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9001B - 直流偏移校正裝置及其直流偏移校正方法 - Google Patents

直流偏移校正裝置及其直流偏移校正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9001B
TWI839001B TW111146525A TW111146525A TWI839001B TW I839001 B TWI839001 B TW I839001B TW 111146525 A TW111146525 A TW 111146525A TW 111146525 A TW111146525 A TW 111146525A TW I839001 B TWI839001 B TW I83900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unit
offset
corrected
offset corr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465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425590A (zh
Inventor
楊順斌
Original Assignee
立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立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立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465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39001B/zh
Priority to US18/082,592 priority patent/US20240187112A1/en
Priority to CN202211686199.9A priority patent/CN1181577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90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9001B/zh
Publication of TW2024255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25590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04B17/21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for calibration; for correcting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04B1/30Circuits for homodyne or synchrodyne 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DDEMODULATION OR TRANSFERENCE OF MODULATION FROM ONE CARRIER TO ANOTHER
    • H03D3/00Demodulation of angle-, frequency- or phase- modulated oscillations
    • H03D3/007Demodulation of angle-, frequency- or phase- modulated oscillations by converting the oscillations into two quadrature related signals
    • H03D3/008Compensating DC off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0082Monitoring; Testing using service channels; using auxiliary channels
    • H04B17/0085Monitoring; Testing using service channels; using auxiliary channels using test signal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6Dc level restoring means; Bias distortion correction ; Decision circuits providing symbol by symbol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DDEMODULATION OR TRANSFERENCE OF MODULATION FROM ONE CARRIER TO ANOTHER
    • H03D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demodulation or transference of modulation from one carrier to another covered by H03D
    • H03D2200/0041Functional aspects of demodulators
    • H03D2200/0047Offset of DC voltage or 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04B1/30Circuits for homodyne or synchrodyne receivers
    • H04B2001/305Circuits for homodyne or synchrodyne receivers using dc offset compensation techniqu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asurement Of Current Or Voltage (AREA)
  • Amplifiers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Abstract

一種直流偏移校正裝置及方法,用於校正待校正單元的直流偏移。直流偏移校正裝置包含訊號產生單元、待校正單元、測量單元及補償單元。直流偏移校正方法包括使待校正單元輸出因訊號飽和現象而產生的截波訊號,接收與截波訊號有關的接收訊號,其中接收訊號包括起因於截波訊號的偶數次諧波,測量偶數次諧波的強度,根據偶數次諧波的強度計算獲得直流偏移調整值,及根據直流偏移調整值調整待校正單元,以校正其直流偏移。

Description

直流偏移校正裝置及其直流偏移校正方法
本發明關於電子電路,特別是一種直流偏移校正裝置及其直流偏移校正方法。
在電子電路中,訊號常由於阻抗值誤差等因素而發生直流偏移,進而造成訊號失真,使得電路可能無法維持於較佳操作狀態。在相關技術中,可在通訊裝置的訊號傳送路徑中配置直流偏移測量電路,藉以測量及偵測傳送訊號的直流偏移,且據此對直流偏移進行校正或補償。然而,這可能導致電路的複雜度增加及電路面積增加。此外,在一些電路設計中,可不在訊號傳送路徑中配置直流偏移測量電路,在此情形中,可手動調整以直流偏移,然而此舉速度緩慢且常無法如期望有效的消除直流偏移。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直流偏移校正裝置,包括訊號產生單元、待校正單元、測量單元及補償單元。訊號產生單元提供第一訊號。待校正單元耦接於訊號產生單元,可接收第一訊號且據此輸出第二訊號,其中第二訊號為截波訊號。測量單元耦接於待校正單元,可接收與第二訊號有關的接收訊號,其中接收訊號包括由截波訊號產生的偶數次諧波,測量單元測量偶數次諧波的強度。補償單元耦接於測量單元及待校正單元,可用以根據偶數次諧波的強度來計算獲得直流偏移調整值,且根據直流偏移調整值調整待校正單元。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直流偏移校正方法,用於校正待校正單元的直流偏移。直流偏移校正方法包括:使待校正單元輸出第二訊號,其中第二訊號因待校正單元的訊號飽和現象而發生截波,且其中第二訊號更因校正單元的直流偏移發生非對稱截波;接收與第二訊號有關的接收訊號,其中接收訊號包括起因於非對稱截波的偶數次諧波;測量偶數次諧波的強度;根據偶數次諧波的強度計算獲得直流偏移調整值;及根據直流偏移調整值調整待校正單元,以校正直流偏移。
1:通訊電路
10:直流偏移校正裝置
11:訊號產生單元
110:訊號產生器
112:訊號放大器
12:待校正單元
120:直流偏移校正電路
122:待校正電路
13:測量單元
130:類比數位轉換器
132:諧波測量電路
14:補償單元
140:計算電路
142:記憶體
15:傳送器
16:傳送天線
17:接收天線
18:接收器
200:直流偏移校正方法
S200至S208:步驟
Mag,M1,M2,M3,Mmin1,Mmin2:偶數次諧波的強度
OFST:直流偏移調整值
v1~v5,v3-1,v3-2,v3-3:直流偏移調整值
d1,d2:掃描間距
RF1,RF2:無線訊號
Sref:參考訊號
Sa:第一訊號
Sc:第二訊號
Sd:數位訊號
Sr,Srx:接收訊號
Stx:傳送訊號
V:電壓
t:時間
n:頻率索引
dB:分貝
第1圖係為本發明實施例之一種通訊電路之方塊圖。
第2圖係為第1圖之直流偏移校正裝置的直流偏移校正方法之流程圖。
第3圖係為本發明實施例之對稱截波之波形圖。
第4圖顯示第3圖之對稱截波的頻率成分。
第5圖係為本發明實施例之不對稱截波之波形圖。
第6圖顯示第5圖之不對稱截波的頻率成分。
第7圖係為使用第一間距的偶數次諧波之直流偏移反應。
第8圖係為使用第二間距的偶數次諧波之直流偏移反應。
第1圖係為本發明實施例之一種通訊電路1之方塊圖。通訊電路1包括直流偏移校正裝置10、傳送器15、傳送天線16、接收天線17及接收器18。舉例而言,傳送天線16及/或接收天線17可包括常見的射頻天線,例如,按照工作頻段 不同,天線可包括短波天線、超短波天線及微波天線,按方向性不同,天線可包括全向天線及定向天線,以及按外形不同,天線可包括線狀天線及面狀天線,本發明對此不加限制。
在一些實施例中,直流偏移校正裝置10可包括訊號產生單元11、待校正單元12、測量單元13及補償單元14,其中訊號產生單元11、待校正單元12、傳送器15及傳送天線16可依序耦接,以形成訊號的傳送路徑。接收天線17、接收器18、測量單元13及補償單元14可依序耦接,以形成訊號的接收路徑。換句話講,訊號產生單元11及待校正單元12可設置在訊號的傳送路徑中,且測量單元13及補償單元14可設置在訊號的接收路徑中。在一些實施例中,測量單元13及補償單元14可整合在一起。
在上述實施例中,訊號產生單元11可提供第一訊號Sa。待校正單元12可耦接於訊號產生單元11,且接收第一訊號Sa。根據第一訊號Sa,待校正單元12可輸出第二訊號Sc,其中第二訊號Sc可發生截波,亦即第二訊號Sc可為截波訊號,且進一步講,截波訊號包括對稱截波訊號及不對稱截波訊號,分別如第3圖及第5圖所示,在後續段落中會解釋。測量單元13可耦接於待校正單元12,且接收與第二訊號Sc有關的接收訊號Sr,其中接收訊號Sr包括由截波訊號產生的偶數次諧波。測量單元13可測量偶數次諧波的強度Mag。補償單元14可耦接於測量單元13,且可根據偶數次諧波的強度Mag計算獲得直流偏移調整值OFST。補償單元14可進一步耦接於待校正單元12,使得待校正單元12接收直流偏移調整值OFST,且據此加以調整待,以減少或消除待校正單元12的直流偏移。
在一些實施例中,舉例而言,訊號產生單元11可包括訊號產生器110 及訊號放大器112。待校正單元12可包括直流偏移校正電路120及待校正電路122。訊號產生器110、訊號放大器112、直流偏移校正電路120、待校正電路122及傳送器15可依序耦接。
在上述實施例中,訊號產生器110可產生參考訊號Sref。在一些實施例中,訊號產生器110可包括正弦波產生器,且參考訊號Sref可包括正弦波。訊號放大器112可接收參考訊號Sref,及根據預定增益放大參考訊號Sref,以輸出第一訊號Sa。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訊號Sa可具有第一振幅。訊號放大器112可包括增益可調放大器。訊號放大器112的增益可根據不同的待校正單元而設定為不同。舉例而言,可設定訊號放大器112的增益,以放大訊號產生器110產生的參考訊號Sref,使得放大後所產生的第一訊號Sa的第一振幅超過待校正單元12的線性工作範圍,亦即使待校正單元12發生飽和。因此,待校正單元12的輸出訊號(亦即第二訊號Sc)發生截波(clipping)。在該實施例中,針對不同的待校正單元12,訊號放大器112可具有不同的預定增益,且如此之預定增益例如可儲存於訊號放大器112的內部暫存器。當針對待校正單元12進行直流偏移校正時,訊號放大器112可從內部暫存器讀取對應的預定增益,及依據該預定增益對參考訊號Sref進行放大。在一些實施例中,亦可使用訊號放大器112的最大增益作為預定增益。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訊號Sc可具有第二振幅,如上所述,由於第一訊號Sa的第一振幅超過待校正單元12的線性工作範圍,使得其輸出的第二訊號Sc發生截波。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待校正單元12中,待校正電路122可為數位類比轉換器(DAC),其可用以將數位訊號轉換為類比訊號。惟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待校正電路122亦可包括類比數位轉換器(ADC)、混頻器(mixer)、功率放大器(PA)、低雜訊放大器(LNA)、運算放大器(OP)、及其組合。進一步講, 在待校正電路122包含功率放大器(PA)的實施例中,功率放大器例如可包括可變增益放大器(Variable Gain Amplifier,VGA)及轉導放大器(transconductance amplifier)。
在一些實施例中,待校正單元12輸出的第二訊號Sc可為類比訊號。如第1圖所示,第二訊號Sc可經由傳送器15及傳送天線16發送出去,以形成第一無線訊號RF1。具體而言,傳送器15可包括混頻器、濾波器、及功率放大器。混頻器可將第二訊號Sc上轉換至射頻範圍,功率放大器可放大上轉換後的訊號,及濾波器可對上轉換後的訊號或放大後的訊號進行濾波,以使傳送器15輸出傳送訊號Stx。傳送天線16可發送傳送訊號Stx以形成第一無線訊號RF1。
在一些實施例中,接收天線17可接收與第一無線訊號RF1有關的第二無線訊號RF2,且根據第二無線訊號RF2產生接收訊號Srx,接收器18可根據訊號Srx產生接收訊號Sr。具體而言,接收器18可包含低雜訊放大器、混頻器及濾波器。在接收器18中,低雜訊放大器可將訊號Srx放大,濾波器可過濾放大後訊號中的雜訊,且混頻器可對濾波後訊號進行下轉換以產生接收訊號Sr。在此情形中,接收訊號Sr相關於與第二訊號Sc。
在一些實施例中,舉例而言,測量單元13可包括類比數位轉換器130及諧波測量電路132。補償單元14可包括計算電路140及記憶體142。接收器18、類比數位轉換器130、諧波測量電路132及計算電路140可依序耦接。詳細而言,補償單元14的計算電路140可耦接於待校正單元12的直流偏移校正電路120,且補償單元14的記憶體142可耦接於計算電路140。
在另一些實施例中,測量單元13的類比數位轉換器130亦可耦接於待校正單元12的待校正電路122,以從待校正電路122接收第二訊號Sc,在此情形中,第二訊號Sc即為接收訊號Sr。
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測量單元13的類比數位轉換器130將接收訊號Sr由類比轉換為數位形式,以產生數位訊號Sd,且諧波測量電路132可基於數位訊號Sd獲得偶數次諧波的強度Mag。舉例而言,諧波測量電路132可對數位訊號Sd使用快速傅立葉轉換或其他離散傅立葉轉換來進行時域至頻域轉換,以獲得基頻及複數個諧波的強度,如第4圖及第6圖所示,在後續段落中會解釋。複數個諧波可包括偶數次諧波,例如直流組成(0次諧波)、2次諧波、4次諧波等。
在上述實施例中,補償單元14的計算電路140可根據強度Mag進行計算,以獲得直流偏移調整值OFST。進一步講,待校正單元12的直流偏移校正電路120例如可根據直流偏移調整值OFST來改變待校正電路122的直流準位,從而改變待校正單元12的直流準位。舉例而言,直流偏移校正電路120可包括可變電阻,其可根據直流偏移調整值OFST來改變阻值,從而改變待校正單元12的直流準位。在另一些實施例中,直流偏移校正電路120可包括直流補償電路,其可根據直流偏移調整值OFST提供校正值,以補償待校正單元12的直流準位。
在上述實施例中,根據直流偏移調整值OFST,直流偏移校正電路120調整待校正單元12,使得測量單元13測量到的下一偶數次諧波的強度Mag降低,例如降低到等於或小於預設值。舉例而言,在時間點t1,測量單元13測量偶數次諧波的強度為第一強度,計算電路140據此獲得直流偏移調整值OFST為第一直流偏移調整值,直流偏移校正電路120根據第一直流偏移調整值調整待校正單元 12,使得在後續的時間點t2,測量單元13測量偶數次諧波的強度為第二強度,其中第二強度小於第一強度。在上述實施例中,偶數次諧波的強度的變化趨勢可用以輔助判斷直流偏移的校正方向。例如,在上述調整過程中,以直流偏移校正電路120為可變電阻為例,其根據第一直流偏移調整值(例如,初始的直流偏移調整值)增加阻值,使得在時間點t1之後的時間點t3,測量單元13測量偶數次諧波的強度為第三強度,若第三強度大於第一強度,可判定作為直流偏移校正電路120的可變電阻的校正方向錯誤。據此,可變更校正方向,例如降低可變電阻的阻值,從而達到降低偶數次諧波強度的目的。
在上述實施例中,記憶體142可儲存預設值、偶數次諧波的強度Mag、及直流偏移調整值OFST。舉例而言,記憶體142可儲存選定偶數次諧波的強度Mag,例如2次諧波的強度、4次諧波的強度、6次諧波的強度、或全部的偶數次諧波之強度。當偶數次諧波的強度Mag大於或等於預設值時,判定需對待校正單元12的直流偏移進行校正。計算電路140可輸出直流偏移調整值OFST至直流偏移校正電路120,以達成直流偏移補償;當偶數次諧波的強度Mag小於預設值時,判定無需對待校正單元12的直流偏移進行校正,計算電路140可不輸出直流偏移調整值OFST或輸出等於零的直流偏移調整值OFST至直流偏移校正電路120。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預設值係根據測量單元13的靈敏度加以設定,或根據直流偏移校正電路120所應用的通訊裝置的通訊系統規格加以設定。詳細而言,以測量單元13的靈敏度為例,測量單元13本身可具有一雜訊位準,雜訊位準越低,測量單元13的靈敏度越高。預設值可設定為等於或高於該雜訊位準。以預設值等於該雜訊位準為例,當測量單元13測量到的偶數次諧波的強度Mag大於雜訊位準時,判定測得偶數次諧波,進而判定需對待校正單元的直流偏 移進行校正。在校正過程中,根據直流偏移調整值OFST調整待校正單元12,直到測量單元13測量到的偶數次諧波的強度Mag等於或小於雜訊位準。當測量單元13測量之偶數次諧波的強度小於靈敏度時,判定該偶數次諧波的強度值不可靠,進而判定無需對待校正單元的直流偏移進行校正。
在一些實施例中,計算電路140可以預設間距(step size)掃過預設範圍的所有直流偏移調整值OFST,將直流偏移調整值OFST及偶數次諧波的強度Mag儲存於記憶體142。舉例而言,預設間距可為500毫伏(mV),預設範圍可為-1000mV至1000mV之間,計算電路140可間隔500mV掃過-1000mV至1000mV之間的5個直流偏移調整值OFST。分別根據這5個直流偏移調整值OFST,對待校正單元12的直流偏移進行校正,使得測量單元後續分別獲得5個對應的校正後的強度Mag。將這5個直流偏移調整值OFST及5個校正後的強度Mag儲存於記憶體142。之後,將對應於最小強度Mag的直流偏移調整值OFST輸出至直流偏移校正電路120以進行直流偏移補償。
下文結合第3圖~第6圖進行說明。若待校正單元12存在直流偏移,第二訊號Sc可發生不對稱截波,亦即,波峰與波谷被截波的程度不同,在此情形中,接收訊號Sr包含偶數次諧波。反之,若待校正單元12無直流偏移,第二訊號Sc可發生對稱截波,亦即,波峰與波谷被截波的程度相同,在此情形中,接收訊號Sr不包含偶數次諧波,例如僅包含奇數次諧波。不對稱截波導致產生接收訊號Sr中的偶數次諧波,因此可依據接收訊號Sr中是否存在偶數次諧波來判定是否發生不對稱截波,從而判定待校正單元12是否存在直流偏移。換句話說,接收訊號Sr中的偶數次諧波係起因於待校正單元12的直流偏移。
第3圖係為對稱截波之波形圖,其中橫軸為以微秒(μs)為單位的時間t,縱軸為以伏特為單位的電壓V。如第3圖所示,待校正單元12無直流偏移,其輸出訊號(亦即,第二訊號Sc)發生對稱截波,波峰位置(大約於1.5微秒至3.5微秒之間)與波谷位置(大約於6.5微秒至8.5微秒之間)被截波的程度相同。第4圖顯示第3圖之對稱截波的頻率成分,其中橫軸為以頻率索引n,縱軸為以db為單位的強度。第4圖顯示頻率組成41、43、45及47具有較大強度,且分別代表基頻、3次諧波、5次諧波、7次諧波,在此情形中,偶數次諧波的強度極小或無法測得。
第5圖係為不對稱截波之波形圖。如第5圖所示,待校正單元12存在直流偏移,其輸出訊號(亦即,第二訊號Sc)發生不對稱截波,波峰位置(大約於1.8微秒至3.2微秒之間)與波谷位置(大約於6微秒至9微秒之間)被截波的程度不同。第6圖顯示第5圖之對稱截波的頻率成分,其顯示頻率組成60至67具有較大強度,其中頻率組成61、63、65及67分別代表基頻、3次諧波、5次諧波、7次諧波,頻率組成60、62、64及66分別代表直流組成、2次諧波、4次諧波及6次諧波。因此,當待校正單元12存在直流偏移時,測量單元13可偵測到偶數次諧波。此外,無論對稱截波或不對稱截波,測量單元13皆可偵測到奇數次諧波。
在上述實施例中,在通訊電路1的傳送路徑上,並未設置直流偏移測量電路來消除直流偏移(DC offset)。通訊電路1利用接收路徑的測量單元及補償單元來輔助消除傳送路徑上之待校正單元的直流偏移,可減少電路面積及減少製造費用。
第2圖係為直流偏移校正裝置10的直流偏移校正方法200之流程圖。方法200包括步驟S200至S208,步驟S200及S201用以產生截波訊號,步驟S202至 S208用以根據偶數次諧波的強度對待校正單元的直流偏移進行校正。任何合理的步驟改變或調整都落在本公開內容的範圍內。步驟S200至S208解釋如下:步驟S200:藉由訊號產生單元11,產生參考訊號Sref並放大該參考訊號Sref,以輸出第一訊號Sa;步驟S201:藉由待校正單元12接收第一訊號Sa以輸出第二訊號Sc,其中第二訊號Sc因待校正單元12的訊號飽和現象發生截波,其中第二訊號Sc更因待校正單元12的直流偏移發生非對稱截波;步驟S202:藉由測量單元13接收與第二訊號Sc有關的接收訊號Sr,其中接收訊號Sr包括起因於非對稱截波的偶數次諧波;步驟S204:藉由測量單元13測量偶數次諧波的強度Mag;步驟S206:藉由補償單元14,根據偶數次諧波的強度Mag計算獲得直流偏移調整值OFST;步驟S208:藉由直流偏移校正電路120,根據直流偏移調整值OFST調整待校正單元12,以校正直流偏移。
步驟S200的解釋可於前面段落找到,在此不再贅述。以下參考第7圖及第8圖對步驟S201至S208進行解釋。第7圖及第8圖分別為使用第一間距及的第二間距所產生的偶數次諧波之直流偏移反應,其中橫軸代表直流偏移調整值OFST,縱軸代表強度Mag。
參考第7圖,可循環執行步驟S201及S204,以獲得第一預設範圍之內的最小強度。計算電路140可以第一間距掃過第一預設範圍以獲得偶數次諧波的粗略最小強度。舉例而言,第一預設範圍可介於v1至v5之間,第一間距可為d1, 偶數次諧波可為2次諧波。在第一迴圈中,計算電路140將直流偏移調整值OFST設定至v1,直流偏移校正電路120據此改變待校正單元12的直流準位。待校正單元12輸出發生截波的第二訊號Sc。測量單元13接收與第二訊號Sc有關的接收訊號Sr(步驟S202),以及測量獲得2次諧波的強度M1(步驟S204)。類似的進行第二至第五迴圈,分別獲得直流偏移調整值OFST分別為v2、v3、v4及v5時的2次諧波的強度,例如分別為M2、Mmin1、M2及M1,藉以完成第一預設範圍的2次諧波的強度掃描。在本實施例中,記憶體142可儲存第一預設範圍內的5個直流偏移調整值OFST(v1、v2、v3、v4及v5)及對應之2次諧波的5個強度(M1、M2、Mmin1、M2及M1)。
由於強度Mmin1小於強度M1、M2,因此可判定強度Mmin1為第一預設範圍內的最小強度,且較佳的直流偏移調整值OFST落在v3附近。根據第一預設範圍的結果,判定第二預設範圍,其中第二預設範圍小於第一預設範圍,且涵蓋最小強度Mmin1對應的直流偏移調整值OFST(亦即,v3)。
參考第8圖,計算電路140可繼續以第二間距掃過第二預設範圍以獲得2次諧波的精細最小強度。舉例而言,第二預設範圍可介於v2至v4之間,第二間距可為d2,第二間距d2可小於第一間距d1。類似於上述內容,可分別獲得直流偏移調整值OFST分別為v2、v3-1、v3-2、v3-3及v4時的2次諧波的強度,例如分別為M2、M3、Mmin2、M3及M2,藉以完成第二預設範圍的2次諧波的強度掃描。
由於強度Mmin2小於強度M2、M3,因此可判定強度Mmin2為第二預設範圍內的最小強度,且較佳的直流偏移調整值OFST落在v3-2附近。計算電路140可將強度Mmin2與預設值作比較,若強度Mmin2等於或小於預設值,則可輸 出v3-2作為較佳的直流偏移調整值OFST至直流偏移校正電路120(步驟S206)。
在上述實施例中,可省略第二預設範圍的強度掃描,在此情形中,計算電路140可將強度Mmin1與預設值作比較,若強度Mmin1等於或小於預設值,則可輸出v3作為較佳的直流偏移調整值OFST至直流偏移校正電路120。在其他實施例中,直流偏移校正方法200可依據前述原則以更小間距掃過更小預設範圍以獲得2次諧波的更精細的最小強度,直到到達直流偏移調整值OFST的最小調整間距為止。
在步驟S208,直流偏移校正電路120根據直流偏移調整值OFST調整待校正單元12以校正直流偏移。
在本發明實施例揭露的直流偏移校正裝置及直流偏移校正方法中,可不在通訊電路1的傳送路徑上設置直流偏移測量電路來消除直流偏移(DC offset)。通訊電路1利用接收路徑的測量單元及補償單元來輔助消除傳送路徑上之待校正單元的直流偏移,可減少電路面積及減少製造費用。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通訊電路
10:直流偏移校正裝置
11:訊號產生單元
110:訊號產生器
112:訊號放大器
12:待校正單元
120:直流偏移校正電路
122:待校正電路
13:測量單元
130:類比數位轉換器
132:諧波測量電路
14:補償單元
140:計算電路
142:記憶體
15:傳送器
16:傳送天線
17:接收天線
18:接收器
Mag:偶數次諧波的強度
OFST:直流偏移調整值
RF1,RF2:無線訊號
Sref:參考訊號
Sa:第一訊號
Sc:第二訊號
Sd:數位訊號
Sr,Srx:接收訊號
Stx:傳送訊號

Claims (20)

  1. 一種直流偏移校正裝置,包括:一訊號產生單元,提供一第一訊號;一待校正單元,耦接於該訊號產生單元,該待校正單元用以接收該第一訊號且據此輸出一第二訊號,其中該第二訊號為一截波訊號(clipped signal);一測量單元,耦接於該待校正單元,該測量單元用以接收與該第二訊號有關的一接收訊號,其中該接收訊號包括由該截波訊號產生的一偶數次諧波,該測量單元測量該偶數次諧波的一強度;及一補償單元,耦接於該測量單元及該待校正單元,該補償單元用以根據該偶數次諧波的該強度計算獲得一直流偏移調整值,且根據該直流偏移調整值調整該待校正單元。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直流偏移校正裝置,其中訊號產生單元包括:一訊號產生器,用以產生一參考訊號;及一訊號放大器,耦接該訊號產生器,該訊號放大器用以接收該參考訊號,且放大該參考訊號,以輸出該第一訊號。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直流偏移校正裝置,其中:該訊號產生器包括一正弦波產生器,且該參考訊號包括一正弦波;及該訊號放大器包括一增益可調放大器。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直流偏移校正裝置,其中該接收訊號為該第二訊號。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直流偏移校正裝置,其中:該第二訊號係利用一傳送天線發送出去,以形成一第一無線訊號;及利用一接收天線接收與第一無線訊號有關的一第二無線訊號,且根據該第二無線訊號產生該接收訊號。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直流偏移校正裝置,其中該測量單元包括:一類比數位轉換器,該類比數位轉換器根據該接收訊號產生一數位訊號;及一諧波測量電路,耦接於該類比數位轉換器,且基於該數位訊號獲得該偶數次諧波的該強度。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直流偏移校正裝置,其中該待校正單元包括:一待校正電路;及一直流偏移校正電路,耦接於該待校正電路,且該根據該直流偏移調整值改變該待校正電路的一直流準位。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直流偏移校正裝置,其中:該直流偏移校正電路包括一可變電阻,該直流偏移校正電路用以根據該直流偏移調整值改變該可變電阻的一阻值,以改變該待校正電路的該直流準位。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直流偏移校正裝置,其中:該直流偏移校正電路包括一直流補償電路,該直流補償電路用以根據該直流偏移調整值提供一校正值,以補償該待校正電路的該直流準位。
  10. 如請求項7所述之直流偏移校正裝置,其中該待校正電路包括一數位類比轉換器、一類比數位轉換器、一混頻器、一功率放大器、一低雜訊放大器及一運算放大器中之一種組合。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直流偏移校正裝置,其中該功率放大器包括一可變增益放大器(Variable Gain Amplifier,VGA)及/或一轉導放大器(transconductance amplifier)。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直流偏移校正裝置,其中該訊號產生單元、該待校正單元設置在一傳送路徑中,且該測量單元設置在一接收路徑中。
  1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直流偏移校正裝置,其中該補償單元根據該直流偏移調整值調整該待校正單元,以降低該測量單元測量到的一下一偶數次諧波的一強度。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直流偏移校正裝置,其中該補償單元根據該直流偏移調整值調整該待校正單元,使得該測量單元測量到的該下一偶數次諧波的該強度等於或小於一預設值。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直流偏移校正裝置,其中:該預設值相關於該測量單元的一靈敏度,或相關於該直流偏移校正裝置所應用的一通訊裝置的一通訊系統規格;及該補償單元包括一記憶體,該記憶體用以儲存該直流偏移調整值及該預設值。
  16. 一種直流偏移校正方法,用於校正一待校正單元的直流偏移,該直流偏移校正方法包括:使該待校正單元輸出一第二訊號,其中該第二訊號因該待校正單元的一訊號飽和現象發生截波,且其中該第二訊號更因該校正單元的該直流偏移發生非對稱截波;接收與該第二訊號有關的一接收訊號,其中該接收訊號包括起因於該非對稱截波的一偶數次諧波;測量該偶數次諧波的一強度;根據該偶數次諧波的該強度計算獲得一直流偏移調整值;及根據該直流偏移調整值調整該待校正單元以校正該直流偏移。
  17. 如請求項16所述之方法,還包括:產生一參考訊號;將該參考訊號放大,以輸出一第一訊號;及該待校正單元接收該第一訊號且據此輸出該第二訊號。
  18. 如請求項16所述之方法,還包括:利用一傳送天線將該第二訊號發送出去,以形成一第一無線訊號;及利用一接收天線接收與該第一無線訊號有關的一第二無線訊號,且根據該第二無線訊號產生該接收訊號。
  19. 如請求項16所述之方法,其中根據該直流偏移調整值調整該待校正單元包括: 根據該直流偏移調整值改變一可變電阻的一阻值,以改變該待校正單元的一直流準位;或根據該直流偏移調整值提供一校正值,以補償該待校正單元的該直流準位。
  20. 如請求項16所述之方法,其中根據該直流偏移調整值調整該待校正單元包括:根據該直流偏移調整值調整該待校正單元以降低一測量單元測量到的一下一偶數次諧波的一強度,直至該測量單元測量到的該下一偶數次諧波的該強度等於或小於一預設值。
TW111146525A 2022-12-05 2022-12-05 直流偏移校正裝置及其直流偏移校正方法 TWI8390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46525A TWI839001B (zh) 2022-12-05 2022-12-05 直流偏移校正裝置及其直流偏移校正方法
US18/082,592 US20240187112A1 (en) 2022-12-05 2022-12-16 Direct current offset calibration device on the receiving path and direct current offset calibration method thereof
CN202211686199.9A CN118157700A (zh) 2022-12-05 2022-12-27 直流偏移校正装置及其直流偏移校正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46525A TWI839001B (zh) 2022-12-05 2022-12-05 直流偏移校正裝置及其直流偏移校正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39001B true TWI839001B (zh) 2024-04-11
TW202425590A TW202425590A (zh) 2024-06-16

Family

ID=91279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46525A TWI839001B (zh) 2022-12-05 2022-12-05 直流偏移校正裝置及其直流偏移校正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87112A1 (zh)
CN (1) CN118157700A (zh)
TW (1) TWI83900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23457A1 (en) * 2005-04-01 2006-10-05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C offset correction in transmit baseband
CN105850063A (zh) * 2013-10-29 2016-08-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可重新配置音调生成器(tg)和本振器(lo)路径的发射机(tx)残留边带(rsb)和lo泄漏校准
TWI685669B (zh) * 2018-10-29 2020-02-21 立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雷達裝置及其洩漏修正方法
TWI764420B (zh) * 2020-12-09 2022-05-11 立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雷達偵測器以及使用雷達偵測器的干擾抑制方法
TW202226769A (zh) * 2020-12-25 2022-07-01 立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射頻裝置及其電壓產生與諧波抑制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23457A1 (en) * 2005-04-01 2006-10-05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C offset correction in transmit baseband
CN105850063A (zh) * 2013-10-29 2016-08-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可重新配置音调生成器(tg)和本振器(lo)路径的发射机(tx)残留边带(rsb)和lo泄漏校准
TWI685669B (zh) * 2018-10-29 2020-02-21 立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雷達裝置及其洩漏修正方法
TWI764420B (zh) * 2020-12-09 2022-05-11 立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雷達偵測器以及使用雷達偵測器的干擾抑制方法
TW202226769A (zh) * 2020-12-25 2022-07-01 立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射頻裝置及其電壓產生與諧波抑制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157700A (zh) 2024-06-07
TW202425590A (zh) 2024-06-16
US20240187112A1 (en) 2024-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42186B2 (ja) 増幅装置
RU2297714C2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калибровки управления мощностью устройства радиосвязи
US10135472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mpensating radio frequency transmitters for local oscillator leakage
US10924075B2 (en) Variable gain amplifiers with output phase invariance
US7496375B2 (en)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device
US2020038208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vector modulator phase shifters
US9841486B2 (en) Detection calibration circuit and transmission apparatus
JP2011205362A (ja) 高周波増幅回路
TW201440423A (zh) 自動增益調整裝置與其方法
TWI839001B (zh) 直流偏移校正裝置及其直流偏移校正方法
US20050073450A1 (en)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device for automatic gain control loop
TW423232B (en) Method for adaptively controlling amplifier linearization devices
US20130113559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e-distorting and amplifying a signal based on an error attribute
US7046972B2 (en) Predistortion linearizer and predistortion distortion compensation method, program, and medium
US11190283B2 (en) Polar system and delay difference calibration method
JP6464526B2 (ja) 高周波出力制御回路
JP5069211B2 (ja) 温度補償回路および温度補償方法
US20090174456A1 (en) DC Offset Correcting Device And DC Offset Correcting Method
US10763794B2 (en) Harmonic compensation device
JP3197467B2 (ja) 送信出力制御装置
CN111064478B (zh) 时延校准方法、无线射频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9680419B2 (en) Power controllab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RU2771479C1 (ru) Симметричный усилитель с обратной связью
US11323143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transmission
JP5226608B2 (ja) 電力調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