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9168B - 液體取樣裝置 - Google Patents

液體取樣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9168B
TWI839168B TW112111013A TW112111013A TWI839168B TW I839168 B TWI839168 B TW I839168B TW 112111013 A TW112111013 A TW 112111013A TW 112111013 A TW112111013 A TW 112111013A TW I839168 B TWI839168 B TW I83916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ing
liquid
tank
sampling device
inpu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110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劉興倫
郭峻延
李偉民
Original Assignee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91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9168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液體取樣裝置包括複數個取樣槽體、一輸入槽體、一廢液槽體及一驅動源。複數個取樣槽體成串列式連接,且取樣槽體之兩相鄰槽體間具有一連通管。輸入槽體與複數個取樣槽體之最前端槽體連接,廢液槽體與複數個取樣槽體之最末端槽體連接。驅動源與輸入槽體或廢液槽體連接,架構於驅動一液體自輸入槽體流入複數個取樣槽體及廢液槽體。連通管之一輸入端之水平高度低於連通管之一輸出端之水平高度,且連通管之最低水平高度至取樣槽體之底部的空間定義出一定量取樣體積。

Description

液體取樣裝置
本案係關於一種液體取樣裝置,尤指一種微量液體取樣裝置。
全球人口的增長和現代交通的發展不僅促進了國際貿易和經濟發展,也導致了傳染病的蔓延加劇。特別是在2019年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爆發時,病毒的廣泛傳播不僅影響了全球經濟,也為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截至今日,COVID-19已在全球造成超過6億例確診病例,並導致超過600萬例死亡。在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之前,臨床醫學一直在尋求針對可疑病例的現場診斷(或稱為即時檢驗(Point of Care Testing,簡稱POCT))解決方案,以便早期發現並預防疾病。儘管分子診斷能以出色的靈敏度和準確性檢測目標病原體,然而常規的分子診斷方法需要訓練有素的技術人員,昂貴的實驗室儀器和複雜的工作程序。因此,傳統的分子診斷不能滿足定點和實時疾病診斷的訴求。
「晶片實驗室」近年來發展已逐漸成熟,其核心概念為把不同檢測儀器設備功能微型化整併於同一檢測平台上,實現所謂即時檢驗的目標。此平台之關鍵技術包括:透過流體控制與微流體技術,建構具備「核酸萃取與純化」與「定量微量取樣與分注」功能之耗材卡匣,將原本複雜之操作流程化繁為簡,並透過光學、機構、電子控制、雲端數據之整合,建構全功能之可攜式檢測儀,將原有多台大型設備之關鍵功能,微型濃縮至一台桌上型設備,以滿足現場檢測與報告分析之需求。此全自動核酸檢測平台可應用於傳染性疾病檢測,不僅能改善現今核酸檢測僅能在特定的醫檢中心或實驗室執行檢測的限制,更能減少複雜操作程序及人為判讀可能造成的誤差判定,提供第一線人員(例如護士、醫生助理)快速且準確的傳染性疾病臨床診斷。
「定量微量取樣與分注」功能上日新月異,其中自動化三軸機械移液注液器雖在使用功能擴充性充足,但在開放狀態之移液過程具有交互感染問題存在,易形成偽陽或偽陰性結果產生。微流體裝置進行液體傳輸之優點在於可彈性設計流道結構並區分不同待測之液體樣本,另以流體控制方法驅動各通道內流體獨立傳輸,避免上述之交互感染問題。然而,細小流道的設計除了受限於模具生產要求外,也容易因模具重複使用的磨損造成流道結構劣化的問題。再者,利用微小氣壓控制微量液體的定量,需要複雜的閥門控制和精準的壓力調控才得以達成,因此控制成本較高。此外,習知技術的定量及取樣設計易受到樣本體積變異、樣本物化性質變異、塑膠成型的極限、封裝技術、控制系統感知器誤差和泵浦調控精準度影響,而造成定量精準度失效等相關問題。而隨著檢驗類別多樣化之趨勢,待測定量體積將會因標的物或反應試劑配方而異,故有必要提供一種簡便的具定量功能的液體取樣裝置,以改善習知技術的缺點,並滿足POCT產品之快速與多樣之市場趨勢。
本案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定量功能之液體取樣裝置,以達成多通道的核酸檢測設備所需之核酸萃取液之體積定量。
本案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定量功能之液體取樣裝置,以簡化控制程序及成本,降低定量所需之時間,且可依需求進行不同體積的定量及取樣。
為達上述目的,本案提供一種液體取樣裝置,包括複數個取樣槽體、一輸入槽體、一廢液槽體及一驅動源。複數個取樣槽體成串列式連接,且複數個取樣槽體之兩相鄰槽體間具有一連通管。輸入槽體與複數個取樣槽體之最前端槽體連接,廢液槽體與複數個取樣槽體之最末端槽體連接。驅動源與輸入槽體或廢液槽體連接,架構於驅動一液體自輸入槽體流入複數個取樣槽體及廢液槽體。連通管之一輸入端之水平高度低於連通管之一輸出端之水平高度,且連通管之最低水平高度至取樣槽體之底部的空間定義出一定量取樣體積。
在一實施例中,驅動源與輸入槽體連接,並提供一正壓。
在一實施例中,驅動源與廢液槽體連接,並提供一負壓。
在一實施例中,驅動源為泵浦或活塞,並經一進氣孔或一排氣孔提供氣體壓力至液體取樣裝置。
在一實施例中,連通管之輸入端至連通管之輸出端呈階梯式上升。
在一實施例中,連通管之輸入端至連通管之輸出端呈連續線形上升。
在一實施例中,各取樣槽體之底部具有一底孔,各取樣槽體透過底孔連通一輸出接頭,且輸出接頭連接一試管。
在一實施例中,輸入槽體透過一進液引道與複數個取樣槽體之最前端槽體連接,且進液引道之一輸出端與連通管之輸出端大致位於同一水平高度。
在一實施例中,廢液槽體透過一排液引道與複數個取樣槽體之最末端槽體連接,且排液引道之一輸入端與連通管之輸入端大致位於同一水平高度,而排液引道之一輸出端明顯高於連通管之輸出端。
體現本案特徵與優點的一些實施例將在後段的說明中詳細敘述。應理解的是本案能夠在不同的態樣上具有各種的變化,其皆不脫離本案的範圍,且其中的說明及圖式在本質上為說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案。
本案目的主要在於解決多通道的核酸檢測設備所需之核酸萃取液之體積定量。由於利用生化儀器進行檢測時,單一檢體常常需要同時檢驗不同的病原,且檢測的病原種類可能多達數十種,因此,為了要符合多通道檢測之需求,本案提供一種液體取樣裝置,具有將單一檢體之核酸萃取液做多通道定量之功能,且定量完成之核酸萃取液可直接注入檢測管,以利後續核酸檢測之進行。又,本案之液體取樣裝置尤指一種微量液體取樣裝置,主要用於微量生化檢測,例如不超過600微升或1豪升的微量生化檢測,但不以此為限。
第1A圖及第1B圖顯示本案液體取樣裝置之示意圖。如第1A圖及第1B圖所示,本案之液體取樣裝置1包括一輸入槽體11、複數個取樣槽體12、複數個連通管13、一廢液槽體14、以及一驅動源15。輸入槽體11係用於注入待取樣及定量之液體樣本,廢液槽體14係用於收集多餘之液體樣本,取樣槽體12則用於裝載及儲存欲取樣之液體樣本。複數個取樣槽體12係成串列式連接,且兩相鄰取樣槽體12間具有連通管13;亦即,複數個取樣槽體12透過連通管13彼此串接,以使液體可由前往後依序輸送,且。輸入槽體11係與複數個取樣槽體12之最前端槽體連接,廢液槽體14則係與複數個取樣槽體12之最末端槽體連接。驅動源15可為一氣壓源,例如但不限於泵浦或活塞,其係與輸入槽體11或廢液槽體14連接,架構於驅動液體自輸入槽體11流入複數個取樣槽體12及廢液槽體14。其中,如第1A圖所示,驅動源15可與輸入槽體11連接,並提供一正壓,以將液體從輸入槽體11往取樣槽體12及廢液槽體14推進。或如第1B圖所示,驅動源15可與廢液槽體14連接,並提供一負壓,以將輸入槽體11及取樣槽體12內的液體往廢液槽體14抽吸。
根據本案之構想,連通管13係連接於兩相鄰取樣槽體12之間,以供前端取樣槽體12中的液體流入後端取樣槽體12中,其中,連通管13與前端取樣槽體12之出液口連接的輸入端131之水平高度低於連通管13與後端取樣槽體12之進液口連接的輸出端132之水平高度,且連通管13之最低水平高度H至取樣槽體12底部B之空間為定量區域,定義出定量取樣之體積(如第1A圖及第1B圖斜線區域所示)。藉由氣壓驅動及連通管13輸入端131之水平高度低於輸出端132之水平高度的設計,可確保液體依序填充取樣槽體12並完成定量,且因無需依靠液體自身重力驅動流入定量區域,更可加速取樣時間,大幅降低取樣系統的操作時間。
如第1A圖及第1B圖所示,輸入槽體11與最前端之取樣槽體12透過一進液引道16連接,且進液引道16之輸出端與連通管13之輸出端132大致位於同一水平高度,但不以此為限。又,廢液槽體14與最末端之取樣槽體12透過一排液引道17連接,且排液引道17之輸入端與連通管13之輸入端131大致位於同一水平高度,而排液引道17之輸出端則明顯高於連通管13之輸出端132,但不以此為限。透過本案之槽體及管道設計,即可藉由驅動源15提供穩定的氣體壓力順暢地推進液體,同時完成定量取樣之目的。另一方面,在驅動源15未啟動時,液體無法在取樣槽體12中推進,更不會流入廢液槽體14。
第2A圖至第2C圖顯示本案液體取樣裝置之填液過程,其中驅動源15因設置位置可選擇故省略繪製。待取樣及定量之液體樣本係首先注入至輸入槽體11中,再由驅動源15進行氣壓驅動,使液體傳輸至取樣槽體12(如第2A圖所示)。當液體填充至取樣槽體12後,氣體壓力會驅動液體持續向廢液槽體14前進,當取樣槽體12內的液體水平液面低於槽體出液口(亦即連通管13的輸入端131)時,液體會被留置在定量區域,亦即留下目標取樣體積的液體,而多餘的液體將會被氣體壓力驅動流入後端的取樣槽體12(如第2B圖所示)。當液體傳輸至最末端的取樣槽體12,非留置於定量區域之液體將會被氣體壓力驅動而收集至廢液槽體14內部(如第2C圖所示)。
根據上述構想,本案之液體取樣裝置1在填液的整體過程中僅需由單一驅動源15提供正壓或負壓,經進氣孔或排氣孔提供氣體壓力至液體取樣裝置1來驅動液體的流動,並配合取樣槽體12及連通管13的結構設計,即可達成快速定量與取樣。其中,連通管13之最低水平高度H至取樣槽體12之底部B的空間即作為定量取樣之體積,且可根據需求客製定量區域的體積,例如透過調整連通管13之最低水平高度H或是取樣槽體12之截面積來達成。故本案可藉由所設計之取樣槽體12出液口與槽體底部的水平幾何高度差,進行液體的定量及取樣。此外,藉由串列式流道結構串聯多個取樣槽體12,即可透過單一驅動源及單向氣體及液體控制(單一流程)達到多槽體液體定量及取樣之目的。
第3A圖及第3B圖顯示本案第一示範例之液體取樣裝置示意圖。如圖所示,液體取樣裝置同樣包括輸入槽體11、複數個取樣槽體12、複數個連通管13、及廢液槽體14,並與驅動源(未圖示)連接以驅動填液過程,其中,連通管13輸入端131之水平高度低於連通管13輸出端132之水平高度,且連通管13之最低水平高度至取樣槽體12之底部的空間即為定量取樣之體積。因模具生產之限制,射出成型之取樣槽體12及連通管13分別在裝置之頂面及側面開口,再透過貼模封口並經氣密測試,即可用於液體取樣及定量。將待取樣及定量之液體注入至輸入槽體11,再控制驅動源進行氣壓驅動,使液體依序流經各取樣槽體12及連通管13,再將多餘的液體排出至廢液槽體14,即完成液體取樣及定量。
第4A圖及第4B圖顯示本案第一示範例之液體取樣裝置之輸出過程。在一實施例中,各取樣槽體12之底部係連通相對應的一輸出接頭2,且各輸出接頭2可連接一試管3。第4A圖係顯示液體取樣裝置之液體經氣壓驅動後,液體會留置在各取樣槽體12底部之定量區域,亦即留下目標取樣體積的液體,而多餘的液體則排出至廢液槽體14,此時即完成液體之定量。各取樣槽體12之底部係大致成漸縮的錐體結構,且具有一底孔121與輸出接頭2相連通。由於底孔121之孔徑小,故會形成流阻,使流入定量區域的液體可留置在槽體內而不往下洩漏。接著,可藉由連通輸出接頭2或試管3的負壓源驅使各取樣槽體12中的定量液體流入各試管3中而完成取樣輸出(如第4B圖所示),之後便可直接將試管3取下,送入自動化儀器進行後續的檢測分析。在一實施例中,試管3可為離心管(eppendorf tube),但不以此為限。
舉例來說,由於連通管13入口管徑越窄所需驅動壓力越高,會增加液體突破底孔121之風險,因此,底孔121最窄處的截面積與連通管13流道截面積的比值較佳為小於0.8。
第5A圖及第5B圖顯示本案第二示範例之液體取樣裝置示意圖。如圖所示,液體取樣裝置同樣包括輸入槽體11、複數個取樣槽體12、複數個連通管13、及廢液槽體14,並與驅動源(未圖示)連接以驅動填液過程,其中,連通管13輸入端131之水平高度低於連通管13輸出端132之水平高度,且連通管13之最低水平高度至取樣槽體12之底部的空間即為定量取樣之體積。此示範例與前述第一示範例之液體取樣裝置的差別主要在於取樣槽體12的形狀及截面積不同。第一示範例之取樣槽體12截面積大致呈圓形且尺寸略小,第二示範例之取樣槽體12截面積則因配合現行設備及模具生產限制而呈不規則狀,兩者也定義出不同的定量體積。可理解的是,各槽體之構形及配置係可因應產品需求及模具生產限制而調整,且各取樣槽體12之尺寸及連通管13之最低水平高度可依據取樣的定量需求而配置,不限於本案實施例所描述者。同樣地,第二示範例之液體取樣裝置亦可與輸出接頭2及試管3相連通進行取樣輸出,於此不再贅述。
根據本案之構想,連通管13輸入端131之水平高度係低於連通管13輸出端132之水平高度,而其實施方式可任意變換,亦即連通管13輸入端131至連通管13輸出端132之上升方式不限於第1A圖至第2C圖所示呈階梯式上升,或第3A圖至第5B圖所示呈連續線形上升。另一方面,彼此串接的複數個取樣槽體12除可設計為具有相同定量體積外,也可依需求而設計為具有不同定量體積的取樣槽體12。
本案進一步利用所提出之液體取樣裝置進行兩種不同液體輸入體積的取樣及定量。如下表1所示,欲執行的輸入體積分別為標準值的250微升與2.4倍標準值的600微升。藉由單一驅動源及單一流程驅動液體樣本朝向廢液槽體14流動,並依序將液體填充至各取樣槽體12,程序執行完成之最終狀態即如第2C圖所示。此次實驗之目標取樣體積為25微升,根據下表1所示之結果,不論使用標準體積或是2.4倍的標準體積,皆可完成體積定量。除此之外,由於取樣流程的簡化,其整體所耗費的取樣時間低於3分鐘,在相同取樣體積及通道數情況下,亦可較先前技術縮短約50%的取樣時間。 表1-定量後體積量測結果(體積單位為μL)
輸入 體積 取樣 槽體-1 取樣 槽體-2 取樣 槽體-3 取樣 槽體-4 取樣 槽體-5 取樣 槽體-6 標準差 平均取 樣體積
600 25.5 26.4 23.6 23.8 28.2 26.0 1.72 25.58
600 20.6 22.3 24.2 21.8 23.0 25.5 1.75 22.90
600 24.6 23.6 24.0 20.6 22.8 26.4 1.93 23.67
250 25.0 25.4 25.0 22.0 25.5 22.4 1.58 24.22
250 26.2 25.6 25.6 24.8 28.0 25.0 1.16 25.87
250 25.0 26.7 26.2 25.2 30.2 23.9 2.19 26.20
綜上所述,本案係提出一種液體取樣裝置,其係藉由取樣槽體出液口與槽體底部的水平幾何高度差,進行輸入液體的定量及取樣。此外,藉由串列式流道結構串聯多個取樣槽體,即可透過單一驅動源和單一流程達到多槽體液體定量及取樣之目的。本案之技術特點及優勢包括具有簡單的液體定量及取樣結構,由於液體定量及取樣體積由取樣槽體截面積與槽體出液口與槽體底部的水平幾何高度差所定義,故可藉由改變取樣槽體之出液口與槽體底部水平幾何高度差定義不同取樣體積,而因應多樣化的取樣體積需求。再者,此結構不受限於輸入液體體積變異以及液體物化性質影響其定量及取樣功能。又,本案之技術特點及優勢亦包括具有簡易的多槽體液體定量及取樣程序,由於串列式結構串聯多個取樣槽體,故可藉由單一正壓或負壓驅動源及單向氣體及液體控制,即可將輸入液體依序進行多槽體的液體定量及取樣,大幅減少控制程序的複雜性和大幅降低液體定量及取樣的操作時間。另外,本案之驅動源也無需精確控制,可使液體取樣裝置之結構簡化並降低成本。也由於本案之液體取樣裝置能滿足多樣輸入體積狀態之定量及取樣,且具有快速、結構精簡與高封裝選擇性等優點,可滿足POCT產品之快速與多樣之市場趨勢。
縱使本發明已由上述實施例詳細敘述而可由熟悉本技藝人士任施匠思而為諸般修飾,然皆不脫如附申請專利範圍所欲保護者。
1:液體取樣裝置
11:輸入槽體
12:取樣槽體
121:底孔
13:連通管
131:輸入端
132:輸出端
14:廢液槽體
15:驅動源
16:進液引道
17:排液引道
2:輸出接頭
3:試管
H:連通管最低水平高度
B:取樣槽體底部
第1A圖及第1B圖顯示本案液體取樣裝置之示意圖。 第2A圖至第2C圖顯示本案液體取樣裝置之填液過程。 第3A圖及第3B圖顯示本案第一示範例之液體取樣裝置示意圖。 第4A圖及第4B圖顯示本案第一示範例之液體取樣裝置之輸出過程。 第5A圖及第5B圖顯示本案第二示範例之液體取樣裝置示意圖。
1:液體取樣裝置
11:輸入槽體
12:取樣槽體
13:連通管
131:輸入端
132:輸出端
14:廢液槽體
15:驅動源
16:進液引道
17:排液引道
H:連通管最低水平高度
B:取樣槽體底部

Claims (12)

  1. 一種液體取樣裝置,包括:複數個取樣槽體,該複數個取樣槽體成串列式連接,且該複數個取樣槽體之兩相鄰槽體間具有一連通管;一輸入槽體,與該複數個取樣槽體之最前端槽體連接;一廢液槽體,與該複數個取樣槽體之最末端槽體連接;以及一驅動源,與該輸入槽體或該廢液槽體連接,架構於驅動一液體自該輸入槽體依序流入該複數個取樣槽體及該廢液槽體,其中,該連通管之一輸入端之水平高度低於該連通管之一輸出端之水平高度,且該連通管之最低水平高度至該取樣槽體之底部的空間定義出一定量取樣體積。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液體取樣裝置,其中該驅動源與該輸入槽體連接,並提供一正壓。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液體取樣裝置,其中該驅動源與該廢液槽體連接,並提供一負壓。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液體取樣裝置,其中該驅動源為泵浦或活塞。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液體取樣裝置,其中該驅動源經一進氣孔或一排氣孔提供氣體壓力至該液體取樣裝置。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液體取樣裝置,其中該連通管之該輸入端至該連通管之該輸出端呈階梯式上升。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液體取樣裝置,其中該連通管之該輸入端至該連通管之該輸出端呈連續線形上升。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液體取樣裝置,其中各該取樣槽體之底部具有一底孔。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液體取樣裝置,其中各該取樣槽體透過該底孔連通一輸出接頭。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液體取樣裝置,其中該輸出接頭連接一試管。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液體取樣裝置,其中該輸入槽體透過一進液引道與該複數個取樣槽體之最前端槽體連接,且該進液引道之一輸出端與該連通管之該輸出端大致位於同一水平高度。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液體取樣裝置,其中該廢液槽體透過一排液引道與該複數個取樣槽體之最末端槽體連接,且該排液引道之一輸入端與該連通管之該輸入端大致位於同一水平高度,而該排液引道之一輸出端明顯高於該連通管之該輸出端。
TW112111013A 2023-03-24 液體取樣裝置 TWI839168B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39168B true TWI839168B (zh) 2024-04-1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291175A1 (en) 2018-05-16 2021-09-23 Microfluidic Chipshop Gmbh Fluidic system for taking in, dispensing and moving liquids, method for processing fluids in a fluidic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291175A1 (en) 2018-05-16 2021-09-23 Microfluidic Chipshop Gmbh Fluidic system for taking in, dispensing and moving liquids, method for processing fluids in a fluidic system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84571B (zh) 一种特定反应蛋白crp的双池子测量方法及装置
US9914119B2 (en) Test cartridge with integrated transfer module
CN108704677B (zh) 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含其的分析仪器
CN107199061B (zh) 一种多任务全自动生化检测芯片的使用方法
US20040132218A1 (en) Self-contained microfluidic biochip and apparatus
CN107129930A (zh) 一种全集成核酸检测微流控芯片及其使用方法
WO2022062283A1 (zh) 用于定量处理液体的装置
CN111394234B (zh) 一种用于核酸扩增的数字化芯片及方法
JP4556194B2 (ja) 生体試料反応方法
US20210123903A1 (en) Micro-fluidic Chip and Analytical Instrument Provided with the Micro-fluidic Chip
KR102651768B1 (ko) 분석을 실시하기 위한 유체 시스템
WO2020107641A1 (zh) 一种设置有微流控或纳米流控结构的生物反应装置
CN111495451A (zh) 生化指标检测集成芯片及其检测的方法和应用
KR102381134B1 (ko) 유체 분석용 마이크로 칩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전자 증폭 방법
WO2007058077A1 (ja) 遺伝子検査方法、遺伝子検査用マイクロリアクタ、および遺伝子検査システム
TWI839168B (zh) 液體取樣裝置
JP4706883B2 (ja) 生体試料定量方法
CN111948409B (zh) 一种微流控测试卡、测试卡组件、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13842962A (zh) 基于电润湿的浓度均一化微流控芯片及浓度均一化方法
CN207533259U (zh) Elisa检测微流控芯片和elisa检测微流控芯片体系
CN110711614A (zh) 一种设置有微流控或纳米流控结构的多通道生物反应装置
US11904313B2 (en) Liquid quantifying devic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113030452B (zh) 用于微量液体分析的蒸发效应补偿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19417492U (zh) 一种测试卡检测装置
CN220201929U (zh) 一种基于恒温扩增检测原理的微流控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