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7998B - 限力減震裝置 - Google Patents

限力減震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7998B
TWI807998B TW111135405A TW111135405A TWI807998B TW I807998 B TWI807998 B TW I807998B TW 111135405 A TW111135405 A TW 111135405A TW 111135405 A TW111135405 A TW 111135405A TW I807998 B TWI807998 B TW I80799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orce
limiting
shock
knocking
absorb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354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413013A (zh
Inventor
施瑞源
Original Assignee
施瑞源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施瑞源 filed Critical 施瑞源
Priority to TW1111354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07998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79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7998B/zh
Priority to US18/465,045 priority patent/US20240091921A1/en
Priority to EP23196862.9A priority patent/EP4342636A1/en
Priority to JP2023149620A priority patent/JP2024043582A/ja
Publication of TW2024130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13013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00Hand hammers; Hammer heads of special shape or materials
    • B25D1/12Hand hammers; Hammer heads of special shape or materials having shock-absorb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BHAND-HELD CUTTING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6B23/00Axes; Hatch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00Springs
    • F16F1/02Springs made of steel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low internal friction; Wound, torsion, leaf, cup, ring or the like springs, the material of the spring not being relevant
    • F16F1/025Springs made of steel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low internal friction; Wound, torsion, leaf, cup, ring or the like springs, the material of the spring not being relevant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particular sha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00Springs
    • F16F1/02Springs made of steel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low internal friction; Wound, torsion, leaf, cup, ring or the like springs, the material of the spring not being relevant
    • F16F1/04Wound springs
    • F16F1/06Wound springs with turns lying in cylindrical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00Hand hammers; Hammer heads of special shape or materials
    • B25D1/04Hand hammers; Hammer heads of special shape or materials with provision for withdrawing or holding nails or spikes
    • B25D1/06Magnetic hol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371Use of sp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30/00Purpose; Design features
    • F16F2230/0047Measuring, indic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 Percussive Tools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一種限力減震裝置,其設有一本體、一敲擊件、一彈性件及一強化件,該本體設有一結合部,該結合部設有一套設孔,該敲擊件可移動地與該本體相結合而可相對該結合部移動,該敲擊件設有一套設部、一敲擊部、一鎖合部及一凸起部,該凸起部設於該套設部與該敲擊部結合處,該彈性件設於該敲擊件的套設部且位於該本體的結合部及該敲擊件的敲擊部之間,該強化件設於該敲擊件上且位於該彈性件及該敲擊件的敲擊部之間並與該凸起部相抵靠,提供一種提高結構強度、提升使用壽命且避免敲擊過程中產生偏斜之限力減震裝置。

Description

限力減震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限力減震裝置,尤指一種提高結構強度、提升使用壽命且避免敲擊過程中產生偏斜之限力減震裝置。
目前工業上用以敲擊將釘體固定於木板、水泥牆或金屬板中的榔頭或鐵鎚,其一體式的頭部設計,使得現有工業用的榔頭或鐵鎚,在敲擊時常會因反作用力而出現彈跳情形,不僅會縮短榔頭或鐵鎚的敲擊面與釘體相接觸的時間,而容易使釘體產生彎曲或偏斜的情形,且其立即回彈的反作用力會轉換成熱能及噪音等型態損失,相對會降低使用者施力的效能,亦即施出的力量未能充分地使用於該釘體上,進而讓使用者需對於釘體施以多次的敲擊,方能將釘體敲入且固定於木板或牆壁中,相對增加敲擊的次數及所需的時間;另外,使用者握持榔頭或鐵鎚的握柄時,因為敲擊時產生的彈跳震動也會讓使用者感覺不舒服,其中圖21為透過一力量規量測沒有減震設計的傳統現有鐵鎚敲擊時,現有鐵鎚的力量(Kgf)與時間(S)的關係,從圖21可看出現有鐵鎚在單次的敲擊過程中,剛性體的現有鐵鎚僅會出現一波的衝擊力F1,該衝擊力F1相當大,因此容易產生彈跳以及讓使用者的手部因反作用力而感到不舒服或受傷的情形;另外,圖21中於第一波衝擊力F1出現後會再量測到一第二波力量,該第二波力量為力量規因現有鐵鎚的衝擊力F1而產生力量規內部回彈的回波力B1,非現有鐵鎚敲擊所產生的衝擊力量。
有鑑於此,為避免因一體式的頭部設計於使用過程產生前上述的問題,現有工業用的榔頭或鐵鎚90會如圖20所示,於其頭部91中段處的桿體92上套設一彈性件93,透過該彈性件93提供一減震的效果,然而,該彈性件93雖可提供一減震的效果,但現有工業用的榔頭或鐵鎚90於敲擊過程中,若以較大的力量進行敲擊物件時,該物件施於現有工業用的榔頭或鐵鎚90的反作用力,以及該彈性件對於,會使該頭部91的底端因反作用而產生偏斜,使得該頭部91與該桿體92結合的連接面94處需承受因應力所形成的扭矩,長時間使用後,容易使該連接面94產生破損,進而影響現有工業用的榔頭或鐵鎚90的使用壽命;進一步,現有工業用的榔頭或鐵鎚90的彈性件93的內徑大於該桿體92的外徑,使該彈性件93的內表面未與該桿體92的外表面相接觸,因此,該彈性件93於敲擊的過程中,容易因側向不平均壓縮而對該桿體92移動,致使產生該頭部91底端產生偏斜的現象,而導致該連接面94產生斷裂或毀損的情形,未能提供該桿體92一導引及結構支撐的效果,誠有加以改進之處。
因此,本發明人有鑑於現有工業用的榔頭或鐵鎚在結構及使用上的缺失及不足,特經過不斷的研究與試驗,終於發展出一種可改進現有缺失之本發明。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限力減震裝置,其係透過提高結構強度的方式,將敲擊過程中所產生的應力及扭矩進行分散及吸收,不僅能避免因應力所產生的扭矩而發生斷裂或毀損的情形,有效提升使用壽命,並且能經由彈性件與桿體的結構關係,提供一導引及結構支撐的效果,進而提供一提高結構強度、提升使用壽命且避免敲擊過程中產生偏斜之限力減震裝置者。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主要係提供一種限力減震裝置,其包含有:一本體,該本體於一端設有一結合部,該結合部設有一套設孔,該本體在遠離該結合部的一端設有一握持部;一敲擊件,該敲擊件可移動地與該本體相結合而可相對該結合部移動,該敲擊件設有一套設部、一敲擊部、一鎖合部及一凸起部,該套設部可移動地與該結合部的套設孔相結合,該敲擊部設於該套設部的一端且位於該結合部下方,該鎖合部與該套設部相結合且與該結合部相抵靠,該凸起部設於該套設部與該敲擊部結合處;一彈性件,該彈性件設於該敲擊件的套設部且位於該本體的結合部及該敲擊件的敲擊部之間,其係用以提醒使用者於敲擊時,其敲擊力量是否超過該限力減震裝置所設定的施力範圍;以及一強化件,該強化件設於該敲擊件上且位於該彈性件及該敲擊件的敲擊部之間並與該凸起部相抵靠;其中,透過設置於該彈性件及該敲擊部之間的該強化件,以及於該套設部及該敲擊部之間形成與該強化件相抵靠的凸起部,能避免該彈性件於敲擊過程中所產生的彈力,對於該套設部與該敲擊部結合處產生應力集中而導致毀損斷裂的情形。
進一步,如前所述之限力減震裝置,其中該凸起部為一環狀結構。
再進一步,如前所述之限力減震裝置,其中該凸起部為多個環狀間隔排列的凸起結構。
較佳的是,如前所述之限力減震裝置,其中該凸起部具有一厚度,該強化件具有一厚度,該強化件的厚度大於該凸起部的厚度。
較佳的是,如前所述之限力減震裝置,其中該凸起部具有一厚度,該強化件具有一厚度,該強化件的厚度等於該凸起部的厚度。
較佳的是,如前所述之限力減震裝置,其中該凸起部具有一厚度,該強化件具有一厚度,該強化件的厚度小於該凸起部的厚度。
較佳的是,如前所述之限力減震裝置,其中該凸起部朝向該結合部的一側面形成一彎弧面,該強化件朝向該敲擊部的底面設有一接觸面,該接觸面可與該凸起部的彎弧面完全接觸。
較佳的是,如前所述之限力減震裝置,其中該凸起部朝向該結合部的一側面形成一彎弧面,該強化件朝向該敲擊部的底面設有一接觸面,該接觸面可與該凸起部的彎弧面部分接觸。
較佳的是,如前所述之限力減震裝置,其中該結合部於中段處橫向貫穿設有一與該套設孔相連通的容置空間,該鎖合部位於該容置空間內而與該套設部相結合且與該本體的結合部相抵靠。
較佳的是,如前所述之限力減震裝置,其中該結合部於形成該套設孔的端面上形成一貼靠面,該彈性件的頂端與該結合部的貼靠面相抵靠。
較佳的是,如前所述之限力減震裝置,其中該敲擊件設有至少一置釘溝,各該置釘溝係軸向凹設形成於該敲擊部的外周面,供一釘體置放於該敲擊部的外周面上。
較佳的是,如前所述之限力減震裝置,其中該敲擊件於各該置釘溝的內側設有一磁吸件,透過各該磁吸件將釘體吸附於相對應的置釘溝處。
較佳的是,如前所述之限力減震裝置,其中該至少一置釘溝係軸向貫穿該敲擊件的敲擊部的頂面及底面,使該釘體的頭部能經由該至少一置釘溝而與該貼靠面相抵靠。
較佳的是,如前所述之限力減震裝置,其中該限力減震裝置設有一限位結構,該限位結構設有一容設槽、一限位槽及一限位件,該容設槽由外向內軸向貫穿該結合部,並凹設於該結合部的內表面且與該套設孔相連通,該限位槽係凹設於該套設部外表面且位於該套設孔內,該限位件設於該容設槽及該限位槽之間,使該敲擊件受該限位結構的限制而不會相對該本體相轉動。
較佳的是,如前所述之限力減震裝置,其中該敲擊部為一斧片。
較佳的是,如前所述之限力減震裝置,其中該彈性件之頂部、中段部及底部的間隙相同,該限力減震裝置設有一輔助件,該輔助件係套設於該套設部且介於該結合部及該彈性件之間,且該輔助件在朝向該彈性件的一側面凸設有一楔形塊,且該強化件在朝向該彈性件的頂面凸設有一楔形塊,使該彈性件能經由與該兩楔形塊相貼靠的方式而能平穩地設於該結合部及該強化件之間。
較佳的是,如前所述之限力減震裝置,其中該握持部上設有至少一減震件,該至少一減震件的長度大於該握持部長度的二分之一,且小於等於該握持部的長度。
較佳的是,如前所述之限力減震裝置,其中該握持部上設有數個減震件,該數個減震件係套設於該握持部上且由不同材質所製成。
藉由上述的技術特徵,本發明限力減震裝置於使用時,不僅可透過位於該結合部及該敲擊部之間的彈性件,提供一讓反作用力產生延遲回彈(Delayed Rebound)的減震及吸震效果,且同時可增加該敲擊部與釘體相接觸的時間,不僅讓釘體不易產生彎曲的情形,且能減少能量的損耗及噪音的產生,相對減少敲擊次數及所需的時間,並且能減緩使用者或患者的不適感,讓使用者能穩固地握持該本體進行敲擊,且因結構精簡僅需透過更換不同彈性強度的 彈性件或者透過轉動該鎖合部的方式,即可提供彈性件不同的彈性張力;進一步,透過於該彈性件及該敲擊部之間設置該強化件,以及於該套設部及該敲擊部之間形成該凸起部的方式,能避免該彈性件於敲擊過程中所產生的彈力,直接對於該套設部與該敲擊部結合處產生應力集中而導致毀損斷裂的情形;再進一步,經由該彈性件內徑與該套設部外徑相匹配的方式,能經由該彈性件提供該套設部一導引及支撐的效果,進而提供一提高結構強度、提升使用壽命且避免敲擊過程中產生偏斜之限力減震裝置。
10:本體
11,11E,11F:結合部
111:套設孔
112:容置空間
113:拔釘結構
114:貼靠面
12,12G,12H:握持部
121,121G,121H:減震件
20,20C,20D,20E:敲擊件
21,21F:套設部
22:敲擊部
23:鎖合部
24:凸起部
25C,25D:置釘溝
26C,26D:磁吸件
30,30F:彈性件
40,40A,40B,40F:強化件
41:穿孔
42:接觸面
43F:楔形塊
50F:輔助件
51F:楔形塊
60E:限位結構
61E:容設槽
62E:限位槽
63E:限位件
70:釘體
80:木板
90:鐵鎚
91:頭部
92:桿體
93:彈性件
94:連接面
T1,T2:厚度
G,G1,G2:間隙
F1:衝擊力
F2:應變力
F3:彈性力
B1:回波力
L1,L2:長度
圖1係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
圖2係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局部放大的立體分解圖。
圖3係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局部放大的剖面側視圖。
圖4至6係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對於一釘體進行敲擊的操作側視圖。
圖7係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局部放大的剖面側視圖。
圖8係本發明第三較佳實施例局部放大的剖面側視圖。
圖9係本發明第四較佳實施例局部放大的剖面側視圖。
圖10係本發明第五較佳實施例局部放大的剖面側視圖。
圖11係本發明第六較佳實施例局部放大的剖面側視圖。
圖12係本發明第七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
圖13係本發明第七較佳實施例局部放大的立體分解圖。
圖14係本發明第七較佳實施例局部放大的另一立體分解圖。
圖15係本發明第七較佳實施例局部放大的側視外觀圖。
圖16係本發明第七較佳實施例局部放大的剖面側視圖。
圖17係本發明第八較佳實施例的側視外觀圖。
圖18係本發明第九較佳實施例的側視外觀圖。
圖19係本發明第九較佳實施例的操作側視外觀圖。
圖20係現有工業用鐵鎚於敲擊物件時的操作示意圖。
圖21係現有鐵鎚敲擊時力量與時間之關係表。
圖22係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敲擊時力量與時間之關係表。
為能詳細瞭解本發明的技術特徵及實用功效並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來實現,玆進一步以如圖式所示的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如後:本發明是一種限力減震裝置,請配合參看如圖1至圖3所示之第一較佳實施例,該限力減震裝置係設有一本體10、一敲擊件20、一彈性件30及一強化件40,其中:該本體10為一呈長條狀的金屬桿體,該本體10於一端設有一結合部11,該結合部11於一端面貫穿設有一套設孔111,較佳的是,該結合部11於中段處橫向貫穿設有一與該套設孔111相連通的容置空間112,該結合部11於遠離該套設孔111的另一端面上形成有一拔釘結構113,並且該結合部11於形成該套設孔111的端面上形成一貼靠面114;該本體10在遠離該結合部11的一端設有一握持部12,讓使用者經由握持該握持部12的方式揮動該本體10,該握持部12上設有一減震件121,讓使用者握持該本體10進行敲擊時,可經由該減震件121提供一減震效果,該減震件121可為一由矽膠、橡膠或熱塑性軟性膠料(Thermo-Plastic-Rubber material)所製成的套體。
該敲擊件20可移動地與該本體10相結合而可相對該結合部11移動,該敲擊件20設有一套設部21、一敲擊部22、一鎖合部23及一凸起部24,該 套設部21係可移動地與該本體10的結合部11相結合,較佳的是,該套設部21為一穿設過該結合部11套設孔111的桿體,較佳的是,該套設部21的橫截面係呈與該套設孔111的橫截面形狀相符的形狀,其中當該套設部21具有圓形橫截面時,該套設部21可相對該結合部11轉動,而當該套設部21具有多邊形的橫截面時,則該套設部21僅能相對該結合部11移動而無法轉動,該套設部21於一端的外表面設有一鎖合結構211。
該敲擊部22係設於該套設部21遠離該鎖合結構211的一端且位於該結合部11的下方處,進一步,該敲擊部22係與該套設部21一體成形,該敲擊部22可為金屬、聚乙烯(Polyethylene;PE)或塑膠等堅硬材質或是如橡膠、矽膠或木頭等彈性材質所製成,另外,該敲擊部22亦可為一具磁性的金屬所製成,使該敲擊部22於使用時可吸附一釘體,並且該敲擊部22也可為一球狀體、平面狀、斧片狀、曲面狀或尖錐狀的結構。
該鎖合部23位於該容置空間112內而與該套設部21相結合且與該本體10的結合部11相抵靠,使該敲擊部22位於該結合部11的下方處,其中該鎖合部23與該套設部21之間的關係為一可調整式的結構,進一步,該鎖合部23係為一與該套設部21的鎖合結構211相結合的螺栓,如圖3所示該鎖合部23與該套設部21相結合的位置可依據使者調整,藉以改變該敲擊部22與該結合部11間的間距;該凸起部24設於該套設部21與該敲擊部22結合處,該凸起部24可與該套設部21及該敲擊部22為一體成形,且該凸起部24可為一環狀結構或由多個環狀間隔排列的結構,該凸起部24介於該套設部21及該敲擊部22之間而定義出一厚度T1,進一步,該凸起部24朝向該結合部11的一側面形成一彎弧面。
該彈性件30設於該敲擊件20的套設部21且位於該本體10的結合部11及該敲擊件20的敲擊部22之間,該彈性件30用以提醒使用者於敲擊時,其敲擊力量是否超過該限力減震裝置所設定的施力範圍,該彈性件30的頂端與該 結合部11的貼靠面114相抵靠,而該彈性件30的底端延伸至該敲擊件20的凸起部24處,較佳的是,該彈性件30的內徑與該套設部21的外徑相匹配,使該彈性件30與該套設部21相接觸,藉以於使用過程中能經由該彈性件30提供該套設部21一導引及支撐的效果,進一步,該彈性件30為一可由彈簧、橡膠、矽膠、金屬墊片、具彈性的金屬塊或具彈性的塊體等具有固定形狀的彈性材質所製成。於使用時,當敲擊力小於該彈性件30預先設定的壓縮力時,使用者會感覺到該敲擊部22產生立即回彈(Instant Rebound);而當敲擊力大於該彈性件30預先設定的壓縮力時,使用者會感覺到該敲擊部22產生延遲回彈(Delayed rebound)。因此,可透過辨識該彈性件30是否被壓縮來提醒使用者的敲擊力量,進而提供一限力的提醒效果。
請配合參看如圖2及圖3所示,該強化件40設於該敲擊件20上且位於該彈性件30及該敲擊件20的敲擊部22之間並與該凸起部24相抵靠,該強化件40具有一厚度T2,其中該強化件40的厚度T2大於該凸起部24的厚度T1(即T2>T1),使該凸起部24不會與該彈性件30相接觸,該強化件40貫穿設有一穿孔41,使該強化件40能經由該穿孔41而套設於該敲擊件20的套設部21上,該強化件40的頂面與該彈性件30的底端相抵靠,該強化件40朝向該敲擊部22的底面設有一接觸面42,該接觸面42可與該凸起部24的彎弧面完全接觸或部分接觸。
藉由上述的技術特徵,本發明限力減震裝置的第一較佳實施例,可用以將一釘體敲入木板中,請配合參看如圖1所示,使用者係握持並揮動該本體10的握持部12,使該敲擊件20的敲擊部22敲擊釘體,當該敲擊部22撞擊該釘體時會產生一反作用力,當該反作用力小於該彈性件30預先壓縮力時,該鎖合部23不會隨著該套設部21而與該結合部11相分離,且該彈性件30不會被壓縮,該敲擊部22不會相對該結合部11移動,則該敲擊部22會受到一立即回彈(Instant Rebound)的反作用力。
進一步,當使用者施以較大的敲擊力時,該反作用力會大於該彈性件30預先壓縮力時,使該敲擊件20會相對該結合部11移動,讓該鎖合部23隨著該套設部21而與該結合部11相分離,該彈性件30會產生壓縮的情形,使敲擊的能量轉換成該彈性件30的壓縮位能,該本體10會隨著使用者揮動的方向繼續朝該釘體方向移動(亦即暫時不會回彈),藉此,透過於該結合部11及該強化件40之間設置該彈性件30的方式,不僅能對於反作用力產生一延遲回彈(Delayed Rebound)的減震及吸震效果,且在敲擊釘體的過程中不會產生立即回彈(Instant Rebound)的彈跳情形,讓釘體不易產生彎曲的情形,且可將施力持續地傳遞至該釘體中,減少能量的損耗及噪音的產生,讓使用者僅需敲擊數次後即可將釘體固定於木板中,相對減少敲擊次數及所需的時間,有效提供作業的效率;並且該彈性件30不僅能提供減震及吸震的效果,且能提供一施力大小的提醒效果;進一步,透過轉動該鎖合部23而與該套設部21相分離,且於該結合部11及該敲擊部22間裝設不同彈性強度的彈性件30,或者如圖3所示,透過轉動該鎖合部23而改變該結合部11與該敲擊部22之間的間距,使該彈性件30呈現不同的壓縮狀態,讓該彈性件30具有不同的彈性張力。
再進一步,如圖3所示,該彈性件30於敲擊過程中對於該敲擊件20的應力與扭矩,能經由該強化件40與該凸起部24相抵靠的方式進行吸收及分散應力集中於該套設部21與該敲擊部22結合處的情形,避免長期使用後使該結合處產生斷裂或毀損的情形,並且透過該彈性件30內徑與該套設部21外徑相匹配的方式,能由該彈性件30提供該套設部21一導引及支撐的效果,避免因敲擊過程中的偏斜現象而對於該敲擊件20產生影響,進一步,由於該強化件40的厚度T2大於該凸起部24的厚度T1,使得該彈性件30於敲擊過程中所產生的彈力係經由該強化件40而傳遞至該凸起部24。
請配合參看如圖4至圖6及圖22(以力量規進行量測)所示,當欲透過本發明限力減震裝置第一較佳實施例將一釘體70敲入一木板80中時,使用者係握持並揮動該本體10的握持部12,使該敲擊件20的敲擊部22敲擊該釘體70,其中如圖4所示,該敲擊部22撞擊該釘體70時會產生一反作用力,當該反作用力小於該彈性件30壓縮的彈力時,該敲擊部22不會相對該結合部11移動,則該敲擊部22會受到一立即回彈(Instant Rebound)的反作用力,此時,該限力減震裝置係施於該釘體70一衝擊力F1(如圖22所示之第一波力量);而當使用者如圖5所示施以較大的敲擊力將該釘體70敲入該木板80中時,該反作用力會大於該彈性件30的彈力,使該敲擊件20會相對該結合部11朝上移動,而讓該彈性件30產生壓縮的情形,使敲擊的能量轉換成該彈性件30的壓縮位能,此時,該限力減震裝置係藉由該彈性件30的壓縮變形而轉變成一剛性體,進而施於該釘體70一應變力F2(如圖22所示之第二波力量F2);其中,該第二波力量(應變力F2)大約為第一波力量(衝擊力F1)的一半。
請再配合參看如圖6所示,該本體10會隨著使用者揮動的方向繼續朝該釘體70移動(亦即暫時不會回彈),此時,該壓縮狀態的彈性件30的壓縮位能會釋放而使該彈性件30產生伸展,進而推動該敲擊部22朝該釘體70的方向移動,藉以增加該敲擊部22與該釘體70相接觸的時間,此時,該限力減震裝置係藉由該彈性件30的彈性回復而施於該釘體70一彈性力F3(如圖22所示之第三波力量),不僅可增加敲擊部22與釘體70的接觸時間,且可讓該限力減震裝置藉由該彈性力F3而回復至初始位置(原高度),不需再經由外力將該限力減震裝置舉起,使用上相對省力且方便;另外,圖22中於彈性力F3出現後會再量測到另一波力量,該波力量為力量規因限力減震裝置的衝擊力F1、應變力F2及彈性力F3而產生力量規內部回彈的回波力B1。
另外,配合圖21(傳統現有鐵鎚)與圖22(本發明限力減震裝置)的資料可知,在相同的敲擊速度下,傳統現有鐵鎚的衝擊力F1相當大,經過研究敲擊鐵釘穿入木板,只要適當的力即足夠,太大的力量,反而有太大的反作用力,對操作者造成手部的傷害。在敲擊過程中不僅會產生較大的反作用力,而讓使用者的手部容易受傷,且較大的衝擊力F1亦會於敲擊過程中發生彈跳的情形,而減少與釘體70接觸的時間,無法有效地進行能量的傳遞,並且單一衝擊力F1的作動,無法讓傳統現有鐵鎚於敲擊後可回復至初始位置(高度),因此,使用者在使用傳統現有鐵鎚後,仍需另外施力將傳統現有鐵鎚舉高進行後續敲擊的準備,使用上相對費力及不便;反觀本發明的限力減震裝置,在與傳統現有鐵鎚相同的敲擊速度下,本發明限力減震裝置的衝擊力F1大約為傳統現有鐵鎚衝擊力F1的一半,因此,本發明限力減震裝置的衝擊力F1不僅可避免產生較大的反作用力,有效降低對於使用者的手部的反作用力,且較小的衝擊力F1亦會於敲擊過程中避免發生彈跳的情形,並且同時配合應變力F2的作動,大幅增加該敲擊部22與釘體70接觸的時間,由圖21與圖22的力量規圖表中可以看出,圖21(傳統現有鐵鎚)與圖22(本發明限力減震裝置)的鐵鎚對力量規的力量作用時間,本發明限力減震裝置的力量作用時間明顯比傳統現有鐵鎚力量作用時間長,因而有效地進行能量的傳遞,而且由力量規記錄圖表力量與時間的積分,即能量的累積,可以發現本發明限力減震裝置的力量與時間的積分,即能量的累積明顯高於傳統現有鐵鎚的表現,同時在鐵鎚敲擊釘體70進入木板80的深度的實驗中也可以發現以同樣的敲擊速度下,本發明限力減震裝置的釘體70敲擊深度比傳統鐵鎚敲擊釘體70的深度多百分之三十以上,也可以證明本發明限力減震裝置作功的效能更高;進一步,透過本發明限力減震裝置的本體10、敲擊件20、彈性件30及強化件40的分離式結構配置方式,比較不會傳遞側向的震動力,因而更有效減少握持部12的震動,有更好的減震效果,亦可於敲擊的過程 中同時兼具減震緩衝及保護整體結構免受敲擊力瞬間劇大力量的衝擊,增加結構強度的效果;再進一步,本發明限力減震裝置於敲擊的過程中,會依序透過衝擊力F1、應變力F2及彈性力F3對於該釘體70進行三波的施力,而透過前述三波力量的能量累積,相較於傳統現有鐵鎚於敲擊過程中僅能以單一波的衝擊力F1施於釘體70而言,本發明的限力減震裝置能透過三波能量(衝擊力F1+應變力F2+彈性力F3)的累積總合,將該釘體70穩定且快速地敲入木板80中,不僅能有效減少敲擊所需的次數及時間,且可有效避免產生彈跳以及讓使用者的手部因反作用力而感到不舒服或受傷的情形,並且於敲擊後可透過彈性力F3將本發明的限力減震裝置回復至初始位置(高度),即節省高度位能,如拍球即可以讓球自動跳起來到原本的高度,讓使用者不需再施以額外的力量即可進行後續的敲擊作業,使用上相對省力且方便。總合以上的原理,本發明限力減震裝置的優點,有省力、減震、回到原舉起的高度,優於傳統現有鐵鎚的效能。
藉由上述的技術特徵,本發明限力減震裝置於使用時,不僅可透過位於該結合部11及該敲擊部22之間的彈性件30,提供一讓反作用力產生延遲回彈(Delayed Rebound)的減震及吸震效果,且同時可增加該敲擊部22與釘體相接觸的時間,不僅讓釘體70不易產生彎曲的情形,且能減少能量的損耗及噪音的產生,相對減少敲擊次數及所需的時間,並且能減緩使用者或患者的不適感,讓使用者能穩固地握持該本體10進行敲擊,且因結構精簡僅需透過更換不同彈性強度的彈性件30或者透過轉動該鎖合部23的方式,即可提供彈性件30不同的彈性張力;進一步,透過於該彈性件30及該敲擊部22之間設置該強化件40,以及於該套設部21及該敲擊部22之間形成該凸起部24的方式,能避免該彈性件30於敲擊過程中所產生的彈力,直接對於該套設部21與該敲擊部22結合處產生應力集中而導致毀損斷裂的情形;再進一步,經由該彈性件30內徑與該套設部21外徑相匹配的方式,能經由該彈性件30提供該套設部21一導引及支撐的 效果,能有效減少側向偏斜的現象,進而提供一提高結構強度、提升使用壽命且避免敲擊過程中產生偏斜之限力減震裝置。
其中,為了讓位於該結合部11及該強化件40之間的彈性件30能平穩地與該結合部11的貼靠面114及該強化件40的頂面相貼靠,該彈性件30於製造時將頂部及底部進行削平,以便能與該貼靠面114及該強化件40平穩貼靠,而在進行削平處理時需將該彈性件30進行壓縮及夾持,如圖3所示,使得該彈性件30的頂部及底部處的間隙G1,G2小於該彈性件30其餘部位的間隙G,使得該限力減震裝置於使用時,當該彈性件30因外力產生壓縮時,該彈性件30的頂部及底部處會因間隙G1,G2較小而先與彈性件30的其餘部位相貼靠而產生應力集中的現象。
請配合參看如圖7所示之本發明限力減震裝置的第二較佳實施例,其與圖1至3所示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差別在於:在該第二較佳實施例中,該強化件40A的厚度T2與該凸起部24的厚度T1相同(T2=T1),使得該彈性件30的底端同時與該強化件40A及該凸起部24相抵靠,於敲擊過程中該彈性件30所產生的彈力,係傳遞至該強化件40A及該凸起部24,避免直接傳遞至該套設部21及該敲擊部22的結合處。
請配合參看如圖8所示之本發明限力減震裝置的第三較佳實施例,其與圖1至3所示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差別在於:在該第三較佳實施例中,該強化件40B的厚度T2小於與該凸起部24的厚度T1(T2<T1),使得該彈性件30的底端與該凸起部24相抵靠,於敲擊過程中該彈性件30所產生的彈力,係先傳遞至該凸起部24後再傳遞至該強化件40B,避免直接傳遞至該套設部21及該敲擊部22的結合處。
請配合參看如圖9所示之本發明限力減震裝置的第四較佳實施例,其與圖1至3所示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差別在於:在該第四較佳實施例中,該 敲擊件20C進一步設有至少一置釘溝25C,各該置釘溝25C係軸向凹設形成於該敲擊部的外周面,供一釘體70置放於該敲擊部的外周面上,再進一步,該敲擊件20C於各該置釘溝25C的內側設有一磁吸件26C,透過各該磁吸件26C將釘體70吸附於相對應的置釘溝25C處,讓使用者不用手握持釘體70即可對於該釘體70進行敲擊作業,能有效避免需透過手定位釘體70而產生誤擊手部的情形,而且不會受限於欲設置釘體70的位置,使用上相對方便,較佳的是,該敲擊件20C設有複數個置釘溝25C,且各該置釘溝25C沿著該敲擊部軸向上的長度不相同,使各該置釘溝25C可對應置放不同長度的釘體70進行使用,進一步,使用者能根據該釘體70欲設置的位置,經由轉動該敲擊部相對該本體旋轉位置的方式,調整各該置釘溝25C相對該本體的方向,使得該釘體70能隨著各該置釘溝25C相對該本體的位置,而設置於該本體的不同方位上,藉以依據該釘體70欲設置的位置,調整該釘體70相對該本體的位置。
請配合參看如圖10所示之本發明限力減震裝置的第五較佳實施例,其與圖9所示第四較佳實施例的差別在於:在該第五較佳實施例中,該至少一置釘溝25D係軸向貫穿該敲擊件20D的敲擊部的頂面及底面,使釘體70與磁吸件26D相吸附後,該釘體70的頭部能經由該至少一置釘溝25D而與該貼靠面114相抵靠,能穩固地讓釘體70隨著該敲擊件20D的移動而釘入物件中。
請配合參看如圖11所示之本發明限力減震裝置的第五較佳實施例,其與圖1至圖3所示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差別在於:該限力減震裝置進一步設有一限位結構60E,該限位結構60E設有一容設槽61E、一限位槽62E及一限位件63E,其中該容設槽61E由外向內軸向貫穿該結合部11E,並凹設於該結合部11E的內表面且與該套設孔相連通,該限位槽62E係為一凹設於該套設部外表面且位於該套設孔內的槽體,該限位件63E設於該容設槽61E及該限位槽62E之間,使該敲擊件20E受該限位結構60E的限制而不會相對該本體相轉動。
請配合參看如圖12至16所示之本發明限力減震裝置的第六較佳實施例,其與圖1至3所示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差別在於:因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彈性件30於頂部及底部的間隙G1,G2小於其餘部位的間隙G,而在使用的過程中讓該彈性件30的頂部及底部處產生應力集中的效果,因此,本發明於第六較佳實施例中,該限力減震裝置的彈性件30F分別削減其頂部及底部端緣的長度,使削減長度後的該彈性件30F之頂部、中段部及底部的間隙相同(即G1=G2=G);進一步,為了讓削減長度後的該彈性件30F能平穩地設於該強化件40F及該結合部11F之間,該限力減震裝置設有一輔助件50F,該輔助件50F係套設於該套設部21F且介於該結合部11F及該彈性件30F之間,且該輔助件50F在朝向該彈性件30F的一側面凸設有一楔形塊51F,且該強化件40F在朝向該彈性件30F的頂面凸設有一楔形塊43F,使該彈性件30F的底部及頂部分別與該兩楔形塊43F、51F相貼靠後能平穩地設於該結合部11F及該強化件40F之間而不會產生偏斜。
本發明限力減震裝置的第六較佳實施例於使用時,由於該彈性件30F各部位的間隙G、G1、G2大小相同,使得該彈性件30F於壓縮的過程中,各部位能承受相同的應力,而不會有應力集中的現象,不僅能延長該彈性件30F的使用壽命,同時透過於該強化件40F及該輔助件50F之間設置楔形塊43F、51F的方式,使該削減長度後的彈性件30F仍可平穩地設於該強化件40F與該輔助件50F之間,對於該套設部21F提供一導引及支撐的效果。
請配合參看如圖17所示之本發明限力減震裝置的第七較佳實施例,其與圖1至3所示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差別在於:在該限力減震裝置的第七較佳實施例中,該握持部12G的長度為L1,該減震件121G的長度為L2,其中該減震件121G的長度L2大於該握持部12G長度L1的二分之一,且小於等於該握持部 12G的長度L1(1/2L1<L2≦L1),增加使用者可握持該握持部12G進行敲擊使用的範圍。
請配合參看如圖18所示之本發明限力減震裝置的第八較佳實施例,其與圖17所示第七較佳實施例的差別在於:在該限力減震裝置的第八較佳實施例中,該握持部12H上設有數個減震件121H,該數個減震件121H係套設於該握持部12H上且可由不同材質所製成;請配合參看如圖19所示,本發明限力減震裝置的第八較佳實施例於使用時,可依據使用者的需要而握持不同位置的減震件121H,讓該限力減震裝置於使用的過程中,皆可經由該握持部12H上的數個減震件121H提供一減震的效果。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可運用在鎚類或斧頭的限力減震結構,並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若在不脫離本發明所提技術方案的範圍內,利用本發明所揭示技術內容所作出局部更動或修飾的等效實施例,並且未脫離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內容,均仍屬於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10:本體
11:結合部
112:容置空間
113:拔釘結構
114:貼靠面
12:握持部
121:減震件
20:敲擊件
22:敲擊部
23:鎖合部
30:彈性件
40:強化件

Claims (21)

  1. 一種限力減震裝置,其係設有:一本體,該本體於一端設有一結合部,該結合部設有一套設孔,該本體在遠離該結合部的一端設有一握持部;一敲擊件,該敲擊件可移動地與該本體相結合而可相對該結合部移動,該敲擊件設有一套設部、一敲擊部、一鎖合部及一凸起部,該套設部可移動地與該結合部的套設孔相結合,該敲擊部設於該套設部的一端且位於該結合部下方,該鎖合部與該套設部相結合且與該結合部相抵靠,該凸起部設於該套設部與該敲擊部結合處;一彈性件,該彈性件設於該敲擊件的套設部且位於該本體的結合部及該敲擊件的敲擊部之間,其係用以提醒使用者於敲擊時,其敲擊力量是否超過該限力減震裝置所設定的施力範圍;以及一強化件,該強化件設於該敲擊件上且位於該彈性件及該敲擊件的敲擊部之間並與該凸起部相抵靠;其中,透過設置於該彈性件及該敲擊部之間的該強化件,以及於該套設部及該敲擊部之間形成與該強化件相抵靠的凸起部,能避免該彈性件於敲擊過程中所產生的彈力,對於該套設部與該敲擊部結合處產生應力集中而導致毀損斷裂的情形。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限力減震裝置,其中該凸起部為一環狀結構。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限力減震裝置,其中該凸起部為多個環狀間隔排列的凸起結構。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限力減震裝置,其中該凸起部具有一厚度,該強化件具有一厚度,該強化件的厚度大於該凸起部的厚度。
  5.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限力減震裝置,其中該凸起部具有一厚度,該強化件具有一厚度,該強化件的厚度等於該凸起部的厚度。
  6.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限力減震裝置,其中該凸起部具有一厚度,該強化件具有一厚度,該強化件的厚度小於該凸起部的厚度。
  7.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限力減震裝置,其中該凸起部朝向該結合部的一側面形成一彎弧面,該強化件朝向該敲擊部的底面設有一接觸面,該接觸面可與該凸起部的彎弧面完全接觸。
  8.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限力減震裝置,其中該凸起部朝向該結合部的一側面形成一彎弧面,該強化件朝向該敲擊部的底面設有一接觸面,該接觸面可與該凸起部的彎弧面部分接觸。
  9.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限力減震裝置,其中該結合部於中段處橫向貫穿設有一與該套設孔相連通的容置空間,該鎖合部位於該容置空間內而與該套設部相結合且與該本體的結合部相抵靠。
  10.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限力減震裝置,其中該結合部於形成該套設孔的端面上形成一貼靠面,該彈性件的頂端與該結合部的貼靠面相抵靠。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限力減震裝置,其中該敲擊件設有至少一置釘溝,各該置釘溝係軸向凹設形成於該敲擊部的外周面,供一釘體置放於該敲擊部的外周面上。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限力減震裝置,其中該敲擊件於各該置釘溝的內側設有一磁吸件,透過各該磁吸件將釘體吸附於相對應的置釘溝處。
  13.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限力減震裝置,其中該至少一置釘溝係軸向貫穿該敲擊件的敲擊部的頂面及底面,使該釘體的頭部能經由該至少一置釘溝而與該貼靠面相抵靠。
  1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限力減震裝置,其中該限力減震裝置設有一限位結構,該限位結構設有一容設槽、一限位槽及一限位件,該容設槽由外向內軸向貫穿該結合部,並凹設於該結合部的內表面且與該套設孔相連通,該限位槽係凹設於該套設部外表面且位於該套設孔內,該限位件設於該容設槽及該限位槽之間,使該敲擊件受該限位結構的限制而不會相對該本體相轉動。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限力減震裝置,其中該敲擊部為一斧片。
  16.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限力減震裝置,其中該彈性件之頂部、中段部及底部的間隙相同,該限力減震裝置設有一輔助件,該輔助件係套設於該套設部且介於該結合部及該彈性件之間,且該輔助件在朝向該彈性件的一側面凸設有一楔形塊,且該強化件在朝向該彈性件的頂面凸設有一楔形塊,使該彈性件能經由與該兩楔形塊相貼靠的方式而能平穩地設於該結合部及該強化件之間。
  17. 如請求項4所述之限力減震裝置,其中該彈性件之頂部、中段部及底部的間隙相同,該限力減震裝置設有一輔助件,該輔助件係套設於該套設部且介於該結合部及該彈性件之間,且該輔助件在朝向該彈性件的一側面凸設有一楔形塊,且該強化件在朝向該彈性件的頂面凸設有一楔形塊,使該彈性件能經由與該兩楔形塊相貼靠的方式而能平穩地設於該結合部及該強化件之間。
  18. 如請求項5所述之限力減震裝置,其中該彈性件之頂部、中段部及底部的間隙相同,該限力減震裝置設有一輔助件,該輔助件係套設於該套設部且介於該結合部及該彈性件之間,且該輔助件在朝向該彈性件的一側面凸設有一楔形塊,且該強化件在朝向該彈性件的頂面凸設有一楔形塊,使該彈 性件能經由與該兩楔形塊相貼靠的方式而能平穩地設於該結合部及該強化件之間。
  19. 如請求項6所述之限力減震裝置,其中該彈性件之頂部、中段部及底部的間隙相同,該限力減震裝置設有一輔助件,該輔助件係套設於該套設部且介於該結合部及該彈性件之間,且該輔助件在朝向該彈性件的一側面凸設有一楔形塊,且該強化件在朝向該彈性件的頂面凸設有一楔形塊,使該彈性件能經由與該兩楔形塊相貼靠的方式而能平穩地設於該結合部及該強化件之間。
  20.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限力減震裝置,其中該握持部上設有至少一減震件,該至少一減震件的長度大於該握持部長度的二分之一,且小於等於該握持部的長度。
  21. 如請求項20所述之限力減震裝置,其中該握持部上設有數個減震件,該數個減震件係套設於該握持部上且由不同材質所製成。
TW111135405A 2022-09-19 2022-09-19 限力減震裝置 TWI8079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35405A TWI807998B (zh) 2022-09-19 2022-09-19 限力減震裝置
US18/465,045 US20240091921A1 (en) 2022-09-19 2023-09-11 Force-limiting and damping device
EP23196862.9A EP4342636A1 (en) 2022-09-19 2023-09-12 Force-limiting and damping device
JP2023149620A JP2024043582A (ja) 2022-09-19 2023-09-14 力制限減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35405A TWI807998B (zh) 2022-09-19 2022-09-19 限力減震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07998B true TWI807998B (zh) 2023-07-01
TW202413013A TW202413013A (zh) 2024-04-01

Family

ID=88017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35405A TWI807998B (zh) 2022-09-19 2022-09-19 限力減震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91921A1 (zh)
EP (1) EP4342636A1 (zh)
JP (1) JP2024043582A (zh)
TW (1) TWI807998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49362A1 (en) * 1991-12-27 1993-06-30 Wright Medical Technology, Inc. Controlled force mallet
US6128977A (en) * 1997-04-09 2000-10-10 Emerson Electric Co. Shock-absorbing claw hammer
CN2492349Y (zh) * 2001-03-06 2002-05-22 吴树德 可将具有尖端的结合件预先钉着的击钉工具
CN106312939A (zh) * 2015-06-15 2017-01-11 张家港市普飞特建材有限公司 锤子
TWM607261U (zh) * 2020-10-23 2021-02-01 施瑞源 能多角度拔釘的鎚子
TW202132067A (zh) * 2020-02-27 2021-09-01 施瑞源 具置釘效果的鎚體
CN215240652U (zh) * 2021-05-10 2021-12-21 河南科技职业大学 一种建筑工程用便携式锤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41774Y (zh) * 1997-06-23 1999-10-06 瑞安市工具二厂 防震锤子
DE102007000270A1 (de) * 2007-05-11 2008-11-20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Vibrierende 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Antivibrationselement
TWI611882B (zh) * 2016-01-26 2018-01-21 施瑞源 限力減震裝置
EP3501750A1 (de) * 2017-12-19 2019-06-26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Vibrationsgedämpfte handwerkzeugmaschine
TWI735040B (zh) * 2019-09-20 2021-08-01 施瑞源 限力減震裝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49362A1 (en) * 1991-12-27 1993-06-30 Wright Medical Technology, Inc. Controlled force mallet
US6128977A (en) * 1997-04-09 2000-10-10 Emerson Electric Co. Shock-absorbing claw hammer
CN2492349Y (zh) * 2001-03-06 2002-05-22 吴树德 可将具有尖端的结合件预先钉着的击钉工具
CN106312939A (zh) * 2015-06-15 2017-01-11 张家港市普飞特建材有限公司 锤子
TW202132067A (zh) * 2020-02-27 2021-09-01 施瑞源 具置釘效果的鎚體
TWM607261U (zh) * 2020-10-23 2021-02-01 施瑞源 能多角度拔釘的鎚子
CN215240652U (zh) * 2021-05-10 2021-12-21 河南科技职业大学 一种建筑工程用便携式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91921A1 (en) 2024-03-21
JP2024043582A (ja) 2024-04-01
EP4342636A1 (en) 2024-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01249C (en) Torsion control hammer grip
US6128977A (en) Shock-absorbing claw hammer
US6755096B2 (en) Impact instrument
TW397743B (en) Shock-absorbing claw hammer
TW201726332A (zh) 限力減震裝置
KR20210035049A (ko) 힘 제한 및 감쇠 디바이스
TWI807998B (zh) 限力減震裝置
TW200827109A (en) Power tool and cushioning mechanism
JP3622193B2 (ja) 釘打機、タッカ等のバンパ
TWM638511U (zh) 限力減震裝置
TW202413013A (zh) 限力減震裝置
CN218780691U (zh) 限力减震装置
CN212471355U (zh) 一种锤子
CN117780847A (zh) 限力减震装置
TWI651172B (zh) 限力減震裝置
TWM619335U (zh) 雙用鎚
CN215093371U (zh) 双用锤
CN212445063U (zh) 一种具有防震减震的锤子
CN204819401U (zh) 减震锤
TWM589623U (zh) 限力減震裝置
CN211220553U (zh) 一种减震橡胶手锤
CN211681902U (zh) 限力减震装置
CN218905264U (zh) 一种缓冲锤
KR200443332Y1 (ko) 서각용 망치
JPS6026946Y2 (ja) 衝撃工具の空打防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