率;該第二區段1424連接該第一區 段1423並具有一第二曲率,該第二曲率大於該第一曲率 ,該第三區段1425連接該第二區段1424及該底面144並 具有一第三曲率,該第三曲率小於該第一曲率β此外, 該第三區段1425的彎曲方向相反於該第一區段1423及該 10121325#單编號 A〇101 第6頁/共15頁 1013394789-0 101年10月16日按正替換頁 M443271 第二區段1424的彎曲方向。 [0017] 該底面144設計為一平面,並朝向該出光面142之方向凹 陷形成一入光面145。該入光面145與該凹陷面1420配合 構成一負透鏡部150,該負透鏡部150係發散通過的光線 ,使發光單元12發出並通過該透負透鏡部150之光線呈發 散狀。 [0018] 該入光面145與各該凸出面1422配合構成一正透鏡部160 ,各該正透鏡部160係會聚通過的光線,使發光單元12發 出並通過各該正透鏡部160之光線呈集中狀。該等正透鏡 部160係環繞該負透鏡部150,並且,該等正透鏡部160 及該負透鏡部150的厚度一致。 [0019] 配合參閱第四圖,為本創作之光源模組所對應之光型圖 。如第四圖所示,於量測通過該光源模組10發出之光線 的光強度分佈時,該發光單元12及該光學元件14是設置 在圖中所示之圓心位置,該發光單元12及該光學元件14 是面向圖中0度方向,該發光單元12的光軸I與圖中0度重 合。於第四圖,配光曲線L用以表示通過該光學元件14之 光線的光強度分佈。 [0020] 由配光曲線L可知,通過該光學元件14之光線的出光角度 落於光軸I兩側各大約90度之間,且於光軸I兩側各大約 40度之間出射的光線大致呈均勻分佈,光軸I兩側各大約 80度出射之光線的出光強度大約等於光軸方向出射之光 線的出光強度的一半。 [0021] 綜合以上所述,本創作之光源模組10係通過該光學元件 10121325^^^ A〇101 第7頁/共15頁 1013394789-0 M443271 101年.10月16日核正替^頁 14以調整該發光單元12發出之光線的光型,使提升該光 源模組10的出光均勻度並可有效地擴大光線的出射角度 〇 [0022] 然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當不能限定 本創作實施之範圍,即凡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所作之 均等變化與修飾等,皆應仍屬本創作之專利涵蓋範圍意 圖保護之範疇。 【圖式簡單說明】 [0023] 第一圖為本創作之光源模組之立體圖。 [0024] 第二圖為沿著第一圖2-2線之剖視圖。 [0025] 第三圖為沿著第一圖3-3線之剖視圖。 [0026] 第四圖為本創作之光源模組所對應之光型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0027] 10光源模組 [0028] 12發光單元 [0029] 120基板 [0030] 1202 上表面 [0031] 12 04擋牆部 [0032] 1206下表面 [0033] 122電路層 [0034] 124發光二極體晶粒 10121325^^ A〇101 第8頁/共15頁 1013394789-0 M443271 101年10月16日梭正替换頁 [0035] 126波長轉換層 [0036] 14光學元件 [0037] 140本體 [0038] 142出光® [0039] 1420凹陷面 [0040] 1422&出面 [0041] 1423第一區段 # [0042] 1424第二區段 [0043] 1425第三區段 [0044] 144底面 [0045] 14 5入光面 [0046] 150負透鏡部 [0047] • 160正透鏡部 [0048] A對稱轴 [0049] I光軸 [0050] L配光曲線 1012132#單編號 A〇101 第9頁/共15頁 1013394789-0

Claims (1)

  1. M443271 「__ 101年10月16日核正替換頁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光學元件,包含: 一本體,具有一出光面及位於該出光面相反側之一底面’ 該出光面包含一凹陷面及八凸出面,該等凸出面分別連接 於該凹陷面,該底面朝向該出光面之方向凹陷形成一入光 面,該入光面及該凹陷面配合構成一負透鏡部,該入光面 與各該凸出面配合構成一正透鏡部。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學元件,其中該等正透鏡 部環繞於該負透鏡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學元件,其中該底面為一 平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學元件,其中該負透鏡部 及該等正透鏡部的厚度一致。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學元件,其中各該凸出面 包含一第一區段、一第二區段及一第三區段,該第一區段 連接於該凹陷面並具有一第一曲率,該第二區段連接於該 第一區段並具有一第二曲率,該第二曲率大於該第一曲率 ,該第三區段連接於該第二區段及該底面並具有一第三曲 率,該第三曲率小於該第一曲率。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光學元件,其中該第三區段 的彎曲方向相反於該第一區段及該第二區段的彎曲方向。 7 . 一種光源模組,包含: 一發光單元,包含至少一發光二極體晶粒;以及 一光學元件,設於該等發光單元上,該光學元件包含一本 體,該本體具有一出光面及位於該出光面相反側之一底面 ,該出光面包含一凹陷面及八凸出面,該等凸出面分別連 1()121325f單编號A0101 第10頁/共15頁 1013394789-0 M443271 101年10月16日核正替換頁 接於該凹陷面,該底面朝向該出光面之方向凹陷形成一入 光面,該入光面及該凹陷面配合構成一負透鏡部,該入光 面與各該凸出面配合構成一正透鏡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光源模組,其中該等正透鏡 部環繞於該負透鏡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光源模組,其中該底面為一 平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光源模組,其中該發光單元 更包含: 一基板,該發光二極體晶粒位於該基板上;以及 一電路層,位於該基板上,該等發光二極體晶粒電連接於 該電路層。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光源模組,其中該發光單元 更包含一波長轉換層,設置於該基板上並包覆該發光二極 體晶粒。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光源模組,其中該基板之一 上表面具有一環狀的擋牆部,該發光二極體晶粒及該波長 轉換層位於該擋牆部所圍繞的區域内。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光源模組,其中該發光單元 包含複數發光二極體晶粒,該等發光二極體晶粒呈矩陣狀 排列於該基板上。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光源模組,其中該負透鏡部 及該等正透鏡部的厚度一致。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光源模組,其中各該凸出面 包含一第一區段、一第二區段及一第三區段,該第一區段 連接於該凹陷面並具有一第一曲率,該第二區段連接於該 10121325^^^ A0101 第11頁/共15頁 1013394789-0 M443271 __ 101年10月16日修正替换頁 第一區段並具有一第二曲率,該第二曲率大於該第一曲率 ,該第三區段連接於該第二區段及該底面並具有一第三曲 率,該第三曲率小於該第一曲率。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光源模組,其中該第三區段 的彎曲方向相反於該第一區段及該第二區段的彎曲方向。 10121325^^^ A〇101 第12頁/共15頁 1013394789-0
TW101213252U 2012-07-09 2012-07-09 Optical element and light source module with the optical element TWM443271U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13252U TWM443271U (en) 2012-07-09 2012-07-09 Optical element and light source module with the optical eleme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13252U TWM443271U (en) 2012-07-09 2012-07-09 Optical element and light source module with the optical elemen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43271U true TWM443271U (en) 2012-12-11

Family

ID=48089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213252U TWM443271U (en) 2012-07-09 2012-07-09 Optical element and light source module with the optical element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4327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2849A (zh) * 2016-06-01 2017-12-08 光宝光电(常州)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TWI650884B (zh) * 2016-06-01 2019-02-11 光寶光電(常州)有限公司 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2849A (zh) * 2016-06-01 2017-12-08 光宝光电(常州)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TWI650884B (zh) * 2016-06-01 2019-02-11 光寶光電(常州)有限公司 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86875B2 (ja) 照明ユニット
JP6381951B2 (ja) 照明装置
JP6145260B2 (ja) 発光装置
US20110305024A1 (en) Led tube lamp
TWI357476B (zh)
US20120020108A1 (en) Led lighting device
US20120326589A1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bulb
US9052071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having light-guiding structure
US20130043493A1 (en) Light-emitting diode structure
CN102788282A (zh) 一种具有光型调制的led灯管
JP2011159970A (ja) 発光素子パッケージ
CN102853288A (zh) 光学元件及具有该光学元件的发光装置
CN104676315A (zh) 内反射灯具
KR20160132825A (ko) 신형 led조명기구
US20140376218A1 (en) LED Strip Assembly for Generating an Extra Wide Beam of Light
KR20150117007A (ko) Led군집의 배광 제어용 렌즈 광학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led군집 조명
TW201034266A (en)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for a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light emitting diode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201196353Y (zh) 发光单元的组合结构
TW201200803A (en) LED lamp
TWM443271U (en) Optical element and light source module with the optical element
US20140160726A1 (en) Lighting device
CN202274328U (zh) 光源模块及具有该光源模块的发光装置
TWI544170B (zh) 發光二極體燈泡
JP5355630B2 (ja) 発光装置
US20130169144A1 (en) Led package structure capable of adjusting the spatial color uniformity and the light distribution curv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