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322073U - High-directivity microstrip antenna - Google Patents

High-directivity microstrip antenna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322073U
TWM322073U TW096205320U TW96205320U TWM322073U TW M322073 U TWM322073 U TW M322073U TW 096205320 U TW096205320 U TW 096205320U TW 96205320 U TW96205320 U TW 96205320U TW M322073 U TWM322073 U TW M32207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metal
antenna
microstrip antenna
dielectric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2053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ieh-Sheng Hsu
Chang-Hsiu Huang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Neweb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Neweb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Neweb Corp
Priority to TW0962053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322073U/zh
Priority to US11/812,973 priority patent/US7609211B2/en
Publication of TWM3220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322073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 H01Q9/0421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with a shorting wall or a shorting pin at one end of the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Landscapes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Description

M322073 八、新型說明: 【新型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新型係有關微帶天線(Microstrip antenna),尤其是有關 具有高增益的微帶天線。 【先前技術】 台灣發明專利第1223909號,揭示一種具有電容性饋入之圓 極化微帶天線,包括:一基底,該基底具有一第一表面及與之相對 之一第二表面,且其材料為高介電常數之陶瓷基底;一饋入埠; 一饋入金屬電極,形成於該基底之該第一表面,該饋入金屬電極 與該饋入埠電氣連接;一輻射金屬電極,形成於該基底之該第一 表面,且環繞於該饋入金屬電極外圍,該饋入金屬電極與該輻射 金屬電極間界定一環形區域;一接地金屬電極,形成於該基底之 該第一表面,其中該基底具有一中空孔,貫穿該基底之第一表面 及第一表面,用以提供該饋入金屬電極與該饋入埠之電氣連接。 美國專利US6879292,亦揭示微帶天線的介電基材具有一貫穿 孔以容置一饋入釘(Feed pin)的設計。 另美國專利US7030815,揭示天線貼片藉由穿過介電層的鍍 金屬的貫穿孔(Plated through hole)耦合一連接件的設計。 一般來說,低介電係數的微波板材較貴,譬如,鐵弗龍(Tefl〇n) 板材;而較高介電係數的微波板材較便宜,譬如,R〇4〇〇3板材, 或疋陶究板材。傳統的微帶天線’當使用較低的介電係數的基材 時’天線面積會較大並且有較大的天線方向性;而使用較高介電係數 ;M322073 的基材時,天線面積會較小並且有較小的天線方向性。 【新型内容】 為了使天線使用較大介電係數較便宜的板材時,也有一樣高的天 線增益,以降低成本,而提出新的微帶天線架構。 本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高增益的微帶天線,在固定 天線大小的情況下,使天線具有較高的增益。 本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種高增益的微帶天線,可降低 天線的製造成本。 本新型的高增益的微帶天線,係用以使天線具有較高的增益 及可節省成本者,包括: -介電材料層,具有相對的第—表面及第二表面, 一金屬貼片結合於該第一表面,用以接收輻射電磁波; 一接地金屬層結合於該第二表面,用以接地; 其特徵在於:該介電材料層具有連通該第—表面及該第二表面的 貫穿孔’且该貫穿孔内具有金屬件;該金屬件的兩端分另電連接 該金屬貼片及該接地金屬層;在固定天線大小的情況下,使天線 具有較㈣增益及可翻不同介電係數的介電材料層,可節省成 〇 本新型的其他目的、功效,請參閱圖式及實施例,詳細說明 如下。 【實施方式】 6 M322073 請參閱圖1、2所示。本新型高增益的微帶天線,係用以使天 線在頻寬/頻率/面積相同大小的情況下,具有較高的增益及可節 省成本者。本新型第一實施例的天線1〇,包括一介電材料層η , 具有相對的第一表面111及第二表面112,一金屬貼片12結合於第 一表面111,用以接收輻射電磁波;一接地金屬層13結合於第二表 面112,用以接地。金屬貼片12具有一饋入點121。一導線14電連 接饋入點12。介電材料層11及接地金屬層13相對於饋入點121的位 置,分別具有第一貫穿孔113及第二貫穿孔131以容置導線14,供 導線14伸出接地金屬層13的外部。 本新型的特徵在於:介電材料層11具有連通第一表面ln及第 二表面112的貫穿孔114,且貫穿孔113内具有金屬件15 ,例如於貫 穿孔113的孔壁鍵金屬膜。金屬件15的兩端分另電連接金屬貼片12 及接地金屬層13,使金屬貼片12及接地金屬層13相對於貫穿孔H4 的位置呈電導通的狀態。貫穿孔114夠大時,可進一步容置如晶片 的電子零件16。接地金屬層13對應於貫穿孔114的位置,可設有第 二貫穿孔132,其孔徑亦可與貫穿孔Π4相同,以供容置連接電子 零件16的導線17伸出接地金屬層13外部。 為了証明本新型的天線可提高增益的效果,發明人利用高頻 模擬軟體(HFSS,Ansoft公司販售的軟體)進行模擬分折。當採 用介電係數為9· 2的圓形陶瓷板為介電材料層,其半徑為25 5mm (公厘),厚度為3mm;貫穿孔的半徑為15· 42mm;金屬貼片亦為 圓形’其半徑為24· 9 mm ;圓形的接地金屬層,其半徑為π 5刪, 7 M322073 且作支設連接於汽車的車頂,故接地金屬材料的面積大小接近無窮 大的情況下,本新型的天線結構獲得在〇度方向的總能量方向度的 峰值(Total peak Directivity)為8dBi,如圖3所示。假設舊有 天線結構使用相同材質、大小的陶瓷板為介電材料層,但無貫穿 孔及金屬件的設計,也使用相同大小的接地金屬層,且假設接地 金屬層連接於汽車的車頂,故接地金屬材料的面積接近無窮大。 但為了使比對的售有天線結構具有與本新型天線接近的共振頻 率’故採用半徑為12· 09min的金屬貼片,進行模擬分析,獲得舊有 天線結構在0度方向的總能量方向度的峰值為5· 8dBi,如圖4所 示。經由高頻模擬軟體的分析顯示,本新型的天線較舊有的天線, 在總能量方向度的峰值的比較,具有較高的增益。 請參閱圖5所示。發明人進一步以不同介電係數(介電係數介 於2· 2至9· 2之間)的介電材料,介電材料具有不同的貫穿孔,貫 穿孔的半徑於1· 0麵至15· 3麵之間,介電材料的介電系數愈大其貫 穿孔的半徑愈大;配合相同半徑(半徑24· 9mm間)的金屬貼片及 相同的接地材料層,且假設金屬材料層放置在無狀的金屬平面 上,以兩頻模擬軟體分析時,可得出各天線總能量方向度的峰值 均約為8· _i。此-結果顯示,不f天線使用任何介電係數的介 電材料層’只要適當的調整貫穿孔;^的大小及調整金屬貼片的大 】都可以使天線獲得相同的天線增益值。 八請參M®卜6所示。本新型第二實施例的天線2(),亦包括一 7丨電材料層2卜介電材料層21_對的第—表面及第二表面分別 M322073 結合金屬貼片22及接地金屬層23,其結構與第一實施例的天線1〇 大致相同。但天線20的介電材料層21具有複數呈環狀排列的貫穿 孔211。貫穿孔211孔内容置一實心的金屬件25 ,例如一實心的金 屬柱,金屬件25的兩端分別電性連接介電材料層21及接地金屬層 23。亦能達成第一實施例的效果。該金屬件25可以是空心的環, ^ 也可以是結合貫穿孔211的壁的金屬膜。 請參閱圖1、7所示。本新型第三實施例的天線3〇 ,亦包括一 > 介電材料層31,介電材料層31的相對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分別 結合金屬貼片32及接地金屬層33 ;介電材料層31具有貫穿孔3H, 且貫穿孔311内具有金屬件34,其結構與第一實施例的天線1〇大致 相同。但天線30的金屬貼片32及接地金屬層33封閉貫穿孔311的兩 端。亦能達成第一實施例的效果。 請參閱圖1、8所示。本新型第四實施例的天線4〇,亦包括一 介電材料層41,介電材料層41的相對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分別 丨 結合金屬貼片42及接地金屬層43;介電材料層41具有貫穿孔411, 且貫穿孔411内具有金屬件44,其結構與第一實施例的天線丨〇大致 相同。但天線40的金屬貼片42具有與貫穿孔411相通的孔421。亦 能達成第一實施例的效果。 請參閱圖1、9所示。本新型第五實施例的天線5〇,亦包括一 介電材料層5卜介電材料層51的相對的第—表面及第二表面分別 結合金屬貼片52及接地金屬層53 ;介電材料層51具有貫穿孔511, 且貫穿孔511内具有金屬件54,其結構與第一實施例的天線1〇大致 M322073 相同。但天線50的接地金屬層53具有與貫穿孔mi相通的孔531。 亦能達成第一實施例的效果。 請參閱圖卜10所示。本新型第六實施例的天線60,亦包括一 介電材料層6卜介電材料層61的相對的第—表面及第二表面分別 結合金屬貼片62及接地金屬層63 ;介電材料層μ具有貫穿孔611, 且貫穿孔611内具有金屬件64,其結構與第一實施例的天線1〇大致 相同。但天線60的金屬貼片62及接地金屬層63分別具有與貫穿孔 > 611相通的孔621、631。亦能達成第一實施例的效果。 本新型的特點在於使天線的金屬貼片及接地金屬層之間的介 電材料層具有貫穿孔,該貫穿孔内設置有金屬件,該金屬件的兩 端分別電連接金屬貼片及接地金屬層,該金屬件可以是空心的 環’也可以是實々雜子或結合貫穿孔_的金屬膜。本新型的 介電材料層、金屬貼片、接地金屬層及介電材料層的貫穿孔可以 分別是圓形、方形、橢圓或是任意形狀。 本新型的天線可獲得下列功效: 1·介電材料層可以使用於任何介電係數的板材,如微波基板、一 般的PCB、或陶瓷介質板、pe板、pp板等。 2·可以在固定的天線大小之下,讓天線有最高的增益。 3·為了達成降低成本的目的,可以選擇較便宜而介電係數較大的 介質來設計天線,而有一樣好的特性。 4·介電材料層可以使用高介電係數的陶瓷材料,打破陶瓷材料天 線低方向性的限制。 M322073 5·本新型的微帶天線使天線設計增加了一項自由度,而可以輕易 的控制天線的輻射特性。 6·介電材料層的貫穿孔大小可以任意改變,使天線的設計可靈活 的變化。 7·介電材料層的貫穿孔可以是實心的金屬柱子或是空心的金屬 環,也可以由許多小貫穿孔繞成環狀來取代。 8·可使空心的貫穿孔擴大至其他的電子件可放入貫穿孔的空間 内。 以上所記載,僅為利用本新型技術内容之實施例,任何熟悉 本項技藝者運用本新型所為之修飾、變化,皆屬本新型主張之專 利範圍,而不限於實施例所揭示者。 M322073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為本新型微帶天線第一實施例的外觀示意圖。 圖2為圖1沿a-A線的剖面示意圖。 圖3為本新型微帶天線第一實施例的總能量方向度的分軒圖。 圖4為與本新型微帶天線第一實施例相對應的習知天線的總能量 方向度的分析圖。 圖5為本新型各種微帶天線的總能量方向度的分析圖表。 _ 圖6為本新型微帶天線第二實施例的外觀示意圖。 圖7為本新型微帶天線第三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 圖8為本新型微帶天線第四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 圖9為本新型微帶天線第五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 圖10為本新型微帶天線第六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20、30、40、50、60 微帶型天線 # 11、21、31、41、51、61 介電材料層 111第一表面 112第二表面 113第一貫穿孔 114、211、31 卜 4U、5U、611 貫穿孔 12、 22、32、42、52、62金屬貼片 121饋入點 13、 23、33、43、53、63 接地金屬層 131第二貫穿孔 12 M322073 132第三貫穿孔 14、17導線 15、25、34、44、54、64 金屬件 16電子零件 42卜 531、62卜 631 孔
13

Claims (1)

  1. • M322073 九、申請專利範園: L 一種高增益的微帶天線,贿天線具有較高的增益及可節省成 本者,包括: 一介電材料層,具有相對的第-表面及第二表面; •-金屬貼片結合於該第—表面,用以接收輻射電磁波; -一接地金屬層結合於該第二表面,用以接地; 其特徵在於:該介電材料層具有連通該第-表面及該第二表面的 •貫穿孔,且該貫穿孔内具有金屬件;該金屬件的兩端分另電連接 該金屬貼片及該接地金屬層。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所述的高增益的微帶天線,其中該金屬件係 空心的環、實心的柱子及結合該貫穿孔的㈣金屬膜其巾之一者。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高增益的微帶天線,其中該介電材料 層及該金屬貼片均呈圓形。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高增益的微帶天線,其中該金屬貼片 ® S有無孔相賴孔。 •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高增益的微帶天線,其中該介電材料 . 層的貫穿孔内容置一電子零件。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高增益的微帶天線,其中該接地金屬 層對應於該貫穿孔的位置,設有第三貫穿孔。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高增益的微帶天線,其中該介電材料 層的貫穿孔内容置一電子零件。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高增益的微帶天線,其中該金屬貼片 M322073 具有與該貫穿孔相通的孔。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高增益的微帶天線,其中該金屬貼片 及該接地金屬層封閉該貫穿孔的兩端。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9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高增益的微帶天線,其 , 中該金屬貼片具有一饋入點;一導線電連接該饋入點;該介電材料 層及該接地金屬層分別具有第一貫穿孔及第二貫穿孔以容置該導 線,供該導線伸出該接地金屬層的外部。 15
TW096205320U 2007-04-02 2007-04-02 High-directivity microstrip antenna TWM322073U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6205320U TWM322073U (en) 2007-04-02 2007-04-02 High-directivity microstrip antenna
US11/812,973 US7609211B2 (en) 2007-04-02 2007-06-22 High-directivity microstrip antenna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6205320U TWM322073U (en) 2007-04-02 2007-04-02 High-directivity microstrip antenna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322073U true TWM322073U (en) 2007-11-11

Family

ID=39295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205320U TWM322073U (en) 2007-04-02 2007-04-02 High-directivity microstrip antenna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7609211B2 (zh)
TW (1) TWM322073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30127B2 (en) * 2010-11-18 2014-09-09 Casio Computer Co., Ltd Patch antenna and method of mounting the same
US9236652B2 (en) * 2012-08-21 2016-01-12 Raytheon Company Broadband array antenna enhancement with spatially engineered dielectrics
TWI481205B (zh) * 2013-01-21 2015-04-11 Wistron Neweb Corp 微帶天線收發器
TWI533513B (zh) 2014-03-04 2016-05-11 啟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平板雙極化天線
TWI563804B (en) 2015-01-21 2016-12-21 Wistron Neweb Corp Microstrip antenna transceiver
US9991601B2 (en) 2015-09-30 2018-06-05 The Mitre Corporation Coplanar waveguide transition for multi-band impedance matching
US10205240B2 (en) * 2015-09-30 2019-02-12 The Mitre Corporation Shorted annular patch antenna with shunted stubs
US20180175493A1 (en) * 2016-12-15 2018-06-21 Nanning Fugui Precision Industrial Co., Ltd. Antenna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79296A (en) * 1980-10-20 1983-04-05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Selectable-mode microstrip antenna and selectable-mode microstrip antenna arrays
US4386357A (en) * 1981-05-21 1983-05-31 Martin Marietta Corporation Patch antenna having tuning means for improved performance
CA1197317A (en) * 1982-05-13 1985-11-26 Prakash Bhartia Broadband microstrip antenna with varactor diod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609211B2 (en) 2009-10-27
US20080238782A1 (en) 2008-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322073U (en) High-directivity microstrip antenna
JP6195935B2 (ja) アンテナ要素、アンテナ要素を有する放射器、二重偏波電流ループ放射器およびフェーズドアレイアンテナ
KR101744886B1 (ko) 마이크로 스트립 패치 안테나
US6870507B2 (en) Miniature broadband ring-like microstrip patch antenna
CN1933607A (zh) 移动收发机及天线装置
Lu et al. Compact planar microstrip-fed quasi-Yagi antenna
Ghosh et al. Miniaturization of slot antennas using wire loading
CN108417995A (zh) 用于5g移动通信的天线单元及阵列天线
TW200937735A (en) Polarized antenna with reduced size
KR100638661B1 (ko) 초광대역 내장형 안테나
CN108539406A (zh) 一种基于人工磁导体的微带天线
CN113839185A (zh) 超宽带共形全向天线
CN103311658A (zh) 天线装置
Holland et al.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low-cost PUMA arrays
JP5139919B2 (ja) クロスダイポールアンテナ
CN104241862A (zh) 一种基于超表面的宽带低副瓣天线
CN107946751A (zh) 一种多模贴片宽带天线及其设计方法
US20170338553A1 (en) Self-complementary multilayer array antenna
TW200840140A (en) Patch antenna with an L-shaped cut corner
CN110690557A (zh) 一种宽带低剖面毫米波天线
JP2006340202A (ja)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無線通信装置
CN105244607B (zh) 一种螺旋加载高增益全向单极子天线
JP2833802B2 (ja) マイクロストリップアンテナ
CN109786959B (zh) 一种毫米波天线
Gu et al. Preliminary design of helix-loaded, high gain planar endfire circularly polarized antenn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