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19648B - 積體電路結構以及記憶體元件的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積體電路結構以及記憶體元件的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19648B
TWI819648B TW111121554A TW111121554A TWI819648B TW I819648 B TWI819648 B TW I819648B TW 111121554 A TW111121554 A TW 111121554A TW 111121554 A TW111121554 A TW 111121554A TW I819648 B TWI819648 B TW I81964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ilicon nitride
nitride layer
silicon
integrated circu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15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49687A (zh
Inventor
盧棨彬
張亘亘
中道勝
楊令武
陳光釗
Original Assignee
旺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旺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旺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215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19648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96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9648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49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49687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 Non-Volatile Memory (AREA)

Abstract

積體電路結構包括複數個閘極層、橫向堆疊多層記憶結構以及垂直通道層。閘極層橫向地延伸於基材上方且彼此間隔。橫向堆疊多層記憶結構,向上延伸於基材上方並通過該些閘極層,且包含阻擋層、電荷儲存堆疊結構以及隧道層。電荷儲存堆疊結構位於該阻擋層上,且包含第一氮化矽層、第二氮化矽層以及夾在第一氮化矽層與第二氮化矽層之間的氮氧化矽層。隧道層位於電荷儲存堆疊結構上。垂直通道層位於橫向堆疊多層記憶結構上。

Description

積體電路結構以及記憶體元件的製造方法
本揭露係關於一種積體電路結構,特別係關於一種積體電路結構的製造方法。
本揭露一般係關於半導體元件,且特別地係關於三維(3-dimesional,3D)記憶體元件及製造此類半導體元件的方法。
由於各種電子元件(如電晶體、二極體、電阻器、電容器等)的積體密度不斷提高,半導體產業經歷了快速增長。在大多數情況下,積體密度的提高來自於最小特徵尺寸的反復減小,這允許更多的組件整合至給定面積中。
本揭露提供一種積體電路結構。積體電路結構包括複數個閘極層、橫向堆疊多層記憶結構以及垂直通道層。閘極層橫向地延伸於基材上方且其中相鄰的兩者彼此藉由一絕緣層而相互間隔。橫向堆疊多層記憶結構,向上延伸於基材上方並通過該些閘極層,且包含阻擋層、電荷儲存堆疊結構以及隧道層。電荷儲存堆疊結構位於該阻擋層上,且包含第一氮化矽層、第二氮化矽層以及夾在第一氮化矽層與第二氮化矽層之間的氮氧化矽層。第一氮化矽層相較於第二氮化矽層靠近阻擋層。隧道層位於電荷儲存堆疊結構上。垂直通道層位於橫向堆疊多層記憶結構上。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氮化矽層具有大於第二氮化矽層的氮原子濃度百分比。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氮化矽層具有小於第二氮化矽層的折射率。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氮氧化矽層具有小第一氮化矽層以及第二氮化矽層的折射率。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氮氧化矽層具有大於第一氮化矽層以及第二氮化矽層的氧原子濃度百分比。
本揭露提供一種記憶元件的製造方法。製造方法包括:在基材上形成包含有於一垂直方向上交替堆疊的多個絕緣層以及多個閘極層的一多層堆疊結構;蝕刻多層堆疊結構以形成一通孔;形成阻擋層以襯墊通孔的一側壁;在阻擋層上形成第一氮化矽層;在第一氮化矽層上形成氮氧化矽層;在氮氧化矽層上形成第二氮化矽層;在隧道層上形成通道層。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形成第一氮化矽層係引入具有第一流率的第一含氮氣體於該基材上方。形成第二氮化矽層係引入具有第二流率的第二含氮氣體於基材上方。第二流率係小於第一流率。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氮化矽層的氮原子濃度百分比大於第二氮化矽層的氮原子濃度百分比。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氮化矽層的折射率小於第二氮化矽層的折射率。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氮氧化矽層、第一氮化矽以及第二氮化矽層係原位形成的。
以下揭示內容提供用於實施所提供標的物的不同特徵的許多不同實施方式、或實例。下文描述組件及配置的特定實例以簡化本揭露。當然,這些僅為實例且非意欲為限制性的。舉例而言,在以下描述中第一特徵於第二特徵上方或上的形成可包括第一特徵與第二特徵直接接觸地形成的實施方式,且亦可包括額外特徵可形成於第一特徵與第二特徵之間使得第一特徵與第二特徵可不直接接觸的實施方式。此外,本揭露在各種實例中可重複參考數字及/或字母。此重複係出於簡單及清楚之目的,且本身且不指明所論述之各種實施方式及/或組態之間的關係。
此外,為了便於描述,在本文中可使用空間相對術語,諸如「在……下面」、「在……之下」、「下部」、「在……之上」、「上部」及類似者,來描述諸圖中圖示之一個元件或特徵與另一(多個)元件或特徵之關係。空間相對術語意欲涵蓋除了諸圖中所描繪的定向以外的裝置在使用或操作時的不同定向。裝置可另外定向(旋轉90度或處於其他定向),且本文中所使用之空間相對描述符可類似地加以相應解釋。
如本文中所使用,「大約」、「約」、「大致」、或「大體上」應通常指給定值或範圍之20%內、或10%內、或5%內。然而,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認識到,在整個描述中所引用的值或範圍僅係實例,且可隨著積體電路的規模縮小而減小。本文中給定之數量為近似值,從而意謂術語「大約」、「約」「大致」、或「大體上」在並未明確陳述情況下可予以推斷。
對於半導體元件的發展,高儲存密度的記憶體元件是一個發展的方向。因此,三維(3-dimesional,3D)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 IC)記憶體元件,例如:三維NAND,可以通過其多層結構以提供高儲存密度。然而,包含單一成分的有單一層電荷儲存堆疊層的三維NAND可能會有NAND數據保留(retention)問題。因此,在本揭露的各種實施方式中提供了具有多層結構的一電荷儲存結構。前述電荷儲存結構夾於阻擋層與隧道層之間,且用以解決NAND數據保留問題。多層電荷儲存結構可為具有氮化物層-氧化物層-氮化物層(oxide-nitride-oxide; NON)結構的複合層,以具有深度儲存能力,並有助於使得三維NAND獲得更好的數據保留性能。
請參考第1圖以及第2圖。第1圖繪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方式的積體電路結構100的剖視圖。第2圖繪示依據位於第1圖的區域C1中的局部放大視圖。如第1圖所示,隔離層102、導電層103以及隔離層104依序地形成於半導體基材101上。於一些實施方式中,導電層103可做為記憶體元件的一共用源極線。接觸栓塞105延伸穿過隔離層102、導電層103以及隔離層104以透過導電層103而電性連接觸半導體基材101。於一些實施方式中,接觸栓塞105向下延伸穿過導電層103以及隔離層104,並於抵達半導體基材101前停止於隔離層102中而不接觸於半導體基材101。多個閘極層120以及多個絕緣層121-126橫向地延伸於半導體基材101上方且沿著方向Z交互的堆疊。
如第1圖所示,多層記憶結構107向上地延伸於半導體基材101上方且穿過閘極層120。如第2圖所示,多層記憶結構107包含複合層。前述複合層包含依序橫向堆疊的阻擋層107a、電荷儲存堆疊結構(charge storage stack)107b以及隧道層107f。電荷儲存堆疊結構107b包含第一氮化矽層107c、第二氮化矽層107e以及夾在第一氮化矽層107c與第二氮化矽層107e之間的氮氧化矽層107d。第一氮化矽層107c係接觸阻擋層107a。第一氮化矽層107c可為積體電路結構100提供更好的數據保持性能。於一些實施方式中,阻擋層107a的材質可包含介電材料,例如: AlO x、HfO x、ZrO x、前述材料的任意組合或任何適合的介電材料。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氮化矽層107c中可不包含氧。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氮化矽層107c可具有位於約2.0至約2.03的一範圍內的折射率。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氮化矽層107c可具有位於約20至約30埃(Angstrom)的一範圍內的厚度。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氮化矽層107c也可被稱為富含氮的氮化矽層。
氮氧化矽層107d可為積體電路結構100提供更好的寫入/移除(PGM/ERS)性能。於一些實施方式中,氮氧化矽層107d可具有大於第一氮化矽層107c的一氧原子濃度百分比。於一些實施方式中,氮氧化矽層107d可具有小於第一氮化矽層107c的一折射率。舉例而言,氮氧化矽層107d可具有位於約1.52至約1.65的一範圍內的折射率。於一些實施方式中,氮氧化矽層107d可具有小於第一氮化矽層107c的一厚度。舉例而言,氮氧化矽層107d可具有位於約10至約15埃(Angstrom)的一範圍內的厚度。
第二氮化矽層107e可為積體電路結構100提供淺儲存能力的作用,使得氮氧化矽層107d可以透過從第二氮化矽層107e拉入電子來進一步提高移除能力。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氮化矽層107c可具有大於第二氮化矽層107e的一氮原子濃度百分比。於一些實施方式中,氮氧化矽層107d可具有大於第二氮化矽層107e的一氧原子濃度百分比。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氮化矽層107e中可不包含氧。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氮化矽層107c可具有小於第二氮化矽層107e的一折射率。舉例而言,第二氮化矽層107e可具有位於約2.07至約2.10的一範圍內的折射率。於一些實施方式中,氮氧化矽層107d可具有小於第二氮化矽層107e的一折射率。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氮化矽層107e可具有實質上相同於第一氮化矽層107c的厚度。舉例而言,第二氮化矽層107e可具有位於約20至約30埃(Angstrom)的一範圍內的厚度。於一些實施方式中,氮氧化矽層107d可具有小於第二氮化矽層107e的厚度。
隧道層107f係形成於電荷儲存堆疊結構107b中的第二氮化矽層107e上。於一些實施方式中,隧道層107f的材質可包含氧化物(例如:SiO 2)、氮氧化物(例如:SiON)或氧化物層-氮化物層-氧化物層(oxide-nitride-oxide; ONO)上。
如第2圖所示,垂直通道層108係位於多層記憶結構107上。因此,多個記憶單元127可被定義在閘極層120、多層記憶結構107以及通道層108交匯的位置,以在多層堆疊結構110中形成記憶體單元陣列。於一些實施方式中,通道層108可包含半導體材料,例如:多晶矽、鍺或其他摻雜或非摻雜的半導體材料。舉例而言,通道層108的材質可包含非摻雜的多晶矽。
請參考回第1圖,介電材料109沉積於通道層108上。因此,通道層108會環繞介電材料109。多層記憶結構107會環繞通道層108。於一些實施方式中,介電材料109的材質可包含氧化矽。接合墊131係形成於介電材料109上方以與通道層108形成電性接觸。覆蓋層132位於接合墊131以及多層堆疊結構110上方。覆蓋層132的材質可包含介電材料,例如:氮化矽、氮氧化矽、氮碳化矽或前述材料的任意組合。金屬插塞(metal plug)137延伸穿過覆蓋層132、閘極層120以及絕緣層121-126。介電質間隙壁133橫向地圍繞金屬插塞137。金屬插塞137可藉由介電質間隙壁133而電性絕緣於閘極層120。層間介電(inter-layer dielectric; ILD)層139形成在在介電質間隙壁133與金屬插塞137上方。多個位線(bit line)143透過形成在層間介電層139中的互連導電柱141而電性連接到接合墊131。
第3圖至第5圖、第6A圖、第7圖至第14圖繪示了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方式的積體電路結構100於各個階段的製造方法的剖視圖。請參照第3圖,於一些實施方式中,隔離層102、導電層103以及隔離層104係依序地形成於半導體基材101上。於一些實施方式中,導電層103可做為記憶體元件的一共用源極線。接著,多個接觸開口O1係被形成以穿過隔離層102、導電層103以及隔離層104,以暴露出半導體基材101的多個部位。於一些實施方式中,接觸開口O1係被形成而向下延伸穿過導電層103以及隔離層104,並於抵達半導體基材101前停止於隔離層102中而不暴露半導體基材101。接著,多個接觸栓塞105分別形成於多個接觸開口O1中以透過導電層103而電性連接觸半導體基材101。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由於接觸開口O1可形成於隔離層102中而不暴露半導體基材101,因而形成於此接觸開口O1中的接觸栓塞105不與半導體基材101接觸。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接觸栓塞105的形成方法包含進行一蝕刻製程以移部分的除隔離層102、導電層103以及隔離層104,進而形成多個接觸開口O1。接著,一導電材料,例如:多晶矽,透過一沉積製程,例如:低壓化學氣體沉積(low pressur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LPCVD))製程,而形成於隔離層104上以填充多個接觸開口O1。接著,一平坦化製程,例如:化學機械研磨(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 (CMP))製程利用隔離層104作為停止層被執行以移除位於隔離層104上方的導電材料,進而形成接觸栓塞105。因此,各個接觸栓塞105具有頂表面105t,頂表面105t實質上高於導電層103的頂表面103t,且實質上齊平於隔離層104的頂表面104t。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半導體基材101的材質可包含p型摻雜或n型摻雜的半導體材料或非摻雜的半導體材料,例如:多晶矽、鍺或任何其他適合的半導體材料。於一些實施方式中,隔離層102、104的材質可包含介電材料,例如:氧化矽、氮化矽、氮氧化矽、矽酸鹽、前述材料的任意組合或任何適當的介電材料。於一些實施方式中,接觸栓塞105的材質可包含TiN、TaN、Ti、Ta、Cu、Al、Ag、W、Ir、Ru、Pt、前述材料的任意組合或其他適合的導電材料。
請參考第4圖,包含有交替堆疊的絕緣層121-126和犧牲層111-115的多層堆疊結構110形成在半導體基材101上。絕緣層121-126以及犧牲層111-115係彼此平行地延伸配置且沿著方向Z交互的堆疊。絕緣層121以及絕緣層126分別作為多層堆疊結構110的最底層以及最頂層。於一些實施方式中,多層堆疊結構110也可被稱為膜狀堆疊結構。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犧牲層111-115的材質可包含氮化矽化合物,例如:氮化矽、氮氧化矽、氮碳化矽或前述材料的任意組合。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絕緣層121-126的材質可包含介電材料,例如:氧化矽、氮化矽、氮氧化矽、矽酸鹽或前述材料的任意組合。於一些實施方式中,位於最頂的絕緣層126也可被稱為硬遮罩氧化物層。然而,應注意的是,在本揭露的實施方式中,犧牲層111-115的材質係不同於與絕緣層121-126的材質。舉例而言,犧牲層111-115的材質可為氮化矽,而絕緣層121-126的材質可為氧化矽。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犧牲層111-115以及絕緣層121-126可透過低壓化學氣相沉積(low pressur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LPCVD))而形成。
請參考第5圖,蝕刻製程P1,例如:通孔製程(hole etch process),係被執行而形成穿過多層堆疊結構110的多個通孔O2以暴露接觸栓塞105。於一些實施方式中,蝕刻製程P1可為非等向性蝕刻製程,例如:反應性離子蝕刻(reactive ion etching; RIE)製程。蝕刻製程P1係利用一圖案化的硬遮罩層(圖未示)作為蝕刻遮罩而被執行於多層堆疊結構110上。通孔O2可為沿著方向Z延伸而穿過多層堆疊結構110的圓孔狀通孔,並延伸至接觸栓塞105的頂表面105t。犧牲層111-115以及絕緣層121-126所暴露的多個部位可做為通孔O2的側壁。
請參考第6A圖,多層記憶結構107係形成於通孔O2的側壁上。於一些實施方式中,三維(3-dimesional,3D)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 IC)記憶體元件,例如:三維NAND,可以通過其多層結構以提供高儲存密度。然而,包含單一成分的有單一層電荷儲存堆疊層的三維NAND可能會有NAND數據保留(retention)問題。因此,在本揭露的各種實施方式中提供了具有多層結構的一電荷儲存結構。前述電荷儲存結構夾於阻擋層與隧道層之間,且用以解決NAND數據保留問題。多層電荷儲存結構可為具有氮化物層-氧化物層-氮化物層(oxide-nitride-oxide; NON)結構的複合層,但本揭露不限於此。於一些實施方式中,位於多層電荷儲存結構中的第一層可作為具有深度儲存能力的氮化矽層,並有助於使得三維NAND獲得更好的數據保留性能。位於多層電荷儲存結構中的第二層可作為能帶工程的氮氧化矽層,並有助於使得三維NAND獲得更好的寫入/移除(PGM/ERS)性能。位於多層電荷儲存結構中的第三層可作為具有淺儲存能力的氮化矽層,使得第二層可透過從第三層拉入電子而可進一步提高移除能力。於一些實施方式中,多層電荷捕獲結構也可應用於其他半導體產品,例如:快閃記體體產品以及邏輯產品,前述快閃記體體產品可包含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ARM)、NBit、NOR快閃記憶體(NOR flash memory)、三維NAND快閃記憶體(3D NAND flash memory)或三維AND快閃記憶體(3D AND flash)。
如第6A圖所示,多層記憶結構107可包含共形地形成而覆蓋在多層堆疊結構110上方、通孔O2的側壁以及底部的複合層。前述複合層可具有阻擋層107a(見第6E圖)、電荷儲存堆疊結構107b(見第6E圖)以及隧道層107f(見第6E圖)。電荷儲存堆疊結構107b(見第6E圖)可包含第一氮化矽層107c(見第6E圖)、第二氮化矽層107e(見第6E圖)以及夾在第一氮化矽層107c與第二氮化矽層107e之間的氮氧化矽層107d(見第6E圖)。接著,一蝕刻製程係被執行以移除前述複合層的位於多層堆疊結構110的頂表面110t以及通孔O2的底部上的部分,使得接觸栓塞105的頂表面105t被暴露出。
請參考第6B圖至第6E圖。第6B圖至第6E圖繪示根據第6A圖的區域C1中的一些實施方式的積體電路結構100於各個階段的製造方法的局部放大視圖。請參考第6B圖,阻擋層107a共形地形成而覆蓋在多層堆疊結構110上方、通孔O2的側壁以及底部的複合層。接著,電荷儲存堆疊結構107b中的第一氮化矽層107c共形地形成在阻擋層107a上。第一氮化矽層107c係接觸阻擋層107a。第一氮化矽層107c可為積體電路結構100提供更好的數據保持性能。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阻擋層107a的材質可包含介電材料,例如: AlO x、HfO x、ZrO x、前述材料的任意組合或任何適合的介電材料。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氮化矽層107c中可不包含氧。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氮化矽層107c可具有位於約2.0至約2.03的一範圍內的折射率。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氮化矽層107c可具有位於約20至約30埃(Angstrom)的一範圍內的厚度。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氮化矽層107c也可被稱為富含氮的氮化矽層。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氮化矽層107c的形成方法可包含引入包含一含矽氣體(例如: Si 2Cl 6)以及一氮氣體(例如:NH 3)的混和氣體於半導體基材101上方。作為舉例而非限製本揭露,為了形成第一氮化矽層107c,含矽氣體(例如: Si 2Cl 6)引至半導體基材101上方時的溫度範圍可介於約600與約680 °C之間,氣體流量範圍可介於約0.5與約2.0 slm (standard liter per minute)之間,且壓力範圍可介於約0.1至約1.0 Torr之間。含氮氣體(例如:NH 3)引至半導體基材101上方時的溫度範圍可介於約600與約680 °C之間,氣體流量範圍可介於約5至約20 slm之間,且壓力範圍可介於約0.1至約10.0 Torr之間。於一些實施方式中,阻擋層107a及/或第一氮化矽層107c的形成方法可包含化學氣相沉積(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製程。
請參考第6C圖,電荷儲存堆疊結構107b的氮氧化矽層107d共形地形成在第一氮化矽層107c上。氮氧化矽層107d可為積體電路結構100提供更好的寫入/移除(PGM/ERS)性能。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氮氧化矽層107d可具有大於第一氮化矽層107c的一氧原子濃度百分比。於一些實施方式中,氮氧化矽層107d可具有小於第一氮化矽層107c的一折射率。舉例而言,氮氧化矽層107d可具有位於約1.52至約1.65的一範圍內的折射率。於一些實施方式中,氮氧化矽層107d可具有小於第一氮化矽層107c的一厚度。舉例而言,氮氧化矽層107d可具有位於約10至約15埃(Angstrom)的一範圍內的厚度。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氮氧化矽層107d的形成方法可包含引入包含一含矽氣體(例如: Si 2Cl 6)、一氮氣體(例如:NH 3)以及氧氣(O 2)的混和氣體於半導體基材101上方。作為舉例而非限製本揭露,為了形成氮氧化矽層107d,含矽氣體(例如: Si 2Cl 6)引至半導體基材101上方時的溫度範圍可介於約600至約680 °C之間,氣體流量範圍可介於約0.5與約2.0 slm之間,且壓力範圍可介於約0.1至約1.0 Torr之間。含氮氣體(例如:NH 3)引至半導體基材101上方時的溫度範圍可介於約600與約680 °C之間,氣體流量範圍可介於約2.0至約10.0 slm之間,且壓力範圍可介於約0.1至約10.0 Torr之間。於一些實施方式中,氮氧化矽層107d的形成方法可包含化學氣相沉積製程。
請參考第6D圖,電荷儲存堆疊結構107b的第二氮化矽層107e共形地形成在氮氧化矽層107d上。第二氮化矽層107e可為積體電路結構100提供淺俘獲能力的作用,使得可以透過從第二氮化矽層107e拉入電子來進一步提高氮氧化矽層107d的移除能力。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氮化矽層107c可具有大於第二氮化矽層107e的一氮原子濃度百分比。於一些實施方式中,氮氧化矽層107d可具有大於第二氮化矽層107e的一氧原子濃度百分比。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氮化矽層107e中可不包含氧。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氮化矽層107c可具有小於第二氮化矽層107e的一折射率。舉例而言,第二氮化矽層107e可具有位於約2.07至約2.10的一範圍內的折射率。於一些實施方式中,氮氧化矽層107d可具有小於第二氮化矽層107e的一折射率。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氮化矽層107e可具有實質上相同於第一氮化矽層107c的厚度。舉例而言,第二氮化矽層107e可具有位於約20至約30埃(Angstrom)的一範圍內的厚度。於一些實施方式中,氮氧化矽層107d可具有小於第二氮化矽層107e的厚度。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氮化矽層107e的形成方法可包含引入包含一含矽氣體(例如: Si 2Cl 6)以及一氮氣體(例如:NH 3)的混和氣體於半導體基材101上方。於一些實施方式中,形成第二氮化矽層107e的方法中含氮氣體的流率係小於形成第一氮化矽層107c的方法中含氮氣體的流率。於一些實施方式中,形成第二氮化矽層107e的製程溫度係實質上相同於形成第一氮化矽層107c的製程溫度。於一些實施方式中,形成第二氮化矽層107e的製程壓力係實質上相同於形成第一氮化矽層107c的製程壓力。於一些實施方式中,氮氧化矽層107d、第一氮化矽層107c以及第二氮化矽層107e係原位形成的。作為舉例而非限製本揭露,為了形成第二氮化矽層107e,含矽氣體(例如: Si 2Cl 6)引至半導體基材101上方時的溫度範圍可介於約600至約680 °C之間,氣體流量範圍可介於約0.5與約2.0 slm之間,,且壓力範圍可介於約0.1至約1.0 Torr之間。含氮氣體(例如:NH 3)引至半導體基材101上方時的溫度範圍可介於約600與約680 °C之間,氣體流量範圍可介於約1至約5 slm之間,且壓力範圍可介於約0.1至約10.0 Torr之間。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氮化矽層107e的形成方法可包含化學氣相沉積製程。
請參考第6E圖,隧道層107f係形成於電荷儲存堆疊結構107b中的第二氮化矽層107e上。於一些實施方式中,隧道層107f的材質可包含氧化物(例如:SiO 2)、氮氧化物(例如SiON)或氧化物層-氮化物層-氧化物層(oxide-nitride-oxide; ONO)上。於一些實施方式中,隧道層107f的形成方法可包含化學氣相沉積製程。
請參考第7圖,通道層108共形地沉積於多層記憶結構107上方,因而積體電路結構100可包含垂直通道快閃記憶體元件。因此,多層記憶結構107係設置於通道層108與犧牲層111-115之間。通道層108係電性接觸於接觸栓塞105的頂表面105t。於一些實施方式中,通道層108可包含半導體材料,例如:多晶矽、鍺或其他摻雜或非摻雜的半導體材料。舉例而言,通道層108的材質可包含非摻雜的多晶矽。
請參考第8圖,介電材料109沉積於通道層108上方並且填充於通孔O2中。於一些實施方式中,介電材料109的材質可包含氧化矽。於一些實施方式中,介電材料109可使用相同於絕緣層121-126的材料所製成。於一些實施方式中,介電材料109可使用不同於絕緣層121-126的材料所製成。接著,平坦化製程P2(例如:化學機械研磨(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 CMP)製程)係被執行以移除在多層堆疊結構110的頂表面110t上方多餘的介電材料109以及通道層108。在此步驟進行之後,通道層108會環繞位於通孔O2中的介電材料109。多層記憶結構107會環繞位於於通孔O2中的通道層108。
請參考第9圖,對介電材料109、通道層108以及多層記憶結構107執行回蝕(etching back)製程以再現通孔O2的上部位。於一些實施方式中,回蝕製程可為濕蝕刻製程,例如:將半導體基材101浸入氫氟酸(hydrofluoric acid; HF)中。於一些實施方式中,回蝕製程可為乾蝕刻製程。舉例而言,乾蝕刻製程的執行可利用氫氟酸/氨(HF/NH 3)或三氟化氮/氨(NF 3/NH 3)作為蝕刻氣體。接著,接合墊131係形成於通孔O2的上部位中並位於介電材料109上以與通道層108形成電性接觸。於一些實施方式中,接合墊131係藉由於多層堆疊結構110上方沉積多晶矽、鍺或摻雜的半導體材料所形成。一般而言,前述摻雜的半導體材料可使用n型摻雜劑(N +),例如:磷或砷。接著,一平坦化製程可被執行以移除在多層堆疊結構110的頂表面110t上方多餘的半導體材料。在此步驟進行之後,接合墊131可形成如第9圖所示。於一些實施方式中,接合墊131可為p型摻雜(P +)多晶矽接合墊。
請參考第10圖,覆蓋層132係沉積於接合墊131以及多層堆疊結構110上方。覆蓋層132的材質可包含介電材料,例如:氮化矽、氮氧化矽、氮碳化矽或前述材料的任意組合。接著,蝕刻製程P3係被執行以形成沿著方向Z穿過多層堆疊結構110並終止在導電層103的頂表面103t的通孔O3,藉此通孔O3可部分暴露出犧牲層111-115以及絕緣層121-126。於一些實施方式中,蝕刻製程P3可為非等向性蝕刻製程,例如:反應性離子蝕刻(reactive ion etching; RIE)製程。蝕刻製程P3係利用一圖案化的硬遮罩層(圖未示)作為蝕刻遮罩而被執行於多層堆疊結構110上。於一些實施方式中,通孔O3也可被稱為源極線溝槽(source line trench; SLT)。
請參考第11圖,犧牲層111-115係使用,例如:磷酸(phosphoric acid; H 3PO 4),並透過通孔O3而被移除,以暴露出部分的多層記憶結構107。因此,空間S1係被形成而繼承了犧牲層111-115的形狀。
請參考第12圖,多個閘極層120透過通孔O3而形成於空間S1中。因此,多個記憶單元127可被定義在閘極層120、多層記憶結構107以及通道層108交匯的位置,以在多層堆疊結構110中形成記憶體單元陣列。於一些實施方式中,記憶單元127也可被稱為記憶體元件。於一些實施方式中,閘極層120的材質可包含多晶矽、金屬或其他適合的導電材料。於一些實施方式中,閘極層120可包含多個金屬層,例如:TiN/W,TaN/W,TaN/Cu或其他適合的金屬層。於一些實施方式中,閘極層120可包含介電層,例如:AlOx。舉例而言,每一閘極層120可為多層結構而包含高介電常數材料層(例如:HfOx層或AlOx層)、TiN層以及鎢層。
請參考第13圖,介電質間隙壁133可形成在通孔O3的側壁上。接著,金屬插塞(metal plug)137可形成在介電質間隙壁133中。金屬插塞137可藉由介電質間隙壁133而電性絕緣於閘極層120。於一些實施方式中,金屬插塞137也可稱為源極線。於一些實施方式中,介電質間隙壁133的材質可包含氧化矽、氮化矽、氮氧化矽、矽酸鹽、前述材料的任意組合或其他適合的導電材料。於一些實施方式中,金屬插塞137的材質可包含TiN、TaN、Ti、Ta、Cu、Al、Ag、W、Ir、Ru、Pt、前述材料的任意組合或其他適合的導電材料。
請參考第14圖,層間介電(inter-layer dielectric;ILD)層139形成在介電質間隙壁133與金屬插塞137上方。接著,多個位線(bit line)143透過形成在層間介電層139中的互連導電柱141而電性連接到接合墊131。接著,在執行一系列後端(back end of line; BEOL)製程(圖未示)之後,包括多個存儲單元127的積體電路結構100形成如圖14所示。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由閘極層120、多層記憶結構107以及通道層108所定義的記憶單元127可透過位線143電性耦合到解碼器(圖未示),例如:行解碼器或列解碼器。來自位線143的電流可通過通道層108、接觸栓塞105、導電層103(作為底部共用源極線)、接合墊131以及金屬插塞137流至地線。換言之,用於執行讀取/編程操作的電流路徑不流經半導體基材101。因此,執行讀/寫操作的電流路徑可被縮短,因而記憶體元件的操作電阻和功耗可被降低。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層間介電層139的材質可包含介電材料,例如:氧化矽、氮化矽、氮氧化矽、矽酸鹽、前述材料的任意組合或任何適當的介電材料。於一些實施方式中,位線143的材質可包含TiN、TaN、Ti、Ta、Cu、Al、Ag、W、Ir、Ru、Pt、前述材料的任意組合或其他適合的導電材料。於一些實施方式中,互連導電柱141的材質可包含TiN、TaN、Ti、Ta、Cu、Al、Ag、W、Ir、Ru、Pt、前述材料的任意組合或其他適合的導電材料。
對於半導體元件的發展,高儲存密度的記憶體元件是一個發展的方向。因此,三維(3-dimesional,3D)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IC)記憶體元件,例如:三維NAND,可以通過其多層結構以提供高儲存密度。然而,包含單一成分的有單一層電荷儲存堆疊層的三維NAND可能會有NAND數據保留(retention)問題。
因此,基於上述討論,可看出本揭露具有優點。然而應理解,其他實施方式也可提供額外的優點,且並非所有的優點都必須在本文中揭示。此外,沒有特定的優點需要用於所有的實施方式中。在本揭露的各種實施方式中提供了具有多層結構的一電荷儲存結構。前述電荷儲存結構夾於阻擋層與隧道層之間,且用以解決NAND數據保留問題。多層電荷儲存結構可為具有氮化物層-氧化物層-氮化物層(oxide-nitride-oxide; NON)結構的複合層,以具有深度儲存能力,並有助於使得三維NAND獲得更好的數據保留性能。
前述內容概述若干實施方式的特徵,使得熟習此項技術者可更佳地理解本揭露的態樣。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其可易於使用本揭露作為用於設計或修改用於實施本文中引入之實施方式之相同目的及/或達成相同優勢之其他製程及結構的基礎。熟習此項技術者亦應認識到,此類等效構造並不偏離本揭露的精神及範疇,且此類等效構造可在本文中進行各種改變、取代、及替代而不偏離本揭露的精神及範疇。
100:積體電路結構 101:半導體基材 102:隔離層 103:導電層 103t:頂表面 104:隔離層 104t:頂表面 105:接觸栓塞 105t:頂表面 107:多層記憶結構 107a:阻擋層 107b:電荷儲存堆疊結構 107c:第一氮化矽層 107d:氮氧化矽層 107e:第二氮化矽層 107f:隧道層 108:通道層 109:介電材料 110:多層堆疊結構 110t:頂表面 111-115:犧牲層 120:閘極層 121-126:絕緣層 127:記憶單元 131:接合墊 132:覆蓋層 133:介電質間隙壁 137:金屬插塞 139:層間介電層 141:互連導電柱 143:位線 C1:區域 O1:接觸開口 O2:通孔 O3:通孔 P1:蝕刻製程 P2:平坦化製程 P3:蝕刻製程 S1:空間 X:方向 Y:方向 Z:方向
本揭露的態樣在與隨附圖式一起研讀時自以下詳細描述內容可最佳地理解。應注意,根據行業中的標準規範,各種特徵未按比例繪製。實際上,各種特徵的尺寸可為了論述清楚經任意地增大或減小。 第1圖繪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方式的積體電路結構的剖視圖。 第2圖繪示依據位於第1圖的區域C1中的局部放大視圖。 第3圖至第5圖、第6A圖、第7圖至第14圖繪示了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方式的積體電路結構於各個階段的製造方法的剖視圖。 第6B圖至第6E圖繪示根據第6A圖的區域C1中的一些實施方式的積體電路結構於各個階段的製造方法的局部放大視圖。
國內寄存資訊(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107:多層記憶結構
107a:阻擋層
107b:電荷儲存堆疊結構
107c:第一氮化矽層
107d:氮氧化矽層
107e:第二氮化矽層
107f:隧道層
108:通道層
109:介電材料
120:閘極層
125,126:絕緣層
131:接合墊
C1:區域

Claims (8)

  1. 一種積體電路結構,包括:複數個閘極層,橫向地延伸於一基材上方且彼此間隔;一橫向堆疊多層記憶結構,向上延伸於該基材上方並通過該些閘極層,且包含:一阻擋層;一電荷儲存堆疊結構,位於該阻擋層上,且包含一第一氮化矽層、一第二氮化矽層以及夾在該第一氮化矽層與該第二氮化矽層之間的一氮氧化矽層,其中該第一氮化矽層係接觸該阻擋層,且該第一氮化矽層具有大於該第二氮化矽層的一氮原子濃度百分比;以及一隧道層,位於該電荷儲存堆疊結構上;以及一垂直通道層,位於該橫向堆疊多層記憶結構上。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積體電路結構,其中該第一氮化矽層具有小於該第二氮化矽層的一折射率。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積體電路結構,其中該氮氧化矽層具有小該第一氮化矽層以及該第二氮化矽層的一折射率。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積體電路結構,其中該氮氧化矽層具有大於該第一氮化矽層以及該第二氮化矽層的一氧原子濃度百分比。
  5. 一種記憶體元件的製造方法,包括:在一基材上形成包含有於一垂直方向上交替堆疊的複數個絕緣層以及複數個閘極層的一多層堆疊結構;蝕刻該多層堆疊結構以形成一通孔;形成一阻擋層以襯墊該通孔的一側壁;在該阻擋層上形成一第一氮化矽層;在該第一氮化矽層上形成一氮氧化矽層;在該氮氧化矽層上形成一第二氮化矽層,其中該第一氮化矽層的氮原子濃度百分比大於該第二氮化矽層的氮原子濃度百分比;在該第二氮化矽層上形成一隧道層;以及在該隧道層上形成一通道層。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形成該第一氮化矽層係引入具有一第一流率的一第一含氮氣體於該基材上方,形成該第二氮化矽層係引入具有一第二流率的一第二含氮氣體於該基材上方,該第二流率係小於該第一流率。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該第一氮化矽層的折射率小於該第二氮化矽層的折射率。
  8. 如請求項5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該氮氧化 矽層、該第一氮化矽層以及該第二氮化矽層係原位形成的。
TW111121554A 2022-06-10 2022-06-10 積體電路結構以及記憶體元件的製造方法 TWI8196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21554A TWI819648B (zh) 2022-06-10 2022-06-10 積體電路結構以及記憶體元件的製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21554A TWI819648B (zh) 2022-06-10 2022-06-10 積體電路結構以及記憶體元件的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19648B true TWI819648B (zh) 2023-10-21
TW202349687A TW202349687A (zh) 2023-12-16

Family

ID=89857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1554A TWI819648B (zh) 2022-06-10 2022-06-10 積體電路結構以及記憶體元件的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19648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158947A1 (en) * 2016-12-06 2018-06-07 Sandisk Technologies Llc Vertical transistors with sidewall gate air gaps and methods therefor
CN113892139A (zh) * 2021-03-29 2022-01-04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存储器器件及其异步多面独立读取操作
TW202205641A (zh) * 2020-07-30 2022-02-01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記憶體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158947A1 (en) * 2016-12-06 2018-06-07 Sandisk Technologies Llc Vertical transistors with sidewall gate air gaps and methods therefor
TW202205641A (zh) * 2020-07-30 2022-02-01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記憶體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N113892139A (zh) * 2021-03-29 2022-01-04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存储器器件及其异步多面独立读取操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49687A (zh) 2023-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95857B2 (en) Bonded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by replacing carrier substrate with source layer
US10903164B2 (en) Bonded assembly including a semiconductor-on-insulator die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 same
US11127728B2 (en) Three-dimensional semiconductor chip containing memory die bonded to both sides of a support die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US10115681B1 (en) Compact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device having a seal ring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0283493B1 (en)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device containing bonded memory die and peripheral logic di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reof
US10872899B2 (en)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device including signal and power connection lines extending through dielectric region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US10290645B2 (en)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device containing hydrogen diffusion barrier layer for CMOS under array architectur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reof
US11094704B2 (en) Method of forming a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device and a driver circuit on opposite sides of a substrate
US10580783B2 (en) Multi-tier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device containing differential etch rate field oxides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10468413B2 (en) Method for forming hydrogen-passivated semiconductor channels in a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device
US10319680B1 (en) Metal contact via structure surrounded by an air gap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reof
US11139237B2 (en)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device containing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word line interconnection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the same
US11276705B2 (en) Embedded bonded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US20210391345A1 (en)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device including multi-tier moat isolation structur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US10923498B2 (en)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device containing direct source contact structure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 same
WO2020180360A1 (en) Memory die containing through-memory-level via structure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 same
JP6510678B2 (ja) 予備パターン化された底部電極及び酸化障壁上に強誘電体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メモリを製造する方法
US20220139949A1 (en)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device containing composite word lines containing metal and silicid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reof
US11398497B2 (en)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device containing auxiliary support pillar structures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TWI819648B (zh) 積體電路結構以及記憶體元件的製造方法
US20230403852A1 (en)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TWI822047B (zh) 積體電路結構以及記憶體元件的製造方法
US20220246636A1 (en) Method of forming a stepped surface in a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device and structure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US20220223614A1 (en)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device with backside support pillar structure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the same
US20240121959A1 (en) Multi-tier memory device with different width central staircase regions in different vertical tier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the s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