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2509B - 適用於工具機之減速能量再利用的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 - Google Patents

適用於工具機之減速能量再利用的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2509B
TWI832509B TW111140209A TW111140209A TWI832509B TW I832509 B TWI832509 B TW I832509B TW 111140209 A TW111140209 A TW 111140209A TW 111140209 A TW111140209 A TW 111140209A TW I832509 B TWI832509 B TW I83250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compensation
voltage
motor
energy stora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402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418748A (zh
Inventor
楊宗育
徐士哲
陳民融
張仲敏
林煒祥
Original Assignee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filed Critical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Priority to TW1111402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32509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25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2509B/zh
Publication of TW202418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18748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種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適用於工具機之減速能量再利用。工具機包括輸入電源與馬達裝置。輸入電源提供電流信號。馬達裝置接收電流信號進行運作,且於馬達裝置減速時產生回升電壓。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包括補償裝置。補償裝置接收回升電壓進行儲能,並產生補償電流對電流信號進行補償。補償裝置包括儲能模組與逆變器模組。儲能模組接收回升電壓進行儲能,以產生儲能電壓。逆變器模組依據控制信號,利用儲能電壓,產生補償電流對電流信號進行補償。

Description

適用於工具機之減速能量再利用的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補償系統,特別是關於一種用於工具機馬達之減速能量再利用的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
一般來說,數值控制(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CNC)工具機會於馬達減速時產生回升電壓。然而,針對上述回升電壓,傳統方法為利用洩放電阻將回升電壓的電能以熱方式消耗釋放,如此增加能源的浪費碳排量。
據此,如何有效地利用回升電壓及降低碳排量,並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是當前重要的課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藉以有效地對輸入電源的功率因數與電流總諧波失真進行修正,以達到綠色機 械設計與降低碳排量,並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本發明提供一種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適用於工具機之減速能量再利用。工具機包括輸入電源與馬達裝置。輸入電源提供電流信號。馬達裝置接收電流信號進行運作,且於馬達裝置減速時產生回升電壓。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包括補償裝置。補償裝置接收回升電壓進行儲能,並產生補償電流對電流信號進行補償。補償裝置包括儲能模組與逆變器模組。儲能模組接收回升電壓進行儲能,以產生儲能電壓。逆變器模組依據控制信號,利用儲能電壓,產生補償電流對電流信號進行補償。
本發明所揭露之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透過補償裝置的儲能模組接收馬達裝置減速時所產生的回升電壓進行儲能,以產生儲能電壓,補償裝置的逆變器模組依據控制信號,利用儲能電壓,產生補償電流對輸入電源的電流信號進行補償。如此一來,可以有效地對輸入電源的功率因數與電流總諧波失真進行修正,以達到綠色機械設計與降低碳排量,並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100: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
102,700,800,900:工具機
110:輸入電源
120,710,810,910:馬達裝置
121,830:主軸馬達
122,840:主軸驅動器
130:補償裝置
140:儲能模組
150:逆變器模組
160:控制模組
170:開關模組
610:第一運算單元
620:電壓控制器
630:鎖相迴路
640:第二運算單元
650:第三運算單元
660:第四運算單元
670:電流控制器
680:控制信號產生器
720,920:伺服馬達
730,930伺服驅動器
820:電源供應模組
IS:電流信號
IC:補償電流
C:儲能電容
C4,C6:第一儲能電容
C5,C7:第二儲能電容
C8:第三儲能電容
C1:第一電容
C2:第二電容
C3:第三電容
T1,T7,T19,T31:第一電晶體
T2,T8,T20,T32:第二電晶體
T3,T9,T21,T33:第三電晶體
T4,T10,T22,T34:第四電晶體
T5,T11,T23,T35:第五電晶體
T6,T12,T24,T36:第六電晶體
T13,T25,T37:第七電晶體
T14,T25,T38:第八電晶體
T15,T27,T39:第九電晶體
T16,T28,T40:第十電晶體
T17,T29,T41:第十一電晶體
T18,T30,T42:第十二電晶體
D1,D7,D19,D31:第一二極體
D2,D8,D20,D32:第二二極體
D3,D9,D21,D33:第三二極體
D4,D10,D22,D34:第四二極體
D5,D11,D23,D35:第五二極體
D6,D12,D24,D36:第六二極體
D13,D25,D37:第七二極體
D14,D26,D38:第八二極體
D15,D27,D39:第九二極體
D16,D28,D40:第十二極體
D17,D29,D41:第十一二極體
D18,D30,D42:第十二二極體
DA1:第十三二極體
DB1:第十四二極體
DC1:第十五二極體
DA2:第十六二極體
DB2:第十七二極體
DC2:第十八二極體
L1,L4,L7,L10:第一電感
L2,L5,L8,L11:第二電感
L3,L6,L9,L12:第三電感
第1圖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與工具機的示意圖。
第2圖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儲能模組與逆變器模組的示意圖。
第3圖為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儲能模組與逆變器模組的示意圖。
第4圖為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儲能模組與逆變器模組的示意圖。
第5圖為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儲能模組與逆變器模組的示意圖。
第6圖為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控制模組的示意圖。
第7圖為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與工具機的示意圖。
第8圖為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與工具機的示意圖。
第9圖為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與工具機的示意圖。
本說明書的技術用語參照本技術領域之習慣用語,如本說明書對部分用語有加以說明或定義,該部分用語之解釋以本說明書之說明或定義為準。本揭露之各個實施例分別具有一或多個技術特徵。在可能實施的前提下,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選擇性地實施任一實施例中部分或全部的技術特徵,或者選擇性地將這些實施例中部分或全部的技術特徵加以組合。
在以下所列舉的各實施例中,將以相同的標號代表 相同或相似的元件或組件。
第1圖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與工具機的示意圖。請參考第1圖,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100可以適用於工具機102之減速能量再利用。本實施例中,工具機102例如為數值控制工具機,但本發明實施例不限於此。工具機102可以包括輸入電源110與馬達裝置120。
輸入電源110可以提供電流信號IS。馬達裝置120可以耦接輸入電源110。馬達裝置120可以接收電流信號IS進行運作,並且於馬達裝置120減速時產生回升電壓。也就是說,於馬達裝置120減速時,馬達裝置120會產生反電動勢,進而產生上述回升電壓。另外,馬達裝置120例如包括主軸馬達(spindle motor)121與主軸驅動器122,但本發明實施例不限於此。主軸馬達121耦接主軸驅動器122。主軸驅動器122可以接收電流信號IS以驅動主動馬達121進行運作,且於主軸馬達121減速時,主軸驅動器122可以產生回升電壓。
請參考第1圖,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100可以包括補償模組130。補償裝置130可以耦接輸入電源110與馬達裝置120。補償裝置130可以接收馬達裝置120減速時所產生的回升電壓,且利用上述回升電壓進行儲能,並產生補償電流IC對電流信號IS進行補償。如此一來,利用回升電壓所產生的補償電流IC對輸入電源110的電流信號IS進行補償,可以有效地對輸入電源110的功率因數與電流信號IS的總諧波失真進行修正,以達到綠色機械設計 與降低碳排量,並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在本實施例中,補償裝置130可以包括儲能模組140與逆變器模組150。儲能模組140可以耦接馬達裝置120。儲能模組140可以接收回升電壓,並利用回升電壓進行儲能,以產生儲能電壓。
逆變器模組150可以耦接儲能模組140與輸入電源110。逆變器模組150可以依據控制信號,利用儲能電壓,產生補償電流IC對輸入電源110所提供的電流信號IS進行補償。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第2圖所示,儲能模組140可以包括儲能電容C。儲能電容C的耦接關係如第2圖所示,故在此不再贅述。另外,如第2圖所示,逆變器模組150可以包括第一電晶體T1、第一二極體D1、第二電晶體T2、第二二極體D2、第三電晶體T3、第三二極體D3、第四電晶體T4、第四二極體D4、第五電晶體T5、第五二極體D5、第六電晶體T6、第六二極體D6、第一電感L1、第二電感L2與第三電感L3。此外,第一電晶體T1~第六電晶體T6、第一二極體D1~第六二極體D6、第一電感L1~第三電感L3的耦接關係如第2圖所示,故在此不再贅述。
在第2圖之逆變器模組150的操作上,第一電晶體T1~第六電晶體T6可以依據控制信號的控制,決定是否導通。當第一電晶體T1~第六電晶體T6不導通時,第一電感L1~第三電感L3不會耦接補償電容C,且不會產生補償電流IC。當第一電晶體T1~第六電晶體T6導通時,第一電感L1~第三電感L3可以耦接補償電容 C,且依據補償電容C的儲能電壓,產生補償電流IC。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電晶體T1~第六電晶體T6例如為雙極性接面型電晶體(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BJT),但本發明實施例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電晶體T1~第六電晶體T6亦可為其他類型的電晶體,例如MOS電晶體等。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第3圖所示,儲能模組140可以包括儲能電容C。儲能電容C的耦接關係如第3圖所示,故在此不再贅述。
另外,如第3圖所示,逆變器模組150可以包括第一電晶體T7、第一二極體D7、第二電晶體T8、第二二極體D8、第三電晶體T9、第三二極體D9、第四電晶體T10、第四二極體D10、第五電晶體T11、第五二極體D11、第六電晶體T12、第六二極體D12、第七電晶體T13、第七二極體D13、第八電晶體T14、第八二極體D14、第九電晶體T15、第九二極體D15、第十電晶體T16、第十二極體D16、第十一電晶體T17、第十一二極體D17、第十二電晶體T18、第十二二極體D18、第一電容C1、第二電容C2、第三電容C3、第一電感L4、第二電感L5與第三電感L6。此外,第一電晶體T7~第十二電晶體T18、第一二極體D7~第十二二極體D18、第一電容C1~第三電容C3、第一電感L4~第三電感L6的耦接關係如第3圖所示,故在此不再贅述。
在第3圖之逆變器模組150的操作上,第一電晶體T7~第十二電晶體T18可以依據控制信號,決定是否導通。當第一 電晶體T7~第十二電晶體T18不導通時,第一電感L4~第三電感L6不會耦接補償電容C,且不會產生補償電流IC。當L6導通時,第一電感L4~第三電感L6可以耦接補償電容C,且依據補償電容C的儲能電壓,產生補償電流IC。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電晶體T7~第十二電晶體T18例如為雙極性接面型電晶體,但本發明實施例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電晶體T7~第十二電晶體T18亦可為其他類型的電晶體,例如MOS電晶體等。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第4圖所示,儲能模組140可以包括第一儲能電容C4與第二儲能電容C5。第一儲能電容C4與第二儲能電容C5的耦接關係如第4圖所示,故在此不再贅述。
另外,如第4圖所示,逆變器模組150可以包括第一電晶體T19、第一二極體D19、第二電晶體T20、第二二極體D20、第三電晶體T21、第三二極體D21、第四電晶體T22、第四二極體D22、第五電晶體T23、第五二極體D23、第六電晶體T24、第六二極體D24、第七電晶體T25、第七二極體D25、第八電晶體T25、第八二極體D26、第九電晶體T27、第九二極體D27、第十電晶體T28、第十二極體D28、第十一電晶體T29、第十一二極體D29、第十二電晶體T30、第十二二極體D30、第十三二極體DA1、第十四二極體DB1、第十五二極體DC1、第十六二極體DA2、第十七二極體DB2、第十八二極體DC2、第一電感L7、第二電感L8與第三電感L9。此外,第一電晶體T19~第十二電晶體T30、第一二極體D19~ 第十二二極體D30~第十八二極體DC2、第一電感L7~L9的耦接關係如第4圖所示,故在此不再贅述。
在第4圖之逆變器模組150的操作上,第一電晶體T19~第十二電晶體T30可以依據控制信號的控制,決定是否導通。當第一電晶體T19~第十二電晶體T30不導通時,第一電感L7~第三電感L9不會耦接補償電容C,且不會產生補償電流IC。當第一電晶體T19~第十二電晶體T30導通時,第一電感L7~第三電感L9可以耦接第一補償電容C4或第二補償電容C5,且依據第一補償電容C4及第二補償電容C5的儲能電壓,產生補償電流IC。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電晶體T19~第十二電晶體T30例如為雙極性接面型電晶體,但本發明實施例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電晶體T19~第十二電晶體T30亦可為其他類型的電晶體,例如MOS電晶體等。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第5圖所示,儲能模組140可以包括第一儲能電容C6、第二儲能電容C7與第三儲能電容C8。第一儲能電容C6~第三儲能電容C8的耦接關係如第5圖所示,故在此不再贅述。
另外,如第5圖所示,逆變器模組150可以包括第一電晶體T31、第一二極體D31、第二電晶體T32、第二二極體D32、第三電晶體T33、第三二極體D33、第四電晶體T34、第四二極體D34、第五電晶體T35、第五二極體D35、第六電晶體T36、第六二極體D36、第七電晶體T37、第七二極體D37、第八電晶體T38、第 八二極體D38、第九電晶體T39、第九二極體D39、第十電晶體T40、第十二極體D40、第十一電晶體T41、第十一二極體D41、第十二電晶體T42、第十二二極體D42、第一電感L10、第二電感L11與第三電感L12。此外,第一電晶體T31~第十二電晶體T42、第一二極體D31~第十二二極體D42、第一電感L10~第三電感L12的耦接關係如第5圖所示,故在此不再贅述。
在第5圖之逆變器模組150的操作上,第一電晶體T31~第十二電晶體T42可以依據控制信號的控制,決定是否導通。當第一電晶體T31~第十二電晶體T42不導通時,第一電感L10~第三電感L11不會耦接第一補償電容C6~第三補償電容C8,且不會產生補償電流IC。當第一電晶體T31~第十二電晶體T42導通時,第一電感L10~第三電感L11可以分別耦接第一補償電容C6~第三補償電容C8,且依據第一補償電容C6~第三補償電容C8的儲能電壓,產生補償電流IC。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電晶體T31~第十二電晶體T42例如為雙極性接面型電晶體,但本發明實施例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電晶體T31~第十二電晶體T42亦可為其他類型的電晶體,例如MOS電晶體等。
在本實施例中,補償裝置130更包括控制模組160。控制模組160可以耦接儲能模組140與逆變器模組150。控制模組160可以依據電壓命令、儲能電壓、輸入電源110的相電壓、負載電流與補償電流,產生控制信號。
進一步來說,如第6圖所示,控制模組160可以包括第一運算單元610、電壓控制器620、鎖相迴路(phase-lock loop,PLL)630、第二運算單元640、第三運算單元650、第四運算單元660、電流控制器670與控制信號產生器680。
第一運算單元610可以接收電壓命令與儲能電壓,並將電壓命令與儲能電壓進行減法運算,以產生第一運算結果。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運算單元610例如為減法器,以將電壓命令減去儲能電壓。電壓控制器620可以耦接第一運算單元610。電壓控制器620可以接收第一運算結果,以產生直流準位電流命令。
鎖相迴路630可以接收輸入電源110的相電壓,以產生電源相位。第二運算單元640可以耦接電壓控制器620與鎖相迴路630。第二運算單元640可以接收直流準位電流命令與電源相位,並將直流準位電流命令與電源相位進行乘法運算,以產生輸入電流源命令。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運算單元640例如為乘法器,以將直流準位電流命令乘以電源相位。
第三運算單元650可以耦接第二運算單元640。第三運算單元650可以接收輸入電流源命令與負載電流,並將輸入電流源命令與負載電流進行減法運算,以產生電流諧波補償命令。在本實施例中,第三運算單元650例如為減法器,以將輸入電流源命令減去負載電流。第四運算單元660可以耦接第三運算單元650。第四運算單元660可以接收電流諧波補償命令與補償電流,並將電流諧波補償命令與補償電流進行減法運算,以產生電流補償誤差量在 本實施例中,第四運算單元660例如為減法器,以將電流諧波補償命令減去補償電流。
電流控制器670可以耦接第四運算單元660。電流控制器670可以接收電流補償誤差量,以產生補償電流命令。控制信號產生器680可以耦接電流控制器670。控制信號產生器680可以依據補償電流命令與預設電流值,產生控制信號。在本實施例中,控制信號產生器680可以是脈寬調變(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信號產生器。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預設電流值例如是固定載波頻率的三角波,但本發明實施例不限於此。當補償電流命令大於預設電流值時,控制信號產生器680產生例如高邏輯準位的控制信號。當補償電流命令小於預設電流值時,控制信號產生器680產生例如低邏輯準位的控制信號。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預設電流值例如是h磁滯寬度的上下極限,但本發明實施例不限於此。當補償電流命令碰到h磁滯寬度的下極限時,控制信號產生器680產生例如高邏輯準位的控制信號。當補償電流命令碰到h磁滯寬度的上極限時,控制信號產生器680產生例如低邏輯準位的控制信號。
在本實施例中,補償裝置130更包括開關模組170。開關模組170可以耦接馬達裝置120與儲能模組140。開關模組170可以依據馬達裝置120產生的回升電壓,將回升電壓提供給儲能模組。舉例來說,開關模組170可以偵測馬達裝置120是否產生回 升電壓。當開關模組170偵測到馬達裝置120產生回升電壓時,開關模組170將馬達裝置120與儲能模組140連接,使得儲能模組140可以接收馬達裝置120所產生的回升電壓進行儲能。當開關模組170偵測到馬達裝置120未產生回升電壓時,開關模組170會斷開馬達裝置120與儲能模組140的連接,以便馬達裝置120可以正常運作。
第7圖為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與工具機的示意圖。請參考第7圖,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100可以適用於工具機700之減速能量再利用。在本實施例中,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100的內部元件及其操作與第1圖之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100的內部元件及其操作相同或相似,可參考第1圖之實施例的說明,故在此不再贅述。另外,工具機700可以包括輸入電源110與馬達裝置710。在本實施例中,輸入電源110與第1圖之輸入電源110相同或相似,可參考第1圖之實施例的說明,故在此不再贅述。
馬達裝置710可以包括主軸馬達121、主軸驅動器122、伺服馬達(servo motor)720與伺服驅動器730。主軸馬達121耦接主軸驅動器122。主軸驅動器122可以接收電流信號IS以驅動主動馬達121進行運作。伺服驅動器730耦接伺服馬達720與主軸驅動器121。進一步來說,伺服驅動器730例如透過直流匯流排(DC bus)與主軸驅動器122耦接。伺服驅動器730可以透過主軸驅動器122接收電流信號IS以驅動伺服馬達720進行運作。另外,於伺服馬達720與主軸馬達121減速時,伺服驅動器730與主軸驅動器122可以產生回升電壓,且此回升電壓例如透過直流匯流排傳送至補償 裝置130。如此一來,也可以達成與第1圖之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100相同的效果。此外,在第7圖中,伺服馬達720與伺服驅動器730的數量為1個,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伺服馬達與伺服驅動器的數量可以為2個或2個以上。
第8圖為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與工具機的示意圖。請參考第8圖,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100可以適用於工具機800之減速能量再利用。在本實施例中,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100的內部元件及其操作與第1圖之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100的內部元件及其操作相同或相似,可參考第1圖之實施例的說明,故在此不再贅述。另外,工具機800可以包括輸入電源110與馬達裝置810。在本實施例中,輸入電源110與第1圖之輸入電源110相同或相似,可參考第1圖之實施例的說明,故在此不再贅述。
馬達裝置810可以包括電源供應模組820、主軸馬達830與主軸驅動器840。主軸驅動器840可以耦接電源供應模組820與主軸馬達830。電源供應模組820可以接收電流信號IS並產生工作電壓。主軸驅動器840可以接收電源供應模組820所產生的工作電壓以驅動主軸馬達830進行運作,且於主軸馬達830減速時,主軸驅動器840可以產生回升電壓,且此回升電壓例如透過直流匯流排傳送至補償裝置130。如此一來,也可以達成與第1圖之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100相同的效果。
第9圖為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與工具機的示意圖。請參考第9圖,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100 可以適用於工具機900之減速能量再利用。在本實施例中,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100的內部元件及其操作與第1圖之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100的內部元件及其操作相同或相似,可參考第1圖之實施例的說明,故在此不再贅述。另外,工具機900可以包括輸入電源110與馬達裝置910。在本實施例中,輸入電源110與第1圖之輸入電源110相同或相似,可參考第1圖之實施例的說明,故在此不再贅述。
馬達裝置910可以包括電源供應模組820、主軸馬達830、伺服馬達920與伺服驅動器930。在本實施例中,電源供應模組820、主軸馬達830、主軸驅動器840與第8圖之電源供應模組820、主軸馬達830、主軸驅動器840相同或相似,可參考第8圖之實施例的說明,故在此不再贅述。另外,伺服驅動器930可以耦接伺服馬達920與主軸驅動器840。進一步來說,伺服驅動器930例如透過直流匯流排與主軸驅動器840耦接。伺服驅動器930可以透過主軸驅動器840接收工作電壓以驅動伺服馬達920進行運作。另外,於伺服馬達920與主軸馬達930減速時,伺服驅動器930與主軸驅動器840可以產生回升電壓,且此回升電壓例如透過直流匯流排傳送至補償裝置130。如此一來,也可以達成與第1圖之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100相同的效果。此外,在第9圖中,伺服馬達920與伺服驅動器930的數量為1個,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伺服馬達與伺服驅動器的數量可以為2個或2個以上。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揭露之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透過補償裝置的儲能模組接收馬達裝置減速時所產生的回升電壓進 行儲能,以產生儲能電壓,補償裝置的逆變器模組依據控制信號,利用儲能電壓,產生補償電流對輸入電源的電流信號進行補償。如此一來,可以有效地對輸入電源的功率因數與電流總諧波失真進行修正,以達到綠色機械設計與降低碳排量,並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本發明雖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範圍,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做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
102:工具機
110:輸入電源
120:馬達裝置
121:主軸馬達
122:主軸驅動器
130:補償裝置
140:儲能模組
150:逆變器模組
160:控制模組
170:開關模組
IS:電流信號
IC:補償電流

Claims (7)

  1. 一種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適用於一工具機之減速能量再利用,其中該工具機包括一輸入電源與一馬達裝置,該輸入電源提供一電流信號,該馬達裝置接收該電流信號進行運作,且於該馬達裝置減速時產生一回升電壓,該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包括:一補償裝置,接收該回升電壓進行儲能,並產生一補償電流對該電流信號進行補償,其中該補償裝置包括:一儲能模組,接收該回升電壓進行儲能,以產生一儲能電壓;一逆變器模組,依據一控制信號,利用該儲能電壓,產生該補償電流對該電流信號進行補償;以及一控制模組,依據一電壓命令、該儲能電壓、該輸入電源的一相電壓、一負載電流與該補償電流產生該控制信號;其中,該控制模組包括:一第一運算單元,接收該電壓命令與該儲能電壓,並將該電壓命令與該儲能電壓進行一減法運算,以產生一第一運算結果;一電壓控制器,接收該第一運算結果,以產生一直流準位電流命令;一鎖相迴路,接收該輸入電源的該相電壓,以產生一電源相位;一第二運算單元,接收該直流準位電流命令與該電源相位,並將該直流準位電流命令與該電源相位進行一乘法運算,以產生一輸入電流源命令; 一第三運算單元,接收該輸入電流源命令與該負載電流,並將該輸入電流源命令與該負載電流進行一減法運算,以產生一電流諧波補償命令;一第四運算單元,接收該電流諧波補償命令與該補償電流,並將該電流諧波補償命令與該補償電流進行一減法運算,以產生一電流補償誤差量;一電流控制器,接收該電流補償誤差量,以產生一補償電流命令;一控制信號產生器,依據該補償電流命令與一預設電流值,產生該控制信號。
  2. 如請求項1之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其中該馬達裝置包括一主軸馬達與一主軸驅動器,該主軸馬達耦接該主軸驅動器,該主軸驅動器接收該電流信號以驅動該主動馬達進行運作,且於該主軸馬達減速時,該主軸驅動器產生該回升電壓。
  3. 如請求項2之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其中該馬達裝置更包括一伺服馬達與一伺服驅動器,該伺服驅動器耦接該伺服馬達與該主軸驅動器,該伺服驅動器透過該主軸驅動器接收該電流信號以驅動該伺服馬達進行運作,且於該伺服馬達減速時,該伺服驅動器產生該回升電壓。
  4. 如請求項1之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其中該馬達裝置包括一電源供應模組、一主軸馬達與一主軸驅動器,該主軸驅動器耦接該電源供應模組與該主軸驅動器,該電源供應模組接收該電 流信號並產生一工作電壓,該主軸驅動器接收該工作電壓以驅動該主軸馬達進行運作,且於該主軸馬達減速時,該主軸驅動器產生該回升電壓。
  5. 如請求項4之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其中該馬達裝置更包括一伺服馬達與一伺服驅動器,該伺服驅動器耦接該伺服馬達與該主軸驅動器,該伺服驅動器透過該主軸馬達接收該工作電壓以驅動該伺服馬達進行運作,且於該伺服馬達減速時,該伺服驅動器產生該回升電壓。
  6. 如請求項1之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其中該儲能模組包括一儲能電容。
  7. 如請求項1之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其中該補償裝置更包括:一開關模組,依據該馬達裝置產生的該回升電壓,將該回升電壓提供給該儲能模組。
TW111140209A 2022-10-24 2022-10-24 適用於工具機之減速能量再利用的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 TWI8325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40209A TWI832509B (zh) 2022-10-24 2022-10-24 適用於工具機之減速能量再利用的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40209A TWI832509B (zh) 2022-10-24 2022-10-24 適用於工具機之減速能量再利用的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32509B true TWI832509B (zh) 2024-02-11
TW202418748A TW202418748A (zh) 2024-05-01

Family

ID=90824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40209A TWI832509B (zh) 2022-10-24 2022-10-24 適用於工具機之減速能量再利用的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32509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32589A1 (ja) * 2010-09-06 2012-03-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交流モータ駆動装置
WO2012093545A1 (ja) * 2011-01-05 2012-07-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モータ制御装置
US20200343836A1 (en) * 2019-04-25 2020-10-29 Fanuc Corporation Motor drive apparatus including power storage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32589A1 (ja) * 2010-09-06 2012-03-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交流モータ駆動装置
TW201249091A (en) * 2010-09-06 2012-12-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lternative current motor driving apparatus
WO2012093545A1 (ja) * 2011-01-05 2012-07-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モータ制御装置
US20200343836A1 (en) * 2019-04-25 2020-10-29 Fanuc Corporation Motor drive apparatus including power storage device
CN111865148A (zh) * 2019-04-25 2020-10-30 发那科株式会社 具有蓄电装置的电动机驱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84222B2 (en) Power conversion apparatus with DC bus precharge circuits and methods of operation thereof
US9634586B2 (en) Fail-safe apparatus for inverter
Battiston et al. A control strategy for electric traction systems using a PM-motor fed by a bidirectional $ Z $-source inverter
US10833601B2 (en) Multi-level inverter
US10965151B2 (en) Motor drive system including power storage device
TWI832509B (zh) 適用於工具機之減速能量再利用的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
Li et al. Double line frequency ripple cancelling for single-phase quasi-Z-source inverter
Adamowicz et al. Advances in CSI-fed induction motor drives
CN110932584A (zh) 逆变器非线性补偿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18088750A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110011294B (zh) 电压补偿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和空调驱动系统
CN116317748B (zh) 基于神经元比例积分-模糊积分算法的双闭环bldc控制器
TW202418748A (zh) 適用於工具機之減速能量再利用的主動式電流補償系統
Chen et al. Modeling and control of three-phase voltage source PWM rectifier
US10924041B2 (en) Motor drive system including power storage device
Wang et al. An improved deadbeat predictive current control based on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for PMSM
Du et al. Generalized Modulation of Common Mode Voltage Reduction for Current Source Inverter in Balanced and Unbalanced Load Cases
Matsumoto et al. A boost driver with an improved charge-pump circuit
CN114744934A (zh) 采用无传感器双环启动技术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US20200052489A1 (en) Motor drive system including power storage device
US11469703B2 (en) Circuit system and circuit control method applied to motor drive
CN105391045A (zh) 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方法
WO2024095372A1 (ja) サーボモータの電源システム
Zhang et al. A parabolic current control based digital current control strategy for high switching frequency voltage source inverters
EP4238806A1 (en) An electric machine drive arrangement for a heavy-duty veh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