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5521B - 鼓風機 - Google Patents

鼓風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5521B
TWI825521B TW110145748A TW110145748A TWI825521B TW I825521 B TWI825521 B TW I825521B TW 110145748 A TW110145748 A TW 110145748A TW 110145748 A TW110145748 A TW 110145748A TW I825521 B TWI825521 B TW I82552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blower
hole
plate
fram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57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23669A (zh
Inventor
莫皓然
陳世昌
韓永隆
黃啟峰
蔡長諺
郭俊毅
Original Assignee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457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25521B/zh
Priority to CN202211253136.4A priority patent/CN116292428A/zh
Publication of TW2023236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236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55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5521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6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 F04D29/661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667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by influencing the flow pattern, e.g. suppression of turbulen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 B06B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 B06B1/0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piezoelectric effect or with electrostri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Abstract

一種鼓風機,包含噴氣孔片、腔體框架、致動體、絕緣框架以及導電框架。噴氣孔片包含懸浮部。腔體框架設置於噴氣孔片上。致動體包含壓電載板、調整共振板以及壓電板,致動體設置於腔體框架上。絕緣框架設置於致動體上。導電框架設置於絕緣框架上。其中,噴氣孔片、腔體框架、壓電載板、絕緣框架及導電框架製出為模組結構,且模組結構具有長度及寬度,長度介於11毫米至14毫米之間以及寬度介於11毫米至14毫米之間。

Description

鼓風機
本案關於一種鼓風機,尤指一種薄型、可攜式、降噪的鼓風機。
許多鼓風機在驅動時,藉由振動將氣體推出。此類鼓風機由於快速高頻振動,使其因物理現象產生的噪音,無法達成輕便舒適之可攜式目的。因此,如何發展一種可改善上述習知技術缺失,可使設備達到體積小、微型化且靜音,進而達成輕便舒適之微小化之鼓風機,實為目前迫切需要解決之問題。
本案之主要目的係提供一種鼓風機作動,以降低所產生之噪音,經本案所設計改良之鼓風機,可進一步使鼓風機達到微小化且靜音的效果。
本案之一廣義實施態樣為一種鼓風機,包含:一噴氣孔片,包含一懸浮部,該懸浮部具有一中空孔洞,且該懸浮部可彎曲振動;一腔體框架,設置於該噴氣孔片上;一致動體,係為一壓電載板、一調整共振板以及一壓電板依序由下而上疊置所組成,該致動體設置於該腔體框架上,該壓電載板用以接受以一第一電壓以及一第二電壓,使該壓電板產生往復式地彎曲振動,其中該第一電壓與第二電壓以一頻率交替地施加於該壓電載板;一絕緣框架,設置於該致動體上;以及一導電框架,設置於該絕緣框架上;其中,該噴氣孔片、該腔體框架、該壓電載板、該絕緣框架及該導電框架製出為一模組結構,且該模組結構具有一長度及一寬度,該長度介於11毫米至14毫米之間,以及該寬度介於11毫米至14毫米之間。
體現本案特徵與優點的實施例將在後段的說明中詳細敘述。應理解的是本案能夠在不同的態樣上具有各種的變化,其皆不脫離本案的範圍,且其中的說明及圖示在本質上當作說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案。
請參閱第1A圖至第3A圖,本案提供一種鼓風機10,包含一軟性薄片101、一噴氣孔片102、一腔體框架103、一致動體104、一絕緣框架105及一導電框架106。軟性薄片101係為一薄型消音片,該軟性薄片101之正中心具有一中心孔洞101b。噴氣孔片102包含一懸浮部102a,軟性薄片101設置於噴氣孔片102上。懸浮部102a之正中心具有一中空孔洞102b,且該懸浮部102a可以彎曲振動。其中,軟性薄片101之中心孔洞101b之中心點與噴氣孔片102之中空孔洞102b之中心點係位於同一軸線Y。腔體框架103設置於噴氣孔片102上。致動體104係為一壓電載板104a、一調整共振板104b以及一壓電板104c依序由下而上疊置所組成,致動體104設置於腔體框架103上。壓電載板104a用以接受以一第一電壓以及一第二電壓,使壓電板104c產生往復式地彎曲振動,第一電壓與第二電壓以一頻率交替地施加於壓電載板104a;其中,第一電壓與第二電壓可以分別是相同電源系統(未圖示)的正極與負極,但不以此為限。於其他實施例中,第一電壓或第二電壓之電源系統亦可依設計需求而調整(如正弦波、脈波、方波、鋸齒波……等)。於本案實施例中,第一電壓係為方波+6伏特,第二電壓係為方波-6伏特,即第一電壓及第二電壓係介於±6伏特之間,第一電壓以及第二電壓之峰對峰值(V PP)為12伏特,第一電壓與第二電壓交替的頻率為25千赫茲~30千赫茲之間,最佳頻率為28千赫茲上下,但不以此為限。於本案其他實施例中電源系統、電壓值、第一電壓與第二電壓交替的頻率亦可依設計需求而調整,其中鼓風機10輸出氣流量為每分鐘0.1~0.4公升之間。絕緣框架105設置於致動體104上。導電框架106設置於絕緣框架105上。
請參閱第2圖及第3A圖,鼓風機10係由噴氣孔片102、腔體框架103、壓電載板104a、絕緣框架105及導電框架106製出為一模組結構,且該模組結構具有一長度L及一寬度W,其中模組結構之長度L介於11毫米(mm)至14毫米(mm)之間以及寬度W介於11毫米(mm)至14毫米(mm)之間,但不以此為限。於一實施例中,模組結構之長度L為12.8毫米(mm)及寬度W為12.8毫米(mm)。值得注意的是,噴氣孔片102、腔體框架103、壓電載板104a(不含電極接腳)、絕緣框架105及導電框架106(不含電極接腳)之間的長度或寬度之比例相同。於一些實施例中,導電框架106的長度或寬度略小於絕緣框架105的長度或寬度(如第3A圖所示) ,但不以此為限。
值得注意的是,於本案實施例中,當壓電載板104a接受第一電壓,且導電框架106接受第二電壓時,使壓電板104c產生往一第一方向彎曲振動。當壓電載板104a接受第二電壓,且導電框架106接受第一電壓時,使壓電板104c產生往與該第一方向相反之一第二方向彎曲振動。於本案實施例中,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為兩相反方向,但不以此為限。於本案其他實施例中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亦可表示為其他方向關係,但不以此為限。
值得注意的是,於本案實施例中,致動體104、腔體框架103及懸浮部102a之間形成一共振腔室107,透過第一電壓以及第二電壓以一頻率交替地施加於致動體104,驅動致動體104以帶動噴氣孔片102產生共振,使噴氣孔片102之懸浮部102a產生往復式地彎曲振動,以造成氣體通過軟性薄片101之中心孔洞101b與噴氣孔片102之中空孔洞102b進入至共振腔室107後再排出,實現氣體之傳輸流動。
請參閱第2B圖以及3A圖,於本案實施例中,軟性薄片101之中心孔洞101b具有一中心孔洞直徑R1,噴氣孔片102之中空孔洞102b具有一中空孔洞直徑R2,該中心孔洞直徑R1小於該中空孔洞直徑R2。值得一提的是,於第2B圖所示本案鼓風機反面示意圖中,理應無法由反面看到中空孔洞102b之外圍,即中空孔洞直徑R2所環繞之外圍,為了方便示意中空孔洞直徑R2與中心孔洞直徑R1之間的關係,特以虛線標示示意。更具體而言,如第3A圖所示,軸線Y穿過中心孔洞101b。軟性薄片101與懸浮部102a在組裝時,是將軟性薄片101的中心孔洞101b對準懸浮部102a的中空孔洞102b沿著軸線Y的方向堆疊。據此,軟性薄片101與懸浮部102a在堆疊後將使得中心孔洞101b的中心點與中空孔洞102b的中心點皆對應位於同一軸線Y上。在一些實施例中,中心孔洞101b位於軟性薄片101的正中心;中空孔洞102b位於懸浮部102a的正中心;而中心孔洞101b的中心點與中空孔洞102b的中心點皆對應位於同一軸線Y上。在一些實施例中,中心孔洞101b的中心與軟性薄片101的中心係錯位設置;中空孔洞102b的中心位於懸浮部102a的正中心;而中心孔洞101b的中心點與中空孔洞102b的中心點皆對應位於同一軸線Y上。在一些實施例中,中心孔洞101b的中心位於軟性薄片101的中心;中空孔洞102b的中心與懸浮部102a的中心係錯位設置;而中心孔洞101b的中心點與中空孔洞102b的中心點皆對應位於同一軸線Y上。在一些實施例中,中心孔洞101b的中心與軟性薄片101的中心係錯位設置;中空孔洞102b的中心與懸浮部102a的中心係錯位設置;而中心孔洞101b的中心點與中空孔洞102b的中心點皆對應位於同一軸線Y上。此外,中心孔洞101b的周圍環繞一側壁101c,中空孔洞102b的周圍環繞一側壁102c。由於中空孔洞直徑R2大於中心孔洞直徑R1的關係,側壁101c朝向中心孔洞101b的中心位置延伸,並覆蓋於部分之中空孔洞102b。在一實施例中,側壁101c實質上平行於側壁102c。
值得注意的是,於本案其他實施例中,軟性薄片101之硬度相對小於懸浮部102a之硬度的關係,但不以此為限。
值得注意的是,於本案其他實施例中,軟性薄片101之撓曲度相對大於懸浮部102a之撓曲度的關係,但不以此為限。
值得注意的是,於本案其他實施例中,軟性薄片101之彈性相對大於懸浮部102a之彈性的關係,但不以此為限。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於本案實施例中,軟性薄片101之中心孔洞101b具有一中心孔洞直徑R1,中心孔洞直徑R1係介於0.1毫米(mm)至0.14毫米(mm)之間;噴氣孔片102之中空孔洞102b具有一中空孔洞直徑R2,中空孔洞直徑R2係介於0.4毫米(mm)至2毫米(mm)之間。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於本案實施例中,軟性薄片101之中心孔洞101b係為一圓形;軟性薄片101之中心孔洞101b亦可為一正方形、一菱形或一平行四邊形,中心孔洞101b之寬度係介於0.1毫米(mm)至0.14毫米(mm)之間,但不以此為限。軟性薄片101之中心孔洞101b的形狀與寬度,可依設計需求而改變。
除此,值得注意的是,於本案實施例中,噴氣孔片102之中空孔洞102b係為一圓形;噴氣孔片102之中空孔洞102b亦可為一正方形、一菱形或一平行四邊形,中空孔洞102b之寬度係介於0.4毫米(mm)至~2毫米(mm)之間,但不以此為限,噴氣孔片102之中空孔洞102b形狀與寬度,可依設計需求而改變。
接著請參閱第3B圖至第3D圖,係為本案一鼓風機10之作動示意圖。首先,當致動體104接受第一電壓,且導電框架106接受第二電壓時,使壓電板104c產生往一第一方向彎曲振動,由於致動體104,係為壓電載板104a、調整共振板104b以及壓電板104c依序由下而上疊置所組成。如第3B圖所示,當致動體104產生往一第一方向彎曲振動時,共振腔室107會產生負壓,使氣體通過軟性薄片101之中心孔洞101b與噴氣孔片102之中空孔洞102b進入至共振腔室107。
接著,因共振腔室107瞬間的負壓,噴氣孔片102被致動體104帶動,使噴氣孔片102與致動體104產生共振(如第3C圖所示)。當致動體104接受第二電壓,且導電框架106接受第一電壓時,使該壓電板104c產生與該第一方向相反之一第二方向彎曲振動(如第3D圖所示),此時,共振腔室107會產生正壓,使氣體由共振腔室107通過噴氣孔片102之中空孔洞102b與軟性薄片101之中心孔洞101b流出至氣流腔室108。
當致動體104之壓電載板104a與導電框架106分別接受以一高頻率交替之第一電壓以及第二電壓時,氣體不斷由共振腔室107通過噴氣孔片102之中空孔洞102b與軟性薄片101之中心孔洞101b吸入及流出時,且所排出之氣體會依循白努利原理(Bernoulli’s principle),使得氣流腔室108的氣體會順著如第3D圖箭頭所示方向流動。
又,本案具有軟性薄片101之鼓風機10,以長度及寬度尺寸為12.8毫米製程為例,本案之鼓風機10之輸出氣流量係為每分鐘0.1至0.4公升之間,其因氣體流動所產生物理現象的噪音透過軟性薄片101降到30dB以下。
綜上所述,本案所提供之鼓風機,除了微小化之外,更具有有效降低氣體流動所產生物理現象的噪音,利用其軟性薄片與懸浮部的硬度、撓曲度、彈性的搭配,以及中心孔洞直徑與中空孔洞的直徑的差異設計,搭配第一電壓與第二電壓以頻率介於25千赫茲至30千赫茲之間、第一電壓以及第二電壓之峰對峰值為12伏特,製出靜音的鼓風機,並產生更強的白努利效應,極具產業利用性。
本案得由熟知此技術之人士任施匠思而為諸般修飾,然皆不脫如附申請專利範圍所欲保護者。
10:鼓風機 101:軟性薄片 101b:中心孔洞 101c:側壁 102:噴氣孔片 102a:懸浮部 102b:中空孔洞 102c:側壁 103:腔體框架 104:致動體 104a:壓電載板 104b:調整共振板 104c:壓電板 105:絕緣框架 106:導電框架 107:共振腔室 108:氣流腔室 L:長度 R1:中心孔洞直徑 R2:中空孔洞直徑 W:寬度 Y:軸線
第1圖為本案鼓風機構件分解示意圖。 第2A圖為本案鼓風機正面示意圖。 第2B圖為本案鼓風機反面示意圖。 第3A圖至第3D圖為本案鼓風機作動示意圖。
10:鼓風機
101:軟性薄片
101b:中心孔洞
102:噴氣孔片
102a:懸浮部
102b:中空孔洞
103:腔體框架
104:致動體
104a:壓電載板
104b:調整共振板
104c:壓電板
105:絕緣框架
106:導電框架

Claims (12)

  1. 一種鼓風機(10),包含:一噴氣孔片(102),包含一懸浮部(102a),該懸浮部(102a)具有一中空孔洞(102b),且該懸浮部(102a)可彎曲振動;一腔體框架(103),設置於該噴氣孔片(102)上;一致動體(104),係為一壓電載板(104a)、一調整共振板(104b)以及一壓電板(104c)依序由下而上疊置所組成,該致動體(104)設置於該腔體框架(103)上,該壓電載板(104a)用以接受以一第一電壓以及一第二電壓,使該壓電板(104c)產生往復式地彎曲振動,其中該第一電壓與第二電壓以一頻率交替地施加於該壓電載板(104a);一絕緣框架(105),設置於該致動體(104)上;以及一導電框架(106),設置於該絕緣框架(105)上;其中,該噴氣孔片(102)、該腔體框架(103)、該壓電載板(104a)、該絕緣框架(105)及該導電框架(106)製出為一模組結構,且該模組結構具有一長度(L)及一寬度(W),該長度(L)介於11毫米至14毫米之間,以及該寬度(W)介於11毫米至14毫米之間,其中該第一電壓以及該第二電壓係介於±6伏特之間,該第一電壓以及該第二電壓之峰對峰值為12伏特;該鼓風機(10)輸出氣流量係為每分鐘0.1至0.4公升之間。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鼓風機(10),其中該模組結構具有該長度(L)為12.8毫米,以及該寬度(W)為12.8毫米。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鼓風機(10),其中該頻率介於25千赫茲至30千赫茲之間。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鼓風機(10),其中該頻率係為28千赫茲上下。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鼓風機(10),更包含一軟性薄片(101),該軟性薄片(101)設置於該噴氣孔片(102)下,且具有一中心孔洞(101b),其中該軟性薄片(101)之該中心孔洞(101b)之中心點與該懸浮部(102a)之該中空孔洞102b之中心點係位於一軸線(Y)。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鼓風機(10),其中當該壓電載板(104a)接受該第一電壓,且該導電框架(106)接受該第二電壓時,該壓電板(104c)產生往一第一方向彎曲振動,其中當該壓電載板(104a)接受該第二電壓,且該導電框架(106)接受該第一電壓時,該壓電板(104c)產生往與該第一方向相反之一第二方向彎曲振動,其中該致動體(104)、該腔體框架(103)及該懸浮部(102a)之間形成一共振腔室(107),透過該第一電壓以及該第二電壓以該頻率交替地施加於該致動體(104),驅動該致動體(104)以帶動該噴氣孔片(102)產生共振,使該噴氣孔片(102)之該懸浮部(102a)產生往復式地彎曲振動位移,以造成氣體通過該軟性薄片(101)之該中心孔洞(101b)與該懸浮部(102a)之該中空孔洞(102b)進入至該共振腔室(107)後再排出。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鼓風機(10),其中該軟性薄片(101)之該中心孔洞(101b)具有一中心孔洞直徑(R1),該懸浮部(102a)之該中空孔洞(102b)具有一中空孔洞直徑(R2),該中心孔洞直徑(R1)小於該中空孔洞直徑(R2)。
  8. 如請求項5所述之鼓風機(10),其中該軟性薄片(101)之硬度小於該懸浮部(102a)之硬度。
  9. 如請求項6所述之鼓風機(10),其中該軟性薄片(101)之撓曲度大於該懸浮部(102a)之撓曲度。
  10. 如請求項5所述之鼓風機(10),其中該軟性薄片(101)之彈性大於 該懸浮部(102a)之彈性。
  11. 如請求項5所述之鼓風機(10),其中該軟性薄片(101)之該中心孔洞(101b)係為一圓形、一正方形、一菱形或一平行四邊形。
  12. 如請求項5所述之鼓風機(10),其中該懸浮部(102a)之該中空孔洞(102b)係為一圓形、一正方形、一菱形或一平行四邊形。
TW110145748A 2021-12-07 2021-12-07 鼓風機 TWI8255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45748A TWI825521B (zh) 2021-12-07 2021-12-07 鼓風機
CN202211253136.4A CN116292428A (zh) 2021-12-07 2022-10-13 鼓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45748A TWI825521B (zh) 2021-12-07 2021-12-07 鼓風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3669A TW202323669A (zh) 2023-06-16
TWI825521B true TWI825521B (zh) 2023-12-11

Family

ID=86834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5748A TWI825521B (zh) 2021-12-07 2021-12-07 鼓風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92428A (zh)
TW (1) TWI825521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2122A (zh) * 2006-12-09 2009-09-23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压电微型鼓风机
TWI720878B (zh) * 2020-04-24 2021-03-01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致動傳感模組
TW202122684A (zh) * 2019-12-06 2021-06-16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型鼓風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2122A (zh) * 2006-12-09 2009-09-23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压电微型鼓风机
TW202122684A (zh) * 2019-12-06 2021-06-16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型鼓風機
TWI720878B (zh) * 2020-04-24 2021-03-01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致動傳感模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3669A (zh) 2023-06-16
CN116292428A (zh) 2023-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808779A (zh) 壓電致動器及其所適用之微型流體控制裝置
JPWO2009050990A1 (ja) 圧電マイクロブロア
JPWO2017038565A1 (ja) ブロア
CN106460828B (zh) 鼓风机
KR101180320B1 (ko) 음향 액츄에이터 및 음향 액츄에이터 시스템
JPWO2009145064A1 (ja) 圧電マイクロブロア
JPWO2011040320A1 (ja) 圧電マイクロブロア
JPWO2009148005A1 (ja) 圧電マイクロブロア
EP1644639B1 (en) Device for generating sound by means of a medium stream generated
EP1542499A3 (en) Acoustic vibration generating element
JP2011027079A (ja) マイクロブロア
JP2001339791A (ja) 圧電音響装置
TWI825521B (zh) 鼓風機
US20020175596A1 (en) Thin profile piezoelectric jet device
TWI650482B (zh) 致動器
TWI758667B (zh) 微型鼓風機
JP2007518910A (ja) 媒体流生成装置
TW202323671A (zh) 鼓風機
TW202248533A (zh) 微型鼓風機
TWI775103B (zh) 壓電致動器
JPS6287700A (ja) 小型フアン
CN112922817A (zh) 微型鼓风机
TW202323670A (zh) 鼓風機
JP2000186699A (ja) 圧電バイモルフファン
JP2000110796A (ja) 圧電バイモルフファ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