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324796U - Projection apparatus and light integration rod thereof - Google Patents

Projection apparatus and light integration rod thereof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324796U
TWM324796U TW096209690U TW96209690U TWM324796U TW M324796 U TWM324796 U TW M324796U TW 096209690 U TW096209690 U TW 096209690U TW 96209690 U TW96209690 U TW 96209690U TW M324796 U TWM324796 U TW M32479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flector
light
output end
reflecting plate
light outpu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2096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iunn-Lih Lin
Huang-Ming Chen
Pei-Ching Liu
Tzu-Kai Wang
Chih-Hsien Tsai
Original Assignee
Young Opt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ung Optics Inc filed Critical Young Optics Inc
Priority to TW0962096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324796U/zh
Priority to US11/874,006 priority patent/US7850315B2/en
Publication of TWM3247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324796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8Reflectors in projection bea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Description

M324796 PT790 22577twf.doc/n 八、新型說明: 【新型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創作是有關於一種顯示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 投影裝置(projection apparatus)及其光積分柱(light integration rod) 0 【先前技術】 請參閱圖1A與圖1B,習知一種投影裝置100包括一 光源模組(light source module) 110、一投影鏡頭(projection lens) 120、一 數位微鏡元件(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 DMD) 130及一對稱式光積分柱14〇。光源模組no適於提 供一照明光束112。數位微鏡元件13〇適於將照明光束112 反射成一影像光束132而傳遞至投影鏡頭12〇,其中照明 光束112是斜向入射數位微鏡元件13〇。對稱式光積分柱 140配置於照明光束U2的傳遞路徑上,其為四片長度相 同之反光板142a、142b、142c及142d所構成的空心柱體, 並具有一光輸入端144a及一光輸出端144b。來自光源模 組110的照明光束112由光輸入端i44a進入對稱式光積分 柱140中,並在其中經過多次反射後,由光輸出端14牝 輸出而傳遞至數位微鏡元件13〇。 由於對稱式光積分柱140具有對稱結構,因此傳遞至 數位微鏡元件m之照明光束112白勺焦平面114會垂直於 照明光束112的光車由。然而,由於照明光束112是斜向入 射數位微鏡元件13Q,@此辭面114會與餘微鏡元件 130夾-傾斜角θ而不是落在數位微鏡元件13〇上。如此, 5 M324796 PT790 22577twf.doc/n 部分照明光束112在投射於數位微鏡元件13〇之遠離焦平 面114的兩端134a及134b時會發生失焦的狀況。 請參閱圖1A與圖2,上述之失焦狀況會造成照明光 束112投射於數位微鏡元件130上的光斑ιι6之邊緣116a 及116b暈開,此兩邊緣丨丨6a及丨丨6b分別靠近數位微鏡元 件130之兩端134a及134b。由於光斑116暈開的部分亮 度不均勻且呈不規則狀,因此不適於被投射在數位微鏡元 件130的顯不區上,這會造成部分照明光束112的浪費, 而降低了照明光束112的利用率,進而使得投影裝置'1〇〇 所提供的顯示晝面之亮度難以提升。 圖3為一種習知楔形(wedge)光積分柱的立體圖。請表 照圖1A與圖3,為了降低上述光斑之邊緣暈開的程度,^ 以楔形光積分柱14G,取代投影裝置_中的對稱式光積分 柱140。楔形光積分柱14〇,在光輸出端14仙,具有一傾斜的 出光截面142’,其法向量㈣楔形光積分柱⑽,的光轴〇 夾一傾斜角p。此傾斜角p對應於照明光束112的光軸與 數位,鏡元件13()之_夾角。藉由調整傾斜角㈣角 度’知明光束112❸焦平面便能夠射能地與數位微鏡元 件130重a以降低照明光束η〕投射於數位微鏡元件η。 上的光斑之邊緣暈開的程度。然而,在楔形光積分柱140, 的衣k過私中,為了使出光截面142,傾斜,必須將部分構 成楔形光積餘14G,的板材切割成梯形,如此會增加 後所剩餘的廢料。此外,斟柘姑夕° 此外對板材之切割角度必須控制得相 田4 此使肤明光束112的焦平面盡可能地與數位微 M32m〜
鏡元件130重合。 高。 因此,模形光積分柱140,的製造成本較 【新型内容】 本創作提供一種投影裝置,其對照明光束的利 佳,且製造成本較低。 本創作提供一種光積分柱,其能夠提升照 用的比例,且製造成本較低。 用率較 明光束被利 ^發明的其他目的和優點可以從本發明所揭露的技術 徵中得到進一步的了解。 、 為達上述之一或部份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創 作之一貫施例提出一種光積分柱,適用於一投影裝置中。 此光積分柱具有相對之一光輸入端及一光輸出端,並包括 一第一反光板、一第二反光板、一第三反光板及一第四反 光板。第一反光板具有一長邊及位於光輸出端的一短邊。 弟^一反光板與弟一反光板相對’並具有一長邊及位於光輸 出端的一短邊。第三反光板連接第一反光板與第二反光 板’並具有一長邊及位於光輸出端的一短邊。第四反光板 連接第一反光板與第二反光板,且與第三反光板相對,並 具有一長邊及位於光輸出端的一短邊。第一反光板之一長 邊與第二反光板之一長邊的長度不相等。第一反光板與第 二反光板至少其中之一的短邊與第三反光板的短邊互相分 離,並與第四反光板的短邊互相分離。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第一反光板、第三反光板及 第四反光板的邊緣在光輸出端切齊,且第二反光板在光輸 7
M324796 PT790 22577twf.doc/n 出端突出於弟二反'光板與第四反光板。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第二反光板、第三反光板及 第四反光板的邊緣在光輸出端切齊,且第一反光板在光輸 出端内縮於第三反光板與第四反光板。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第一反光板在光輸出端是内 縮於第三反光板與第四反光板,且第二反光板在光輸出端 突出於第三反光板與第四反光板。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第一反光板、第二反光板、 弟二反光板及弟四反光板可各自包括一板材及一反光膜, 其中反光膜配置於板材上。上述板材的材質可包括金屬或 玻璃,而反光膜可包括金屬膜。 本創作一實施例提出一種投影裝置,其包括一光源模 組、一投影鏡頭、一光閥(lightvalve)以及上述光積分柱。 光源模組適於提供一照明光束。光閥適於將照明光束轉換 成一影像光束而傳遞至投影鏡頭,其中照明光束斜向入射 光閥。光積分柱配置於照明光束的傳遞路徑上,其光輸入 端位於照明模組與光輸出端之間,而光輸出端位於光輸入 端與光閥之間。 、,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光閥例如為一數位微鏡元件 或一單晶矽液晶面板卬quid crystal 0n silic〇n panel, panel)。 ’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投影裝置可更包括一内部入 反射;文鏡(她1 internal reflection prism, TIR prism),复斬署 於照明光束與影像光束的傳遞路徑上,並位於光積如主與
M324796 PT790 22577twf.doc/n 光閥之間’以及投影鏡頭與光閥之間。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投影裝置可更包括一場鏡 (field lens),其配置於照明光束與影像光束的傳遞路徑上, 並位於光積分柱與光閥之間,以及投影鏡頭與光閥之間。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投影裝置可更包括一反射鏡 (reflection mirror),其配置於照明光束的傳遞路徑上,並位 於光積分柱與光閥之間。 在投影裝置中,由於照明光束是斜向入射光閥,且光 積分柱採用不對稱結構,因此從第二反光板位於光輸出端 的邊緣到與其對應之光閥的一端之光程,可與從第一反光 板位於光輸出端的邊緣到與其對應之光閥的另一端之光程 較為接近,這可減少照明光束在光閥之兩端失焦的狀況, 如此一來,便可有效降低照明光束投射在光閥上的光斑之 邊緣暈開的程度,以使更多比例的照明光束可被投影裝置 所利用。 【實施方式】 有關本創作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内容、特點與功效,在以 下配合參考圖式之一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 現。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 前或後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 是用來說明並非用來限制本創作。 請參閱圖4A與圖4B,本創作一實施例之投影裝置2〇〇 包括一光源模組210、一投影鏡頭22〇、一光閥23〇以及一 光積分柱240。光源模組210適於提供一照明光束212。光
M324796 PT790 22577twf.doc/n 閥230適於將照明光束212轉換成一影像光束232而傳遞 至投影鏡頭220,其中照明光束212斜向入射光閥230。光 積分柱240配置於照明光束212的傳遞路徑上,並具有相 對之一光輸入端242a及一光輸出端242b,其中光輸入端 242a位於光源模組210與光輸出端242b之間,而光輸出 端242b位於光輸入端242a與光閥230之間。光積分柱240 包括一第一反光板244a、一第二反光板244b、一第三反光 板244c及一第四反光板244d。第一反光板244a具有一長 邊L1及位於光輸出端242b的一短邊S1。第二反光板244b 與第一反光板244a相對,並具有一長邊L2及位於光輸出 端242b的一短邊S2。第三反光板244c連接第一反光板 244a與第二反光板244b,並具有一長邊L3及位於光輸出 端242b的一短邊S3。第四反光板244d連接第一反光板 244a與第二反光板244b,且與第三反光板244c相對,並 具有一長邊L4及位於光輸出端242b的一短邊S4。第一反 光板244a之長邊L1與第二反光板244b之長邊L2的長度 不相等。第一反光板244a與第二反光板244b至少其中之 一的短邊與第三反光板244c的短邊S3互相分離,並與第 四反光板244d的短邊S3互相分離。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反光板244a、第二反光板244b、 第三反光板244c及第四反光板244d可各自包括一板材 246a及一反光膜246b,其中反光膜246b配置於板材246a 上。具體而言,第一反光板244a的反光膜246b可與第二 反光板244b的反光膜246b互相面對’而第三反光板244c 10
M324796 PT790 22577twf.doc/n 的反光膜246b可與第四反光板244d的反光膜246b互相面· 對。板材246a的材質例如為金屬、玻璃或其他適當材質, 而反光膜246b例如為金屬膜或其他適於反光的膜層。 來自光源模組210的照明光束212經由光輸入端242a 進入光積分柱240後,會在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反光 板244a、244b、244c及244d之間經過多次反射,並經由 光輸出端242b輸出。接著,可藉由至少一透鏡250將由光 輸出端242b輸出的照明光束212成像於光閥230上。光閥 230例如為一數位微鏡元件或一單晶秒液晶面板。 承接上述,本實施例之光積分柱240採用不對稱結 構,第一反光板244a、第三反光板244c及第四反光板244d 的邊緣可在光輸出端242b切齊,且弟二反光板244b在光 輸出端242b較第一反光板244a突出於第三反光板244c 及第四反光板244d。因此,在本實施例之投影裝置200中, 從第二反光板244b位於光輸出端242b的邊緣到與其對應 之光閥230的一端234a之光程,可與從第一反光板244a 位於光輸出端242b的邊緣到與其對應之光閥230的另一端 234b之光程較為接近,這可減少照明光束212在光閥230 之兩端234a及234b失焦的狀況。如此一來,本創作便可 有效降低照明光束212投射在光閥230上的光斑之邊緣暈 開的程度,以使更多比例的照明光束212可被本實施例之 投影裝置200所利用。此外,在光積分柱240的製造過程 中,由於板材246a在切割時不需切割成梯形,因此板材 246a在切割後所剩餘的廢料便可大幅減少,以降低光積分
M324796 PT790 22577twf.doc/n 柱240的成本。再者,板材246a的切割精度亦可不需如楔 形光積分柱之板材所要求的切割精度那麼高,這亦可使本 實施例之光積分柱240的成本降低。 請參照圖4A與圖4C,在本實施例之投影裝置2〇〇 中’照明光束212投射於光閥230上之光斑214的邊緣214a 及214b暈開的程度較小(請對照圖4C與圖2),其中邊緣 214a靠近光閥230的一端234a,而邊緣214b靠近光閥230 的另一端234b。換句話說,與四面皆對稱長度的光積分柱 相較’光斑214未暈開的部分之面積佔光斑214總面積的 比例較大。因此,再藉由適度地調整光斑214的大小,光 斑214中相較四面皆對稱長度的光積分柱多出來的未暈開 部分便可被投射在光閥230的顯示區236中。如此一來, 投影裝置200對照明光束212的利用率便可明顯提升,進 而提升投影裝置200所提供之顯示晝面的亮度。 請先參閱圖5A,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光積分柱240, 與上述光積分柱240 (請參閱圖4B)類似,兩者的差異處在 於:光積分柱240’的第一反光板244a’在光輸出端242b, 是内縮於第三反光板244c,與第四反光板244d,,且第二反 光板244b’在光輸出端242b’突出於第三反光板244c,與第 四反光板244d’。。 請同時參閱圖4A、圖5A與圖5B,在本實施例之光 積分柱240’中,第二反光板244b’在光輸出端242b,仍較第 一反光板244a’突出。當光積分柱240’應用於上述投影裝 置200以取代光積分柱240時,照明光束212在通過光積 12
M324796 PT790 22577twf.doc/n 分柱240’後,投射於光閥230上的光斑214,之邊緣214a, 及214b’暈開的程度亦會較小。 請先參照圖6A,本創作又一實施例之光積分柱240” 與上述光積分柱240 (請參閱圖4B)類似,兩者的差異處 為:在光積分柱240”中,第一反光板244a”在光輸出端 242b”是内縮於第三反光板244c”與第四反光板244d”,且 第二反光板244b”、第三反光板244c”及第四反光板244d,, 的邊緣在光輸出端242b”切齊。本實施例之光積分柱240,, 與上述光積分柱240具有類似的優點,在此不再贅述。光 積分柱240”亦可應用於投影裝置200中以取代光積分柱 240 (請參閱圖4A),而與光積分柱240”對應的光斑214,, 則如圖6B所繪示。在圖6B中,光斑214”的邊緣214a,,及 214 b”暈開的程度亦較小。 圖7至圖9繪示本創作其他三實施例之投影裝置。請 參閱圖7至圖9 ’本創作之光積分柱240 (請參閱圖4B)、 240’(請參閱圖5A)、240”(請參閱圖6A)可應用於各種不 同架構的投影裝置。舉例來說,在本創作其他實施例之投 影裝置中,可於照明光束212與影像光束232的傳遞路徑 上配置一場鏡260(如圖7所繪示),並使其位於光積分柱 240與光閥230之間,且位於投影鏡頭22〇與光閥23〇之 間。或者,本創作可在此處配置一内部全反射稜鏡26〇,(如 圖8所繪示)。或者,本創作亦可在照明光束212的傳遞路 徑上配置一反射鏡260”(如圖9所繪示),並使其位於光積 分柱240與光閥230之間。 13 M324796 PT790 22577twf.doc/n "綜上所述,在本創作之投影裝置中,照明光束是斜向 入射光閥。此外,本創作之光積分柱採用不對稱結構,其 第一反光板之一長邊與第二反光板之一長邊的長度不相 等,使第二反光板在光輸出端較第一反光板突出。因此, 從第二反光板位於光輸出端的邊緣到與其對應之光閥的一 端之光程,可與從第一反光板位於光輸出端的邊緣到與其 • 對應之光閥的另一端之光程較為接近,這可減少照明光束 卜 在上述光閥之兩端失焦的狀況。如此一來,便可有效降低 ,明光束投射在光閥上的光斑之邊緣暈開的程度,以使更 多比例的照明光束可被本創作之投影裝置所利用,進而使 投影裝置能夠提供亮度較高的顯示晝面。 一另外,在本創作之光積分柱中,第一反光板與第二反 光板^少其中之一的短邊與第三反光板的短邊互相分離, 亚與第四反光板的短邊互相分離,亦即第三反光板及第四 $光板的邊緣在光輸出端可與第一反光板或第二反光板切 f二ft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反光板在光輪出端的邊 - ^可貫質上互相平行。如此一來,在光積分柱的製造過程 ,由於板材在切割時不需如習知技術切割成梯形,因此 反材在切割後所剩餘的廢料便可大幅減少,以降低光積分 =的成本。所以,使用本創作之光積分柱的投影裝置之成 亦較低。再者,本創作之第一反光板與第二反光板之突 比或内縮之關係亦可設計於第三反光板及第四反光板上, 白不以此為限。 准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 14 M324796 PT790 22577twf.doc/n =此限定本_實施之_,即大凡 並非用 ==揭露之全部目==專:圍 來限制本創作之權利範圍。 支+之用 【圖式簡單說明】 圖1A為一種習知投影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為圖1A中所緣不之對稱式光積分柱的立體圖。 圖2為圖U巾崎示之照明光束投射於數位微鏡元 牛上的光斑之模擬圖。 圖3為一種習知楔形光積分柱的立體圖。 圖4A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投影裝置及其光積分柱的 、、、α構不意圖。 圖4Β為圖4Α中所繪示之光積分柱的立體圖。 圖4 C為圖4 Α之投影裝置中的照明光束投射於光閥上 之光斑的模擬圖。 圖5A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光積分柱的立體圖。 圖5B為與圖5A之光積分柱對應的光斑之模擬圖。 圖6A為本創作又一實施例之光積分柱的立體圖。 圖6B為與圖6A之光積分柱對應的光斑之模擬圖。 圖7至圖9繪示本創作其他三實施例之投影裝置。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〇〇、200 :投影裝置 15
M324796 PT790 22577twf.doc/n 110、210 :光源模組 112、212 :照明光束 114 :焦平面 116、214、214,、214” :光斑 116a、116b、214a、214b、214a,、214b,、214a,,、214b” : 光斑的邊緣 120、220 ··投影鏡頭 130 :數位微鏡元件 132、232 :影像光束 134a、134b :數位微鏡元件之一端 136、236 :顯示區 140 ··對稱式光積分柱 140’ :楔形光積分柱 142’ :出光截面 142a、142b、142c、142d :反光板 144a、242a :光輸入端 144b、144b’、242b、242b,、242b” :光輸出端 230 :光閥 234a、234b ··光閥的一端 240、240’、240” :光積分柱 244a、244a’、244a” :第一反光板 244b、244b’、244b” ··第二反光板 244c、244c,、244c” :第三反光板 244d、244d,、244d,’ ··第四反光板 16 M324796 PT790 22577twf.doc/n 246a、246a5 :板材 246b :反光膜 250 :透鏡 260 :場鏡 260’ :内部全反射稜鏡 260” :反射鏡 C ·'光轴 U、L2、L3、L4 :長邊
N :法向量 SI、S2、S3、S4 :短邊 0、φ ··傾斜角 17

Claims (1)

  1. M324P7$062257、f•“ 九、申請專利範圍·· 種投影裝置,包括·· 一光源模組,適於提供一照明光束; 一投影鏡頭; ’ 適Γ該照日絲束轉換成—影像光束而傳遞 至该^衫鏡頭,其中該照明光束斜向入射該光閥,·
    右爐ί積錄’配置機_光束的_路徑上,並具 輸人端及—光輸出端,其中該光輸入端位於 该^拉組與該光輸出端之間,而該錄出端位於該光輸 入^/、该光閥之間,該光積分柱包括·· 短邊; 第反光板,具有一長邊及位於該光輸出 端的 一第二反光板,與該第一反光板相對,並具有一 長邊及位於該光輸出端的一短邊;
    一第二反光板,連接該第一反光板與該第二反光 板,並具有一長邊及位於該光輸出端的一短邊;以及 一第四反光板,連接該第一反光板與該第二反光 板,與該第三反光板相對,且具有一長邊及位於該光 輪出端的一短邊,其中該第一反光板之該長邊與該第 —反光板之該長邊的長度不相等,該第一反光板與該 第二反光板至少其中之一的該短邊與該第三反光板 的該短邊互相分離,並與該第四反光板的該短邊互相 分離。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投影裝置,其中該第 18 M324796 PT790 22577twf.doc/n 一反光板、該第三反光板及該第四反光板的邊緣在該光輸 出端切齊,且該第二反光板在該光輸出端突出於該第三反 光板與該第四反光板。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投影裝置,其中該第 二反光板、該第三反光板及該第四反光板的邊緣在該光輸 出端切齊,且該第一反光板在該光輸出端内縮於該第三反 光板與該第四反光板。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投影裝置,其中該第 一反光板在該光輸出端内縮於該第三反光板與該第四反光 板,且該第二反光板在該光輸出端突出於該第三反光板與 該第四反光板。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投影裝置,其中該第 一反光板、該第二反光板、該第三反光板及該第四反光板 各自包括一板材及一反光膜,其中該反光膜配置於該板材 上0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投影裝置,其中該板 材的材質包括金屬或玻璃。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投影裝置,其中該反 光膜包括金屬膜。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投影裝置,其中該光 閥為_數位微鏡元件或一單晶矽液晶面板。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投影裝置,更包括一 内部全反㈣鏡’配置於該照明光束與鄉像光束的傳遞 路杈上,並位於該光積分柱與該光閥之間,以及該投影鏡 19
    M324796 PT790 22577twf.doc/n 頭與該光閥之間。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之壯 二 一場鏡,配置於該照明光束與該影像光束置Έ括 並位於該光積分軸該光闕之間, ^祕性上, 閥之間。 。投影鏡頭與該光 11. 如申請專利制第i項所述 一反射鏡,配置於該照明光束的傳遞路徑:== 積分柱與該光閥之間。 亚位於该光 12. -種光積分柱,適用於—投影裝置中, 對 之一光輸入端及一光輸出端,該光積分柱包括:一 一第-反光板,具有-長邊及位於該光輪的一短 邊; 一第二反光板,與該第一反光板相對,並具有一長邊 及位於该光輸出端的一短邊; 一第二反光板,連接該第一反光板與該第二反光板, 並具有一長邊及位於該光輸出端的一短邊;以及 一第四反光板,連接該第一反光板與該第二反光板, 與該第三反光板相對,且具有一長邊及位於該光輸出端的 一短邊’其中該弟一反光板之該長邊與該第二反光板之該 長邊的長度不相等,該第一反光板與該第二反光板至少其 中之一的該短邊與該第三反光板的該短邊互相分離,並與 該第四反光板的該短邊互相分離。 1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光積分柱,其中該 第一反光板、該第三反光板及該第四反光板的邊緣在該光 20
    M324796 PT790 22577twf.doc/n 輸出端切齊,且該第二反光板在該光輸出端突出於該第三 反光板與該第四反光板。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光積分柱’其中該 第二反光板、該第三反光板及該第四反光板的邊緣在該光 輸出端切齊,且該第一反光板在該光輸出端内縮於該第三 反光板與該第四反光板。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光積分柱’其中該 第一反光板在該光輸出端是内縮於該第三反光板與該第四 反光板,且該第二反光板在該光輸出端突出於該第三反光 板與該第四反光板。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光積分柱,其中該 第一反光板、該第二反光板、該第>反光板及5亥苐四反光 板各自包括一板材及一反光膜,其中該反光膜配置於該板 材上。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光積分柱,其中該 板材的材質包括金屬或玻璃。 1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光積分柱,其中該 反光膜包括金屬膜。 21
TW096209690U 2007-06-13 2007-06-13 Projection apparatus and light integration rod thereof TWM324796U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6209690U TWM324796U (en) 2007-06-13 2007-06-13 Projection apparatus and light integration rod thereof
US11/874,006 US7850315B2 (en) 2007-06-13 2007-10-17 Projection apparatus and light integration r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6209690U TWM324796U (en) 2007-06-13 2007-06-13 Projection apparatus and light integration rod thereof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324796U true TWM324796U (en) 2008-01-01

Family

ID=39429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209690U TWM324796U (en) 2007-06-13 2007-06-13 Projection apparatus and light integration rod thereof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7850315B2 (zh)
TW (1) TWM3247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54824B (zh) * 2010-05-07 2014-10-01 Qisda Corp 使用楔形透鏡的投影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76563B (en) * 2008-10-15 2012-11-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Light uniform device and dlp projection system comprising same
TWI459120B (zh) * 2011-11-22 2014-11-01 Delta Electronics Inc 投影裝置
CN104769350A (zh) * 2012-11-01 2015-07-08 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和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
JP5938335B2 (ja) * 2012-11-20 2016-06-22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25738A (en) 1994-06-28 1997-04-29 Corning Incorporated Apparatus for uniformly illuminating a light valve
KR100917881B1 (ko) * 2002-06-25 2009-09-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회절소자를 가지는 광분리 및 결합소자를 구비하는 조명광학계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화상 표시 장치
JP4018949B2 (ja) * 2002-07-29 2007-12-05 フジノン株式会社 ロッドインテグレータの製造方法
US6857752B2 (en) * 2003-04-11 2005-02-2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rojection illumination system with tunnel integrator and field lens
JP2006058859A (ja) 2004-07-23 2006-03-02 Kazuji Yoshida 画像表示装置
TWI270710B (en) * 2004-11-24 2007-01-11 Prodisc Technology Inc Light tunnel with gradient filter devic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54824B (zh) * 2010-05-07 2014-10-01 Qisda Corp 使用楔形透鏡的投影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850315B2 (en) 2010-12-14
US20080309890A1 (en) 2008-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37151B1 (ko) 평판 패널 렌즈 및 프리즘
JP2003503755A5 (zh)
TW200405955A (en) Rear projection display
TW200949292A (en) Projection system
JP2002525668A (ja) レンチキュラー偏光変換器
JP7141323B2 (ja) 投影装置
KR20130107209A (ko) 편광된 프로젝션 조명기
TWI418916B (zh) 投影裝置
TWM324796U (en) Projection apparatus and light integration rod thereof
JP2002055305A5 (zh)
US6594424B2 (en) Light mixing rod comprising an inlet area and an outlet area and use of such a light mixing rod in an optical device comprising a surface to be illuminated
EP1358765A1 (en) Correction optics for flat-panel displays
JP2001042211A5 (zh)
US8888290B2 (en) Polarization beam splitters for image projection apparatus
TW508474B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ement of asymmetric projection illumination
TWI330295B (en) Projection apparatus
TW200416473A (en) Projector
TWI325091B (en) Projection apparatus
TWI430010B (zh) 微投影裝置
TW200830025A (en) Projection apparatus
TW586020B (en) Optical system for projection display apparatus
TWI225160B (en) Projection system and optical path transfer device thereof
CN100584032C (zh) 用于减少投影系统中散射光的装置
TWI247137B (en) Illumination system for projector and illumination method thereof
US7798654B2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K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 granted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