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0223B - 背部矯正器及服裝 - Google Patents

背部矯正器及服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0223B
TWI830223B TW111117153A TW111117153A TWI830223B TW I830223 B TWI830223 B TW I830223B TW 111117153 A TW111117153 A TW 111117153A TW 111117153 A TW111117153 A TW 111117153A TW I830223 B TWI830223 B TW I83022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guide
connecting element
shoulder strap
guide elem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17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00120A (zh
Inventor
漢斯 保爾汎
傑洛德 史提爾
桑德洛 希班史瑞特
Original Assignee
德商保爾汎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德商保爾汎公司 filed Critical 德商保爾汎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001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01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02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022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5/00Orthopaedic methods or devices for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Nursing devices; Anti-rape devices
    • A61F5/01Orthopaedic devices, e.g. splints, casts or braces
    • A61F5/02Orthopaedic corsets
    • A61F5/026Back straightening devices with shoulder braces to force back the shoulder to obtain a correct curvature of the sp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5/00Orthopaedic methods or devices for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Nursing devices; Anti-rape devices
    • A61F5/01Orthopaedic devices, e.g. splints, casts or braces
    • A61F5/02Orthopaedic corsets
    • A61F5/028Braces for providing support to the lower back, e.g. lumbo sacral suppor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rsing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涉及一種背部支撐帶系統,特別是治療及預防背痛用的背部矯正器或後仰矯正器。這種背部支撐帶系統具有一腰帶及兩起自腰帶且各自獨立的左肩帶及右肩帶,以及一配屬於肩帶的導引模組。

Description

背部矯正器及服裝
本發明涉及一種背部支撐帶系統,特別是治療及預防背痛用的背部矯正器或後仰矯正器。這種背部支撐帶系統具有一腰帶及兩起自腰帶且各自獨立的左肩帶及右肩帶,其中左肩帶與右肩帶在背部彼此交叉數次。
背部支撐帶系統用於將上半身矯直,例如用於治療及修正姿勢錯誤及變彎的脊椎,例如骨質疏鬆症造成的姿勢錯誤及變彎的脊椎。已知的背部支撐帶系統及矯正器主要是由一經過病人或穿戴者的腰部或臀部的腰帶構成,可以將該腰帶拉緊合上,以作為背部力傳遞的基礎。已知的背部支撐帶還具有起自腰帶的帶子或支撐軌,其作用是透過有針對性的力傳遞,以回復或支撐肩膀與脊柱的空間關係,或上脊椎段與下脊椎段的關係。透過這些組成件的協同作用,使穿戴者的脊椎獲得力學穩定,特別是矯直肩膀及上胸脊的範圍。肩帶被拉的愈緊,肩膀被向後拉 的力道就愈大,這樣就可以將上半身矯直。
背部支撐帶系統的另一個功能是協助穿戴者在舉起及扛起重物時,減輕背部承受的負荷,特別是避免不均勻負荷,這主要是透過有針對性的承擔及分散肩膀範圍的受力來達到。支撐帶的作用是將舉起及扛起重物時經由手臂及肩膀作用在上半身的力,直接引導到腰部或軀幹。透過這種方式可以減輕脊椎的負擔。除此之外,當上半身因不當受力而處於不良姿勢時,背部支撐帶系統還可以提醒穿戴者要採取保護體位,並給予穿戴者安全及穩定的感覺。背部支撐帶系統也可以為健康的人提供勞動保護。背部支撐帶也要能夠引導及控制人的動作,以避免在舉起或扛起重物時採取對背部不利的不良姿勢。這對於勞動保護、復健、以及特定的運動行為都是有利的。JP 2001-062245 A、JP 2001-224613 A、以及US 5,499,965 A均揭示以背部支撐帶為基礎的矯正器。
此類已知的背部支撐帶系統或背部矯正器的缺點是其複雜的構造讓人不易穿戴上去,因此很難避免被不當使用。通常製作成帶有支撐件及帶子的剛性支撐雖然可以達到支撐作用,但是卻無法充分配合穿戴者個人的特定情況、治療需求、及/或軀幹結構進行調整。特別是當使用者移動時,在特定的動作階段、承受特別的負荷時、或是在穿戴過程中或穿載上去後拉緊背部支撐帶系統時,背帶支撐系統都可能在人體上滑動(偏移)到一不恰當的位置,這一方面會讓穿戴的感覺變差,另一方面也可能對矯 正效果造成很大的影響。實務上發現,特別是行動不便的病人很難穿上這種背部支撐帶系統,穿上後也很難將支撐件及腰帶拉緊。同樣很難做到的是將為達到足夠的支撐作用已經拉緊的矯正器,也就是已預拉緊矯正器,穿戴到身上。在穿戴時,預拉緊的肩帶可能將與其連接的腰帶錯誤的向上拉,特別是拉到進入上腰段,以及朝下胸廓的方向拉動,因而使腰帶無法到達腰部的正確位置,使其無法發揮應有的功能。
DE 10 2018 211 431 A1揭示一種使用者易於穿戴的背部支撐帶系統。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改良這種基本構造至少包括一腰帶及起自腰帶的力傳遞用肩帶的背部支撐系統或背部矯正器(例如後仰矯正器),使其不但夠讓使用者易於穿戴,而且能夠有效的防止系統偏移,特別是在穿載過程或使用時(特別是穿戴者有動作時)能夠有效的防止腰帶偏移。這樣就可以改善這種系統的支撐及減輕負擔的作用,以及確保整個穿戴期間的矯正功能。
採用本發明提出的新式背部支撐帶或背部矯正器結構即可圓滿解決前述技術問題。
特別是透過包含下列部件的背部矯正器解決前述技術問題:- 一經過穿戴者腰部的腰帶,具有一腰部/骶骨部可 定位的中間段及從中間段向兩邊分出的帶有左腰帶終端的左側段及帶有右腰帶終端的右側段,其中在穿上時,可以拉緊腰帶使兩腰帶終端彼此接合;以及- 一經過穿戴者右肩的右肩帶,其第一終端與腰帶的左側段連接;- 一經過穿戴者左肩的左肩帶,其第一終端與腰帶的右側段連接;其中右肩帶及左肩帶在一穿戴好的狀態下位於背部中間上方交叉點、在一穿戴好的狀態下位於背部中間下方交叉點、以及在穿戴好的狀態下位於側面的兩交叉點交叉。
其中:背部矯正器具有一配屬於肩帶的導引模組,其中導引模組包括:- 一第一導引元件;- 一第二導引元件;- 一第三導引元件;- 一第四導引元件;- 一第一連接元件;- 一第二連接元件;- 一第三連接元件;- 一第四連接元件;- 一第五連接元件;其中第一連接元件定位於背部中間上方交叉點,同時第一導引元件及第二導引元件作為接頭彼此連接,其中第 二連接元件定位於第一側交叉點,同時第一導引元件及第三導引元件作為接頭彼此連接,其中第三連接元件定位於第二側交叉點,同時第二導引元件及第四導引元件作為接頭彼此連接,其中第三導引元件第四導引元件在背部中間下方交叉點區域交叉;其中右肩帶經由其第二終端與導引模組連接,左肩帶經由其第二終端與導引模組連接,特別是右肩帶經由其第二終端與第四導引元件可逆連接,左肩帶經由其第二終端與第三導引元件可逆連接。
本發明的重要特徵是由不同的導引元件及接元件構成的導引模組。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導引元件經由連接元件及第三導引元件及第四導引元件的交叉,構成一菱形,該菱形的形狀及角度可以經由鉸接的軸承結構透過連接元件及第三導引元件和第四導引元件在交叉區域的可移動性而改變。特別是高度也是可以改變的,此處所稱的高度是指第一連接元件及第三與第四導引元件在背部中間下方交叉點區域之間的距離。因此導引模組至少包括一個由導引元件的鉸接連接構成的高度及寬度可改變的菱形部件,如同一伸縮菱形部件。
因此肩帶在背部區域最好是沿著導引元件移動,這樣肩帶的位置及/或長度改變就會作用在導引元件上,因而導致導引模組的菱形部件的高度或寬度改變。與此同時,導引元件也會導引帶子,因此帶子在該區域的移動路徑也是菱形的。
一個令人訝異的結果是,由於帶子在穿戴者背部是以菱形路徑移動,因此可以更好的防止矯正器滑動。當穿戴者坐下或彎腰時,背部會伸長,因而拉緊導引模組的菱形結構。由於菱形可以說是如同兩個彼此連接的剪刀,因此導引模組可以很好的跟隨穿戴者動作造成的長度變化而改變,但不會損及整個系統的穩定。該長度變化可能是變長,也可能是變短,視穿戴者的動作而定。本發明特別是可以減少或防止穿戴者坐下背部矯正器向上滑動。導引模組的幾何形狀,也就是菱形,是在穿戴者“坐著”及“站著”的位置之間變化。
4導引元件構成菱形的4邊,其中透過在3連接元件的鉸接的軸承結構及第三導引元件及第四導引元件的移動交叉,使菱形的形狀可以發生改變,也就是說長度及寬度可以改變。
根據本發明,導引模組可以直接以第四連接元件及第三導引元件經由第四連接元件及第五連接元件與腰帶連接,或是經由位於其間的其他元件間接與腰帶連接。這樣就可以其他的導引元件及連接元件在前面描述的導引模組的菱形之下形成更多的菱形或半菱形。
根據一種有利的實施方式,第三導引元件經由第四連接元件作為接頭直接與腰帶的中間段連接,以及第四導引元件經由第五連接元件作為接頭直接與腰帶的中間段連接。
在這種實施方式中,第一導引元件、第二導 引元件、第三導引元件、以及第四導引元件形成一菱形,其中第三導引元件及第四導引元件彼此交叉及第四導引元件及第五導引元件與腰帶連接的區域之間的段落構成另一半菱形。
根據一種替代的實施方式,第四連接元件作為接頭使第三導引元件及第五導引元件彼此連接,其中第五連接元件作為接頭使第四導引元件及第六導引元件彼此連接,其中第五導引元件經由第六連接元件作為接頭與腰帶的中間段連接,其中第六導引元件經由第七連接元件作為接頭與腰帶的中間段連接。
根據一種有利的實施方式,肩帶的第二終端可以在所屬的導引元件上變化調整,或是第四及第三導引元件各具有至少一換向元件,換向元件被所屬的肩帶穿過,同時肩帶的第二終端以可逆及可變化的方式被固定在肩帶上。
根據本發明,所謂“換向元件”主要是指一種讓帶子或繩索通過的鉤環或圈環,但也可以是指一種軸承滾輪或滑輪。可以視應用上的需要,為換向元件加上一止滑或助滑塗層。
肩帶可以透過導引元件內的換向元件固定在自身上。因此只需一矯正器形狀就可以涵蓋不同的尺寸範圍。
根據另一種實施方式,肩帶不是在導引模組上伸展,而是肩帶在上方止於導引模組,並在該處與導引 模組固定在一起。在此種實施方式中,導引模組在背部構成肩帶及腰帶之間的一中間件。因此導引模組或導引元件是帶子路徑的一部分。
在這種實施方式中,左肩帶的第二終端可以在第二連接元件的區域與第三導引元件連接,同時右肩帶的第二終端可以在第三連接元件的區域與第四導引元件連接。在這種實施方式中,左肩帶的第一終端可以在第一連接元件的區域與第二導引元件連接,同時右肩帶的第一終端可以在第一連接元件的區域與第一導引元件連接。在這種實施方式中,左肩帶的第二終端可以在第二連接元件的區域與第三導引元件連接,右肩帶的第二終端可以在第三連接元件的區域與第四導引元件連接,左肩帶的第一終端可以在第一連接元件的區域與第二導引元件連接,同時右肩帶的第一終端可以在第一連接元件的區域與第一導引元件連接。當然每一連接都可以是可逆的。
如果左肩帶的第一終端在第一連接元件的區域與第二導引元件連接,同時右肩帶的第一終端在第一連接元件的區域與第一導引元件連接,則可以另外設置一帶子在第三連接元件的區域與第二導引元件連接,並延伸到腰帶的右側段並與其連接,以及另外設置一帶子在第二連接元件的區域與第一導引元件連接,並延伸到腰帶的左側段並與其連接。當然每一連接都可以是可逆的。
根據一種有利的實施方式,導引元件是以一種易彎曲且在拉力方向基本上非彈性的材料製成,例如塑 膠、皮革、或金屬,特別是彈簧鋼帶。
根據一種有利的實施方式,導引元件可以是由彈簧板製成,例如金屬製的彈簧板。這樣做的優點是導引元件的形狀能夠配合穿戴者的身形,以及可以應用於不同的強度。另一個優點是可以使產品達到標準化,以降低生產成本。
也可以為導引模組(特別是導引元件)另外添加桿子。這些桿子可以跟隨導引元件的伸展,特別是可以在導引元件的中間部分跟隨導引元件的縱向伸展。一種替代方式是另外添加的桿子使連接元件彼此直接連接,例如使中間上方的連接元件與腰帶直接連接,或是使兩側連接元件彼此連接。因此另外添加的桿子可以沿著脊椎的伸展補強背部矯正器。這對於背痛(特別是脊椎側彎)是有幫助的。
根據另一種實施方式,本發明的支撐帶系統至少在肩帶吊環的交叉點有設置交叉導軌。這樣做可使背部矯正器更容易緊貼穿戴者或使用者身上,因為交叉導軌可以將彼此交叉的肩帶固定在正確的位置。最好是至少在位於上方中間背面的交叉點設有一這樣的交叉導軌。
最好是將交叉導軌整合到相應的連接元件。
例如,連接元件內的穿孔可以構成這樣的交叉導軌。
根據一種有利的實施方式,第一連接元件、第二連接元件、及/或第三連接元件具有穿孔,右肩帶及 左肩帶被移動引導穿過這些穿孔。最好是第一連接元件、第二連接元件、及/或第三連接元件各具有一第一穿孔及一第二穿孔,其中右肩帶被移動引導穿過第一穿孔,左肩帶被移動引導穿過第二穿孔。
連接元件可能是使兩導引元件彼此連接,也可能使一導引元件與腰帶。其中兩導引元件或一導引元件與腰帶是以鉸接方式彼此連接。因此連接元件的功能不只是連接,而是也具有鉸鏈的功能,以確保能夠繞一軸轉動,而且具有足夠的可移動性。例如,可以用穿過導引元件的孔或腰帶材材料的鉚釘或螺絲作為連接元件。必要時可以在導引元件上設置長孔,以作為讓連接元件穿過的相應的孔。
如果在前面描述的導引模組的菱形下方有其他的導引元件及連接元件形成其他的菱形或半菱形,則很適合設置長孔。這樣做可以使移動自由度變的更大,例如這對於患有骨質疏鬆症的穿戴是有利的。
也可以將連接元件,特別是使兩導引元件以鉸接方式彼此連接的連接元件,製作成堅固的接頭。例如可以用比導向接頭更不易彎折的材料製作連接元件。在這種設計成式中,導引模組可以是一件式的構造。例如,導引模組的各個部件可以經由可彎曲/彈性連結彼此連接,因此導引模組是一種雙組分元件。設置於連接元件或單件式導引模組內的溝槽可以強化材料的移動傾向。例如波紋形或其他形狀的溝槽。
對熟習該項技術者而言,這種能夠在一軸上達到期望的可移動性的連接元件的適當的實施方式屬於已知的知識。
根據一種有利的實施方式,第四連接元件及第五連接元件分別被一鉸接連接的力傳遞帶固定住,其中力傳遞帶是可可送的方式與腰帶連接。這種設計方式特別適於背部矯正器的第三導引元件及第四導引元件沒有與腰帶直接連接的實施方式是。
對熟習該項技術者而言,肩帶的適當的實施方式及材料屬於已知的知識,例如DE 10 2018 211 431 A1即有揭示。一種可行的替代方式是肩帶是由繩索傳動系統或拉線構成。
例如,肩帶可以是彈性、非彈性、部分彈性、或可彎曲但非彈性的肩帶。
將肩帶以可變及彈性的方式固定在腰帶及/或導引元件上,可以把肩帶拉緊。一種可能的替代方式是,例如如果使用的是拉或繩索系統,則也可以設置拉緊元件,例如設置把拉線起的拉緊按鈕。
也可以將肩帶分成兩部分,也就是說左右肩帶各具有一第一部分段及一第二部分段,其中兩部分段經由一換向元件彼此連接。其中一部分段與換向元件固定連接,另一部分段則穿過換向元件,然後經由魔鬼沾以可逆方式與自身連接。這種設計可以方便穿戴者將肩帶拉緊。
根據一種有利的實施方式,肩帶的第一終端 是可逆的,特別是經由魔鬼沾與腰帶的連接。
例如,腰帶的左側段及右側段可以具有固定區,肩帶的第一終端可以用可逆且自由定位的方式固定在固定區。這樣就可以達到肩帶的基本收緊及定位。
腰帶本身可以用傳統方式接合,例如經由魔鬼沾在兩腰帶終端接合,特別是拉緊接合。與之相應的構造設計對熟習該項技術者而言屬於已知的知識。
根據本發明的有利的實施方式,肩帶的至少一段落是由彈性帶子段構成。
根據本發明,所謂“彈性帶子段”主要是指一段彈性(也就是說受到拉力會變長)的可彎曲的帶子,特別是編織成的帶子。彈性體帶子,特別是橡膠、矽橡膠、聚氨醴或其他類似材料製成的帶子,也具有相同的功能,因此都屬於此處所稱的彈性帶子段。也可以將彈性帶子段理解為帶有彈性體纖維襯裡的彈性拉線。該彈性帶子段比肩帶的其他段落具有更好的彈性,也就是說,受到拉力時變長的程度大於其他段落。根據一種有利的變化方式,在正確使用背部矯正器的情況下,例如穿戴者彎曲背部時,每一彈性帶子段都是其所屬肩帶唯一被拉長(也就是長度變長)的部分。
最好是將彈性帶子段設置在肩帶上經由後方上背部朝肩膀向上拉的區域。因為在彎曲背部時,人體的這個部位的長度變化特別大,因此設置在這處的彈性帶子段可以縮小肩帶承受的過大拉力,也就是說透過彈性帶子 段的固有延展抵消背部彎曲時產生的過大拉力。也就是說,彈性帶子段的可延展性一方面可以限制從肩帶傳遞到腰帶的拉力,以進一步防止腰帶偏移。另一方面可以抵消背部在彎曲時的長度變化,以維持肩帶在肩膀上的位置,使肩帶具有移動的自由性,以及提高背部支撐帶系統的舒適性及效果。
根據一種變化方式,該彈性終端段還具有一獨立且平行於彈性段的機械式延展限制件。延展限制件可以是由至少一彈性較小或非彈性的帶子構成,其中延展彈性件與彈性段的終端連接。在背部彎曲時,該延展限制件可以根據背部支撐帶系統的治療目標或應用目的控制可移動性。特別是要防止背部過度彎曲,例如用於手術後的復健,或是在勞動保護的領域,改善搬運重物時的後仰及姿勢,以達到改善背部負載的目的。
根據一種有利的實施方式,在肩帶的第一終端及側交叉點之間有一帶子段,其中該帶子段的彈性等於或大於肩帶本身的彈性。
本發明的背部支撐帶系統能夠提醒穿戴者當上半身出現錯誤姿勢時要採取保護體位,特別是:身體向前過度彎曲,最不利的情況是除了身體前彎外,還伴隨背部轉動,也就是說:保持挺直的姿勢。如果以脊椎彎曲的姿勢搬運重物,負載會轉移到脊椎體之腹側脊柱的前段,比較有利的方式是以脊椎直立的姿勢搬運重物,並從膝蓋施力將重物提起(保持直立的姿勢),此時負載會分佈到腹 側脊柱的整個面上。當穿載者的上半身向前彎曲感覺經由本發明的肩帶系統傳過來的拉力變大,就特別適合採取挺直的姿勢搬運重物。腰帶的作用就像,,錨“一樣,並可確定中央固定點,以便在肩膀上產生一朝背部方向通過支撐帶系統的力。本發明的背部支撐帶系統的拉緊並緊貼身體的腰帶的另一個副效應是讓穿戴者有一種安全和穩定的感覺。
一種有利的實施方式是將本發明的背部支撐帶系統裝在一件彈性的背心或夾克上,其中肩帶及/或腰帶至少有部分段落被固定在背心或夾克上。
為解決本發明面對的技術問題,本發明還提出一種服裝,此服裝包含一可延展的背心或夾克,以及一本發明的背部支撐帶系統,其中肩帶及腰帶至少有部分段落是安裝在背心或夾克上,並與背心或夾克固定連接。例如,本發明的服裝可以是工作保護服裝。
最簡單的方式是將背部支撐帶系統與背心或夾克縫在一起。一種替代方式是將支撐帶是放到背心或夾克的夾板內。將背部支撐帶系統裝在背心或夾克上可以讓人更容易穿上及脫下,這對於常常需要短時間穿上又脫下背部支撐帶系統的場合特別方便,例如在工作場所。所使用的背心或夾克是以彈性織物或針織物製成。一種替代方式是使用彈性背心,例如將常見的警告背心裝上本發明的背部支撐系統。
在本發明中,所謂,,穿戴者“是指穿上背部支 撐系統的人,例如因採取工作保護措施而穿上及使用本發明的背部支撐帶系統的人,以預防過度負載或錯誤姿勢,例如工作中的過度負載或錯誤姿勢,特別是在搬運重物的時候。此外,也可以是指穿上背部支撐系統的病人,例如因採取治療措施而穿上及使用本發明的背部支撐帶系統的病人,以保護及治療之前受過傷的運動器官,或是協助受傷的運動器官能夠進行以治療為目的的運動。
為解決本發明面對的技術問題,本發明還建議使用本發明的背部矯正器或本發明的服裝,以保護承受不利負載的背部。
這也包括非醫療目的的使用,例如為達到保護效果穿上本發明的背部矯正器,例如用於工作保護,也就是以預防為目的使用本發明的背部矯正器。
以下將搭配圖式及特定的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但是這些實施例並未對本發明有任何限制。
10:背部矯正器
11:背部矯正器
22:右肩帶
22a:右肩帶的第一部分段落
22b:右肩帶的第二部分段落
22c:附加的右帶
23:右肩帶的第二終端
24:左肩帶
24a:左肩帶的第一部分段落
24b:左肩帶的第一部分段落
24c:附加的左帶
25:左肩帶的第二終端
26:右肩帶的第一終端
27:左肩帶的第一終端
28:右肩帶上的換向元件
29:左肩帶上的換向元件
30:腰帶
31:中間段
32:左側段
33:左腰帶終端
34:右側段
35:右腰帶終端
36a:沾黏件
36b:沾黏件
36:魔鬼沾
41:中間上方交叉點
42:左側交叉點
43:中間下方交叉點
44:右側交叉點
86:右肩帶的彈性帶子段
87:左肩帶的彈性帶子段
100:導引模組
101:第一導引元件
102:第二導引元件
103:第三導引元件
104:第四導引元件
105:第五導引元件
106:第六導引元件
141:第一連接元件
142:第二連接元件
143:第三連接元件
144:第四連接元件
145:第五連接元件
146:第六連接元件
147:第七連接元件
151:第一連接元件的穿孔
151a:第一連接元件的第一穿孔
151b:第一連接元件的第二穿孔
152:第二連接元件的穿孔
152a:第二連接元件的第一穿孔
152b:第二連接元件的第二穿孔
153:第三連接元件的穿孔
153a:第三連接元件的第一穿孔
153b:第三連接元件的第二穿孔
154:在第四連接元件上的力傳遞帶
155:在第五連接元件上的力傳遞帶
163:第三導引元件的換向元件
164:第四導引元件的換向元件
200:夾克
[第1圖]:顯示本發明的背部矯正器的第一種實施方式在兩個不同位置的情況。
[第2圖]:顯示一個站立的人穿上第1圖的背部矯正器的情況。
[第3圖]:顯示一個坐著的人第1圖的背部矯正器的情 況。
[第4圖]:顯示第1圖的背部矯正器的後視圖。
[第5圖]:顯示第1圖的背部矯正器的側視圖。
[第6圖]:顯示第1圖的背部矯正器的前視圖。
[第7圖]:顯示第1圖的背部矯正器的導引模組。
[第8圖]:以示意方式顯示導引模組在第1圖的背部矯正器內的移動路徑。
[第9圖]:顯示本發明的背部矯正器的第二種實施方式。
[第10圖]:顯示第9圖的背部矯正器的後視圖。
[第11圖]:顯示第9圖的背部矯正器的側視圖。
[第12圖]:顯示第9圖的背部矯正器的部分前斜視圖。
[第13圖]:顯示第9圖的背部矯正器在拉緊肩帶後的後視圖。
[第14圖]:顯示配備本發明之背部矯正器的夾克/背心。
[第15圖]:顯示本發明的背部矯正器的另一種實施方式的基本原理。
第1圖顯示本發明的背部矯正器(10)的第一種實施方式。第1a圖及第1b圖顯示背部矯正器(10)在兩個不同位置的情況。背部矯正器(10)包括腰帶(30)、一穿上 後將穿戴者的右肩圍繞住的右肩帶(22)、一穿上後將穿戴者的左肩圍繞住的左肩帶(24)、以及一位於肩帶下方的導引模組(100)。
腰帶(30)具有一中間段(31)、一包含左腰帶終端(33)的左側段(32)、以及一包含右腰帶終端(35)的右側段(34)。左側段(32)及右側段(34)可以經由魔鬼沾的沾黏件(36a,36b)彼此連接。右肩帶(22)經由其第一終端(26)與腰帶(30)的左側段(32)連接,左肩帶(24)經由其第一終端(27)與腰帶(30)的右側段(34)連接。在本實施例中,兩肩帶(22,24)都是由兩部分段落(22a,22b,24a,24b)組成,其中肩帶(22,24)的兩部分段落(22a,22b,24a,24b)經由換向鉤環(28,29)彼此連接,因此具有長度可調整性,其中固定在腰帶(30)上的部分段落(22b,24b)在換向後可以透過沾黏固定在自身上。
右肩帶(22)及左肩帶(24)共交叉4次,也就是在中間上方交叉點(41)、左側交叉點(42)、中間下方交叉點(43)、以及右側交叉點(44)各交叉一次。導引模組(100)包含的不同元件位於從這些交叉店(41,42,43,44)到腰帶(30)的中間段(31)之間的區域。導引模組(100)的第一連接元件(141)位於中間上方交叉點(41)。第二連接元件(142)位於左側交叉點(42),第三連接元件(143)位於右側交叉點(44)。從圖中可以看出,這3連接元件(141,142,143)主要是作為肩帶(22,24)的穿孔(151,152,153)。從圖中還可以看出,帶子下方部分區域是還有第一導引元件 (101)、第二導引元件(102)、第三導引元件(103)、以及第四導引元件(104)。第三導引元件(103)經由第四連接元件(144)及第四導引元件(104)經由第五連接元件(145)以可移動的方式固定在腰帶(30)的中間段(31)。第三導引元件(103)及第四導引元件(104)各具有一換向元件(163,164),右肩帶(22)的第二終端(23)及左肩帶(24)的第二終端(25)分別穿過換向元件(163,164),可以利用魔鬼沾以可逆及可變的方式將第二終端(23,25)固定在肩帶(22,24)上,因此也可以在此處將肩帶(22,24)拉緊。
第2圖顯示一個站立的人穿上背部矯正器(10)的情況,第3圖顯示一個坐著的人穿上相同的背部矯正器(10)的情況。從圖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出,由右肩帶(22)及左肩帶(24)及導引模組(100)形成的菱形位於4交叉點(41,42,43,44)之間。同樣的可以看出一位於其下方的半菱形,該半菱形是由中間下方交叉點(43)、在中間下方交叉點(43)交叉的兩肩帶(22,24)、以及第四連接元件(144)及第五連接元件(145)所形成。
將位於上方封閉的菱形與位於下方的半菱形作一比較,可以發現,當穿戴者坐下時,上方菱形的邊長會變長,而位於下方開放的半菱形的邊長則會縮短。因此腰帶(30)不會向上移動,仍是保持在符合症狀治療要求的理想位置。
第4圖顯示第1圖的背部矯正器(10)的後視圖。導引模組(100)位於兩肩帶(22,24)的下方,其中導引 模組(100)是由圖中無法看到的第一導引元件的部分、第二導引元件的部分、第一連接元件的部分、第二連接元件的部分及第三連接元件的部分,以及由圖中至少可以看到一部分的第三導引元件(103)的部分、第四導引元件(104)、第四連接元件(144)的部分及第五連接元件(145)的部分共同構成。兩下方的導引元件(103,104)是經由兩下方的連接元件(144,145)以可旋轉的方式固定在腰帶(30)的中間段(31)。在兩肩帶(22,24)的中間上方交叉點(41),有一設置在第一連接元件上的穿孔件(151),其中穿孔件(151)具有一供右肩帶(22)穿過的第一穿孔(151a)及一供左肩帶(24)穿過的第二穿孔(151b),因此兩肩帶(22,24)可以在交叉點(41)被導引但彼此滑開,這使得這些帶子段可以改變相對於彼此的長度及角度。
第5圖顯示顯示第4圖的背部矯正器(10)的側視圖。在圖中無法看到的第二連接元件上設有一穿孔件(152),其中穿孔件(152)具有一供右肩帶(22)穿過的第一穿孔(152a)及一供左肩帶(24)穿過的第二穿孔(152b)。右肩帶(22)的第一終端(26)與腰帶(30)的左側段(32)經由魔鬼沾連接。
第6圖顯示第4圖及第5圖的背部矯正器(10)的前視圖。從圖中可以看出,右肩帶(22)環繞穿戴者的右肩的路徑,以及左肩帶(24)環繞穿戴者的左肩的路徑。腰帶(30)的包含左腰帶終端(33)的左側段(32)及包含右腰帶終端(35)的右側段(34)可以經由魔鬼沾(36)以可逆的方 式彼此連接,以便將腰帶(30)拉緊,其中魔鬼沾(36)是由位於左側段(32)的第一沾黏件(36a)及位於右側段(34)的第二沾黏件(36b)構成。左肩帶(24)的第一終端(27)以可逆及可調整的方式固定在腰帶(30)的右側段(34),右肩帶(22)的第一終端(26)以可逆及可調整的方式固定在左側段(32)。
第7圖顯示第1圖至第6圖的背部矯正器的導引模組(100)。導引模組(100)包括一第一導引元件(101)及一第二導引元件(102),其中第一導引元件(101)與第二導引元件(102)經由一由鉚釘構成的第一連接元件(141)以可旋轉的方式彼此連接。第一導引元件(101)經由第二連接元件(142)以可旋轉的方式與第三導引元件(103)連接,第二導引元件(102)經由第三連接元件(143)以可旋轉的方式與第四導引元件(104)連接。第三導引元件(103)及第四導引元件(104)在下方區域交叉,且在下方終端各有一小孔,由鉚釘構成的第四連接元件(未繪出)及第五連接元件(未繪出)可以穿過這兩小孔,因而使第三導引元件(103)及第四導引元件(104)以可移動的方式與腰帶連接。3連接元件(141,142,143)分別具有穿孔件(151,152,153)。穿孔件(151,152,153)各具有一第一穿孔(151a,152a,153a)及一第二穿孔(151b,152b,153b),背部矯正器的肩帶可以被移動穿過這些穿孔,因此中間上方交叉點、左側交叉點、以及中間下方交叉點被3連接元件(141,142,143)定義及定位。
導引元件(101,102,103,104)是由可彎曲,但是在拉力方向基本上非彈性的塑膠製成,但也可以是由金屬(例如彈簧鋼帶)製成。
第8圖以示意方式顯示導引模組(100)在背部矯正器(10)的腹部區域的移動路徑。從圖中可以看出,右肩帶(22)跟隨第一導引元件(101)及第四導引元件(104)的路徑移動,左肩帶(24)跟隨第二導引元件(102)及第三導引元件(103)的路徑移動。另外還可以看出,第一連接元件(141)位於中間上方交叉點的範圍,第二連接元件(142)位於左側交叉點的範圍,第三連接元件(143)位於右側交叉點的範圍。
第9圖顯示本發明的背部矯正器(11)的第二種實施方式。肩帶(22,24)的移動路徑及腰帶(30)和第一圖的實施方式是一樣的。但是在本實施方式的背部矯正器(11)中,第三導引元件(103)及第四導引元件(104)並非直接經由第四連接元件(144)及第五連接元件(145)與腰帶(30)連接,而是第三導引元件(103)與第五導引元件(105)鉸接連接,同時第四導引元件(104)與第六導引元件(106)鉸接連接。第五導引元件(105)及第六導引元件(106)經由第六連接元件(146)及第七連接元件(147)與腰帶(30)的中間段(31)鉸接連接。此外,本實施方式設有力傳遞帶,其中第一力傳遞帶(154)使第四連接元件(144)經由魔鬼沾與腰帶(30)的右側段(34)可逆連接,第二力傳遞帶(155)使第五連接元件(145)經由魔鬼沾與腰帶(30)的左側段(32)可逆 連接。
在這種實施方式中,由於增添了連接元件(105,106),因此導引模組(100)並非形成一菱形和一半菱形,而是近乎形成2菱形。
本發明不排除增添更多的導引元件及連接元件,以使導引模組(100)形成更多菱形的可能性,例如多形成一、2、3、4、5、或更多菱形。
第10圖顯示第9圖的背部矯正器(11)的後視圖。從圖中可以看出,相較於第4圖,這種實施方式的背部矯正器多了導引元件(105,106)及連接元件(146,147)。兩肩帶(22,24)的路徑和第4圖是一樣的,因為肩帶(22,24)到第三或第四導引元件已結束,並以可逆及可拉緊的方式連接在其上。
第11圖顯示第9圖的背部矯正器(11)的右側視圖。從圖中可以看出,第三導引元件(103)經由第四連接元件(144)以可移動的方式與第五導引元件(105)連接,其中第五導引元件(105)經由第六連接元件(146)以可移動的方式與腰帶(30)連接。第四連接元件(144)也將第五導引元件(105)及第三導引元件(103)與右方的力傳遞帶(154)連接,其中右方的力傳遞帶(154)經由魔鬼沾以可逆及可拉緊的方式與腰帶(30)的右側段(34)連接。
在此實施方式中,左肩帶(24)具還有一彈性帶子段(87)。
第12圖顯示第9圖的背部矯正器(11)的左前 斜視圖。從圖中可以看出,右肩帶(22)的第一終端(26)及以可移動的方式固定在第五連接元件(145)上的第二力傳遞帶(155)都是經由沾黏連接以可逆的方式固定在腰帶(30)的左側段(32),而且可以選擇在左側段(32)上的定位,也可以拉緊。
在此實施方式中,右肩帶(22)具還有一彈性帶子段(86)。
第13圖顯示第10圖的背部矯正器(11)的後視圖,其中兩力傳遞帶(154,155)從腰帶(30)被鬆開。此時可以將力傳遞帶(154,155)拉緊,然後在拉緊狀態下以魔鬼沾固定在腰帶(30)上,這樣穿戴者就可以用簡單的方式從兩肩帶(22,24)將支撐帶系統拉緊。
第14圖顯示一件配備本發明的背部矯正器(10)的夾克或背心(200)。在此實施方式中,右肩帶及左肩帶(22,24)及腰帶(30)至少是部分段落與背心(200)固定連接。因此穿戴者可以直接將背部矯正器(10)與背心(200)一起穿上。例如,這種背心適於作為工作保護服裝。
第15圖顯示本發明的背部矯正器的另外一種實施方式的基本原理。在此實施方式中,肩帶(22,24)不是在導引模組(100)上伸展,而是肩帶(22,24)上方止於導引模組(100),並在該處與導引模組固定在一起。在此實施方式中,導引模組(100)在肩帶(22,24)及腰帶之間在背部的一中間件。因此導引模組(100),或者說是導引元件(101,102,103,104),是帶子路徑的一部分。
在此實施方式中,左肩帶(24)的第二終端(25)可以在第二連接元件(142)的區域與第三導引元件(103)連接,同時右肩帶(22)的第二終端(23)可以在第三連接元件(143)的區域與第四導引元件(104)連接。在這種實施方式中,左肩帶(24)的第一終端(27)可以在第一連接元件(141)的區域與第二導引元件(102)連接,同時右肩帶(22)的第一終端(26)可以在第一連接元件(141)的區域與第一導引元件(101)連接。當然每一連接都可以是可逆的。
此外,可以設置一第一附加帶子(24c)在第三連接元件(143)的區域與第二導引元件(102)連接,並延伸到腰帶(未繪出)的右側段並與其連接,以及設置一第二附加帶子(22c)在第二連接元件(142)的區域與第一導引元件(101)連接,並延伸到腰帶(未繪出)的左側段並與其連接。當然每一連接都可以是可逆的。
10:背部矯正器
22:右肩帶
24:左肩帶
30:腰帶
31:中間段
41:中間上方交叉點
100:導引模組
103:第三導引元件
104:第四導引元件
144:第四連接元件
145:第五連接元件
151:第一連接元件的穿孔
151a:第一連接元件的第一穿孔
151b:第一連接元件的第二穿孔

Claims (13)

  1. 一種背部矯正器(10,11),包含:- 一經過穿戴者腰部的腰帶(30),具有一腰部/骶骨部可定位的中間段(31)及從中間段(31)向兩邊分出的帶有左腰帶終端(33)的左側段(32)及帶有右腰帶終端(35)的右側段(34),其中在穿上時,可以拉緊腰帶使兩腰帶終端(33,35)彼此接合;以及- 一經過穿戴者右肩的右肩帶(22),其第一終端(26)與腰帶(30)的左側段(32)連接;- 一經過穿戴者左肩的左肩帶(24),其第一終端(27)與腰帶(30)的右側段(34)連接;其中右肩帶(22)及左肩帶(24)在一穿戴好的狀態下位於背部中間上方交叉點(41)、在一穿戴好的狀態下位於背部中間下方交叉點(43)、以及在穿戴好的狀態下位於側面的兩交叉點(42,44)交叉;其中:背部矯正器具有一配屬於肩帶(22,24)的導引模組(100),其中導引模組(100)包括:- 一第一導引元件(101);- 一第二導引元件(102);- 一第三導引元件(103);- 一第四導引元件(104);- 一第一連接元件(141);- 一第二連接元件(142); - 一第三連接元件(143);- 一第四連接元件(144);- 一第五連接元件(145);其中第一連接元件(141)定位於背部中間上方交叉點(41),同時第一導引元件(101)及第二導引元件(102)作為接頭彼此連接,其中第二連接元件(142)定位於第一側交叉點(42),同時第一導引元件(101)及第三導引元件(103)作為接頭彼此連接,其中第三連接元件(143)定位於第二側交叉點(44),同時第二導引元件(102)及第四導引元件(104)作為接頭彼此連接,其中第三導引元件(103)第四導引元件(104)在背部中間下方交叉點(43)區域交叉;其中右肩帶(22)經由其第二終端(23)與導引模組(100)連接,左肩帶(24)經由其第二終端(25)與導引模組(100)連接,特別是右肩帶(22)經由其第二終端(23)與第四導引元件(104)可逆連接,左肩帶(24)經由其第二終端(25)與第三導引元件(103)可逆連接。
  2. 如請求項1的背部矯正器(10),其中第三導引元件(103)經由第四連接元件(144)作為接頭直接與腰帶(30)的中間段(31)連接,以及第四導引元件(104)經由第五連接元件(145)作為接頭直接與腰帶(30)的中間段(31)連接。
  3. 如請求項1的背部矯正器(11),其中第四連接元件(144)作為接頭使第三導引元件(103)及第五導引元件(105)彼此連接,其中第五連接元件(145)作為接頭使 第四導引元件(104)及第六導引元件(106)彼此連接,其中第五導引元件(105)經由第六連接元件(146)作為接頭與腰帶(30)的中間段(31)連接,其中第六導引元件(106)經由第七連接元件(147)作為接頭與腰帶(30)的中間段連接(31)。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的背部矯正器,其中第一連接元件(141)、第二連接元件(142)、及/或第三連接元件(143)具有穿孔(151,152,153),其中右肩帶(22)及左肩帶(24)被移動引導穿過這些穿孔。
  5. 如請求項4的背部矯正器,其中第一連接元件(141)、第二連接元件(142)、以及第三連接元件(143)各具有一可以讓右肩帶(22)移動穿過的第一穿孔(151a,152a,153a),以及各具有一可以讓左肩帶(24)移動穿過的第二穿孔(151b,152b,153b)。
  6. 如請求項1的背部矯正器,其中導引元件(101,102,103,104,105,106)是以一種易彎曲且在拉力方向基本上非彈性的材料製成,例如塑膠、皮革、或金屬,特別是彈簧鋼帶。
  7. 如請求項1的背部矯正器,其中在肩帶的第一終端(26,27)及側交叉點(42,44)之間設有一彈性帶子段(86,87),且其彈性等於或大於肩帶(22,24)本身的彈性。
  8. 如請求項1的背部矯正器,其中肩帶(22,24)的第一終端(26,27)與腰帶(30)的連接是可逆的,特別是經由魔鬼沾與腰帶(30)連接。
  9. 如請求項1的背部矯正器,其中肩帶(22,24)的第二終端(23,25)可以在所屬的導引元件(104,103)上變化調整,或是第四及第三導引元件(104,103)各具有至少一換向元件(164,163),換向元件被所屬的肩帶(22,24)穿過,同時第二終端(23,25)以可逆及可變化的方式被固定在肩帶(22,24)上。
  10. 如請求項3的背部矯正器,其中在第四連接(144)及第五連接元件(145)上各固定一鉸接連接的力傳遞帶(154,155),其中力傳遞帶(154,155)與腰帶的連接是可逆的。
  11. 如請求項1的背部矯正器,其中肩帶(22,24)不是在導引模組上伸展(100),而是肩帶(22,24)在上方止於導引模組(100),並在該處與導引模組固定在一起。
  12. 如請求項1的背部矯正器,其中肩帶及/或力傳遞帶是由一繩索系統構成。
  13. 一種服裝,包含一可延展的背心或夾克(200)及一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的背部矯正器,其中肩帶(22,24)及腰帶(30)至少有部分段落是安裝在背心或夾克(200)上,並與背心或夾克(200)固定連接。
TW111117153A 2021-05-07 2022-05-06 背部矯正器及服裝 TWI8302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1204656.8A DE102021204656A1 (de) 2021-05-07 2021-05-07 Rückenstützgurt
DE102021204656.8 2021-05-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0120A TW202300120A (zh) 2023-01-01
TWI830223B true TWI830223B (zh) 2024-01-21

Family

ID=81941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17153A TWI830223B (zh) 2021-05-07 2022-05-06 背部矯正器及服裝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4333779A1 (zh)
CN (1) CN117597091A (zh)
DE (1) DE102021204656A1 (zh)
TW (1) TWI830223B (zh)
WO (1) WO2022234046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56135A (en) * 1992-01-23 1993-10-26 Medisol U.S.A., Inc. Thoracic-lumbar-sacral corrective orthosis ("TLSO") corrective back supporting brace and chair side support buttress
TWM495193U (zh) * 2014-11-11 2015-02-11 Special Protectors Co Ltd 可調式腰背矯正減壓護具
DE102013222372A1 (de) * 2013-11-04 2015-05-07 Bornack Gmbh & Co. Kg Beschlagelement für Auffanggurtsystem und Auffanggurtsystem
WO2020011604A1 (de) * 2018-07-10 2020-01-16 Bauerfeind Ag Rückenstützgurt
CN111554253A (zh) * 2020-05-11 2020-08-18 王源 矫正脊椎的手风琴背带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9965A (en) 1994-12-30 1996-03-19 Fla Orthopedics, Inc. Shaped lifting belt and method
JP3752133B2 (ja) 1999-06-23 2006-03-08 東洋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排煙脱硫方法における吸収剤の補充方法
JP2001224613A (ja) 2000-02-14 2001-08-21 Daiya Industry Co 姿勢矯正装置
AU2005271703B2 (en) 2004-07-12 2011-09-22 Honeywell Safety Products Usa, Inc. Safety harnesses
WO2011150401A1 (en) 2010-05-27 2011-12-01 Kinetic Solutions, Llc Neuromuscular training device and methods of use
DE102016201270A1 (de) * 2016-01-28 2017-08-03 Bauerfeind Ag Zuggurt-Reklinationsorthese
DE102016121657A1 (de) 2016-11-11 2018-05-17 Bauerfeind Ag Spannband
DE102017220968A1 (de) * 2017-11-23 2019-05-23 Bauerfeind Ag Extremitätenorthese, insbesondere Knieorthes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56135A (en) * 1992-01-23 1993-10-26 Medisol U.S.A., Inc. Thoracic-lumbar-sacral corrective orthosis ("TLSO") corrective back supporting brace and chair side support buttress
DE102013222372A1 (de) * 2013-11-04 2015-05-07 Bornack Gmbh & Co. Kg Beschlagelement für Auffanggurtsystem und Auffanggurtsystem
TWM495193U (zh) * 2014-11-11 2015-02-11 Special Protectors Co Ltd 可調式腰背矯正減壓護具
WO2020011604A1 (de) * 2018-07-10 2020-01-16 Bauerfeind Ag Rückenstützgurt
CN111554253A (zh) * 2020-05-11 2020-08-18 王源 矫正脊椎的手风琴背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1204656A8 (de) 2023-02-23
WO2022234046A1 (de) 2022-11-10
TW202300120A (zh) 2023-01-01
EP4333779A1 (de) 2024-03-13
CN117597091A (zh) 2024-02-23
DE102021204656A1 (de) 2022-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73067B2 (en) Orthopedic device for scapulothoracic stabilization
US1618273A (en) Body exerciser
RU2701579C1 (ru) Реклинирующий ортез с натяжными ремнями
US8544114B2 (en) Exercise suit
US8668661B2 (en) Knee brace
EP1731117B1 (en) Suit for forcedly modifying a human posture and producing an increased load on a locomotion apparatus
RU2423954C2 (ru) Реме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астягивания пениса
JP6527629B1 (ja) 動作補助作業着
US9414955B2 (en) Back support device
US8007454B1 (en) Ankle support assembly and method of supporting an ankle
JP2010509947A (ja) 損傷した軟組織の負荷を支持するための器具
JP2022142794A (ja) 背部支持ベルト
US10085875B2 (en) Shoulder stabiliz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20200170822A1 (en) Posture and Lifting Orthotic
US20140074003A1 (en) Posture and Lifting Orthotic
US7611477B2 (en) Toe lift strap
JP6924056B2 (ja) 衣類
TWI830223B (zh) 背部矯正器及服裝
RU2675741C2 (ru)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ный поясничный корсет
US20190105524A1 (en) Rehabilitation and Mobility Improv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e
WO2011152756A1 (ru) Комбинезон для нейро-ортопедической реабилитации
CN216416121U (zh) 改进的弯腰限位带
RU2201727C1 (ru) Бандаж для вытяжения позвоночника
PL234110B1 (pl) Orteza tułow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