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16283B - 成像透鏡系統 - Google Patents

成像透鏡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16283B
TWI816283B TW111102236D TW111102236D TWI816283B TW I816283 B TWI816283 B TW I816283B TW 111102236 D TW111102236 D TW 111102236D TW 111102236 D TW111102236 D TW 111102236D TW I816283 B TWI816283 B TW I81628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imaging
object side
concave
refractive pow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2236D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許宰赫
鄭有鎭
卞俊熙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62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628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087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with index gradi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more than six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2003/0093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 Cameras In General (AREA)
  • Measurement Of Optical Distance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成像透鏡系統。所述成像透鏡系統包括具有折射力的第一透鏡、具有折射力的第二透鏡、具有折射力的第三透鏡、具有折射力及凹的影像側表面的第四透鏡、具有折射力及凹的物體側表面的第五透鏡、具有折射力的第六透鏡、具有折射力的第七透鏡及具有折射力的第八透鏡。所述成像系統的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八透鏡自物體側至成像側依序佈置,並且在所述成像透鏡系統中,TTL/2ImgHT < 0.6,其中TTL是自所述第一透鏡的物體側表面至成像平面的距離,且2ImgHT是所述成像平面的對角線長度。

Description

成像透鏡系統
相關申請案的交叉參考
本申請案主張於2021年10月6日在韓國智慧財產局提出申請的韓國專利申請案第10-2021-0132143號的優先權的權益,所述申請案的全部揭露內容併入本案供參考用於所有目的。
以下說明是有關於一種。
可攜式電子裝置可包括捕捉影像或捕捉視訊的照相機模組。在實例中,作為非限制性實例,照相機模組可安裝於行動電話、筆記型電腦、遊戲機中。
照相機模組的解析度及成像透鏡系統的解析度可與感測器的尺寸及成像平面的尺寸成比例。在實例中,為實施具有高解析度的照相機模組及成像透鏡系統,可能需要具有相當大尺寸的感測器及成像平面。然而,由於照相機模組及成像透鏡系統的尺寸(或長度)與感測器及影像的尺寸成比例地增加,因此可能難以將此種具有高解析度的照相機模組及成像透鏡系統安裝於例如智慧型電話等薄電子裝置中。
上述資訊僅作為背景資訊提供,以幫助理解本揭露。關於上述任何內容是否可作為先前技術應用於本揭露,尚未做出確定,且未做出斷言。
提供此發明內容是為了以簡化形式介紹下文在實施方式中進一步闡述的一系列概念。此發明內容不旨在辨識所主張標的物的關鍵特徵或本質特徵,亦不旨在用於幫助確定所主張標的物的範圍。
在一般態樣中,一種成像系統包括: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具有凹的影像側表面的第四透鏡、具有凹的物體側表面的第五透鏡、第六透鏡、第七透鏡及第八透鏡,自物體側至成像側依序佈置,其中TTL/2ImgHT < 0.6,其中TTL是自所述第一透鏡的物體側表面至成像平面的距離,且2ImgHT是所述成像平面的對角線長度。
所述第三透鏡可包括凹的影像側表面。
所述第四透鏡可包括凸的物體側表面。
所述第六透鏡可包括凸的物體側表面。
所述第六透鏡可包括凹的影像側表面。
所述第七透鏡可包括凹的影像側表面。
所述第三透鏡可包括負折射力。
所述第四透鏡可包括正折射力。
在所述成像透鏡系統中,1.0 < f/f1 < 1.3,其中f是所述成像透鏡系統的焦距,且f1是所述第一透鏡的焦距。
在所述成像透鏡系統中,0.10毫米< f-L2IP < 0.30毫米,其中f是所述成像透鏡系統的焦距,且L2IP是自所述第二透鏡的物體側表面至所述成像平面的距離。
在一般態樣中,一種成像透鏡系統包括: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第六透鏡、第七透鏡及第八透鏡,自物體側至成像側依序佈置,其中0.10 < D12/D23 < 0.20,且0.50 < TTL/2ImgHT < 0.60,其中D12是自所述第一透鏡的影像側表面至所述第二透鏡的物體側表面的距離,D23是自所述第二透鏡的影像側表面至所述第三透鏡的物體側表面的距離,TTL是自所述第一透鏡的物體側表面至成像平面的距離,且2ImgHT是所述成像平面的對角線長度。
所述第七透鏡可包括凹的物體側表面。
所述第八透鏡可包括凸的影像側表面。
在所述成像透鏡系統中,2.60 < T1/T2 < 3.20,其中T1是所述第一透鏡在光軸的中心處的厚度,且T2是所述第二透鏡在所述光軸的所述中心處的厚度。
在所述成像透鏡系統中,1.0 < TTL/f < 1.20,其中f是所述成像透鏡系統的焦距。
在所述成像透鏡系統中,-3.5 < f2/f < 0,其中f是所述成像透鏡系統的焦距,且f2是所述第二透鏡的焦距。
藉由閱讀以下詳細說明、圖式及申請專利範圍,其他特徵及態樣將顯而易見。
提供以下詳細說明是為幫助讀者獲得對本文中所述方法、設備及/或系統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申請案的揭露內容之後,本文中所述方法、設備及/或系統的各種變化、潤飾及等效形式將顯而易見。舉例而言,本文中所述的操作順序僅為實例,且不限於本文中所述操作順序,而是如在理解本申請案的揭露內容之後將顯而易見,除必定以特定次序發生的操作以外,均可有所改變。此外,對在理解本申請案的揭露內容之後已知的特徵的描述可被省略,以增加清晰性及簡明性,注意特徵及其描述的省略亦不旨在承認其一般知識。
本文中描述的特徵可以不同的形式實施,並且不應被解釋為限於本文中描述的實例。確切而言,提供本文中描述的實例僅僅是為了示出實施本文中描述的方法、設備及/或系統的許多可能方式中的一些方式,所述方式在理解本申請案的揭露內容之後將顯而易見。
儘管本文中可能使用例如「第一(first)」、「第二(second)」及「第三(third)」等用語來闡述各種構件、組件、區、層或區段,然而該些構件、組件、區、層或區段不受該些用語限制。確切而言,該些用語僅用於區分各個構件、組件、區、層或區段。因此,在不背離實例的教示內容的條件下,在本文中所述實例中提及的第一構件、組件、區、層或區段亦可被稱為第二構件、組件、區、層或區段。
在說明書通篇中,當例如層、區或基板等元件被闡述為「位於」另一元件「上」、「連接至」或「耦合至」另一元件時,所述元件可直接「位於」所述另一元件「上」、直接「連接至」或直接「耦合至」所述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於其間的一或多個其他元件。反之,當元件被闡述為「直接位於」另一元件「上」、「直接連接至」或「直接耦合至」另一元件時,則可不存在介於其間的其他元件。
本文中使用的術語僅用於闡述特定實例的目的,而非用於限制本揭露。本文中所使用的單數形式「一(a/an)」及「所述(the)」旨在亦包括複數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外指出。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語「及/或」包括相關聯列出項中的任一項及任意二或更多項的任意組合。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語「包括」、「包含」及「具有」指明所陳述的特徵、數字、操作、元件、組件及/或其組合的存在,但不排除一或多個其他特徵、數字、操作、元件、組件及/或其組合的存在或添加。
此外,例如第一、第二、A、B、(a)、(b)等用語可在本文中用於描述組件。該些術語中的每一者不用於定義對應組件的本質、順序或次序,而僅用於將對應組件與其他組件區分開來。
除非另有定義,否則本文中所使用的全部用語(包括技術及科學用語)的含意與本揭露所屬技術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理解本申請案的揭露內容之後所通常理解的含意相同。例如在常用字典中所定義的用語等用語應被解釋為具有與其在相關技術的上下文及本申請案的揭露內容中的含意一致的含意,且除非本文中進行明確定義,否則不應將其解釋為具有理想化或過於正式的含意。
此外,在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中,當認為此描述將導致對示例性實施例的解釋模糊不清時,將省略在理解本申請案的揭露內容之後由此已知的結構或功能的詳細描述。
在下文中,將參照附圖詳細描述實例,並且圖式中相同的參考編號在通篇中指代相同的元件。
在一或多個實例中,成像透鏡系統可安裝於可攜式電子裝置中。
在一或多個實例中,第一透鏡指最靠近物體(或對象)的透鏡,且第八透鏡指最靠近成像平面(或影像感測器)的透鏡。在一或多個實例中,曲率半徑、厚度、總軌道長度(total track length,TTL)(自第一透鏡的物體側表面至成像平面的距離)、2ImgHT(成像平面的對角線長度)、IMG_HT(成像平面的對角線長度的一半)及焦距的單位以毫米(mm)表示。
透鏡的厚度、透鏡之間的間隙及TTL指透鏡或軌道沿著光軸的距離。另外,在對透鏡形狀的描述中,其中一個表面為凸的配置指示所述表面的近軸區是凸的,而其中一個表面為凹的配置指示所述表面的近軸區是凹的。因此,即使當描述透鏡的一個表面是凸的時,所述透鏡的邊緣或鄰近近軸區的區域亦可為凹的。類似地,即使當描述透鏡的一個表面是凹的時,所述透鏡的邊緣亦可為凸的。
在一或多個實例中描述的成像透鏡系統可被配置成安裝於可攜式電子裝置中。在實例中,作為非限制性實例,成像透鏡系統可安裝於智慧型電話、筆記型電腦、增強實境裝置、虛擬實境裝置(virtual reality,VR)、可攜式遊戲機等中。在一或多個實例中描述的成像透鏡系統的使用範圍及實例不限於上述電子裝置。在實例中,成像透鏡系統可提供狹窄的安裝空間,但可應用於希望達成高解析度成像的電子裝置。
根據第一實例的成像透鏡系統可包括多個透鏡。在實例中,成像透鏡系統可包括自物體側至成像側依序佈置的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第六透鏡、第七透鏡及第八透鏡。
在根據第一實例的成像透鏡系統中,成像透鏡系統的長度(自第一透鏡的物體側表面至成像平面的距離:TTL)及成像平面的對角線長度(2ImgHT)可形成預定的條件表達式。在實例中,根據第一實例的成像透鏡系統可滿足條件表達式TTL/2ImgHT<0.6。另外,根據第一實例的成像透鏡系統可包括其一個表面為凹的二或更多個透鏡。在實例中,根據第一實例的成像透鏡系統可包括具有凹的影像側表面的第四透鏡及具有凹的物體側表面的第五透鏡。
根據第二實例的成像透鏡系統可包括多個透鏡。在實例中,成像透鏡系統可包括自物體側至成像側依序佈置的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第六透鏡、第七透鏡及第八透鏡。
根據第二實例的成像透鏡系統可在透鏡之間的間隙比中形成預定的數值關係。在實例中,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之間的氣隙(自第一透鏡的影像側表面至第二透鏡的物體側表面的距離:D12)可短於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之間的氣隙(自第二透鏡的影像側表面至第三透鏡的物體側表面的距離:D23)。作為另一實例,D12及D23可滿足條件表達式0.10 < D12/D23 < 0.20。
另外,在根據第二實例的成像透鏡系統中,成像透鏡系統的長度(自第一透鏡的物體側表面至成像平面的距離:TTL)及成像平面的對角線長度(2ImgHT)可形成預定的條件表達式。在實例中,根據第二實例的成像透鏡系統可滿足條件表達式0.50 < TTL/2ImgHT< 0.60。
根據一或多個實例的成像透鏡系統可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中的一或多者: 30 < V1-V2 3.15 < Nd2+Nd3 1.0 < TTL/f < 1.2 -0.1毫米< f-L2IP 1.0 < f/f1 < 1.3 -3.5 < f2/f < 0 0 < D12/f < 0.04 0.30 < R1/f < 0.40 f/f2+f/f3 < -0.2
在上述條件表達式中,V1是第一透鏡的阿貝數,V2是第二透鏡的阿貝數,Nd2是第二透鏡的折射率,Nd3是第三透鏡的折射率,f是成像透鏡系統的焦距,f1是第一透鏡的焦距,f2是第二透鏡的焦距,f3是第三透鏡的焦距,TTL是自第一透鏡的物體側表面至成像平面的距離,L2IP是自第二透鏡的物體側表面至成像平面的距離,D12是自第一透鏡的影像側表面至第二透鏡的物體側表面的距離,且R1是第一透鏡的物體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成像透鏡系統可以更有限的形式滿足上述條件表達式中的一些條件表達式,如下所示: 30 < V1-V2 < 40 3.15 < Nd2+Nd3 < 4.0 0.10毫米< f-L2IP < 0.30毫米 -0.60 < f/f2+f/f3 < -0.20
根據一或多個實例的成像透鏡系統可進一步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中的一或多者: 0.13 < BFL/(IMG HT) < 0.15 0.20 < D12/D45 < 0.40 2.60 < T1/T2 < 3.20
在上述條件表達式中,BFL是自第八透鏡的影像側表面至成像平面的距離,D45是自第四透鏡的影像側表面至第五透鏡的物體側表面的距離,T1是第一透鏡在光軸的中心處的厚度,且T2是第二透鏡在光軸的中心處的厚度。
必要時,根據一或多個實例的成像透鏡系統可包括具有以下特性的一或多個透鏡。
在實例中,根據第一實例的成像透鏡系統可包括根據以下特性的第一透鏡至第八透鏡中的一者。作為另一實例,根據第二實例的成像透鏡系統可包括根據以下特性的第一透鏡至第八透鏡中的二或更多者。根據上述實例的成像透鏡系統可能未必包括根據以下特性的透鏡。在下文中,將描述第一透鏡至第八透鏡的特性。
第一透鏡可具有折射力。在實例中,第一透鏡可具有正折射力。第一透鏡可包括球面表面或非球面表面。在實例中,第一透鏡的兩個表面可為非球面的。第一透鏡可由具有高透光率及優異可加工性的材料形成。在實例中,第一透鏡可由塑膠材料或玻璃材料形成。第一透鏡可被配置成具有預定的折射率。在實例中,第一透鏡的折射率可小於1.6。作為具體實例,第一透鏡的折射率可大於1.52並且小於1.57。第一透鏡可具有預定的阿貝數。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的阿貝數可小於60。作為具體實例,第一透鏡的阿貝數可大於53且小於58。
第二透鏡可具有折射力。在實例中,第二透鏡可具有負折射力。第二透鏡可包括球面表面或非球面表面。在實例中,第二透鏡的兩個表面可為非球面的。第二透鏡可由具有高透光率及優異可加工性的材料形成。在實例中,第二透鏡可由塑膠材料或玻璃材料形成。第二透鏡可被配置成具有預定的折射率。在實例中,第二透鏡的折射率可大於1.6。作為具體實例,第二透鏡的折射率可大於1.65且小於1.69。第二透鏡可具有預定的阿貝數。在實例中,第二透鏡的阿貝數可小於30。作為具體實例,第二透鏡的阿貝數可大於16且小於23。
第三透鏡可具有折射力。在實例中,第三透鏡可具有正折射力或負折射力。第三透鏡可具有其一個表面為凹的形狀。在實例中,第三透鏡可具有凹的影像側表面。第三透鏡可包括球面表面或非球面表面。在實例中,第三透鏡的兩個表面可為非球面的。第三透鏡可由具有高透光率及優異可加工性的材料形成。在實例中,第三透鏡可由塑膠材料或玻璃材料形成。第三透鏡可被配置成具有預定的折射率。在實例中,第三透鏡的折射率可大於1.5且小於1.7。第三透鏡的折射率可與第四透鏡的折射率相關。在實例中,當第四透鏡的折射率小於1.6時,第三透鏡的折射率可大於1.6。作為另一實例,當第四透鏡的折射率大於1.6時,第三透鏡的折射率可小於1.6。在前一種情況下,第三透鏡的折射率可為1.63至1.68,而在後一種情況下,第三透鏡的折射率可為1.52至1.56。
第四透鏡可具有折射力。在實例中,第四透鏡可具有正折射力。第四透鏡可具有其一個表面為凸的形狀。舉例而言,第四透鏡可具有凸的物體側表面。第四透鏡可包括球面表面或非球面表面。舉例而言,第四透鏡的兩個表面可為非球面的。第四透鏡可由具有高透光率及優異可加工性的材料形成。在實例中,第四透鏡可由塑膠材料或玻璃材料形成。第四透鏡可被配置成具有預定的折射率。在實例中,第四透鏡的折射率可大於1.5且小於1.7。
第五透鏡可具有折射力。在實例中,第五透鏡可具有正折射力或負折射力。第五透鏡可具有其一個表面為凹的形狀。在實例中,第五透鏡可具有凹的物體側表面。第五透鏡可包括球面表面或非球面表面。在實例中,第五透鏡的兩個表面可為非球面的。第五透鏡可由具有高透光率及優異可加工性的材料形成。在實例中,第五透鏡可由塑膠材料或玻璃材料形成。第五透鏡可被配置成具有預定的折射率。在實例中,第五透鏡的折射率可大於1.5。作為具體實例,第五透鏡的折射率可大於1.54並且小於1.64。第五透鏡可具有預定的阿貝數。在實例中,第五透鏡的阿貝數可小於60。作為具體實例,第五透鏡的阿貝數可大於20且小於60。
第六透鏡可具有折射力。在實例中,第六透鏡可具有正折射力或負折射力。第六透鏡可具有其一個表面為凸的形狀。在實例中,第六透鏡可具有凸的物體側表面。第六透鏡可具有其一個表面為凹的形狀。在實例中,第六透鏡可具有凹的影像側表面。第六透鏡可包括球面表面或非球面表面。在實例中,第六透鏡的兩個表面可為非球面的。拐點可形成於第六透鏡的一個或兩個表面上。在實例中,拐點可形成於第六透鏡的物體側表面及影像側表面上。此外,可在第六透鏡的一個或兩個表面上一起形成凹的形狀及凸的形狀。在實例中,光軸部分可在第六透鏡的物體側表面上為凸的,並且光軸的周邊部分可在第六透鏡的物體側表面上為凹的。作為另一實例,光軸部分可在第六透鏡的影像側表面上為凹的,並且光軸的周邊部分可在第六透鏡的影像側表面上為凸的。作為另一實例,光軸部分可在第六透鏡的物體側表面上為凹的,並且光軸的周邊部分可在第六透鏡的物體側表面上為凸的。作為另一實例,光軸部分可在第六透鏡的影像側表面上為凸的,並且光軸的周邊部分可在第六透鏡的影像側表面上為凹的。第六透鏡可由具有高透光率及優異可加工性的材料形成。在實例中,第六透鏡可由塑膠材料或玻璃材料形成。第六透鏡可被配置成具有預定的折射率。在實例中,第六透鏡的折射率可小於1.7。作為具體實例,第六透鏡的折射率可大於1.56並且小於1.70。第六透鏡可具有預定的阿貝數。在實例中,第六透鏡的阿貝數可小於40。作為具體實例,第六透鏡的阿貝數可大於20且小於40。
第七透鏡可具有折射力。在實例中,第七透鏡可具有正折射力。第七透鏡可具有其一個表面為凹的形狀。在實例中,第七透鏡可具有凹的物體側表面。作為另一實例,第七透鏡可具有凹的影像側表面。第七透鏡可包括球面表面或非球面表面。在實例中,第七透鏡的兩個表面可為非球面的。拐點可形成於第七透鏡的一個或兩個表面上。在實例中,拐點可形成於第七透鏡的物體側表面及影像側表面上。此外,可在第七透鏡的一個或兩個表面上一起形成凹的形狀及凸的形狀。在實例中,光軸部分可在第七透鏡的物體側表面上為凸的,並且光軸的周邊部分可在第七透鏡的物體側表面上為凹的。作為另一實例,光軸部分可在第七透鏡的影像側表面上為凹的,並且光軸的周邊部分可在第七透鏡的影像側表面上為凸的。然而,第七透鏡的物體側表面的形狀及影像側表面的形狀不限於上述形狀。在實例中,第七透鏡的物體側表面及影像側表面可形成為與上述形狀相反。第七透鏡可由具有高透光率及優異可加工性的材料形成。在實例中,第七透鏡可由塑膠材料或玻璃材料形成。第七透鏡可被配置成具有預定的折射率。舉例而言,第七透鏡的折射率可小於1.6。作為具體實例,第七透鏡的折射率可大於1.52並且小於1.57。第七透鏡可具有預定的阿貝數。在實例中,第七透鏡的阿貝數可小於60。作為具體實例,第七透鏡的阿貝數可大於53且小於58。
第八透鏡可具有折射力。在實例中,第八透鏡可具有正折射力或負折射力。第八透鏡可具有其一個表面為凸的形狀。在實例中,第八透鏡可具有凸的影像側表面。第八透鏡可包括球面表面或非球面表面。在實例中,第八透鏡的兩個表面可為非球面的。拐點可形成於第八透鏡的一個或兩個表面上。在實例中,拐點可形成於第八透鏡的物體側表面及影像側表面上。此外,可在第八透鏡的一個或兩個表面上一起形成凹的形狀及凸的形狀。在實例中,光軸部分可在第八透鏡的物體側表面上為凹的,並且光軸的周邊部分可在第八透鏡的物體側表面上為凹的。作為另一實例,光軸部分可在第八透鏡的影像側表面上為凹的,並且光軸的周邊部分可在第八透鏡的影像側表面上為凸的。作為另一實例,光軸部分可在第八透鏡的影像側表面上為凸的,並且光軸的周邊部分可在第八透鏡的影像側表面上為凹的。第八透鏡可由具有高透光率及優異可加工性的材料形成。舉例而言,第八透鏡可由塑膠材料或玻璃材料形成。第八透鏡可被配置成具有預定的折射率。在實例中,第八透鏡的折射率可小於1.6。作為具體實例,第八透鏡的折射率可大於1.52並且小於1.57。第八透鏡可具有預定的阿貝數。在實例中,第八透鏡的阿貝數可小於60。作為具體實例,第八透鏡的阿貝數可大於53且小於58。
如上所述,第一透鏡至第八透鏡可包括球面表面或非球面表面。當第一透鏡至第八透鏡包括非球面表面時,對應透鏡的非球面表面可由以下方程式1表示。 方程式1: +Ar 4+Br 6+Cr 8+Dr 10+Er 12+Fr 14+Gr 16+Hr 18+Jr 20
在方程式1中,c是對應透鏡的曲率半徑的倒數,k是圓錐常數,r是自非球面表面上的任意點至光軸的距離,A至J是非球面表面常數,且Z(或SAG)是自非球面表面上的某一點至對應非球面表面的頂點在光軸方向上的高度。
根據上述實例的成像透鏡系統可更包括光闌及濾光器。作為實例,成像透鏡系統可更包括設置於第一透鏡的物體側上或者設置於透鏡與透鏡之間的光闌。作為另一實例,成像透鏡系統可更包括設置於第八透鏡與成像平面之間的濾光器。光闌可被配置成調節在成像平面方向上入射的光的量,並且濾光器可被配置成阻擋特定波長的光。作為參考,在一或多個實例中描述的濾光器可被配置成阻擋紅外線,但要被濾光器阻擋的波長的光不限於紅外線。
在下文中,將參照圖式描述成像透鏡系統的具體實施例。
首先,將參照圖1描述根據第一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
成像透鏡系統100可包括第一透鏡110、第二透鏡120、第三透鏡130、第四透鏡140、第五透鏡150、第六透鏡160、第七透鏡170及第八透鏡180。
第一透鏡110可具有正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凸的物體側表面及凹的影像側表面。第二透鏡120可具有負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凸的物體側表面及凹的影像側表面。第三透鏡130可具有負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凸的物體側表面及凹的影像側表面。第四透鏡140可具有正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可具有凸的物體側表面及凹的影像側表面。第五透鏡150可具有負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凹的物體側表面及凸的影像側表面。第六透鏡160可具有負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凸的物體側表面及凹的影像側表面。另外,拐點可形成於第六透鏡160的物體側表面及影像側表面上。第七透鏡170可具有正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凸的物體側表面及凹的影像側表面。此外,拐點可形成於第七透鏡170的物體側表面及影像側表面上。第八透鏡180可具有負折射力,並且具有凹的物體側表面及凹的影像側表面。另外,拐點可形成於第八透鏡180的物體側表面及影像側表面上。
成像透鏡系統100可更包括濾光器IF及成像平面IP。濾光器IF可設置於第八透鏡180與成像平面IP之間。成像平面IP可形成於其中由自第一透鏡110入射至第八透鏡180的光形成影像的位置中。在實例中,成像平面IP可形成於照相機模組的影像感測器IS的一個表面上或者影像感測器IS的內部。
如上所述配置的成像透鏡系統100可表現出像差特性,如圖2所示。表1及表2示出根據本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的透鏡特性及非球面值。 表1:
表面編號 組件 曲率半徑 厚度/距離 折射率 阿貝數
S1 第一透鏡 2.0523 0.776 1.546 56.1
S2    5.8717 0.047      
S3 第二透鏡 6.5539 0.260 1.679 19.2
S4    4.0199 0.337      
S5 第三透鏡 6.0343 0.300 1.667 20.4
S6    4.7699 0.201      
S7 第四透鏡 9.8754 0.360 1.546 56.1
S8    11744.584 0.104      
S9 第五透鏡 -7.0192 0.300 1.570 37.4
S10    -8.5085 0.317      
S11 第六透鏡 7.9018 0.400 1.644 23.5
S12    6.4613 0.606      
S13 第七透鏡 4.4622 0.552 1.546 56.1
S14    23.2642 1.041      
S15 第八透鏡 -8.3725 0.500 1.537 55.7
S16    3.7756 0.100      
S17 濾光器 無窮大 0.110 1.518 64.2
S18    無窮大 0.665      
S19 成像平面 無窮大 -0.025      
表2:
表面編號 S1 S2 S3 S4 S5 S6 S7 S8
K 8.20E-04 -7.38E+00 2.12E+00 1.04E+00 -1.00E+00 -4.74E+01 -3.72E+00 -7.08E+00
A -4.91E-02 1.66E-01 3.77E-02 1.71E-01 2.31E-01 -1.85E-01 3.79E-02 3.24E-02
B 2.34E-01 -1.92E+00 -7.57E-01 -1.89E+00 -3.03E+00 1.86E+00 -4.85E-01 -1.22E-01
C -4.75E-01 1.05E+01 4.23E+00 1.24E+01 1.99E+01 -1.10E+01 1.97E+00 1.01E-01
D -1.82E-01 -3.60E+01 -1.39E+01 -5.18E+01 -8.37E+01 4.10E+01 -5.14E+00 1.20E-01
E 3.36E+00 8.46E+01 3.11E+01 1.49E+02 2.40E+02 -1.04E+02 9.07E+00 -4.14E-01
F -8.90E+00 -1.41E+02 -4.91E+01 -3.05E+02 -4.87E+02 1.85E+02 -1.13E+01 5.24E-01
G 1.33E+01 1.70E+02 5.61E+01 4.55E+02 7.12E+02 -2.39E+02 1.01E+01 -4.00E-01
H -1.31E+01 -1.50E+02 -4.68E+01 -4.99E+02 -7.60E+02 2.24E+02 -6.55E+00 2.04E-01
J 8.93E+00 9.69E+01 2.83E+01 4.03E+02 5.91E+02 -1.53E+02 3.08E+00 -7.17E-02
表面編號 S9 S10 S11 S12 S13 S14 S15 S16
K 3.04E+00 -6.51E+00 -2.77E+00 -1.00E+00 -6.50E-01 -2.43E+00 2.31E+00 -1.00E+00
A 8.71E-02 5.70E-02 -5.13E-02 -7.09E-02 -3.64E-02 -2.95E-03 -8.17E-02 -9.11E-02
B -1.59E-01 -1.82E-01 5.91E-02 5.32E-02 -7.22E-03 -2.01E-02 4.04E-02 4.22E-02
C 5.42E-03 3.95E-01 -1.26E-01 -4.77E-02 2.30E-02 2.73E-02 -1.40E-02 -1.53E-02
D 4.53E-01 -7.75E-01 1.78E-01 3.23E-02 -2.51E-02 -2.27E-02 3.46E-03 3.98E-03
E -8.84E-01 1.21E+00 -1.68E-01 -1.47E-02 1.55E-02 1.18E-02 -5.97E-04 -7.47E-04
F 9.19E-01 -1.39E+00 1.07E-01 4.07E-03 -6.23E-03 -4.10E-03 7.47E-05 1.02E-04
G -6.10E-01 1.16E+00 -4.52E-02 -4.31E-04 1.71E-03 9.94E-04 -7.12E-06 -1.03E-05
H 2.71E-01 -6.98E-01 1.14E-02 -1.27E-04 -3.29E-04 -1.72E-04 5.43E-07 7.64E-07
J -8.09E-02 3.04E-01 -8.85E-04 6.43E-05 4.46E-05 2.13E-05 -3.37E-08 -4.20E-08
將參照圖3描述根據一或多個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
成像透鏡系統200可包括自物體側至成像側佈置的第一透鏡210、第二透鏡220、第三透鏡230、第四透鏡240、第五透鏡250、第六透鏡260、第七透鏡270及第八透鏡280。
第一透鏡210可具有正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凸的物體側表面及凹的影像側表面。第二透鏡220可具有負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凸的物體側表面及凹的影像側表面。第三透鏡230可具有負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凸的物體側表面及凹的影像側表面。第四透鏡240可具有正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凸的物體側表面及凹的影像側表面。第五透鏡250可具有負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凹的物體側表面及凸的影像側表面。第六透鏡260可具有正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凸的物體側表面及凹的影像側表面。另外,拐點可形成於第六透鏡260的物體側表面及影像側表面上。第七透鏡270可具有正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凸的物體側表面及凹的影像側表面。另外,拐點可形成於第七透鏡270的物體側表面及影像側表面上。第八透鏡280可具有負折射力,並且具有凹的物體側表面及凹的影像側表面。此外,拐點可形成於第八透鏡280的物體側表面及影像側表面上。
成像透鏡系統200可更包括濾光器IF及成像平面IP。濾光器IF可設置於第八透鏡280與成像平面IP之間。成像平面IP可形成於其中由自第一透鏡210入射至第八透鏡280的光形成影像的位置中。在實例中,成像平面IP可形成於照相機模組的影像感測器IS的一個表面上或者影像感測器IS的內部。
如上所述配置的成像透鏡系統200可表現出像差特性,如圖4所示。表3及表4示出根據本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的透鏡特性及非球面值。 表3:
表面編號 組件 曲率半徑 厚度/距離 折射率 阿貝數
S1 第一透鏡 2.1165 0.757 1.547 56.1
S2    6.0113 0.056      
S3 第二透鏡 5.7730 0.277 1.679 19.2
S4    3.8057 0.360      
S5 第三透鏡 6.4736 0.261 1.646 23.5
S6    5.5261 0.292      
S7 第四透鏡 8.0168 0.333 1.547 56.1
S8    10.6134 0.153      
S9 第五透鏡 -6.0424 0.312 1.547 56.1
S10    -6.4032 0.267      
S11 第六透鏡 9.0889 0.296 1.571 37.4
S12    10.6365 0.611      
S13 第七透鏡 3.8681 0.481 1.547 56.1
S14    12.7805 1.101      
S15 第八透鏡 -9.5533 0.380 1.537 55.7
S16    3.5341 0.423      
S17 濾光器 無窮大 0.110 1.519 64.2
S18    無窮大 0.512      
S19 成像平面 無窮大 -0.022      
表4:
表面編號 S1 S2 S3 S4 S5 S6 S7 S8
K -1.53E-03 -2.68E+00 3.34E-01 5.79E-01 -1.00E+00 -1.00E+00 4.24E+00 -6.83E+00
A 1.85E-03 4.05E-02 -1.14E-01 2.76E-02 1.31E-01 -1.34E-01 -5.01E-02 -6.20E-02
B -5.70E-02 -7.11E-01 7.64E-01 -2.51E-01 -1.93E+00 8.90E-01 2.89E-02 1.88E-01
C 3.79E-01 3.75E+00 -4.62E+00 5.42E-01 1.29E+01 -5.09E+00 -8.61E-02 -6.96E-01
D -1.29E+00 -1.25E+01 1.88E+01 5.82E+00 -5.57E+01 1.91E+01 1.42E-01 1.58E+00
E 2.87E+00 2.89E+01 -5.12E+01 -4.98E+01 1.63E+02 -4.95E+01 -6.00E-02 -2.39E+00
F -4.54E+00 -4.86E+01 9.73E+01 1.95E+02 -3.37E+02 9.08E+01 -2.60E-01 2.51E+00
G 5.28E+00 5.99E+01 -1.32E+02 -4.77E+02 5.01E+02 -1.21E+02 6.37E-01 -1.88E+00
H -4.55E+00 -5.43E+01 1.31E+02 7.93E+02 -5.39E+02 1.17E+02 -7.57E-01 1.02E+00
J 2.89E+00 3.60E+01 -9.49E+01 -9.19E+02 4.20E+02 -8.32E+01 5.66E-01 -3.97E-01
表面編號 S9 S10 S11 S12 S13 S14 S15 S16
K -3.55E-03 -1.04E-01 -1.73E+00 -9.79E-01 -1.32E-01 1.84E-01 2.30E+00 -1.00E+00
A 2.61E-02 2.36E-02 -2.61E-02 -6.73E-02 -3.46E-02 -2.84E-03 -1.22E-01 -1.30E-01
B -1.39E-01 -1.06E-01 -1.03E-01 -4.45E-03 -2.06E-02 -2.50E-02 5.61E-02 6.35E-02
C 5.96E-01 3.18E-01 3.14E-01 7.40E-02 2.42E-02 1.83E-02 -1.84E-02 -2.43E-02
D -1.72E+00 -6.81E-01 -5.27E-01 -1.12E-01 -1.33E-02 -5.98E-03 5.02E-03 6.87E-03
E 3.27E+00 9.95E-01 5.73E-01 9.40E-02 2.48E-03 -8.68E-04 -1.07E-03 -1.40E-03
F -4.20E+00 -1.01E+00 -4.33E-01 -5.07E-02 9.69E-04 1.58E-03 1.70E-04 2.03E-04
G 3.78E+00 7.27E-01 2.36E-01 1.84E-02 -7.51E-04 -6.77E-04 -1.97E-05 -2.13E-05
H -2.42E+00 -3.80E-01 -9.44E-02 -4.51E-03 2.33E-04 1.65E-04 1.67E-06 1.60E-06
J 1.11E+00 1.45E-01 2.78E-02 7.31E-04 -4.40E-05 -2.64E-05 -1.03E-07 -8.61E-08
將參照圖5描述根據第三實例的成像透鏡系統。
成像透鏡系統300可包括自物體側至成像側佈置的第一透鏡310、第二透鏡320、第三透鏡330、第四透鏡340、第五透鏡350、第六透鏡360、第七透鏡370及第八透鏡380。
第一透鏡310可具有正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凸的物體側表面及凹的影像側表面。第二透鏡320可具有負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凸的物體側表面及凹的影像側表面。第三透鏡330可具有正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凸的物體側表面及凸的影像側表面。第四透鏡340可具有正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凹的物體側表面及凸的影像側表面。第五透鏡350可具有負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凹的物體側表面及凸的影像側表面。第六透鏡360可具有負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凹的物體側表面及凸的影像側表面。另外,拐點可形成於第六透鏡360的物體側表面及影像側表面上。第七透鏡370可具有正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凹的物體側表面及凸的影像側表面。此外,拐點可形成於第七透鏡370的物體側表面及影像側表面上。第八透鏡380可具有正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凹的物體側表面及凸的影像側表面。另外,拐點可形成於第八透鏡380的物體側表面及影像側表面上。
成像透鏡系統300可更包括濾光器IF及成像平面IP。濾光器IF可設置於第八透鏡380與成像平面IP之間。成像平面IP可形成於其中由自第一透鏡310入射至第八透鏡380的光形成影像的位置中。在實例中,成像平面IP可形成於照相機模組的影像感測器IS的一個表面上或者影像感測器IS的內部。
如上所述配置的成像透鏡系統300可表現出像差特性,如圖6所示。表5及表6示出根據本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的透鏡特性及非球面值。 表5:
表面編號 組件 曲率半徑 厚度/距離 折射率 阿貝數
S1 第一透鏡 2.1352 0.714 1.547 56.1
S2    6.1028 0.041      
S3 第二透鏡 4.2164 0.240 1.679 19.2
S4    2.8683 0.396      
S5 第三透鏡 17.7396 0.320 1.537 55.7
S6    -32.7256 0.375      
S7 第四透鏡 -7.1886 0.270 1.620 26.0
S8    -6.2629 0.172      
S9 第五透鏡 -6.1739 0.255 1.620 26.0
S10    -6.7869 0.207      
S11 第六透鏡 -4.1360 0.338 1.571 37.4
S12    -6.4368 0.712      
S13 第七透鏡 -6.5149 0.480 1.547 56.1
S14    -6.1041 1.048      
S15 第八透鏡 -10.5774 0.38 1.5371 55.7103
S16    -10.6119 0.410635      
S17 濾光器 無窮大 0.110 1.519 64.2
S18    無窮大 0.512      
S19 成像平面 無窮大 -0.022      
[能6:
表面編號 S1 S2 S3 S4 S5 S6 S7 S8
K 5.09E-03 1.49E+00 1.39E+00 1.19E+00 1.41E+00 1.47E+00 1.67E+00 1.85E+00
A -6.15E-03 1.38E-02 -1.36E-03 -2.89E-03 -2.75E-02 -3.29E-02 -6.70E-04 -6.18E-02
B -8.87E-04 3.50E-03 1.98E-03 4.75E-05 -1.24E-03 -2.42E-03 9.03E-03 1.11E-03
C -3.14E-04 -9.12E-04 -2.84E-04 1.43E-04 3.10E-04 4.97E-04 2.60E-03 1.57E-03
D -1.45E-04 -1.34E-04 -1.10E-04 2.60E-06 -2.56E-05 1.38E-04 1.21E-04 -1.95E-04
E -4.64E-05 -1.53E-04 -5.80E-06 2.41E-05 -1.64E-04 5.60E-05 -6.66E-05 1.93E-04
F -2.27E-05 -7.29E-05 1.55E-05 -4.72E-06 -1.06E-04 1.73E-05 -7.05E-05 1.47E-04
G -2.50E-05 8.35E-01 1.43E-01 3.08E-01 9.90E+01 4.96E+01 9.46E+00 -8.43E+00
H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J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表面編號 S9 S10 S11 S12 S13 S14 S15 S16
K 8.51E-01 -5.03E-01 2.07E+00 2.39E+00 3.16E+00 3.38E+00 4.55E+00 4.76E+00
A -7.48E-03 7.85E-03 -1.01E-01 1.03E-01 2.61E-01 -4.64E-02 -1.09E-01 2.90E-01
B 7.81E-04 -1.58E-03 -1.82E-02 -4.96E-03 -6.00E-02 -7.99E-02 1.02E-01 -1.72E-02
C 1.18E-03 1.20E-04 5.27E-04 -1.63E-03 3.81E-03 1.33E-02 4.51E-02 1.73E-02
D -5.82E-04 6.71E-05 -8.07E-05 -1.51E-03 4.85E-04 8.99E-03 4.16E-02 8.80E-04
E 8.66E-05 4.29E-04 1.32E-04 -2.78E-05 -1.97E-04 2.11E-03 1.03E-02 2.95E-02
F 4.05E-05 3.79E-04 -5.02E-05 1.91E-04 -1.51E-03 -2.10E-03 2.26E-03 6.79E-03
G 8.47E-05 1.02E-04 -3.42E+00 6.97E-02 2.79E-01 1.41E-01 2.11E+00 1.21E+00
H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J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將參照圖7描述根據第四實例的成像透鏡系統。
成像透鏡系統400可包括自物體側至成像側佈置的第一透鏡410、第二透鏡420、第三透鏡430、第四透鏡440、第五透鏡450、第六透鏡460、第七透鏡470及第八透鏡480。
第一透鏡410可具有正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凸的物體側表面及凹的影像側表面。第二透鏡420可具有負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凸的物體側表面及凹的影像側表面。第三透鏡430可具有正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凸的物體側表面及凹的影像側表面。第四透鏡440可具有正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凹的物體側表面及凸的影像側表面。第五透鏡450可具有正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凹的物體側表面及凸的影像側表面。第六透鏡460可具有負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凹的物體側表面及凸的影像側表面。另外,拐點可形成於第六透鏡460的物體側表面及影像側表面上。第七透鏡470可具有正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凹的物體側表面及凸的影像側表面。另外,拐點可形成於第七透鏡470的物體側表面及影像側表面上。第八透鏡480可具有正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凹的物體側表面及凸的影像側表面。另外,拐點可形成於第八透鏡480的物體側表面及影像側表面上。
成像透鏡系統400可更包括濾光器IF及成像平面IP。濾光器IF可設置於第八透鏡480與成像平面IP之間。成像平面IP可形成於其中由自第一透鏡410入射至第八透鏡480的光形成影像的位置中。在實例中,成像平面IP可形成於照相機模組的影像感測器IS的一個表面上或者影像感測器IS的內部。
如上所述配置的成像透鏡系統400可表現出像差特性,如圖8所示。表7及表8示出根據本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的透鏡特性及非球面值。 表7:
表面編號 組件 曲率半徑 厚度/距離 折射率 阿貝數
S1 第一透鏡 2.4271 0.878 1.547 56.1
S2    8.3768 0.075      
S3 第二透鏡 6.4127 0.326 1.679 19.2
S4    3.5296 0.421      
S5 第三透鏡 20.7603 0.296 1.646 23.5
S6    34.6610 0.312      
S7 第四透鏡 -12.9322 0.395 1.547 56.1
S8    -5.5290 0.170      
S9 第五透鏡 -10.2572 0.342 1.547 56.1
S10    -9.3737 0.368      
S11 第六透鏡 -4.7181 0.386 1.571 37.4
S12    -8.2147 0.644      
S13 第七透鏡 -7.5464 0.564 1.547 56.1
S14    -7.2257 1.253      
S15 第八透鏡 -11.9467 0.433865 1.5371 55.7103
S16    -11.8586 0.532117      
S17 濾光器 無窮大 0.110 1.519 64.2
S18    無窮大 0.503      
S19 成像平面 無窮大 -0.013      
表8:
表面編號 S1 S2 S3 S4 S5 S6 S7 S8
K 1.75E+00 1.65E+00 1.59E+00 1.39E+00 1.48E+00 1.61E+00 1.78E+00 2.26E+00
A 4.20E-03 4.68E-03 -1.30E-03 -5.52E-03 -1.09E-02 -9.79E-03 -5.61E-03 6.66E-02
B 3.41E-04 2.08E-03 1.77E-03 -9.20E-05 -4.06E-03 -2.22E-03 -3.28E-04 1.37E-01
C 2.33E-04 -1.22E-04 -7.48E-05 -1.16E-05 -1.96E-03 -2.41E-04 1.36E-04 6.28E-02
D 8.78E-05 -1.46E-04 -8.37E-05 -3.85E-05 -1.10E-03 1.95E-04 -2.49E-06 2.35E-02
E -8.93E-05 -9.29E-05 -2.68E-05 -4.19E-05 -5.52E-04 1.66E-04 2.46E-05 5.58E-03
F -7.83E-06 -1.82E-06 1.28E-05 -4.93E-05 -2.02E-04 2.66E-05 1.02E-05 1.20E-04
G -3.03E-03 -3.92E+00 4.35E-01 6.67E-01 9.86E+01 9.76E+01 -2.77E+00 -6.65E+00
H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J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表面編號 S9 S10 S11 S12 S13 S14 S15 S16
K 2.09E+00 2.18E+00 2.38E+00 2.77E+00 3.53E+00 3.81E+00 5.25E+00 5.52E+00
A 3.09E-03 -3.13E-02 -1.23E-01 1.10E-01 2.02E-01 1.21E-02 -2.10E-02 3.83E-01
B 6.20E-03 5.14E-03 -1.96E-02 -4.88E-03 -2.92E-02 -1.05E-01 2.02E-01 4.42E-02
C 1.84E-04 -1.03E-03 3.21E-05 3.97E-03 2.76E-03 1.08E-02 3.76E-03 -5.16E-02
D 2.71E-04 -3.74E-05 4.49E-04 -1.90E-03 1.84E-03 1.02E-02 8.93E-03 -3.76E-02
E -9.55E-05 2.11E-04 -6.54E-05 -3.74E-04 -8.95E-04 9.99E-04 1.07E-02 3.48E-02
F -8.40E-05 -1.69E-05 -5.93E-05 3.05E-05 4.84E-04 1.98E-04 1.88E-03 1.60E-02
G -1.60E+00 5.89E-01 -8.84E-01 -3.20E-02 -9.26E-02 4.87E-01 2.32E+00 2.21E+00
H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J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將參照圖9描述根據第五實例的成像透鏡系統。
成像透鏡系統500可包括自物體側至成像側佈置的第一透鏡510、第二透鏡520、第三透鏡530、第四透鏡540、第五透鏡550、第六透鏡560、第七透鏡570及第八透鏡580。
第一透鏡510可具有正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凸的物體側表面及凹的影像側表面。第二透鏡520可具有負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凸的物體側表面及凹的影像側表面。第三透鏡530可具有正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凸的物體側表面及凹的影像側表面。第四透鏡540可具有正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凹的物體側表面及凸的影像側表面。第五透鏡550可具有正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凹的物體側表面及凸的影像側表面。第六透鏡560可具有負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凹的物體側表面及凸的影像側表面。另外,拐點可形成於第六透鏡560的物體側表面及影像側表面上。第七透鏡570可具有正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凹的物體側表面及凸的影像側表面。此外,拐點可形成於第七透鏡570的物體側表面及影像側表面上。第八透鏡580可具有正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凹的物體側表面及凸的影像側表面。此外,拐點可形成於第八透鏡580的物體側表面及影像側表面上。
成像透鏡系統500可更包括濾光器IF及成像平面IP。濾光器IF可設置於第八透鏡580與成像平面IP之間。成像平面IP可形成於其中由自第一透鏡510入射至第八透鏡580的光形成影像的位置中。在實例中,成像平面IP可形成於照相機模組的影像感測器IS的一個表面上或者影像感測器IS的內部。
如上所述配置的成像透鏡系統500可表現出像差特性,如圖10所示。表9及表10示出根據本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的透鏡特性及非球面值。 表9:
表面編號 組件 曲率半徑 厚度/距離 折射率 阿貝數
S1 第一透鏡 2.4140 0.890 1.547 56.1
S2    7.3812 0.068      
S3 第二透鏡 6.4557 0.309 1.679 19.2
S4    3.4646 0.372      
S5 第三透鏡 16.8714 0.342 1.668 20.4
S6    36.2238 0.240      
S7 第四透鏡 -12.0995 0.415 1.547 56.1
S8    -4.9472 0.116      
S9 第五透鏡 -10.2899 0.348 1.571 37.4
S10    -8.5341 0.348      
S11 第六透鏡 -4.8705 0.464 1.646 23.5
S12    -16.9853 0.704      
S13 第七透鏡 -8.6209 0.638 1.547 56.1
S14    -6.5282 1.241      
S15 第八透鏡 -13.6747 0.58 1.5371 55.7103
S16    -12.5855 0.340438      
S17 濾光器 無窮大 0.110 1.519 64.2
S18    無窮大 0.509      
S19 成像平面 無窮大 -0.019      
表10:
表面編號 S1 S2 S3 S4 S5 S6 S7 S8
K 1.75E+00 1.67E+00 1.64E+00 1.42E+00 1.54E+00 1.66E+00 1.89E+00 2.44E+00
A 4.83E-03 4.29E-03 -1.24E-03 -5.76E-03 -1.16E-02 -1.02E-02 -4.96E-03 7.16E-02
B 4.96E-04 2.13E-03 2.09E-03 -4.43E-04 -4.42E-03 -2.58E-03 -2.30E-03 1.45E-01
C 3.37E-04 -2.82E-04 -3.88E-05 -4.01E-04 -1.83E-03 4.65E-04 1.35E-03 6.81E-02
D 2.04E-04 -1.71E-04 -8.61E-05 -2.44E-04 -1.45E-03 1.01E-04 -5.50E-04 2.43E-02
E 5.71E-05 -2.90E-04 -1.56E-04 -1.16E-04 -6.73E-04 2.37E-04 1.05E-04 5.62E-03
F -2.17E-05 -4.81E-05 -3.13E-05 1.24E-05 -2.17E-04 1.19E-04 -2.25E-04 -1.69E-06
G 2.60E-03 -7.08E+00 2.13E+00 1.05E+00 9.90E+01 -5.01E+01 -1.11E+00 -6.85E+00
H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J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表面編號 S9 S10 S11 S12 S13 S14 S15 S16
K 2.07E+00 2.15E+00 2.44E+00 3.08E+00 3.76E+00 4.08E+00 5.75E+00 6.04E+00
A 2.64E-03 -2.67E-02 -1.31E-01 1.11E-01 2.19E-01 -1.58E-02 1.12E-01 5.39E-01
B 6.87E-03 6.49E-04 -1.96E-02 2.97E-04 -4.07E-02 -1.22E-01 1.11E-01 -5.53E-02
C -1.35E-03 -7.91E-04 -7.12E-04 5.56E-03 8.23E-03 1.40E-02 -1.73E-03 7.62E-02
D 7.26E-05 -3.43E-04 4.27E-04 -1.88E-03 1.09E-03 3.94E-03 -1.81E-02 1.08E-01
E -4.76E-05 3.79E-04 2.07E-04 -1.57E-03 -1.81E-03 -5.70E-04 2.81E-03 -1.04E-01
F -1.16E-04 1.30E-04 2.29E-04 3.34E-05 -1.27E-03 1.03E-03 3.88E-03 -3.02E-02
G 6.07E-01 -5.09E+00 -2.75E+00 1.91E+01 -6.98E-01 -3.17E+00 2.02E+00 2.21E+00
H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J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將參照圖11描述根據第六實例的成像透鏡系統。
成像透鏡系統600可包括自物體側至成像側佈置的第一透鏡610、第二透鏡620、第三透鏡630、第四透鏡640、第五透鏡650、第六透鏡660、第七透鏡670及第八透鏡680。
第一透鏡610可具有正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凸的物體側表面及凹的影像側表面。第二透鏡620可具有負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凸的物體側表面及凹的影像側表面。第三透鏡630可具有正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凸的物體側表面及凹的影像側表面。第四透鏡640可具有正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凸的物體側表面及凹的影像側表面。第五透鏡650可具有負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凹的物體側表面及凸的影像側表面。第六透鏡660可具有負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凸的物體側表面及凹的影像側表面。此外,拐點可形成於第六透鏡660的物體側表面及影像側表面上。第七透鏡670可具有正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凸的物體側表面及凹的影像側表面。此外,拐點可形成於第七透鏡670的物體側表面及影像側表面上。第八透鏡680可具有負折射力,並且可具有凹的物體側表面及凹的影像側表面。此外,拐點可形成於第八透鏡680的物體側表面及影像側表面上。
成像透鏡系統600可更包括濾光器IF及成像平面IP。濾光器IF可設置於第八透鏡680與成像平面IP之間。成像平面IP可形成於其中由自第一透鏡610入射至第八透鏡680的光形成影像的位置中。舉例而言,成像平面IP可形成於照相機模組的影像感測器IS的一個表面上或者影像感測器IS的內部。
如上所述配置的成像透鏡系統600可表現出像差特性,如圖12所示。表11及表12示出根據本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系統的透鏡特性及非球面值。 表11:
表面編號 組件 曲率半徑 厚度/距離 折射率 阿貝數
S1 第一透鏡 2.0356 0.722 1.546 56.0
S2    5.3218 0.044      
S3 第二透鏡 5.3331 0.243 1.689 18.2
S4    3.4928 0.409      
S5 第三透鏡 5.6793 0.260 1.668 20.4
S6    5.6787 0.199      
S7 第四透鏡 10.2694 0.250 1.537 55.7
S8    17.9751 0.156      
S9 第五透鏡 -8.8879 0.250 1.571 37.4
S10    -9.0960 0.240      
S11 第六透鏡 7.8300 0.321 1.689 18.2
S12    6.2173 0.638      
S13 第七透鏡 4.1436 0.489 1.546 56.0
S14    15.1720 1.284      
S15 第八透鏡 -7.3811 0.487453 1.53714 55.7354
S16    4.2810 0.287924      
S17 濾光器 無窮大 0.110 1.519 64.2
S18    無窮大 0.500      
S19 成像平面 無窮大 -0.010      
表12:
表面編號 S1 S2 S3 S4 S5 S6 S7 S8
K -8.06E-04 -5.26E+00 1.96E+00 1.06E+00 1.14E-01 -2.45E+01 -6.36E+00 8.53E+01
A 1.62E-04 1.05E-02 1.84E-02 9.47E-03 3.45E-04 7.39E-04 -5.20E-03 -4.63E-03
B 3.05E-04 7.50E-04 1.37E-03 2.40E-04 1.09E-04 1.59E-03 -2.15E-03 -1.10E-03
C 1.63E-04 2.33E-05 1.54E-04 -1.02E-04 -1.86E-04 4.86E-04 -3.58E-04 -4.47E-04
D 7.58E-05 -4.95E-05 1.68E-05 -6.65E-05 -9.92E-05 2.08E-04 6.65E-05 -3.95E-05
E 3.33E-05 -1.41E-05 1.12E-05 -3.70E-05 -4.22E-05 8.12E-05 -2.28E-05 -2.43E-05
F 2.49E-05 -6.40E-06 1.01E-05 -1.12E-05 -3.24E-05 1.66E-05 -6.58E-05 -4.90E-05
G -4.12E-06 -8.32E-06 1.01E-05 -9.51E-06 -1.45E-05 2.31E-05 -3.98E-05 8.19E-06
H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J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表面編號 S9 S10 S11 S12 S13 S14 S15 S16
K 1.31E+00 -1.26E+01 -3.52E+00 -1.43E+00 -1.42E+00 -7.30E-01 -1.00E+00 -1.01E+00
A -1.13E-02 4.14E-03 -1.02E-02 1.13E-01 3.25E-01 2.22E-01 8.21E-01 1.17E+00
B -1.21E-03 -4.09E-03 3.21E-03 7.25E-03 -1.55E-02 -2.56E-02 2.11E-01 1.80E-01
C -8.90E-04 -3.62E-04 3.38E-04 4.22E-04 4.24E-03 2.43E-03 1.82E-02 8.89E-03
D -1.59E-04 -8.43E-05 4.11E-05 4.28E-04 -4.18E-04 -2.97E-04 3.95E-04 7.39E-03
E 1.26E-04 1.88E-04 3.55E-07 -9.14E-05 1.90E-04 -8.49E-05 1.73E-03 3.33E-03
F -2.84E-05 3.34E-05 1.36E-05 -2.19E-05 -1.24E-04 2.62E-05 8.50E-04 1.61E-04
G -3.82E-06 1.45E-05 1.25E-05 -1.21E-05 -3.68E-05 -1.10E-04 1.19E-04 -6.02E-05
H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J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表13及表14示出根據第一實例至第六實例的成像透鏡系統的光學特性值及條件表達式值。 表13:
   第一實例 第二實例 第三實例 第四實例 第五實例 第六實例
f 6.3000 6.3940 6.3944 7.0394 7.3034 6.4000
f1 5.3922 5.5935 5.6503 5.9432 6.1732 5.5994
f2 -15.9779 -17.4444 -14.2403 -12.1190 -11.4940 -15.5238
f3 -37.7330 -65.5914 21.4658 79.5272 46.9200 465.5480
f4 18.0910 57.3588 70.5613 17.3457 15.0065 44.0979
f5 -75.9179 -282.4581 -131.0932 175.1529 81.7452 -1207.9699
f6 -61.7558 102.3461 -21.4161 -20.2322 -10.7397 -47.6758
f7 10.0095 9.9599 125.3674 191.8396 44.4231 10.2729
f8 -4.7810 -4.7549 2126.4071 1100.4057 248.0365 -4.9717
TTL 6.9500 6.9597 6.9593 7.9967 8.0164 6.8800
BFL 0.8500 1.0232 1.0106 1.1321 0.9404 0.8879
IMG HT 6.0000 6.0000 6.0000 7.1450 7.1450 6.0000
表14:
條件表達式 第一實例 第二實例 第三實例 第四實例 第五實例 第六實例
TTL/2ImgHT 0.57917 0.57997 0.57994 0.55960 0.56098 0.57333
V1-V2 36.86424 36.86420 36.86420 36.86420 36.86420 37.83790
Nd2+Nd3 3.34540 3.32440 3.21598 3.32440 3.34720 3.35748
TTL/f 1.10317 1.08847 1.08834 1.13599 1.09764 1.07500
f-L2IP 0.17354 0.24703 0.19045 -0.00455 0.24468 0.28572
f/f1 1.16835 1.14310 1.13169 1.18445 1.18307 1.14297
D12/f 0.00748 0.00878 0.00648 0.01068 0.00930 0.00688
R1/f 0.32576 0.33102 0.33391 0.34479 0.33054 0.31806
f/f2+f/f3 -0.56126 -0.46402 -0.15115 -0.49234 -0.47975 -0.39852
BFL/(IMG HT) 0.14167 0.17054 0.16844 0.15845 0.13162 0.14799
D12/D23 0.13999 0.15601 0.10461 0.17879 0.18249 0.10759
D12/D45 0.45487 0.36642 0.24049 0.44331 0.58532 0.28299
T1/T2 2.98785 2.72982 2.97448 2.68939 2.88233 2.97088
根據本揭露的成像透鏡系統可安裝於薄的可攜式電子裝置中。
儘管本揭露包括具體實例,但在理解本申請案的揭露內容後將顯而易見,在不背離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範圍的精神及範圍的條件下,可對該些實例作出形式及細節上的各種改變。本文中所述實例僅被視為是說明性的,而非用於限制目的。對每一實例中的特徵或態樣的說明要被視為可應用於其他實例中的相似特徵或態樣。若所述技術以不同的次序執行,及/或若所述系統、架構、裝置或電路中的組件以不同的方式組合及/或被其他組件或其等效物替換或補充,則可達成適合的結果。因此,本揭露的範圍並非由詳細說明來界定,而是由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範圍來界定,且在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範圍的範圍內的所有變化要被解釋為包括於本揭露中。
100、200、300、400、500、600:成像透鏡系統 110、210、310、410、510、610:第一透鏡 120、220、320、420、520、620:第二透鏡 130、230、330、430、530、630:第三透鏡 140、240、340、440、540、640:第四透鏡 150、250、350、450、550、650:第五透鏡 160、260、360、460、560、660:第六透鏡 170、270、370、470、570、670:第七透鏡 180、280、380、480、580、680:第八透鏡 IF:濾光器 IP:成像平面 IS:影像感測器
圖1示出根據一或多個實施例的示例性成像透鏡系統的配置圖。 圖2示出圖1所示的示例性成像透鏡系統的像差曲線。 圖3示出根據一或多個實施例的示例性成像透鏡系統的配置圖。 圖4示出圖3所示的示例性成像透鏡系統的像差曲線。 圖5示出根據一或多個實施例的示例性成像透鏡系統的配置圖。 圖6示出圖5所示的示例性成像透鏡系統的像差曲線。 圖7示出根據一或多個實施例的示例性成像透鏡系統的配置圖。 圖8示出圖7所示的示例性成像透鏡系統的像差曲線。 圖9示出根據一或多個實施例的示例性成像透鏡系統的配置圖。 圖10示出圖9所示的示例性成像透鏡系統的像差曲線。 圖11示出根據一或多個實施例的示例性成像透鏡系統的配置圖。 圖12示出圖11所示的示例性成像透鏡系統的像差曲線。 在所有圖式及詳細說明通篇中,相同的參考編號指代相同的元件。圖式可不按比例繪製,且為清晰、例示及方便起見,可誇大圖式中的元件的相對尺寸、比例及繪示。
100:成像透鏡系統 110:第一透鏡 120:第二透鏡 130:第三透鏡 140:第四透鏡 150:第五透鏡 160:第六透鏡 170:第七透鏡 180:第八透鏡 IF:濾光器 IP:成像平面 IS:影像感測器

Claims (15)

  1. 一種成像透鏡系統,包括:第一透鏡、第二透鏡、具有負折射力的第三透鏡、具有凹的影像側表面的第四透鏡、具有凹的物體側表面的第五透鏡、第六透鏡、第七透鏡及第八透鏡,自物體側至成像側依序佈置,其中所述第一至第八透鏡的至少一個表面為非球面的,其中TTL/2ImgHT<0.6,其中TTL是自所述第一透鏡的物體側表面至成像平面的距離,且2ImgHT是所述成像平面的對角線長度。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成像透鏡系統,其中所述第三透鏡包括凹的影像側表面。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成像透鏡系統,其中所述第四透鏡包括凸的物體側表面。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成像透鏡系統,其中所述第六透鏡包括凸的物體側表面。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成像透鏡系統,其中所述第六透鏡包括凹的影像側表面。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成像透鏡系統,其中所述第七透鏡包括凹的影像側表面。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成像透鏡系統,其中所述第四透鏡包括正折射力。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成像透鏡系統,其中 1.0<f/f1<1.3,其中f是所述成像透鏡系統的焦距,且f1是所述第一透鏡的焦距。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成像透鏡系統,其中0.10毫米<f-L2IP<0.30毫米,其中f是所述成像透鏡系統的焦距,且L2IP是自所述第二透鏡的物體側表面至所述成像平面的距離。
  10. 一種成像透鏡系統,包括: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第六透鏡、第七透鏡及第八透鏡,自物體側至成像側依序佈置,其中所述第一至第八透鏡的至少一個表面為非球面的,其中0.10<D12/D23<0.20,且0.50<TTL/2ImgHT<0.60,其中D12是自所述第一透鏡的影像側表面至所述第二透鏡的物體側表面的距離,D23是自所述第二透鏡的影像側表面至所述第三透鏡的物體側表面的距離,TTL是自所述第一透鏡的物體側表面至成像平面的距離,且2ImgHT是所述成像平面的對角線長度。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成像透鏡系統,其中所述第七透鏡包括凹的物體側表面。
  12. 如請求項10所述的成像透鏡系統,其中所述第八透鏡包括凸的影像側表面。
  13. 如請求項10所述的成像透鏡系統,其中2.60<T1/T2<3.20,其中T1是所述第一透鏡在光軸的中心處的厚度,且T2是所述第二透鏡在所述光軸的所述中心處的厚度。
  14. 如請求項13所述的成像透鏡系統,其中1.0<TTL/f<1.20,其中f是所述成像透鏡系統的焦距。
  15. 如請求項13所述的成像透鏡系統,其中-3.5<f2/f<0,其中f是所述成像透鏡系統的焦距,且f2是所述第二透鏡的焦距。
TW111102236D 2021-10-06 2022-01-19 成像透鏡系統 TWI8162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132143A KR20230049256A (ko) 2021-10-06 2021-10-06 촬상 광학계
KR10-2021-0132143 2021-10-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16283B true TWI816283B (zh) 2023-09-21

Family

ID=83105825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2236D TWI816283B (zh) 2021-10-06 2022-01-19 成像透鏡系統
TW111102236A TWI795179B (zh) 2021-10-06 2022-01-19 成像透鏡系統
TW111200746U TWM628999U (zh) 2021-10-06 2022-01-19 成像透鏡系統
TW112102594A TW202331334A (zh) 2021-10-06 2022-01-19 成像透鏡系統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2236A TWI795179B (zh) 2021-10-06 2022-01-19 成像透鏡系統
TW111200746U TWM628999U (zh) 2021-10-06 2022-01-19 成像透鏡系統
TW112102594A TW202331334A (zh) 2021-10-06 2022-01-19 成像透鏡系統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22006A1 (zh)
KR (1) KR20230049256A (zh)
CN (2) CN217385971U (zh)
TW (4) TWI816283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209554A1 (en) 2018-12-28 2020-07-02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Optical imaging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46917B (zh) * 2018-06-26 2022-08-19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光学成像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209554A1 (en) 2018-12-28 2020-07-02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Optical imaging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95179B (zh) 2023-03-01
CN217385971U (zh) 2022-09-06
KR20230049256A (ko) 2023-04-13
CN115933111A (zh) 2023-04-07
US20230122006A1 (en) 2023-04-20
TW202331334A (zh) 2023-08-01
TWM628999U (zh) 2022-07-01
TW202316163A (zh) 2023-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24361B1 (ko) 촬영 렌즈계 및 이를 포함한 촬영 장치
TW201923408A (zh) 光學成像系統
KR20160004826A (ko) 촬영 렌즈 및 이를 포함한 촬영 장치
US20150185442A1 (en) Imaging lens and imaging unit
US11143842B2 (en) Optical lens
TW202240236A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I816283B (zh) 成像透鏡系統
TWI789011B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M632539U (zh) 光學成像系統
US20240036290A1 (en) Imaging lens system
US20230108264A1 (en) Imaging lens system
TWI821866B (zh) 成像透鏡系統
CN219266651U (zh) 成像透镜系统和电子设备
TWI819758B (zh) 成像透鏡組及攝像模組
US20220128798A1 (en) Optical system, lens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M636239U (zh) 光學取像透鏡組、成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16088134A (zh) 成像透镜系统和相机模块
TWM638455U (zh) 成像透鏡系統與電子裝置
CN116224549A (zh) 成像透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