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1341B - 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 - Google Patents

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1341B
TWI831341B TW111131959A TW111131959A TWI831341B TW I831341 B TWI831341 B TW I831341B TW 111131959 A TW111131959 A TW 111131959A TW 111131959 A TW111131959 A TW 111131959A TW I831341 B TWI831341 B TW I83134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cover
shoulder
motor shaft
driving mechanism
ro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319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10537A (zh
Inventor
劉粵閩
王進週
郭鋒華
Original Assignee
和興國際企業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122010109.1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216134345U/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122010205.6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216131353U/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122244563.3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218670554U/zh
Application filed by 和興國際企業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和興國際企業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105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05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13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1341B/zh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包括上蓋、底殼以及安裝在上蓋與底殼之間的外轉子馬達。外轉子馬達包括馬達軸、固定有磁體的轉子殼、定子軸套、纏繞有繞組的鐵芯和控制器電路板。定子軸套定位在馬達軸上,馬達軸與轉子殼固定在一起。定子軸套的端部成型有軸承座,馬達軸的一端通過軸承定位在軸承座上,且軸承座通過配合結構固定上蓋與底殼之間,形成外轉子馬達的一端的支撐定位。馬達軸的另一端穿過轉子殼底部,並通過另一軸承定位在上蓋與底殼之間,以構成外轉子馬達另一端的支撐定位,使轉子殼懸空,且與底殼和上蓋間留有運動間隙。

Description

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
本發明係關於驅動機構,特別是一種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
無刷外轉子馬達廣泛應用於風扇等驅動外部旋轉的設備上,作為動力的最佳選擇,但大部分需要通過輸出軸驅動的設備,就需對旋轉的外轉子加以保護,為此,理想的辦法就是在外轉子外側增加設罩殼,保障運行的安全。如: CN200720057669.X,公開一種外轉子直流無刷馬達,其結構包括機殼,所述機殼一側連接有端蓋,另一端連接罩殼,機殼下方連接風罩,所述端蓋固定在風罩內,機殼與端蓋之間通過軸承連接有轉動軸,所述端蓋固定有定子組件,所述轉動軸上固定有轉子組件,在機殼內的轉動軸兩端處分別設置軸承室,所述軸承固定於軸承室內。該技術主要解決製作成本,也在外轉子外增加機殼的做法,為使用帶來方便。
如何提供一種外轉子馬達具體應用結構,即成為本發明研究的目標。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其採用外轉子馬達作為動力,並通過結構改良將外轉子馬達穩固安裝在上蓋與底殼間。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包括一上蓋、一底殼以及安裝在該上蓋與該底殼之間的一外轉子馬達,其中該外轉子馬達包括一馬達軸、固定有磁體的一轉子殼、一定子軸套、纏繞有繞組的一鐵芯和一控制器電路板,其中該定子軸套定位在該馬達軸上,該馬達軸與該轉子殼固定在一起。其中,該定子軸套的端部成型有一軸承座,該馬達軸的一端通過一軸承定位在該軸承座上,其中該軸承座通過一配合結構固定在該底殼上或夾設在該上蓋與該底殼之間,形成該外轉子馬達的一端的支撐定位。該馬達軸的另一端穿過該轉子殼的底部,並通過另一軸承定位在該上蓋與該底殼之間,以構成該外轉子馬達另一端的支撐定位,使該轉子殼懸空,且與該底殼和該上蓋間均留有運動間隙。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其中該配合結構為一對固定耳,設置在該軸承座的徑向上或設置在該定子軸套的徑向上,其中該軸承座通過該固定耳鎖固在該底殼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其中該配合結構為一固定套,嵌套並橫向鎖附在該定子軸套的端部上,其中該固定套的徑向上成型有一對固定耳,該軸承座通過該固定耳鎖固在該底殼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其中該配合結構為一多邊形法蘭,成型在該定子軸套的端部上,其中該多邊形法蘭夾固在該上蓋和該底殼的內表面對應成型一法蘭座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其中該馬達軸的該另一端通過該另一軸承擱置在該底殼的一軸座上,且該軸座與成型在該上蓋內表面的一軸蓋共同夾持定位該另一軸承。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其中該馬達軸的該另一端通過該另一軸承擱置在該底殼的一軸座上,且該另一軸承是通過一軸蓋鎖定在該軸座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其中該轉子殼的底部開設有通風孔。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其中該馬達軸的該另一端靠近該轉子殼的底部設有一風葉。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其中該馬達軸的相對兩端分別伸出該轉子殼和該定子軸套,且該馬達軸的相對兩端分別設有一蝸桿,該蝸桿通過一蝸輪帶動一組齒輪鏈,且該齒輪鏈連接一輸出軸,以帶動一按摩頭旋轉。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其中該蝸桿是直接在該馬達軸加工形成,或通過一聯軸器固定在該馬達軸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其中該蝸桿在該蝸輪的對應側還設置一抵觸蝸輪,該抵觸蝸輪與該蝸輪分別軸定位在該上蓋和該底殼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其中該控制器電路板鎖固在該定子軸套的該軸承座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其中該上蓋和該底殼分別與該轉子殼的相切的位置開設有一窗口,該轉子殼的一部分嵌入該窗口中。
如上所述,本發明所提供的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是以外轉子馬達為動力,並通過定子軸套與配合結構將馬達軸定位在上蓋與底殼間,並借助上蓋與底殼鎖固來同步定位外轉子馬達,使得外轉子馬達的轉子能夠殼懸浮在上蓋和底殼之間,保證運行不受干擾且安全。另一方面,外轉子馬達的使用,尤其在小型和微型按摩裝備上,可實現小體積大扭矩輸出的特點。
爲了讓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將特舉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再者,本發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頂、底、前、後、左、右、內、外、側面、周圍、中央、水平、橫向、垂直、縱向、軸向、徑向、最上層或最下層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以說明及理解本發明,而非用以限制本發明。
要說明的是,在本說明書中,除了特別指出外,相同的元件符號在不同的附圖中,具有與本發明任何一處說明的相同或是大致上相同的結構、功能、相對位置和/或設置方式,故於部分段落不再重複贅述。
請先參照第1圖至第3圖,第1圖至第3圖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一種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剖面示意圖及分解示意圖。本實施方式的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A主要包含上蓋1、底殼2、外轉子馬達3及齒輪鏈4。外轉子馬達3和齒輪鏈4安裝在上蓋1與底殼2所共同形成的空間中。外轉子馬達3主要可產生驅動力,以驅動齒輪鏈4轉動,進而將動力從齒輪鏈4的輸出軸41輸出。其中,輸出軸41上可安裝按摩頭,使得輸出軸41轉動時可帶動按摩頭形成類似肩頸揉捏的動作。
外轉子馬達3包括馬達軸31、轉子殼32、定子軸套33、鐵芯34、及控制器電路板35,其中轉子殼32的內壁設有磁體32a,鐵芯34上纏繞有繞組34a。定子軸套33定位在馬達軸31上,馬達軸31與轉子殼32固定在一起。在本實施例中,例如第2圖所示,馬達軸31的相對兩端分別伸出轉子殼32和定子軸套33,且馬達軸31的相對兩端分別支撐定位在上蓋1與底殼2之間。
具體而言,定子軸套33的端部成型有軸承座331,且軸承座331中設有軸承51。馬達軸31的一端通過軸承51定位在軸承座331上。軸承座331通過配合結構332固定在底殼2上,形成外轉子馬達3的一端的支撐定位。如第3圖所示,本實施方式之配合結構332是從軸承座331徑向延伸出的一對固定耳,軸承座331可通過固定耳鎖固在底殼2上。其中,底殼2對應配合結構332(也就是固定耳)的位置成形有螺栓柱21,利用螺栓穿過固定耳並鎖附在螺栓柱21的方式,可將軸承座331固定在底殼2上。其中,螺栓柱21是從底殼2凸伸出的柱狀結構,可使軸承座331架高,供空氣流通。
馬達軸31的另一端穿過轉子殼32的底部,並通過另一軸承52定位在上蓋1與底殼2之間,以構成外轉子馬達3的另一端的支撐定位。如第3圖所示,馬達軸31的另一端通過軸承52擱置在底殼2的軸座22上,且軸承52是通過軸蓋23鎖定在底殼2的軸座22上。藉此,通過馬達軸31的相對兩端支撐定位在上蓋1與底殼2之間,可使外轉子馬達3的轉子殼32懸空,使轉子殼32與底殼2和上蓋1之間均留有運動間隙,可作為散熱的通道。在一實施例中,轉子殼32為U形筒狀結構,其具有開口端,以供定子軸套33插入設置,且轉子殼32的底部開設有通風孔321,可使轉子殼32內部與外部的空氣流通,達到散熱的目的。在本實施例中,控制器電路板35套設在定子軸套33上,且位於轉子殼32的開口端旁,故轉子殼32內部與外部的空氣流通也有助於控制器電路板35散熱。
如第1圖到第3圖所示,在一實施例中,馬達軸31的相對兩端分別伸出轉子殼32和定子軸套33,形成雙頭輸出結構。馬達軸31的相對兩端分別設有蝸桿311,且每一蝸桿311通過蝸輪42帶動齒輪鏈4,且齒輪鏈4的末級齒輪軸可作為輸出軸41,以帶動一按摩頭旋轉。也就是說,單一馬達軸31可同時帶動兩組對稱分布在底殼2上的齒輪鏈4,以帶動兩個按摩頭轉動。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設計4個輸出軸41,以滿足較大面積的按摩需求。在一些實施例中,蝸桿311可直接在馬達軸31上加工形成,或通過聯軸器固定在馬達軸31上。在其他實施例中,蝸桿311在蝸輪42的對應側還設置抵觸蝸輪43,也就是說,蝸輪42和抵觸蝸輪43分別位於蝸桿311的相對兩側,其中,抵觸蝸輪43與蝸輪42分別軸定位在上蓋1和底殼2之間。藉此,通過抵觸蝸輪43的設置,可提高傳動效率,減少蝸桿311和蝸輪42打滑的可能。在其他實施例中,上蓋1和底殼2分別與轉子殼32的相切的位置開設有窗口11,且轉子殼32的一部分嵌入該窗口中,除了可增加上蓋1和底殼2內部的散熱外,亦可減小整體上蓋1和底殼2的組裝厚度。
本發明的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亦可有不同的結構變化。請參照第4圖至第6圖,第4圖至第6圖是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一種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剖面示意圖及分解示意圖。本實施方式的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B主要包含上蓋1、底殼2、外轉子馬達3。外轉子馬達3設置在上蓋1與底殼2之間,用以驅動齒輪鏈等傳動結構運作。
如第4圖到第6圖所示,外轉子馬達3包括馬達軸31、固定有磁體32a的轉子殼32、定子軸套33、纏繞有繞組34a的鐵芯34、及控制器電路板35。定子軸套33定位在馬達軸31上,馬達軸31與轉子殼32固定在一起。在本實施例中,馬達軸31的相對兩端分別伸出轉子殼32和定子軸套33,且馬達軸31的相對兩端分別支撐定位在上蓋1與底殼2之間。
具體而言,定子軸套33的端部成型有軸承座331,且軸承座331中設有軸承51。馬達軸31的一端通過軸承51定位在軸承座331上。軸承座331通過配合結構332固定在底殼2上,形成外轉子馬達3的一端的支撐定位。如第6圖所示,本實施方式之配合結構332是從軸承座331徑向延伸出的一對固定耳,軸承座331可通過配合結構332的固定耳鎖固在底殼2上。其中,底殼2對應配合結構332(也就是固定耳)的位置成形有螺栓柱21。如第4圖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可利用螺栓依序穿過上蓋1與配合結構332(也就是固定耳)後,而鎖附在螺栓柱21上,形成上蓋1、外轉子馬達3與底殼2三者間的安裝鎖定結構。
馬達軸31的另一端穿過轉子殼32的底部,並通過另一軸承52定位在上蓋1與底殼2之間,以構成外轉子馬達3的另一端的支撐定位。如第5圖及第6圖所示,馬達軸31的另一端通過軸承52擱置在底殼2的軸座22上,且軸承52是通過上蓋1定位在底殼2的軸座22上。藉此,馬達軸31與上蓋1與底殼2之間分別由軸承51及軸承52支撐,亦即馬達軸31兩端分別配置有軸承51及軸承52,可使外轉子馬達3的轉子殼32懸空,使轉子殼32與底殼2和上蓋1之間均留有運動間隙,可作為散熱的通道,並能保證運行的穩定。在本實施例中,上蓋1只需設計成半圓弧結構即可,轉子殼32一半沉入由底殼2成型的下凹空間20中,藉此可減小整體上蓋1和底殼2的組裝厚度。
在一實施例中,馬達軸31的另一端靠近轉子殼32的底部設有一風葉6。此外,在轉子殼32底部端面上開設有通風孔321,可使轉子殼32內部與外部的空氣流通,達到散熱的目的。為此,上蓋1在對應風葉6的位置開設有溝通外部的散熱孔12,而在上蓋1與轉子殼32底部間形成一風腔,能提高風葉6產生的風壓,促進轉子殼32內氣隙間的空氣流動,進而帶走熱量。在本實施例中,馬達軸31分別穿過上蓋1的相對兩側,形成雙頭輸出結構,滿足不同場合之需。其中,馬達軸31的相對兩端可另外設置有蝸桿311,以帶動例如齒輪鏈等傳動機構運作。在本實施例中,蝸桿311是在馬達軸31上另外套設蝸桿套所形成。
另請參照第7圖到第9圖,第7圖到第9圖分別是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一種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局部分解示意圖和另一分解示意圖。本實施方式的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C主要包含上蓋1、底殼2、外轉子馬達3及齒輪鏈4。外轉子馬達3和齒輪鏈4安裝在上蓋1與底殼2所共同形成的空間中。外轉子馬達3主要可產生驅動力,以驅動齒輪鏈4轉動,進而將動力從齒輪鏈4的輸出軸41輸出。
如第7圖到第9圖所示,外轉子馬達3包括馬達軸31、固定有磁體的轉子殼32、定子軸套33、纏繞有繞組34a的鐵芯34、及控制器電路板35。定子軸套33定位在馬達軸31上,馬達軸31與轉子殼32固定在一起。在本實施例中,馬達軸31的相對兩端分別伸出轉子殼32和定子軸套33,且馬達軸31的相對兩端分別支撐定位在上蓋1與底殼2之間。
具體而言,定子軸套33的端部成型有軸承座331,且軸承座331中設有軸承51。馬達軸31的一端通過軸承51定位在軸承座331上。軸承座331通過配合結構332固定在底殼2上,形成外轉子馬達3的一端的支撐定位。如第9圖所示,本實施方式之配合結構332為一固定套,嵌套並橫向鎖附在定子軸套33的端部上,其中配合結構332的徑向上成型有一對固定耳333,軸承座331可通過固定套的固定耳333鎖固在底殼2的螺栓柱21上。在其他實施例中,固定耳333亦可直接沿著定子軸套33的徑向成型在定子軸套33上,以直接將定子軸套33固定在底殼2上。
馬達軸31的另一端穿過轉子殼32的底部,並通過另一軸承52定位在上蓋1與底殼2之間,以構成外轉子馬達3的另一端的支撐定位。如第8圖及第9圖所示,馬達軸31的另一端通過軸承52擱置在底殼2的軸座22上,且軸承52是通過成型在上蓋1的軸蓋10與底殼2的軸座22共同夾持而定位在底殼2上。在一實施例中,上蓋1與底殼2之間對應軸座22的相對兩側的位置可利用一對螺栓7互相鎖附,以加強對軸承52外圈的鎖定。藉此,通過上蓋1與底殼2之間的緊固可同時對外轉子馬達3相對兩側的支撐,使轉子殼32懸空並與上蓋1與底殼2之間留有運動間隙,可作為散熱的通道。
如第6圖到第9圖所示,在一實施例中,馬達軸31的相對兩端分別伸出轉子殼32和定子軸套33,形成雙頭輸出結構,以帶動一齒輪鏈4與按摩頭旋轉。
另請參照第10圖,第10圖是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一種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的分解示意圖。第10圖的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D與第7圖到第9圖所示的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C的結構大致上相同,差異僅在於定子軸套33的固定方式。在本實施例中,定子軸套33是通過多邊形法蘭334固定在底殼2上,也就是說,多邊形法蘭334可作為配合結構。多邊形法蘭334成型在定子軸套33的端部上。其中,上蓋1和底殼2的內表面對應成型有一法蘭座24,多邊形法蘭334可夾固在法蘭座24上。在一例子中,多邊形法蘭334可為六邊型結構設計,可避免旋轉,且在上蓋1和底殼2裝配時可容易對準法蘭座24。
如上所述,本發明所提供的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是以外轉子馬達為動力,並通過定子軸套與配合結構將馬達軸定位在上蓋與底殼間,並借助上蓋與底殼鎖固來同步定位外轉子馬達,使得外轉子馬達的轉子能夠殼懸浮在上蓋和底殼之間,保證運行不受干擾且安全。另一方面,外轉子馬達的使用,尤其在小型和微型按摩裝備上,可實現小體積大扭矩輸出的特點。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然其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任何熟習此項技藝之人士,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更動與修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爲準。
1:上蓋 10:軸蓋 11:窗口 12:散熱孔 2:底殼 20:下凹空間 21:螺栓柱 22:軸座 23:軸蓋 24:法蘭座 3:外轉子馬達 31:馬達軸 311:蝸桿 32:轉子殼 321:通風孔 32a:磁體 33:定子軸套 331:軸承座 332:配合結構 333:固定耳 334:多邊形法蘭 34:鐵芯 34a:繞組 35:控制器電路板 4:齒輪鏈 41:輸出軸 42:蝸輪 43:抵觸蝸輪 51:軸承 52:軸承 6:風葉 7:螺栓 A: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 B: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 C: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 D: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
第1圖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一種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第2圖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一種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的剖面示意圖。 第3圖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一種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的分解示意圖。 第4圖是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一種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第5圖是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一種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的剖面示意圖。 第6圖是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一種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的分解示意圖。 第7圖是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一種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第8圖是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一種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的局部分解示意圖。 第9圖是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一種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的另一分解示意圖。 第10圖是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一種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的分解示意圖。
1:上蓋
11:窗口
2:底殼
23:軸蓋
3:外轉子馬達
31:馬達軸
311:蝸桿
32:轉子殼
32a:磁體
33:定子軸套
331:軸承座
332:配合結構
34:鐵芯
4:齒輪鏈
41:輸出軸
51:軸承
52:軸承

Claims (12)

  1. 一種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包括一上蓋、一底殼以及安裝在該上蓋與該底殼之間的一外轉子馬達,其中該外轉子馬達包括一馬達軸、固定有磁體的一轉子殼、一定子軸套、纏繞有繞組的一鐵芯和一控制器電路板,其中該定子軸套定位在該馬達軸上,該馬達軸與該轉子殼固定在一起,其中:該定子軸套的端部成型有一軸承座,該馬達軸的一端通過一軸承定位在該軸承座上,其中該軸承座通過一配合結構固定在該底殼上或夾設在該上蓋與該底殼之間,形成該外轉子馬達的一端的支撐定位;且該馬達軸的另一端穿過該轉子殼的底部,並通過另一軸承擱置在該底殼的一軸座上,且該另一軸承是通過一軸蓋鎖定在該軸座上,使得該馬達軸的該另一端定位在該上蓋與該底殼之間,以構成該外轉子馬達另一端的支撐定位,使該轉子殼懸空,且與該底殼和該上蓋間均留有運動間隙。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其中該配合結構為一對固定耳,設置在該軸承座的徑向上或設置在該定子軸套的徑向上,其中該軸承座通過該固定耳鎖固在該底殼上。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其中該配合結構為一固定套,嵌套並橫向鎖附在該定子軸套的端部上,其中該固定套的徑向上成型有一對固定耳,該軸承座通過該固定耳鎖固在該底殼上。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其中該配合結構為一多邊形法蘭,成型在該定子軸套的端部上,其中該多邊形法蘭夾固在該上蓋和該底殼的內表面對應成型一法蘭座上。
  5.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4任一項所述之肩頸按摩器驅動機 構,其中該軸蓋成型在該上蓋內表面。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其中該轉子殼的底部開設有通風孔。
  7.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6所述之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其中該馬達軸的該另一端靠近該轉子殼的底部設有一風葉。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其中該馬達軸的相對兩端分別伸出該轉子殼和該定子軸套,且該馬達軸的相對兩端分別設有一蝸桿,該蝸桿通過一蝸輪帶動一組齒輪鏈,且該齒輪鏈連接一輸出軸,以帶動一按摩頭旋轉。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其中該蝸桿是直接在該馬達軸加工形成,或通過一聯軸器固定在該馬達軸上。
  10. 如請求項8所述之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其中該蝸桿在該蝸輪的對應側還設置一抵觸蝸輪,該抵觸蝸輪與該蝸輪分別軸定位在該上蓋和該底殼之間。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其中該控制器電路板鎖固在該定子軸套的該軸承座上。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其中該上蓋和該底殼分別與該轉子殼的相切的位置開設有一窗口,該轉子殼的一部分嵌入該窗口中。
TW111131959A 2021-08-25 2022-08-24 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 TWI8313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10109.1 2021-08-25
CN202122010205.6 2021-08-25
CN202122010109.1U CN216134345U (zh) 2021-08-25 2021-08-25 一种带罩外转子电机安装结构
CN202122010205.6U CN216131353U (zh) 2021-08-25 2021-08-25 一种蜗轮箱结构
CN202122244563.3 2021-09-16
CN202122244563.3U CN218670554U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外转子电机蜗轮箱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0537A TW202310537A (zh) 2023-03-01
TWI831341B true TWI831341B (zh) 2024-02-01

Family

ID=86690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31959A TWI831341B (zh) 2021-08-25 2022-08-24 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3134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543790A (zh) * 2014-05-15 2015-11-16 Sunonwealth Electr Mach Ind Co 吊扇馬達
EP3322071A1 (en) * 2015-02-18 2018-05-16 Nidec Motor Corporation Electric motor
US20190140512A1 (en) * 2014-06-30 2019-05-09 Nidec Motor Corporation Motor with backing ring diecast in rotor can
CN112018984A (zh) * 2020-10-21 2020-12-01 杭州康钡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冷柜用变频电机及风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543790A (zh) * 2014-05-15 2015-11-16 Sunonwealth Electr Mach Ind Co 吊扇馬達
US20190140512A1 (en) * 2014-06-30 2019-05-09 Nidec Motor Corporation Motor with backing ring diecast in rotor can
EP3322071A1 (en) * 2015-02-18 2018-05-16 Nidec Motor Corporation Electric motor
CN112018984A (zh) * 2020-10-21 2020-12-01 杭州康钡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冷柜用变频电机及风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0537A (zh) 2023-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50851B1 (en) Single-phase induction motor
AU2011282138B2 (en) Blower assembly with motor integrated into the impeller fan and blow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EP2482428B1 (en) Electric rotary machine assembly
US20120086303A1 (en)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for disc motor
US10594185B2 (en) Rotor assembly and motor including same
JP5768670B2 (ja) ターボ分子ポンプ装置
KR101714477B1 (ko) 무인항공로봇의 동력원용 유선형 블레이드를 가지는 외전형 모터
WO2014174721A1 (ja) 誘導機
TWI831341B (zh) 肩頸按摩器驅動機構
CN103790837A (zh) 轴流式永磁电机水泵
CN108155756B (zh) 外转型旋转电机
EP3130064B1 (en) Electric drive unit provided with drive outlets that are operable independently to each other
CN107269546A (zh) 电子水泵
KR200205488Y1 (ko) 모터용 냉각 팬
WO2016026364A1 (zh) 由电机驱动的转动部件、电机及风机
CN218670554U (zh) 一种外转子电机蜗轮箱结构
CN216131353U (zh) 一种蜗轮箱结构
JP2016019399A (ja) 電力変換装置一体型電動機
KR102669790B1 (ko) 듀얼 펌프챔버를 구비한 축방향 자속모터 어셈블리
CN115727118A (zh) 一种蜗轮箱结构
JP2019134667A (ja) 電動機組立体
KR20150048383A (ko) 산업용 전동기
CN115733284A (zh) 一种带罩外转子电机安装结构
TW201916546A (zh) 模組式發電裝置
CN216134351U (zh) 一种外转子电机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