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8164B - 快拆機構及電子元件組件 - Google Patents

快拆機構及電子元件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8164B
TWI838164B TW112108823A TW112108823A TWI838164B TW I838164 B TWI838164 B TW I838164B TW 112108823 A TW112108823 A TW 112108823A TW 112108823 A TW112108823 A TW 112108823A TW I838164 B TWI838164 B TW I83816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uckle
hole
groove
slide
movab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088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瑞蓮
謝志輝
李昆憲
Original Assignee
緯穎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緯穎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緯穎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81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8164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種快拆機構,包含一固定件、至少一卡扣件及一解扣件。固定件具有至少一滑槽及至少一穿孔,穿孔連通於滑槽的一側。卡扣件包含一滑移部及一扣部,滑移部可滑移地位於滑槽,扣部連接於滑移部並可通過穿孔。解扣件可分離地設置於固定件,以帶動卡扣件的扣部靠近或遠離滑槽的另一側。

Description

快拆機構及電子元件組件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快拆機構及電子元件組件,特別關於一種可防盜的快拆機構及電子元件組件。
目前伺服器內有各式各樣的電子組件,如硬碟組件及擴充卡組件等。這些電子組件大多是經由快拆機構來固定於機殼上,其優點在於便於人員檢修及維護。
然而,任何人都可操作防拆機構,來將電子組件進行拆裝,故這樣的快拆機構並無法防止人員誤拆電子組件,甚至是無法防止有心人士盜竊電子組件。因此,目前此領域的研發人員正致力於解決前述的問題。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揭露之一種快拆機構,包含一固定件、至少一卡扣件及一解扣件。固定件具有至少一滑槽及至少一穿孔,穿孔連通於滑槽的一側。卡扣件包含一滑移部及一扣部,滑移部可滑移地位於滑槽,扣部連接於滑移部並可通過穿孔。解扣件可分離地設置於固定件,以帶動卡扣件的扣部靠近或遠離滑槽的另一側。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揭露之一種電子元件組件,適於設在一機殼,包含一托盤、一電子元件及一快拆機構。托盤適於設在機殼。電子元件固定於托盤。快拆機構包含一固定件及至少一卡扣件。固定件固定於托盤,固定件具有至少一滑槽及至少一穿孔,穿孔連通於滑槽的一側。卡扣件包含一滑移部及一扣部,滑移部可滑移地位於滑槽,扣部連接於滑移部,並自穿孔伸入或脫離機殼的一定位孔。
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所揭露之一種快拆機構,包含一固定件及至少一卡扣件。固定件具有至少一滑槽及至少一穿孔,穿孔連通於滑槽的一側。卡扣件包含一滑移部、一扣部、一活動部及一側扣部。滑移部可滑移地位於滑槽,扣部連接於滑移部,並可通過穿孔。卡扣件具有一活動槽,活動槽自滑移部延伸自扣部。扣部具有至少一通口,通口沿扣部的徑向連通於活動槽,側扣部至少部分位於活動槽內且對應通口。活動部可活動地位於活動槽內,而令側扣部自通口縮入或凸出活動槽。
以上關於本發明內容的說明及以下實施方式的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發明的原理,並且提供本發明的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的解釋。
10,10d:電子元件組件
11,11d:托盤
111:定位孔
1111:寬段
1112:窄段
112,111d:組裝孔
12,12d:電子元件
13,13a,13b,13c,13d,13f,13g:快拆機構
131,131a,131b,131c,131d,131f,131g:固定件
1311,1311a,1311b,1311c,1311d,1311f,1311g:滑槽
13111,13111b,13111c,13111d,13111f:側
13112,13112b,13112c,13112d,13112f,13112g:側
1312,1312b,1312c,1312d,1312f,1312g:穿孔
1313,1313a,1313d,1313f:插入孔
1313b,1313c:開孔
1314,1314d,1314f:窄徑段
1314b,1314c:第一段差面
1315,1315d,1315f:寬徑段
1315b,1315c:第二段差面
1316,1316d,1316f:第一段差面
1317,1317d,1317f:第二段差面
132,132a,132b,132c,132d,132e,132f,132g:卡扣件
1321,1321b,1321c,1321d,1321f,1321g:滑移部
13211d:開口
13211f:插槽
13212f:容置槽
1322,1322a,1322b,1322c,1322d,1322e,1322f,1322g:扣部
13221d,13221e,13221g:通口
1323,1323a,1323b,1323c:第一磁性部
1323d,1323e,1323g:側扣部
13232e:伸縮桿
1323f:卡合部
13231f:卡珠
13232f:彈簧
1324d,1324e,1324g:活動部
13241d:凸緣
1325d,1325e,1325g:活動槽
13251d:寬部
13252d:窄部
13253d:第三段差面
13254d:第四段差面
1326e:磁性部
133,133a,133b,133c,133d,133f,133g:解扣件
1331,1331a,1331b,1331c,1331d:主體部
1331f:卡槽
1332,1332a,1332b,1332c:第二磁性部
1332d:磁性部
1333,1333a,1333d:插入體
1333c:轉盤
1334,1334d:操作體
1334c:轉軸
134,134a,134b,134c,134d,134f:偏壓件
13341,13341d:第一抵靠面
13342,13342d:第二抵靠面
20,20d:機殼
21,21d:基板
211,211d:表面
22,22d:定位板
221,221d:定位孔
222,222d:斜板部
23:定位柱
231:頭部
232:頸部
233:身部
N:法線
P,P1:軸線
D1,D2,D3,D4:距離
12’,12”:電子元件
30b:殼體
31b:容置空間
32b:通孔
40b:電子元件
41b:定位孔
50c:殼件
51c:定位孔
圖1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所揭露之電子元件組件及機殼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分解示意圖。
圖3為圖1的俯視示意圖。
圖4為圖1的部分剖視示意圖。
圖5為圖4的解扣件插入固定件的部分剖視示意圖。
圖6為圖5之解扣件將卡扣件縮入固定件之滑槽的部分剖視示意圖。
圖7為圖3之托盤相對於機殼移動的俯視示意圖。
圖8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所揭露之快拆機構的分解示意圖。
圖9為圖4、8的快拆機構及與其搭配的多個電子元件的俯視示意圖。
圖10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所揭露之快拆機構、殼體及電子元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11為圖10的部分剖視示意圖。
圖12為根據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所揭露之快拆機構及殼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13為圖12的部分剖視示意圖。
圖14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五實施例所揭露之電子元件組件及機殼的分解示意圖。
圖15為圖14的部分剖視示意圖。
圖16為圖15的解扣件插入固定件的部分剖視示意圖。
圖17為圖16之解扣件將卡扣件縮入固定件之滑槽的部分剖視示意圖。
圖18為根據本發明之第六實施例所揭露之卡扣件的剖視示意圖。
圖19為圖18之側扣部縮入扣部的兩通口的剖視示意圖。
圖20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七實施例所揭露之快拆機構的剖視示意圖。
圖21為圖20之解扣件將卡扣件縮入固定件之滑槽的部分剖視示意圖。
圖22為根據本發明之第八實施例所揭露之快拆機構的剖視示意圖。
圖23為圖22之解扣件帶動卡扣件的活動部的剖視示意圖。
圖24為圖22之解扣件帶動卡扣件的扣部的剖視示意圖。
請參閱圖1至圖3。圖1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所揭露之電子元件組件及機殼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圖1的分解示意圖。圖3為圖1的俯視示意圖。
在本實施例中,電子元件組件10例如但不限於為硬碟組件。電子元件組件10用以可拆卸地固定於機殼20,其中機殼20例如為伺服器的機殼。機殼20包含一基板21、一定位板22及一定位柱23。定位板22固定於基板21的表面211上,且定位板22具有一定位孔221。定位柱23包含一頭部231、一頸部232及一身部233,頸部232位於頭部231及身部233之間且連接於頭部231及身部233,且頸部232的寬度小於頭部231的寬度及 身部233的寬度。定位柱23的身部233固定於基板21的表面211上。定義三維座標系統,Z軸方向為垂直方向且平行於法線N,而X軸方向及Y軸方向為水平方向且垂直於法線N。
電子元件組件10包含一托盤11、一電子元件12及一快拆機構13。
托盤11具有一定位孔111及一組裝孔112。定位孔111例如為葫蘆孔。定位孔111具有相連的一寬段1111及一窄段1112,寬段1111的寬度大於窄段1112的寬度。機殼20之定位柱23的頸部232用以位於托盤11之定位孔111的窄段1112,且托盤11之部分用以位於定位柱23的頭部231及身部233之間,以令托盤11無法沿Z軸方向相對基板21向上垂直移動。電子元件12例如為硬碟,電子元件12固定於托盤11上。
接著,請參閱圖2及圖4,圖4為圖1的部分剖視示意圖。快拆機構13包含一固定件131、一卡扣件132及一解扣件133。此外,快拆機構13還可包含一偏壓件134。
固定件131固定於托盤11的組裝孔112。固定件131具有一滑槽1311、一穿孔1312及一插入孔1313。滑槽1311具有相連的一窄徑段1314及一寬徑段1315,寬徑段1315的內徑大於窄徑段1314的內徑,且寬徑段1315及窄徑段1314的交界處形成一第一段差面1316。穿孔1312連通於寬徑段1315遠離窄徑段1314的一側。也就是說,穿孔1312連通於滑槽1311的一側13111。穿孔1312的內徑小於寬徑段1315的內徑,且穿孔1312與寬徑 段1315的交界處形成一第二段差面1317。插入孔1313例如為圓孔,且插入孔1313連通於滑槽1311之窄徑段1314遠離寬徑段1315的一側。也就是說,插入孔1313連通於滑槽1311的另一側13112。
卡扣件132包含一滑移部1321、一扣部1322及一第一磁性部1323。扣部1322連接於滑移部1321,且扣部1322的外徑小於滑移部1321的外徑。滑移部1321可滑移地隱藏於固定件131之滑槽1311的寬徑段1315。扣部1322自固定件131的穿孔1312凸出於固定件131的滑槽1311之外。扣部1322用以插入機殼20之定位板22的定位孔221,以使托盤11無法沿X軸方向及Y軸方向相對基板21水平移動。第一磁性部1323例如為暫時磁鐵,第一磁性部1323設置於滑移部1321。
偏壓件134提供偏壓力以避免卡扣件132因震動或擺放方位錯誤而脫離定位孔221。在一些實施例中,偏壓件134例如為壓縮彈簧。偏壓件134位於固定件131之滑槽內,且偏壓件134的相對二端分別連接於固定件131及卡扣件132的滑移部1321。舉例來說,偏壓件134位於固定件131之滑槽1311的寬徑段1315內,且偏壓件134的相對二端分別抵靠於第一段差面1316及卡扣件132的滑移部1321。偏壓件134用以透過滑移部1321帶動扣部1322自固定件131之穿孔1312凸出於滑槽1311。也就是說,在未有其他的外力作用於扣部1322的情況下,偏壓件134常態地令扣部1322自固定件131之穿孔1312凸出於 滑槽1311而保持插入機殼20之定位板22的定位孔221,且令卡扣件132的滑移部1321抵靠於第二段差面1317。在其他的實施例(圖未示出)中,偏壓件的一端連接於(例如固定於)固定件的側壁,另一端抵接於卡扣件的滑移部,如此即使省略圖中第一段差面1316及寬徑段1315的設置依然能提供偏壓力給卡扣件132。
應注意的是,偏壓件134並不限於為壓縮彈簧。在其他實施例中,偏壓件可為拉伸彈簧,其相對二端分別固定於第二段差面及卡扣件的滑移部。此外,偏壓件134為選用的元件。在其他實施例中,快拆機構可無偏壓件,可僅利用重力讓扣部常態地自固定件之穿孔凸出於滑槽而保持插入機殼之定位板的定位孔。
解扣件133包含一主體部1331及一第二磁性部1332。主體部1331包含一插入體1333及一操作體1334。插入體1333例如為圓柱體。操作體1334樞設於插入體1333的一端。操作體1334具有相鄰的一第一抵靠面13341及一第二抵靠面13342。第一抵靠面13341至操作體1334的樞轉軸線P的距離D1小於第二抵靠面13342至操作體1334的樞轉軸線P的距離D2。第二磁性部1332例如為永久磁鐵,且第二磁性部1332設置於插入體1333遠離操作體1334的一端。
在本實施例中,插入體1333可分離地自固定件131的插入孔1313插入滑槽1311,且操作體1334位於固定件131之外。操作體1334可相對插入體1333樞轉,以帶動卡扣件132的 扣部1322自固定件131的穿孔1312縮入之滑槽1311的寬徑段1315,來解除卡扣件132之扣部1322與機殼20之定位板22之定位孔221的卡固關係。
詳細來說,請參閱圖5至圖7。圖5為圖4的解扣件插入固定件的部分剖視示意圖。圖6為圖5之解扣件將卡扣件縮入固定件之滑槽的部分剖視示意圖。圖7為圖3之托盤相對於機殼移動的俯視示意圖。
如圖5所示,在托盤11固定於機殼20的情況下,欲將托盤11分離於機殼20時,使用者可將解扣件133之主體部1331的插入體1333自固定件131的插入孔1313插入滑槽1311內,而使操作體1334的第一抵靠面13341抵靠於固定件131遠離托盤11的一端,從而允許解扣件133的第二磁性部1332吸引卡扣件132的第一磁性部1323。接著,如圖6所示,使用者可樞轉操作體1334,使操作體1334改以第二抵靠面13342抵靠固定件131遠離托盤11的一端,而帶動插入體1333往上移動。在插入體1333往上移動的過程中,解扣件133的第二磁性部1332即吸著卡扣件132的第一磁性部1323往上移動,靠近該滑槽1311的另一側13112,而使卡扣件132的扣部1322脫離機殼20之定位板22的定位孔221,來解除卡扣件132之扣部1322與機殼20之定位板22之定位孔221的卡固關係。在圖示的實施例中,卡扣件132的扣部1322是自固定件131的穿孔1312縮入滑槽1311的寬徑段1315內,從而避免托盤11相對於機殼20水平移動時 扣部1322與機殼20相互干涉。接著,如圖7所示,托盤11即可沿於X軸方向相對基板21水平移動,而讓機殼20之定位柱23的頸部232位於托盤11之定位孔111的寬段1111。如此一來,托盤11即可沿Z軸方向相對基板21向上垂直移動,而分離於機殼20。
在本實施例中,藉由卡扣件132的滑移部1321可滑移地隱藏於固定件131的滑槽1311,且解扣件133可分離地插入於固定件131之滑槽1311的設置,可避免任何人都可以操作卡扣件132,來讓卡扣件132的扣部1322解除與機殼20之定位板22之定位孔221的卡固關係。也就是說,在有需要將電子元件組件10自機殼20拆卸時,僅持有解扣件133的人員才能將解扣件133插入固定件131的滑槽1311,來帶動卡扣件132的扣部1322解扣於機殼20之定位板22的定位孔221,故可防止人員誤拆電子元件組件10,以及防止有心人士盜竊電子元件組件10。
當欲將電子元件組件10固定於機殼20時,先將解扣件133插入固定件131的滑槽1311內,以利用第二磁性部1332吸引卡扣件132的第一磁性部1323,而令卡扣件132的扣部1322縮入固定件131之滑槽1311內。在一些情境中,可以讓操作體1334維持於圖6的狀態使得扣部1322保持在縮入固定件131之滑槽1311的位置。接著,將托盤11的定位孔111與機殼20的定位柱23相卡固。待卡扣件132的扣部1322對準機殼20之定位板22的定位孔221之後,將解扣件133抽離於固定件131,來 讓偏壓件134帶動卡扣件132的扣部1322伸出固定件131的滑槽1311並插入機殼20之定位板22的定位孔221。
或者,在將電子元件組件10固定於機殼20的過程中也可不使用解扣件133。舉例來說,機殼20的定位板22具有一斜板部222。藉由滑動托盤11的方式可使卡扣件132的扣部1322抵壓定位板22的斜板部222,進而使卡扣件132的扣部1322朝上移動而壓縮偏壓件134。待卡扣件132的扣部1322對準定位板22的定位孔221之後,偏壓件134自動令卡扣件132的扣部1322朝下移動插入定位板22的定位孔221,而讓卡扣件132卡固於定位板22。
應注意的是,解扣件133的結構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在其他實施例中,解扣件可無操作體,而使用者可直接操作插入體來讓卡扣件解扣於機殼的定位板。
此外,卡扣件132的滑移部1321並不限於隱藏於固定件的滑槽。在其他實施例中,扣件的滑移部可僅位於固定件的滑槽,但不隱藏固定件的滑槽內。
在本實施例中,卡扣件132的第一磁性部1323為暫時磁鐵的配置,可使第一磁性部1323在未被磁化的情況下不會有磁力,故不會影響電子元件12的運作。若電子元件12有其他措施不會被磁力影響,在其他實施例中,卡扣件的第一磁性部及解扣件的第二磁性部可為永久磁鐵及暫時磁鐵,或者是兩者皆為永久磁鐵。
應注意的是,固定件131之插入孔1313並不限於為圓孔,而解扣件133的插入體1333並不限為圓柱體。在其他實施例中,只要是解扣件的插入體能插入固定件之插入孔,解扣件的插入體及固定件之插入孔可改為其他的形狀。舉例來說,解扣件的插入體可為方柱體、三角柱體等,而固定件之插入孔可保持為圓孔或改為對應的形狀。
接著,請參閱圖8,圖8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所揭露之快拆機構的分解示意圖。
本實施例的快拆機構13a與上述參閱圖4所述的快拆機構13類似,本實施例的快拆機構13a亦包含固定件131a、卡扣件132a、解扣件133a及偏壓件134a,本實施例的快拆機構13a與上述參閱圖4所述的快拆機構13之間的主要差異在於固定件之插入孔的形狀以及解扣件之主體部的插入體的形狀不同,故以下主要針對本實施例的固定件131a之插入孔1313a的形狀以及解扣件133a之主體部1331a的插入體1333a的形狀進行詳細描述,而本實施例的其他元件的結構及其之間的連接關係則請參考上述參閱圖4所述之快拆機構13的相關段落,而不再贅述。
在本實施例中,固定件131a之插入孔1313a並非為圓孔,而解扣件133a之主體部1331a的插入體1333a為匹配於插入孔1313a的非圓柱體。如此一來,圖4所示之解扣件133之主體部1331的插入體1333並無法穿過固定件131a之插入孔1313a,只有解扣件133a之主體部1331a的插入體1333a才能穿過固定 件131a之插入孔1313a而插入滑槽1311a,來讓插入體1333a上的第二磁性部1332a能吸引卡扣件132a的第一磁性部1323a,以帶動卡扣件132a的扣部1322a縮入固定件131a的滑槽1311a。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解扣件133a之主體部1331a的插入體1333a除了能穿過固定件131a之插入孔1313a而插入滑槽1311a之外,還能穿過圖4所示的固定件131之插入孔1313而插入滑槽1311,故插入體1333a上的第二磁性部1332a亦能吸引卡扣件132的第一磁性部1323,帶動卡扣件132的扣部1322縮入固定件131的滑槽1311。
上述實施例的快拆機構13、13a可運用於多個電子元件。請一併參閱圖4、8、9,圖9為圖4、8的快拆機構及與其搭配的多個電子元件的俯視示意圖。
在這些電子元件中,其中一電子元件12’與圖8所示的固定件131a搭配,且該電子元件12’例如為儲存機密資訊或重要的驅動程式的硬碟。其他的電子元件12”與圖4所示的固定件131搭配,且這些電子元件12”例如僅儲存非機密資訊的硬碟。如此一來,圖8所示的解扣件133a不僅可插入固定件131a,還可插入固定件131,故圖8所示的解扣件133a可使所有固定件131a、131內的卡扣件132a、132解固於機殼(未繪示)。另一方面,由於圖4所示的解扣件133不能插入固定件131a,而僅能插入其他的固定件131,故圖4所示的解扣件133僅能使固定件131內的卡扣件132解固於機殼。因此,可將人員進行權限區分,使權 限較高的人員持有圖8所示之解扣件133a,而權限較低的人員持有圖4所示之解扣件133,以避免權限較低的人員誤將較為重要的電子元件12’進行拆卸。
在上述的實施例中,固定件的滑槽數量為一個,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請參閱圖10及圖11。圖10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所揭露之快拆機構、殼體及電子元件的立體示意圖。圖11為圖10的部分剖視示意圖。
在本實施例中,快拆機構13b與殼體30b搭配使用。殼體30b具有一容置空間31b及連通容置空間31b的多個通孔32b,容置空間31b用以容納多個電子元件40b(如硬碟),而這些通孔32b用以對齊這些電子元件40b的定位孔41b。
快拆機構13b包含一固定件131b、多個卡扣件132b、一解扣件133b及多個偏壓件134b。
固定件131b例如為滑軌,其設置於殼體30b。固定件131b具有多個滑槽1311b、多個穿孔1312b及多個開孔1313b。這些滑槽1311b呈直線排列,且這些穿孔1312b及這些開孔1313b分別連通於這些滑槽1311b的相對二側,且這些穿孔1312b分別對齊於殼體30b的這些通孔32b。以其中一滑槽1311b及與滑槽1311b相連通的穿孔1312b及開孔1313b來說,穿孔1312b連通於滑槽的一側13111b,開孔1313b連通於滑槽的另一側13112b,穿孔1312b及開孔1313b的內徑皆小於滑槽1311b的內徑,滑槽1311b與開孔1313b的交界處形成一第一段差面1314b,且滑槽 1311b與穿孔1312b的交界處形成一第二段差面1315b。
這些卡扣件132b分別設置於固定件131b的這些滑槽1311b。這些卡扣件132b為相同的結構,故以下僅針對其中一卡扣件132b進行詳細說明。卡扣件132b包含一滑移部1321b、一扣部1322b及一第一磁性部1323b。扣部1322b連接於滑移部1321b,且扣部1322b的外徑小於滑移部1321b的外徑。滑移部1321b可滑移地隱藏於固定件131b之滑槽1311b。扣部1322b自固定件131b的穿孔1312b凸出於固定件131b的滑槽1311b之外。扣部1322b用以穿過殼體30b的通孔32b並插入電子元件40b的定位孔41b,以使電子元件40b無法相對殼體30b移動。第一磁性部1323b例如為暫時磁鐵,第一磁性部1323b設置於滑移部1321b。
這些偏壓件134b例如為壓縮彈簧,且這些偏壓件134b分別設置於固定件131b的滑槽1311b內。以其中一偏壓件134b來說,偏壓件134b的相對二端分別抵靠於第一段差面1314b及卡扣件132b的滑移部1321b。偏壓件134b用以透過滑移部1321b帶動扣部1322b自固定件131b之穿孔1312b凸出於滑槽1311b。也就是說,在未有其他的外力作用於扣部1322b的情況下,偏壓件134b常態地令扣部1322b自固定件131b之穿孔1312b凸出於滑槽1311b而保持穿過殼體30b的通孔32b並插入電子元件40b的定位孔41b,且令卡扣件132b的滑移部1321b抵靠於第二段差面1315b。
應注意的是,偏壓件134b並不限於為壓縮彈簧。在其他實施例中,偏壓件可為拉伸彈簧,其相對二端分別固定於第二段差面及卡扣件的滑移部。此外,偏壓件134b為選用的元件。在其他實施例中,快拆機構可無偏壓件,可僅利用重力讓扣部常態地自固定件之穿孔凸出於滑槽而保持穿過殼體的通孔並插入電子元件的定位孔。
解扣件133b包含一主體部1331b及一第二磁性部1332b。第二磁性部1332b例如為永久磁鐵,且第二磁性部1332b設置於主體部1331b。主體部1331b可分離且可滑動地設置於固定件131b,而令第二磁性部1332b對應於其中一開孔1313b及與開孔1313b連通的滑槽1311b。
詳細來說,在電子元件40b固定於殼體30b的情況下,欲將電子元件40b托盤分離於殼體30b時,使用者可將解扣件133b之主體部1331b自固定件131b的一端組裝於固定件131b,並相對固定件131b滑動解扣件133b,而使第二磁性部1332b對應於其中一開孔1313b及與開孔1313b連通的滑槽1311b,如此,解扣件133b的第二磁性部1332b即吸引卡扣件132b的第一磁性部1323b,使卡扣件132b的扣部1322b往上移動靠近滑槽1311b的另一側13112b,而脫離電子元件40b的定位孔41b,接著自固定件131b的穿孔1312b縮入滑槽1311b內。如此一來,電子元件40b即可相對殼體30b移動,而可自殼體30b拆卸。
在本實施例中,藉由卡扣件132b的滑移部1321b可 滑移地隱藏於固定件131b的滑槽1311b,且解扣件133b的主體部1331b可分離地設置於固定件131b的設置,可避免任何人都可以操作卡扣件132b,來讓卡扣件132b的扣部1322b解除與電子元件40b的定位孔41b的卡固關係。也就是說,在有需要將電子元件40b自殼體30b拆卸時,僅持有解扣件133b的人員才能將解扣件133b組裝於固定件131b,來讓卡扣件132b解扣於電子元件40b,故可防止人員誤拆電子元件40b,以及防止有心人士盜竊電子元件40b。
在本實施例中,解扣件133b是以磁力吸引的方式帶動卡扣件132b解扣於電子元件40b,故解扣件133b及卡扣件132b之間不需要連接兩者的連接元件,故可節省用料及其所需的空間。
在本實施例中,卡扣件132b的第一磁性部1323b為暫時磁鐵的配置,可使第一磁性部1323b在未被磁化的情況下不會有磁力,故不會影響電子元件40b的運作。若電子元件有其他措施不會被磁力影響,在其他實施例中,卡扣件的第一磁性部及解扣件的第二磁性部可為永久磁鐵及暫時磁鐵,或者是兩者皆為永久磁鐵。此外,固定件131b的這些開孔1313b為選用的結構,而可進行省略。
另一方面,由於固定件131b的這些滑槽1311b為呈直線排列,故使用者可平移滑動解扣件133b,以依據這些滑槽1311b的排列順序一一地將滑槽1311b內的卡扣件132b解扣於電子元件40b,使這些電子元件40b有順序地自殼體30b拆卸。
在本實施例中,這些卡扣件132b的扣部1322b為相同的形狀,但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這些卡扣件的扣部的形狀可彼此不同,而這些電子元件的定位孔形狀匹配於這些卡扣件的扣部的形狀。如此,可限定電子元件的組裝位置,以避免電子元件組裝至錯誤的位置。
此外,卡扣件132b的滑移部1321b並不限於隱藏於固定件的滑槽。在其他實施例中,扣件的滑移部可僅位於固定件的滑槽,但不隱藏固定件的滑槽內。
接著,請參閱圖12及圖13。圖12為根據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所揭露之快拆機構及殼件的立體示意圖。圖13為圖12的部分剖視示意圖。
在本實施例中,快拆機構13c用以卡固或解固於多個殼件50c。殼件50c例如為諸如硬碟組件或擴充卡組件等電子元件組件的殼件。這些殼件50c各具有一定位孔51c。
快拆機構13c包含一固定件131c、多個卡扣件132c、一解扣件133c及多個偏壓件134c。
固定件131c具有多個滑槽1311c、多個穿孔1312c及多個開孔1313c。這些滑槽1311c沿環狀排列,且這些穿孔1312c及這些開孔1313c分別連通於這些滑槽1311c的相對二側,且這些穿孔1312c分別對齊於殼件50c的這些定位孔51c。以其中一滑槽1311c及與滑槽1311c相連通的穿孔1312c及開孔1313c來說,穿孔1312c連通於滑槽的一側13111c,開孔1313c連通於滑 槽的另一側13112c,穿孔1312c及開孔1313c的內徑皆小於滑槽1311c的內徑,滑槽1311c與開孔1313c的交界處形成一第一段差面1314c,且滑槽1311c與穿孔1312c的交界處形成一第二段差面1315c。
這些卡扣件132c分別設置於固定件131c的這些滑槽1311c。這些卡扣件132c為相同的結構,故以下僅針對其中一卡扣件132c進行詳細說明。卡扣件132c包含一滑移部1321c、一扣部1322c及一第一磁性部1323c。扣部1322c連接於滑移部1321c,且扣部1322c的外徑小於滑移部1321c的外徑。滑移部1321c可滑移地隱藏於固定件131c之滑槽1311c。扣部1322c自固定件131c的穿孔1312c凸出於固定件131c的滑槽1311c之外。扣部1322c用以插入殼件50c的定位孔51c,以使殼件50c無法移動。第一磁性部1323c例如為暫時磁鐵,第一磁性部1323c設置於滑移部1321c。
這些偏壓件134c例如為壓縮彈簧,且這些偏壓件134c分別設置於固定件131c的滑槽1311c內。以其中一偏壓件134c來說,偏壓件134c的相對二端分別抵靠於第一段差面1314c及卡扣件132c的滑移部1321c。偏壓件134c用以透過滑移部1321c帶動扣部1322c自固定件131c之穿孔1312c凸出於滑槽1311c。也就是說,在未有其他的外力作用於扣部1322c的情況下,偏壓件134c常態地令扣部1322c自固定件131c之穿孔1312c凸出於滑槽1311c而保持插入殼件50c的定位孔51c,且令卡扣件 132c的滑移部1321c抵靠於第二段差面1315c。
應注意的是,偏壓件134c並不限於為壓縮彈簧。在其他實施例中,偏壓件可為拉伸彈簧,其相對二端分別固定於第二段差面及卡扣件的滑移部。此外,偏壓件134c為選用的元件。在其他實施例中,快拆機構可無偏壓件,可僅利用重力讓扣部常態地自固定件之穿孔凸出於滑槽而保持插入殼件的定位孔。
解扣件133c包含一主體部1331c及一第二磁性部1332c。主體部1331c包含一轉盤1333c及一轉軸1334c,轉盤1333c透過轉軸1334c可分離且可轉動地設置於固定件131c。第二磁性部1332c例如為永久磁鐵,且第二磁性部1332c設置於轉盤1333c。第二磁性部1332c用以對應於其中一開孔1313c及與開孔1313c連通的滑槽1311c。
詳細來說,欲將殼件50c分離時,使用者可將解扣件133c之主體部1331c組裝於固定件131c,並相對固定件131c轉動轉盤1333c,而使第二磁性部1332c對應於其中一開孔1313c及與開孔1313c連通的滑槽1311c,如此,解扣件133c的第二磁性部1332c即吸引卡扣件132c的第一磁性部1323c,使卡扣件132c的扣部1322c往上移動靠近滑槽1311c的另一側13112c,而脫離殼件50c的定位孔51c,接著自固定件131c的穿孔1312c縮入滑槽1311c內。如此一來,殼件50c即可分離。
在本實施例中,藉由卡扣件132c的滑移部1321c可滑移地隱藏於固定件131c的滑槽1311c,且解扣件133c的主體 部1331c可分離地設置於固定件131c的設置,可避免任何人都可以操作卡扣件132c,來讓卡扣件132c的扣部1322c解除與殼件50c的定位孔51c的卡固關係。也就是說,在有需要將殼件50c拆卸時,僅持有解扣件133c的人員才能將解扣件133c組裝於固定件131c,來讓卡扣件132c解扣於殼件50c,故可防止人員誤拆電子組件,以及防止有心人士盜竊電子組件。
在本實施例中,解扣件133c是以磁力吸引的方式帶動卡扣件132c解扣於殼件50c,故解扣件133c及卡扣件132c之間不需要連接兩者的連接元件,故可節省用料及其所需的空間。
在本實施例中,卡扣件132c的第一磁性部1323c為暫時磁鐵的配置,可使第一磁性部1323c在未被磁化的情況下不會有磁力,故不會影響電子組件的運作。若電子組件有其他措施不會被磁力影響,在其他實施例中,卡扣件的第一磁性部及解扣件的第二磁性部可為永久磁鐵及暫時磁鐵,或者是兩者皆為永久磁鐵。此外,固定件131c的這些開孔1313c為選用的結構,而可進行省略。
另一方面,由於固定件131c的這些滑槽1311c為沿環狀排列,故使用者可轉動轉盤1333c,以依據這些滑槽1311c的排列順序一一地將滑槽1311c內的卡扣件132c解扣於殼件50c,使這些殼件50c有順序地拆卸。
在本實施例中,這些卡扣件132c的扣部1322c為相同的形狀,但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這些卡扣件的扣 部的形狀可彼此不同,而這些殼件的定位孔形狀匹配於這些卡扣件的扣部的形狀。如此,可限定殼件的組裝位置,以避免殼件組裝至錯誤的位置。
此外,卡扣件132c的滑移部1321c並不限於隱藏於固定件的滑槽。在其他實施例中,扣件的滑移部可僅位於固定件的滑槽,但不隱藏固定件的滑槽內。
接著,請參閱圖14及圖15。圖14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五實施例所揭露之電子元件組件及機殼的分解示意圖。圖15為圖14的部分剖視示意圖。
在本實施例中,電子元件組件10d例如但並不限為硬碟組件。電子元件組件10d用以可拆卸地固定於機殼20d,其中機殼20d例如為伺服器的機殼。機殼20d包含一基板21d及一定位板22d。定位板22d固定於基板21d的表面211d上,且定位板22d具有一定位孔221d。定義三維座標系統,Z軸方向為垂直方向且平行於法線N,而X軸方向及Y軸方向為水平方向且垂直於法線N。
電子元件組件10d包含一托盤11d、一電子元件12d及一快拆機構13d。
電子元件12d例如為硬碟。電子元件12d固定於托盤11d上。托盤11d具有一組裝孔111d,組裝孔111d供快拆機構13d組裝。
詳細來說,快拆機構13d包含一固定件131d、一卡 扣件132d及一解扣件133d。此外,快拆機構13d還可包含一偏壓件134d。
固定件131d固定於托盤11d的組裝孔111d。固定件131d具有一滑槽1311d、一穿孔1312d及一插入孔1313d。滑槽1311d具有相連的一窄徑段1314d及一寬徑段1315d,寬徑段1315d的內徑大於窄徑段1314d的內徑,且寬徑段1315d及窄徑段1314d的交界處形成一第一段差面1316d。穿孔1312d連通於寬徑段1315d遠離窄徑段1314d的一側。也就是說,穿孔1312d連通於滑槽1311d的一側13111d。穿孔1312d的內徑小於寬徑段1315d的內徑,且穿孔1312d與寬徑段1315d的交界處形成一第二段差面1317d。插入孔1313d例如為圓孔,且插入孔1313d連通於滑槽1311d之窄徑段1314d遠離寬徑段1315d的一側。也就是說,插入孔1313d連通於滑槽1311d的另一側13112d。
卡扣件132d包含一滑移部1321d、一扣部1322d、一側扣部1323d及一活動部1324d。扣部1322d連接於滑移部1321d,且扣部1322d的外徑小於滑移部1321d的外徑。滑移部1321d可滑移地隱藏於固定件131d之滑槽1311d的寬徑段1315d。扣部1322d自固定件131d的穿孔1312d凸出於固定件131d的滑槽1311d之外。扣部1322d用以插入機殼20d之定位板22d的定位孔221d,以使托盤11d無法沿X軸方向及Y軸方向相對基板21d水平移動。
卡扣件132d具有一活動槽1325d,活動槽1325d具 有相連通的一寬部13251d及一窄部13252d,寬部13251d的寬度大於窄部13252d的寬度,且寬部13251d及窄部13252d的交界處形成一第三段差面13253d。活動槽1325d的寬部13251d位於滑移部1321d,而窄部13252d自滑移部1321d延伸至扣部1322d。滑移部1321d具有一開口13211d,開口13211d沿滑移部1321d的軸向連通於活動槽1325d的寬部13251d遠離窄部13252d的一側。開口13211d的內徑小於活動槽1325d的寬部13251d的內徑,且開口13211d與活動槽1325d的寬部13251d交界處形成一第四段差面13254d。扣部1322d具有二通口13221d,二通口13221d沿扣部1322d的徑向連通於活動槽1325d的窄部13252d。側扣部1323d例如為彈片。側扣部1323d至少部分位於活動槽1325d的窄部13252d內,且側扣部1323d的相對二端對應於二通口13221d。活動部1324d例如為暫時磁鐵。活動部1324d可滑動地位於活動槽1325d,而可於一鎖定位置(如圖15所示)及一解鎖位置(如圖16所示)之間移動。活動部1324d具有一凸緣13241d,凸緣13241d位於活動槽1325d的寬部13251d內且位於第三段差面13253d及第四段差面13254d之間。
偏壓件134d例如為壓縮彈簧。偏壓件134d自固定件131d之滑槽1311d的寬徑段1315d穿過滑移部1321d的開口13211d而延伸至活動槽1325d的寬部13251d,且偏壓件134d的相對二端分別抵靠於第一段差面1316d及卡扣件132d的活動部1324d。偏壓件134d用以帶動活動部1324d從解鎖位置朝鎖定位 置之方向移動。在未有其他的外力作用於活動部1324d的情況下,偏壓件134d常態地令活動部1324d處於鎖定位置,使活動部1324d抵壓第三段差面13253d及側扣部1323d,而令扣部1322d自固定件131d之穿孔1312d凸出於滑槽1311d而保持插入機殼20d之定位板22d的定位孔221d,且令側扣部1323d的相對二端分別自二通口13221d凸出於活動槽1325d並卡固於定位板22d。如此,不僅使托盤11d無法沿X軸方向及Y軸方向相對基板21d水平移動之外,還使托盤11d無法沿Z軸方向相對基板21d向上垂直移動。也就是說,扣部1322d與側扣部1323d的搭配可對於電子元件組件10d達到X、Y、Z三軸限位的效果,故機殼20d可省略如圖2所示的定位柱23,且托盤11d可省略如圖2所示的定位孔111。
應注意的是,偏壓件134d並不限於為壓縮彈簧。在其他實施例中,偏壓件可為拉伸彈簧,其相對二端分別固定於第三段差面及活動部的凸緣。此外,偏壓件134d為選用的元件,而可進行省略。
解扣件133d包含一主體部1331d及一磁性部1332d。主體部1331d包含一插入體1333d及一操作體1334d。插入體1333d例如為圓柱體。操作體1334d樞設於插入體1333d的一端。操作體1334d具有相鄰的一第一抵靠面13341d及一第二抵靠面13342d。第一抵靠面13341d至操作體1334d的樞轉軸線P1的距離D3小於第二抵靠面13342d至操作體1334d的樞轉軸線P1的 距離D4。磁性部1332d例如為永久磁鐵,且磁性部1332d設置於插入體1333d遠離操作體1334d的一端。在本實施例中,解扣件133d的磁性部1332d與活動部1324d之間的磁吸力大於偏壓件134d施予活動部1324d的作用力,偏壓件134d施予活動部1324d的作用力大於側扣部1323d的彈性恢復力。
在本實施例中,插入體1333d可分離地自固定件131d的插入孔1313d插入滑槽1311d,以使磁性部1332d帶動卡扣件132d之活動部1324d從鎖定位置移動至解鎖位置。操作體1334d位於固定件131d之外。操作體1334d可相對插入體1333d樞轉,以帶動卡扣件132d的扣部1322d自固定件131d的穿孔1312d縮入之滑槽1311d的寬徑段1315d,來解除卡扣件132d與機殼20d之定位板22d之定位孔221d的卡固關係。
詳細來說,請參閱圖16及圖17。圖16為圖15的解扣件插入固定件的部分剖視示意圖。圖17為圖16之解扣件將卡扣件縮入固定件之滑槽的部分剖視示意圖。
如圖16所示,在托盤11d固定於機殼20d的情況下,欲將托盤11d分離於機殼20d時,使用者可將解扣件133d之主體部1331d的插入體1333d自固定件131d的插入孔1313d插入滑槽1311d內,而使操作體1334d的第一抵靠面13341d面向固定件131d遠離托盤11d的一端,並使解扣件133d的磁性部1332d吸引卡扣件132d的活動部1324d,而帶動活動部1324d從鎖定位置移動至解鎖位置。此時,活動部1324d未抵壓側扣部 1323d,而允許側扣部1323d回彈,故令側扣部1323d的相對二端分別自二通口13221d縮入活動槽1325d,而解除側扣部1323d與定位板22d之間的卡固關係。
接著,如圖17所示,使用者可樞轉操作體1334d,使操作體1334d以第二抵靠面13342d抵靠固定件131d遠離托盤11d的一端,而帶動插入體1333d往上移動。在插入體1333d往上移動的過程中,解扣件133d的磁性部1332d即吸著卡扣件132d的活動部1324d,而使活動部1324d帶動滑移部1321d往上移動,靠近該滑槽1311d的另一側13112d,而使卡扣件132d的扣部1322d脫離機殼20d之定位板22d的定位孔221d,來解除卡扣件132d之扣部1322d與機殼20d之定位板22d之定位孔221d的卡固關係。如此一來,即解除扣部1322d與定位板22d之間的卡固關係,而使得托盤11d可自機殼20d拆卸。在圖示的實施例中,卡扣件132d之扣部1322d自固定件131d的穿孔1312d縮入滑槽1311d的寬徑段1315d內,從而避免托盤11d相對於機殼20d水平移動時扣部1322d與機殼20d相互干涉。
在本實施例中,藉由卡扣件132d的滑移部1321d可滑移地隱藏於固定件131d的滑槽1311d,且解扣件133d可分離地插入於固定件131d之滑槽1311d的設置,可避免任何人都可以操作卡扣件132d,來讓卡扣件132d解除與機殼20d之定位板22d之定位孔221d的卡固關係。也就是說,在有需要將電子元件組件10d自機殼20d拆卸時,僅持有解扣件133d的人員才能將 解扣件133d插入固定件131d的滑槽1311d,來帶動卡扣件132d解扣於機殼20d之定位板22d的定位孔221d,故可防止人員誤拆電子元件組件10d,以及防止有心人士盜竊電子元件組件10d。
當欲將托盤11d固定於機殼20d時,先將解扣件133d插入固定件131d的滑槽1311d內,以利用磁性部1332d吸引卡扣件132d的活動部1324d,而令卡扣件132d的扣部1322d縮入固定件131d之滑槽1311d內。在一些情境中,可以讓操作體1334d維持於圖17的狀態使得扣部1322d保持在縮入固定件131d之滑槽1311d的位置。接著,將卡扣件132d的扣部1322d對準機殼20d之定位板22d的定位孔221d,然後將解扣件133d抽離於固定件131d,來讓偏壓件134d帶動卡扣件132d的扣部1322d伸出固定件131d的滑槽1311d並插入機殼20d之定位板22d的定位孔221d,並使活動部1324d抵壓側扣部1323d,而令側扣部1323d的相對二端凸出通口13221d,以卡固於定位板22d。
或者,在將托盤11d固定於機殼20d的過程中也可不使用解扣件133d。舉例來說,機殼20d的定位板22d具有一斜板部222d。藉由滑動托盤11d的方式可使卡扣件132d的扣部1322d抵壓定位板22d的斜板部222d,進而使卡扣件132d的扣部1322d朝上移動而壓縮偏壓件134d。待卡扣件132d的扣部1322d對準定位板22d的定位孔221d之後,偏壓件134d自動令卡扣件132d的扣部1322d朝下移動,使側扣部1323d抵壓定位板22d而彈性變形通過定位板22d的定位孔221d,並使扣部1322d 插入機殼20d之定位板22d的定位孔221d,而讓卡扣件132d卡固於定位板22d。
應注意的是,解扣件133d的結構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在其他實施例中,解扣件可無操作體,而使用者可直接操作插入體來讓卡扣件解扣於機殼的定位板。
此外,卡扣件132d的滑移部1321d並不限於隱藏於固定件的滑槽。在其他實施例中,扣件的滑移部可僅位於固定件的滑槽,但不隱藏固定件的滑槽內。
在本實施例中,卡扣件132d的活動部1324d為暫時磁鐵的配置,可使活動部1324d在未被磁化的情況下不會有磁力,故不會影響電子元件12d的運作。若電子元件有其他措施不會被磁力影響,在其他實施例中,卡扣件的活動部及解扣件的磁性部可為永久磁鐵及暫時磁鐵,或者是兩者皆為永久磁鐵。
在本實施例中,解扣件133d以磁吸的方式可分離地連接於卡扣件132d的活動部1324d而帶動卡扣件132d的活動部1324d,但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解扣件可以卡扣的方式可分離地連接於卡扣件的活動部而帶動卡扣件的活動部。
另一方面,扣部1322d之通口13221d的數量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在其他實施例中,扣部可僅有一個通口。
應注意的是,本實施例的卡扣件132d可替換前述實施例的卡扣件。
接著,請參閱圖18,圖18為根據本發明之第六實施 例所揭露之卡扣件的剖視示意圖。圖19為圖18之側扣部縮入扣部的兩通口的剖視示意圖。
本實施例的卡扣件132e類似於上述參閱圖14至17的卡扣件132d,二者之間的差異主要在於活動部及側扣部的結構不同,故以下主要針對本實施例的卡扣件132e的側扣部1323e及活動部1324e進行描述,至於本實施例的卡扣件132e的其他結構則請參閱圖14至17的卡扣件132d的說明,而不再贅述。
在本實施例中,卡扣件132e的活動部1324e為轉盤,其可轉動地位於卡扣件132e的活動槽1325e內。此外,卡扣件132e的側扣部1323e並非為彈片的結構。卡扣件132e的側扣部1323e包含二伸縮桿13232e。二伸縮桿13232e樞設於活動部1324e的相對二側,且對應於卡扣件132e之扣部1322e的二通口13221e。再者,卡扣件132e還可包含二磁性部1326e,二磁性部1326e例如為暫時磁鐵,其設置於活動部1324e上。
如此一來,圖14所示的解扣件133d的磁性部1332d可吸引卡扣件132e的活動部1324e上的二磁性部1326e。接著,在轉動解扣件133d的情況下,可使磁性部1332d經由二磁性部1326e帶動活動部1324e轉動,並使二伸縮桿13232e自卡扣件132e之扣部1322e的二通口13221e凸出或縮入於卡扣件132e的活動槽1325e。
在本實施例中,藉由解扣件133d的磁性部1332d吸引活動部1324e上的二磁性部1326e的設置,可避免在解扣件 133d轉動活動部1324e的時候產生活動部1324e滑動的狀況。應注意的是,若無前述的問題,在其他實施例中,卡扣件可無磁性部,而活動部可改為暫時磁鐵。
在本實施例中,解扣件133d以磁吸的方式相分離地透過二伸縮桿13232e連接於卡扣件132e的活動部1324e,而帶動卡扣件132e的活動部1324e,但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解扣件可以卡扣的方式可分離地連接於卡扣件的活動部而帶動卡扣件的活動部。也就是說,卡扣件可無任何磁性部件,解扣件可無磁性部,而卡扣件及解扣件可改具有互相匹配的卡扣結構(如卡槽及凸塊),如此一來,解扣件亦可透過相匹配的卡扣結構帶動卡扣件的活動部轉動。
應注意的是,本實施例的卡扣件132e可替換前述實施例的卡扣件。
在上述實施例中,解扣件均是透過磁吸的方式帶動卡扣件自固定件的穿孔縮入滑槽內,但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解扣件可透過非磁吸的方式帶動卡扣件自固定件的穿孔縮入滑槽內。舉例來說,請參閱圖20及圖21,圖20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七實施例所揭露之快拆機構的剖視示意圖。圖21為圖20之解扣件將卡扣件縮入固定件之滑槽的部分剖視示意圖。
快拆機構13f包含一固定件131f、一卡扣件132f及一解扣件133f。此外,快拆機構13f還可包含一偏壓件134f。
固定件131f具有一滑槽1311f、一穿孔1312f及一 插入孔1313f。滑槽1311f具有相連的一窄徑段1314f及一寬徑段1315f,寬徑段1315f的內徑大於窄徑段1314f的內徑,且寬徑段1315f及窄徑段1314f的交界處形成一第一段差面1316f。穿孔1312f連通於寬徑段1315f遠離窄徑段1314f的一側。也就是說,穿孔1312f連通於滑槽1311f的一側13111f。穿孔1312f的內徑小於寬徑段1315f的內徑,且穿孔1312f與寬徑段1315f的交界處形成一第二段差面1317f。插入孔1313f為圓孔,且插入孔1313f連通於滑槽1311f之窄徑段1314f遠離寬徑段1315f的一側。也就是說,插入孔1313f連通於滑槽1311f的另一側13112f。
卡扣件132f包含一滑移部1321f、一扣部1322f及一卡合部1323f。扣部1322f連接於滑移部1321f,且扣部1322f的外徑小於滑移部1321f的外徑。滑移部1321f可滑移地隱藏於固定件131f之滑槽1311f的寬徑段1315f。扣部1322f自固定件131f的穿孔1312f凸出於固定件131f的滑槽1311f之外。
在本實施例中,滑移部1321f具有一插槽13211f及二容置槽13212f,插槽13211f位於二容置槽13212f之間。卡合部1323f包含二卡珠13231f及二彈簧13232f。二卡珠13231f分別位於插槽13211f與二容置槽13212f的連接處。二彈簧13232f分別位於二容置槽13212f內,且二彈簧13232f分別較二卡珠13231f遠離插槽13211f。二彈簧13232f分別用以帶動二卡珠13231f朝插槽13211f移動。
在本實施例中,偏壓件134f例如為壓縮彈簧。偏壓 件134f位於固定件131f之滑槽1311f的寬徑段1315f內,且偏壓件134f的相對二端分別抵靠於第一段差面1316f及卡扣件132f的滑移部1321f。偏壓件134f用以透過滑移部1321f帶動扣部1322f自固定件131f之穿孔1312f凸出於滑槽1311f。也就是說,在未有其他的外力作用於扣部1322f的情況下,偏壓件134f常態地令扣部1322f自固定件131f之穿孔1312f凸出於滑槽1311f。
應注意的是,偏壓件134f並不限於為壓縮彈簧。在其他實施例中,偏壓件可為拉伸彈簧,其相對二端分別固定於第二段差面及卡扣件的滑移部。此外,偏壓件134f為選用的元件。在其他實施例中,快拆機構可無偏壓件,可僅利用重力讓扣部常態地自固定件之穿孔凸出於滑槽而保持插入機殼之定位板的定位孔。
解扣件133f具有二卡槽1331f。解扣件133f可分離地自固定件131f的插入孔1313f插入固定件131f的滑槽1311f,且解扣件133f的二卡槽1331f可分離地與卡扣件132f的二卡珠13231f相卡合。如此一來,解扣件133f可帶動整體卡扣件132f上抬,而使卡扣件132f的扣部1322f靠近滑槽1311f的另一側13112f,接著自固定件131f之穿孔1312f縮入滑槽1311f。
應注意的是,本實施例的快拆機構13f可取代上述實施例的快拆機構。
在參閱圖14至17所述的快拆機構13d的實施例中,解扣件133d為可分離於卡扣件132d之活動部1324d,但並不以 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解扣件可為不可分離於卡扣件之活動部。舉例來說,請參閱圖22,圖22為根據本發明之第八實施例所揭露之快拆機構的剖視示意圖。
本實施例的快拆機構13g類似於上述參閱圖14至17所述的快拆機構13d,二者之間的差異主要在於解扣件與卡扣件之活動部之間的連接關係,故以下僅針對本實施例的解扣件133g與卡扣件132g之活動部1324g之間的連接關係進行詳細描述。至於本實施例的快拆機構13g的其他結構則請參閱圖14至17的快拆機構13d的說明,而不再贅述。
在本實施例中,解扣件133g為不可分離地固定於卡扣件132g的活動部1324g。舉例來說,解扣件133g與卡扣件132g的活動部1324g為一體成形,但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解扣件可以透過黏合或卡合等方式不可分離地固定於卡扣件的活動部。
接著,請參閱圖23及24。圖23為圖22之解扣件帶動卡扣件的活動部的剖視示意圖。圖24為圖22之解扣件帶動卡扣件的扣部的剖視示意圖。
如圖23所示,當欲將卡扣件132g解扣於機殼20d時,使用者可向上拉動解扣件133g,使得解扣件133g帶動卡扣件132g的活動部1324g於活動槽1325g內從鎖定位置移動至解鎖位置。此時,活動部1324g未抵壓側扣部1323g,而允許側扣部1323g回彈,故令側扣部1323g的相對二端分別自卡扣件132g 之扣部1322g的二通口13221g縮入活動槽1325g,而解除側扣部1323g與機殼20d的定位板22d之間的卡固關係。
接著,如圖24所示,繼續向上拉動解扣件133g,可使得卡扣件132g的活動部1324g帶動滑移部1321g往上移動,靠近該滑槽1311g的另一側13112g,而使卡扣件132g的扣部1322g脫離機殼20d之定位板22d的定位孔221d,接著自固定件131g的穿孔1312g縮入滑槽1311g內。如此一來,即解除卡扣件132g的扣部1322g與定位板22d之間的卡固關係,而使得托盤11d可自機殼20d拆卸。
在本實施例中,藉由扣部1322g與側扣部1323g的搭配可對於電子元件組件達到X、Y、Z三軸限位的效果,故機殼20d可省略如圖2所示的定位柱23,且托盤11d可省略如圖2所示的定位孔111。
根據上述實施例所揭露的快拆機構及電子元件組件,藉由卡扣件的滑移部可滑移地隱藏於固定件的滑槽,且解扣件可分離地設置於固定件的設置,可避免任何人都可以操作卡扣件,來讓卡扣件的扣部解扣。也就是說,在有需要將電子元件組件拆卸時,僅持有解扣件的人員才能將解扣件設置於固定件,來帶動卡扣件的扣部解扣,故可防止人員誤拆電子元件組件,以及防止有心人士盜竊電子元件組件。
此外,藉由卡扣件的扣部可通過固定件的穿孔,扣部的通口沿扣部的徑向連通於卡扣件的活動槽,以及活動部可活動 地位於活動槽內而令側扣部自通口縮入或凸出活動槽的設置,可讓卡扣件的扣部與側扣部與機殼卡固時,扣部限制電子元件托架水平方向的移動,而側扣部限制電子元件托架垂直方向的移動,以將電子元件托架穩固地固定於機殼。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之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電子元件組件
11:托盤
111:定位孔
112:組裝孔
12:電子元件
13:快拆機構
131:固定件
1311:滑槽
1312:穿孔
1313:插入孔
1314:窄徑段
1315:寬徑段
132:卡扣件
1321:滑移部
1322:扣部
1323:第一磁性部
133:解扣件
1331:主體部
1332:第二磁性部
1333:插入體
1334:操作體
134:偏壓件
20:機殼
21:基板
211:表面
22:定位板
221:定位孔
222:斜板部
23:定位柱
231:頭部
232:頸部
233:身部
N:法線

Claims (20)

  1. 一種快拆機構,包含:一固定件,具有至少一滑槽及至少一穿孔,該至少一穿孔連通於該至少一滑槽的一側;至少一卡扣件,包含一滑移部及一扣部,該滑移部可滑移地位於該至少一滑槽,該扣部連接於該滑移部並可通過該穿孔;以及一解扣件,可分離地設置於該固定件,以帶動該卡扣件的該扣部靠近或遠離該滑槽的另一側;其中,該快拆機構更包含至少一偏壓件,該至少一偏壓件設置於該至少一滑槽內,該至少一偏壓件的相對二端分別連接於該固定件及該卡扣件的該滑移部,該至少一偏壓件用以帶動該至少一卡扣件的該扣部自該至少一穿孔凸出於該至少一滑槽。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快拆機構,其中該解扣件透過磁吸的方式帶動該至少一卡扣件的該扣部自該至少一穿孔縮入該至少一滑槽內。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快拆機構,其中該至少一卡扣件更包含一第一磁性部,該第一磁性部設置於該滑移部,該解扣件包含一主體部及一第二磁性部,該第二磁性部設置於該主體部,該第二磁性部吸引該第一磁性部。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快拆機構,其中該第一磁性部為暫時磁鐵,該第二磁性部為永久磁鐵。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快拆機構,其中該固定件更具有一插入孔,該插入孔連通於該滑槽的該另一側,該主體部包含一插入體,該第二磁性部設置於該插入體,該插入體可分離地自該插入孔插入該滑槽,並透過該第一磁性部與該第二磁性部而可分離地連接於該滑移部。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快拆機構,其中該插入孔為圓孔,該插入體為圓柱體或非圓柱體。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快拆機構,其中該插入孔為非圓孔,該插入體為匹配於該插入孔的非圓柱體。
  8. 如請求項3所述之快拆機構,其中該至少一滑槽的數量及該至少一穿孔的數量皆多個,該些穿孔分別連通於該些滑槽,該些滑槽呈直線排列,該至少一卡扣件的數量為多個,該些滑移部分別可滑移地位於該些滑槽,該些扣部分別對應於該些穿孔,該主體部可分離且可滑動地設置於該固定件,而令該第二磁性部對應於其中一該滑槽。
  9. 如請求項3所述之快拆機構,其中該至少一滑槽的數量及該至少一穿孔的數量皆多個,該些穿孔分別連通於該些滑槽,該些滑槽沿呈環狀排列,該些滑移部分別可滑移地位於該些滑槽,該些扣部分別對應於該些穿孔,該解扣件的該主體部可分離且可轉動地設置於該固定件,而令該解扣件的該第二磁性部對應於該固定件的其中一該滑槽。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快拆機構,其中該解扣件透過卡合的方式帶動至少一該卡扣件的該扣部自該至少一穿孔縮入該至少一滑槽內。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快拆機構,其中,該卡扣件具有一活動槽,該活動槽自該滑移部延伸至該扣部,該扣部具有至少一通口,該至少一通口沿該扣部的徑向連通於該活動槽,該卡扣件更包含一側扣部及一活動部,該側扣部至少部分位於該活動槽內且自該至少一通口凸出或縮入該活動槽,該活動部可活動地位於該活動槽內,該固定件更具有至少一插入孔,該至少一插入孔連通於該至少一滑槽的該另一側,該解扣件可分離地穿過該至少一插入孔並可分離地連接該活動部,以帶動該活動部而令該側扣部自該至少一通口縮入該活動槽。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快拆機構,其中該側扣部為彈片,該活動部受該解扣件的帶動可自一鎖定位置移動至一解鎖位置;當該活動部位於鎖定位置時,該活動部抵壓該側扣部,而令該側扣部之部分凸出自該至少一通口凸出該活動槽;當該活動部位於該解鎖位置時,該活動部未抵壓該側扣部,而允許該側扣部自該至少一通口縮入該活動槽。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快拆機構,更包含一偏壓件,該偏壓件設置於該活動部,該偏壓件用以帶動該活動部從該解鎖位置朝該鎖定位置移動。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快拆機構,其中該解扣件以磁吸的方式帶動該活動部,該解扣件與該活動部之間的磁吸力大於該偏壓件施予該活動部的作用力,該偏壓件施予該活動部的作用力大於該側扣部的彈性恢復力。
  1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快拆機構,其中該滑移部可滑移地隱藏於該至少一滑槽。
  16. 一種電子元件組件,適於設在一機殼,包含:一托盤,適於設在該機殼;一電子元件,固定於該托盤;以及一快拆機構,包含:一固定件,固定於該托盤,具有至少一滑槽及至少一穿孔,該至少一穿孔連通於該至少一滑槽的一側;以及至少一卡扣件,包含一滑移部及一扣部,該滑移部可滑移地位於該至少一滑槽,該扣部連接於該滑移部,並自該至少一穿孔伸入或脫離該機殼的一定位孔;其中,該快拆機構更包含至少一偏壓件,該至少一偏壓件設置於該至少一滑槽內,該至少一偏壓件的相對二端分別連接於該固定件及該卡扣件的該滑移部,該至少一偏壓件用以帶動該至少一卡扣件的該扣部自該至少一穿孔凸出於該至少一滑槽。
  17. 如請求項16所述之電子元件組件,更包含一解扣件,該解扣件可分離地設置於該固定件,以帶動該卡扣件的該扣部自該至少一穿孔縮入之該至少一滑槽。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之電子元件組件,其中該解扣件透過磁吸的方式帶動該至少一卡扣件的該扣部自該至少一穿孔縮入該至少一滑槽內。
  19. 一種快拆機構,包含:一固定件,具有至少一滑槽及至少一穿孔,該至少一穿孔連通於該至少一滑槽的一側;以及至少一卡扣件,包含一滑移部、一扣部、一側扣部及一活動部,該滑移部可滑移地位於該至少一滑槽,該扣部連接於該滑移部,並可通過該至少一穿孔,該卡扣件具有一活動槽,該活動槽自該滑移部延伸自該扣部,該扣部具有至少一通口,該至少一通口沿該扣部的徑向連通於該活動槽,該側扣部至少部分位於該活動槽內且對應該至少一通口,該活動部可活動地位於該活動槽內,而令該側扣部自該至少一通口縮入或凸出該活動槽;其中,該快拆機構更包含至少一偏壓件,該至少一偏壓件設置於該至少一滑槽內,該至少一偏壓件的相對二端分別連接於該固定件及該卡扣件的該滑移部,該至少一偏壓件用以帶動該至少一卡扣件的該扣部自該至少一穿孔凸出於該至少一滑槽。
  20. 如請求項19所述之快拆機構,更包含一解扣件,該固定件更具有至少一插入孔,該至少一插入孔連通於該至 少一滑槽的另一側,該解扣件可活動地穿過該至少一插入孔而插入該至少一滑槽,該解扣件固定於該活動部,以帶動該活動部而令該側扣部自該至少一通口縮入該活動槽,並帶動該卡扣件的該扣部靠近或遠離該至少一滑槽的該另一側。
TW112108823A 2023-03-10 快拆機構及電子元件組件 TWI838164B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38164B true TWI838164B (zh) 2024-04-0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745805U (zh) 2019-10-30 2020-06-12 东营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多通道接口主板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745805U (zh) 2019-10-30 2020-06-12 东营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多通道接口主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40272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data storage device
US7531268B2 (en) Battery locking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 device
US7672124B2 (en) Computer case with locking side panel and bezel
US7428835B2 (en) Computer enclosure with locking apparatus
US20060209501A1 (en) Computer enclosure
US20070177267A1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expansion card of computer system
CN110413065B (zh) 具有防拆结构的电子装置
US8446720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expansion card
WO2009026225A1 (en) Security apparatus with stabilizing element
TWI838164B (zh) 快拆機構及電子元件組件
US8607844B2 (en) Structure for assembling and disassembling partition members
TW202026537A (zh) 板材扣件
TWI688321B (zh) 可拆式門板扣緊結構
CN103375054B (zh) 适用于电子装置的闩锁机构及电子装置
WO2020029549A1 (zh) 显示屏及其连接装置
TW201310444A (zh) 抽取式儲存裝置模組
TW202121777A (zh) 轉接卡模組
CN219035253U (zh) 锁固装置
TWI803961B (zh) 固定機構、介面卡組裝架及其電子設備
CN214093616U (zh) Led显示屏模组及led显示屏模组拼接结构
CN114916178B (zh) 一种基于塑料制品的充电柜面壳
TWI747393B (zh) 固定機構
CN213298487U (zh) 一种锁和包括该锁的箱体
CN113970959B (zh) 固定机构
CN111305647B (zh) 锁具、锁具之拆卸方法及锁具之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