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37478U -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electronic device - Google Patents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electronic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37478U
TWM437478U TW100224570U TW100224570U TWM437478U TW M437478 U TWM437478 U TW M437478U TW 100224570 U TW100224570 U TW 100224570U TW 100224570 U TW100224570 U TW 100224570U TW M437478 U TWM437478 U TW M43747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module
support structure
connecting arm
mo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2245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n-Szu Hsu
Chien-Cheng Mai
Way-Han Dai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Dom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Dome Corp filed Critical First Dome Corp
Priority to TW1002245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37478U/zh
Publication of TWM4374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37478U/zh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Description

五、新型說明: 【新型所屬之技術領域】 _]本創㈣有關於—種電子㈣的切結構;特別是 指-種iUf結構的輸臂設£在電子㈣賴邊和邊缘 部份,來降低空間或體積之新塑者。 [先前技術] [0002] 應用因外力可往復移動或轉動自如的滑蓋及/或轉 軸系統,來配裝在電子器物上,例如行動電話筆記型 2如p、數位影像機、電子書等’使其滑蓋模組 j *螢幕)可實施滑動和轉動運動,而具有開、閉 作用,係已為習知技藝。 [0003] 直2滑蓋模組或部件通常應用—滑轨、移動模組和 二'⑽環的旋轉組件的叙合;以及’配合彈性環、彈 二=㈣_積和釋放’來達到輔助滑蓋模組 轉動運動等:如’螢幕)移動、翻轉,產生開、閉和 =運動等_。㈣優點是可調整滑蓋模組或勞 X ’缺點是提簡㈣料 要勃杆、,M知 货恭今易晃動,以及需 者要=和轉動的兩段式操作’才能使螢幕達到使用 求的%作位置。例如,美國第5548478號「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Having An ldrtabIeHinge」彻,繼了—個典型的實 [0004] 10022457#單編號 A0101 撐滑蓋槿 揭種應用(三〜四)連捍機構支 背部手段;它的優點是滑蓋模組或營幕 麵切,方便使用者觸控操作:缺點是鸯幕 第3頁/共20頁 1013210367-0 M437478 角度不罐,从論m 久兩要較大施力拉動螢幕和連桿機構 才月b使螢幕抬升到操作位置。例如,美國第mom號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A Cover Device With A Stand Unit for Supporting A UserInterfaceDevice」專利案, 係提供了一個具體的實施例β [0005] 為了改善上述習知技藝有關執行滑動和轉動的兩段 式操作,才能使螢幕達到使用者要求的操作位置或需要 較大施力拉動螢幕和連桿機構,才能使螢幕抬升到操作 位置的情形,在傳統方法中也已揭示了—種讓使用者推 動滑蓋模組或螢幕移動的過程中,同時也使該滑蓋模組 或螢幕上升轉動到操作位置的手段,例如,美國第 7184263號「Portable Computer」和台灣第 95101867號「可攜式電腦」專利案等,係提供了可行的 實施例。所述的實施例係在滑蓋模組和基座模組(或固 定機體)之間設置有-支撐件;支撲件有兩端分別樞接 在滑蓋模組背部區域和基座模組上。以及,滑蓋模組有 一端係配裝在基座模組的滑軌上;當推動滑蓋模組沿滑 軌移動時,滑蓋模組也帶動支撐件上升,來獲得支撐滑 蓋模組的作用。 [0006] 一個有關上述實施例在結構設計方面的課題是,因 應電子器物輕巧、薄型化的造型設計趨勢,該支撐件設 置在滑蓋模組背部區域和基座模組之間的樞接結構型態 ,通常會增加電子器物整體的厚度或體積。為了降低電 子器物整體的厚度或體積,該滑蓋模組和基座模組必須 10齡#單编號A〇101 第4頁/共20頁 1013210367-0 M437478 [ιοι^,οβ^ 設置有凹室’來容納支#件和樞接結構。不過,就像 些熟習此技藝的人所知悉,滑蓋模組和基座模組設置凹 室’會影響它們内部結構的配置型態,而造成内部結構 配置的困難。特別是那些需要佔據較大空間和位置的級 件或部件;例如,主機板或電路板、硬碟、電池組件、, 記憶體單元、複數個喇叭、複數個通用序列匯流埠 ports)、複數個平行埠、VGA卡(Video Graphics Array Card)、外部電源連接裝置(External p〇wer Interface)等。 [0007] 代表性的來說,這些參考資料顯示了在有關滑蓋模 組或其相關結合組件在使用和結構設計方面的情形。如 果重行設計考量該滑蓋模組和相關組件結構,以及上述 的應用情形,使其不同於習用者,將可改變它的使用型 態,而有別於舊法;例如,考量使電子器物在具備有輕 巧和薄型化的條件下,同時改善習知技藝將支撐機構設 置在滑蓋模組背部區域和基座模組之間的插接結構型態 ,而增加電子器物整體的厚度或體積;或因滑蓋模組和 基座模組設置凹室,影響它們内部結構的配置型態,而 造成内部結構配置的困難等情形。 剛 ❿這些課題在上述的參考資料中均未被具體教示或 揭露。 【新型内容】 圃 爰是,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即在於提供—種電子器物 之支橡結構’係提供-改善習知結構較大厚度或體積之 作用。該支播結構包括-連接臂;所述的連接臂可響應 1〇〇22457(^單編號A0101 第5頁/共2〇頁 1013210367-0 M437478 101年.06月01日按正替换頁 一運動模組的運動,而形成轉動自如的型態。該連接臂 包括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實質上,該第一端係可轉動 的樞接在運動模組的側邊區域;以及,該第二端係可轉 動的樞接在一基座模組或固定機體的邊緣部份。因此, 隨連接臂響應上述運動模組的運動,該第一端和第二端 分別在該側邊區域和邊緣部份產生轉動或組合,以改善 習知支撐結構和電子器物的組合造成内部結構設計不便 的情形。 [0010] 根據本創作之電子器物之支撐結構,該連接臂的第 一端具有一連接部和設置在連接部上的栓孔;栓孔係配 合一固定器,使連接部樞接在該運動模組的側邊區域。 對應上述的連接部,沿該運動模組的側邊區域設置有一 槽室;在運動模組組合在該基座模組或固定機體時,以 容許連接臂第一端進入該槽室裏面。 [0011] 根據本創作之電子器物之支撐結構,該連接臂的第 二端係設置有一框接部;所述的枢接部係配合一固定器 ,使樞接部樞接在該基座模組或固定機體的邊緣部份, 而使連接臂形成轉動自如的型態。對應上述的框接部, 該基座模組或固定機體的邊緣部份設置有一凹室,用來 收容該樞接部。 [0012] 對於本創作所具有之新穎性、特點,及其他目的與 功效,將在下文中配合所附圖式的詳加說明,而趨於了 解;如圖所示: 【實施方式】 請參閱第1、2圖,本創作電子器物之支撐結構係 1013210367-0 A0101 第6頁/共20頁 [0013] M437478 ιοί年.06月〇l·日核正.替換π 包括一連接臂,概以參考編號1 0表示之。連接臂1 0 係選擇一板件型態,具有一第一端1 1和一第二端1 2 ;圖中顯示了該第一端1 1形成左、右對稱的型態。在 所採的實施例中,連接臂1 0係配裝在一電子器物的運 動模組3 0 (例如,滑蓋、螢幕)和基座模組4 0 (或 固定機體)上;例如,第1、2圖所描繪的情形。 [0014] 第1、2圖也顯示了該基座模組40的兩邊設置有 一軌道4 2 ;轨道4 2定義有一起點和一終點。對應所 述的軌道4 2,該運動模組3 0的兩邊係配合一極軸2 〇,樞接在該軌道4 2上,使運動模組3 0可在基座模 組4 0上滑動和轉動。該運動模組3 0的背部3 2具有 一側邊區域3 1 ;所述的側邊區域3 1係位在運動模組 30兩邊的位置。以及,該基座模組4 0具有一邊緣部 份4 1和一操作區4 3 ;所述的操作區4 3係位在基座 模組4 0的一邊;所述的邊緣部份4 1係位在相對於操 作區43之另一邊的中間位置。 [0015] 在一個較佳的實施例中,該連接臂第一端1 1係枢 接在運動模組3 0的側邊區域3 1 ;以及,該第二端1 2係樞接在該基座模組4 0的邊緣部份4 1。具體來說 ,該連接臂10的第一端11具有一連接部13;連接 部13係一垂直凸出於連接臂10(或第一端11)的 板片型態。 [0016] 在所採的實施例中,連接部1 3設置有一栓孔1 4 ;栓孔1 4係配合一固定器2 5,使連接部1 3框接在 該運動模組3 0的側邊區域3 1。對應上述的連接部1 10022457(^^^^ Α0101 第7頁/共20頁 1013210367-0 M437478 101年06月01日修正替換頁 3,沿該運動模組3 0的側邊區域3 1設置有一槽室3 3 ;在運動模組3 0組合在該基座模組4 0時’以容許 第一端1 1的連接部1 3進入該槽室3 3裏面(此部份 在下文中還會予以敘述)β [0017] 第1、2圖也描繪了該連接臂1 0的第二端1 2設 置有一柩接部15;所述的枢接部15係配合一固定器 或轉轴50,使框接部15框接在該基座模組40的邊 緣部份4 1,而使連接臂1 0形成轉動自如的型態。對 應上述連接臂1 0的樞接部1 5,該基座模组4 0的邊 緣部份4 1設置有一凹室4 4,用來收容該樞接部1 5 和轉軸5 0。 [0018] 詳細來說’該凹室4 4的兩邊設置有一槽穴4 5, 用來收容轉轴5 0的兩端,配合一具有開口 4 7的蓋4 6,封閉該凹室44和槽穴4 5 ;並且,容許連接臂1 0的第二端1 2從開口4 7伸出。因此,轉轴5〇係以 該槽穴4 5為轴支點,讓連接臂1 〇可響應上述運動模 組3 0的運動,而形成轉動自如的型態^第已、3圖也 顯示了該連接臂1〇 (或第二端1 2)和樞接部i 5之 間形成有一彎折部1 6,讓開口 4 7不會干涉連接臂丄 〇 (或第二端1 2)的運動。 [0019] 帛1 ' 2圓特別顯示了在-個具體的實施例中,該 連接臂1 0係形成一類似γ形狀的型態,而具有兩個成 分又型態的第一端i i和一共同的第二端i 2 (或栖接 部 1 5 )。 [0020] *月參考第3圖,係描繪了該運動模組3 〇位在操作 10_7(P編號A0101 S 8頁/共20頁 υ位在㈣ 1013210367-0 M437478 10Ϊ年.06月Ol·日修正替換頁 位置(例如,提供使用者觸控、操作鍵盤或操作區4 3 [0021] [0022] [0023] [0024] )的情形。此時,樞軸2 0位在轨道4 2的终點;該連 接臂1 0係提供一支撐和穩定運動模组3 0的作用,使 運動模組3 0特別適於提供使用者觸控操作。 第4、5圖顯示了使用者下壓或推動該運動模組3 0朝執道4 2起點位移的情形。同時,連接臂1 0的第 一端1 1和第二端1 2係響應該運動模組3 0的運動, 而分別以該固定器2 5和轉軸5 0為軸支點,產生轉動 。第4、5圖也描繪了該連接部1 3隨著連接臂1 0的 轉動,係逐漸向凹室3 3接近的情形。 可了解的是,在運動模組3 0運動的過程,連接臂 1 0提供支撐和穩定運動模組3 0的作用,除了配合運 動模組3 0傾斜角度的改變,也容許使用者對運動模組 3 0實施觸控操作。 請參閱第6、7圖,當推動運動模組3 0使樞軸2 0到達轨道4 2起點時,運動模組3 0係組合或蓋合在 該基座模組4 0上。此時,該連接部1 3被收容在該槽 室3 3裏面。 須加以說明的是,該連接臂1 0的第一、二端1 1 、1 2分別樞接在運動模組3 0的側邊區域3 1和基座 模組4 0的邊緣部份4 1 ;並且,隨連接臂1 0響應運 動模組3 0的運動,該第一端1 1和第二端1 2分別在 該側邊區域31和邊緣部份41產生轉動或組合的型態 10022457(^^^^ A0101 第9頁/共20頁 1013210367-0 M437478 101年.06月01日梭正替換百 [0025] 代表性的來說,這電子器物之支撐結構在具備有輕 巧和薄型化的條件下,相較於舊法而言,係具有下列的 考量條件和優點: [0026] 1. 該運動模組3 0、基座模組4 0和相關組件結構、 操作使用情形等,係已被重行設計考量,而不同於 習用者;並且,改變了它的使用型態,而有別於舊 法。例如,該連接臂1 0在具備有支撐和穩定該運 動模組3 0,提供觸控操作的作用外,該第一端1 1和連接部1 3係配置在運動模組3 0的側邊區域 3 1 ;該第二端1 2係裝設在基座模組4 0的邊緣 部份4 1 ;並且,使連接部1 3收容在側邊區域3 1的槽室3 3裏面的情形,係改善了習知技藝將支 撐機構設置在滑蓋模組背部區域和基座模組之間的 樞接結構型態,而增加電子器物整體的厚度或體積 的情形。 2. 同時,像舊法中因滑蓋模組和基座模組設置凹室, 影響它們内部結構的配置型態(特別是那些需要佔 據較大空間和位置的組件或部件),而造成内部結 構配置的困難等情形,也獲得明顯的改善。 故,本創作係提供了一有效的電子器物之支撐結構 ,其空間型態係不同於習知者,且具有舊法中無法比擬 之優點,係展現了相當大的進步,誠已充份符合新型專 利之要件。 [0027]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可行實施例而已, 並非用來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即凡依本創作申請專 10022457(P編號 A〇101 第10頁/共20頁 1013210367-0 M437478 101年.06月01日按正替換頁 利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為本創作專利範圍所 含蓋。 【圖式簡單說明】 [0028] 第1圖係本創作之實施例外觀示意圖;圖中描繪了連接 臂支撐運動模組的情形。 [0029] 第2圖係第1圖之結構分解示意圖;顯示了連接臂和運 動模組、基座模組(或相關組件)的配置關係。 [0030] 第3圖係第1圖之結構剖視示意圖;圖中顯示了該樞軸 位在軌道終點,連接臂支撐運動模組的情形。 [0031] 第4圖係本創作之操作實施例示意圖;圖中描繪了推動 該運動模組運動,和連接臂的運動情形。 [0032] 第5圖係本創作之另一操作實施例示意圖;係描繪了該 連接臂響應運動模組運動的情形。 [0033] 第6圖係本創作之又一操作實施例示意圖;係描繪了運 動模組蓋合在基座模組上,和該連接部被收容在槽室裏 面的情形。 [0034] 第7圖係第6圖之外觀實施例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0035] 1〇連接臂 [0036] 11 第一端 [0037] 12 第二端 [0038] 13連接部 10022457(^ A0101 第11頁/共20頁 1013210367-0 M437478 __ 101年06月01日梭正替換百 [0039] 14 栓孔 [0040] 15 樞接部 [0041] 16 彎折部 [0042] 20 樞軸 [0043] 25 固定器 [0044] 30 運動模組 [0045] 31 側邊區域 [0046] 32 背部 [0047] 33 槽室 [0048] 40 基座模組 [0049] 41 邊緣部份 [0050] 42 軌道 [0051] 43 操作區 [0052] 44 凹室 [0053] 45 槽穴 [0054] 46 蓋 [0055] 47 開口 [0056] 50 轉軸 10022挪(P賊删1 第12頁/共20頁 1013210367-0

Claims (1)

  1. M437478 101·年.06月01日核正替换頁 「、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電子器物之支撐結構,係包括一形成轉動自如的連接 臂;該連接臂係配裝在一運動模組和一基座模組上; 該運動模組係具有一側邊區域; 該基座模組係具有一邊緣部份; 該連接臂包括: 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該第一端係樞接在運動模組的 側邊區域;以及 該第二端係樞接在基座模組的邊緣部份。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器物之支撐結構,其中 該連接臂係形成一Y的形狀,而具有兩個成分叉型態的第 一端和一共同的第二端。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器物之支撐結構,其中 該連接臂第一端係形成左、右對稱的型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器物之支撐結構,其中 該基座模組的兩邊係設置有一軌道;對應所述的執道,該 運動模組的兩邊係配^—樞軸,樞接在該轨道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器物之支撐結構,其中 該運動模組係具有一背部;以及 該側邊區域係形成在該背部上。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5項所述之電子器物之支撐結構, 其中該側邊區域係位在運動模組兩邊的位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器物之支撐結構,其中 該基座模組係另具有一操作區; 該操作區係位於該基座模組之一邊;以及 該邊緣部份係位在該基座模組之另一邊的中間位置。 1002245#單編號删1 第13頁/共20頁 1013210367-0 M437478 101年.06月01日按正替^頁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器物之支撐結構,其中 該連接臂的第一端係具有一連接部;以及 連接部係框接在該運動模組的侧邊區域。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子器物之支撐結構,其中 該連接部係一垂直凸出於連接臂第一端的板片型態。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子器物之支撐結構,其中 該連接部係設置有一栓孔;以及 栓孔係配合一固定器,使連接部樞接在該運動模組的 側邊區域。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器物之支撐結構,其中 該運動模組的侧邊區域係設置有一槽室。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子器物之支撐結構,其中 該運動模組的侧邊區域係設置有一槽室。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子器物之支撐結構,其中 該連接臂的第二端係設置有一樞接部; 所述的樞接部係配合一轉軸,使樞接部樞接在該基座 模組的邊緣部份,而使連接臂形成轉動自如的型態。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13項所述之電子器物之支撐結構 ,其中該基座模組的邊緣部份係設置有一凹室。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電子器物之支撐結構,其 中該凹室的兩邊係設置有一槽穴。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電子器物之支撐結構,其 中該凹室和槽穴係被一蓋封閉;所述的蓋係具有一開口; 以及 該連接臂的第二端係從開口伸出。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所述之電子器物之支撐結構,其 1〇〇22457(P编號 A0101 第14頁/共20頁 1013210367-0 M437478 101年.06月01日按正替換頁 中該連接臂第二端和樞接部之間係形成有一彎折部。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電子器物之支撐結構,其 中該運動模組係蓋合在該基座模組上;以及 該連接部係收容在該槽室裏面。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器物之支撐結構,其中 該連接臂係形成一板件型態。 10022457(^^ AQ1()1 第15頁/共20頁 1013210367-0
TW100224570U 2011-12-26 2011-12-26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electronic device TWM437478U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224570U TWM437478U (en) 2011-12-26 2011-12-26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224570U TWM437478U (en) 2011-12-26 2011-12-26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electronic devic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37478U true TWM437478U (en) 2012-09-11

Family

ID=47224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224570U TWM437478U (en) 2011-12-26 2011-12-26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electronic devic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374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03991B2 (ja) 回動接続アセンブリ及び折り畳み式端末機器
KR102536709B1 (ko)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를 위한 초탄성 힌지
JP5517090B2 (ja) ポータブル電子装置
TWI669593B (zh) 可調式顯示器殼體總成
CN105900037B (zh) 具有柔性显示器的电子设备
CN101495938B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抗旋转机构
US837465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lat and tilt slide mechanism
TWI519929B (zh) 外接式電子裝置及其相關電腦系統
US11528352B1 (en) Hinge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isplacement altering hinge and corresponding systems
US20110285258A1 (en) Protection Shell of a Type Suitable for Supporting a Touch Tablet Personal Computer in Multiple Positions
RU2005131132A (ru) Прямой шарнир для оптимизации трансформации
TW201340844A (zh) 電子裝置及其使用之支撐機構
CN109710027B (zh) 携带式电子装置
TWI594109B (zh) 可防止螢幕傾倒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WO2011156433A2 (en) Fully extendable dual-segmented housing assembly for a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US917956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8917500B2 (en) Portable computer
US11092280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200097045A1 (en) Adjustable stand and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system
TWI337229B (en)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with dual hinges
JP3170982U (ja) 折り畳み可能なマウス
EP3821318B1 (en) Adjustable stand and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system
US10394286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M437478U (en)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electronic device
TWM422281U (en) Flappable electric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