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41239B - 顯示裝置及顯示面板的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及顯示面板的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41239B
TWI841239B TW112105168A TW112105168A TWI841239B TW I841239 B TWI841239 B TW I841239B TW 112105168 A TW112105168 A TW 112105168A TW 112105168 A TW112105168 A TW 112105168A TW I841239 B TWI841239 B TW I84123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packaging
fixing glue
driving backplan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051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許意悅
陳冠勳
Original Assignee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CN20231079991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463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412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41239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顯示面板。顯示面板包括驅動背板、多個發光元件、封裝層以及固定膠。多個發光元件設置於驅動背板上且與驅動背板電性連接。封裝層設置於驅動背板上且覆蓋多個發光元件。封裝層包括超出驅動背板的凸出部。固定膠設置於封裝層的凸出部與驅動背板的側壁之間。此外,上述顯示面板的製造方法也被提出。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及顯示面板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顯示裝置及顯示面板的製造方法。
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包括驅動背板、被轉置於驅動背板上的多個發光二極體元件和覆蓋在發光二極體元件上的封裝結構。繼承發光二極體的特性,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具有省電、高效率、高亮度及反應時間快等優點。此外,相較於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還具有色彩易調校、發光壽命長、無影像烙印等優勢。因此,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被視為下一世代的顯示技術。然而,在固化封裝元件以形成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之封裝結構的過程中,由於封裝元件本身的材料特性,封裝結構易在其邊緣出現不平整的波浪痕,造成外觀不良。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面板的製造方法,可製造出外觀品質佳的顯示面板。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外觀品質佳。
本發明的顯示面板的製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驟:設置多個發光元件於驅動背板上,且令多個發光元件與驅動背板電性連接;令封裝元件設置於驅動背板上,以覆蓋多個發光元件,其中封裝元件具有超出驅動背板的延伸部;於封裝元件的延伸部與驅動背板的側壁之間形成固定膠,以固接封裝元件的延伸部與驅動背板;在封裝元件的延伸部與驅動背板固接的情況下,固化封裝元件,以形成封裝結構。
本發明的顯示裝置包括至少一顯示面板。每一顯示面板包括驅動背板、多個發光元件、封裝層以及固定膠。多個發光元件設置於驅動背板上,且與驅動背板電性連接。封裝層設置於驅動背板上,且覆蓋多個發光元件。封裝層包括超出驅動背板的凸出部。固定膠設置於封裝層的凸出部與驅動背板的側壁之間。
現將詳細地參考本發明的示範性實施例,示範性實施例的實例說明於附圖中。只要有可能,相同元件符號在圖式和描述中用來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
應當理解,當諸如層、膜、區域或基板的元件被稱為在另一元件“上”或“連接到”另一元件時,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與另一元件連接,或者中間元件可以也存在。相反,當元件被稱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直接連接到”另一元件時,不存在中間元件。如本文所使用的,“連接”可以指物理及/或電性連接。再者,“電性連接”或“耦合”可以是二元件間存在其它元件。
本文使用的“約”、“近似”、或“實質上”包括所述值和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確定的特定值的可接受的偏差範圍內的平均值,考慮到所討論的測量和與測量相關的誤差的特定數量(即,測量系統的限制)。例如,“約”可以表示在所述值的一個或多個標準偏差內,或±30%、±20%、±10%、±5%內。再者,本文使用的“約”、“近似”或“實質上”可依光學性質、蝕刻性質或其它性質,來選擇較可接受的偏差範圍或標準偏差,而可不用一個標準偏差適用全部性質。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使用的所有術語(包括技術和科學術語)具有與本發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義。將進一步理解的是,諸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義的那些術語應當被解釋為具有與它們在相關技術和本發明的上下文中的含義一致的含義,並且將不被解釋為理想化的或過度正式的意義,除非本文中明確地這樣定義。
圖1A至圖1E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顯示面板100的製造流程的剖面示意圖。
請參照圖1A,首先,設置多個發光元件120於驅動背板110上,且令多個發光元件120與驅動背板110電性連接。在本實施例中,驅動背板110包括基底112及設置於基底112上的線路層114,其中線路層114包括多個畫素驅動電路(未繪示)和分別電性連接至多個畫素驅動電路的多個接墊組(未繪示),而每一發光元件120的多個電極(未繪示)分別電性連接至對應的一個接墊組的多個接墊(未繪示)。舉例而言,在本實施例中,基底112的材質可以是玻璃、石英、有機聚合物、或是其它可適用的材料;發光元件120可以是微型發光二極體(μLED);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請參照圖1A,接著,令封裝元件130設置於驅動背板110上,以覆蓋多個發光元件120,其中封裝元件130具有超出驅動背板110的延伸部130a。舉例而言,在本實施例中,封裝元件130可超出驅動背板110的所有邊緣,而延伸部130a可以是封裝元件130外圍的一環形區域,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請參照圖1B,接著,於封裝元件130的延伸部130a與驅動背板110的側壁110s之間形成固定膠140,以固接封裝元件130的延伸部130a與驅動背板110。在本實施例中,可使用塗、噴或其它方式形成固定膠140,本發明並不加以限制。在本實施例中,固定膠140可直接地連接封裝元件130的延伸部130a與驅動背板110。在本實施例中,封裝元件130的延伸部130a可包括靠近驅動背板110之側壁110s的第一子部130a-1及遠離驅動背板110之側壁110s的第二子部130a-2;固定膠140可包括第一部140-1及第二部140-2,分別重疊於封裝元件130之延伸部130a的第一子部130a-1及第二子部130a-2。
圖2為圖1B之驅動背板110及固定膠140的俯視示意圖。請參照圖1B及圖2,在本實施例中,固定膠140可選擇性地設置於封裝元件130的延伸部130a與驅動背板110的所有側壁110s之間,而固定膠140可呈一環形。舉例而言,在本實施例中,驅動背板110的側壁110s可包括第一子側壁110s-1、設置於第一子側壁110s-1之對向的第二子側壁110s-2、連接於第一子側壁110s-1與第二子側壁110s-2之間的第三子側壁110s-3以及連接於第一子側壁110s-1與第二子側壁110s-2之間且設置於第三子側壁110s-3之對向的第四子側壁110s-4,固定膠140可設置於封裝元件130的延伸部130a與驅動背板110的第一子側壁110s-1之間、第二子側壁110s-2、第三子側壁110s-3及第四子側壁110s-4之間,而固定膠140可選擇性地呈一框形,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請參照圖1B及圖1C,在本實施例中,於封裝元件130的延伸部130a與驅動背板110的側壁110s之間形成固定膠140之後且在固化封裝元件130以前,可移除封裝元件130之延伸部130a的第二子部130a-2及固定膠140的第二部140-2,以形成延伸部130a的第一子部130a-1的一側壁130a-1s及固定膠140的第一部140-1的一側壁140-1s。在本實施例中,可同時移除延伸部130a的第二子部130a-2及固定膠140的第二部140-2,而留下的延伸部130a的第一子部130a-1與固定膠140的第一部140-1的側壁130a-1s、140-1s實質上可切齊。舉例而言,在本實施例中,可使用雷射L切割工序同時移除封裝元件130的延伸部130a的第二子部130a-2及固定膠140的第二部140-2,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請參照圖1C及圖1D,接著,在封裝元件130的延伸部130a與驅動背板110固接的情況下,固化封裝元件130,以形成封裝結構130’。請參照圖1B、圖1C及圖1D,詳細而言,在本實施例中,可在移除封裝元件130的延伸部130a的第二子部130a-2及固定膠140的第二部140-2之後,固化封裝元件130以形成封裝結構130’,其中封裝結構130’包括由延伸部130a之第一子部130a-1固化而成的凸出部130a-1’,且凸出部130a-1’的側壁130a-1s’與固定膠140的第一部140-1的側壁140-1s實質上可切齊。在本實施例中,封裝結構130’的凸出部130a-1’超出驅動背板110的寬度W和固定膠140之側壁140-1s與驅動背板110之側壁110s的最大距離D實質上可相等。在本實施例中,可使用加熱工序固化封裝元件130。然而,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其它實施例中,也可使用其它工序(例如:照光工序)固化封裝元件130。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封裝元件130的延伸部130a與驅動背板110固接,因此,在固化封裝元件130的過程中,封裝元件130不易因熱收縮、膨脹而形變。如此一來,固化而得之封裝結構130’的邊緣便不容易出現彎曲不平整的情形,例如:波浪痕,進而使得最終形成的顯示面板100(繪於圖1E)具有良好、平整的外觀。
請參照圖1D,在本實施例中,封裝結構130’可包括離型膜132及封裝層134,封裝層134位於離型膜132與驅動背板110之間,離型膜132包括超出驅動背板110的凸出部132a和驅動背板110以內的主要部132b,封裝層134包括超出驅動背板110的凸出部134a和驅動背板110以內的主要部134b,封裝結構130’的凸出部130a-1’包括離型膜132的凸出部132a及封裝層134的凸出部134a。
請參照圖1D及圖1E,在本實施例中,接著,可在封裝層134的主要部134b覆蓋多個發光元件120,且封裝層134的凸出部134a與驅動背板110的側壁110s固接的情況下,自封裝層134上移除離型膜132。於此,便完成了本實施例的顯示面板100。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是在封裝層134的凸出部134a與驅動背板110的側壁110s固接的情況下,自封裝層134上移除離型膜132,因此,在移除離型膜132的過程中,封裝層134及其下的發光元件120及/或線路層114不易隨之被移除或受損。藉此,顯示面板100的製造良率可提升。
請參照圖1E,顯示面板100包括驅動背板110、多個發光元件120、封裝層134及固定膠140,其中多個發光元件120設置於驅動背板110上且與驅動背板110電性連接,封裝層134設置於驅動背板110上且覆蓋多個發光元件120,封裝層134包括超出驅動背板110的凸出部134a,且固定膠140設置於封裝層134的凸出部134a與驅動背板110的側壁110s之間。
請參照圖1E, 在本實施例中,封裝層134之凸出部134a的側壁134as與固定膠140的第一部140-1的側壁140-1s實質上可切齊。在本實施例中,封裝層134的凸出部134a超出驅動背板110的寬度W’和固定膠140之側壁140-1s與驅動背板110之側壁110s的最大距離D實質上可相等。
請參照圖1E, 在本實施例中,固定膠140的相鄰兩側分別直接地連接封裝層134的凸出部134a與驅動背板110的側壁110s。在本實施例中,驅動背板110的側壁110s可包括第一部110sa及第二部110sb,側壁110s的第二部110sb連接於封裝層134的凸出部134a與側壁110s的第一部110sa之間,側壁110s的第二部110sb相對於側壁110s的第一部110sa傾斜,且固定膠140可填入側壁110s的第二部110sb與封裝層134的凸出部134a之間的間隙g。在本實施例中,固定膠140可選擇性地覆蓋驅動背板110的部分側壁110s(例如:側壁110s的第二部110sb及側壁110s的第一部110sa的一部分),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側壁110s的第二部110sb即驅動背板110之上側的導角。驅動背板110可選擇性地具有或不具有上側的導角。在一實施例中,驅動背板110可選擇性地具有上側的導角,上側的導角可設置於驅動背板110之上側的相對二邊緣,而不設置於另外的相對二邊緣。舉例而言,在一實施例中,驅動背板110可選擇性地呈矩形,上側的導角可設置於驅動背板110之上側的相對二長邊,而不設置於驅動背板110之上側的相對二短邊,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另一實施例中,驅動背板110可選擇性地具有上側的導角,且上側的導角可設置於驅動背板110之上側的所有邊緣,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在本實施例中,驅動背板110的側壁110s還可包括第三部110sc,側壁110s的第二部110sb連接於側壁110s的第一部110sa與側壁110s的第三部110sc之間,且側壁110s的第三部110sc相對於側壁110s的第二部110sb傾斜。
側壁110s的第三部110sc即驅動背板110之下側的導角。驅動背板110可選擇性地具有或不具有下側的導角。在一實施例中,驅動背板110可選擇性地具有下側的導角,下側的導角可設置於驅動背板110之下側的相對二邊緣而不設置於驅動背板110之下側的另外的相對二邊緣。舉例而言,在一實施例中,驅動背板110可選擇性地呈矩形,下側的導角可設置於驅動背板110之上側的相對二長邊,而不設置於驅動背板110之下側的相對二短邊,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另一實施例中,驅動背板110可選擇性地具有下側的導角,且下側的導角可設置於驅動背板110之下側的所有邊緣,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圖3為圖1E之顯示面板100的驅動背板110及固定膠140的俯視示意圖。請參照圖1E及圖3,在本實施例中,留下的部分固定膠140(即,固定膠140的第一部140-1)可選擇性地設置在驅動背板110的第一子側壁110s-1、第二子側壁110s-2、第三子側壁110s-3及第四子側壁110s-4上,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請參照圖1E,在本實施例中,封裝層134與固定膠140具有交界I。也就是說,封裝層134與固定膠140是在兩次不同的製程中分別形成的,封裝層134與固定膠140並非同一構件的兩個部分。在本實施例中,封裝層134的透光率與固定膠140的透光率可不同。詳細而言,在本實施例中,固定膠140的透光率可選擇性地高於封裝層134的透光率。舉例而言,在本實施例中,封裝層134可以是黑膠或白膠,而固定膠140可以是透明膠,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圖4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10的剖面示意圖。請參照圖1E及圖4,前述的顯示面板100可與其它顯示面板100組成具有更大顯示面積的顯示裝置10。顯示裝置10包括多個顯示面板100及填封膠400,其中多個顯示面板100併排,多個顯示面板100之間具有縫隙G,且填封膠400至少填充於縫隙G。
在本實施例中,固定膠140的材料特性與填封膠400的材料特性不同。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固定膠140的楊氏模數大於填封膠400的楊氏模數。也就是說,固定膠140較填封膠400來得硬。舉例而言,在本實施例中,固定膠140的材料可包括環氧樹脂(epoxy)、壓克力(acrylic)或其它適當材料;填封膠400的材料可包括矽(silicon)、環氧樹脂(epoxy)或其它適當材料,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在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還可包括透光保護蓋板200及透光黏著層300,其中多個顯示面板100設置於透光保護蓋板200下且可利用透光黏著層300與透光保護蓋板200連接。
在此必須說明的是,下述實施例沿用前述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容,其中採用相同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並且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考前述實施例,下述實施例不再重述。
圖5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顯示面板100A的驅動背板110及固定膠140A的俯視示意圖。圖5的顯示面板100A與前述的顯示面板100類似,兩者的差異在於:圖5的顯示面板100A的固定膠140A可設置在驅動背板110之相對的兩子側壁(例如:第一子側壁110s-1及第二子側壁110s-2)上,而不設置在驅動背板110的所有子側壁上。
圖6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顯示面板100B的驅動背板110及固定膠140B的俯視示意圖。圖6的顯示面板100B與顯示面板100類似,兩者的差異在於:在圖6的實施例中,固定膠140B可選擇性地包覆驅動背板110的整個側壁110s(例如:側壁110s的整個第一部110sa及整個第二部110sb)。
圖7為本發明再一實施例的顯示面板100C的剖面示意圖。圖7的顯示面板100C與圖1E的顯示面板100類似,兩者的差異在於:圖7之驅動背板110的側壁110s可不包括圖1之側壁110s的第二部110sb及第三部110sc。也就是說,在本實施例中,驅動背板110可選擇性地不具有上側的導角及下側的導角。
10:顯示裝置 100、100A、100B、100C:顯示面板 110:驅動背板 110s、130a-1s、130a-1s’、134as、140-1s:側壁 110s-1:第一子側壁 110s-2:第二子側壁 110s-3:第三子側壁 110s-4:第四子側壁 110sa:第一部 110sb:第二部 110sc:第三部 112:基底 114:線路層 120:發光元件 130:封裝元件 130’:封裝結構 130a:延伸部 130a-1:第一子部 130a-1’、132a、134a:凸出部 130a-2:第二子部 132:離型膜 132b、134b:主要部 134:封裝層 140、140A、140B:固定膠 140-1:第一部 140-2:第二部 200:透光保護蓋板 300:透光黏著層 400:填封膠 D:距離 G:縫隙 g:間隙 L:雷射 I:交界 W、W’:寬度
圖1A至圖1E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顯示面板的製造流程的剖面示意圖。 圖2為圖1B之驅動背板110及固定膠140的俯視示意圖。 圖3為圖1E之顯示面板100的驅動背板110及固定膠140的俯視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10的剖面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顯示面板100A的驅動背板110及固定膠140A的俯視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顯示面板100B的驅動背板110及固定膠140B的俯視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再一實施例的顯示面板100C的剖面示意圖。
100:顯示面板
110:驅動背板
110s、134as、140-1s:側壁
110sa:第一部
110sb:第二部
110sc:第三部
112:基底
114:線路層
120:發光元件
134:封裝層
134a:凸出部
134b:主要部
140:固定膠
140-1:第一部
D:距離
g:間隙
I:交界
W’:寬度

Claims (9)

  1. 一種顯示面板的製造方法,包括:設置多個發光元件於一驅動背板上,且令該些發光元件與該驅動背板電性連接;令一封裝元件設置於該驅動背板上,以覆蓋該些發光元件,其中該封裝元件具有超出該驅動背板的一延伸部;於該封裝元件的該延伸部與該驅動背板的一側壁之間形成一固定膠,以固接該封裝元件的該延伸部與該驅動背板;以及在該封裝元件的該延伸部與該驅動背板固接的情況下,固化該封裝元件,以形成一封裝結構;其中該封裝元件的該延伸部包括靠近該驅動背板之該側壁的一第一子部及遠離該驅動背板之該側壁的一第二子部;該固定膠包括一第一部及一第二部,分別重疊於該封裝元件之該延伸部的該第一子部及該第二子部;該顯示面板的製造方法更包括:在該封裝元件的該延伸部與該驅動背板的該側壁之間形成該固定膠之後且在固化該封裝元件以前,移除該封裝元件之該延伸部的該第二子部及該固定膠的該第二部,以形成該延伸部的該第一子部的一側壁及該固定膠的該第一部的一側壁,其中該延伸部的該第一子部的該側壁與該固定膠的該第一部的該側壁實質上切齊。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面板的製造方法,其中在移除該封裝元件的該延伸部的該第二子部及該固定膠的該第二部之 後,固化該封裝元件以形成該封裝結構,其中該封裝結構包括由該延伸部之該第一子部固化而成的一凸出部,且該封裝結構的該凸出部的一側壁與該固定膠的該第一部的該側壁實質上切齊。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面板的製造方法,其中該封裝結構包括一離型膜及一封裝層,該封裝層位於該離型膜與該驅動背板之間,該封裝層包括超出該驅動背板的一凸出部和該驅動背板以內的一主要部,該封裝結構的一凸出部包括該封裝層的該凸出部;該顯示面板的製造方法更包括:在該封裝層的該主要部覆蓋該些發光元件且該封裝層的該凸出部與該驅動背板的該側壁固接的情況下,自該封裝層上移除該離型膜。
  4.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至少一顯示面板,其中該至少一顯示面板的每一者包括:一驅動背板;多個發光元件,設置於該驅動背板上,且與該驅動背板電性連接;一封裝層,設置於該驅動背板上,且覆蓋該些發光元件,其中該封裝層包括超出該驅動背板的一凸出部;以及一固定膠,設置於該封裝層的該凸出部與該驅動背板的一側壁之間,其中該固定膠的相鄰兩側分別直接地連接該封裝層的該凸出部與該驅動背板的該側壁。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驅動背板的該側壁包括一第一部及一第二部,該側壁的該第二部連接於該封裝層的該凸出部與該側壁的該第一部之間,該側壁的該第二部相對於該側壁的該第一部傾斜,且該固定膠填入該側壁的該第二部與該封裝層的該凸出部之間的一間隙。
  6. 如請求項4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封裝層與該固定膠具有一交界。
  7. 如請求項4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封裝層的透光率與該固定膠的透光率不同。
  8. 如請求項4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至少一顯示面板為多個顯示面板,該顯示裝置更包括:一填封膠,其中該些顯示面板併排,該些顯示面板之間具有一縫隙,且該填封膠至少填充於該縫隙。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固定膠的楊氏模數大於該填封膠的楊氏模數。
TW112105168A 2023-02-14 2023-02-14 顯示裝置及顯示面板的製造方法 TWI8412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99916.7A CN116646374A (zh) 2023-02-14 2023-07-03 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41239B true TWI841239B (zh) 2024-05-0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7492A1 (zh) 2020-07-06 2022-01-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7492A1 (zh) 2020-07-06 2022-01-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51000B (zh)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US10078158B2 (en) Manufacturing display panels with integrated micro lens array
JP6790899B2 (ja) 発光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及び発光モジュール
TWI594661B (zh) 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及其製造方法
US10833054B2 (en) Smart pixel surface mount device package
JP5463225B2 (ja) 面発光ユニ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0073525A1 (zh) Led 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
JP2011040494A (ja) 発光モジュール
US11990499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TWI841239B (zh) 顯示裝置及顯示面板的製造方法
TWI426480B (zh)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WO2020262034A1 (ja) 電子部品実装構造、その実装方法及びledチップ実装方法
WO2024066431A1 (zh) 生长基板、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TW201725758A (zh) 具凹形設計的晶片級封裝發光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N116646374A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CN212725360U (zh) 一种led发光件
TWI801756B (zh) 發光模組與由發光模組拼接而成的發光裝置
JPWO2020067495A1 (ja) 発光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6741762B (zh) 一种堆叠式全彩Micro-LED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TWI771248B (zh) 顯示面板
US11901479B2 (en)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electronic element module
TWI757069B (zh) 顯示裝置
TWI799068B (zh) 拼接顯示裝置
JP7068594B2 (ja) 発光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及び発光モジュール
TW202213809A (zh) 製作顯示裝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