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6494B - 混合型移植物 - Google Patents

混合型移植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6494B
TWI836494B TW111124865A TW111124865A TWI836494B TW I836494 B TWI836494 B TW I836494B TW 111124865 A TW111124865 A TW 111124865A TW 111124865 A TW111124865 A TW 111124865A TW I836494 B TWI836494 B TW I83649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aft
hybrid
sheath
suture
jump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48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41366A (zh
Inventor
湯瑪斯 J 巴勒摩
李品萱
文威 任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艾奎登生醫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艾奎登生醫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艾奎登生醫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413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13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64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6494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種混合型移植物,可包括一移植物、一血管支架、一管狀軸套及一縫合環帶。本案亦涉及一種用於人工血管工件的包護結構體,可包括具有兩個側邊的鞘管;穿過該鞘管的孔洞,孔洞鄰近於該鞘管的該側邊,其中縱向相鄰的孔洞被相互縱向隔開;及一延伸穿過該孔洞之拉線。一種醫療裝置,可包括可從插入狀態自我擴張至置放狀態的人工血管;及位於該人工血管一端的一縫合環帶。一種置放裝置,可包括一心軸;圍繞該心軸放置的一人工血管;及包覆該人工血管的一鞘管,其中該鞘管將該人工血管壓縮至插入直徑。

Description

混合型移植物
本發明大體而言係關於用於植入病患血管中之混合型移植物。
循環系統包括主動脈和其他大口徑血管,以及較小口徑的血管和微血管。雖然影響其他血管的疾病和其他症狀可能也很嚴重,但由於血流量及血壓透過主動脈泵送,影響主動脈的疾病和其他症狀可能更為嚴重,且更可能導致病患死亡。
複合型胸主動脈疾病包括急性A型剝離(AAD)和慢性A型剝離(CAD),以及波及或未波及升主動脈和降主動脈的主動脈弓動脈瘤(TAA)。
主動脈剝離是由於主動脈壁內層中的撕裂導致血液進入並分離血管壁的血管層。急性主動脈剝離被定義為在初始撕裂後的前2週內所鑑定者,而慢性剝離被定義為在大於2週時間所鑑定者。主動脈剝離依其位置和胸主動脈被波及的程度進行分類,史丹佛(Stanford)A型剝離影響升主動脈,並可擴及至弓部和降胸主動脈。史丹佛B型剝離並不影響升主動脈,且通常涉及遠端在左鎖骨下動脈起點的降胸主動脈,大約三分之二的主動脈剝離為史丹佛A型。
急性剝離的病患典型伴隨疼痛,且由於主動脈壁破裂剝離的風險會影響主動脈瓣的完整性,且透過波及冠狀動脈的起點而影響心肌的灌注,因而被歸類為緊急情況。
主動脈瘤是一種可影響主動脈任何部分的嚴重症狀,腹部的主動脈瘤被稱為腹部主動脈瘤或AAA;胸腔中的主動脈瘤被稱為胸 主動脈瘤,而在胸腔中主動脈弓上的動脈瘤被稱為主動脈弓動脈瘤。主動脈瘤可能由不同原因引起,例如未治療或嚴重的高血壓、吸煙、馬凡氏症候群(Marfan’s syndrome)等一般疾病及主動脈壁的退行性擴張。胸主動脈瘤由主動脈壁鬆弛引起,導致局部擴張,並且是危及生命的病症,具有胸動脈瘤的病患通常直到動脈瘤擴張都毫無症狀。最常見的病徵是疼痛和主動脈破裂,動脈瘤破裂可造成嚴重的內出血,迅速導致休克或死亡。
複合型胸主動脈疾病的治療通常需要長時間且複雜的開放性手術。在此類手術期間,病患通常被放置心肺分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幫浦,並將心臟停止以允許主動脈可被夾緊和操作。雖然病患是在心肺分流情況下,但病患通常也會被冷卻至低體溫狀態,病患無法在手術中存活的風險與病患者在幫浦和低溫下的持續時間直接相關。
人工血管
參照圖1,其顯示人工血管2,人工血管2包括位於一端的一第一移植物錨定部4,及位於另一端的一第二移植物錨定部6,第一移植物錨定部4與第二移植物錨定部6被縱向間隔開。覆層10實質上沿人工血管2的整個長度延伸,實質上覆蓋第一移植物錨定部4與第二移植物錨定部6的所有外表面。或者,在至少部分的第一移植物錨定部4及/或第二移植物錨定部6,例如移植物錨定部4、6之一端,可不被覆層10所覆蓋。或者。使用多於一層覆層10,如此,覆層10可具有多層,或沿著人工血管2的長度上可包括二或多個重疊區段。覆層10可由任何合適的物質或材料製成,例如但不限於聚四氟乙烯(PTFE)。
在移植物錨定部4、6二者之間,中央區段12可包括不受內部結構支撐的覆層10。以此方式,移植物錨定部4、6之間的距離可在插入時或使用中變化,以適應不同的血管解剖結構。移植物錨定部4、6之 間的距離為可調整的而非固定。在其他實施方式中,中央區段12可由結構體支撐,該結構體在插入及置放時並不妨礙調整移植物錨定部4、6之間距離的能力。
第一移植物錨定部4及第二移植物錨定部6可從第一插入直徑擴張至第二置放直徑。每個移植物錨定部4、6的長度在其擴張至置放型態期間實質上並沒有變化。或者,至少一個移植物錨定部4、6在其擴張至置放型態期間可改變長度。移植物錨定部4、6可具有能使第一插入直徑擴張到第二置放直徑並將移植物錨定部4、6以置放狀態牢固地保持在血管內的任何結構。如一實例,各移植物錨定部4、6可包括複數個在人工血管2周圍圍繞延伸的線圈8,線圈8可被縱向間隔開;若是如此,則相鄰之線圈8可藉由一或多個繫線14連接。或者,除覆層10外,間隔開的線圈8並不相互連接。或者,至少兩個相鄰的線圈8並未被間隔開,而是相互鄰接或重疊。在這種型態中,此種相鄰的線圈8可被相互固定,例如藉由雷射焊接,線圈8可由金屬或其他材料製成。各線圈8可具有複合形狀,其中線圈8由金屬線製成,或從管子雷射切割,或以其他方式製造,使得線圈8具有複合形狀,例如鋸齒狀、重複Z字形、曲折曲線或其他形狀,此類形狀可使線圈8由插入直徑擴張成置放直徑。至少一個線圈8的鋸齒狀型式可被連續彎曲,或可包括由彎曲區段連接的直線區段。在一實施方式中,線圈8的鋸齒狀型式可例如在已屆期之美國專利號4,580,568中所述,其全部內容藉由引用併入本文。然而,可差異性地配置至少一個線圈8。
在一實施方式中,不同的線圈8可由不同的材料製成。例如,至少一個線圈8可由超彈性材料製成,例如鎳鈦合金,且至少一個其他線圈8可由可塑性變形材料製成,例如316L不銹鋼。相鄰的線圈8可以不同材料之間交互,使得線圈8不與由相同材料組成的線圈相鄰。在其他實施方式中,由相同材料組成的數個線圈8可組合在一起,且由不同材料組成的至少一個線圈8可與該組相鄰。例如,在移植物錨定部4、6外端處的線圈8可由不銹鋼構成,而其餘的線圈8可由例如鎳鈦合金 的超彈性材料構成。藉由使用不同材料製成之線圈8,人工血管2可取得這些不同材料之不同特性的優點。例如,由超彈性材料製成的一或多個線圈8有用於擴張移植物錨定部4、6;在這種超彈性線圈8內部,藉由標準介入性氣囊導管施加的向外之力推動此介於麻田散體(martensite)和沃斯田體(austentite)相之間的線圈8,使這些線圈8自我擴張為更大直徑的型態。由例如316L不銹鋼之可塑性變形材料製成的一或多個額外線圈8可用於保持各錨定部4、6的管腔開放,因為此類材料對線圈應力具有更大的抵抗力,並且在擴張後不易回復到不同的晶相。雖然在此文中使用術語「線圈」,但線圈8從一端觀察時並不需要是完整的圓形,並可具有適於特定應用的不同形狀和曲率。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線圈8從一端觀察時實質上是圓形的。
在一實施方式中,移植物錨定部4、6在置放狀態下各自擴張至相同或相似的直徑。在其他實施方式中,第一移植物錨定部4在置放狀態下擴張成與第二移植物錨定部6不同的直徑。類似地,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移植物錨定部4在插入狀態下具有與第二移植物錨定部6不同的直徑。以此方式,可以促進人工血管2的置放,及/或可促進人工血管2更佳適合於病患的特定血管組織。第一移植物錨定部4與第二移植物錨定部6之間的直徑差異可藉由控制第一移植物錨定部4中的線圈8的直徑與第二移植物錨定部6中的線圈8的直徑差異來控制,其藉由在不同移植物錨定部4、6中提供具有不同材料的線圈8之差異混合或以任何其它合適的方式。
操作-人工血管
參照圖2,人工血管2處於用於引入病患的脈管系統的插入型態,第二移植物錨定部6向第一移植物錨定部4移動,而中央區段12外翻於第二移植物錨定部6外部。移植物錨定部4、6可選擇地接近而鄰接成插入型態,且藉由覆層10的厚度分隔。
處於插入型態的人工血管2可以任何合適的方式插入脈管系統,例如透過標準股切開術(femoral incision)。在插入狀態,人工血 管2可保持在導管的管腔內,且導絲可延伸通過人工血管的管腔。人工血管2以標準方式使用導絲和導管通過脈管系統推進到治療部位,或以任何其他合適方式推進通過脈管系統。
參照圖3,當人工血管2達到治療部位,將標準介入性氣囊在第一移植物錨定部4內膨脹,氣球的膨脹導致第一移植物錨定部4的線圈8擴張成較大直徑的型態。其中至少一個線圈8由超彈性材料構成時,氣囊的膨脹推動此類至少一個介於麻田散體相和沃斯田體相之間的線圈8,導致此類至少一個線圈8自我擴張成較大直徑的型態。
參照圖4,在第一移植物錨定部4擴張成其置放直徑後,第二移植物錨定部6從第一移植物錨定部4向近側拉動到其所欲置放之位置,中央區段12的可撓性允許調整移植物錨定部4、6之間的距離。如圖4中所示,中央區段12的直徑可小於第一移植物錨定部4的直徑。最後,參照圖5,將標準介入性氣囊在第二移植物錨定部6中膨脹,與上述關於在第一移植物錨定部4相同的方式擴張。如上所述,第一移植物錨定部4的經擴張直徑可與第二移植物錨定部6的經擴張直徑實質上相同或不同。介入性氣囊、導絲、導管及/或其他介入性裝置從治療部位收回,而人工血管2保持其置放狀態及置放位置。
主動脈人工血管
參照圖6-7,其顯示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中心段22。亦參照圖12及14,其顯示整體主動脈人工血管20,並於以下更詳細地描述。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中心段22在手術過程中強化或置換升主動脈及/或主動脈弓,包括中心段22的主動脈人工血管20通常由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之聚酯製成,有時稱為DACRON®品牌聚酯,可自E.I.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of Wilmington,Delaware獲得。有利的是,將包括中心段22的主動脈人工血管20注入膠原蛋白,其可促使病患自身組織生長至主動脈人工血管20。或者,如果需要,主動脈人工血管20可由任何其他堅固、可撓性和防漏的生物相容性材料製成。
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中心段22可包括三個跳接移植物 24a、24b、24c。三個跳接移植物24a、24b、24c對應於從主動脈弓分出的三條動脈:頭臂動脈幹、左頸總動脈和左鎖骨下動脈。三個跳接移植物24a、24b、24c各包括一內管腔,其允許源自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中心段22的血液流過,各跳接移植物24a、24b、24c的基部26有利地固定於主動脈人工血管20的中心段22。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跳接移植物24a、24b、24c的至少一者由PTFE製成且連接至主動脈人工血管20的中心段22。在其他實施方式中,跳接移植物24a、24b、24c的至少一者與主動脈人工血管20整合成一體,且亦可由與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中心段22相同的材料製成。各跳接移植物24a、24b、24c的頂部28可包括可擴張的支架34,該可擴張的支架34通常為管狀且具有可通過的空腔。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可擴張的支架34沿著其整個長度實質上具有相同直徑。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可擴張的支架34之遠端(distal end)。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可擴張的支架34的至少一者之近端(proximal end)可被縫合或以其他方式固定至對應的跳接移植物24a、24b、24c的頂部。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可擴張的支架34的至少一者可以與移植物錨定部4、6的至少一者相同或相似的方式製造,並按比例縮小至較小的長度和直徑。可擴張的支架34有利地為自我擴張;例如,可擴張的支架34可由例如鎳鈦合金之超彈性材料製成;如另一實例,可擴張的支架34可由可塑性變形材料製成,例如不銹鋼,其被壓縮至低於其之彈性極限的量,然後去除壓縮以允許可擴張的支架34自我擴張到位。
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中心段22亦有利地包括一出入端口30,該出入端口30包括一內管腔,其允許將器械及/或導絲通過其插入至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中心段22並通過其收回。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該出入端口30由PTFE製成並附接至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中心段22。以此方式,於完成主動脈人工血管20的植入之後,出入端口30可容易地被密封及/或移除。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出入端口30與主動脈人工血管20被整合在一起,且亦由與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中心段22相同材料所製成。出入端口30的一端連接至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中心段22;出入端口30 的另一端包括一止血閥32,當血液流過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中心段22時,該止血閥32允許器械及/或導絲進入和離開出入端口30。
亦參照圖6a,其顯示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中心段22的另一例示性實施方式。在圖6a之例示性實施方式中,提供一縫合帶23於中心段22的一端或兩端上或附近。各縫合帶23可為中心段22管壁中較厚部分,或可為固定於中心段22的單獨物件,例如金屬或非金屬支架。如以下更詳細之描述,各縫合帶23在中心段22上提供可與主動脈或其他組織縫合的區域,對於接合縫合及在植入時將中心段22保持的位置具有更大的適合性。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在中心段22上可提供額外的縫合環23,或可提供更大的縫合區域23。除了單個或多個縫合環23之外,可選擇地一或多個中心段錨定部25可連接至中心段22。各中心段錨定部25可為自我擴張的;例如,至少一個中心段錨定部25可由料例如鎳鈦合金之超彈性材製成;如另一實例,至少一個中心段錨定部25可由可塑性變形材料製成,例如不銹鋼,其被壓縮至低於其之彈性極限的量,然後去除壓縮以允許可擴張的中心段錨定部25自我擴張到位。各中心段錨定部25可以任何合適的方法固定至中心段22,例如藉由模塑、黏合劑或縫線。可選擇地,至少一個中心段錨定部25可固定至對應的縫合帶23,而縫合帶23與中心段22之間的固定又將中心段錨定部25固定到中心段22。或者,中心段錨定部25可連接至中心段22,並可省略一或多個縫合環23。
亦參照圖8,顯示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中心段22的另一例示性實施方式。在圖8之例示性實施方式中,跳接移植物24a、24b、24c由PTFE或類似材料製成,並且比圖7之例示性實施方式中的長。因為這些跳接移植物24a、24b、24c比圖7的實施方式中的更長,所以外科醫生具有更大的彈性根據體內的需要而切割或放置那些跳接。各跳接移植物24a、24b、24c的頂部28不包括關於圖7中所述的可擴張的支架34;相反地,各跳接移植物24a、24b、24c的頂部僅是管的一端。
亦參照圖9,其顯示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中心段22的另一 例示性實施方式。在圖9之例示性實施方式中,分支的移植物27包括從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中心段22延伸的歧管24d,歧管24d可固定至中心段22,或可連接至以上述類似的方式固定到中心段22的跳接移植物24。跳接移植物24a、24b、24c自歧管24d延伸,並與歧管24d和中心段22的管腔流體連通,此型態可額外提供關於某些解剖結構的通用性。在圖9之例示性實施方式中,跳接移植物24a、24b、24c另可如關於圖7或圖8所述之配置,並可包括或排除至少一個在跳接移植物24a、24b、24c之頂部28上的可擴張的支架34。顯而易見的是,中心段22的不同實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徵可以根據需要在主動脈人工血管20中組合。亦應注意的是,根據臨床醫生的判斷可互換地使用跳接移植物24和人工血管2,且詞組「跳接移植物」和「人工血管」可在本文中互換使用。
亦參照圖9A,其顯示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中心段22的另一例示性實施方式,該中心段22大致如關於上圖6A所述。中心段22可為波狀皺褶的且通常由防扭結的材料製成,在植入中心段22時,該波狀皺褶可選擇地允許臨床醫生根據需要延長或縮短中心段22。該中心段包括從其延伸之單一跳接移植物24,其亦可為以是波狀皺褶的且由通常的防扭結材料製成,該波狀皺褶可選擇地允許跳接移植物24根據臨床醫生的需要延長或縮短。如關於上圖6A所述的縫合帶23可位於支架34的近端,介於支架34與跳接移植物24其餘部分之間。
分支的移植物27包括歧管24d及從其延伸的跳接移植物24a、24b、24c,如關於圖9所述。歧管24d及跳接移植物24a、24b、24c中的至少一者可為波狀皺褶的且由通常的防扭結材料製成。在植入歧管24d及跳接移植物24a、24b、24c時,波狀皺褶可選擇地允許臨床醫生根據需要延長或縮短歧管24d及/或至少一個跳接移植物24a、24b、24c。關於如上圖6A所述的縫合帶23可位於歧管24d的自由端,對應於跳接移植物24的縫合帶。當歧管24d附接至跳接移植物24時,歧管24d的縫合帶23與跳接移植物24可縫合在一起以便將其等連接,或者為了加強該兩者之間藉由擴張之支架34的擴張所形成的連接。相似地,縫合帶23可 位於跳接移植物24a、24b、24c的至少一者的頂部28附近。各縫合帶23可如以上關於圖6A所述,並可位於支架34的近端,介於支架34與跳接移植物24a、24b、24c其餘部分之間。縫合帶23便利於將跳接移植物24a、24b、24c的一端縫合至血管29,提供用於縫合的牢固且可接近的位置。該縫合可用於加強在血管29內藉由可擴張的支架34的擴張而造成與跳接移植物24a、24b、24c的連接。再者,若下述額外的跳接人工血管40、50附接至跳接移植物24a、24b、24c之頂部以增加另外長度,則跳接人工血管40、50之近端可被縫合至位於跳接移植物24a、24b、24c一端的縫合帶23,以加強在額外跳接人工血管40、50內藉由可擴張的支架34的擴張所造成的與跳接移植物24a、24b、24c的連接。
亦參照圖31-33,根據一些實施方式,至少一個跳接移植物24a、24b、24c之一端可包括一縫合環帶160,該縫合環帶160為一種材料區段,其處於最初被捲起如襪子之環帶的型態。縫合環帶160可與跳接移植物24的外覆層整合,並可在完全展開的狀態下比跳接移植物24長,且長度上最初可與跳接移植物24a、24b、24c接近。或者,縫合環帶160可為一分離的一塊材料,其被縫合或以其他方式固定至跳接移植物24的端部。如以下更詳細的描述,縫合環帶160可從跳接移植物24的一端對稱或不對稱的展開,以便與跳接移植物24所連接的血管壁相遇,且亦可提供一種材料環供外科醫生用於將跳接移植物24縫合到該血管壁165,以便提供與血管壁的更安全的連接。跳接移植物24可包括圍繞圓筒狀支架163的外覆層161。外覆層161可由任何合適的生物相容材料製成,例如但不限於聚四氟乙烯(PTFE)或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之聚酯,有時是已知的DACRON®品牌之聚酯,可自E.I.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of Wilmington,Delaware獲得。支架163可由鎳鈦合金、彈簧鋼或任何其它合適的生物相容材料製成。支架163可在縱向上短於外覆層161,且外覆層161從支架163的一端縱向向外延伸的部分可以形成縫合環帶160。亦即,外覆層161相對於支架163的多餘長度最初可在支架163的一端處以圍繞支架163的縱向中心 線捲繞成環。雖然縫合環帶160於此被描述與跳接移植物24一起使用,但如果適當,縫合環帶160可與本文中所描述的任何其他跳接移植物或錨定部一起使用。
亦參照圖34-38,可使用密封鞘管180以便將至少一個自我擴張的支架34在展開之前保持於受拘束的初始型態。該密封鞘管180可由任何合適的生物相容材料製成,例如但不限於聚四氟乙烯(PTFE)或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之聚酯,有時被稱為DACRON®品牌聚酯,可獲自E.I.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of Wilmington,Delaware。如以下更詳細的描述,較有利的是密封鞘管180不留在體內。參照圖34,顯示該密封鞘管180在組裝之前處於扁平的型態。密封鞘管180的側邊182以正弦曲線狀或大致正弦曲線狀模式彎曲,且彼此偏移,使得當密封鞘管180圍繞跳接移植物24時,密封鞘管180的一側邊182a上的峰部184與密封鞘管180的另一側邊182b上的谷部186匹配,各峰部184側邊附近為孔洞188。或者,孔洞188位於一些成對的峰部184附近,於此成對的峰部184定義為儘管在橫向上是間隔開,但在縱向上是彼此最接近的兩個峰部184。
亦參照圖35,該密封鞘管180被捲繞而包覆呈初始的、壓縮型態的跳接移植物24,並壓縮跳接移植物24成為插入直徑。亦參照圖36-37,拉線190穿過捲起的密封鞘管180中的縱向相鄰的孔洞188。以此方式,拉線190將密封鞘管180相鄰的側邊182a、182b保持在一起,拉線190的近端192可沿著置放裝置200向近側延伸。如以下圖27-30更詳細的描述,拉線190可在近側方向從孔洞188拉回,以便打開密封鞘管180並使可擴張的支架34在跳接移植物24擴張。拉線190可由任何合適的材料製成,例如不銹鋼絲。或者,拉線190可由生物相容的非金屬材料製成,例如尼龍或生物相容性編織物。雖然於此在內容上描述密封鞘管180與跳接移植物24一起使用,但如果適當,密封鞘管180可與本文件中所描述的任何其他跳接、移植物或錨定部一起使用。
亦參照圖27,顯示例示性置放裝置200。在置放裝置200 的遠端處為一鈍的頂部擴張器202,該頂部擴張器202被製成可擴大在血管所形成之切口或開口的尺寸和形狀,如以下更詳細地描述。一通道204被限定通過頂部擴張器202,有利的是,通道204是直的且與置放裝置200的縱向中心線實質上同軸。或者,通道204可製成不同形狀,及/或相對於置放裝置200朝向不同方向。導絲206可延伸通過及/或可縮回至通道204中。如圖27及29-30中所見,有利的是,導絲206被配置成在導絲206離開通道204時彎曲。亦即,在離開通道204時,導絲206的遠端由置放裝置200的縱向中心線彎曲偏離,無論是偏向一側或反向朝向近側方向,詳見圖27和29-30。或者,在導絲206的遠端已向遠側推進之後,導絲206的遠端開始彎曲偏離置放裝置200的縱向中心線,因此導絲206的遠端與頂部擴張器202的遠端分離開。亦參照圖28,針狀物210可位於通道204內,通過頂部擴張器202位於中線位置。可相對於頂部擴張器202將針狀物210推進,以刺穿病患體內的血管。有利的是,針狀物210是中空的,使得導絲206可穿過針狀物210。
亦參照圖27,接近頂部擴張器202,置放裝置200包括一心軸208,一可擴張的支架34包裹於心軸208上,且藉由一密封鞘管180至少部分地被朝向心軸208壓縮。如上所述,亦參照圖36,拉線190延伸穿過縱向相鄰的孔洞188,從而將密封鞘管180的側邊182保持在一起。以此方式,可擴張的支架34藉由密封鞘管180被朝向心軸208壓縮,該可擴張的支架34位於頂部擴張器202的近側。或者,可擴張的支架34之遠端可設置於頂部擴張器202的遠端附近的位置。跳接移植物24可包括如上所述之縫合環帶160,縫合環帶160可設置在相對於置放裝置200的跳接移植物24之近端上的位置。或者,縫合環帶160可設置在相對於置放裝置200的跳接移植物24之遠端上的位置。
亦參照圖27,柄212連接至跳接移植物24內的心軸208的近端。心軸208可與柄212分開製造並附接至柄212,或心軸208與柄212可整體製造,柄212可以由任何合適的材料製成。如圖27的部分剖面圖中所見,管腔214可實質上縱向延伸穿過柄212及心軸208。管腔214可 具有大致圓形的橫截面,或者可以具有任何其他合適的橫截面形狀。側端口216可橫向延伸穿過柄212至管腔214,拉線190可向近側延伸至管腔214內,然後通過側端口216向外延伸。管腔214的近端部分可比管腔214的遠端部分寬,管腔214較寬部分可稱為彈簧接受器218,彈簧接受器218可具有大致圓形的橫截面,或者可具有任何其他合適的橫截面。端圍緣220可位於彈簧接受器218的近端處,其中管腔214的寬度變寬。壓縮彈簧222可位於彈簧接受器218內,壓縮彈簧222的遠端可設置於端圍緣220上,其防止壓縮彈簧222的遠端離開端圍緣220。針狀物推進鈕224位於壓縮彈簧222的近側,針狀物推進鈕224的近端直接或間接地連接至壓縮彈簧222,使得針狀物推進鈕224的遠側運動壓縮壓縮彈簧222。針狀物推進鈕224固定或以其他方式耦合至針狀物置放控制器228,該針狀物置放控制器228延伸穿過管腔214並固定或以其他方式耦合至針狀物210。針狀物置放控制器228可以是大致剛性的金屬絲,或任何其他能承受壓縮力並向遠側傳遞該力的結構。或者,針狀物置放控制器228可選擇性地與針狀物210接合和脫離,例如藉由至少一個中間機構。壓縮彈簧222向近側偏壓針狀物推進鈕224,從而藉由針狀物置放控制器228將針狀物210向近側偏壓至頂部擴張器202內的通道204中。當針狀物210被偏壓至頂部擴張器202內的通道204中時,針狀物210和針狀物置放控制器228處於中性狀態(neutral state)。針狀物置放控制器228在遠側方向上的凹陷使針狀物210向遠側推出頂部擴張器202,如以下更詳細之描述。
該針狀物推進鈕224包括通常縱向延伸穿過其中的一管腔226。以此方式,導絲206可延伸穿過心軸208與柄212的管腔214,及針狀物推進鈕224的管腔226,然後由針狀物推進鈕224的近端伸出。
雖然於此在內容上描述置放裝置200與跳接移植物24一起使用,但如果適當,置放裝置200可與本文件中所描述的任何其他跳接移植物或錨定部一起使用。
亦參照圖10,顯示具有不同內徑之跳接人工血管40。跳接 人工血管40a可具有實質上9mm的內徑,跳接人工血管40b可具有實質上11mm的內徑,而跳接人工血管40c可具有實質上13mm的內徑,可提供具有其他內徑之跳接人工血管40,跳接人工血管40可為任意的長度。跳接人工血管40之擴張端42可以與如上述的移植物錨定部4、6實質上相同的方式配置,使得擴張端42在插入狀態(圖10中示出)時直徑上較小而在擴張狀態時直徑較大。與上述人工血管2一樣,跳接人工血管40之擴張端42可連接至覆層44及/或經覆層44覆蓋,覆層44可由PTFE或任何其他合適的材料製成。跳接人工血管40之錨定端46可為覆層44的端部,且為未連接到跳接人工血管40之擴張端42的端部。有利的是,沒有錨定部或其他硬體被固定至跳接人工血管40之錨定端46的原因,是因此可在錨定端44與擴張端42之間切割跳接人工血管40,以便允許外科醫生、護士或其他手術室專業人員在植入病患之前,將跳接人工血管40在手術室切割成適合於病患解剖學上的長度。覆層44可經由其側邊容納導絲47或套管(未顯示),允許導絲進入跳接人工血管40的管腔而不是通過跳接人工血管40之錨定端46的開口。導絲47可簡單地刺穿覆層44,使得覆層44中的刺穿可在導絲47被移除後縫合或閉合。或者,在覆層44的側面可提供止血端口(未顯示)或其他端口,允許導絲47從跳接人工血管40的內管腔抽離而不需要執行額外的動作來閉合導絲47進入跳接人工血管40的入口點。當擴張端32處於插入狀態時,可以將鼻錐(未顯示)放置在跳接人工血管40的擴張端32上,以便於將跳接人工血管40的擴張端插入其預定位置,如以下更詳細之描述。
亦參照圖11,顯示具有不同內徑之固定長度的跳接人工血管50,跳接移植物50a可具有實質上9mm的內徑,跳接移植物50b可具有實質上11mm的內徑,而跳接移植物50c可具有實質上13mm的內徑,可提供具有其他內徑之跳接人工血管50。各跳接人工血管50以固定長度提供,其可在10-20cm的範圍內。根據其他實施方式,可提供5-10cm範圍的跳接人工血管50。根據其他實施方式,可提供20-30cm範圍的跳接人工血管50。根據其他實施方式,可提供5-20cm範圍的跳接人 工血管50。根據其他實施方式,可提供10-30cm範圍的跳接人工血管50。可提供任何合適的長度的特定跳接人工血管50。跳接人工血管50可以與上述血管錨定部2實質上相同的方式配置。跳接人工血管50之擴張端52可與如上所述的移植物錨定部4、6實質上相同的方式配置,使得擴張端52在插入狀態下直徑較小(顯示於圖11),而在擴張狀態下直徑較大。如同上述人工血管2,跳接人工血管50之擴張端52可連接至覆層54及/或經由覆層54覆蓋,覆層54可以由PTFE或任何其他合適的材料製成。跳接人工血管50之錨定端56可為覆層54的端部,其並未連接到跳接人工血管50之擴張端52。如圖11所示,跳接人工血管50的錨定端56在擴張狀態下外直徑實質上可為16mm。在一實施方式中,錨定端56可由插入狀態擴張到擴張狀態(如圖11所示),如以上關於人工血管2所述。在其他實施方式中,錨定端56實質上是不能擴張的,且具有實質上固定的外徑。覆層54可經由其側面容納導絲47,允許導絲進入跳接人工血管50的管腔而不是經由跳接人工血管50的錨定端56開口。導絲及/或套管進入跳接人工血管50的管腔實質上如上文關於圖10的跳接人工血管40所述。
亦參照圖39-41,根據一些實施方式,至少一個跳接移植物24a、24b、24c可為混合型移植物231。參照圖39,混合型移植物231可包括附接在一起的一第一區段230及一第二區段232,該第一區段230可以是由膨體聚四氟乙烯(ePTFE)製成的移植物,該第二區段232可為經覆層236包覆的可擴張支架34,該覆層236可由聚四氟乙烯(PTFE)或其他合適的材料製成。可擴張網狀血管支架34有利於自我擴張;例如,可擴張支架34可由例如鎳鈦合金之超彈性材料製成;如另一實例,可擴張支架34可由可塑性變形材料製成,例如不銹鋼,將其壓縮至低於其彈性極限的量,然後移除該壓縮以允許可擴張的支架34到自我擴張到位。可以使用例如技術上已知的燒結方法將第一區段230燒結至第二區段232。或者,第一區段230可以任何其他合適的方式固定或附接到第二區段232。
亦參照圖40-41,此類跳接移植物241、24b、24c亦可包括軸套238,軸套238可收納至少一部分的第一區段230於其中,使得第一區段230部分地滑入軸套238的管腔中。根據其他實施方式,軸套238可收納所有第一區段230於其中,且亦可收納至少一部份的第二區段232於其中。軸套238可由聚酯製成,及/或由任何其他合適的材料製成。至少一部分的軸套238可朝向第一區段230回捲以形成環帶240。如圖41中所見,至少第二區段232的一端可以延伸出環帶240,且至少第一區段230的一端可以延伸出環帶240對側的軸環238的一端外。或者,第一區段230和第二區段232中至少一者可完全位於軸套238的管腔內。混合型移植物231和軸套238可以與遞送裝置組合,如以下更詳細之描述。
亦參照圖42-43,可配置至少一個混合型移植物231,使得第一區段230為一種具有比第二區段232之可擴張支架34更小直徑的移植物。為了適應較大直徑的第二區段232與較小直徑的第一區段230的連接,第一區段230的一端自身回捲(外翻)以形成環帶242。然後,第二區段232的一端縫合或以其他方式附接至環帶242。如果需要,且如果第一區段230由適當的可拉伸材料構成,在縫合之前,至少一部分的環帶242可伸展於第二區段232的一端上。根據一些實施方式,第二區段232的一端可逐漸變細成比第二區段232的其餘部分更小的直徑,如此可便於將第二區段232的該端縫合或其他附接方式至環帶242。亦參照圖43,然後環帶242可部分或全部展開於第二區段232的外表面上。
亦參照圖44,其中縫合環帶242並未完全展開到第二區段232的表面上,第二區段232之可擴張支架34的自由端可插入血管244的管腔248中。參照圖45,然後環帶242可部分或全部展開於血管244之管壁246的外表面上,並縫合到血管244的管壁246上。根據一些實施方式,在將環帶242展開至血管244上之前,可將環帶242縫合至血管244之管壁246上;根據其他實施方式,在將環帶242展開至血管244上之後,環帶242可縫合至血管244的管壁246。
亦參照圖54,根據一些實施方式,使用二或多個縫合翼片 280代替環帶242。有利的是,提供二至五個縫合翼片280。或者,提供六個或更多個縫合翼片280。如圖54中所見,儘管至少兩個相鄰的縫合翼片280的端部在使用時可彼此縫合或彼此相鄰,縫合翼片280在其之自由端處沿著圓周是彼此分離的。各縫合翼片280朝向移植物230反折,而不是像環帶242的端部外翻。縫合翼片280可如上所述類似於環帶242的方式使用。可將可擴張支架34的自由端插入血管244的管腔248中,然後可將縫合翼片280部分或全部展開於血管244之管壁246的外表面上,並縫合至血管244的管壁246。
亦參照圖圖46,顯示例示性置放裝置250,置放裝置250特別適用於上述混合型移植物231。根據其他實施方式,置放裝置250可與本文所述的跳接移植物24a、24b、24c的其他實施方式一起使用。置放裝置250包括鞘管252,鞘管252可由任何合適的材料製成,例如PTFE、ePTFE或PET網狀物,例如DACRON®品牌之聚酯。亦參照圖47-49,突片254可附接於鞘管252的近端處或鞘管252近端的附近。或者,突片254可附接於鞘管252的遠端處或鞘管252遠端的附近,或附接於鞘管252的任何其他合適的位置。突片254通常可為分叉的,因此一部分的突片254在鞘管252的兩側橫向延伸到鞘管252,且固定在鞘管252的頂部及鞘管252的兩側。突片254可以任何合適的方式固定到鞘管252上,例如藉由黏合劑、藉由焊接或藉由燒結。或者,突片254可與鞘管252整體製造。突片254可包括一拉片256,其被配置成由使用者拉動。拉片256可被製成便於使用者抓住拉片256並將其拉動的形狀及/或結構。拉片256可在近端方向上從鞘管252的縱向中心線向上傾斜,如圖47中最清楚地看到的。亦參照圖48,鞘管252可包括分離線258,當拉片256被抓住並拉動時,鞘管252沿著分離線258優先分離。分離線258通常可為線性的且通常平行於鞘管252的縱向中心線。或者,分離線258可沿鞘管252繪製成任何其他合適的路徑。根據一種實施方式,分離線258包括一組沿著鞘管252的穿孔。根據另一實施方式,分離線258包括一組沿著鞘管252的裂縫。根據另一實施方式,分離線258為沿著鞘管252的 線,其厚度小於鞘管252其餘部分的厚度,使得鞘管252的分離優先沿著分離線258發生。根據其他實施方式,分離線258可以任何其他合適的方式配置。在分離線258的近端處,鞘管252可包括V形或其他形狀的截斷面259,其便利於鞘管252從近端到遠端方向分離。截斷面259有利地在其近端處比在其遠端處寬,截斷面259可與鞘管252的近端相連。
亦參照圖46及50,置放裝置250包括一心軸208,在其遠端具有頂部擴張器202,頂部擴張器202的尺寸和形狀被製成適於擴張在血管上之切口或開口。通道204被界定通過頂部擴張器202。有利的是,通道204是直的且與置放裝置200的縱向中心線實質上同軸。或者,通道204可製成不同形狀,及相對於置放裝置200朝向不同方向。導絲206可延伸通過及/或可縮回至通道204中,導絲206被配置成在導絲206離開通道204時彎曲。亦即,在離開通道204時,導絲206的遠端由置放裝置200的縱向中心線彎曲偏離,無論是偏向一側或反向朝向近側方向。
混合型移植物231可包裹於心軸208周圍。或者,跳接移植物24的另一個實施方式可包裹於心軸208周圍。混合型移植物231可被定位在心軸208上,使得包括血管支架234的第二區段232位於心軸208的遠端處或附近,使得血管支架234的遠端可與頂部擴張器202的近端相鄰或鄰接。混合型移植物231之第一區段230的遠端可實質上位於突片254與鞘管252之間的接合處。或者,混合型移植物231之第一區段230的遠端可位於相對於突片254的不同位置。可將鞘管252包裹在混合型移植物231之第二區段232的全部或部分周圍,該第二區段232又纏繞在心軸208周圍,鞘管252對著或朝向心軸208壓縮至少一部分的混合型移植物231之第二區段232。分離線258是脆弱的足以允許使用者沿著分離線258撕開鞘管252,但當第二區段232對著或朝向心軸208壓縮時,分離線258的強度足以承受由混合型移植物231之第二區段232施加的向外之力。
亦參照圖50,使用者將導絲206插入血管的一端(例如圖44中所見的血管244)或血管側邊(例如主動脈),之後頂部擴張器202與 鞘管252一起沿著導絲206滑動,直到頂部擴張器202然後是至少鞘管252的遠端進入血管。鞘管252(及混合型移植物231的第二區段232一起)滑入血管中一段使用者所選擇的合適距離。一旦混合型移植物231就定位,使用者抓住拉片256並從心軸208向近端方向施加一力。鞘管252沿著分離線258分離,並從近端向遠端自混合型移植物231剝離。截斷面259首先將來自拉片256(因此突片254)的運動力導向分離線258的近端,因此,當使用者繼續向近端拉近拉片256並遠離心軸208時,分離線258繼續朝向遠端方向分離。當鞘管252分離,其不再對著或朝向心軸208壓縮混合型移植物231的第二區段232,而第二區段232的血管支架234向外擴張。一旦分離線258在其遠端處分離,血管支架234完成其向外擴張,且鞘管252被拉離混合型移植物231,保留在血管內的鞘管252的任何部分被拉出血管,而混合型移植物231則就定位。
亦參照圖51,顯示一例示性置放裝置260。該置放裝置260特別適用於上述混合型移植物231。根據其他實施方式,置放裝置260可與本文所述的跳接移植物24a、24b、24c的其他實施方式一起使用。根據其他實施方式,置放裝置250可與本文所述的跳接移植物24a、24b、24c的其他實施方式一起使用。置放裝置260包括一鞘管252,其實質上可如以上關於置放裝置260所述,且如圖47-49所示。再者,置放裝置260包括一心軸208及被配置為接收導絲206的一頂部擴張器202,該導絲206實質上可如以上關於置放裝置260所述,且如圖46和50所示。針狀物210可伸縮地延伸通過頂部擴張器202,並可耦合至位於置放裝置260上更靠近近端的針狀物控制器277,針狀物210可經由連桿或任何其他合適的結構或機構耦合至針狀物控制器277。針狀物210可藉由針狀物控制器277的向近端運動而縮回至頂部擴張器202中,及藉由針狀物控制器277的向遠端運動而延伸出頂部擴張器202。針狀物210可包括穿過其中的孔,導絲206可穿過該孔。可選擇地,如圖53所示,心軸208可以肋部支撐。混合型移植物231可安裝在置放裝置260的心軸208上,並由鞘管252保持定位,實質上如以上關於置放裝置250所述。
置放裝置260亦包括突片254,其通常可如以上關於置放裝置250所述,且如圖47-49所示。突片254在鞘管252的近處或附近向鞘管252施加壓縮力。亦參照圖51-53,突片254通常可為U形,一或多個翼部262可自突片254延伸,翼部262可固定至突片254上或與突片254一體成形,翼部262各突出部分朝向突片254外。突片254本身可包括限定於其上的活動鉸鏈,位於每個翼部262和突片254的連接處之間。翼部262被配置成可使翼部262朝向彼此的運動,例如藉由使用者的手部擠壓運動及擠壓力的施加,使得突片254的自由端264彼此分開,如以下更詳細之描述。
臂部266可從突片254向近端延伸,臂部266可固定至突片254、與突片254整體製造,或以任何合適的方式連接到突片254。臂部266實質上可為圓柱狀,或可具有任何其他合適的形狀及/或交叉區段。有利的是,臂部266可為剛性的。或者,臂部266可配置成可撓性。臂部266的遠端可連接到突片254,而臂部266的近端可以連接到一樞軸268。臂部266與樞軸268之間的連接允許臂部266繞著樞軸268旋轉,如此,臂部266的旋轉使得突片254沿著圓弧軌跡,相對鞘管252的縱向中心線向上且近端地移動,如以下更詳細之敘述。樞軸268可附接至支撐件272或其之一部分,參照圖53,支撐件272的遠端可連接到心軸208的近端,心軸208可連接到支撐件272或其一部分。支撐件272實質上可為剛性的。可選擇地,握柄270可以任何合適的方式附接到臂部266。例如,握柄270可包括限定穿過其中的孔274以接收臂部266,且握柄270可相對於臂部266滑動。或者,臂部266可壓合至突片254、黏附至突片254、焊接到突片254或以其他方式固定到突片254。握柄翼部276可從孔274橫向或沿任何其他合適的方向延伸,握柄翼部276可大致為平面和矩形的,或者可具有任何其他合適的形狀。使用者可利用握柄270將突片254提升離開心軸208,如以下更詳細之描述。握柄270可固定至鞘管252,使得握柄270相對於臂部266向近端運動可使鞘管252裂開。
亦參照圖51,使用者將導絲206插入血管(例如圖44中所 見的血管244)或插入血管側面(例如主動脈)的一端。針狀物210向遠端延伸並用於刺穿血管側面,然後將頂部擴張器202推入穿孔中,使其張開,並藉由針狀物控制器277向近端的運動,將針狀物210朝近端收回至頂部擴張器202中,然後將導絲206經過頂部擴張器202滑入血管中,並可選擇地通過針狀物210(現在位於頂部擴張器202中且不再露出)中的孔,之後頂部擴張器202沿著導絲206與鞘管252一起滑動,直到頂部擴張器202然後是至少是鞘管252的遠端進入血管。鞘管252(及混合型移植物231的第二區段232一起)滑入血管中一段使用者所選擇的合適距離。一旦混合型移植物231就位,使用者抓住翼部262並一起向其等施壓,翼部262朝向彼此的運動使得突片254之自由端264相互分離。在突片254包括活動樞軸時,該活動樞軸有利於突片254之自由端264相互分離的動作,因此突片254不再對者心軸208壓縮鞘管252。
然後,使用者抓住握柄270並沿著臂部266向近端拉動,以類似於上述關於置放裝置250所述的方式將鞘管252從其近端開始裂開。鞘管252可包括一分離線,鞘管252可沿著該分離線裂開。當握柄270向近端移動時,鞘管252會繼續裂開。當鞘管252分離時,其不再朝向心軸208壓縮混合型移植物231的第二區段232,而第二區段232的血管支架234向外擴張。一旦鞘管252在其遠端處分離,則血管支架234完成其向外擴張,且鞘管252被拉離混合型移植物231。然後臂部266繞著樞軸268旋轉,以移開握柄270,且握柄270可移動至靠近置放裝置260之近端的位置。將留在血管內的鞘管252的任何部分拉出血管,如圖52中所見,且混合型移植物231就定位。
亦參照圖55,其顯示另一例示性置放裝置290。置放裝置290可與雙血管支架移植物292一起使用。雙血管支架移植物292通常可以與上述混合型移植物231相同的方式製造,其具有下述不同之處。雙血管支架移植物利用二個血管支架234,可沿其等之縱向中心線大致相互排成一列,並可相互連接或固定。或者,二個血管支架234可為一個單一血管支架234,其通常沿著雙血管支架移植物292的長度延伸。或 者,二個血管支架234可縱向相互分離,以允許雙血管支架移植物292具有更大的靈活性。鞘管252可包括兩個分離的鞘管252a、252b,其中鞘管252a位於鞘管252b的遠側。各鞘管252s、252b可如上所述被配置成沿分離線裂開。二個突片294可附接於各鞘管252a、252b之一端。或者,一個突片294或三個或更多個突片294可附接於各鞘管252a、252b之一端。突片294可大致為圓形的,或可以任何其他合適的方式成形,例如橢圓形或多邊形。或者,突片294可實質上為線性的或可為曲線的。突片294可沿著圓周以大致90度定向而相互間隔。或者,突片294可以任何其他合適的方式定向並相對於彼此間隔開。所有突片294可位於相對於置放裝置290大致相同的縱向位置上。或者,與第一鞘管252a相關之突片294可和與第二鞘管252b相關之突片294縱向間隔開。如下所述,鞘管252a、252b被配置成以彼此相反的方向縱向裂開,各鞘管252a、252b可以朝向該鞘管252a、252b之自由端的方向裂開。
置放裝置290可與上述混合型移植物231一起使用。根據其他實施方式,置放裝置290可與本文所述的跳接移植物24a、24b、24c的其他實施方式一起使用。根據其他實施方式,置放裝置290可與本文所述跳接移植物24a、24b、24c的其他實施方式一起使用。置放裝置290包括一鞘管252,其可為實質上可如以上關於置放裝置250所述,並如圖47-49所示。再者,置放裝置290包括一心軸208及被配置為接收導絲206的一頂部擴張器202,該導絲206實質上可如以上關於置放裝置250及置放裝置260所述,且如圖46及50所示。可選擇地,如圖53中所見,心軸208可具有肋部支撐。雙血管支架移植物292可安裝在置放裝置290的心軸208上,並由鞘管252保持定位,實質上如以上關於置放裝置250及置放裝置260所述。
亦參照圖55,使用者將導絲206插入血管側邊或一端,之後頂部擴張器202與鞘管252一起沿著導絲206滑動,直到頂部擴張器202然後是至少鞘管252的遠端進入血管,鞘管252(及雙血管支架移植物292之遠端一起)滑入血管244中一段使用者所選擇的合適距離。亦參 照圖56,一旦雙血管支架移植物292就定位,使用者抓住附接於第一鞘管252a之突片294並將其等拉開,將第一鞘管252a裂開。當第一鞘管252a分離,其不再對著或朝向心軸208壓縮雙血管支架移植物292的遠端,因此在雙血管支架移植物292之遠端上的血管支架234或血管支架234之遠端部分就向外擴張。一旦第一鞘管252a在其遠端處分離,血管支架234或血管支架234之遠端部分完成其向外擴張,且第一鞘管252a被拉離雙血管支架移植物292,保留在血管內之第一鞘管252a的任何部分被拉出血管,如圖52中所見,而雙血管支架移植物292之遠端則就定位。然後可將導絲206經過雙血管支架移植物292之管腔從血管244中收回。
其次,亦參照圖57,使用者可拉動人工血管296覆蓋於雙血管支架移植物292的近端上,人工血管296的一端可被拉動到其餘的突片294附近。一旦人工血管296在雙血管支架移植物292上就定位,使用者抓住附接於第二鞘管252b之突片294並將其等相互拉開,將第二鞘管252b裂開。當鞘管252b分離,其不再對著或朝向心軸208壓縮雙血管支架移植物292的近端,而在雙血管支架移植物292之近端上的血管支架234或血管支架234之部分就向外擴張。一旦第二鞘管252b在其近端處分離,血管支架234或血管支架234之近端部分完成其向外擴張,且從人工血管296的一端將第二鞘管252b拉離雙血管支架移植物292。
2:人工血管
4:第一移植物錨定部
6:第二移植物錨定部
8:線圈
10:覆層
12:中央區段
14:繫線
20:主動脈人工血管
20a:剩餘部分
22:中心段
23:縫合帶
24:跳接移植物
24a:跳接移植物
24b:跳接移植物
24c:跳接移植物
24d:歧管
25:中心段錨定部
26:基部
27:分支的移植物
28:頂部
29:血管
30:出入端口
32:止血閥
34:可擴張的支架
40:跳接人工血管
40a:跳接移植物
40b:跳接移植物
40c:跳接移植物
42:擴張端
44:覆層
46:錨定端
47:導絲
50:跳接人工血管
50a:跳接移植物
50b:跳接移植物
50c:跳接移植物
52:擴張端
54:覆層
56:錨定端
60:主動脈
62:切口
64:頭臂動脈幹
66:左頸總動脈
68:左鎖骨下動脈
70:主動脈殘肢
72:降主動脈
74:降主動脈
80:雙自動灌流器
82:套管
84:孔
86:出入端口
88:止血閥
90:第一氣囊
92:第二氣囊
94:橋接管
96:排出管
100:非固定縫合套環
102:彈簧元件
104:編織物覆層
106:可調節區段
110:顯示系統
112:可撓性內視鏡系統
114:可視探頭
116:控制台
118:可撓性鏡體
120:攝像機
130:單一灌流導管
132:導管鞘管
134:灌流端口
136:轂
138:密封件
140:氣囊注入端口
142:阻塞氣囊
150:假腔
152:真腔
160:縫合環帶
161:外覆層
163:支架
165:血管壁
180:密封鞘管
182:側邊
182a:側邊
182b:側邊
184:峰部
186:谷部
188:孔洞
190:拉線
192:近端
200:置放裝置
202:頂部擴張器
204:通道
206:導絲
208:心軸
210:針狀物
212:柄
214:管腔
216:側端口
218:彈簧接受器
220:端圍緣
222:壓縮彈簧
224:針狀物推進鈕
226:管腔
228:針狀物置放控制器
230:第一區段
231:混合型移植物
232:第二區段
234:血管支架
236:覆層
238:軸套
240:環帶
242:環帶
244:血管
246:管壁
248:管腔
250:置放裝置
252:鞘管
252a:鞘管
252b:鞘管
254:突片
256:拉片
258:分離線
259:截斷面
260:置放裝置
262:翼部
264:自由端
266:臂部
268:樞軸
270:握柄
272:支撐件
274:孔
276:握柄翼部
277:針狀物控制器
280:縫合翼片
290:置放裝置
292:雙血管支架移植物
294:突片
296:人工血管
圖1為例示性人工血管的側視圖。
圖2為插入型態的圖1例示性人工血管的側視圖。
圖3為在第一置放步驟後的圖1例示性人工血管的側視圖。
圖4為在第二置放步驟後的圖1例示性人工血管的側視圖。
圖5為在第三置放步驟後的圖1例示性人工血管的側視圖。
圖6為例示性主動脈人工血管中心段的透視圖。
圖6A為第二例示性主動脈人工血管中心段的透視圖。
圖7為圖6中所示之跳接移植物的細部圖。
圖8為主動脈人工血管之第三例示性中心段的透視圖。
圖9為主動脈人工血管之第四例示性中心段的透視圖。
圖9A為主動脈人工血管之第五例示性中心段的透視圖。
圖10為多個第一例示性跳接人工血管的側視圖。
圖11為多個第二例示性跳接人工血管的側視圖。
圖12為例示性主動脈人工血管中心段實施方式之第一例示性植入的側視圖。
圖12a為與圖12例示性植入具有例示性差異的側視圖。
圖12b為與圖12a例示性植入具有例示性差異的側視圖。
圖13為例示性雙重自動灌流器的側視圖。
圖14為例示性主動脈人工血管中心段實施方式之第二例示性植入的側視圖。
圖15為非固定縫合套環於第一正常狀態的側視圖。
圖16為圖15之非固定縫合套環於第二擴張狀態的側視圖。
圖17為圖16之非固定縫合套環於第三調整狀態的側視圖。
圖18為圖17之非固定縫合套環的前視圖。
圖19為圖15之非固定縫合套環的透視圖。
圖20為用於植入主動脈人工血管之例示性系統的透視圖。
圖21為可撓性內視鏡系統的透視圖。
圖22為單一灌流導管的透視圖。
圖23為圖21的可撓性內視鏡系統插入圖22的單一灌流導管中的透視圖。
圖24為在操作圖20之系統中一個步驟的透視圖。
圖25為在操作圖20之系統中另一步驟的透視圖。
圖26為在操作圖20之系統中另一步驟的透視圖。
圖27為置放裝置於第一狀態的部分剖面圖。
圖28為圖27之置放裝置於第二狀態的部分剖面圖。
圖29為圖27之置放裝置於第三狀態的部分剖面圖。
圖30為圖27之置放裝置於第四狀態的部分剖面圖。
圖31為具有處於第一狀態之縫合環帶的人工血管的側視圖。
圖32為圖31具有處於第一狀態之縫合環帶的人工血管的側視圖,其縫合環帶接近血管壁。
圖33為圖32之人工血管的側視圖,其縫合環帶處於相對於血管壁的第二狀態。
圖34為平坦型態之密封鞘管的側視圖。
圖35為圍繞設置於壓縮狀態之人工血管周圍的圖34之密封鞘管的剖面側視圖。
圖36為壓縮人工血管成為壓縮狀態的圖35之密封鞘管的剖面側視圖。
圖37為圖36壓縮人工血管成為壓縮狀態之密封鞘管的剖面圖,其顯示一條拉線將密封鞘管固定於壓縮狀態。
圖38為圖37之密封鞘管的剖面側視圖,當拉線被撤除時,可使人工血管自我擴張。
圖39為移植物連接血管支架以形成混合型移植物的實施方式的側視圖。
圖40為軸套的側視圖。
圖41為圖39之混合型移植物與圖40之軸套結合的側視圖。
圖42為組裝混合型移植物之實施方式之步驟的側視圖。
圖43為組裝圖42之混合型移植物之實施方式的另一步驟側視圖。
圖44為置放圖42-43之混合型移植物至血管內之步驟的側視圖。
圖45為置放圖42-43之混合型移植物至血管內之另一步驟的側視圖。
圖46為例示性置放裝置之實施方式的透視圖,其包括可與混合型移植物一起使用的鞘管。
圖47為圖46之例示性鞘管的側視圖。
圖48為圖47之鞘管的仰視圖。
圖49為圖46-47之鞘管的前視圖。
圖50為圖46的置放裝置在開始置放混合型移植物時的透視圖。
圖51為例示性置放裝置的透視圖,其包括可與混合型移植物一起使用的初始型態之鞘管置放滑動件。
圖52為圖51之置放裝置於第二型態的透視圖。
圖53為圖52之置放裝置的透視圖,其中移除混合型移植物以顯示置放裝置的結構。
圖54為應用縫合翼片之混合型移植物的實施方式的透視圖。
圖55為置放裝置於第一型態之另一例示性實施方式的透視圖。
圖56為圖55之置放裝置於第二型態的透視圖。
圖57為圖55之置放裝置於第三型態的透視圖。
在不同圖式中使用相同參考符號表示相似或相同的項目。
手術-主動脈人工血管
參照圖12,其顯示植入具有中心段22之主動脈人工血管20的例示性方法。將病患放置心肺分流泵,停止心跳,並將夾子置於與升主動脈間隔開的主動脈60上。在主動脈60產生切口62以分離升主動脈,並移除升主動脈,然後在切口62處或附近將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中心段22縫合到主動脈殘肢70之近端。以此方式,將使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中心段22的管腔易於進入。
如圖12所示,歧管24d被固定於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中心段22,且三個跳接移植物24a、24b、24c延伸自歧管24d。或者,當三個跳接移植物24設置在中心段22上,可選擇三個跳接人工血管40、50。當選擇一個跳接人工血管40時,可依原樣使用該跳接人工血管40,或可將跳接人工血管40切割成較短的長度,臨床醫生基於主動脈人工血管 20的中心段22與待連接的動脈64、66、68之間的距離選擇長度。當選擇一個跳接人工血管50時,其之長度是固定的,且該跳接人工血管50並不切割成較短的長度。然後通過跳接移植物24中之一者將所選擇的跳接人工血管40、50插入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中心段22的管腔中,直到大部分跳接人工血管40、50被拉過該跳接移植物24。有利的是,當使用跳接人工血管50,將跳接人工血管50拉過跳接移植物24,直到該跳接人工血管50的至少一部分錨定端56位於跳接移植物24的可擴張的支架34內,可用導絲拉動或推動跳接人工血管40、50通過對應之跳接移植物24。有利的是,標準介入性氣囊(未顯示)設置於跳接人工血管40、50的錨定端46、56內,並將該氣囊充氣。該充氣將錨定端46、56擴張至其擴張狀態,且亦可將可擴張的支架34擴張到其擴張狀態。以此方式,跳接人工血管40、50之錨定端46、56被壓合至對應的可擴張的支架34,收回導絲及介入性氣囊。或者,當跳接人工血管40、50與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中心段22一體製造時,則可省略選擇跳接人工血管40、50及將其插入主動脈人工血管20的中心段22。或者,在將跳接人工血管40、50連接至主動脈人工血管20的中心段22之前,至少一個跳接人工血管40、50可插入對應的動脈64、66、68。
之後,將主動脈人工血管20的剩餘部分20a插入降主動脈74,此剩餘部分可固定至主動脈人工血管20的中心段22,或可為連接至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中心段22的分離部件。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將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中心段22先縫合至降主動脈74的切口62上或附近,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剩餘部分20a可通過止血閥32插入出入端口30,然後通過中心段22的管腔插入降主動脈72,例如經由導絲(未顯示)通過止血閥32並通過出入端口30插入。主動脈人工血管20的剩餘部分20a可以任何合適的方式展開,例如藉由標準介入性氣囊的膨脹。在其他實施方式中,主動脈人工血管20的剩餘部分20a可為自我擴張的。根據需要,可將主動脈人工血管20的剩餘部分20a縫合至降主動脈60及62,以確保主動脈人工血管20的剩餘部分20a保持定位。或者,不需要進行此類縫合。 而且,可將主動脈人工血管20的剩餘部分20a縫合或以其他方式固定至主動脈人工血管20的中心段22。根據其他實施方式,將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前剩餘部分20a插入降主動脈74,然後將中心段22縫合至降主動脈60。在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剩餘部分20a被固定的情況下,將已經通過出入端口30插入的導絲、介入性氣囊及/或其他機構或裝置通過止血閥32抽出。然後重新開始心跳,並根據標準實施方式將病患移除心肺分流術。
藉由利用置放裝置200可植入至少一個跳接移植物24。參照圖27,如上所述,跳接移植物24最初包裹於置放裝置200的心軸208上。如上所述,亦參照圖35,初始密封鞘管180以捲繞跳接移植物24呈壓縮型態。亦參照圖36-37,拉線190穿過經捲起的密封鞘管180中的縱向相鄰之孔洞188。以此方式,拉線190將密封鞘管180的相鄰邊緣182a、182b保持在一起,從而密封鞘管180將跳接移植物24朝向心軸208壓縮。
為了開始置放過程,使用者抓住置放裝置200的柄212,並啟動針狀物推進鈕224。使用者施加於針狀物推進鈕224的一端施力將壓縮耦合至針狀物推進鈕224的壓縮彈簧222,同時,使用者施加於針狀物推進鈕224的一端施力將針狀物置放控制器228向遠端推進。亦參照圖28,因為針狀物置放控制器228固定至針狀物210或以其它方式耦合至針狀物210,所以針狀物置放控制器228向遠端前進使得針狀物210向遠端通過頂部擴張器202被推出通道204。有利的是,在針狀物210推進之前,導絲206通過頂部擴張器202延伸出通道204大約1-2厘米的距離。或者,導絲206可延伸出通道204一段不同的距離,或在針狀物210推進之前,完全不延伸出通道204。如上所述,有利的是,針狀物210是中空的,且導絲206穿過針狀物。因此,當針狀物210向遠端推進時,且導絲206實質上保持縱向靜止,針狀物210暫時將彎曲的導絲206拉直。針狀物210繼續向遠端推進,直到其之遠端位於導絲206之遠端的遠側。以此方式,導絲206的遠端並不會干擾針狀物210刺穿組織的能力,先前經保護免於與病患組織接觸的針狀物210現已暴露出來。
然後,在使用者所希望插入跳接移植物24的位置上,使用者可以針狀物210穿過病患的血管,在針狀物210穿過血管後,使用者釋放針狀物推進鈕224。然後,壓縮彈簧222中所存儲的能量向近端推動針狀物推進按鈕224,從而使得固定於或以其他方式連接到針狀物推進鈕224的針狀物置放控制器228向近端移動。反過來,針狀物置放控制器228因而將針狀物210向近端地移動,回到頂部擴張器202中的通道204。當針狀物210向近端移動,而導絲206實質上保持縱向靜止時,導絲206的遠端將被暴露,並保持在血管管腔內。亦參照圖29,如上所述,導絲206的遠端頂部向近端方向彎曲,使得導絲206相對於血管內部是無創傷的。
然後導絲206進一步進入血管腔,大約跳接移植物24的長度。此種推進可手動進行,藉由推動導絲206之近端延伸出置放裝置200之近端。或者,此種推進可藉由置放裝置200中的機構來進行。然後,使用者沿著導絲206推進置放裝置200。頂部擴張器202是鈍的,且當它被推進由針狀物210在血管所產生之穿刺孔時,其擴張穿刺孔並穿過所擴張的穿刺孔進入血管腔內。當置放裝置200繼續通過經擴張之穿刺孔推進時,經壓縮的跳接移植物24進入血管腔。使用者繼續推進置放裝置200,直到跳接移植物24的縫合環帶160接近血管中的穿刺孔,此時使用者停止推進置放裝置200。
然後展開跳接移植物24,將拉線190向近端收回。使用者可抓住拉線190的近端部分並將其向近端拉動。或者,此種收回可藉由置放裝置200中的機構來執行,當拉線190向近端收回時,拉線190從最遠端孔洞188開始,從密封鞘管180中的孔洞188連續地退出。如上所述,密封鞘管180藉由拉線190通過孔洞188而圍繞壓縮跳接移植物24,孔洞188將密封鞘管180保持在壓縮位置。當拉線190向近端從孔洞188收回時,密封鞘管180的邊緣182從密封鞘管180的遠端開始被釋放而相互分開,經密封鞘管180壓縮的跳接移植物24因此能在拉線190收回時,從跳接移植物24的遠端開始徑向擴張。跳接移植物24由遠端自近端徑向 地擴張,直到拉線190已從密封鞘管180中的最近端孔洞188移除。然後,跳接移植物24在血管管腔內完全地徑向擴張。若其尚未擴張,則將拉線190與置放裝置200完全分離。跳接移植物24不再圍繞壓縮置放裝置200的心軸208,使得置放裝置200的心軸208可容易地從跳接移植物24的管腔中抽回。置放裝置200向近端移出跳接移植物24的管腔,將跳接移植物24留在相對於血管的位置。
如果使用縫合環帶160,則可調整至與血管165的管壁相接,跳接移植物24以相對於血管165的縱向中心線的角度向外延伸通過血管165上經擴張的穿刺孔。因此,縫合環帶160可在跳接移植物24的相對側上差異性地展開,與血管165的管壁167相接。亦即,在跳接移植物24的一側(相對於血管165形成鈍角)上,縫合環帶160可展開至比跳接移植物24的側面(其相對於血管165形成銳角)更大的程度。實際上,可將跳接移植物24推進到血管165的管腔中,使得縫合環帶160最初接觸跳接移植物24側面(其相對於血管165形成銳角)上的血管165的管壁。縫合環帶160差異性地展開,直到縫合環帶160實質上接合縫合環帶160周圍所環繞的組織。然後,臨床醫生將縫合環帶160縫合至血管165的管壁167,以將跳接移植物24固定到血管165。為了考慮到以便在跳接移植物24與血管165之間實現牢固的縫合連接,縫合環帶160提供一個厚的縫合區域。當縫合完成時,跳接移植物24固定到至血管165。
連同心臟的重新啟動,跳接移植物24a、24b、24c或歧管24d被夾緊以防止主動脈血液在之後的手術步驟漏出。根據一些實施方式,一或多個跳接移植物24可以如上述之置放裝置200連接至對應的動脈64、66、68。根據其他實施方式,將跳接移植物24a、24b、24c插入自主動脈弓上升之對應的動脈中:即頭臂動脈幹64、左頸總動脈66及左鎖骨下動脈68。在這些動脈64、66、68中的其中之一形成切口,其長度短於或實質上與所選擇的跳接人工血管40、50的擴張端42、52的直徑相同,將所選擇的跳接移植物24a、24b、24c的擴張端42、52在插入狀態插入通過該切口。此種插入可在開放性手術中直視下進行,或可全部 或部分地經皮進行。鼻錐(未顯示)可為錐形且可位於擴張端42、52的遠側,以方便擴張端42、52通過切口進入所選擇之動脈64、66、68的管腔。導絲可延伸至所選擇的跳接移植物24a、24b、24c的管腔中,並過擴張端42、52到達鼻錐;此類導絲有利地延伸出所選擇的跳接移植物24a、24b、24c的近端,而不是穿過該跳接移植物24a、24b、24c的覆層44、54,擴張端42、52放置在對應的動脈64、66、68的管腔中。有利的是,標準介入性氣囊(未顯示)位於跳接移植物24a、24b、24c的擴張端42、52內,並將該氣囊充氣。該膨脹將擴張端42、52擴張到其擴張狀態,該擴張狀態具有比其所放置的對應動脈64、66、68的內徑更大的直徑。以此方式,擴張端42、52被壓合至對應的動脈64、66、68,收回導絲和介入性氣囊,然後對於動脈64、66、68中另外兩者進行跳接移植物24a、24b、24c與各動脈64、66、68的連接。
參照圖12a,顯示植入具有中心段22之主動脈人工血管20的另一例示性方法,該方法實質上如以上關於圖12所述進行,具有本段落中敘述之差異。在移除升主動脈之後,將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中心段22的一端插入主動脈殘肢70。中心段22包括一中心段錨定部25,其在主動脈殘肢70內自我擴張以協助保持中心段22就定位。或者,標準介入性氣囊可用於擴大或協助擴大中心段錨定部25,置於主動脈殘肢70之中心段錨定部25可稱為中心段近端錨定部25。然後將該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中心段22的一端縫合至主動脈殘肢70之切口62處或附近,中心段22包括縫合帶23,且為了額外的安全性,臨床醫生將主動脈殘肢70縫合到縫合帶23。主動脈人工血管20的中心段22的一端插入降主動脈72,中心段22包括一中心段錨定部25,其在降主動脈72內自我擴張以協助保持中心段22就定位。或者,標準介入性氣囊可用於擴大或協助擴大中心段錨定部25,置於降主動脈72之中心段錨定部25可稱為中心段遠端錨定部25,然後將該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中心段22的一端縫合至降主動脈72之切口62處或附近,中心段22包括縫合帶23,且為了額外的安全性,臨床醫生將降主動脈72縫合到縫合帶23。然後重新開始心跳,並 根據標準實施方法將病患移出心肺分流術。
之後,將單一歧管24d連接至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中心段上的跳接移植物24。有利的是,標準介入性氣囊(未顯示)位於跳接移植物24的可擴張的支架34內,且將該氣囊充氣,該膨脹將可擴張的支架34擴張到其擴張狀態,以此方式,單一歧管24d之錨定端被壓合至對應的可擴張的支架34。如圖9中所示,個別的跳接移植物24a、24b、24c自歧管24d延伸,並在歧管24d連接到跳接移植物24之後,與中心段22的管腔流體連通。
參照圖12b,顯示植入具有中心段22之主動脈人工血管20的另一例示性方法,該方法實質上如以上關於圖12a所述進行,具有本段落中敘述之差異。在將中心段22的兩端連接到主動脈的其餘部分之後,將病患重啟心跳。歧管24d連接至跳接移植物24,該跳接移植物24如上所述連接至中心段22。在此實施方式中,歧管包括二個連接至其上的個別的跳接移植物24a、24c,而第三跳接移植物24b自跳接移植物24c分岔出來。或者,跳接移植物24b可自跳接移植物24a分岔出來。臨床醫生確定那些跳接移植物24a、24b、24c是否足夠長以病患中到達所需的位置,若不足,可使用如關於圖10所描述的跳接移植物24a、24b、24c。該跳接移植物24a、24b、24c之錨定端46可裁切成任何合適的長度,然後放置於過短的跳接移植物24c之遠端的可擴張的支架34上,此跳接人工血管40可與任何或所有的跳接移植物24a、24b、24c一起使用。有利的是,標準介入性氣囊(未顯示)位於可擴張的支架34內,且將該氣囊充氣,該膨脹將可擴張的支架34擴張到其擴張狀態。以此方式,移植物24a、24b、24c之錨定端46被壓合至對應的可擴張的支架34。
參照圖13-14,顯示植入具有中心段22之主動脈人工血管20的另一例示性方法,此方法可稱為「溫式特密管(warm elephant trunk)」法。溫式特密管方法使用雙自動灌流器(auto-perfuser)裝置80,見於圖13,該雙自動灌流器80包括具有界定通過其中之管腔的一可撓性套管82及一或多個孔84,該孔84被界定自管腔穿過套管82至外表面。 至少一個出入端口86連接至套管82,該出入端口86包括一管腔,其允許欲插入之器械及/或導絲通過其中至套管82的管腔並通過其從套管82之管腔中收回。出入端口86的一端連接至套管82;出入端口86的另一端可選擇地包括止血閥88,其允許器械及/或導絲在血液流過套管82的內腔時進出出入端口86。可提供一或多個出入端口86,各出入端口86可偏軸連接至套管82,使得出入端口86的縱向中心線相對於套管82的縱向中心線或軸上成一角度,或同軸連接,使得出入端口86的縱向中心線與套管82的縱向中心線實質上相同。
雙自動灌流器80之第一氣囊90實質上可為中空的以允許血液流過其中。或者,一管狀物(未顯示)在第一氣囊90的相對側之間延伸並連接至套管82,以允許血流通過該貫穿第一氣囊90的管狀物。一橋接管94連接第一氣囊90及與第一氣囊相隔之第二氣囊92。第一氣囊90及/或第二氣囊92可相對於橋接管94滑動,該橋接管94可壓合到球囊90、92。兩端的凸緣(未顯示)或其他合適的結構特徵可防止橋接管94從氣囊90、92中拉出。橋接管94可壓合或線對線地安裝至氣囊90、92及/或氣囊90、92內的管狀物,以便允許第一氣囊90及/或第二氣囊92相對於橋接管94滑動,同時實質上防止在橋接管94與氣囊90、92之間的每個界面處的滲漏。
雙自動灌流器80之第二氣囊92可為實質上中空的以允許血液流過。或者,一管狀物(未顯示)在第二氣囊92的相對側之間延伸並連接至橋接管94,以允許血流通過該貫穿第二氣囊92的管狀物。排出管96連接到第二氣囊92,血液流過排出管96並離開雙自動灌流器80。
為了開始程序,將病患放置心肺分流幫浦,停止心跳,並將夾子置於與升主動脈間隔開的主動脈60上。在主動脈60產生切口62以分離升主動脈,並移除升主動脈,然後在切口62處或附近將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中心段22縫合到主動脈殘肢70之近端。以此方式,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中心段22的管腔易於接近。
插入雙自動灌流器80通過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中心段22 的管腔,通過止血閥32,然後出入端口30。推進雙自動灌流器80通過出入端口30直到第一氣囊90位於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中心段22內,接近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中心段22的開口端;然後第二氣囊92位於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中心段22的管腔外,然後將第一氣囊90膨脹。
然後重啟心跳,並根據標準實施方法將病患移出心肺分流術。當心臟重啟時,或者在重啟心臟之前,將主動脈人工血管20的剩餘部分20a插入降主動脈74;將第二氣囊92插入降主動脈74內的主動脈人工血管之剩餘部分20a內,並將第二氣囊92膨脹,然後啟動自動灌流通過雙自動灌流器80。例如,上游的孔84最初被阻擋,例如通過滑動管,然後在選定的時間開啟以開始自動灌流,例如藉由將滑動管自孔移開。血液流過汽囊90、92之間的橋接管94以允許在完成主動脈人工血管20的植入時血液循環通過主動脈。選擇跳接人工血管40、50,連接到頭臂動脈幹64、左頸總動脈66和左鎖骨下動脈68,並實質上錨定至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中心段22,如以上關於圖12所述。以此方式,病患者在心肺分流術中的時間減少,相對降低病患在與心肺分流術相關的副作用。
根據需要,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剩餘部分20a可與降主動脈72縫合,以確保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剩餘部分20a保持定位。或者,不需要進行此種縫合。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剩餘部分20a可縫合或以其他方式固定到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中心段22。根據其他實施方式,將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剩餘部分20a插入降主動脈74,然後將中心段22縫合至降主動脈74,在固定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剩餘部分20a的情況下,使氣囊90、92洩氣,並通過止血閥32抽出雙自動灌流器80。
參照圖15-19,顯示一種非固定縫合套環100。非固定縫合套環100並不需要是完全的圓形,並可以任何其他合適的方式彎曲。參照圖15,非固定縫合套環100最初處於第一狀態,非固定縫合套環100包括彈簧元件102,其有助於非固定縫合套環100從第一狀態擴張到第二狀態,如圖16所示。彈簧元件102可至少部分地由編織物覆層104覆蓋。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編織物覆層可為PET支架,例如DACRON®品 牌之聚酯。彈簧元件102可由諸如鎳鈦合金的超彈性材料編織而成,如此在彈簧元件102上施加徑向力使彈簧元件102在麻田散體相與沃斯田體相之間轉換,擴張到第二狀態。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彈簧元件102可以是由彈性材料編織而成,例如不銹鋼,最初被壓縮成第一狀態,然後自擴張成第二狀態,或其可塑性變形從第一狀態轉變成第二狀態。彈簧元件102通常可為圓形的,或可具有任何其他合適的形狀。參照圖17-18,非固定縫合套環100可選擇地包括可調節區段106,可調節區段106可為可手動調節的彈簧元件102之波狀皺褶或手風琴形區段,或是可手動調節的其他類型。可調節區段106可選擇地由與彈簧元件102其餘部分不同的材料編織而成,並附接至彈簧元件102。可調節區段106允許適合於病患的手動調節,如以下更詳細的描述。圖19顯示圖15的非固定縫合套環100處於第一狀態的透視圖。
參照圖20,用於植入主動脈人工血管20的顯示系統110。以植入系統110植入的主動脈人工血管20可為上述任何主動脈人工血管20,主動脈人工血管20可包括中心段22,其包括出入端口30、至少一個縫合帶23及至少一個中心段錨定部25,如以上關於圖6A所述。一或多個跳接移植物可自中心段22延伸,或具有一或多個由其延伸之跳接移植物24a、24b、24c的單一歧管24d可自中心段22延伸。一或多個非固定縫合套環100可與主動脈人工血管20合併包括於系統100中。亦參照圖21,可撓性內視鏡系統112可延伸通過出入端口30並延伸出主動脈人工血管20的一端,可撓性內視鏡系統112可包括在可撓性鏡體118之一端的可視探頭114,其包括光源及攝像機,且此類可視探頭114可如技術中已知方式配置。攝像機120可位於可視探頭114的近側並且與可視探頭114間隔開,如此可視探頭114包括一或多個透鏡,其沿著鏡體118將圖像傳遞到攝像機120以進行分辨。可撓性內視鏡系統112亦可連接至控制台116,控制台116向使用者顯示來自可視探頭114的視圖;此類控制台在技術中是已知的。可選地,可撓性內視鏡系統112可經由套管針118插入病患中,此為標準的。
參照圖20及22,顯示單一灌流導管130。單一灌流導管130在導管鞘管132內形成一管腔,在導管鞘管132的遠端處或附近為一閉塞氣囊142,其可膨脹成膨脹狀態及可洩氣成洩氣狀態。在閉塞氣囊12的近側,一或多個灌流端口134延伸通過導管鞘管132至管腔。氣囊注入端口140位於灌流端口或端口134的近側,並允許閉塞氣囊12膨脹。在導管鞘管132的近端,轂136和密封件138封閉單一灌流導管130的一端,同時允許工具通過,此為標準的。圖23顯示可撓性內視鏡系統112穿過轂136及密封件138經過單一灌流導管130,可撓性內視鏡系統112的遠端延伸出單一灌流導管130的遠端。
參照圖20,系統110用於將主動脈人工血管20置放於病患中,此種植入大致如上所述進行,於此敘述特定的變化。系統110幫助臨床醫生避免由於主動脈人工血管20無意中插入降主動脈74中的假腔150而引起的併發症。當主動脈60的內膜撕裂使得血液洩漏到中層時發生剝離,此為血液創造了兩個通道:真腔152(其為血液的正常通道)及假腔150(新產生的通道),若將主動脈人工血管20插入假腔150中,則可能導致嚴重的併發症。
亦參照圖24,將非固定縫合套環100在主動脈74的各剩餘部分的一端滑動,如上所述,主動脈人工血管20的近端可附接至主動脈殘端70。在中心段近端的錨定部25與主動脈殘端70縫合後,近端的非固定縫合套環100朝向中心段22滑動,使在中心段錨定部25上方,此將壓縮非固定縫合套環100與中心段近端的錨定部25之間的主動脈壁。近端的非固定縫合套環100可擴張到其第二狀態,以允許其在近端的中心段錨定部25上滑動。在非固定縫合套環100其展開狀態下過於鬆弛的情況,則可調節近端的非固定縫合套環100之可調節區段106以緊縮非固定縫合套環100,然後將近端的非固定縫合套環100縫合到近端的中心段錨定部25。
如圖23中所見,可撓性內視鏡系統112和單一灌流導管130組合的一部分插入通過主動脈人工血管20之中心段22的出入端口 30,然後可撓性內視鏡系統112的遠端推進到降主動脈74。臨床醫生利用來自可撓性內視鏡系統112的圖像來確定可撓性內窺鏡系統112的遠端是否位於降主動脈74的真腔152或假腔150中。若可撓性內視鏡系統112的遠端位於假腔150中,則抽回可撓性內視鏡系統112,然後臨床醫生將其再次推進並重複確定可撓性內視鏡系統112遠端的位置。若可撓性內視鏡系統112的遠端位於真腔152中,則繼續該程序,抽回可撓性內視鏡系統112。然後根據標準實踐重啟心跳並將病患從心肺分流術中移出,跳接移植物24a、24b、24c連接到病患的腦動脈,並將流經大腦的血流恢復。
如上所述,主動脈人工血管20的遠端可附接至降主動脈74,臨床醫生可選擇地,決定此步驟可替代地在將跳接移植物24a、24b、24c連接至腦動脈步驟之前執行。亦參照圖25,在中心段遠端錨定部25縫合到主動脈74的其餘部分之後,遠端的非固定縫合套環100朝向中心段22滑動,使在中心段遠端錨定部25上方,此將壓縮非固定縫合套環100與中心段遠端錨定部25之間的主動脈壁。遠端的非固定縫合套環100可擴張到其第二狀態,以允許其在中心段遠端錨定部25上滑動。在非固定縫合套環100其展開狀態下過於鬆弛的情況,則可調節遠端的非固定縫合套環100之可調節區段106以緊縮非固定縫合套環100,然後將遠端的非固定縫合套環100縫合到中心段遠端錨定部25,如圖26所示。
如在本文件中所使用,且如技術中通常使用的,詞語「實質上」及類似的相似術語係指由製造公差和其他製造不精確性導致的成品尺寸和其他性質的正常變化。
雖然已經詳細描述本發明,但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顯而易見的是,在不背離本發明的情況下可進行各種變化和修正並採用等同物。應理解的是,本發明並不限於以上敘述所闡釋或圖示中所說明的構造細節、部件配置及/或方法。本文摘要中的陳述,及本文中的任概要陳述,僅為例示性;其等不是、亦不能被解釋為限制申請專利範圍的範圍。再者,圖示僅為例示性而非限制性的,局部標題及副標題僅為了方 便讀者,其等不應也不能被解釋為具有任何實質意義、含義或解釋,且不應也不能被視為表明與任何特定議題有關的所有信息都應在任何特定標題或副標題下被尋得或被限制。因此,除了根據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及其法定等同物外,本發明不受拘束或限制。
24:跳接移植物
34:可擴張的支架
160:縫合環帶
180:密封鞘管
190:拉線
200:置放裝置
202:頂部擴張器
204:通道
206:導絲
208:心軸
212:柄
214:管腔
216:側端口
218:彈簧接受器
220:端圍緣
222:壓縮彈簧
226:管腔
228:針狀物置放控制器

Claims (17)

  1. 一種用於植入病患血管中之混合型移植物,其包含:一移植物部分,具有一近端及一遠端;一可擴張的支架,固定於該移植部分的該遠端,其中該可擴張的支架被配置成從一插入直徑轉變成相對的一置放直徑;一管狀軸套,具有一管腔,該管腔被配置成接收該移植物部分和該可擴張的支架之至少一部分;及一縫合環帶,位於鄰近該可擴張的支架,該縫合環帶被配置成可縫合至該血管的管壁。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混合型移植物,其中該縫合環帶由該管狀軸套之的一部分形成。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混合型移植物,其中該縫合環帶的一初始型態包含一環,該環從該可擴張的支架一近端捲起並圍繞該混合型移植物的縱向中心線。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混合型移植物,其中該縫合環帶在展開時延伸至該可擴張的支架的一遠端。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混合型移植物,其中該縫合環帶在展開時延伸超過該可擴張的支架的一遠端。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混合型移植物,其中該移植物部分之該近端靠近地延伸超過該管狀軸套。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混合型移植物,其中該管狀軸套包含聚四氟乙烯(PTFE)。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混合型移植物,其中該移植物部分包含膨體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混合型移植物,其中該可擴張的支架為自我擴張的。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混合型移植物,其中該可擴張的支架藉由燒結固定至該移植物部分的該遠端。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混合型移植物,其中藉由在該可擴張的支架的至少一部分上展開該移植物部分的該遠端,將該移植物部分固定至該可擴張的支架。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混合型移植物,其中該可擴張的支架具有比該移植物部分更大的直徑。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混合型移植物,其中該可擴張的支架的一近端部分是錐形的。
  1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混合型移植物,其中該縫合環帶由該移植物部分的該遠端形成。
  1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混合型移植物,其中藉由展開該移植物部分的該遠端形成該縫合環帶。
  1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混合型移植物,其中該縫合環帶藉由該移植物部分之該遠端的數個翼片形成,該數個翼片由至少兩個縱向裂縫所界定。
  17. 一種用於植入病患血管中之混合型移植物,其包含:一移植物部分,具有一近端及一遠端;一可擴張的支架,固定於該移植部分的該遠端,其中該可擴張的支架被配置成從一插入直徑轉變成相對的一置放直徑;及複數個縫合翼片,各該縫合翼片的一端耦接該可擴張的支架,另一端為自由端,各該自由端處是彼此分離的,該複數個縫合翼片被配置成可縫合至該血管的管壁。
TW111124865A 2018-07-03 2019-07-03 混合型移植物 TWI8364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693897P 2018-07-03 2018-07-03
US62/693,897 2018-07-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1366A TW202241366A (zh) 2022-11-01
TWI836494B true TWI836494B (zh) 2024-03-2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10914A (zh) 2013-03-14 2017-03-22 W.L.戈尔及同仁股份有限公司 可充胀囊体和覆盖物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10914A (zh) 2013-03-14 2017-03-22 W.L.戈尔及同仁股份有限公司 可充胀囊体和覆盖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03196B2 (en) Fenestrated prosthesis
AU2019297439B2 (en) Vascular and aortic grafts and deployment tool
JP2002526176A (ja) ガイドワイヤ捕捉デバイス
JP2010516427A (ja) 内視鏡的送達装置
JP7463499B2 (ja) 血管グラフトおよび大動脈グラフトならびに配備ツール
WO2002058594A1 (en) Anastomosis connecting apparatus
TWI836494B (zh) 混合型移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