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323373U - Fast removing structure for socket - Google Patents

Fast removing structure for socke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323373U
TWM323373U TW96208983U TW96208983U TWM323373U TW M323373 U TWM323373 U TW M323373U TW 96208983 U TW96208983 U TW 96208983U TW 96208983 U TW96208983 U TW 96208983U TW M323373 U TWM323373 U TW M32337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member
hole
sleeve
limiting
quick releas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62089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Peng Nie
Original Assignee
Yu-Peng Ni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Peng Nie filed Critical Yu-Peng Nie
Priority to TW962089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323373U/zh
Publication of TWM3233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323373U/zh

Link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Description

Μ3·23373 八、新型說明: 【新型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創作係屬套筒之技術領域者。 【先前技術】 按’習用之套筒構造,其包括有一套筒主體,其兩端面向内凹設 有多角^/孔且使上述多角形孔係呈相連通狀,如此,即可將套筒主 體之夕㈣孔直接套置於螺栓或螺帽上轉動,而達聰螺栓或螺帽給 鲁予鬆脫拆除的現象;然而’在深孔作拆除的工作時錄會使得螺检 或螺帽因地心引力作用而直接從套筒主體之多角形孔内掉落,而導致 拆卸後無法有效的將螺栓或螺帽取出為其困擾; 為改進上述之缺失’财業者曝餅套筒域之内 多角形孔崎凹設有-職,且於環_裝設有—彈簧圈,以迫使螺 检或螺帽騎,會受料圈的彈核持侧而跟著套筒主體一併 從深孔中被取出;此時,由於螺检的一部分會凸出於套筒主體的下方, •因此,僅稍微拉動螺栓即可將螺检及套筒給予完全分離取出;但是, 當套筒主體所拆卸下的是螺帽時,則會因螺帽(即扁平)完全被埋入 套筒主體内’以致使從深孔内-併取出時’又不易再將螺帽及套筒主 體分開為其一大困擾。 有鑑於此’本創作人乃積極開發研究,並為改進上述習用套筒構 造的各項缺失,本創作人以從事此類產品製造多年之經驗,經過長久 努力研究與實驗’終於開發設計出本創作之套筒用快脫構造(二), 期能嘉惠所有的消費者及製造者。 4 M323373 【新型内容】 本創作之套筒用快脫構造(二)的主要内容係在於提供一種藉由 限位構件之限位部與主體之貫穿定位孔間係呈非鬆配合狀態的組設方 式,且該限位構件係能以定位孔的轴心線為運動中心作運動,又,已 組設於限位構件上的控制構件之一侧必需位於主體之套接孔内壁緣内 侧,且使控制構件的該侧係具有偏移量的運動特性者;如此,當待鬆 開物進入主體之套接孔内往上頂推控制構件的一侧而產生偏移量運 動,以致使待鬆開物得以確實被夾置於套接孔内壁緣及控制構件的一 侧之間,而能增加待鬆開物側邊面與抵頂部間的接觸面積及摩擦阻力 外,同時,亦能因扳動部凸伸於主體外壁面,且亦能因扳動部受力的 移動或轉動下,方能帶動控制構件快速往外侧移動,進而達到具有快 速鬆脫的釋放及增加調整操控時的便利性者為其進步性之一。 又,本創作亦能藉由扳動部的表面設有圖案或標記,以提高拿取 使用時的識別性,進而提高其市場競爭力及佔有率為其另一大進步性。 【實施方式】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套筒用快脫構造(二),請參閱第一圖至第 十一圖所示,其包括有套筒主體1、控制構件2及限位構件3所組成, 其中該主體1之軸向線上的頂端形成有四角形狀的承接孔i 〇及其底 端形成有套接孔12,且使該承接孔1〇係與底端的套接孔12呈相 連通,並於該套接孔12内側緣的適當處形成有穿透狀的定位孔工 3,以致使限位構件3之限位部3 0能以其自身的受壓變形量而形成 非鬆配合方式組設於定位孔13内,且使限位構件3之扳動部31能 5 M323373 位於主體1外侧方,而藉由限位構件3之扳動部31在施力後,即會 迫使限位構件3以定位孔13的軸心線為中心產生向外侧的運動方 式,而上述之套接孔12係呈多角形狀、規則環形排列的形狀(如: 齒套、大R角、小R角、E套等); 該控制構件2係可為單-具有受壓變形後可回復原狀特性的材質 所製成的抵掣體21或為抵掣體2丄及彈簧2 2的組合者,而本創作 之最佳實施例之控制構件2係指抵掣體2i及彈簧22,其中該控制 鲁構件2-侧的彈簧2 2及抵掣體2丄係能一一組設於限位構件3之容 置部3 2内,且使該控制構件2另—侧係指抵掣體2 i的另—端則能 凸出於限位構件3外側及位於主體工之套接孔工2内侧緣内,並使已 位於套接孔i 2_的控制構件2之抵掣體2 i纟受力往上頂推時會 產生偏移量運動者;而上述之抵掣體2丄係可為滾珠、短桿(指一端 必需呈圓弧狀或錐狀或斜面狀者)··等為之; 該限位構件3係大至上可分為限位部3 〇、扳動部3工及容置部 3 2 ,、中該限位部3 〇係必需具有受壓變形後可回復原狀的特性, 且於限位部3 0的-侧形成有凸伸於主體扳動部3工及 狀的谷置部3 2,以作為控制構件2—侧的彈簧2 2及抵掣體2工妒 組叹於谷置部3 2内’並能使控制構件2另—侧之抵掣體 ΓΓΓ3外舰嫩版输12__㈣上= =變卜表面上設有凹槽3 01,以致使限位部3 0能達到具有 又7後可回復原狀的特性者;而上述之扳動部31的-部分係。 弧曲狀而貼近於主體i的外周側上,且於該扳動部”的外 6 M'3'23373 形成或組設有標記或圖案,以提高產品的識別性及曝光率; 當欲將深孔内的待鬆開物4給取出時,僅需先將套筒主體工的套 接孔12瞒準且套至於鬆開物4上,直至已凸伸於主體i之套接孔丄 2内侧的㈣構件2另-侧的抵掣體2工一側底緣碰觸到待鬆開物4 頂端緣的倒角部4 0為止(如第五圖);此時,由於主體1之定位孔 13係與套接孔12呈相互垂直狀(即套接孔工2的轴向線呈垂直方 向,而定位孔13的轴向線則呈水平方向),且已凸伸於限位構件3 籲之容置部3 2的控制構件2另-侧的抵掣體21係騰空於套接孔工2 内,再加上,該限位構件3之限位部3 〇與主體i之定位孔i 3間係 呈適當緊度的非鬆配合狀態之結合方式;因此,若再繼續略微用力按 下時,則會迫使鋼性的待鬆開物4以套接孔丄2的轴向線方向開始向 上移動’且會迫使已騰空位於套接孔12内的控制構件2之抵掣體2 1受待鬆職4之烟部4⑽錄上_力被分卿成有水平分力 及垂直分力,其中該垂直分力因受限位構件3已組設於定位孔工3内 #的限制作用而無法迫使抵掣體2工往上移動,而水平分力則會因其分 力大於彈簧2 2的反彈力作用下’而能迫使抵掣體2工開始虔迫彈簧 2 2呈收縮狀,以致使抵掣體2工能於定位孔工3或容置部3 2的轴 線上移動,直至該待鬆開物4的側邊面41完全進入及受抵掣體21 的另k抵頂後(即第六圖),即可將棘輪扳手的四方形驅動部插置 於主體1之承接孔工〇内而開始轉動(如第七圖),直至該待鬆開物 4與螺桿4 5分開為止’方能使得待鬆開物4的侧邊面4搶單獨夾 置於套接孔1 2_面及抵掣體2 1之間(如第人圖),而致使該待 7 M323373 鬆開物4會跟著主體1而往上移動; 此時,若要取出已位於主體工之套接孔工2内的待鬆開物4時, 僅需先略施力扳動已凸伸位於主體i外侧方的限位構件3之板動部3 1,而迫使扳動部3 i以定位孔丄3的轴心方向產生轉動,由於該板 動部31的-部分係呈略弧狀而貼近於主體工外表面上,因此,會因 該扳動部3 1·曲狀部分在_狀的域〇卜表面上轉動時所產生 的偏移量作用下,而可因該偏移量所產生的水平分力大於限位構件3 之限位部3 0外周緣與定位孔丄3間卿成的雜阻力,而能有效的 迫使扳動部31轉動且帶動已組設於限位構件3之容置部3 2内的控 制構件2之抵掣體21開始以近似螺旋狀軌跡向外侧邊轉邊移動,直 至該抵掣體21外表面完全與待鬆開物4之侧邊面4工間形成完全的 脫離分開狀(如第十及十-圖),以致使該待鬆開物4因地心引力而 得以自動被快速的從主體1之定位孔i 3内鬆脫取出者;如此,其不 但能因抵頂體21受力而產生變形狀,以增加待鬆開物4侧邊面4工 與抵掣體2 1_接觸面積及摩擦阻力,且亦能因扳動部3 i凸伸於 主體1外壁面,以增加調整操控時的便利性,並能因扳動部3丄受力 的移動或轉動下,方能帶動控制構件2快速往外侧移動,而達到具有 快速鬆脫的釋放功效外,同時,亦能藉由扳動部3丄的表面設有圖案 或標記,以提高其識別性,進而提高其市場競爭力及佔有率者。 請參閱第十二圖’其乃為本創作之再一實施例圖,其主要的改變 在於:將原來控制構件2係由抵掣體21及彈簧2 2所組成的改變為 由單一具有受壓變形後可回復原狀特性的材質所製成的抵掣體2工加 M'3'23373 以取代之,其中該抵掣體21内側端面形成有凹槽21丄及凸抵部2 12,且該凸抵部212必需凸伸位於套接孔12内侧方,以作為受 待鬆開物4往上的推力作用時,該凸抵部212會因自身的變形作用 而產生擠壓偏移量,直至該待鬆開物4之侧邊面4丄被夾置於套接孔 12内壁緣及抵掣體21之凸抵部212之間者;如此,其所運用的 技術手段及原理均已於上述内容中詳加描述,故不在此贅述之; 請參閱第十三圖,其乃為本創作之又一實施例圖,其主要的改變 籲在於:將原控制構件2係由抵掣體21及彈簧2 2所組成的改變為由 單-材質所製成的抵掣體21,而該抵掣體21可分為凹槽2丄工、 凸抵部212、環槽213及扳動部214,且該凹槽211及凸抵 .部212均位於内端面,並使該凸抵部2 i 2必需具有受壓變形後回 復原狀特性者,·又,該環槽2 1 3則係可供限位構件2 (即單一可變 形EJ復的元件,如··油封等)組設於其上’且藉由限位構件3夹置於 定位孔13及控制構件2之環槽213間,而達到使控制構件2與定 #位孔1 3間具有適當緊度的非鬆配合狀態敝設方式者;如此,其所 運用的技術手段及原理均已於上述内容中詳加描述,故不在此費述之; 綜合上所述,本創作之套筒用快脫構造(二),確實具有前所未 有的創新構造,其既未見於任何刊物,且市面上亦未見有任何類似的 產戶斤以纟具有新穎性應無疑慮。另夕卜,本創作所具有之獨特特 徵以及功能遠非習用的所可比擬,所以其確實比之習用的更具有其進 步性,其符合細專有_型_之料要件賴定,乃依法提 起專利申請。 9 M323373 【圖式簡單說明】 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將配合所附的圖式作一詳細說明如 广,俾使 本創作可以獲致更進一步的瞭解,其中; 第一圖係為本創作之平面分解剖面圖; 第二圖係為第一圖之組合剖面狀態圖; 第三圖係為第一圖之另一組合外觀狀態圖; 第四圖係為第三圖之A-A的組合剖面狀態圖; 第五圖係為第二圖之應用時的組合剖面狀態圖; 第六圖係為第五圖之略施力時的組合剖面狀態圖; 第七圖係為第六圖之再繼續施力時的組合剖面狀態圖; 第八圖係為第七圖之鬆開的待鬆開物置於主體内的組合剖面圖; 第九圖係為第三圖之扳動部受力轉動後的組合外觀狀態圖; 第十圖係為第九圖之B-B的組合剖面狀態圖; 第Η• —圖係為第九圖之另一作動後的組合剖面狀態圖; 第十二圖係為本創作之再一實施例之組合剖面狀態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第十三圖係為本創作之又一實施例之組合剖面狀態圖; 主 體1 承接孔1 〇 套接孔1 2 定位孔1 3 控制構件2 抵掣體2 1 凹槽2 1 1 凸抵部212 環 槽2 1 3 扳動部214 彈簧22 限位構件3 限 位部3 0 凹槽3 0 1 扳動部3 1 容置部3 2 待鬆開物4 倒角部4 0 侧邊面4 1 螺桿4 5

Claims (1)

  1. Μ3·23373 九、申請專利範園·· 1 ·一種套筒用快脫構造(二),其包括有套筒主體、控制構件 及限位構件所組成,其中該主體之轴向線上的頂端形成有四角形狀的 承接孔及其底端形成有套接孔,且使該套接孔内侧緣的適當處形成有 穿透狀的定位孔,以致使限位構件之限位部能以其自身的受壓變形量 而形成非鬆配合方式組設於定位孔内,且使已位於主體外侧的限位構 件之扳動部在施力後’會迫使限位構件以定位孔的轴向線為中心形成 ^向外侧運動,而達到使限位構件帶動控制構件一侧與待鬆開物的侧邊 面間开>成脫離分開的作用;又,該限位構件的一侧形成有凹陷狀的容 置部,以作為控制構件能組設於容置部内,且能使該控制構件一侧必 而位於主體之套接孔内緣内侧,並使已位於套接孔内側的控制構件之 該侧在受力往上頂推時會產生偏移量運動,以達到夾持待鬆開物侧邊 面的功效者。 2·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套筒用快脫構造(二),其中該 籲限位構件係大至上可分為限位部、扳動部及容置部,其中該限位部係 必需具有受壓變形後可回復原狀的特性,且於限位部的一侧形成有凸 •伸於主體外側的扳動部及凹陷狀的容置部,以作為控制構件一侧能組 設於容置部内,並能使控制構件另一側凸出於限位構件外侧及位於主 體之套接孔内侧緣内。 3·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套筒用快脫構造(二),其中該 限位部的外表面上設有凹槽,以致使限位部能達到具有受壓變形後可 回復原狀的特性者。 11 MJ23373 4·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套筒用快脫構造(二),其中該 板動部的—部分係錄曲狀而断於主_外_上,且於該扳動部 的外表上直接形成或組設有標記或圖案,以提高產品的識別性及曝光 率者。 5·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套筒用快脫構造(二),其中該 •已組設於限位構件上的控制構件係指抵掣體及彈簧,而該控制構件二 ,侧的彈簧及抵掣體係能—組設於限位構件之容置部内,且使該控制 •構件另侧係指抵掣體的另一端則能凸出於限位構件外侧及位於主體 之套接孔内侧緣内,並使已位於套接孔内侧的控制構件之抵掣體在受 力往上頂推時會產生偏移量運動者。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套筒用快脫構造(二),其中該 抵掣體係可為滾珠或短桿者為最佳。 7·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套筒用快脫構造(二),其中該 已組叹於限位構件上的控制構件係指單一具有受壓變形後可回復原狀 •特性的材質所製成的抵掣體者。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套筒用快脫構造(二),其中該 抵掣體内侧端面形成有凹槽及凸抵部,且該凸抵部必需凸伸位於套接 孔内侧方,以作為受待鬆開物往上的推力作用時,該凸抵部會因自身 的變形作用而產生擠壓偏移量,直至該待鬆開物之側邊面被夾置於套 接孔内壁緣及抵掣體之凸抵部之間者。 9 ·一種套筒用快脫構造(二),其包括有套筒主體、控制構伴 及限位構件所組成,其中該主體之轴向線上的頂端形成有四角形狀的 12 M323373 承接孔及其底端形成有套接孔,且使該套接孔内側緣的適當處形成有 穿透狀的定位孔,以藉由限位構件以其自身的受壓變形量作用而致使 控制構件能以非鬆配合方式來組設於定位孔内,且使已位於主體外侧 的控制構件之扳動部在施力後,會迫使控制構件以定位孔的軸向線為 中心形成向外侧運動,而達到使控制構件一侧與待鬆開物的侧邊面間 形成快速脫離分開的便利操作性;又,該控制構件的一侧端面形成有 凸抵部,且使該凸抵部必需位於主體之套接孔内緣内侧,並使該凸抵 Φ部必需具有受壓變形後回復原狀特性者,以致使已位於套接孔内侧的 控制構件之該侧在受力往上頂推時會產生變形的偏移量運動,以達到 夾持待鬆開物侧邊面的功效者。 10·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套筒用快脫構造(二),其中 該控制構件係由單一材質所製成的抵掣體,而該抵掣體可分為凹槽、 凸抵部、環槽及扳動部,且該凹槽及凸抵部均位於内端面,又,該環 槽則係可供限位構件組設於其上,且藉由限位構件爽置於定位孔及控 •制構件之環槽間,而達到使控制構件與定位孔間具有適當緊度的非鬆 配合狀態的組設方式者。 A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丄〇項之套筒用快脫構造(二),其 中該限位構件係可為單—可變形喊的元件,如··油封者。 13
TW96208983U 2007-05-31 2007-05-31 Fast removing structure for socket TWM323373U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6208983U TWM323373U (en) 2007-05-31 2007-05-31 Fast removing structure for socke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6208983U TWM323373U (en) 2007-05-31 2007-05-31 Fast removing structure for socke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323373U true TWM323373U (en) 2007-12-11

Family

ID=39460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6208983U TWM323373U (en) 2007-05-31 2007-05-31 Fast removing structure for socket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3233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97920B2 (en) Drive chain and tool device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the same
TW201136717A (en) Universal joint
TWI284588B (en) Anvil system for pneumatic ratchet wrench
TWM449882U (zh) 萬向接頭結構
TWM323373U (en) Fast removing structure for socket
TW201424940A (zh) 可離合套筒之扳手
TWM318490U (en) Retractable tool of fixed-type sleeve
TW592906B (en) Quick release mechanism for tools such as socket wrenches
TWI627027B (zh) 具有一棘輪機構之扳手
WO2015182115A1 (ja) マーキングトルクレンチ
TWI606902B (zh) Slider structure
TWI342255B (zh)
TWI581919B (zh) Assembly Method of Assembling Rotary Hand Tools
TWM281762U (en) Structure for detachable and lockable slide-bar for wrench
TWM454285U (zh) T型棘輪扳手之快脫結構
TWM407813U (en) Structure for torsion socket
TWM491553U (zh) F柄結構改良
TWM358695U (en) Spark plug sleeve
TWI707096B (zh) 煞車分泵調整器之複合式調整組件
TWM499300U (zh) 工具結構
TWM343750U (en) Loading and unloading device suitable for various pipes
TWM323372U (en) Fast removing structure for socket
TWM526951U (zh) 手壓台
TWI580530B (zh) Oil wrench structure improved
TWI373394B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