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373365U - Textile structure - Google Patents

Textile structur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373365U
TWM373365U TW98209913U TW98209913U TWM373365U TW M373365 U TWM373365 U TW M373365U TW 98209913 U TW98209913 U TW 98209913U TW 98209913 U TW98209913 U TW 98209913U TW M373365 U TWM373365 U TW M37336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oven
longitudinal
bundle
wire
grou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82099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ai-Hui Xiao
Original Assignee
Kai-Hui Xia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i-Hui Xiao filed Critical Kai-Hui Xiao
Priority to TW982099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373365U/zh
Publication of TWM3733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373365U/zh

Link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Description

M373365 五、新型說明: 【新型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創作是有關於一種織物結構,尤其是指縱織線組盘 =織線組間不㈣離,更可提升織物之塑性及恢復力之織 物結構。 【先前技術】 =閱第-圖所示’係為習有織物之織成結構示意 圖’如圖所示,f有織物包括有複數經紗組9ι以及複數緯
v、組92,該此ό呈岭細qi洛外L --六且91及该些緯炒組9 2係交錯編織,更 ’母一經紗組91係由一左經紗及一右經紗所組 灿一 紗組91之編織方法都相同,例如皆是以左經 上的方式進行編織(扭轉方向相同),而此 ,、扁織方式錄容易使織物朝同—方向 二閱第二圖所示,故習知作法為避免造成滑動通;: 添加物如:樹脂、熱溶膠加以 定 並且習有之織物不具有 :以使其固疋, 間一長仍有錢形 其無㈣性及恢復力,但時 及脫膠的可能,故此種習 有其改善空間。 種^有織物之織法雖然簡單但仍 【新型内容】 因此本創作之目 縱織線組與橫織線組 線組之線組間形成剝 的就是在提供一種織物結構,可提高 f"緊固效果,並減少縱織線組及橫織 離或滑脫情形的發生。 M373365 為達本創作之上述目的,本創作之織物結構包括有 複數縱織線組以及複數橫織線組,其中每一縱織線組 及橫織線組之線組係為具有彈性或韌性之塑性材質所構 成,且於縱織線組及橫織線組之線組編織形成之交錯處, 以熱溫方式至少於塑性材質之最低熔點,藉由塑性材質之 微熔狀態而黏合,更可提升織物縱織線組與橫織線組間之 緊固性者。 為使熟悉該項技藝人士暸解本創作之目的、特徵及功 鲁‘能效果,茲藉由下述具體實施例,並配合所附之圖式,詳 加說明如后。 【實施方式】 請參閱第三圖所示,第三圖係本創作織物之織成結構 示意圖:本創作織物結構包括有複數縱織線組20以及複數 横織線組10,其中縱織線組20之線組具有至少三束縱織 線束21,每一束縱織線束21係具有兩條縱線211,該縱線 ¥ 211係為具有彈彳生或韌性之塑性材質所構成,且該縱線211 .係以分別一上、一下跨過兩條橫織線束11再行交叉的方式 形成扭編效果,其中,如第四圖(A)所示之實施例中,該縱 織線組20之線組具有三束縱織線束21,其中央縱織線束 21與第一側縱織線束21中,該縱線211之上下跨過橫織 線束11之交叉方向相同,而該中央縱織線束21與第二側 縱織線束21中,該兩縱線211之交叉方向則輿上述交叉方 向相反,且中央縱織線束21與第一側縱織線束21間之間 隔距離D1,係大於該中央縱織線束21與第二側縱織線束 21間之間隔距離D2,亦即D1>D2 ;當然,該第一側縱織 M373365 線束21遠離中央縱織線束21 一側並可進一步設有至少一 東縱織線束21,且該縱織線束21之縱線211交叉方向與 中央縱織線束21之交叉方向相同,而該縱織線束21第一 側縱織線束21之間隔距離D3,與中央縱織線束21盥第一 側縱織線束21間之間隔距離D1相同,亦即M = D/。' 而且所有縱織線組20係以相鄰的縱織線組2〇個別選 .擇跨過m線組1〇的兩條橫織線束^,以及個別選 擇跨過兩組橫織線組1〇之兩條相鄰橫織線束u的方式交 φ互與各組橫織線、组1〇構成交織其中,t亥橫織線束u亦係 為具有彈性或韌性之塑性材質所構成。 以當縱織線組20之縱線2Π與橫織線組1〇的兩條橫 織線束11編織形成之交錯處,以熱溫方式加溫至該縱線 211及橫織線束11本身塑性材質之最低溶點,藉由塑性材 質之微熔狀態使該縱線211及橫織線束u而黏合,更可提 升織物縱織線組與橫織線組間之緊固性者。 '再請參閱第五圖及第六圖所示,第五圖係本創織物之 籲織成結構示意圖,第六圖為第五圖之局部放大示意圖,係 -為本創作之第三實施例:本創作織物結構包括有複數縱織 -線且20以及複數板織線組1 〇 ,且緃織線組係與橫織線 組10間交錯編、織’而於每一縱織線組2〇内係包括有至少 二種不同的編織方式。 而該縱織線組20包括有二縱織線束2卜而銳織線束 21則由左織線211及右織線212相互編織而成,該織線係 為具有彈性或款性之塑性材質所構成,此外在縱織線束21 上更具有扭轉編織段A及平行編織段β的二種編織方式, 其t位於扭轉編織段Α中之左織線211與該右織線212係 M373365 交疊之方式編織’而位於平行編織段b之左織 !=:L212採相互平行之方式編織,且平行編 織與雜轉編織段A係交替方式依序編織。 俘為均各包括有三橫織線束Π,該織線 塑性材質所構成,在其與扭轉編織 u之左織、線211與右織線212相互編織日夺,左織線 f右織線212係分別對於每—橫織線束11形成左右交錯編 =’而當橫織線組10與平行編織段B之左織線211盥右織 =212相互編織日夺,左織線211與右織線2 橫 =在^束與尾線束的位置處形成左右扭it =樣而在二滅权請綠置處,㈣平行交錯編織的 以當縱織線束21之左織線211及右織線212相互織 :==:1°之橫織線束11形成左右交錯: 二本身溫:式加溫至該縱織線束21及橫織線 東11本身塑性材質之最低熔點’藉由塑性材 使該縱織線束21及橫織線束u而黏合可 織線組與橫織線組間之緊固性者。 更了獒升為物縱 再請參閱第七圖所示,係本創織物 圖’,創作織第四實施例:本創作織物結 數縱織線組20以及複數橫織線組1〇。 再匕栝有復 其中縱織線組20設係為複數個經紗組21、22 紗組2卜22係為具有彈性或韌性之塑性材質所構成, 橫織線組10設係為複數簡織線束u所構成, 橫織線束1卜耗為具有彈性綠性之紐材構’= 些經紗組2卜22並與該些賴線束u交錯編織其成^ 6 M373365 束11係由兩條橫線111與—條彈性線112所構 成’且彈性線112係編織於兩條橫線lu之間,該彈性 112亦係^具有彈性或_性之塑性材f所構成。如此一來, 可達到提高織物結構整體彈性的目的。 μΙΪ㈣組21、22與橫織線束11及彈性線⑴形成 $曰、」之乂錯處’同樣以熱溫方式加溫至該經紗組2卜 2及板織線束U本身塑性材質之最低㈣,藉由塑 質之微溶狀態使該經紗組2、22及橫織線束u而黏合 可提升織物縱織線組與橫織線組間之緊固性者。 ,上所述’賴作之特料制用線組本體為具有彈 H =之塑性材質所構成’且於線組編織形成之交錯 2 β冑眭材貝之微熔狀態而黏合以使線 :’而提升織物之緊固性’更可提升織物之塑性及恢= 以上已將本創作作—詳細說明’㈣上所述者,僅 作之較佳實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 即凡依本創作中請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等 應仍屬本創作之專利涵蓋範圍内。 【圖式簡單說明】 ,一圖係習有織物之織成結構示意圖。 第二圖係習有織物滑動情形示意圖。 f三圖係本創作織物之織成結構示意圖。 ,四圖(A)係本創作第—實關織物之局部放大示意圖。 1圖(β)係本創作第二實施例織物之局部放大示意圖。 弟五圖係本創作第三實施例織物之織成結構示意圓。 M373365 f六圖係第五圖之局部放大示意圖。 弟七圖係本創作第四實則織物之織成結構 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習有 91經紗組 9 2緯紗組 第一、二實施例 10橫織線組 11橫織線束 20縱織線組 21縱織線束 211縱線 11棱織線束 20縱織線組 21縱織線束 211左織線 212右織線 第四實施例 10橫織線組 11橫織線束 111橫線 112彈性線 第三實施例 10橫織線組 20縱織線組 21經紗組 22經紗組 8

Claims (1)

  1. M373365 '六、申請專利範圍: 1、一種織物結構,包括有複數縱織線組以及複數橫 織線組,其中每一縱織線組及橫織線組之線組係為具有彈 性或韌性之塑性材質所構成,且於縱織線組及橫織線組之 線組編織形成之交錯處,以熱溫方式至等於或高於塑性材 質之最低熔點,以使塑性材質之微熔狀態而黏合,以使兩 -線組間緊固結合者。 . 2、如申請範圍第1項所述之織物結構,其中,該縱 鲁織線組之線組具有三束縱織線束,其中央縱織線束與第一 侧縱織線束中,該縱線之上下跨過橫織線束之交叉方向相 同,而該中央縱織線束與第二側縱織線束中,該兩縱線之 交又方向則與上述交叉方向相反。 3、如申請範圍第2項所述之織物結構,其中,該中 央縱織線束與第一側縱織線束間之間隔距離D1,係大於該 中央縱織線束與第二側縱織線束間之間隔距離D2,亦即D1 >D2。 φ 4、如申請範圍第2項所述之織物結構,其中,該第 • 一側縱織線束遠離中央縱織線束一側並可進一步設有至少 -一束縱織線束,該縱織線束之縱線交叉方向與中央縱織線 束之交叉方向相同。 5、 如申請範圍第4項所述之織物結構,其中,該縱 織線束與第一側縱織線束之間隔距離D3,與中央縱織線束 與第一側縱織線束間之間隔距離D1相同,亦即D1 = D3。 6、 一種織物結構,包括有複數縱織線組以及複數橫 織線組,且各該縱織線組分別包括有二縱織線束,而每一 9 M373365 該縱織線束由一左織線以及一右織線相互編織而成,每一 該縱織線束包括: 一扭轉編織段,其中該左織線與該右織線係以相互扭 轉交疊之方式編織;以及 一平行編織段,其中該左織線與該右織線係採相互平 行之方式編織,且該平行編織段與該扭轉編織段係交替方 式依序編織,其中每一縱織線組及橫織線組之線組係為具 有彈性或韌性之塑性材質所構成,且於縱織線組及橫織線 組之線組編織形成之交錯處,以熱溫方式至等於或高於塑 性材質之最低熔點,以使塑性材質之微熔狀態而黏合,以 使兩線組間緊固結合者。 7、 一種織物結構,包括有複數縱織線組以及複數橫 織線組,具有複數縱織線組以及與該些縱織線組交錯編織 的複數橫織線束,其中各該橫織線束包括: 至少二橫線;以及一彈性線,係編織於該至少二橫線 之間,其中每一縱織線組及橫織線組之線組係為具有彈性 或韌性之塑性材質所構成,且於縱織線組及橫織線組之線 組編織形成之交錯處,以熱溫方式至等於或高於塑性材質 之最低熔點,以使塑性材質之微熔狀態而黏合,以使兩線 組間緊固結合者。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或7項所述之織物結構, 其中線組之塑性材質之微熔狀態而黏合後可於常溫下降 溫。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或7項所述之織物結構, 其中熱溫方式係高於常溫。
TW98209913U 2009-06-05 2009-06-05 Textile structure TWM373365U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209913U TWM373365U (en) 2009-06-05 2009-06-05 Textile structu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209913U TWM373365U (en) 2009-06-05 2009-06-05 Textile structur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373365U true TWM373365U (en) 2010-02-01

Family

ID=50590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8209913U TWM373365U (en) 2009-06-05 2009-06-05 Textile structur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37336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1055B (zh) * 2013-10-14 2018-01-11 Xie xian xiao 織物成形方法
TWI618827B (zh) * 2016-06-21 2018-03-21 Composite reinforced fabric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US11060215B2 (en) 2017-01-26 2021-07-13 Bright Cheers International Limited Reinforced composite fabric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1055B (zh) * 2013-10-14 2018-01-11 Xie xian xiao 織物成形方法
TWI618827B (zh) * 2016-06-21 2018-03-21 Composite reinforced fabric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US11060215B2 (en) 2017-01-26 2021-07-13 Bright Cheers International Limited Reinforced composite fabric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41511B1 (en) Conductive fabric,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conductive fabric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3361822A (zh) 织物
RU2014150079A (ru) Текстильная часть, элемент из многослой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имеющий текстильную часть, и способ их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RU2014139673A (ru) Ткань для применения в композитных материалах и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ткани и элемента из композит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TWM373365U (en) Textile structure
CN101671963A (zh) 一种高抗张力网布的制作方法
KR102136124B1 (ko) 보온성과 사방신축성을 갖는 이중직물의 제직방법
CN219260382U (zh) 一种针织部件及鞋面
JP2008075230A (ja) 伸縮性を備えた細幅織物
CN209508518U (zh) 一种弹性包覆线机织物
CN201180183Y (zh) 具高抗张力的网布构造
US1977265A (en) Textile fabric
CN210481653U (zh) 一种新型抗菌除臭网布
JP6167097B2 (ja) 炭素繊維強化プラスチック材料及びそれを利用したプリプレグ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CN220149755U (zh) 网孔布及用具
US20130319053A1 (en)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composite knitting yarn having excellent durability of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knitting goods including the same
TWM547287U (zh) 難燃鬆緊帶
JP2016017241A (ja) 布材
CN211227528U (zh) 一种复合型蓬松纱线面料
JP2004308075A (ja) 絡み織物
TWI648445B (zh) 編織布面
CN209941197U (zh) 一种用于线缆保护的聚酯树脂材料编织网带
TWI754781B (zh) 織物及其織法
CN217574354U (zh) 一种环保再生型的珍珠绒面料
CN213227903U (zh) 经纬方向抗拉扯涤纶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