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8516B - 光學鏡頭 - Google Patents

光學鏡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8516B
TWI808516B TW110140059A TW110140059A TWI808516B TW I808516 B TWI808516 B TW I808516B TW 110140059 A TW110140059 A TW 110140059A TW 110140059 A TW110140059 A TW 110140059A TW I808516 B TWI808516 B TW I80851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ptical
optical lens
aperture
lens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00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18061A (zh
Inventor
邱偉庭
曾建雄
Original Assignee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400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08516B/zh
Priority to US17/892,146 priority patent/US20230138830A1/en
Priority to CN202211111999.8A priority patent/CN116047698A/zh
Publication of TW202318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80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85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851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3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our components onl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our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Abstract

一種光學鏡頭,在一方向上依序包括光圈、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以及第四透鏡。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其中之一者具有正屈光度,另一者具有負屈光度。第三透鏡具有屈光度,且為光學鏡頭中外徑最大的透鏡。第四透鏡具有屈光度。該四片透鏡的材質均為玻璃。且光學鏡頭對於波長為1315奈米的光,穿透率大於百分之九十。

Description

光學鏡頭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光學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光學鏡頭。
隨著光學鏡頭的應用愈來愈廣泛,將光學鏡頭裝置於各種智慧型電子產品、車用裝置、辨識系統等智能輔助系統,為未來科技發展的一大趨勢。為了因應不同的應用需求,更發展出不同特性的光學鏡頭。
舉例來說,在自動駕駛或駕駛輔助等系統中,結合感測器、雷達和機器視覺技術,可以感測車外環境的變化、並進行分析。在配置上,如何為光源提供適當的光學鏡頭,且與相關設備整合,是待解決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光學鏡頭,可在較少鏡片數量、較短系統長度的情況下,維持良好的光學性能。
本發明實施例的一種光學鏡頭,在一方向上依序包括光圈、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以及第四透鏡。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其中之一者具有正屈光度,另一者具有負屈光度。第三透鏡具有屈光度,且為光學鏡頭中外徑最大的透鏡。 第四透鏡具有屈光度。光學鏡頭符合條件:EFL與LT的比值介於0.45至0.65之間,其中,EFL為光學鏡頭的光學有效焦距,LT為光學鏡頭在光軸上的長度。光圈的內徑與第三透鏡的外徑的比值介於0.3至0.5之間。該四片透鏡的材質均為玻璃。且光學鏡頭對於波長為1315奈米(nanometer,nm)的光,穿透率大於百分之九十。
一種光學鏡頭,沿著一方向依序包括光圈、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該四片透鏡的材質都為玻璃,且都具有屈光度。而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兩者之一具有正屈光度,另一者具有負屈光度。光圈至第一透鏡的距離大於7毫米。光圈的內徑與第三透鏡的外徑的比值介於0.3至0.5之間。且光學鏡頭對於波長為1315奈米的光,穿透率大於百分之九十。
基於上述,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光學鏡頭,藉由符合上述的元件特性及配置條件,可在鏡片數量減少且系統長度縮短的情況下,仍提供良好的光學性能。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光學鏡頭可因此具有較低的公差敏感度,較短的系統長度也可有利於光學鏡頭的配置。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光學鏡頭的示意圖。圖2A及圖2B為第一實施例的光學鏡頭的各項像差圖。請先參照圖1,光學鏡頭OL沿著一方向D依序包括光圈0、第一透鏡1、第二透鏡2、第三透鏡3、第四透鏡4。其中,方向D可以是從光學鏡頭OL的放大側朝向縮小側的方向。本實施例的光學鏡頭OL可與設置在第四透鏡4的縮小側的光源E搭配使用。光源E可設置在光學鏡頭OL的成像面IP上。光學鏡頭OL可同時搭配設置在第四透鏡4與光源E間的稜鏡5,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透鏡1、第二透鏡2、第三透鏡3、第四透鏡4及稜鏡5都各自具有一朝向放大側且使光線通過的放大側表面12、22、32、42、52及一朝向縮小側且使光線通過的縮小側表面14、24、34、44、54。
光源E可發出帶有角度的發散光。在本實施例中,光源E可以為雷射光源,例如為紅外光雷射光源,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光源E也可以是其它適當形式的光閥模組或光源模組。自光源E發出的光,可依序經過稜鏡5、第四透鏡4、第三透鏡3、第二透鏡2、第一透鏡1、光圈0,沿一與方向D相反的方向,朝向光學鏡頭OL的放大側投射。本實施例的光學鏡頭OL對於波長為1315奈米的光,穿透率大於百分之九十。
詳細而言,第一透鏡1為玻璃鏡片且為球面透鏡。第一透鏡1具有負屈光度且為凸凹透鏡,其中第一透鏡1中放大側表面12為凹面,縮小側表面14為凸面。第一透鏡1的放大側表面12與縮小側表面14皆為球面(spheric surface),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第二透鏡2為玻璃鏡片且為球面透鏡。第二透鏡2具有正屈光度且為凹凸透鏡,其中第二透鏡2中放大側表面22為凹面,縮小側表面24為凸面。第二透鏡2的放大側表面22與縮小側表面24皆為球面(spheric surface),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第三透鏡3為玻璃鏡片且為球面透鏡。第三透鏡3具有正屈光度且為雙凸透鏡,其中第三透鏡3中放大側表面32為凸面,縮小側表面34為凸面。第三透鏡3的放大側表面32與縮小側表面34皆為球面(spheric surface),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第四透鏡4為玻璃鏡片且為球面透鏡。第四透鏡4具有正屈光度且為凹凸透鏡,其中第四透鏡4中放大側表面42為凸面,縮小側表面44為凹面。第四透鏡4的放大側表面42與縮小側表面44皆為球面(spheric surface),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然而,在另一實施例中,第四透鏡可依設計需求而具有負屈光度,仍能達成一定光學性能。
在本實施例中,光學鏡頭OL實質上由四片透鏡所組成。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透鏡1與第二透鏡2其中之一者具有正屈光度,另一者具有負屈光度。第三透鏡3具有屈光度,且為光學鏡頭OL中外徑最大的透鏡。第四透鏡4具有屈光度。第一透鏡1、第二透鏡2、第三透鏡3及第四透鏡4的材質均為玻璃。在本實施例中,光圈0設置在第一透鏡1的放大側。
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光學鏡頭OL的光學有效焦距(Effective Focal Length,EFL)為16.75毫米(millimeter,mm),光圈數(F-number,F#)為1.40,視場角(field of view,FOV)為30.8度,系統總長(TTL)為60.0毫米,最大像高為4.4毫米。其中,上述的光學有效焦距為光學鏡頭OL在波長為1315奈米下的焦距,系統總長為光圈0至光學鏡頭OL的成像面IP在光軸I上的距離。
本實施例的光學鏡頭OL符合以下條件:光學鏡頭OL的光圈數小於或等於1.4;光學鏡頭OL的視場角大於或等於30度;光學鏡頭OL的系統總長(TTL)介於55毫米至65毫米之間;光學鏡頭OL在波長為1315奈米的焦距介於16毫米至25毫米之間。光學鏡頭OL在波長為1315奈米的焦距較佳為介於16毫米至20毫米之間;光學鏡頭OL在波長為1315奈米的焦距最佳為介於16.5毫米至17毫米之間。此外,本實施例的光學鏡頭OL為遠心鏡頭。
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光學鏡頭OL的其他詳細光學數據如下表1所示。其中,「間距/厚度」欄列出各表面之間的距離,該距離表示各光學元件在光軸I上的厚度,或是各光學元件與下一光學元件的表面之間在光軸I上的距離。舉例來說,在列「12」中,「間距/厚度」表示第一透鏡1在光軸I上的厚度,而在列「14」中,「間距/厚度」表示第一透鏡1與第二透鏡2之間在光軸I上的距離,以此類推。「半徑」欄則列出光學元件的各表面的半徑。舉例來說,在「光圈0」列中,「半徑」表示光圈0的內徑的一半。在列「12」中,「半徑」表示第一透鏡1的放大側表面12的直徑的一半;而在列「14」中,「半徑」表示第一透鏡1的縮小側表面14的直徑的一半,以此類推。本文中所述的「直徑」是指光學中心兩側的轉折點之間的距離。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透鏡1的放大側表面12的直徑,即為放大側表面12的曲面從光學中心往兩側透鏡邊緣延伸而發生轉折的轉折點P1、Q1之間的距離。
表1
第一實施例
表面 編號 曲率半徑 (mm) 間距/厚度 (mm) 折射率 阿貝數 半徑 (mm) 備註
  無限大 10.679     6.000 光圈0
12 -11.838 4.894 1.70 55.50 8.067 第一透鏡1
14 -69.793 1.916 11.670
22 -32.672 6.812 2.00 29.10 12.134 第二透鏡2
24 -20.810 0.100 14.232
32 80.145 5.846 2.00 29.10 16.712 第三透鏡3
34 -68.865 0.100 16.814
42 24.427 6.909 2.00 29.10 15.670 第四透鏡4
44 41.268 15.536 14.007
52 無限大 7.157     6.827 稜鏡5
54 無限大 0.050 4.707
IP 無限大 0.000 4.402 光源E
本實施例的光學鏡頭OL符合條件:光學有效焦距(EFL)與鏡頭長度(LT)的比值介於0.45至0.65之間。其中,LT為光學鏡頭OL在光軸I上的長度,即是自第一透鏡1的放大側表面12計算至第四透鏡4的縮小側表面44在光軸I上的總長度。在本實施例中,鏡頭長度(LT)為26.577毫米,光學有效焦距(EFL)與鏡頭長度(LT)的比值為0.630。本實施例的光學鏡頭OL還符合條件:鏡頭長度(LT)介於25毫米至35毫米之間。
在本實施例中,光圈0的內徑與第三透鏡3的外徑的比值介於0.3至0.5之間。其中,以第三透鏡3的放大側表面32與縮小側表面34的直徑中較大者作為第三透鏡3的外徑。在本實施例中,光圈0的內徑與第三透鏡3的外徑的比值為0.357。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光圈0至第一透鏡1的距離(FWD)大於7毫米。其中,光圈0至第一透鏡1的距離是光圈0至第一透鏡1的放大側表面12在光軸I上的距離。本實施例的光學鏡頭OL還符合條件:光圈0至第一透鏡1的距離(FWD)與鏡頭長度(LT)的比值介於0.2至0.6之間,該比值較佳為介於0.24至0.42之間,更佳為介於0.4至0.42之間。在本實施例中,光圈0至第一透鏡1的距離(FWD)為10.679毫米,光圈0至第一透鏡1的距離(FWD)與鏡頭長度(LT)的比值為0.402。
本實施例的光學鏡頭OL還符合條件:第四透鏡4至光學鏡頭OL的成像面IP的距離(BFL)大於7毫米。其中,第四透鏡4至光學鏡頭OL的成像面IP的距離是第四透鏡4的縮小側表面44至成像面IP在光軸I上的距離。在本實施例中,第四透鏡4至光學鏡頭OL的成像面IP的距離為22.743毫米。
本實施例的光學鏡頭OL符合條件:光學鏡頭OL的四片透鏡(第一透鏡1、第二透鏡2、第三透鏡3及第四透鏡4)包括三枚折射率大於1.6的透鏡。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透鏡1、第二透鏡2、第三透鏡3及第四透鏡4的折射率皆大於1.6。進一步說,光學鏡頭OL的四片透鏡包括三枚折射率大於1.9的透鏡。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透鏡2、第三透鏡3及第四透鏡4的折射率皆大於1.9。
請參照圖2A及圖2B。圖2A及圖2B為第一實施例的光學鏡頭的各項像差圖。圖2A說明第一實施例當其波長為1315奈米時在成像面IP上有關弧矢(Sagittal)方向的場曲(Field Curvature)像差(標註S)及子午(Tangential)方向的場曲像差(標註T)。圖2B的圖式則說明第一實施例當其波長為1315奈米時在成像面IP上的畸變像差(Distortion Aberration)。
在圖2A的場曲像差圖式中,代表波長在整個視場範圍內的場曲像差落在±18微米(micrometer,μm)內。圖2B的畸變像差圖式則顯示本第一實施例的畸變像差維持在±5%的範圍內。由此可見,本實施例在將鏡片數量減少為4片、系統長度縮短至60.0毫米的情況下,仍具有良好的光學性能。
本實施例的光學鏡頭OL的相關光學數值詳列於後附的表4中。
圖3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光學鏡頭的示意圖。圖4A及圖4B為第二實施例的光學鏡頭的各項像差圖。請先參照圖3。本發明的光學鏡頭OL的第二實施例,其與第一實施例大致相似,兩者的差異在於:第一透鏡1具有正屈光度且為凹凸透鏡,其中第一透鏡1中放大側表面12為凹面,縮小側表面14為凸面。第二透鏡2具有負屈光度且為凸凹透鏡,其中第二透鏡2中放大側表面22為凹面,縮小側表面24為凸面。此外,第一透鏡1、第二透鏡2、第三透鏡3、第四透鏡4的各光學數據及各元件的間距等參數不完全相同。
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光學鏡頭OL的光學有效焦距(EFL)為16.86毫米,光圈數(F#)為1.41,視場角(FOV)為30.8度,系統總長(TTL)為60.2毫米,最大像高為4.4毫米。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光學鏡頭OL的其他詳細光學數據如下表2所示。
表2
第二實施例
表面 編號 曲率半徑 (mm) 間距/厚度 (mm) 折射率 阿貝數 半徑 (mm) 備註
  無限大 8.440     6.000 光圈0
12 -10.328 7.000 2.00 29.10 7.450 第一透鏡1
14 -12.948 3.173 10.413
22 -12.427 3.285 1.73 22.60 10.625 第二透鏡2
24 -18.218 0.100 12.910
32 110.188 5.686 2.00 29.10 15.216 第三透鏡3
34 -46.501 7.747 15.414
42 20.987 7.000 2.00 29.10 13.213 第四透鏡4
44 33.383 10.561 11.309
52 無限大 7.155     6.763 稜鏡5
54 無限大 0.050 4.707
IP 無限大 0.000 4.399 光源E
在本實施例中,鏡頭長度(LT)為33.992毫米,光學有效焦距(EFL)與鏡頭長度(LT)的比值為0.496。在本實施例中,光圈0的內徑與第三透鏡3的外徑的比值為0.389。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透鏡1、第二透鏡2、第三透鏡3及第四透鏡4的折射率皆大於1.6;第一透鏡1、第三透鏡3及第四透鏡4的折射率皆大於1.9。
請參照圖4A及圖4B。在圖4A的場曲像差圖式中,代表波長在整個視場範圍內的場曲像差落在±20微米內。圖4B的畸變像差圖式則顯示本第二實施例的畸變像差維持在±6%的範圍內。由此可見,本實施例在將鏡片數量減少為4片、系統長度縮短至60.2毫米的情況下,仍具有良好的光學性能。
本實施例的光學鏡頭OL的相關光學數值詳列於後附的表4中。
圖5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光學鏡頭的示意圖。圖6A及圖6B為第三實施例的光學鏡頭的各項像差圖。請先參照圖5。本發明的光學鏡頭OL的第三實施例,其與第一實施例大致相似,兩者的差異在於:第三透鏡3具有負屈光度且為凸凹透鏡,其中第三透鏡3中放大側表面32為凹面,縮小側表面34為凸面。此外,第一透鏡1、第二透鏡2、第三透鏡3、第四透鏡4的各光學數據及各元件的間距等參數不完全相同。
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光學鏡頭OL的光學有效焦距(EFL)為16.80毫米,光圈數(F#)為1.40,視場角(FOV)為30.8度,系統總長(TTL)為60.2毫米,最大像高為4.4毫米。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光學鏡頭OL的其他詳細光學數據如下表3所示。
表3
第三實施例
表面 編號 曲率半徑 (mm) 間距/厚度 (mm) 折射率 阿貝數 半徑 (mm) 備註
  無限大 11.212     6.00 光圈0
12 -9.500 7.000 2.00 29.10 7.92 第一透鏡1
14 -13.379 0.100 11.48
22 -715.363 4.247 2.00 29.10 12.77 第二透鏡2
24 -36.924 2.902 12.99
32 -19.899 6.620 2.00 29.10 12.92 第三透鏡3
34 -26.905 0.100 15.09
42 24.366 6.088 2.00 29.10 15.24 第四透鏡4
44 84.210 14.761 14.52
52 無限大 7.157     6.898 稜鏡5
54 無限大 0.050 4.707
IP 無限大 0.000 4.404 光源E
在本實施例中,鏡頭長度(LT)為27.057毫米,光學有效焦距(EFL)與鏡頭長度(LT)的比值為0.621。在本實施例中,光圈0的內徑與第三透鏡3的外徑的比值為0.398。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透鏡1、第二透鏡2、第三透鏡3及第四透鏡4的折射率皆大於1.6;第一透鏡1、第二透鏡2、第三透鏡3及第四透鏡4的折射率皆大於1.9。
請參照圖6A及圖6B。在圖6A的場曲像差圖式中,代表波長在整個視場範圍內的場曲像差落在±35微米內。圖6B的畸變像差圖式則顯示本第三實施例的畸變像差維持在±5%的範圍內。由此可見,本實施例在將鏡片數量減少為4片、系統長度縮短至60.2毫米的情況下,仍具有良好的光學性能。
本實施例的光學鏡頭OL的相關光學數值詳列於後附的表4中。
表4列出第一實施例至第三實施例的光學鏡頭OL的相關光學數值。其中,列「EFL」、列「TTL」至列「最大像高」以及列「FWD」至列「LT」的各參數的單位為毫米(mm)。列「FOV」的單位為度。
表4
第一實施例 第二實施例 第三實施例
EFL 16.75 16.86 16.80
F# 1.40 1.41 1.40
FOV 30.8 30.8 30.8
TTL 60.0 60.2 60.2
最大像高 4.4 4.4 4.4
鏡片配置 負、正、正、正 正、負、正、正 負、正、負、正
FWD 10.679 8.440 11.212
BFL 22.743 17.766 21.968
LT 26.577 33.992 27.057
EFL/LT 0.630 0.496 0.621
FWD/LT 0.402 0.248 0.414
本發明各實施例的光學鏡頭OL可具有遠心特性,可作為準直鏡或光連接器使用,將發散光源準直化以投射影像。光學鏡頭OL可例如是使用在車載應用裝置,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本發明各實施例的光學鏡頭OL,可做為長波段(例如:紅外光)的光源的準直鏡使用,而可為應用於環境感測的光源提供適當的光學鏡頭,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綜上所述,本發明各實施例的光學鏡頭,實質上由四片透鏡所組成,減少了所需鏡片的數量,但仍維持良好的光學性能。可因此達成輕量化的效果,也可提高耦合效率並降低公差敏感度。本發明各實施例的光學鏡頭,可具有較短的系統長度,以利於與相關設備整合配置。本發明各實施例的光學鏡頭皆由玻璃透鏡組成,可以因應較高的溫度及強度需求。此外,本發明各實施例的光學鏡頭具有較大光圈數,可接收以及傳遞更多的能量。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0:光圈 1:第一透鏡 2:第二透鏡 3:第三透鏡 4:第四透鏡 5:稜鏡 12、14、22、24、32、34、42、44、52、54:表面 D:方向 E:光源 I:光軸 IP:成像面 OL:光學鏡頭 P1、Q1:轉折點
圖1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光學鏡頭的示意圖。 圖2A及圖2B為第一實施例的光學鏡頭的各項像差圖。 圖3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光學鏡頭的示意圖。 圖4A及圖4B為第二實施例的光學鏡頭的各項像差圖。 圖5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光學鏡頭的示意圖。 圖6A及圖6B為第三實施例的光學鏡頭的各項像差圖。
0:光圈
1:第一透鏡
2:第二透鏡
3:第三透鏡
4:第四透鏡
5:稜鏡
12、14、22、24、32、34、42、44、52、54:表面
D:方向
E:光源
I:光軸
IP:成像面
OL:光學鏡頭
P1、Q1:轉折點

Claims (15)

  1. 一種光學鏡頭,在一方向上依序包括: 一光圈; 一第一透鏡; 一第二透鏡,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其中之一者具有正屈光度,另一者具有負屈光度; 一第三透鏡,具有屈光度,且為該光學鏡頭中外徑最大的透鏡;以及 一第四透鏡,具有屈光度; 該光學鏡頭符合條件:EFL與LT的比值介於0.45至0.65之間,其中,EFL為該光學鏡頭的光學有效焦距,LT為該光學鏡頭在光軸上的長度; 該光圈的內徑與該第三透鏡的外徑的比值介於0.3至0.5之間; 該四片透鏡的材質均為玻璃;且 該光學鏡頭對於波長為1315奈米的光,穿透率大於百分之九十。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學鏡頭,其中該光圈至該第一透鏡的距離大於7毫米。
  3. 一種光學鏡頭,沿著一方向依序包括: 一光圈、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與一第四透鏡; 該四片透鏡的材質都為玻璃,且都具有屈光度;而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兩者之一具有正屈光度,另一者具有負屈光度; 該光圈至該第一透鏡的距離大於7毫米; 該光圈的內徑與該第三透鏡的外徑的比值介於0.3至0.5之間;且 該光學鏡頭對於波長為1315奈米的光,穿透率大於百分之九十。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光學鏡頭,其中該光學鏡頭符合條件:EFL與LT的比值介於0.45至0.65之間,其中EFL為該光學鏡頭的光學有效焦距,LT為該光學鏡頭在光軸上的長度。
  5. 如請求項1或3所述的光學鏡頭,其中該光學鏡頭符合條件:該光圈至該第一透鏡的距離與LT的比值介於0.2至0.6之間,其中LT為該光學鏡頭在光軸上的長度。
  6. 如請求項1或3所述的光學鏡頭,其中該光學鏡頭符合條件:LT介於25毫米至35毫米之間,其中LT為該光學鏡頭在光軸上的長度。
  7. 如請求項1或3所述的光學鏡頭,其中該光學鏡頭符合條件:TTL介於55毫米至65毫米之間,其中TTL為該光圈至該光學鏡頭的成像面的距離。
  8. 如請求項1或3所述的光學鏡頭,其中該第四透鏡至該光學鏡頭的成像面的距離大於7毫米。
  9. 如請求項1或3所述的光學鏡頭,其中該光學鏡頭符合條件:光圈數大於或等於1.4。
  10. 如請求項1或3所述的光學鏡頭,其中該四片透鏡包括三枚折射率大於1.6的透鏡。
  11. 如請求項1或3所述的光學鏡頭,其中該光學鏡頭的最大像高為4.4毫米。
  12. 如請求項1或3所述的光學鏡頭,其中該光學鏡頭的視場角(FOV)大於或等於30度。
  13. 如請求項1或3所述的光學鏡頭,其中該光學鏡頭為遠心鏡頭。
  14. 如請求項1或3所述的光學鏡頭,其中該光學鏡頭在波長為1315奈米的焦距介於16毫米至25毫米之間。
  15. 如請求項1或3所述的光學鏡頭,其中該光學鏡頭實質上由四片透鏡所組成。
TW110140059A 2021-10-28 2021-10-28 光學鏡頭 TWI8085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40059A TWI808516B (zh) 2021-10-28 2021-10-28 光學鏡頭
US17/892,146 US20230138830A1 (en) 2021-10-28 2022-08-22 Optical lens
CN202211111999.8A CN116047698A (zh) 2021-10-28 2022-09-13 光学镜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40059A TWI808516B (zh) 2021-10-28 2021-10-28 光學鏡頭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8061A TW202318061A (zh) 2023-05-01
TWI808516B true TWI808516B (zh) 2023-07-11

Family

ID=86122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0059A TWI808516B (zh) 2021-10-28 2021-10-28 光學鏡頭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38830A1 (zh)
CN (1) CN116047698A (zh)
TW (1) TWI808516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38862B2 (ja) * 2014-11-28 2016-12-07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広角レンズ、レンズ鏡筒及び光学機器
CN107884924A (zh) * 2012-10-04 2018-04-06 株式会社尼康 目镜光学系统和光学装置
TWI717161B (zh) * 2019-12-20 2021-01-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4924A (zh) * 2012-10-04 2018-04-06 株式会社尼康 目镜光学系统和光学装置
JP6038862B2 (ja) * 2014-11-28 2016-12-07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広角レンズ、レンズ鏡筒及び光学機器
TWI717161B (zh) * 2019-12-20 2021-01-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8061A (zh) 2023-05-01
US20230138830A1 (en) 2023-05-04
CN116047698A (zh) 2023-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85281B (zh) 光学成像系统
TWI427354B (zh) 攝像用光學透鏡組
CN108279481A (zh) 光学成像系统
TWI653462B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I795061B (zh) 光學成像系統
CN107045181A (zh) 光学成像系统
TWI781987B (zh) 鏡頭及其製造方法
TWI797438B (zh) 光學鏡頭
CN107340590A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07643582A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07589519A (zh) 光学成像系统
JP2023518123A (ja) 対物レンズ、対物レンズの使用、対物レンズを含む計測システム及び対物レンズにおける両面非球面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の使用
US8289631B2 (en) Wide-angle optical system
CN107462982A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0320637B (zh) 镜头及其制造方法
TWI808516B (zh) 光學鏡頭
JPS6381413A (ja) 球レンズ
TWI699550B (zh) 光學鏡頭
CN111323893B (zh) 镜头及其制造方法
JP2018189755A (ja) 照明用レンズおよび内視鏡用照明光学系
CN107272148A (zh) 光学成像系统
JP2860221B2 (ja) 立体射影レンズ
TWI810643B (zh) 取像鏡頭
US20230221522A1 (en) Optical lens assembly
TWI803950B (zh) 取像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