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10747B - 車用後視鏡裝置 - Google Patents

車用後視鏡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10747B
TWI810747B TW110146773A TW110146773A TWI810747B TW I810747 B TWI810747 B TW I810747B TW 110146773 A TW110146773 A TW 110146773A TW 110146773 A TW110146773 A TW 110146773A TW I810747 B TWI810747 B TW I81074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vehicle
stopper
rearview mirror
mirror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67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23088A (zh
Inventor
張琇雯
Original Assignee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467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10747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230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230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07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0747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車用後視鏡裝置,包括一上殼體以及一下殼體。下殼體與上殼體連接。下殼體包括一底部及至少一導引結構。排水孔設置於底部,且靠近於下殼體的其中一側。導引結構設置於底部。導引結構包括一第一止擋部及一第二止擋部。第一止擋部的一端與第二止擋部的一端於排水孔處相互接近。

Description

車用後視鏡裝置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車用後視鏡裝置,特別是關於一種車用後視鏡裝置的排水結構。
不論是機車或汽車,皆必須仰賴後視鏡以確認車後的狀況。以汽車而言,常見的有位在中間的車內後視鏡,及位在左、右二側的車外後視鏡。由於左右二側的後視鏡設置於車外,會直接地受到戶外天氣的影響。
隨著科技的進步,影像顯示技術也廣泛地應用在車用的後視鏡,以輔助行車安全。市面上常稱此種應用影像顯示技術的後視鏡為電子後視鏡。一般而言,電子後視鏡的影像輔助系統是在車身外安裝攝影鏡頭,並將影像傳送至安裝在駕駛座附近的顯示螢幕、或是傳送至可顯示影像的車內後視鏡。為了提升行車安全,市面上更出現在左右二側的車外後視鏡設置攝影鏡頭,或直接將車外後視鏡也置換成電子後視鏡。
又,電子後視鏡因裝配攝影鏡頭、旋轉馬達,亦可能包含燈模組的電子零件,使得電子後視鏡的殼體為了配線而難以做 到完全防水。因此,在大雨或洗車的狀況下,有可能造成水滴、水氣的入侵。習知解決水氣入侵的方式都是在殼體的內部開設排水孔,一般是將排水孔設置在殼體的接縫或低處,並預期入侵的水滴往低處的排水孔流動。然而,實際上可能會因為車輛行進的震動而無法確實地流入排水孔,進而在殼體的內部積水、甚至是流到不該流的地方(例如電子零件處)。另外,積水與電子零件所產生熱能更可能增加殼體內部的濕度,使得電子零件處在溼熱的環境中,進而加速侵害內部的電子零件,並提高電子後視鏡的故障率。
有鑑於上述課題,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車用後視鏡裝置,藉由導引結構的新穎設計,以解決習知車外後視鏡無法有效排除內部積水的問題。
為達成上述之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車用後視鏡裝置,包括一上殼體以及一下殼體。下殼體與上殼體連接。下殼體包括一底部、至少一排水孔及至少一導引結構。排水孔設置於底部,且靠近於下殼體的其中一側。導引結構設置於底部。導引結構包括一第一止擋部及一第二止擋部。第一止擋部的一端與第二止擋部的一端於排水孔處相互接近。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導引結構更包括一第三止擋部,其設置於第一止擋部及一第二止擋部之間。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第一止擋部、第二止擋部及第三止擋部共同形成於排水孔匯集的二導流通道。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第三止擋部為一封閉形狀。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車用後視鏡裝置包括一車前側及一車後側,排水孔靠近於車後側。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下殼體的底部自車後側往車前側朝上傾斜。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上殼體具有一頂部、一第一傾斜側壁及一第二傾斜側壁,第一傾斜側壁的一端連接於頂部,另一端連接於第二傾斜側壁。下殼體具有一第三傾斜側壁,第三傾斜側壁與該第二傾斜側壁接合。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第二傾斜側壁及第三傾斜側壁分別與一水平參考線之間具有一夾角,夾角小於90度。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上殼體具有一側壁底部,下殼體具有一側壁頂部。側壁底部與側壁頂部接合,且側壁底部與側壁頂部分別為相互配合的一階梯狀結構。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側壁底部與側壁頂部分別為自車用後視鏡裝置的一內側往一外側並向下延伸的階梯狀結構。
承上所述,依據本發明之車用後視鏡裝置,其包括一上殼體以及一下殼體。下殼體包括一底部、至少一排水孔及至少一導引結構。排水孔及導引結構設置於底部。導引結構包括一第一止擋部及一第二止擋部,且第一止擋部的一端與第二止擋部的一 端於排水孔處相互接近。滲入車用後視鏡裝置內部的水滴可被第一止擋部或第二止擋部導引至排水孔,以達到排水、及避免積水的效果。
1:車用後視鏡裝置
10:上殼體
101:車前側
102:車後側
11:頂部
12:第一傾斜側壁
13:第二傾斜側壁
14:側壁底部
141:凸部
20:下殼體
21:底部
22:排水孔
23:導引結構
231:第一止擋部
232:第二止擋部
233:第三止擋部
234:第四止擋部
24:第三傾斜側壁
25:側壁頂部
251:凸部
30:電子零件
線:A-A
C:接合處
F:導流通道
H1、H2:高度
θ1、θ2:夾角
圖1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車用後視鏡裝置的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之車用後視鏡裝置的分解示意圖。
圖3為圖2所示之下殼體的俯視圖。
圖4為圖3所示之下殼體於A-A線的剖面示意圖。
圖5為圖1所示之車用後視鏡裝置之另一視角的示意圖。
圖6為圖5所示之上殼體與下殼體之接合處的放大剖面示意圖。
為能更瞭解本發明之技術內容,特舉較佳具體實施例說明如下。
圖1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車用後視鏡裝置的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之車用後視鏡裝置的分解示意圖,圖3為圖2所示之下殼體的俯視圖,請參考圖1、圖2及圖3所示。首先,本實施例之車用後視鏡裝置1位應用在車體左、右二側的車外後視鏡,且較佳為電子後視鏡。又,本實施例之車用後視鏡裝置1包括一上殼體10、一下殼體20、以及電子零件30。其中,下殼體 20與上殼體10連接,而電子零件30設置於上殼體10及下殼體20所形成的空間內。
如圖2及圖3所示,下殼體20包括一底部21、至少一排水孔22及至少一導引結構23。本實施例之下殼體20是以複數個排水孔22及複數個導引結構23為例。較佳的,排水孔22與導引結構23的數量相同。排水孔22設置於底部21,且靠近於下殼體20的其中一側。具體而言,車用後視鏡裝置1包括一車前側101及一車後側102。其中,車前側101即為車用後視鏡裝置1朝向車體前方的側面,而車後側102為車用後視鏡裝置1朝向車體後方的側面。因此,車體行進時,車前側101為迎風側,而車後側102位背風側(可先參考圖5所示,圖5所示之車用後視鏡裝置1外側的箭頭符號表示風場方向)。較佳的,排水孔22靠近於車後側102。由於滲入車用後視鏡裝置1內部的水滴,可能受到車體行進時的慣性力而往車後側102的方向流動,排水孔22靠近於車後側102的配置更有利於水滴的排除。
在本實施例中,導引結構23設置於底部21。其中,導引結構23包括一第一止擋部231及一第二止擋部232。第一止擋部231的一端與第二止擋部232的一端於排水孔22處相互接近。具體而言,第一止擋部231及第二止擋部232是設置在底部21的凸部,且第一止擋部231及第二止擋部232為線性的結構,其可以為直線或曲線。於車前側101,第一止擋部231與第二止擋部232之間的距離較寬,且越往車後側102,第一止擋部231與 第二止擋部232之間的距離漸縮,直至連接至排水孔22。如圖3所示,第一止擋部231的一端與第二止擋部232的一端分別連接於其中一個排水孔22。因此,滲入車用後視鏡裝置1內部的水滴則可被第一止擋部231或第二止擋部232導引至排水孔22,如圖3所示,以達到排水、及避免積水的效果。另須說明的是,圖3所示位於底部21的箭頭符號,表示內部水滴流動的路徑。
較佳的,導引結構23更包括一第三止擋部233,其設置於第一止擋部231及一第二止擋部232之間,使第一止擋部231、第二止擋部232及第三止擋部233共同形成於排水孔22匯集的二導流通道F。藉由第三止擋部233將第一止擋部231與第二止擋部232之間的流道分隔成二條導流通道F。
於設計導引結構23時,可先規劃導流通道F,並於不想要水流經過的區域配置第三止擋部233。較佳的,第三止擋部233可以是圍繞不想要水流經過的區域的一封閉形狀,而非整個填滿前述區域的的結構。藉由封閉形狀的第三止擋部233,可以達到節省材料的效果。較佳的,第三止擋部233靠近於排水孔22的一端可以為銳角,以形成相互匯集的二條導流通道F,以有效地將水滴導引至排水孔22。
較佳的,導引結構23還可包括至少一第四止擋部234,本實施例亦以複數第四止擋部234為例說明。第四止擋部234設置於相鄰二排水孔22之間,且連接第二止擋部232與相鄰之導引結構23的第一止擋部231。藉由第四止擋部234的設置,可將 流經排水孔22而未被排除的水滴,限制在車後側102,避免水滴再往車前側101流動。較佳的,第四止擋部234可以是弧形的曲線。又,部分的第四止擋部234的二端連接排水孔22,且第四止擋部234的二端距離下殼體20的側壁較遠,而第四止擋部234的中央處距離下殼體20的側壁較近。換言之,部分的第四止擋部234形成靠近排水孔22處的寬度較寬、中間較窄的流道,進而可促進侵入的水滴往排水孔22的方向流動。具體而言,第一止擋部231、第二止擋部232、第三止擋部233以及第四止擋部234為凸設於底部21的擋牆結構,並於底部21一體成型,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又,一體成型的擋牆結構也可作為下殼體20之底部21的補強結構。
圖4為圖3所示之下殼體於A-A線的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下殼體20的底部21自車後側102往車前側101朝上傾斜。換言之,車前側101的水平(level)低於車後側102的水平,使得水滴可往水平較低的車後側102流動,進而將水滴有效地導引至位於車後側102的排水孔22。
圖5為圖1所示之車用後視鏡裝置之另一視角的示意圖,圖6為圖5所示之上殼體與下殼體之接合處的放大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1、圖2及圖5及圖6所示。較佳的,本實施例之上殼體10具有一頂部11、一第一傾斜側壁12及一第二傾斜側壁13。其中,第一傾斜側壁12的一端連接於頂部11,而另一端連接於第二傾斜側壁13。本實施例之下殼體20具有一第三傾斜側壁24, 且第三傾斜側壁24與第二傾斜側壁13接合。在本實施例中,不論是在車前側101或車後側102,上殼體10的側壁皆為的二段的斜面結構(即第一傾斜側壁12及第二傾斜側壁13),而下殼體20的側壁為斜面結構(即第三傾斜側壁24)。在其他實例中,亦可僅於主要迎風的車前側101形成第一傾斜側壁12、第二傾斜側壁13及第三傾斜側壁24,本發明並不限制。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傾斜側壁13及第三傾斜側壁24分別與一水平參考線R之間具有一夾角θ1、θ2,且夾角θ1、θ2皆小於90度,如圖6所示。具體而言,水平參考線為虛擬的參考線,其可以為第二傾斜側壁13與第三傾斜側壁24相互接合之一接合平面的延伸線。須說明的是,第二傾斜側壁13與第三傾斜側壁24的接合處C可以是階梯狀的結構(於後進一步說明),而前述接合平面是指於水平方向上的平面,也是指平行於頂部11的平面。又,第二傾斜側壁13與水平參考線R之間具有夾角θ1,而第三傾斜側壁24與水平參考線R之間具有夾角θ2。須說明的是,於此是指第二傾斜側壁13及第三傾斜側壁24的內側(圖6標示於第二傾斜側壁13及第三傾斜側壁24的內部)與水平參考線R之間的夾角θ1、θ2。製造車用後視鏡裝置1時,夾角θ1、θ2皆小於90度的設計可便於上殼體10及下殼體20脫模。更重要的是,藉由夾角θ1、θ2皆小於90度的傾斜設計,使水滴可被導引從上殼體10的第一傾斜側壁12往第二傾斜側壁13流動,並直接從第二傾斜側壁13的底端往下滴落,減少水滴從上殼體 10與下殼體20之間的接合處C滲入。另外,即便車體為靜止、或緩慢行進的狀態,滴落至車用後視鏡裝置1的水滴(例如雨水、或洗車用水等),會沿著上殼體10的第二傾斜側壁13直接往下滴落。
較佳的,上殼體10的一高度H1可大於下殼體20的一高度H2。須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之上殼體10的一側為鏤空面,是由下殼體20的板體覆蓋該鏤空面。因此,於此所述之殼體10的高度H1及下殼體20的高度H2未涵蓋鏤空面及板體的情形。
請參考圖6所示,在本實施例中,上殼體10具有一側壁底部14,位於第二傾斜側壁13的底面。下殼體20具有一側壁頂部25,位於第三傾斜側壁24的頂面。。側壁底部14與側壁頂部25接合。在本實施例中,側壁底部14與側壁頂部25分別為相互配合的一階梯狀結構。換言之,上殼體10之第二傾斜側壁13與下殼體20之第三傾斜側壁24的接合處C為階梯狀結構。較佳的,第二傾斜側壁13與第三傾斜側壁24的接合處C為向下延伸的階梯狀結構。具體而言,側壁底部14與側壁頂部25分別為自車用後視鏡裝置1的內側往外側並向下延伸的階梯狀結構。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傾斜側壁13的側壁底部14靠近外側處具有向下延伸的一凸部141,以形成由內側往外側並向下延伸的階梯狀結構。又,第三傾斜側壁24的側壁頂部25靠近內側具有一凸部251,使得側壁頂部25靠近外側為向下凹的結構,同樣形成由內側往外側並向下延伸的階梯狀結構。因此,當外側的 水滴要進入到車用後視鏡裝置1的內側時,必須先穿過凸部141,再往上爬過高起的凸部251。由於往上的流動方向相反於重力方向,進而可讓水滴更不易進入車用後視鏡裝置1的內側,以提升防水效果。
綜上所述,依據本發明之車用後視鏡裝置,其包括一上殼體以及一下殼體。下殼體包括一底部、至少一排水孔及至少一導引結構。排水孔及導引結構設置於底部。導引結構包括一第一止擋部及一第二止擋部,且第一止擋部的一端與第二止擋部的一端於排水孔處相互接近。滲入車用後視鏡裝置內部的水滴可被第一止擋部或第二止擋部導引至排水孔,以達到排水、及避免積水的效果。
應注意的是,上述諸多實施例係為了便於說明而舉例,本發明所主張之權利範圍自應以請專利範圍所述為準,而非僅限於上述實施例。
車用後視鏡裝置1                      上殼體10 車前側101                                車後側102 頂部11                                      第一傾斜側壁12 第二傾斜側壁13                       下殼體20 底部21                                     導引結構23 第一止擋部231                         第二止擋部232 第三止擋部233                         第三傾斜側壁24 電子零件30

Claims (9)

  1. 一種車用後視鏡裝置,包括:一上殼體;以及一下殼體,與該上殼體組裝,該下殼體包括:一底部;至少一排水孔,設置於該底部,且靠近於該下殼體的其中一側;及至少一導引結構,設置於該底部,該導引結構包括一第一止擋部、一第二止擋部及一第三止擋部,該第一止擋部的一端與該第二止擋部的一端於該排水孔處相互接近,該第三止擋部設置於該第一止擋部及一第二止擋部之間。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車用後視鏡裝置,其中該第一止擋部、該第二止擋部及該第三止擋部共同形成於該排水孔匯集的二導流通道。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車用後視鏡裝置,其中該第三止擋部為一封閉形狀。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車用後視鏡裝置,其中該車用後視鏡裝置包括一車前側及一車後側,該排水孔靠近於該車後側。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車用後視鏡裝置,其中該下殼體的該底部自該車後側往該車前側朝上傾斜。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車用後視鏡裝置,其中該上殼體具有一頂部、一第一傾斜側壁及一第二傾斜側壁,該第一傾斜側壁的一端連接於該頂部,另一端連接於該第二傾斜側壁,該下殼體具有一第三傾斜側壁,該第三傾斜側壁與該第二傾斜側壁接合。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車用後視鏡裝置,其中該第二傾斜側壁及該第三傾斜側壁分別與一水平參考線之間具有一夾角,該夾角小於90度。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車用後視鏡裝置,其中該上殼體具有一側壁底部,該下殼體具有一側壁頂部,該側壁底部與該側壁頂部接合,且該側壁底部與該側壁頂部分別為相互配合的一階梯狀結構。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車用後視鏡裝置,其中該側壁底部與該側壁頂部分別為自該車用後視鏡裝置的一內側往一外側並向下延伸的該階梯狀結構。
TW110146773A 2021-12-14 2021-12-14 車用後視鏡裝置 TWI8107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46773A TWI810747B (zh) 2021-12-14 2021-12-14 車用後視鏡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46773A TWI810747B (zh) 2021-12-14 2021-12-14 車用後視鏡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3088A TW202323088A (zh) 2023-06-16
TWI810747B true TWI810747B (zh) 2023-08-01

Family

ID=87803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6773A TWI810747B (zh) 2021-12-14 2021-12-14 車用後視鏡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1074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86712B1 (en) * 2000-11-08 2002-05-14 Dai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Exterior rear view mirror having water removal hole with turbulent flow generator
CN204895299U (zh) * 2015-07-30 2015-12-23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外后视镜及车辆
CN205632294U (zh) * 2016-05-30 2016-10-12 长江师范学院 一种汽车后视镜
CN106314289A (zh) * 2016-09-29 2017-01-11 赵夫超 一种防积水的汽车外后视镜
CN108749744A (zh) * 2018-07-26 2018-11-06 东风(十堰)林泓汽车配套件有限公司 一种排水结构汽车后视镜用悬臂
CN109204150A (zh) * 2018-11-19 2019-01-15 镇江仕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视镜塑料外壳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86712B1 (en) * 2000-11-08 2002-05-14 Dai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Exterior rear view mirror having water removal hole with turbulent flow generator
CN204895299U (zh) * 2015-07-30 2015-12-23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外后视镜及车辆
CN205632294U (zh) * 2016-05-30 2016-10-12 长江师范学院 一种汽车后视镜
CN106314289A (zh) * 2016-09-29 2017-01-11 赵夫超 一种防积水的汽车外后视镜
CN108749744A (zh) * 2018-07-26 2018-11-06 东风(十堰)林泓汽车配套件有限公司 一种排水结构汽车后视镜用悬臂
CN109204150A (zh) * 2018-11-19 2019-01-15 镇江仕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视镜塑料外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3088A (zh) 2023-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55983B2 (en) Rectifier to prevent airflow flowing outward in vehicle width direction
JP4291787B2 (ja) カウルルーバ構造
US20090058139A1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JP5573241B2 (ja) 防水型電子機器の筐体
US9981697B2 (en) Cowl structure for a vehicle
JP5061888B2 (ja) 筐体の防水構造、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車載カメラ
CN109156086B (zh) 用于车辆内的电子部件的壳体
JP6372471B2 (ja) 電気接続箱
JP5558378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TWI425908B (zh) 戶外機箱之蓋體結構
TWI810747B (zh) 車用後視鏡裝置
JPH11286281A (ja) 自動車の排水構造
JP5851009B2 (ja) 車載カメラの取り付け装置
JP2009093882A (ja) カメラ内蔵型バックミラー装置
CN103732024A (zh) 防水机柜及其构件
JP5624787B2 (ja) 電気接続箱
JP2004357462A (ja) 防水構造を備えた車両用制御器
JP2008168715A (ja) 車両用カメラの防水取付構造
CN116331107A (zh) 车用后视镜装置
JP5051464B2 (ja) 電気接続箱
JP6689528B2 (ja) 吸気ダクト
JP7415588B2 (ja) 撮像機器
JP7063775B2 (ja) 車両用撮像ユニット
JP6185784B2 (ja) カウルカバー構造
JP5176532B2 (ja) 車両のカウルグリル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