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11918B - 無線充電裝置 - Google Patents

無線充電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11918B
TWI811918B TW110148844A TW110148844A TWI811918B TW I811918 B TWI811918 B TW I811918B TW 110148844 A TW110148844 A TW 110148844A TW 110148844 A TW110148844 A TW 110148844A TW I811918 B TWI811918 B TW I81191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harging
charging device
accommodation space
driving member
main bea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88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27228A (zh
Inventor
邱建珽
Original Assignee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488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11918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272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272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19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1918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揭露提供一種無線充電裝置,配置以對一智慧佛珠中之一主珠充電。無線充電裝置包含一本體、一儲能單元以及二夾持件。本體具有一第一容納空間以及一第二容納空間。儲能單元設置於第一容納空間內,配置以對主珠充電。二夾持件設置於本體上且可相對於本體繞一第一軸向旋轉以夾持主珠。當主珠被夾持時,主珠的一部分容置於第二容納空間內。

Description

無線充電裝置
本揭露係關於一種無線充電裝置,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對智慧佛珠(smart beads)中之一主珠充電之無線充電裝置。
市面上常見的手環式智慧佛珠內部通常設有電池等儲能元件,但是由於其並無提供使用者可攜式的行動充電裝置,故使用者欲對智慧佛珠進行充電時往往不甚方便。此外,有鑑於一般智慧佛珠專用之充電裝置難以隨身攜帶,且往往具有收納不易之缺點,故如何能提供一種針對智慧佛珠所專用之充電裝置始成為一重要之課題。
有鑑於此,本揭露提出一種無線充電裝置,以解決上述之問題。
本揭露提供一種無線充電裝置,配置以對一智慧佛珠中之一主珠充電。無線充電裝置包含一本體、一儲能單元以及二夾持件。本體具有一第一容納空間以及一第二容納空間。儲能單元設置於第一容納空間內,配置以對主珠充電。二夾持件設置於本體上且可相對於本體繞一第一軸向旋轉以夾持主珠。當主珠被夾持時,主珠的一部分容置於第二容納空間內。
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無線充電裝置更包含一鎖定機構,配置以鎖定二夾持件於本體上或釋放二夾持件以繞第一軸向旋轉。
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無線充電裝置更包含二彈性元件,分別連接於二夾持件以及本體之間,並且二彈性元件配置以分別驅動二夾持件繞第一軸向旋轉。
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鎖定機構包含一驅動件、二第一卡合結構、以及二第二卡合結構,驅動件設置於本體並且配置以沿著第一軸向移動,二第一卡合結構設置於驅動件上,並且二第二卡合結構分別設置於二夾持件上且對應於二第一卡合結構。
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本體上形成有一導引結構,配置以導引驅動件沿著第一軸向移動,其中當驅動件位於一鎖定位置時,二第一卡合結構卡合於二第二卡合結構,並且當驅動件由鎖定位置移動到一釋放位置時,二第一卡合結構脫離二第二卡合結構。
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鎖定機構更包含一復位元件,設置於驅動件的一驅動部以及本體之間,配置以使驅動件回復至鎖定位置。
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二夾持件分別設置於本體之相反的一第一側以及一第二側,並且每一夾持件的一外側面上形成有一圓弧結構,配置以接觸主珠。
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無線充電裝置更包含二磁性元件,設置於第一容置空間內並且位於本體的相反的一第三側以及一第四側。
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第二容納空間具有半球狀結構,對應於主珠之形狀,並且第一容納空間獨立於第二容納空間。
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二夾持件是由矽膠或塑膠材質製成。
本揭露提供一種無線充電裝置,配置以對一智慧佛珠中之一主珠充電。無線充電裝置包含一本體、一儲能單元、二夾持件以及一鎖定機構。儲能單元設置於本體的第一容納空間內,配置以對主珠充電。當使用者欲對智慧佛珠進行充電時,可以觸發鎖定機構,使原本被鎖定的二夾持件由本體上釋放且相對於本體繞第一軸向旋轉來夾持主珠。其中,當主珠被夾持時,主珠的一部分容置於本體的第二容納空間內,以使主珠被穩固地夾持。
由於本揭露的無線充電裝置的尺寸小(略大於主珠的體積,例如為主珠的體積的1.2至1.5倍),並且其重量輕,因此使用者可以利用本揭露的無線充電裝置在配戴智慧佛珠時對主珠充電,而不需要將智慧佛珠脫下再放到不可攜帶的充電座上進行充電。因此,本揭露的無線充電裝置增加了使用上的便利性以及攜帶性。
為了讓本揭露之目的、特徵、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示做詳細說明。其中,實施例中的各元件之配置係為說明之用,並非用以限制本揭露。且實施例中圖式標號之部分重複,係為了簡化說明,並非意指不同實施例之間的關聯性。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後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並非用來限制本揭露。
除非另外定義,在此使用的全部用語(包括技術及科學用語)具有與此篇揭露所屬之一般技藝者所通常理解的相同涵義。能理解的是這些用語,例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義的用語,應被解讀成具有一與相關技術及本揭露的背景或上下文一致的意思,而不應以一理想化或過度正式的方式解讀。
此外,實施例中可能使用相對性的用語,例如「較低」或「底部」及「較高」或「頂部」,以描述圖示的一個元件對於另一元件的相對關係。能理解的是,如果將圖示的裝置翻轉使其上下顛倒,則所敘述在「較低」側的元件將會成為在「較高」側的元件。
首先請一併參閱第1圖以及第2圖,其中第1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智慧佛珠(smart beads)的示意圖,第2圖為根據本揭露之第1圖中之智慧佛珠與一無線充電裝置100結合時的示意圖。
如第1~2圖所示,本實施例中之智慧佛珠係具有可自動計數之功能,其主要包含有一體積較大的主珠B(main bead)以及複數個體積較小的副珠b,此外在前述主珠B內部可設有發光二極體(LED)、感應電路以及電池等電子元件,當主珠B內部的電池電力不足時,可將智慧佛珠與無線充電裝置100結合(第2圖),藉此即可對主珠B內部的電池充電,以使智慧佛珠發揮其正常之功能。於一實施例中,當智慧佛珠與無線充電裝置100結合時,可透過無線充電裝置100內部之線圈對前述主珠B進行感應式充電(inductive charging)。
接著,請參考第2圖、第3圖以及第4圖,第3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無線充電裝置100的部分結構的立體示意圖,並且第4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無線充電裝置100於另一視角的立體示意圖。如第3圖所示,無線充電裝置100可包含一本體102、一儲能單元104、一電路板108、一連接器110以及二夾持件112。
本體102具有一第一容納空間AS1以及一第二容納空間AS2,其中第一容納空間AS1可配置以容納儲能單元104、電路板108以及連接器110。第二容納空間AS2是由本體102的一底面102BS朝向第一容納空間AS1凹陷。
於此實施例中,第二容納空間AS2具有圓球狀結構,對應於主珠B之形狀。舉例來說,第二容納空間AS2為半球狀結構。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容納空間AS1是獨立於第二容納空間AS2。意即,第一容納空間AS1與第二容納空間AS2彼此不連通。
儲能單元104是設置於第一容納空間AS1內,配置以對主珠B充電。儲能單元104可包含一電池105以及一無線充電線圈106。電路板108是電性連接於電池105與無線充電線圈106,以控制電池105的電能透過無線充電線圈106傳送給主珠B,藉以對主珠B進行無線充電。
再者,連接器110是電性連接於電路板108。使用者可將外部電源插入連接器110,以對電池105進行充電。連接器110可包含但不限於USB TYPE A、USB TYPE B、USB TYPE C等連接器形式。
於此實施例中,二夾持件112是設置於本體102上。具體來說,二夾持件112是分別設置於本體102上相反的一第一側1021以及一第二側1022。二夾持件112可相對於本體102繞一第一軸向AX1旋轉,以夾持主珠B,以使儲能單元104對主珠B充電。至於二夾持件112的作動方式將於之後的段落詳述。
如第2圖所示,當主珠B被夾持時,主珠B的一部分是容置於第二容納空間AS2內。舉例來說,主珠B的上半部容置於第二容納空間AS2內。
於此實施例中,如第4圖所示,無線充電裝置100可更包含一鎖定機構120,配置以鎖定二夾持件112於本體102上或釋放二夾持件112以繞第一軸向AX1旋轉。
再者,如第4圖所示,無線充電裝置100可更包含二彈性元件113,分別連接於二夾持件112以及本體102之間,並且二彈性元件113配置以分別驅動二夾持件112沿著第4圖中的箭頭方向繞第一軸向AX1旋轉。舉例來說,彈性元件113可為扭簧,但不限於此。
接著說明鎖定機構120的具體結構。請同時參考第5A圖至第5C圖。第5A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無線充電裝置100的立體放大圖,第5B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無線充電裝置100之上視示意圖,並且第5C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無線充電裝置100之側視示意圖。於此實施例中,鎖定機構120可包含一驅動件122、二第一卡合結構124、以及二第二卡合結構126。驅動件122是部分設置於本體102內並且配置以沿著第一軸向AX1移動,其中第一軸向AX1平行於Y軸。
驅動件122具有倒U形結構,並且二第一卡合結構124是設置於驅動件122的末端上。舉例來說,第一卡合結構124與驅動件122可為一體成形。再者,二第二卡合結構126是分別設置於二夾持件112上並且對應於二第一卡合結構124。於此實施例中,第一卡合結構124與第二卡合結構126可為一圓弧凸狀結構,但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卡合結構124與第二卡合結構126也可為矩形卡勾結構。
於此實施例中,本體102形成有一導引結構132,配置以導引驅動件122沿著第一軸向AX1移動,導引結構132例如為一溝槽,設置於本體102的一頂面102TS並且沿著第一軸向AX1延伸。另外,驅動件122上形成有一驅動部1221,由第一容納空間AS1以及導引結構132露出於本體102外,並且驅動部1221例如可為一矩形體,位於驅動件122的中央處。
如第5A圖至第5C圖所示,當驅動件122位於圖中的一鎖定位置時,二第一卡合結構124是分別卡合於二第二卡合結構126。此時,夾持件112穩定地被鎖定機構120固定在本體102上。
接著,請同時參考第5A圖至第6C圖。第6A圖至第6C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驅動件122移動到一釋放位置的示意圖。於此實施例中,當使用者欲使用無線充電裝置100對主珠B充電時,使用者可將主珠B裝入第二容納空間AS2後再推動驅動件122上的驅動部1221,使驅動件122沿著一第一方向D1由鎖定位置移動到釋放位置。
如第6A圖至第6C圖所示,當驅動件122移動到釋放位置時,二第一卡合結構124便會同時脫離二第二卡合結構126,使二夾持件112可以繞第一軸向AX1旋轉以夾持主珠B。於此實施例中,鎖定機構120可更包含一復位元件128,設置於導引結構132內並且位於驅動件122的驅動部1221以及本體102之間。
復位元件128可為一彈簧,配置以使驅動件122回復至鎖定位置。如第6C圖所示,當第一卡合結構124脫離第二卡合結構126後,復位元件128會提供一彈性力以推動驅動件122沿著一第二方向D2回到鎖定位置(但此時不會鎖定夾持件112)。其中,第二方向D2相反於第一方向D1,並且第一方向D1與第二方向D2平行於第一軸向AX1。
接著請參考第7A圖至第7D圖,第7A圖至第7D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二夾持件112繞第一軸向AX1旋轉之連續作動圖。如圖所示,當夾持件112上的第二卡合結構126脫離第一卡合結構124時,彈性元件113便會驅動相對應的夾持件112繞第一軸向AX1旋轉。
當夾持件112旋轉至第7D圖的位置時,二夾持件112便可夾持住主珠B。由於此時彈性元件113仍然提供彈性力給夾持件112,因此夾持件112可以穩固地夾住主珠B。
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夾持件112的一外側面1121上可形成有凹陷的一圓弧結構1122,並且圓弧結構1122是配置以接觸主珠B。意即,圓弧結構1122可以容納主珠B的一部分,以使夾持件112更穩定地夾持主珠B。
另外,於此實施例中,夾持件112是可由矽膠或塑膠材質製成。基於此設計,可以增加主珠B與夾持件112之間的摩擦力,以進一步確保夾持件112更穩定地夾持主珠B。
再者,當使用者欲將智慧佛珠由無線充電裝置100拆下時,使用者可以輕易地扳動夾持件112繞第一軸向AX1旋轉,使夾持件112由第7D圖的位置回到第7A圖的位置。
此時,夾持件112被推回至本體102上的相對應的一第三容納空間AS3,並且具有圓弧凸狀結構的第一卡合結構124與第二卡合結構126可以輕易地再次彼此卡合,以使得夾持件112被鎖定在第三容納空間AS3中。再者,如第7A圖所示,外側面1121會大致上與相對應的第一側1021(及第二側1022)齊平。
請參考第8圖與第2圖,第8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無線充電裝置100夾持主珠B時於另一視角的示意圖。於此實施例中,無線充電裝置100可更包含二磁性元件MG,設置於第一容納空間AS1內並且位於本體102的相反的一第三側1023以及一第四側1024。基於此配置,磁性元件MG不會影響無線充電線圈106對主珠B充電的效率。
於此實施例中,串起主珠B與副珠b的串線SL是可由磁性材質製成(例如鐵或銅),因此二磁性元件MG會產生一磁吸力MTF,吸引主珠B兩側的串線SL的部分,以使得主珠B能夠更穩定地被無線充電裝置100夾持。
綜上所述,本揭露提供一種無線充電裝置,配置以對一智慧佛珠中之一主珠充電。無線充電裝置包含一本體、一儲能單元、二夾持件以及一鎖定機構。儲能單元設置於本體的第一容納空間內,配置以對主珠充電。當使用者欲對智慧佛珠進行充電時,可以觸發鎖定機構,使原本被鎖定的二夾持件由本體上釋放且相對於本體繞第一軸向旋轉來夾持主珠。其中,當主珠被夾持時,主珠的一部分容置於本體的第二容納空間內,以使主珠被穩固地夾持。
由於本揭露的無線充電裝置的尺寸小(略大於主珠的體積,例如為主珠的體積的1.2至1.5倍),並且其重量輕,因此使用者可以利用本揭露的無線充電裝置在配戴智慧佛珠時對主珠充電,而不需要將智慧佛珠脫下再放到不可攜帶的充電座上進行充電。因此,本揭露的無線充電裝置增加了使用上的便利性以及攜帶性。
雖然本揭露的實施例及其優點已揭露如上,但應該瞭解的是,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揭露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更動、替代與潤飾。此外,本揭露之保護範圍並未侷限於說明書內所述特定實施例中的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從本揭露揭示內容中理解現行或未來所發展出的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只要可以在此處所述實施例中實施大抵相同功能或獲得大抵相同結果皆可根據本揭露使用。因此,本揭露之保護範圍包括上述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另外,每一申請專利範圍構成個別的實施例,且本揭露之保護範圍也包括各個申請專利範圍及實施例的組合。
100:無線充電裝置 102:本體 1021:第一側 1022:第二側 1023:第三側 1024:第四側 102BS:底面 102TS:頂面 104:儲能單元 105:電池 106:無線充電線圈 108:電路板 110:連接器 112:夾持件 1121:外側面 1122:圓弧結構 113:彈性元件 120:鎖定機構 122:驅動件 1221:驅動部 124:第一卡合結構 126:第二卡合結構 128:復位元件 132:導引結構 AS1:第一容納空間 AS2:第二容納空間 AS3:第三容納空間 AX1:第一軸向 B:主珠 b:副珠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MG:磁性元件 MTF:磁吸力 SL:串線 X:X軸 Y:Y軸 Z  :Z軸
本揭露可藉由之後的詳細說明並配合圖示而得到清楚的了解。要強調的是,按照業界的標準做法,各種特徵並沒有按比例繪製,並且僅用於說明之目的。事實上,為了能夠清楚的說明,因此各種特徵的尺寸可能會任意地放大或者縮小。 第1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智慧佛珠(smart beads)的示意圖。 第2圖為根據本揭露之第1圖中之智慧佛珠與一無線充電裝置100結合時的示意圖。 第3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無線充電裝置100的部分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第4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無線充電裝置100於另一視角的立體示意圖。 第5A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無線充電裝置100的立體放大圖。 第5B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無線充電裝置100之上視示意圖。 第5C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無線充電裝置100之側視示意圖。 第6A圖至第6C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驅動件122移動到一釋放位置的示意圖。 第7A圖至第7D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二夾持件112繞第一軸向AX1旋轉之連續作動圖。 第8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無線充電裝置100夾持主珠B時於另一視角的示意圖。
100:無線充電裝置 102:本體 1021:第一側 1022:第二側 102BS:底面 102TS:頂面 104:儲能單元 105:電池 106:無線充電線圈 108:電路板 110:連接器 112:夾持件 AS1:第一容納空間 AS2:第二容納空間 AX1:第一軸向 X:X軸 Y:Y軸 Z  :Z軸

Claims (8)

  1. 一種無線充電裝置,配置以對一智慧佛珠中之一主珠充電,該無線充電裝置包含:一本體,具有一第一容納空間以及一第二容納空間;一儲能單元,設置於該第一容納空間內,配置以對該主珠充電;以及二夾持件,設置於該本體上且可相對於該本體繞一第一軸向旋轉以夾持該主珠;其中,當該主珠被夾持時,該主珠的一部分容置於該第二容納空間內;其中該無線充電裝置更包含一鎖定機構,配置以鎖定該二夾持件於該本體上或釋放該二夾持件以繞該第一軸向旋轉;其中該鎖定機構包含一驅動件、二第一卡合結構、以及二第二卡合結構,該驅動件設置於該本體並且配置以沿著該第一軸向移動,該二第一卡合結構設置於該驅動件上,並且該二第二卡合結構分別設置於該二夾持件上且對應於該二第一卡合結構。
  2. 如請求項1之無線充電裝置,其中該無線充電裝置更包含二彈性元件,分別連接於該二夾持件以及該本體之間,並且該二彈性元件配置以分別驅動該二夾持件繞該第一軸向旋轉。
  3. 如請求項1之無線充電裝置,其中該本體上形成有一導引結構,配置以導引該驅動件沿著該第一軸向移動,其中當該 驅動件位於一鎖定位置時,該二第一卡合結構卡合於該二第二卡合結構,並且當該驅動件由該鎖定位置移動到一釋放位置時,該二第一卡合結構脫離該二第二卡合結構。
  4. 如請求項3之無線充電裝置,其中該鎖定機構更包含一復位元件,設置於該驅動件的一驅動部以及該本體之間,配置以使該驅動件回復至該鎖定位置。
  5. 如請求項1之無線充電裝置,其中該二夾持件分別設置於該本體之相反的一第一側以及一第二側,並且每一夾持件的一外側面上形成有一圓弧結構,配置以接觸該主珠。
  6. 如請求項5之無線充電裝置,其中該無線充電裝置更包含二磁性元件,設置於該第一容置空間內並且位於該本體的相反的一第三側以及一第四側。
  7. 如請求項1之無線充電裝置,其中該第二容納空間具有半球狀結構,對應於該主珠之形狀,並且該第一容納空間獨立於該第二容納空間。
  8. 如請求項1之無線充電裝置,其中該二夾持件是由矽膠或塑膠材質製成。
TW110148844A 2021-12-27 2021-12-27 無線充電裝置 TWI8119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48844A TWI811918B (zh) 2021-12-27 2021-12-27 無線充電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48844A TWI811918B (zh) 2021-12-27 2021-12-27 無線充電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7228A TW202327228A (zh) 2023-07-01
TWI811918B true TWI811918B (zh) 2023-08-11

Family

ID=88147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8844A TWI811918B (zh) 2021-12-27 2021-12-27 無線充電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11918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45084A (zh) * 2012-04-17 2013-11-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充電裝置
JP6221072B2 (ja) * 2012-12-28 2017-11-0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非接触給電装置
TWI637413B (zh) * 2018-01-04 2018-10-01 富達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感應式電源供應系統及其線圈模組
US20190036360A1 (en) * 2016-01-22 2019-01-31 Renatus Zilles Mobile charging station and system for locating a ball game device
CN110191600A (zh) * 2019-05-29 2019-08-30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穿戴式电子装置
TW201935806A (zh) * 2018-02-02 2019-09-01 日商麥克賽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無線供電裝置
CN110247463A (zh) * 2019-05-06 2019-09-17 河北科技大学 无线充电系统
CN110767951A (zh) * 2019-11-05 2020-02-07 苏州力佳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球形无线充电电池
TW202127769A (zh) * 2020-01-09 2021-07-16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充電裝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45084A (zh) * 2012-04-17 2013-11-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充電裝置
JP6221072B2 (ja) * 2012-12-28 2017-11-0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非接触給電装置
US20190036360A1 (en) * 2016-01-22 2019-01-31 Renatus Zilles Mobile charging station and system for locating a ball game device
TWI637413B (zh) * 2018-01-04 2018-10-01 富達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感應式電源供應系統及其線圈模組
TW201935806A (zh) * 2018-02-02 2019-09-01 日商麥克賽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無線供電裝置
CN110247463A (zh) * 2019-05-06 2019-09-17 河北科技大学 无线充电系统
CN110191600A (zh) * 2019-05-29 2019-08-30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穿戴式电子装置
CN110767951A (zh) * 2019-11-05 2020-02-07 苏州力佳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球形无线充电电池
TW202127769A (zh) * 2020-01-09 2021-07-16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充電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7228A (zh) 2023-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1117B (zh) 電連接器、托座及電連接器組件
WO2018001069A1 (zh) 多功能插座
US8237401B2 (en) Recharging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50002085A1 (en) Fixing apparatus with wireless charging
US20150097519A1 (en) Wireless charger with coil position adjustability
TWI433424B (zh) 具有導引定位機構之無線充電器
TW201433017A (zh) 連接裝置及電子裝置總成
TW201416261A (zh) 無線充電傳輸裝置
EP3051800A1 (en) Smart phone and external micro-projector thereof
TWI495982B (zh) 底座及具有其之電子組件
US10778022B2 (en) Multi-purpose power bank
TWI586564B (zh) 充電車及其存放架
WO2018094861A1 (zh) 自动释放磁吸式充电设备及方法
TWI811918B (zh) 無線充電裝置
TWM508116U (zh) 具有無線充電功能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其玻璃背蓋結構
TWI643763B (zh) 用於計算裝置之數位筆,及用於數位筆的夾子
TW202127769A (zh) 充電裝置
KR20160001560U (ko) 마그네트가 내장된 이동식 저장 장치
CN210007427U (zh) 充电宝组合
TWI539715B (zh) 充電裝置及其插頭模塊及介面模塊
TWI842435B (zh) 無線充電裝置
CN218940705U (zh) 一种迷你磁吸拉环车载充电器
TW202125940A (zh) 充電裝置
TW202213901A (zh) 充電裝置
TW200931761A (en) Universal char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