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40055B - 浸沒冷卻裝置 - Google Patents
浸沒冷卻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840055B TWI840055B TW111150453A TW111150453A TWI840055B TW I840055 B TWI840055 B TW I840055B TW 111150453 A TW111150453 A TW 111150453A TW 111150453 A TW111150453 A TW 111150453A TW I840055 B TWI840055 B TW I840055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ooling
- liquid
- module
- water
- container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7
- 238000007654 immers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6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9000000110 cooling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0827703 Homo sapiens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3591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012902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FIG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23391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KAR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0169 heat 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7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server racks or cabinets; for data centers, e.g. 19-inch computer racks
- H05K7/20763—Liquid cooling without phase chan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浸沒冷卻裝置。其中,浸沒冷卻裝置包括箱體、液冷分配模組和多個模組冷卻容器,其中箱體內設置有多個冷卻位,每個冷卻位設置為容置待冷卻設備並供冷卻液流通;多個模組冷卻容器,相互連接形成箱體,多個模組冷卻容器內部圍設的空間分別形成多個冷卻位;液冷分配模組包括液冷分配器,以及均與液冷分配器連通的進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多個冷卻位均並聯連通在進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之間。
Description
本發明涉及冷卻裝置技術領域,例如涉及一種浸沒冷卻裝置。
伴隨著數位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對高性能計算的需求日益增長,數據中心已經成為訊息技術時代的一個重要核心。高性能計算單元是數據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就電腦硬體技術而言高性能也意味著高能耗,高能耗伴隨著高熱量的產生。高熱量的長期積累會對設備可靠性產生嚴重影響,根據相關理論分析,電子元件每提高2℃電子元件的可靠性降低10%。如果熱量長期積累,高性能計算單元的計算性能和可靠性不可避免的受到影響,進而嚴重影響數據中心的工作效率。
先前技術中,採用氣冷散熱,即用冷空氣對高性能的計算單元進行散熱。但氣冷散熱對環境因素影響大,散熱效果較差;另外無法對多個計算單元進行散熱,通用性差。
本發明提供一種浸沒冷卻裝置,能進行擴容,以同時對多個待冷卻設備進行冷卻,冷卻效果更好。
本發明提供一種浸沒冷卻裝置,包括:
箱體,所述箱體內設置有多個冷卻位,每個冷卻位設置為容置待冷卻設備並供冷卻液流通;
多個模組冷卻容器,相互連接形成所述箱體,每個模組冷卻容器內部圍設的空間形成各自的冷卻位;
液冷分配模組,包括液冷分配器,以及均與所述液冷分配器連通的進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多個冷卻位均並聯連通在所述進水通道和所述出水通道之間。
作為一種浸沒冷卻裝置的可選手段,所述模組冷卻容器和所述模組冷卻容器之間可拆卸連接。
作為一種浸沒冷卻裝置的可選手段,所述模組冷卻容器包括第一安裝組件和第二安裝組件,所述模組冷卻容器的第一安裝組件能與相鄰的模組冷卻容器的第二安裝組件連接,以形成所述箱體。
作為一種浸沒冷卻裝置的可選手段,所述模組冷卻容器設置有第一連接口,相鄰的兩個模組冷卻容器內的待冷卻設備能通過所述第一連接口連接。
作為一種浸沒冷卻裝置的可選手段,所述模組冷卻容器內的最高液位低於所述第一連接口;或,所述第一連接口密封設置。
作為一種浸沒冷卻裝置的可選手段,所述模組冷卻容器包括殼體和扣合於所述殼體上方的上蓋,所述第一連接口設置於所述殼體的側壁。
作為一種浸沒冷卻裝置的可選手段,所述模組冷卻容器設置有第二連接口,所述模組冷卻容器內的待冷卻設備能通過所述第二連接口與所述模組冷卻容器的外部設備連接。
作為一種浸沒冷卻裝置的可選手段,所述進水通道被配置為讓冷卻液流入每個冷卻位以對於所述冷卻位內的所述待冷卻設備進行冷卻,所述出水通道被配置為讓每個冷卻位內的冷卻液回流。
作為一種浸沒冷卻裝置的可選手段,所述多個冷卻位和所述液冷分配器之間的進水通道的距離不等,所述多個冷卻位和所述液冷分配器之間的出水通道的距離不等,每個冷卻位和所述液冷分配器之間的進水通道的距離加上每個冷卻位和所述液冷分配器之間的出水通道的距離的和為每個冷卻位的冷卻液的流經距離,所述多個冷卻位的冷卻液的流經距離相等。
作為一種浸沒冷卻裝置的可選手段,經由所述進水通道、所述冷卻位和所述出水通道的每一路的冷卻液的流經距離相同。
作為一種浸沒冷卻裝置的可選手段,所述冷卻位通過進水支管與所述進水通道連通,通過出水支管與所述出水通道連通,同一冷卻位的進水支管與所述液冷分配器之間的進水通道的距離,以及所述出水支管與所述液冷分配器之間的出水通道的距離之和為所述冷卻位的冷卻液的流經距離。
作為一種浸沒冷卻裝置的可選手段,所述液冷分配器設置有兩個,兩個液冷分配器並聯至所述進水通道和所述出水通道之間。
作為一種浸沒冷卻裝置的可選手段,所述模組冷卻容器內設置有與所述出水通道連通的集水器,所述集水器的上端面設置有集水孔,且所述集水孔相對於所述模組冷卻容器的底部的高度被配置為高於所述待冷卻設備。
作為一種浸沒冷卻裝置的可選手段,所述多個模組冷卻容器沿左右方向相互連接形成所述箱體,所述集水器設置於對應的模組冷卻容器在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側邊。
作為一種浸沒冷卻裝置的可選手段,所述集水器設置有兩個,兩個集水器設置於對應的所述模組冷卻容器在所述左右方向上的相對兩側邊。
作為一種浸沒冷卻裝置的可選手段,所述多個模組冷卻容器沿左右方向相互連接形成所述箱體,所述集水器設置於對應的模組冷卻容器在垂直於所述左右方向的前後方向上的側邊,所述集水器相對鄰近對應的出水通道。
作為一種浸沒冷卻裝置的可選手段,所述模組冷卻容器設置有第一連接口,相鄰的兩個模組冷卻容器內的待冷卻設備能通過所述第一連接口連接,所述集水孔的高度低於所述第一連接口。本發明通過設置箱體,並在箱體內設置多個冷卻位,設置為對多個待冷卻設備進行冷卻;通過設置液冷分配模組,並將多個冷卻位均並聯至進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之間,使得液冷分配器能將冷卻液分別分配至多個冷卻位,使得待冷卻設備能浸沒至冷卻液內實現冷卻,冷卻後的冷卻液通過出水通道流出冷卻位,冷卻效果好,效率高。通過設置多個模組冷卻容器,使得箱體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擴容,以使得冷卻位可以適應不同數量的待冷卻設備,有效地提高了浸沒冷卻裝置的適應性和通用性。
下面將結合圖式對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手段進行描述,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
如圖1至圖5所示,本實施方式提供一種浸沒冷卻裝置,該浸沒冷卻裝置包括箱體1、液冷分配模組2和多個模組冷卻容器12,其中箱體1內設置有多個冷卻位11,冷卻位11設置為容置待冷卻設備100並供冷卻液流通;多個模組冷卻容器12相互連接形成箱體1,每個模組冷卻容器12內部圍設的空間分別形成每個冷卻位11;液冷分配模組2包括液冷分配器21,以及均與液冷分配器21連通的進水通道22和出水通道23,多個冷卻位11均並聯連通在進水通道22和出水通道23之間。
通過設置箱體1,並在箱體1內設置多個冷卻位11,設置為對多個待冷卻設備100進行冷卻;通過設置液冷分配模組2,並將多個冷卻位11均並聯至進水通道22和出水通道23之間,使得液冷分配器21能將冷卻液分別分配至多個冷卻位11,使得待冷卻設備100能浸沒至冷卻液內實現冷卻,冷卻後的冷卻液通過出水通道23流出冷卻位11,冷卻效果好,效率高。通過設置多個模組冷卻容器12,使得箱體1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擴容,以使得冷卻位11可以適應不同數量的待冷卻設備100,有效地提高了浸沒冷卻裝置的適應性和通用性。
作為一種浸沒冷卻裝置的可選手段,模組冷卻容器12和模組冷卻容器12之間可拆卸連接。通過設置模組冷卻容器12,箱體1可以被模組化地拼接、擴展。使用者可以根據冷卻需要,選擇合適數量的模組冷卻容器12進行組裝形成箱體1,進而更有針對性地對不同數量的待冷卻設備100進行冷卻,提高了浸沒冷卻裝置的適用範圍。同時,將箱體1設置為多個拼接而成的模組冷卻容器12,減少了浸沒冷卻裝置的製造成本,較小尺寸的模組冷卻容器12的工藝更加簡單,降低了加工難度。
可選地,模組冷卻容器12包括殼體121和扣合於殼體121上方的上蓋122,為盛放冷卻液,殼體121密封設置,待冷卻設備100能置於殼體121內。上蓋122可滑動或通過鉸鏈1221轉動設置於殼體121上,上蓋122相對於殼體121打開時,可設置為待冷卻裝置的放入和取出;上蓋122相對於殼體121扣合時,有利於減少冷卻位11受到的外界的影響。
示例性地,殼體121可以通過一體成型或焊接工藝製成。殼體121上方設置有密封件123,上蓋122通過密封件123與殼體121密封,並能通過鎖定件與殼體121鎖合。
為實現模組櫃體之間的可拆卸連接,模組冷卻容器12包括第一安裝組件和第二安裝組件,模組冷卻容器12的第一安裝組件能與相鄰的模組冷卻容器12的第二安裝組件連接,以形成箱體1。示例性地,第一安裝組件和第二安裝組件可以為能相互扣合的卡扣機構,或可以為相互螺紋連接的螺紋結構,只要可以實現模組冷卻容器12之間的拼接和拆卸即可,結構在此不做限定。
作為一種浸沒冷卻裝置的可選手段,如圖2和圖3所示,為保證相鄰兩個模組冷卻容器12內的待冷卻設備100之間的連接,模組冷卻容器12設置有第一連接口1211,相鄰的兩個模組冷卻容器12內的待冷卻設備100能通過第一連接口1211連接。此處相鄰的兩個模組冷卻容器12內的待冷卻設備100之間的連接為訊號連接,可以通過訊號線、電源線或光纜等穿過第二連接口1212,以實現多個待冷卻設備100之間的通訊。第一連接口1211可設置於殼體121的側壁。
模組冷卻容器12設置有第二連接口1212,模組冷卻容器12內的待冷卻設備100能通過第二連接口1212與模組冷卻容器12的外部設備連接。此處待冷卻設備100與外部設備連接之間的連接為訊號連接,可以通過訊號線、電源線或光纜等穿過第二連接口1212,以實現每個模組冷卻容器12內的待冷卻設備100與外界設備的通訊。
為保證冷卻液進入模組冷卻容器12後模組冷卻容器12的密封性,模組冷卻容器12內的最高液位低於第一連接口1211,保證了冷卻液不會經由第一連接口1211流出模組冷卻容器12;或者,第一連接口1211密封設置,使得即使冷卻液的液位高於第一連接口1211,也不會經由第一連接口1211流出模組冷卻容器12。第二連接口1212的設置方式和設置位置與第一連接口1211同理,在此不再贅述。
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口1211和第二連接口1212均設置於殼體121的側壁。其中每個殼體121上設置有兩個第一連接口1211,兩個第一連接口1211分別設置於殼體121的左右側壁上,便於在兩個模組冷卻容器12拼接時,兩個第一連接口1211能正對。
位於箱體1邊側的模組冷卻容器12可以僅在靠近內側的殼體121側壁上設置有第一連接口1211;或者另一側也設置第一連接口1211,但被封閉密封。第二連接口1212設置於殼體121的前側壁上,便於操作,第二連接口1212的數量可以根據待冷卻設備100所需要的接線數量進行設定,在此不做限定。
作為一種浸沒冷卻裝置的可選手段,如圖4和圖5所示,為提高模組冷卻容器12內冷卻液對待冷卻設備100的冷卻效果,模組冷卻容器12內設置有與出水通道23連通的集水器13,集水器13的上端面設置有集水孔131,且集水孔131相對於模組冷卻容器12的底部的高度被配置為高於待冷卻設備100。當冷卻液經由進水通道22進入模組冷卻容器12內時,冷卻液逐漸浸沒待冷卻設備100,由於集水孔131相對於模組冷卻容器12的底部的高度高於待冷卻設備100,所以只有在冷卻液完全浸沒待冷卻設備100之後,冷卻液才會經由集水孔131進入集水器13,最終通過與集水器13連通的出水通道23流出模組冷卻容器12。集水器13的設置有效地提高了冷卻液與待冷卻設備100的接觸時間,進而提高了冷卻效果。
為避免冷卻液通過第一連接口1211或第二連接口1212外溢,集水孔131相對於模組冷卻容器12的底部的高度需要低於第一連接口1211和第二連接口1212。集水孔131可以設置有多個,以提高冷卻液的流通效率,多個集水孔131相對於模組冷卻容器12的底部的高度均低於第一連接口1211和第二連接口1212。
可選地,如圖4所示,多個模組冷卻容器12沿左右方向相互連接形成箱體1,集水器13設置於對應的模組冷卻容器12在左右方向上的側邊。即集水器13設置於待冷卻設備100的沿左右方向的側邊。如此設置,有利於減少浸沒冷卻裝置在垂直於左右方向的前後方向的尺寸,即減少浸沒冷卻裝置在厚度方向的尺寸,以適應左右方向尺寸較大但厚度方向尺寸有限制的安裝場景。
集水器13設置有兩個,兩個集水器13設置於對應的模組冷卻容器12在左右方向上的相對兩側邊,即待冷卻設備100的兩側均設置有集水器13,以提高冷卻液的流通效率。
於其他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多個模組冷卻容器12沿左右方向相互連接形成箱體1,集水器13設置於對應的模組冷卻容器12在垂直於左右方向的前後方向上的側邊,集水器13相對鄰近對應的出水通道23,即集水器13靠近出水通道23設置。如此設置,一方面減少集水器13與出水通道23的距離,便於集水器13的水流出,另一方面有利於減少浸沒冷卻裝置左右方向上的尺寸,以適應厚度方向尺寸較大但左右方向尺寸有限制的安裝場景。
作為一種浸沒冷卻裝置的可選手段,進水通道22被配置為讓冷卻液流入每個冷卻位11以對於冷卻位11內的待冷卻設備100進行冷卻,出水通道23被配置為讓每個冷卻位11內的冷卻液回流。
多個冷卻位11和液冷分配器21之間的進水通道22的距離不等,多個冷卻位11和液冷分配器21之間的出水通道23的距離不等,每個冷卻位11和液冷分配器21之間的進水通道22的距離加上每個冷卻位11和液冷分配器21之間的出水通道23的距離的和為每個冷卻位11的冷卻液的流經距離,多個冷卻位11的冷卻液的流經距離相等。
作為一種浸沒冷卻裝置的可選手段,經由進水通道22、冷卻位11和出水通道23的每一路的冷卻液的流經距離相同。如此設置,通過將每個冷卻位11的冷卻液流經距離設置為相同,使得液冷分配模組2的壓力更加平均,一方面保證了液冷分配器21的使用壽命,另一方面保證了每個冷卻位11的冷卻效果更加一致。
為實現冷卻位11與進水通道22和出水通道23的連通,模組冷卻容器12上設置有進水支管1213和出水支管1214,冷卻位11通過進水支管1213與進水通道22連通,通過出水支管1214與出水通道23連通。同一冷卻位11的進水支管1213與液冷分配器21之間的進水通道22的距離,以及出水支管1214與液冷分配器21之間的出水通道23的距離之和為該冷卻位11的冷卻液的流經距離,且每個冷卻位11的上述流經距離相同。
可選地,本實施例中將出水通道23遠離液冷分配器21的一端與液冷分配器21連通,使得如圖1所示的最左側的冷卻位11內的冷卻液流經的進水通道22距離最小,但流經的出水通道23距離最大;最右側的冷卻位11內的冷卻液流經的進水通道22距離最大,但流經的出水通道23距離最小。
進水支管1213和出水支管1214均設置於殼體121的後側壁,可減少殼體121的前側壁的第二連接口1212佈設的訊號線。液冷分配器21與進水通道22之間、進水支管1213和出水支管1214均設置有控制閥,以便於操作者選擇性通斷相應通道。
本實施例中,液冷分配器21設置有兩個,兩個液冷分配器21並聯至進水通道22和出水通道23之間。通過並聯設置兩個液冷分配器21,設置為冗餘備份,在其中一個液冷分配器21出現故障時,可以採用另一個液冷分配器21繼續進行冷卻,保證了浸沒冷卻裝置的可靠性。
模組冷卻容器12設置有第一連接口1211,相鄰的兩個模組冷卻容器12內的待冷卻設備100能通過第一連接口1211連接,集水孔131的高度低於第一連接口1211。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圖式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其中,術語「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為兩個不同的位置。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含義。
本發明要求在2022年08月30日提交中國專利局、申請號為202211051087.6的中國專利申請的優先權,該申請的全部內容通過引用結合在本發明中。
100:待冷卻設備
1:箱體
11:冷卻位
12:模組冷卻容器
121:殼體
1211:第一連接口
1212:第二連接口
1213:進水支管
1214:出水支管
122:上蓋
1221:鉸鏈
123:密封件
124:鎖定件
13:集水器
131:集水孔
2:液冷分配模組
21:液冷分配器
22:進水通道
23:出水通道
〔圖1〕是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的浸沒冷卻裝置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的浸沒冷卻裝置的隱藏其中一個模組冷卻容器的上蓋的示意圖。
〔圖3〕是圖2中A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的一種浸沒冷卻裝置的集水器的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的另一種浸沒冷卻裝置的集水器的示意圖。
1:箱體
1213:進水支管
1214:出水支管
2:液冷分配模組
21:液冷分配器
22:進水通道
23:出水通道
Claims (15)
- 一種浸沒冷卻裝置,包括:箱體(1),該箱體(1)內設置有多個冷卻位(11),每個冷卻位(11)設置為容置待冷卻設備(100)並供冷卻液流通;多個模組冷卻容器(12),相互連接形成該箱體(1),每個模組冷卻容器(12)內部圍設的空間形成各自的冷卻位(11);以及液冷分配模組(2),包括液冷分配器(21),以及均與該液冷分配器(21)連通的進水通道(22)和出水通道(23),該多個冷卻位(11)均並聯連通在該進水通道(22)和該出水通道(23)之間,其中,該進水通道(22)被配置為讓冷卻液流入每個冷卻位(11)以對於每個冷卻位(11)內的該待冷卻設備(100)進行冷卻,該出水通道(23)被配置為讓每個冷卻位(11)內的冷卻液回流,經由該進水通道(22)、每個冷卻位(11)和該出水通道(23)的每一路的冷卻液的流經距離相同。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裝置,其中,每個模組冷卻容器(12)和每個模組冷卻容器(12)之間可拆卸連接。
- 如請求項2所述之裝置,其中,每個模組冷卻容器(12)包括第一安裝組件和第二安裝組件,每個模組冷卻容器(12)的第一安裝組件能與相鄰的模組冷卻容器(12)的第二安裝組件連接,以形成該箱體(1)。
- 如請求項2所述之裝置,其中,每個模組冷卻容器(12)設置有第一連接口(1211),相鄰的兩個模組冷卻容器(12)內的待冷卻設備(100)能通過該第一連接口(1211)連接。
- 如請求項4所述之裝置,其中,每個模組冷卻容器(12)內的最高液位低於該第一連接口(1211);或,該第一連接口(1211)密封設置。
- 如請求項4所述之裝置,其中,每個模組冷卻容器(12)包括殼體(121)和扣合於該殼體(121)上方的上蓋(122),該第一連接口(1211)設置於該殼體(121)的側壁。
- 如請求項2所述之裝置,其中,每個模組冷卻容器(12)設置有第二連接口(1212),每個模組冷卻容器(12)內的待冷卻設備(100)能通過該第二連接口(1212)與每個模組冷卻容器(12)的外部設備連接。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裝置,其中,該多個冷卻位(11)和該液冷分配器(21)之間的進水通道(22)的距離不等,該多個冷卻位(11)和該液冷分配器(21)之間的出水通道(23)的距離不等,每個冷卻位(11)和該液冷分配器(21)之間的進水通道(22)的距離加上每個冷卻位(11)和該液冷分配器(21)之間的出水通道(23)的距離的和為每個冷卻位(11)的冷卻液的流經距離。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裝置,其中,每個冷卻位(11)通過進水支管(1213)與該進水通道(22)連通,通過出水支管(1214)與該出水通道(23)連通,同一冷卻位(11)的進水支管(1213)與該液冷分配器(21)之間的進水通道(22)的距離,以及該出水支管(1214)與該液冷分配器(21)之間的出水通道(23)的距離之和為該冷卻位(11)的冷卻液的流經距離。
-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所述之裝置,其中,該液冷分配器(21)設置有兩個,兩個液冷分配器(21)並聯至該進水通道(22)和該出水通道(23)之間。
-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所述之裝置,其中,每個模組冷卻容器(12)內設置有與該出水通道(23)連通的集水器(13),該集水器(13)的上端面設置有集水孔(131),且該集水孔(131)相對於該每個模組冷卻容器(12)的底部的高度被配置為高於該待冷卻設備(100)。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裝置,其中,該多個模組冷卻容器(12)沿左右方向相互連接形成該箱體(1),該集水器(13)設置於對應的模組冷卻容器(12)在該左右方向上的側邊。
- 如請求項12所述之裝置,其中,該集水器(13)設置有兩個,兩個集水器(13)設置於對應的模組冷卻容器(12)在該左右方向上的相對兩側邊。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裝置,其中,該多個模組冷卻容器(12)沿左右方向相互連接形成該箱體(1),該集水器(13)設置於對應的模組冷卻容器(12)在垂直於該左右方向的前後方向上的側邊,該集水器(13)相對鄰近對應的出水通道(23)。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裝置,其中,每個模組冷卻容器(12)設置有第一連接口(1211),相鄰的兩個模組冷卻容器(12)內的待冷卻設備(100)能通過該第一連接口(1211)連接,該集水孔(131)的高度低於該第一連接口(1211)。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051087.6 | 2022-08-30 | ||
CN202211051087.6A CN115397209A (zh) | 2022-08-30 | 2022-08-30 | 浸没冷却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409497A TW202409497A (zh) | 2024-03-01 |
TWI840055B true TWI840055B (zh) | 2024-04-21 |
Family
ID=84123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1150453A TWI840055B (zh) | 2022-08-30 | 2022-12-28 | 浸沒冷卻裝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397209A (zh) |
TW (1) | TWI840055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046151A1 (en) * | 2008-10-23 | 2010-04-29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pumped immersion-cooling of an electronic subsystem |
US20150109729A1 (en) * | 2013-10-21 | 2015-04-23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Field-replaceable bank of immersion-cooled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separable heat sinks |
TWM628465U (zh) * | 2021-11-17 | 2022-06-21 | 新加坡商鴻運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種帶有可移動第二冷凝器的兩相浸沒式冷卻裝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38857A (zh) * | 2020-03-23 | 2021-09-24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冷却机柜、液冷服务器设备及系统 |
US11778778B2 (en) * | 2020-11-03 | 2023-10-03 | Cmotion Technologies Limited | Liquid-cooled container equipment |
US11395438B1 (en) * | 2021-01-08 | 2022-07-19 | Baidu Usa Llc | Localized fluid acceleration in immersed environment |
CN114006103A (zh) * | 2021-11-02 | 2022-02-01 | 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浸没式液冷电池系统 |
CN114554762A (zh) * | 2022-03-02 | 2022-05-27 | 天津商业大学 | 液冷服务器集群及数据中心液冷系统 |
CN216820514U (zh) * | 2022-03-15 | 2022-06-24 | 爱克普传热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 一种模块化相变液冷却装置 |
-
2022
- 2022-08-30 CN CN202211051087.6A patent/CN115397209A/zh active Pending
- 2022-12-28 TW TW111150453A patent/TWI840055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046151A1 (en) * | 2008-10-23 | 2010-04-29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pumped immersion-cooling of an electronic subsystem |
US20150109729A1 (en) * | 2013-10-21 | 2015-04-23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Field-replaceable bank of immersion-cooled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separable heat sinks |
TWM628465U (zh) * | 2021-11-17 | 2022-06-21 | 新加坡商鴻運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種帶有可移動第二冷凝器的兩相浸沒式冷卻裝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409497A (zh) | 2024-03-01 |
CN115397209A (zh) | 2022-11-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966611B (zh) | 一种液体浸没冷却式交换机及交换机组 | |
CN111031770A (zh) | 一种服务器机柜及服务器用换热设备柜 | |
CN211831631U (zh) | 一种小型一体化液冷散热箱 | |
WO2023116491A1 (zh) | 浸没式液冷设备和浸没式液冷系统 | |
WO2023134587A1 (zh) | 模块化风冷设备和冷却系统 | |
JP6422494B2 (ja) | モジュラー型スーパーコンピューター・アーキテクチャー | |
CN113038805A (zh) | 液冷柜、服务器冷却系统和数据中心 | |
US10881030B1 (en) | Electrical and liquid cooling midplane | |
CN115719842A (zh) | 一种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 |
TWI840055B (zh) | 浸沒冷卻裝置 | |
CN211745074U (zh) | 服务器机柜及服务器用换热设备柜 | |
WO2024017328A1 (zh) | 服务器及服务器系统 | |
CN219626737U (zh) | 电池包液冷装置 | |
CN216450023U (zh) | 浸没式液冷设备和浸没式液冷系统 | |
CN217241208U (zh) | 模块化风冷设备和冷却系统 | |
CN217608200U (zh) | 浸没式液冷装置及液冷系统 | |
CN216930671U (zh) | 液冷模块和液冷设备 | |
CN209914379U (zh) | 一种液冷服务器机柜 | |
CN219106301U (zh) | 一种动力电池水冷系统 | |
TW202127981A (zh) | 伺服器 | |
CN221202935U (zh) | 集装箱和集装箱数据中心 | |
CN221728345U (zh) | 一种交换机外壳 | |
CN115793805B (zh) | Pcie模组、电子设备及通讯设备 | |
CN221381648U (zh) | 一体液冷散热壳体结构及电子设备 | |
CN221532001U (zh) | Bms集成散热装置及电动车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