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1438B - 感測電路及像素電路 - Google Patents

感測電路及像素電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1438B
TWI831438B TW111140699A TW111140699A TWI831438B TW I831438 B TWI831438 B TW I831438B TW 111140699 A TW111140699 A TW 111140699A TW 111140699 A TW111140699 A TW 111140699A TW I831438 B TWI831438 B TW I83143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stor
node
gate
terminal
control sig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406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418251A (zh
Inventor
陳銘耀
李長紘
陳信學
羅睿騏
Original Assignee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406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31438B/zh
Priority to US18/065,648 priority patent/US11971298B1/en
Priority to CN202310163001.7A priority patent/CN1161528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14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1438B/zh
Publication of TW2024182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18251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1/00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 G01J1/42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using electric radiation detectors
    • G01J1/44Electric circu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18Sensors therefor using electro-optical elements or layers, e.g. electroluminescent sens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7/00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 G01K7/01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ing elements having PN jun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09Pixel-elements with integrated switching, control, storage or amplification elements
    • H01L27/14612Pixel-elements with integrated switching, control, storage or amplification elements involving a transis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70SSIS architectures; Circuits associated therewith
    • H04N25/76Addressed sensors, e.g. MOS or CMOS sensors
    • H04N25/77Pixel circuitry, e.g. memories, A/D converters, pixel amplifiers, shared circuits or shared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1/00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 G01J1/42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using electric radiation detectors
    • G01J1/44Electric circuits
    • G01J2001/444Compensating; Calibrating, e.g. dark current, temperature drift, noise reduction or baseline correction; Adjus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1/00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 G01J1/42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using electric radiation detectors
    • G01J1/44Electric circuits
    • G01J2001/4446Type of detector
    • G01J2001/446Photodio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10Image acquisition
    • G06V10/12Details of acquisition arrangemen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G06V10/14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ice performing the acquisition or on the illumin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60Noise processing, e.g. detecting, correcting, reducing or removing noise
    • H04N25/63Noise processing, e.g. detecting, correcting, reducing or removing noise applied to dark curr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olid State Image Pick-Up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種感測電路,包含光感元件、第一電晶體以及溫度感測元件。光感元件用以接收光線並根據光線的強度傳輸第一電流。第一電晶體的閘極端用以接收第一控制訊號。光感元件與第一電晶體在第一節點及第二節點之間彼此串聯耦接。溫度感測元件耦接於第一節點及第二節點之間,且用以依據溫度產生第二電流。溫度感測元件包含通道結構、第一閘極、第二閘極以及遮光結構。通道結構用以傳輸第二電流。第一閘極設置於通道結構的上方。第二閘極設置於通道結構的下方。遮光結構設置於第一閘極的上方。

Description

感測電路及像素電路
本揭露是關於一種感測電路及像素電路,特別是關於一種包含光感元件及溫度感測元件的感測電路及像素電路。
在現行具有指紋辨識功能的顯示面板中,光感測元件所產生的感光訊號容易受到環境溫度的干擾,進而影響指紋成像的準確度。若要由外部電路根據溫度來對感光訊號進行校正,則須透過溫度感測元件來獲得像素的溫度資訊。然而,由於溫度感測元件須排除光照的影響,因此無法將既有的光感測元件直接用作溫度感測元件。
本揭露的一實施例提供一種感測電路,包含光感元件、第一電晶體以及溫度感測元件。光感元件用以接收光線並根據光線的強度傳輸第一電流。第一電晶體的閘極端用以接收第一控制訊號。光感元件與第一電晶體在第一節點及第二節點之間彼此串聯耦接。溫度感測元件耦接於第一節點及第二節點之間,且用以依據溫度產生第二電流。溫度感測元件包含通道結構、第一閘極、第二閘極以及遮光結構。通道結構用以傳輸第二電流。第一閘極設置於通道結構的上方,且用以根據第二控制訊號控制通道結構操作於關閉狀態。第二閘極設置於通道結構的下方,且用以根據第三控制訊號控制通道結構中第二電流的大小。遮光結構設置於第一閘極的上方,且用以遮斷來自溫度感測元件上方的光線。
本揭露的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像素電路,包含感測電路。感測電路包含半導體裝置。半導體裝置耦接於第一節點與第二節點之間。半導體裝置包含通道結構、第一閘極、第二閘極以及遮光結構。通道結構用以傳輸第一電流。第一閘極設置於通道結構的上方,且用以根據第一控制訊號控制通道結構操作於關閉狀態。第二閘極設置於通道結構的下方,且用以根據第二控制訊號控制通道結構中第一電流的大小。遮光結構設置於第一閘極的上方,且用以遮斷來自半導體裝置上方的光線。當第二閘極控制通道結構具有相對大的第一電流時,半導體裝置用以作為溫度感測元件。當第二閘極控制通道結構具有相對小的第一電流時,半導體裝置用以作為開關元件。
下列係舉實施例配合所附圖示做詳細說明,但所提供之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揭露所涵蓋的範圍,而結構運作之描述非用以限制其執行順序,任何由元件重新組合之結構,所產生具有均等功效的裝置,皆為本揭露所涵蓋的範圍。另外,圖示僅以說明為目的,並未依照原尺寸作圖。為使便於理解,下述說明中相同元件或相似元件將以相同之符號標示來說明。
於本文中,除非內文對於冠詞有特別限定,否則『一』與『該』可泛指單一個或多個。此外,本文使用之『包含』、『包括』、『具有』、以及相似詞彙,係用以指明所記載的特徵、區域、整數、步驟、操作、元件及/或組件。
於本文中,當一元件被描述為係『連接』、『耦接』或『電性連接』至另一元件時,該元件可為直接連接、直接耦接或直接電性連接至該另一元件,亦可為該二元件之間有一額外元件存在,而該元件間接連接、間接耦接或間接電性連接至該另一元件。此外,雖然本文中使用『第一』、『第二』、…等用語描述不同元件,該用語僅是用以區別以相同技術用語描述的元件或操作。
本揭示的一些實施例提供一種像素電路。請參照第1圖。第1圖為根據本揭示一些實施例之像素電路100的電路圖。像素電路100包含感測電路120、重設電路140以及訊號放大電路160。在一些實施例中,像素電路100透過感測電路120產生光感測訊號及溫度感測訊號,接著利用訊號放大電路160以放大並輸出光感訊號及溫度感測訊號,並在完成感測後及/或準備感測前藉由重設電路140重設感測電路120。
如第1圖所示,感測電路120耦接在節點N1與節點N2之間,重設電路140耦接在用以提供參考電壓SVSS的參考電壓端與節點N1之間,訊號放大電路160耦接在用以提供參考電壓SVDD的參考電壓端與節點N1之間。
如第1圖所示,感測電路120包含光感元件122、電晶體T1、半導體裝置124以及電容C1。光感元件122與電晶體T1在節點N1及節點N2之間彼此串聯耦接。半導體裝置124耦接於節點N1及節點N2之間。電容C1耦接於節點N1及節點N2之間。換言之,串聯耦接的光感元件122與電晶體T1、半導體裝置124以及電容C1在節點N1及節點N2之間彼此並聯耦接。
在一些實施例中,光感元件122用以接收光線,並根據所接收光線的強度來傳輸電流。在一些實施例中,當光感元件122所接收光線具有相對高的強度時,光感元件122用以傳輸相對大的電流;當光感元件122所接收光線具有相對低的強度時,光感元件122用以傳輸相對小的電流。
在一些實施例中,光感元件122接收高強度光時所產生的電流稱為光電流,光感元件122接收低強度光或未接收光時所產生的電流稱為暗電流。在一些實施例中,當光感元件122的跨壓、環境溫度及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光電流大於暗電流。
在一些實施例中,光感元件122用以實現顯示面板的指紋辨識功能。具有指紋辨識功能的顯示面板包含多個像素電路100以及背光模組(未繪示於第1圖中)。為了進行指紋辨識,顯示面板的背光模組先將光照射至使用者的手指,當光被使用者的手指被反射回來,像素電路100的光感元件122接收此反射光。由於使用者手指的指紋包含紋峰及紋谷,且紋峰及紋谷會反射具有不同的強度所的光,因此對應紋谷及紋峰的像素電路100中的光感元件122將分別產生較大的光電流及較小的暗電流。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面板進一步包含積體電路,積體電路用以根據上述光電流及暗電流的比例及/或差值來建立使用者的指紋。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光感元件122的環境溫度上升時,光感元件122產生的光電流及暗電流也隨著變大,且光電流及暗電流增加的比例並不相同,因此影響指紋辨識的準確度。像素電路100利用感測電路120中的半導體裝置124來感測環境溫度,將溫度感測訊號傳送至積體電路,再由積體電路根據溫度感測訊號來校正光感元件122產生的電流大小。
在一些實施例中,光感元件122為富矽氧化物(silicon-rich oxide,SRO)的光感元件。
如第1圖所示,電晶體T1的第一端耦接光感元件122的第二端,電晶體T1的第二端耦接節點N2,電晶體T1的閘極端用以接收控制訊號B。
在一些實施例中,電晶體T1為P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 (p-type metal-oxide-semiconductor,PMOS) 電晶體,電晶體T1的閘極端用以接收控制訊號B。當控制訊號B具有對應邏輯低的電壓位準時,電晶體T1導通;當控制訊號B具有對應邏輯高的電壓位準時,電晶體T1不導通而被關斷。
如第1圖所示,半導體裝置124具有兩個閘極,且兩個閘極分別用以接收控制訊號A及控制訊號C。透過對半導體裝置124的兩個閘極施加電壓,半導體裝置124可被控制操作於導通狀態或關閉狀態。
在一些實施例中,半導體裝置124具有N型的通道,當控制訊號A具有對應邏輯低的電壓位準時,半導體裝置124操作於關閉狀態;當控制訊號A具有對應邏輯高的電壓位準時,半導體裝置124操作於導通、開啟狀態。
在一些實施例中,半導體裝置124在光感測期間及溫度感測期間皆操作於關閉狀態。在關閉狀態下,仍會有一定大小的電流流經半導體裝置124。在一些實施例中,透過對半導體裝置124的另一閘極施加不同大小的控制訊號C,此電流的大小可以被控制。
在一些實施例中,半導體裝置124具有第2圖所示半導體裝置200的結構。請參照第2圖。第2圖為根據本揭示一些實施例之半導體裝置200的示意圖。半導體裝置200包含通道結構210、閘極220、隔離結構225、閘極230、隔離結構235、導電結構241及242以及遮光結構260。
如第2圖所示,閘極220、隔離結構225、通道結構210、隔離結構235以及閘極230由上至下依序堆疊。閘極220設置於通道結構210的上方,且隔離結構225設置於閘極220及通道結構210之間。閘極230設置於通道結構210的下方,且隔離結構235設置於閘極230及通道結構210之間。
在一些實施例中,閘極220用以接收控制訊號以控制通道結構210操作於導通或關閉狀態。當閘極220接收控制訊號時,電場將形成於閘極220與通道結構210之間且橫跨隔離結構225,使得通道結構210中的載子,例如電子或電洞,受到此電場的影響而遷移,進而讓通道結構210操作於導通或關閉狀態。
在一些實施例中,閘極230用以接收控制訊號以控制通道結構210中電流I1的大小。當閘極230接收控制訊號時,電場將形成於閘極230與通道結構210之間且橫跨隔離結構235。
在一些實施例中,半導體裝置200的閘極220對應第1圖中半導體裝置124用以接收控制訊號A的閘極,且半導體裝置200的閘極230對應第1圖中半導體裝置124用以接收控制訊號C的閘極。
在一些實施例中,閘極220用以接收控制訊號(例如第1圖的控制訊號A)並根據控制訊號控制通道結構210操作於關閉狀態,且閘極230用以根據控制訊號(例如第1圖的控制訊號C)控制通道結構210中電流I1的大小。
在一些實施例中,半導體裝置200的閘極220被稱為上部閘極(top gate),且半導體裝置200的閘極230被稱為底部閘極(bottom gate)。半導體裝置200被稱為突出閘極(protrusion-gate)低溫多晶矽(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LTPS) 薄膜電晶體(thin-film transistor, TFT)。
在一些實施例中,通道結構210具有摻雜物使得如電子或電洞之載子充斥於通道結構210中。透過閘極220及/或閘極230所形成的電場,通道結構210形成通道,且當通道結構210左、右兩端具有電位差時,通道結構210用以傳輸電流I1。
如第2圖所示,導電結構241及242分別耦接通道結構210的左、右兩端。在一些實施例中,導電結構241接收相對高的電壓,導電結構242接收相對低的電壓,電流I1將從導電結構241傳輸至通道結構210,再從通道結構210傳輸至導電結構242。
在一些實施例中,導電結構241被稱為半導體裝置200的源極端,導電結構242被稱為半導體裝置200的汲極端。
如第2圖所示,遮光結構260設置於閘極220的上方,且用以遮斷來自半導體裝置200上方的光線B1。
在一些例子中,半導體裝置200不具有遮光結構260,光線B1將穿透隔離結構225而照射通道結構210,進而影響通道結構210中電流I1的大小。
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設置於半導體裝置200上方的遮光結構260,可以避免光線B1影響通道結構210中電流I1的大小。
如第2圖所示,閘極230具有相對大的寬度,閘極220具有相對小的寬度。較寬的閘極230可以避免來自半導體裝置200下方的光線B2穿過隔離結構235而照射到通道結構210,進而影響通道結構210中電流I1的大小。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1圖的半導體裝置124及第2圖的半導體裝置200具有如第3圖所示的電流-電壓關係。第3圖為根據本揭示一些實施例之第1圖及第2圖所示半導體裝置124、200的電流-電壓關係圖。第3圖之縱軸為半導體裝置200的電流I1,第3圖之橫軸為半導體裝置200的閘極220所接收控制訊號的電壓位準,此控制訊號對應第1圖半導體裝置124接收的控制訊號C。
如第3圖所示,虛線代表當半導體裝置200操作於90℃的溫度時,其電流與電壓的關係;實線代表當半導體裝置200操作於室溫時,其電流與電壓的關係。在一些實施例中,室溫約為20℃~30℃。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3圖中的每一對曲線對應半導體裝置200的閘極230所接收控制訊號C的電壓位準。曲線C11-C12對應控制訊號C的電壓位準為10V,曲線C13-C14對應控制訊號C的電壓位準為5V,曲線C15-C16對應控制訊號C的電壓位準為0V,曲線C17-C18對應控制訊號C的電壓位準為-5V,曲線C19-C10對應控制訊號C的電壓位準為-10V。
如第3圖所示,在特定的操作溫度下且半導體裝置200操作於關閉狀態時,當閘極230所接收控制訊號C的電壓位準為負時,通道結構210的電流I1較大;當閘極230所接收控制訊號C的電壓位準為正時,通道結構210的電流I1較小。舉例來說,當溫度為90℃且閘極220接收控制訊號具有-8.5 V的電壓位準時,如曲線C19、C17、C15、C13、C11所標示,閘極230接收具有-10 V電壓位準的控制訊號C使通道結構210的電流I1具有最大的大小,閘極230接收具有-5 V電壓位準的控制訊號C使通道結構210的電流I1具有次大的大小,閘極230接收具有0 V電壓位準的控制訊號C使通道結構210的電流I1具有中等的大小,閘極230接收具有5 V電壓位準的控制訊號C使通道結構210的電流I1具有次大的大小,閘極230接收具有10 V電壓位準的控制訊號C使通道結構210的電流I1具有最小的大小。
類似地,當溫度為室溫且半導體裝置200操作於關閉狀態時,如曲線C10、C18、C16、C14、C12所標示,閘極230所接收控制訊號C的電壓位準為負值,則通道結構210的電流I1較大;閘極230所接收控制訊號C的電壓位準為正值,則通道結構210的電流I1較小。舉例來說,閘極230接收具有-10 V電壓位準的控制訊號C使通道結構210的電流I1具有最大的大小,閘極230接收具有10 V電壓位準的控制訊號C使通道結構210的電流I1具有最小的大小。
如第3圖所示,若半導體裝置200操作於關閉狀態,當溫度為90℃時,與溫度為室溫之情形相比,通道結構210具有較大的電流I1。舉例來說,當閘極230所接收訊號的電壓位準為10 V,如曲線C11-C12所標示,當溫度為90℃時,與溫度為室溫之情形相比,通道結構210具有較大的電流I1。當閘極230所接收訊號的電壓位準為10 V以外的大小時,同樣地電流I1將隨溫度上升而增加。透過如此溫度與電流之間的關係,半導體裝置200可用作溫度感測元件。
應注意的是第3圖僅示意性地繪示溫度為90℃及室溫時的電流-電壓關係,當半導體裝置200操作於不同的溫度時,半導體裝置200的電流與電壓仍會有類似地關係。舉例來說,當溫度大於90℃時,半導體裝置200的電流與電壓關係曲線與第3圖中的虛線相比將具有更大的電流。而當溫度小於室溫時,半導體裝置200的電流與電壓關係曲線與第3圖中的實線相比將具有更小的電流。
請再參照第1圖。如上述,半導體裝置124具有隨溫度上升而產生較大電流的特性,半導體裝置124因而在像素電路100中用以依據溫度產生電流。當半導體裝置124操作於相對高的溫度時,半導體裝置124具有相對大的電流;當半導體裝置124操作於相對低的溫度時,半導體裝置124具有相對小的電流。
此外,如上述,當控制訊號C的電壓位準為負時,半導體裝置124的電流具有相對大的大小;當控制訊號C的電壓位準為正時,半導體裝置124的電流具有相對小的大小。
在一些實施例中,透過施加電壓位準為負的控制訊號C,半導體裝置124具有相對大的電流,此時半導體裝置124用作溫度感測元件。當半導體裝置124具有相對大的電流時,由於半導體裝置124耦接節點N1,在一定期間此電流對節點N1的電壓位準影響較大,此時節點N1的電壓位準適合作為溫度感測訊號。
在一些實施例中,透過施加電壓位準為正的控制訊號C,半導體裝置124具有相對小的電流,此時半導體裝置124用作開關元件。當半導體裝置124具有相對小的電流時,此電流與光感元件122接收光線而產生的電流相比相當地小,因此半導體裝置124視作關閉的開關元件而僅產生極小的電流,且半導體裝置124在一定期間對節點N1的電壓位準影響可以忽略。
在一些實施例中,像素電路100操作於光感測期間以及溫度感測期間,以分別獲取關於像素電路100的光感測訊號及溫度感測訊號。在光感測期間,電晶體T1被導通,使得光感元件122因接收光線而產生的電流傳輸於節點N1及節點N2之間。當電流傳輸於節點N1及節點N2之間時,節點N1的電壓位準將隨著電荷的移動而改變。在一定期間中,若光感元件122產生的電流具有穩定大小,節點N1的電壓位準將具有一定的變化量,節點N1的電壓位準因此可以指示光感元件122接收光線的強度而用作光感測訊號。訊號放大電路160中電晶體T3的閘極接收節點N1的電壓位準,節點N1的電壓位準將決定電晶體T3的導通程度。電晶體T3用以根據其第一端接收的參考電壓SVDD以及節點N1的電壓位準,來產生輸出訊號SOUT。藉此,節點N1的電壓位準所代表的光感訊號透過訊號放大電路160被放大並輸出為輸出訊號SOUT。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光感測期間,半導體裝置124因接收具有低電壓位準的控制訊號A而操作於關閉狀態,且半導體裝置124的電流根據控制訊號C被控制為具有較小的大小。因此,與在光感測期間光感元件122接收光線所產生的電流相比,半導體裝置124的電流相當小而可被忽略,節點N1的電壓位準因此可以指示光感元件122接收光線的強度,而被用作光感測訊號。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溫度感測期間,電晶體T1被關斷,光感元件122產生的電流不會傳輸於節點N1及節點N2之間。在此期間,半導體裝置124接收具有低電壓位準的控制訊號A而操作於關閉狀態,且半導體裝置124的電流根據控制訊號C被控制為具有較大的大小。當半導體裝置124的電流傳輸於節點N1及節點N2之間時,節點N1的電壓位準將隨著電荷的移動而改變。在一定期間中,若半導體裝置124的電流具有穩定大小,節點N1的電壓位準將具有一定的變化量,節點N1的電壓位準因此可以指示半導體裝置124的操作環境溫度,而被用作溫度感測訊號。
請再參照第2圖。基於上述,在溫度感測期間,閘極230控制通道結構210具有相對大的電流I1,且半導體裝置200用以作為溫度感測元件;在光感測期間,閘極230控制通道結構210具有相對小的電流I1,且半導體裝置200用以作為開關元件。
請同時參照第1圖及第4圖。第4圖為根據本揭示一些實施例之第1圖所示像素電路100的訊號時序圖。像素電路100依序操作於幀FN、FN+1及FN+2期間。第4圖繪示控制訊號A、B、C、SR_W、SR_R、節點N1以及輸出訊號SOUT在不同幀中的電壓位準。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幀FN期間,像素電路100操作於光感測期間。在此期間,如第4圖所示,控制訊號A控制訊號A具有對應邏輯低的電壓位準,控制訊號B具有對應邏輯高的電壓位準,控制訊號C具有對應邏輯高的電壓位準。藉此,電晶體T1為導通狀態使得光感元件122產生的電流可傳送至節點N1,半導體裝置124的閘極根據具有較高電壓位準的控制訊號C控制半導體裝置124的通道具有較小的電流。
承上實施例,在幀FN期間,當控制訊號SR_R具有高邏輯位準時,電晶體T2導通進而將參考電壓SVSS傳送至節點N1以及電容C1的第一端。藉此,重設電路140的電晶體T2根據參考電壓SVSS重設節點N1的電壓位準,使節點N1與參考電壓SVSS具有相同的電壓位準;此外,電晶體T2亦根據參考電壓SVSS對電容C1充電。
承上實施例,在幀FN期間,在重設電路140重設節點N1的電壓位準後,如曲線C21及C22所示,節點N1的電壓位準開始緩慢下降。曲線C21為光感元件122接收低強度的光時節點N1電壓位準的變化,曲線C22為光感元件122接收高強度的光時節點N1電壓位準的變化。如先前實施例所述,光感元件122因接收光線而產生電流,由於此時電晶體T1導通,節點N1的電壓位準因電荷移動而往控制訊號SR_W的電壓位準下降。由於此時控制訊號SR_W具有較低的電壓位準,曲線C21及C22皆會緩慢下降。
承上實施例,如第4圖之所示,在幀F N期間,曲線C22下降速度較快且下降程度較多,曲線C21下降速度較慢且下降程度較少。如前所述,曲線C22對應較大的光感元件122的電流,曲線C21對應較小的光感元件122的電流。由於較大的電流代表電荷以較快的速度移動,因此當光感元件122的電流越大時,節點N1的電壓位準會更快地往控制訊號SR_W的電壓位準下降。因此,曲線C21及C22會產生上述的差異。
承上實施例,在幀F N期間,在節點N1的電壓位準下降一段期間後,控制訊號SR_W的電壓位準從邏輯低被抬升至邏輯高。由於電容C1的兩端分別耦接節點N1及N2,當節點N2處的控制訊號SR_W的電壓被抬升時,節點N1的電壓亦會被抬升。因此,如圖所示,在控制訊號SR_W為高邏輯時,節點N1亦具有對應高邏輯的電壓位準。在一些實施例中,如曲線C21及C22所示,由於節點N1的電壓位準在被抬升前其大小根據光感元件122產生電流的大小而下降至不同的程度,當節點N1的電壓位準因控制訊號SR_W上升而被抬升時,節點N1的電壓位準亦會上升到不同程度。
承上實施例,當節點N1的電壓位準被抬升至曲線C21及C22所示程度時,節點N1的電壓位準將使電晶體T3導通,電晶體T3用以根據參考電壓SVDD及節點N1的電壓位準產生輸出訊號SOUT。如曲線C21及C22所示,由於節點N1的電壓位準在不同光強度下被抬升至不同程度,電晶體T3亦被導通至不同程度,使得電晶體T3產生的輸出訊號SOUT亦會根據光的強度而改變。曲線C23對應曲線C21且對應較低的光強度,曲線C24對應曲線C22且對應較高的光強度。根據如曲線C23及C24所示的輸出訊號SOUT,像素電路100可透過額外的積體電路來獲得關於光感元件122所接收的光的強度的資訊。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幀FN+1期間,像素電路100操作於溫度感測期間。在此期間,如第4圖所示,控制訊號A具有對應邏輯低的電壓位準,控制訊號B具有對應邏輯低的電壓位準,控制訊號C具有對應邏輯低的電壓位準。藉此,電晶體T1為關斷狀態使得光感元件122產生的電流無法傳送至節點N1,半導體裝置124的閘極根據具有較低電壓位準的控制訊號C控制半導體裝置124的通道具有較大的電流。換言之,透過改變控制訊號C的電壓位準,半導體裝置124在溫度感測期間的電流大於半導體裝置124在光感測期間的電流。
如第4圖所示,幀FN+1期間的控制訊號SR_W 及SR_R與幀FN期間的控制訊號SR_W及SR_R具有相似的時序圖。藉此,類似前述實施例中關於感測電路120的電晶體T2以及訊號放大電路160的電晶體T3的操作,當控制訊號SR_R為邏輯高時,電晶體T2根據參考電壓SVSS重設節點N1的訊號。當控制訊號SR_W被抬升到邏輯高時,節點N1的電壓位準亦被抬升。
承上實施例,與幀FN期間不同地,在幀FN+1期間,節點N1的電壓位準是由於半導體裝置124的電流傳輸於節點N1及節點N2之間而緩慢下降。曲線C31為半導體裝置124操作於較低溫度時節點N1電壓位準的變化,曲線C32為半導體裝置124操作於較高溫度時節點N1電壓位準的變化。如先前第2圖及第3圖的實施例所述,當操作在越高的溫度下,半導體裝置124的電流將越大。曲線C32對應較高的溫度,較大的電流將使節點N1的電壓位準以較快地速度往控制訊號SR_W的電壓位準下降;曲線C31對應較低的溫度,較小的電流將使節點N1的電壓位準以較慢地速度往控制訊號SR_W的電壓位準下降。
承上實施例,在幀FN+1期間,在節點N1的電壓位準下降一段期間後,控制訊號SR_W的電壓位準從邏輯低被抬升至邏輯高,節點N1的電壓亦會被抬升。在一些實施例中,如曲線C31及C32所示,由於節點N1的電壓位準在被抬升前其大小根據半導體裝置124電流的大小而下降至不同的程度,當節點N1的電壓位準因控制訊號SR_W上升而被抬升時,節點N1的電壓位準亦會上升到不同程度。
承上實施例,當節點N1的電壓位準被抬升至曲線C31及C32所示程度時,節點N1的電壓位準將使電晶體T3導通,電晶體T3用以根據參考電壓SVDD及節點N1的電壓位準產生輸出訊號SOUT。如曲線C31及C32所示,由於節點N1的電壓位準在不同溫度下被抬升至不同程度,電晶體T3亦被導通至不同程度,使得電晶體T3產生的輸出訊號SOUT亦會根據半導體裝置124的操作溫度而改變。曲線C33對應曲線C31且對應較低的溫度,曲線C34對應曲線C32且對應較高的溫度。根據如曲線C33及C34所示的輸出訊號SOUT,像素電路100可透過額外的積體電路來獲得關於半導體裝置124的操作溫度的資訊。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幀F N+1之後,像素電路100在幀F N+2期間再次操作於光感測期間。在幀F N+2期間,像素電路100訊號的時序以及各元件的操作與在幀F N期間相同。曲線C41對應曲線C21,曲線C42對應曲線C22,曲線C43對應曲線C23,曲線C44對應曲線C24。
請參照第5A圖。第5A圖為根據本揭示不同實施例之像素電路500的電路圖。像素電路500包含感測電路520、重設電路540以及訊號放大電路560。感測電路520耦接在節點N3與節點N4之間,重設電路540耦接在提供參考電壓VREF的參考電壓端與節點N3之間,訊號放大電路560耦接在提供參考電壓SVDD的參考電壓端與節點N3之間。
如第5A圖所示,感測電路520包含光感元件522、電晶體T4、半導體裝置524以及電容C2。重設電路540包含電晶體T5。訊號放大電路560包含電晶體T6及電晶體T7。
如第1圖及第5A圖所示,像素電路500與像素電路100具有類似的元件,且其元件亦具有類似的連接關係。感測電路520對應感測電路120,重設電路540對應重設電路140,訊號放大電路560對應訊號放大電路160。光感元件522對應光感元件122,電晶體T4對應電晶體T1,半導體裝置524對應半導體裝置124,電容C2對應電容C1。電晶體T5對應電晶體T2。電晶體T6對應電晶體T3。
像素電路100與像素電路500之間的差異在於像素電路500的訊號放大電路560額外地包含電晶體T7。電晶體T7用以控制何時將電晶體T6第二端的電壓位準輸出為輸出訊號SOUT。電晶體T7的第一端耦接電晶體T6的第二端,電晶體T7的閘極端用以接收控制訊號SR_W,電晶體T7的第二端用以輸出輸出訊號SOUT。此外,由於像素電路500利用電晶體T7來控制何時輸出輸出訊號SOUT,電容C2第二端改為接收固定的參考電壓SVSS,電晶體T5的第一端改為接收參考電壓VREF。
請同時參照第5A圖及第5B圖。第5B圖為根據本揭示一些實施例之第5A圖所示像素電路500的訊號時序圖。像素電路500依序操作於幀F N、F N+1及F N+2期間。第5B圖繪示控制訊號A、B、C、SR_W、SR_R、節點N3以及輸出訊號SOUT在不同幀中的電壓位準。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幀F N、F N+1、F N+2期間,像素電路500分別操作於光感測期間、溫度感測期間’、光感測期間。此外,第5B圖控制訊號A、B、C在不同幀中的電壓位準與第4圖控制訊號A、B、C相同,像素電路500的電晶體T4及半導體裝置524在不同期間的操作亦與像素電路100中的對應者相同。
承上實施例,在幀F N期間,當控制訊號SR_R具有高邏輯位準時,電晶體T5導通進而將參考電壓VREF傳送至節點N3以及電容C2的第一端。藉此,重設電路540的電晶體T5根據參考電壓VREF重設節點N3的電壓位準,使節點N3與參考電壓VREF具有相同的電壓位準;此外,電晶體T5亦根據參考電壓VREF對電容C2充電。
承上實施例,在幀F N期間,在重設電路540重設節點N3的電壓位準後,如曲線C51及C52所示,節點N3的電壓位準開始緩慢下降。曲線C51為光感元件522接收低強度的光時節點N3電壓位準的變化,曲線C52為光感元件522接收高強度的光時節點N3電壓位準的變化。曲線C52下降速度較快且下降程度較多,曲線C51下降速度較慢且下降程度較少。曲線C52對應較大的光感元件522的電流,曲線C51對應較小的光感元件522的電流。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重設電路540重設節點N3的電壓位準後以及節點N3的電壓位準緩慢下降的期間,電晶體T6的閘極接收節點N3的電壓位準而被導通,然而由於此時電晶體T7為關閉狀態,因此並不會有輸出訊號SOUT被電晶體T7所輸出。
承上實施例,在幀FN期間,在節點N3的電壓位準下降一段期間後,控制訊號SR_W的電壓位準從邏輯低被抬升至邏輯高。此時,電晶體T7導通,電晶體T7的第二端輸出輸出訊號SOUT。在一些實施例中,如曲線C51及C52所示,由於節點N3的電壓位準根據光感元件522產生電流的大小而下降至不同的程度,當電晶體T7導通時,被放大的輸出訊號SOUT亦具有不同的程度。曲線C53對應曲線C51且對應較低的光強度,曲線C54對應曲線C52且對應較高的光強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幀FN+1期間,像素電路500操作於溫度感測期間。幀FN+1期間的控制訊號SR_W及SR_R與幀FN期間的控制訊號SR_W及SR_R具有相似的時序圖。藉此,類似前述實施例中關於重設電路540的電晶體T5以及訊號放大電路560的電晶體T7的操作,當控制訊號SR_R為邏輯高時,電晶體T5根據參考電壓VREF重設節點N3的訊號。當控制訊號SR_W被抬升到邏輯高時,電晶體T7用以輸出輸出訊號SOUT。
承上實施例,與幀FN期間不同地,在幀FN+1期間,節點N3的電壓位準是由於半導體裝置524的電流而緩慢下降。曲線C61為半導體裝置524操作於較低溫度時節點N3電壓位準的變化,曲線C62為半導體裝置524操作於較高溫度時節點N3電壓位準的變化。曲線C62對應較高的溫度,較大的電流將使節點N3的電壓位準以較快地速度往參考電壓SVSS下降;曲線C61對應較低的溫度,較小的電流將使節點N3的電壓位準以較慢地速度往參考電壓SVSS下降。
承上實施例,在幀F N+1期間,在節點N3的電壓位準下降一段期間後,控制訊號SR_W的電壓位準從邏輯低被抬升至邏輯高。此時,電晶體T7導通,電晶體T7的第二端輸出輸出訊號SOUT。在一些實施例中,如曲線C61及C62所示,由於節點N3的電壓位準根據半導體裝置524產生電流的大小而下降至不同的程度,當電晶體T7導通時,被放大的輸出訊號SOUT亦具有不同的程度。曲線C63對應曲線C61且對應較低的溫度,曲線C64對應曲線C62且對應較高的溫度。根據如曲線C63及C64所示的輸出訊號SOUT,像素電路500可透過額外的積體電路來獲得關於半導體裝置524的操作溫度的資訊。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幀F N+1之後,像素電路500在幀F N+2期間再次操作於光感測期間。在幀F N+2期間,像素電路500訊號的時序以及各元件的操作與在幀F N期間相同。曲線C71對應曲線C51,曲線C72對應曲線C52,曲線C73對應曲線C53,曲線C74對應曲線C54。
請參照第6A圖。第6A圖為根據本揭示不同實施例之像素電路600的電路圖。像素電路600包含感測電路620、電晶體T9、控制線L1以及資料線L2。感測電路620耦接在節點N5與節點N6之間。電晶體T9的第一端耦接節點N5,電晶體T9的第二端耦接資料線L2,電晶體T9的閘極端耦接控制線L1。
在一些實施例中,像素電路600是用於採用被動式驅動方式的顯示面板中,而透過控制線L1以及資料線L2來讀取或寫入感測電路620中節點N5的電壓位準。
如第6A圖所示,感測電路620包含光感元件622、電晶體T8、半導體裝置624以及電容C3。
如第1圖及第6A圖所示,像素電路600的感測電路620與像素電路100的感測電路120具有類似的元件,且其元件亦具有類似的連接關係。光感元件622對應光感元件122,電晶體T8對應電晶體T1,半導體裝置624對應半導體裝置124,電容C3對應電容C1。
請同時參照第6A圖及第6B圖。第6B圖為根據本揭示一些實施例之第6A圖所示像素電路600的訊號時序圖。像素電路600依序操作於幀F N、F N+1及F N+2期間。第6B圖繪示控制訊號A、B、C、SL、RL、節點N5以及輸出訊號RI在不同幀中的電壓位準。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幀F N、F N+1、F N+2期間,像素電路600分別操作於光感測期間、溫度感測期間’、光感測期間。此外,第6B圖控制訊號A、B、C在不同幀中的電壓位準與第4圖控制訊號A、B、C相同,像素電路600的電晶體T8及半導體裝置624在不同期間的操作亦與像素電路100中的對應者相同。
承上實施例,在幀FN期間,當控制訊號SL及RL皆具有高邏輯位準時,控制訊號SL透過控制線L1傳送至電晶體T9的閘極,控制訊號RL透過資料線L2傳送至電晶體T9的第二端,電晶體T9因此導通,且控制訊號RL的高電壓位準被傳送至節點N5以及電容C3的第一端。藉此,電晶體T9根據控制訊號RL重設節點N5的電壓位準,使節點N5與控制訊號RL具有相同的電壓位準;此外,電晶體T9亦根據控制訊號RL對電容C3充電。
承上實施例,在幀FN期間,在電晶體T9重設節點N5的電壓位準後,如曲線C81及C82所示,節點N5的電壓位準開始緩慢下降。曲線C81為光感元件622接收低強度的光時節點N5電壓位準的變化,曲線C82為光感元件622接收高強度的光時節點N5電壓位準的變化。曲線C82下降速度較快且下降程度較多,曲線C81下降速度較慢且下降程度較少。曲線C82對應較大的光感元件622的電流,曲線C81對應較小的光感元件622的電流。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節點N5的電壓位準緩慢下降直到幀FN結束之前,控制訊號SL及RL皆具有低電壓位準,電晶體T9為關閉。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幀FN+1期間,像素電路600先讀取節點N5的電壓位準,接著重設節點N5的電壓位準,始進行溫度感測。幀FN+1期間的控制訊號SL及RL與幀 FN期間的控制訊號SL及RL具有相似的時序圖。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幀FN+1的期間P1中,控制訊號SL先從低電壓位準被抬升至高電壓位準,而控制訊號RL仍維持低電壓位準。電晶體T9被導通,使得節點N5的電壓位準透過電晶體T9輸出為輸出訊號RI,輸出訊號RI透過資料線L2來傳輸。藉此,像素電路600獲得光感測訊號。在一些實施例中,如曲線C81及C82所示,由於節點N5的電壓位準在幀FN期間根據光感元件622產生電流的大小而下降至不同的程度,當電晶體T9導通時,輸出訊號RI亦具有不同的電壓位準。曲線C83對應曲線C81且對應較低的光強度,曲線C84對應曲線C82且對應較高的光強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幀FN+1的期間P2中,控制訊號SL維持高電壓位準,而控制訊號RL從低電壓位準被抬升至高電壓位準。控制訊號RL的高電壓位準透過導通的電晶體T9傳送至節點N5以及電容C3的第一端。藉此,電晶體T9根據控制訊號RL重設節點N5的電壓位準,使節點N5與控制訊號RL具有相同的電壓位準;此外,電晶體T9亦根據控制訊號RL對電容C3充電。
承上實施例,在幀FN+1的期間P2之後,如曲線C91及C92所示,節點N5的電壓位準開始緩慢下降。與幀FN期間不同地,在幀FN+1期間,節點N5的電壓位準是由於半導體裝置624的電流而緩慢下降。曲線C91為半導體裝置624操作於較低溫度時節點N5電壓位準的變化, 曲線C92為半導體裝置624操作於較高溫度時節點N5電壓位準的變化。曲線C92對應較高的溫度,較大的電流將使節點N5的電壓位準以較快地速度往節點N6接收的地電位下降;曲線C91對應較低的溫度,較小的電流將使節點N5的電壓位準以較慢地速度往節點N6接收的地電位下降。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節點N5的電壓位準緩慢下降直到幀FN+1結束之前,控制訊號SL及RL皆具有低電壓位準,電晶體T9為關閉。
類似地,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幀FN+2期間,像素電路600在期間P3先讀取節點N5的電壓位準,接著在期間P4重設節點N5的電壓位準,始進行光感測。幀FN+2期間與幀FN期間具有相似的訊號時序圖,曲線C01對應曲線C81,曲線C02對應曲線C82,曲線C03對應曲線C83,曲線C04對應曲線C84。
綜上所述,本揭露揭示的像素電路100、500、600可透過光感元件122、522、622進行光感測,透過半導體裝置124、524、624進行溫度感測,再利用溫度感測訊號校正光感測訊號。此外,由於半導體裝置124、524、624的底部閘極可控制半導體裝置124、524、624在關閉狀態下的電流,半導體裝置124、524、624可在光感測期間作為開關元件,並可在溫度感測期間作為溫度感測元件。
雖然本揭示內容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之人,在不脫離本揭示內容之精神及範圍內,當可作各種更動及潤飾。本揭示內容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像素電路
120:感測電路
140:重設電路
160:訊號放大電路
122:光感元件
124:半導體裝置
T1:電晶體
T2:電晶體
T3:電晶體
N1:節點
N2:節點
C1:電容
A:控制訊號
B:控制訊號
C:控制訊號
SR_R:控制訊號
SR_W:控制訊號
SVSS:參考電壓
SVDD:參考電壓
SOUT:輸出訊號
200:半導體裝置
B1:光線
260:遮光結構
220:閘極
225:隔離結構
I1:電流
235:隔離結構
230:閘極
210:通道結構
241:導電結構
242:導電結構
B2:光線
C10-C19:曲線
C21-C24:曲線
C31-C34:曲線
C41-C44:曲線
FN,FN+1,FN+2:幀
500:像素電路
520:感測電路
540:重設電路
560:訊號放大電路
522:光感元件
524:半導體裝置
T4-T7:電晶體
N3,N4:節點
C2:電容
VREF:參考電壓
C51-C54:曲線
C61-C64:曲線
C71-C74:曲線
600:像素電路
620:感測電路
622:光感元件
624:半導體裝置
T8,T9:電晶體
N5,N6:節點
C3:電容
L1:控制線
L2:資料線
RL:控制訊號
SL:控制訊號
RI:輸出訊號
P1,P2,P3,P4:期間
C81-C84:曲線
C91-C94:曲線
C01-C04:曲線
第1圖為根據本揭示一些實施例之像素電路的電路圖。 第2圖為根據本揭示一些實施例之半導體裝置的示意圖。 第3圖為根據本揭示一些實施例之第1圖及第2圖所示半導體裝置的電流-電壓關係圖。 第4圖為根據本揭示一些實施例之第1圖所示像素電路的訊號時序圖。 第5A圖為根據本揭示不同實施例之像素電路的電路圖。 第5B圖為根據本揭示一些實施例之第5A圖所示像素電路的訊號時序圖。 第6A圖為根據本揭示不同實施例之像素電路的電路圖。 第6B圖為根據本揭示一些實施例之第6A圖所示像素電路的訊號時序圖。
100:像素電路
120:感測電路
140:重設電路
160:訊號放大電路
122:光感元件
124:半導體裝置
T1:電晶體
T2:電晶體
T3:電晶體
N1:節點
N2:節點
C1:電容
A:控制訊號
B:控制訊號
C:控制訊號
SR_R:控制訊號
SR_W:控制訊號
SVSS:參考電壓
SVDD:參考電壓
SOUT:輸出訊號

Claims (10)

  1. 一種感測電路,包含:一光感元件,用以接收一光線並根據該光線的強度傳輸一第一電流;一第一電晶體,該第一電晶體的閘極端用以接收一第一控制訊號,其中該光感元件與該第一電晶體在一第一節點及一第二節點之間彼此串聯耦接;以及一溫度感測元件,耦接於該第一節點及該第二節點之間,且用以依據一溫度產生一第二電流,該溫度感測元件包含:一通道結構,用以傳輸該第二電流;一第一閘極,設置於該通道結構的上方,且用以根據一第二控制訊號控制該通道結構操作於關閉狀態;一第二閘極,設置於該通道結構的下方,且用以根據一第三控制訊號控制該通道結構中該第二電流的大小;以及一遮光結構,設置於該第一閘極的上方,且用以遮斷來自該溫度感測元件上方的光線。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感測電路,進一步包含:一電容,耦接於該第一節點及該第二節點之間;其中,在一光感測期間,該第一電晶體導通,該溫度感測元件的該第二閘極用以根據該第三控制訊號控制該通道結構中具有相對小的該第二電流; 在一溫度感測期間,該第一電晶體不導通,該溫度感測元件的該第二閘極用以根據該第三控制訊號控制該通道結構中具有相對大的該第二電流。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感測電路,進一步包含:一第二電晶體,該第二電晶體的第一端用以接收一第一參考電壓,該第二電晶體的第二端耦接該第一節點,該第二電晶體的閘極端用以接收一第四控制訊號;以及一第三電晶體,該第三電晶體的第一端用以接收一第二參考電壓,該第三電晶體的閘極端用以接收該第一節點的電壓位準。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感測電路,進一步包含:一第四電晶體,該第四電晶體的第一端耦接該第三電晶體的第二端,該第四電晶體的閘極端用以接收一第五控制訊號。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感測電路,進一步包含:一第二電晶體,該第二電晶體的第一端耦接該第一節點,該第二電晶體的閘極端耦接一控制線,該第二電晶體的第二端耦接一資料線。
  6. 一種像素電路,包含:一感測電路,包含: 一半導體裝置,耦接於一第一節點與一第二節點之間,該半導體裝置包含:一通道結構,用以傳輸一第一電流;一第一閘極,設置於該通道結構的上方,且用以根據一第一控制訊號控制該通道結構操作於關閉狀態;一第二閘極,設置於該通道結構的下方,且用以根據一第二控制訊號控制該通道結構中該第一電流的大小;以及一遮光結構,設置於該第一閘極的上方,且用以遮斷來自該半導體裝置上方的光線;其中,當該第二閘極控制該通道結構具有相對大的該第一電流時,該半導體裝置用以作為一溫度感測元件;當該第二閘極控制該通道結構具有相對小的該第一電流時,該半導體裝置用以作為一開關元件。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像素電路,其中該感測電路進一步包含:一光感元件,用以接收一光線並根據該光線的強度傳輸一第二電流;一第一電晶體,該第一電晶體的閘極端用以接收一第三控制訊號,其中該光感元件與該第一電晶體在該第一節點及該第二節點之間彼此串聯耦接;以及一電容,耦接於該第一節點及該第二節點之間。
  8. 如請求項6所述的像素電路,進一步包含:一重設電路,耦接於一第一參考電壓端及該第一節點之間,且用以根據該第一參考電壓端的一第一參考電壓重設該第一節點的電壓位準;以及一訊號放大電路,耦接於一第二參考電壓端及該第一節點之間,且用以根據該第二參考電壓端的一第二參考電壓及該第一節點的電壓位準產生一輸出訊號。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像素電路,其中該重設電路進一步包含:一第一電晶體,該第一電晶體的第一端耦接一第一參考電壓端,該第一電晶體的第二端耦接該第一節點,一第二電晶體的閘極端用以接收一第三控制訊號。
  10. 如請求項8所述的像素電路,其中該訊號放大電路進一步包含:一第一電晶體,該第一電晶體的第一端耦接一第一參考電壓端,該第一電晶體的閘極端用以接收該第一節點的電壓位準;以及一第二電晶體,該第二電晶體的第一端耦接該第一電晶體的第二端,該第二電晶體的閘極端用以接收一第三控制訊號。
TW111140699A 2022-10-26 2022-10-26 感測電路及像素電路 TWI8314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40699A TWI831438B (zh) 2022-10-26 2022-10-26 感測電路及像素電路
US18/065,648 US11971298B1 (en) 2022-10-26 2022-12-14 Pixel circuit and temperature sensing circuit adjusting signals in the same
CN202310163001.7A CN116152866A (zh) 2022-10-26 2023-02-24 感测电路及像素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40699A TWI831438B (zh) 2022-10-26 2022-10-26 感測電路及像素電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31438B true TWI831438B (zh) 2024-02-01
TW202418251A TW202418251A (zh) 2024-05-01

Family

ID=86361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40699A TWI831438B (zh) 2022-10-26 2022-10-26 感測電路及像素電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971298B1 (zh)
CN (1) CN116152866A (zh)
TW (1) TWI831438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20069A1 (en) * 2009-03-02 2010-09-02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Light sensing circuit,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touch panel comprising the light sensing circuit
TW202114400A (zh) * 2019-09-26 2021-04-01 美商光程研創股份有限公司 被校正之光偵測裝置和相關校正方法
CN114327132A (zh) * 2021-12-16 2022-04-12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731419T2 (de) * 1996-02-26 2005-11-10 Canon K.K. Photoelektrische Umwandlungsvorrichtung und Ansteuermethode dafür
US7492344B2 (en) * 2004-08-13 2009-02-17 Himax Technologies Limited Temperature sensor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I344026B (en) 2007-07-18 2011-06-21 Au Optronics Corp A photo detector and a display panel having the same
US20120321149A1 (en) * 2011-05-17 2012-12-20 Carver John F Fingerprint sensors
JP6696695B2 (ja) * 2017-03-16 2020-05-20 株式会社東芝 光検出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被写体検知システム
EP3581898B1 (de) * 2018-06-13 2020-07-29 E+E Elektronik Ges.M.B.H. Elektronische anordnung, optischer gassensor umfassend eine solche elektronische 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r kombinierten fotostrom- und temperaturmessung mittels einer solchen elektronischen anordnun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20069A1 (en) * 2009-03-02 2010-09-02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Light sensing circuit,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touch panel comprising the light sensing circuit
TW202114400A (zh) * 2019-09-26 2021-04-01 美商光程研創股份有限公司 被校正之光偵測裝置和相關校正方法
CN114327132A (zh) * 2021-12-16 2022-04-12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971298B1 (en) 2024-04-30
US20240142301A1 (en) 2024-05-02
CN116152866A (zh) 2023-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10373B2 (en)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sensor capable of sensing fingerprint using optical and capacitive method
US11085817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light intensity,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00356743A1 (en)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Display Panel
EP3188172B1 (en) Pixel circuit and drive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JP4814028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7578026B (zh) 指纹检测电路、指纹检测电路的检测方法和指纹传感器
KR20010039849A (ko) 자기-보상 상관 이중 샘플링 회로
US20210225231A1 (en) Shift register unit, driving method thereof, gate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TWI745014B (zh) 光感測電路與觸控顯示器
US9529468B2 (en) Touch driving circuit,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its driving method
RU2464623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исплея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устройством дисплея
US20120268439A1 (en) Display Device
TWI831438B (zh) 感測電路及像素電路
US1187707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detecting image in low-light environment
JP2009159611A (ja) トランジスタ出力回路と方法
TW202116056A (zh) 影像感測電路及方法
TW202418251A (zh) 感測電路及像素電路
US20120262424A1 (en) Display Device
TWI771075B (zh) 光感測畫素與具光感測功能的顯示裝置
JP5234852B2 (ja) 表示装置
TWI817716B (zh) 觸控感測裝置
JP2007096913A (ja) 撮像デバイス回路、固体撮像装置、撮像デバイス回路の感度調整方法
TWI815657B (zh) 觸控感測裝置
CN114170990B (zh) 显示面板及其环境光检测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US1152307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