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7816B - 取像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取像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7816B
TWI797816B TW110141420A TW110141420A TWI797816B TW I797816 B TWI797816 B TW I797816B TW 110141420 A TW110141420 A TW 110141420A TW 110141420 A TW110141420 A TW 110141420A TW I797816 B TWI797816 B TW I79781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ptical axis
imaging system
distance
ima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1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19802A (zh
Inventor
黃歆璇
卓孟寬
Original Assignee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414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97816B/zh
Priority to CN202210191088.4A priority patent/CN116088132A/zh
Priority to US17/839,779 priority patent/US20230141883A1/en
Priority to EP22204681.5A priority patent/EP4177656A1/en
Priority to BR102022022485-4A priority patent/BR102022022485A2/pt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78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7816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19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9802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5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 G02B13/006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having a beam-folding prism or mirr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ive components onl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7Bodies with reflectors arranged in beam forming the photographic image, e.g. for reducing dimensions of camera

Abstract

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取像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所述五片透鏡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為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以及一第五透鏡。各透鏡皆具有一物側表面朝向物側以及一像側表面朝向像側。第一透鏡至第五透鏡中至少一者的至少一表面包含至少一反曲點。當滿足特定條件時,有助於在成像大小與取像系統鏡組的前端開口大小之間取得平衡。

Description

取像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本揭示內容是有關於一種取像系統鏡組及取像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應用在電子裝置上的小型化取像系統鏡組及取像裝置。
隨著半導體製程技術更加精進,使得電子感光元件性能有所提升,畫素可達到更微小的尺寸,因此,具備高成像品質的光學鏡頭儼然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而隨著科技日新月異,配備光學鏡頭的電子裝置的應用範圍更加廣泛,對於光學鏡頭的要求也是更加多樣化,由於往昔之光學鏡頭較不易在成像品質、敏感度、光圈大小、體積或視角等需求間取得平衡,故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光學鏡頭以符合需求。
本揭示內容提供之取像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其透過光圈與成像面的配置關係,有助於在成像大小與取像系統鏡組的前端開口大小之間取得平衡。
依據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取像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所述五片透鏡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為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以及一第五透鏡。各透鏡皆具有一物側表面朝向物側以及一像側表面朝向像側。第二透鏡具有正屈折力。第一透鏡至第五透鏡中至少一者的至少一表面包含至少一反曲點。取像系統鏡組更包含一光圈,光圈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L,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的合成焦距為f34,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的合成焦距為f45,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45,第二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3,第二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4,第三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5,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6,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3,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4,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5,其滿足下列條件:0.76 < SL/TL < 1.50;0.82 < T12/f < 1.38;-1.05 < (R3+R4)/(R3-R4) < 0.70;-3.50 < (R5+R6)/(R5-R6) < 3.00;-2.50 < f/f45 < 0.88;-5.00 < f34/f45 < 3.60;以及0.30 < (CT2+T23+CT3+T34+CT4+T45+CT5)/f < 2.02。
依據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取像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所述五片透鏡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為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以及一第五透鏡。各透鏡皆具有一物側表面朝向物側以及一像側表面朝向像側。第二透鏡具有正屈折力。第一透鏡至第五透鏡中至少一者的至少一表面包含至少一反曲點。取像系統鏡組更包含一光圈,光圈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L,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的合成焦距為f12,第一透鏡、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的合成焦距為f123,第二透鏡、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的合成焦距為f234,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第三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5,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6,取像系統鏡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其滿足下列條件:0.74 < SL/TL < 1.05;0.80 < T12/f < 1.40;-2.70 < (R5+R6)/(R5-R6) < 2.70;0.40 < f/f12 < 2.00;-0.40 < f123/f234 < 1.85;以及0.80 < f/ImgH < 2.25。
依據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取像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所述五片透鏡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為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以及一第五透鏡。各透鏡皆具有一物側表面朝向物側以及一像側表面朝向像側。第二透鏡具有正屈折力。第一透鏡至第五透鏡中至少一者的至少一表面包含至少一反曲點。取像系統鏡組更包含一光圈,光圈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L,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的合成焦距為f34,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的合成焦距為f45,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45,取像系統鏡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3,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4,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5,其滿足下列條件:0.74 < T12/f < 1.40;0.74 < SL/TL < 1.50;-2.50 < f/f45 < 1.04;-8.00 < f34/f45 < 2.02;0.80 < f/ImgH < 1.45;以及0.30 < (CT2+T23+CT3+T34+CT4+T45+CT5)/f < 3.40。
依據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取像裝置,包含如前段所述的取像系統鏡組以及電子感光元件,其中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取像系統鏡組的成像面。
依據本揭示內容更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包含如前段所述的取像裝置。
依據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取像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所述五片透鏡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為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以及一第五透鏡。各透鏡皆具有一物側表面朝向物側以及一像側表面朝向像側。第一透鏡至第五透鏡中至少一者的至少一表面包含至少一反曲點。第一透鏡至第五透鏡中至少一者為塑膠材質且其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取像系統鏡組更包含一光圈,光圈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L,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45,所述T12、T23、T34、T45中的最大者為ATmax,第五透鏡像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第二透鏡的焦距為f2,第三透鏡的焦距為f3,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1,其滿足下列條件:0.75 < SL/TL < 1.50;0.78 < ATmax/f < 9.00;1.50 < ATmax/BL < 7.00;1.00 < TL/f < 5.00;-5.00 < f/R1 < 0.45;-0.60 < f/f2 < 3.00;以及-2.00 < f/f3 < 0.85。
依據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取像裝置,包含如前段所述的取像系統鏡組以及電子感光元件,其中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取像系統鏡組的成像面。
依據本揭示內容更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包含如前段所述的取像裝置。
依據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取像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所述五片透鏡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為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以及一第五透鏡。各透鏡皆具有一物側表面朝向物側以及一像側表面朝向像側。第一透鏡至第五透鏡中至少一者的至少一表面包含至少一反曲點。取像系統鏡組更包含一光圈,光圈至一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L,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45,所述T12、T23、T34、T45中的最大者為ATmax,第五透鏡像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第二透鏡的焦距為f2,其滿足下列條件:0.75 < SL/TL < 1.50;0.78 < ATmax/f < 9.00;2.00 < ATmax/BL < 7.00;2.60 < TL/f < 5.00;0 < T45/f < 0.90;以及-0.60 < f/f2 < 3.00。
當SL/TL滿足上述條件時,可調整光圈至成像面的距離,有助於在成像大小與取像系統鏡組的前端開口大小之間取得平衡。
當T12/f滿足上述條件時,可調整透鏡分布,有助於平衡取像系統鏡組的體積分布。
當(R3+R4)/(R3-R4) 滿足上述條件時,可調整第二透鏡的面形與屈折力,減少第二透鏡的有效徑高度。
當(R5+R6)/(R5-R6) 滿足上述條件時,第三透鏡可與第二透鏡相互配合,有助於提高中心成像品質。
當f/f45滿足上述條件時,可調整第四透鏡至第五透鏡的整體屈折力,有助於調整後焦長度。
當f34/f45滿足上述條件時,可調整第三透鏡至第四透鏡的整體屈折力與第四透鏡至第五透鏡的整體屈折力,有助於調整取像系統鏡組後端的屈折力比例,增加中心聚光品質。
當(CT2+T23+CT3+T34+CT4+T45+CT5)/f滿足上述條件時,可調整第二透鏡至第五透鏡的總長度與最大透鏡厚度的比例,有助於縮短取像系統鏡組的總長度。
當f/f12滿足上述條件時,可調整第一透鏡至第二透鏡的整體屈折力,有助於修正像散之像差。
當f123/f234滿足上述條件時,可調整第一透鏡至第三透鏡的整體屈折力與第二透鏡至第四透鏡的整體屈折力,有助於減少屈折力的比例以避免透鏡之間幾何差距過大,減少製造困難度。
當f/ImgH滿足上述條件時,可調整焦距與像高的比例,有助於維持成像大小。
當ATmax/f滿足上述條件時,可調整焦距與最大透鏡間距的比例,有助於平衡透鏡間距比例並減少組裝誤差。
當ATmax/BL滿足上述條件時,可調整後焦長度與最大透鏡間距之比例,有助於平衡透鏡間距比例並減少組裝誤差。
當TL/f滿足上述條件時,可在壓縮總長度與增大成像面間取得平衡,並有助於增大視角。
當f/R1滿足上述條件時,可調整取像系統鏡組的屈折力與第一透鏡的透鏡面形,有助於增加視角大小。
當f/f2滿足上述條件時,可調整第二透鏡的屈折力,有助於增加聚光品質。
當f/f3滿足上述條件時,可調整第三透鏡的屈折力,可與相互配合減少球差。
當T45/f滿足上述條件時,可調整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之間的距離與焦距的比例,有助於平衡取像系統鏡組的總長度以及後焦長度。
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取像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所述五片透鏡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為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以及一第五透鏡。各透鏡皆具有一物側表面朝向物側以及一像側表面朝向像側。所述五片透鏡中任二相鄰的透鏡間於光軸上皆可具有一空氣間距,其可避免相鄰透鏡彼此接觸,以減少透鏡的製造以及組裝困難度,並提升良率。
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可為凹面,其有助於增加視角大小與減少第一透鏡的有效徑高度。
第二透鏡可具有正屈折力,其可與第一透鏡相互配合減少整體取像系統鏡組的有效徑高度。第二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可為凸面,其可調整第二透鏡的面形與屈折力以修正像差。第二透鏡像側表面近光軸處可為凸面,其可與第三透鏡的面型相互配合以提高中心成像品質。
第三透鏡可具有負屈折力,其可與第四透鏡相互配合以修正球差等像差。
第四透鏡像側表面近光軸處可為凸面,其有助於增加整體取像系統鏡組中心聚光品質。
第五透鏡像側表面近光軸處可為凹面,其可調整取像系統鏡組的後焦長度,以減少取像系統鏡組的總長度。另外,第五透鏡像側表面可包含至少一臨界點。藉此,有利於修正周邊視場之畸變。
第一透鏡至第五透鏡中至少一者的至少一表面包含至少一反曲點。藉此,有助於增大成像面尺寸並減少像彎曲。
第一透鏡至第五透鏡中至少一者可為塑膠材質且其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可皆為非球面。藉此,可減少製造成本,並且有助於提升周邊視場之成像品質。
第一透鏡屬於一前群透鏡組,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及第五透鏡屬於一後群透鏡組,後群透鏡組可相對於前群透鏡組移動。藉此,可於拍攝不同物距時,對焦在更理想的位置,以增加成像品質。具體而言,後群透鏡移動方式可為平行於光軸移動、垂直於光軸移動、轉動等,但本揭示內容不以此為限。再者,第一透鏡可相對於第五透鏡移動。藉此,可調整第一透鏡與第五透鏡的相對位置,可提供不同拍攝焦距。
取像系統鏡組可更包含一反射元件,其可設置於第一透鏡與第五透鏡之間。藉此,可轉折光軸使取像系統鏡組尺寸輕薄化。具體而言,反射元件可為稜鏡、面鏡等,但本揭示內容不以此為限。當反射元件為稜鏡時,稜鏡的材質可為玻璃、塑膠等;稜鏡的入射面可為平面或曲面;稜鏡的出射面可為平面或曲面。
取像系統鏡組可更包含一光圈,光圈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L,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其滿足下列條件:0.76 < SL/TL < 1.50。藉此,可調整光圈至成像面的距離,有助於在成像大小與取像系統鏡組的前端開口大小之間取得平衡。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75 < SL/TL < 1.50。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74 < SL/TL < 1.05。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74 < SL/TL < 1.50。另外,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80 < SL/TL < 0.98。
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其滿足下列條件:0.74 < T12/f < 1.40。藉此,可調整透鏡分布,有助於平衡取像系統鏡組的體積分布。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80 < T12/f < 1.40。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82 < T12/f < 1.38。另外,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90 < T12/f < 1.20。
第二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3,第二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4,其滿足下列條件:-1.05 < (R3+R4)/(R3-R4) < 0.70。藉此,可調整第二透鏡的面形與屈折力,減少第二透鏡的有效徑高度。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00 < (R3+R4)/(R3-R4) < 1.50。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80 < (R3+R4)/(R3-R4) < 1.50。另外,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80 < (R3+R4)/(R3-R4) < 0.50。
第三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5,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6,其滿足下列條件:-3.50 < (R5+R6)/(R5-R6) < 3.00。藉此,第三透鏡可與第二透鏡相互配合,有助於提高中心成像品質。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2.70 < (R5+R6)/(R5-R6) < 2.70。另外,其可滿足下列條件:-2.40 < (R5+R6)/(R5-R6) < 2.50。
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的合成焦距為f45,其滿足下列條件:-2.50 < f/f45 < 0.88。藉此,可調整第四透鏡至第五透鏡的整體屈折力,有助於調整後焦長度。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2.00 < f/f45 < 0.88;或-2.50 < f/f45 < 1.04。另外,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00 < f/f45 < 0.70。
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的合成焦距為f34,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的合成焦距為f45,其滿足下列條件:-5.00 < f34/f45 < 3.60。藉此,可調整第三透鏡至第四透鏡的整體屈折力與第四透鏡至第五透鏡的整體屈折力,有助於調整取像系統鏡組後端的屈折力比例,增加中心聚光品質。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8.00 < f34/f45 < 2.02。另外,其可滿足下列條件:-4.00 < f34/f45 < 1.7。
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45,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3,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4,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5,其滿足下列條件:0.30 < (CT2+T23+CT3+T34+CT4+T45+CT5)/f < 3.40。藉此,可調整第二透鏡至第五透鏡的總長度與最大透鏡厚度的比例,有助於縮短取像系統鏡組的總長度。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30 < (CT2+T23+CT3+T34+CT4+T45+CT5)/f < 2.02。
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的合成焦距為f12,其滿足下列條件:0.40 < f/f12 < 2.00。藉此,可調整第一透鏡至第二透鏡的整體屈折力,有助於修正像散之像差。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60 < f/f12 < 1.50。
第一透鏡、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的合成焦距為f123,第二透鏡、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的合成焦距為f234,其滿足下列條件:-0.40 < f123/f234 < 1.85。藉此,可調整第一透鏡至第三透鏡的整體屈折力與第二透鏡至第四透鏡的整體屈折力,有助於減少屈折力的比例以避免透鏡之間幾何差距過大,減少製造困難度。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20 < f123/f234 < 1.60。
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取像系統鏡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其滿足下列條件:0.80 < f/ImgH < 2.25。藉此,可調整焦距與像高的比例,有助於維持成像大小。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80 < f/ImgH < 1.45。另外,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90 < f/ImgH < 2.10。
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45,所述T12、T23、T34、T45中的最大者為ATmax,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其滿足下列條件:0.78 < ATmax/f < 9.00。藉此,可調整焦距與最大透鏡間距的比例,有助於平衡透鏡間距比例並減少組裝誤差。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85 < ATmax/f < 2.0。
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45,所述T12、T23、T34、T45中的最大者為ATmax,第五透鏡像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其滿足下列條件:1.50 < ATmax/BL < 7.00。藉此,可調整後焦長度與最大透鏡間距之比例,有助於平衡透鏡間距比例並減少組裝誤差。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2.00 < ATmax/BL < 7.00。另外,其可滿足下列條件:2.0 < ATmax/BL < 3.5。
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其滿足下列條件:1.00 < TL/f < 5.00。藉此,可在壓縮總長度與增大成像面間取得平衡,並有助於增大視角。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2.60 < TL/f < 5.00。
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1,其滿足下列條件:-5.00 < f/R1 < 0.45。藉此,可調整取像系統鏡組的屈折力與第一透鏡的透鏡面形,有助於增加視角大小。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2.50 < f/R1 < 0.35。
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第二透鏡的焦距為f2,其滿足下列條件:-0.60 < f/f2 < 3.00。藉此,可調整第二透鏡的屈折力,有助於增加聚光品質。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30 < f/f2 < 2.0。另外,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30 < f/f2 < 1.80。
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第三透鏡的焦距為f3,其滿足下列條件:-2.00 < f/f3 < 0.85。藉此,可調整第三透鏡的屈折力,可與相互配合減少球差。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50 < f/f3 < 0。
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45,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其滿足下列條件:0 < T45/f < 0.90。藉此,可調整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之間的距離與焦距的比例,有助於平衡取像系統鏡組的總長度以及後焦長度。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 < T45/f < 0.60。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 < T45/f < 0.30。另外,其可滿足下列條件: 0 < T45/f < 0.10。
取像系統鏡組的最大視角為FOV,其滿足下列條件:50度 < FOV < 120度。藉此,可使取像系統鏡組具有廣視角的特性,並能避免因視角過大所產生的畸變等像差。再者,可滿足下列條件:65度 < FOV < 105度。
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45,取像系統鏡組中各二相鄰的透鏡於光軸上間隔距離的總和為ΣAT,其滿足下列條件:0.10 < (T23+T34+T45)/ΣAT < 0.50。藉此,可調整第二透鏡至第五透鏡的透鏡間距比例,有助於縮短取像系統鏡組的總長度。再者,可滿足下列條件:0.12 < (T23+T34+T45)/ ΣAT < 0.5。
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光學有效區與光軸間的最大距離為Y11,第五透鏡像側表面的光學有效區與光軸間的最大距離為Y52,其滿足下列條件:0.90 < Y52/Y11 < 2.10。藉此,可調整第一透鏡與第五透鏡的有效徑高度,有助於壓縮體積並增加電子裝置薄型化。再者,可滿足下列條件:1.00 < Y52/Y11 < 2.00。再者,可滿足下列條件:1.10 < Y52/Y11 < 2.00。另外,可滿足下列條件:1.20 < Y52/Y11 < 1.80。
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第二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3,其滿足下列條件:0.70 < f/R3 < 1.81。藉此,可調整取像系統鏡組的屈折力與第二透鏡的面形,有助於減少第二透鏡的有效徑高度。
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第二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4,其滿足下列條件:-2.50 < f/R4 < -0.50。藉此,可調整取像系統鏡組的屈折力與第二透鏡的面形,修正中心視場之球差。再者,可滿足下列條件:-2.70 < f/R4 < -0.40。
第四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7,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8,其滿足下列條件:-1.00 < (R7-R8)/(R7+R8) < 1.00。藉此,可調整第四透鏡的面形與屈折力以改善中心色差大小。
第三透鏡的折射率為N3,第五透鏡的折射率為N5,其滿足下列條件:1.60 < (N3+N5)/2 < 1.90。藉此,可調整第三透鏡與第五透鏡的折射率平均值,可提高成像大小。
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取像系統鏡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其滿足下列條件:0.90 < T12/ImgH < 1.90。藉此,可調整透鏡分布,以方便配置其他光學元件於透鏡之間。
取像系統鏡組的光圈值為Fno,其滿足下列條件:1.60 < Fno < 2.5。藉此,可在照度與景深間取得平衡。
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1,第一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2,其滿足下列條件:-1.00 < (R1-R2)/(R1+R2) < 1.00。藉此,可調整取像系統鏡組前端的透鏡焦距,有助於增加視角大小。
光圈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L,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其滿足下列條件:0.30 < (TL-SL)/f < 0.85。藉此,可調整取像系統鏡組開口至光圈之距離,有助於在取像系統鏡組前端的長度與視角大小之間取得平衡。再者,可滿足下列條件:0.45 < (TL-SL)/f < 0.71。
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光學有效區與光軸間的最大距離為Y11,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45,所述T12、T23、T34、T45中的最大者為ATmax,其滿足下列條件:1.80 < ATmax/Y11 < 3.40。藉此,可調整第一透鏡有效徑高度與最大透鏡間距之比例,有助於減少開口大小並減少屏占比。再者,可滿足下列條件:2.00 < ATmax/Y11 < 3.00。
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光學有效區與光軸間的最大距離為Y11,取像系統鏡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其滿足下列條件:0.34 < Y11/ImgH < 0.70。藉此,可調整取像系統鏡組開口與成像大小的比例,有助於增加電子裝置薄型化與縮小屏占比。再者,可滿足下列條件:0.42 < Y11/ImgH < 0.62。
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1,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3,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4,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5,所述CT1、CT2、CT3、CT4、CT5中的最大者為CTmax,其滿足下列條件:0.50 < CT1/CTmax ≤ 1.0。藉此,可調整第一透鏡厚度與最大透鏡厚度的比例,有助於減少第二透鏡的有效徑高度及電子裝置的厚度。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70 < CT1/CTmax ≤ 1.0。另外,其可滿足下列條件: 0.80 < CT1/CTmax ≤ 1.0。
本揭示內容的取像系統鏡組中,一透鏡的阿貝數為Vi,所述透鏡的折射率為Ni,所述五片透鏡中至少一透鏡滿足下列條件:5.0 < Vi/Ni < 11.9,其中i = 1、2、3、4、5。藉此,有助於調整周邊視場的色差以及增加成像大小。
上述本揭示內容取像系統鏡組中的各技術特徵皆可組合配置,而達到對應的功效。
本揭示內容提供的取像系統鏡組,透鏡的材質可為玻璃或塑膠。若透鏡的材質為玻璃,則可增加取像系統鏡組屈折力配置的自由度,而玻璃透鏡可使用研磨或模造等技術製作而成。若透鏡材質為塑膠,則可以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此外,可於鏡面上設置球面或非球面(ASP),其中球面透鏡可減低製造難度,而若於鏡面上設置非球面,則可藉此獲得較多的控制變數,用以消減像差、縮減透鏡數目,並可有效降低本揭示內容取像系統鏡組的總長度,而非球面可以塑膠射出成型或模造玻璃鏡片等方式製作而成。
本揭示內容提供的取像系統鏡組中,可選擇性地在任一(以上)透鏡材料中加入添加物,產生光吸收或光干涉效果,以改變所述透鏡對於特定波段光線的穿透率,進而減少雜散光與色偏。例如:添加物可具備濾除系統中600nm~800nm波段光線的功能,以減少多餘的紅光或紅外光;或可濾除350nm~450nm波段光線,以減少系統中的藍光或紫外光,因此,添加物可避免特定波段光線對成像造成干擾。此外,添加物可均勻混和於塑料中,並以射出成型技術製作成透鏡。此外,添加物亦可配置於透鏡表面上的鍍膜,以提供上述功效。
本揭示內容提供的取像系統鏡組中,若透鏡表面為非球面,則表示所述透鏡表面光學有效區整個或其中一部分為非球面。
本揭示內容提供的取像系統鏡組中,若透鏡表面係為凸面且未界定所述凸面位置時,則表示所述透鏡表面可於近光軸處為凸面;若透鏡表面係為凹面且未界定所述凹面位置時,則表示所述透鏡表面可於近光軸處為凹面。本揭示內容提供的取像系統鏡組中,若透鏡具有正屈折力或負屈折力,或是透鏡的焦距,皆可指透鏡近光軸處的屈折力或是焦距。
本揭示內容提供的取像系統鏡組中,臨界點為透鏡表面上,除與光軸的交點外,與一垂直於光軸的切面相切的切點;反曲點為透鏡表面曲率正負變化的交點。
本揭示內容提供的取像系統鏡組的成像面,依其對應的電子感光元件的不同,可為一平面或有任一曲率的曲面,特別是指凹面朝往物側方向的曲面。另外,本揭示內容的取像系統鏡組中於成像光路上最靠近成像面的透鏡與成像面之間可選擇性配置一片以上的成像修正元件(平場元件等),以達到修正影像的效果(像彎曲等)。所述成像修正元件的光學性質,比如曲率、厚度、折射率、位置、面形(凸面或凹面、球面或非球面、繞射表面及菲涅爾表面等)可配合取像裝置需求而做調整。一般而言,較佳的成像修正元件配置為將具有朝往物側方向的凹面的薄型平凹元件設置於靠近成像面處。
本揭示內容提供的取像系統鏡組中,亦可於光路上在被攝物至成像面間選擇性設置至少一具有轉折光路功能的元件,如稜鏡或反射鏡等,以提供取像系統鏡組較高彈性的空間配置,使電子裝置的輕薄化不受制於取像系統鏡組的光學總長度。進一步說明,請參照第31A圖以及第31B圖,其中第31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的光路轉折元件LF在取像系統鏡組中的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第31B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的光路轉折元件LF在取像系統鏡組中的另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如第31A圖以及第31B圖所示,取像系統鏡組可沿光路由被攝物(未繪示)至成像面IMG,依序具有第一光軸OA1、光路轉折元件LF與第二光軸OA2,其中光路轉折元件LF可以如第31A圖所示係設置於被攝物與取像系統鏡組的透鏡群LG之間,或者如第31B圖所示係設置於取像系統鏡組的透鏡群LG與成像面IMG之間。此外,請參照第31C圖,其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的二光路轉折元件LF1、LF2在取像系統鏡組中的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如第31C圖所示,取像系統鏡組亦可沿光路由被攝物(未繪示)至成像面IMG,依序具有第一光軸OA1、光路轉折元件LF1、第二光軸OA2、光路轉折元件LF2與第三光軸OA3,其中光路轉折元件LF1係設置於被攝物與取像系統鏡組的透鏡群LG之間,且光路轉折元件LF2係設置於取像系統鏡組的透鏡群LG與成像面IMG之間。取像系統鏡組亦可選擇性配置三個以上的光路轉折元件,本揭示內容不以圖式所揭露的光路轉折元件的種類、數量與位置為限。
另外,本揭示內容提供的取像系統鏡組中,依需求可設置至少一光闌,如孔徑光闌、耀光光闌或視場光闌等,有助於減少雜散光以提升影像品質。
本揭示內容提供的取像系統鏡組中,光圈配置可為前置光圈或中置光圈,其中前置光圈意即光圈設置於被攝物與第一透鏡間,中置光圈則表示光圈設置於第一透鏡與成像面間。若光圈為前置光圈,可使取像系統鏡組的出射瞳與成像面產生較長的距離,使其具有遠心(Telecentric)效果,並可增加電子感光元件的CCD或CMOS接收影像的效率;若為中置光圈,係有助於擴大取像系統鏡組的視場角,使其具有廣角鏡頭的優勢。
本揭示內容可適當設置一可變孔徑元件,所述可變孔徑元件可為機械構件或光線調控元件,其可以電或電訊號控制孔徑的尺寸與形狀。所述機械構件可包含葉片組、屏蔽板等可動件;所述光線調控元件可包含濾光元件、電致變色材料、液晶層等遮蔽材料。所述可變孔徑元件可藉由控制影像的進光量或曝光時間,強化影像調節的能力。此外,所述可變孔徑元件亦可為本揭示內容的光圈,可藉由改變光圈值以調節影像品質,如景深或曝光速度等。
本揭示內容提供的取像系統鏡組亦可多方面應用於三維(3D)影像擷取、數位相機、行動產品、數位平板、智慧型電視、網路監控設備、體感遊戲機、行車紀錄器、倒車顯影裝置、穿戴式產品、空拍機等電子裝置中。
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取像裝置,包含如前述的取像系統鏡組以及電子感光元件,其中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取像系統鏡組的成像面。透過光圈與成像面的配置關係,有助於在成像大小與取像系統鏡組之前端開口大小之間取得平衡。較佳地,取像裝置可進一步包含鏡筒、支持裝置或其組合。
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包含前述的取像裝置。藉此,提升成像品質。較佳地,前述電子裝置皆可進一步包含控制單元、顯示單元、儲存單元、暫儲存單元或其組合。
根據上述實施方式,以下提出具體實施例並配合圖式予以詳細說明。
<第一實施例>
請參照第1A圖以及第2圖,其中第1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一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1的示意圖,第2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一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由第1A圖可知,第一實施例的取像裝置1包含取像系統鏡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IS。取像系統鏡組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E1、光圈ST、反射元件E7、光闌S1、第二透鏡E2、光闌S2、第三透鏡E3、第四透鏡E4、第五透鏡E5、濾光元件E6以及成像面IMG,而電子感光元件IS設置於取像系統鏡組的成像面IMG,其中取像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E1、E2、E3、E4、E5),所述五片透鏡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
第一透鏡E1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配合參照第23A圖,其繪示依照第1A圖第一實施例中部分參數、各透鏡的反曲點IP以及臨界點CP的示意圖。由第23A圖可知,第一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IP,第一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IP。
第二透鏡E2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IP(標示於第23A圖)。
第三透鏡E3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IP(標示於第23A圖),第三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IP(標示於第23A圖)。
第四透鏡E4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IP(標示於第23A圖),第四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三反曲點IP(標示於第23A圖)。
第五透鏡E5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三反曲點IP(標示於第23A圖),第五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三反曲點IP(標示於第23A圖)以及一臨界點CP(標示於第23A圖)。
第一實施例中,反射元件E7為稜鏡,並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一透鏡E1及第二透鏡E2之間。
濾光元件E6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五透鏡E5及成像面IMG間且不影響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
上述各透鏡的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下:
Figure 02_image001
;其中: X:非球面與光軸的交點至非球面上距離光軸為Y的點平行於光軸的位移; Y:非球面曲線上的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 R:曲率半徑; k:錐面係數;以及 Ai:第i階非球面係數。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系統鏡組中,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取像系統鏡組的光圈值(f-number)為Fno,取像系統鏡組中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FOV,其數值如下:f =2.25 mm;Fno = 2.39;以及HFOV = 38.7度。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系統鏡組中,第一透鏡E1與第二透鏡E2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第二透鏡E2與第三透鏡E3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第三透鏡E3與第四透鏡E4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第四透鏡E4與第五透鏡E5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45,所述T12、T23、T34、T45中的最大者為ATmax,第五透鏡像側表面至成像面IMG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光學有效區與光軸間的最大距離為Y11,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其滿足下列條件:ATmax/BL = 2.85;ATmax/Y11 = 2.85;以及ATmax/f = 1.18;配合參照第24圖,其繪示依照第一實施例中部分參數的示意圖,其中第一實施例中,ATmax = T12。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系統鏡組中,第一透鏡E1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1,第二透鏡E2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第三透鏡E3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3,第四透鏡E4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4,第五透鏡E5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5,所述CT1、CT2、CT3、CT4、CT5中的最大者為CTmax,其滿足下列條件:CT1/CTmax = 0.76。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系統鏡組中,第二透鏡E2與第三透鏡E3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第三透鏡E3與第四透鏡E4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第四透鏡E4與第五透鏡E5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45,第二透鏡E2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第三透鏡E3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3,第四透鏡E4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4,第五透鏡E5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5,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其滿足下列條件:(CT2+T23+CT3+T34+CT4+T45+CT5)/f = 1.78。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系統鏡組中,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第二透鏡E2的焦距為f2,第三透鏡E3的焦距為f3,第一透鏡E1與第二透鏡E2的合成焦距為f12,第四透鏡E4與第五透鏡E5的合成焦距為f45,其滿足下列條件:f/f12 = 1.17;f/f2 = 1.18;f/f3 = -0.36;以及f/f45 = 0.55。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系統鏡組中,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取像系統鏡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其滿足下列條件:f/ImgH = 1.25。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系統鏡組中,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1,第二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3,第二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4,其滿足下列條件:f/R1 = 0.23;f/R3 = 1.15;以及f/R4 = -1.20。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系統鏡組中,第一透鏡E1、第二透鏡E2與第三透鏡E3的合成焦距為f123,第二透鏡E2、第三透鏡E3與第四透鏡E4的合成焦距為f234,其滿足下列條件:f123/f234 = 1.16。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系統鏡組中,第三透鏡E3與第四透鏡E4的合成焦距為f34,第四透鏡E4與第五透鏡E5的合成焦距為f45,其滿足下列條件:f34/f45 = -1.08。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系統鏡組中,第三透鏡E3的折射率為N3,第五透鏡E5的折射率為N5,其滿足下列條件:(N3+N5)/2 = 1.650。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系統鏡組中,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1,第一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2,其滿足下列條件:(R1-R2)/(R1+R2) = 0.68。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系統鏡組中,第二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3,第二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4,其滿足下列條件:(R3+R4)/(R3-R4) = 0.02。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系統鏡組中,第三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5,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6,其滿足下列條件:(R5+R6)/(R5-R6) = 0.09。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系統鏡組中,第四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7,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8,其滿足下列條件:(R7-R8)/(R7+R8) = -0.24。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系統鏡組中,光圈ST至成像面IMG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L,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成像面IMG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其滿足下列條件:SL/TL = 0.85。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系統鏡組中,第一透鏡E1與第二透鏡E2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取像系統鏡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其滿足下列條件:T12/f = 1.18;以及T12/ImgH = 1.47。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系統鏡組中,第一透鏡E1與第二透鏡E2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第二透鏡E2與第三透鏡E3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第三透鏡E3與第四透鏡E4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第四透鏡E4與第五透鏡E5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45,取像系統鏡組中各二相鄰的透鏡於光軸上間隔距離的總和為ΣAT,其滿足下列條件:(T23+T34+T45)/ΣAT = 0.31;在第一實施例中,二相鄰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二相鄰透鏡的二相鄰表面於光軸上的間距;ΣAT = T12+T23+T34+T45。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系統鏡組中,第四透鏡E4與第五透鏡E5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45,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其滿足下列條件:T45/f = 0.06。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系統鏡組中,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成像面IMG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光圈ST至成像面IMG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L,其滿足下列條件:TL/f = 3.72;以及(TL-SL)/f = 0.57。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系統鏡組中,第一透鏡E1的阿貝數為V1,第二透鏡E2的阿貝數為V2,第三透鏡E3的阿貝數為V3,第四透鏡E4的阿貝數為V4,第五透鏡E5的阿貝數為V5,第一透鏡E1的折射率為N1,第二透鏡E2的折射率為N2,第三透鏡E3的折射率為N3,第四透鏡E4的折射率為N4,第五透鏡E5的折射率為N5,其滿足下列條件:V1/N1 = 10.90;V2/N2 = 36.26;V3/N3 = 10.90;V4/N4 = 36.48;以及V5/N5 = 15.85。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系統鏡組中,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光學有效區與光軸間的最大距離為Y11,第五透鏡像側表面的光學有效區與光軸間的最大距離為Y52,取像系統鏡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其滿足下列條件:Y11/ImgH = 0.52;以及Y52/Y11 = 1.38。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系統鏡組中,取像系統鏡組的最大視角為FOV,其滿足下列條件:FOV = 77.4度。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一以及表二。
表一、第一實施例
f(焦距) = 2.25 mm、Fno(光圈值) = 2.39、HFOV(半視角) = 38.7 度
表面   曲率半徑 厚度 材質 折射率 阿貝數 焦距
0 被攝物 平面 無限
1 第一透鏡 9.9108 ASP 0.785 塑膠 1.686 18.4 -3.54
2 1.8879 ASP 0.500           
3 光圈 平面 0.022           
4 稜鏡 平面 2.000 玻璃 1.945 17.9 -
5 平面 0.100           
6 光闌 平面 0.030           
7 第二透鏡 1.9645 ASP 0.835 塑膠 1.544 56.0 1.91
8 -1.8687 ASP -0.330           
9 光闌 平面 1.080           
10 第三透鏡 -9.7276 ASP 1.033 塑膠 1.686 18.4 -6.34
11 8.1979 ASP 0.281           
12 第四透鏡 -2.4115 ASP 0.643 塑膠 1.534 56.0 -13.71
13 -3.9290 ASP 0.138           
14 第五透鏡 3.9870 ASP 0.320 塑膠 1.614 25.6 3.49
15 -4.4840 ASP 0.340           
16 濾光元件 平面 0.210 玻璃 1.517 64.2 -
17 平面 0.381           
18 成像面 平面 -             
參考波長為587.6 nm (d-line)
表面6(光闌S1)的有效半徑為 0.880 mm
表面9(光闌S2)的有效半徑為 1.140 mm
Figure 110141420-A0305-02-0036-1
Figure 110141420-A0305-02-0037-1
表一為第1A圖第一實施例詳細的結構數據,其中曲率半徑、厚度及焦距的單位為mm,且表面0-18依序表示由物側至像側的表面,折射率為於參考波長量測的折射率。表二為第一實施例中的非球面數據,其中,k表示非球面曲線方程式中的錐面係數,A4-A22則表示各表面第4-22階非球面係數。此外,以下各實施例表格乃對應各實施例的示意圖與像差曲線圖,表格中數據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的表一及表二的定義相同,在此不加贅述。
配合參照第1B圖以及第23B圖,其中第1B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一實施例的取像裝置1配合另一反射元件E7的示意圖,第23B圖繪示依照第1B圖第一實施例中部分參數、各透鏡的反曲點IP以及臨界點CP的示意圖。第1B圖及第23B圖與第1A圖及第23A圖的差異僅在於,第1B圖及第23B圖的反射元件E7可轉折光軸方向,利於配置於不同需求的電子裝置。
另外,請配合參照第25A圖以及第25B圖,其中第25A圖繪示依照第1A圖第一實施例中取像系統鏡組搭配鏡筒G1、G2的示意圖,第25B圖繪示依照第1B圖第一實施例中取像系統鏡組搭配鏡筒G1、G2的示意圖。由第25A圖及第25B圖可知,第一透鏡E1設置於鏡筒G1中,屬於一前群透鏡組;第二透鏡E2、第三透鏡E3、第四透鏡E4及第五透鏡E5設置於鏡筒G2中,屬於一後群透鏡組,後群透鏡組可相對於前群透鏡組移動。詳細來說, 第25A圖中,後群透鏡組沿光軸X相對前群透鏡組移動,而第一透鏡E1可相對於第五透鏡E5移動。第25B圖中,由於反射元件E7使取像系統鏡組的光軸由第一光軸X1轉折為第二光軸X2,故後群透鏡組沿第二光軸X2相對於前群透鏡組移動;也就是說,後群透鏡組沿垂直第一光軸X1的方向相對於前群透鏡組移動。
<第二實施例>
請參照第3A圖以及第4圖,其中第3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二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2的示意圖,第4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二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由第3A圖可知,第二實施例的取像裝置2包含取像系統鏡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IS。取像系統鏡組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E1、光圈ST、反射元件E7、光闌S1、第二透鏡E2、光闌S2、第三透鏡E3、第四透鏡E4、第五透鏡E5、濾光元件E6以及成像面IMG,而電子感光元件IS設置於取像系統鏡組的成像面IMG,其中取像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E1、E2、E3、E4、E5),所述五片透鏡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
第一透鏡E1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一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二透鏡E2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三透鏡E3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第三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
第四透鏡E4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三反曲點,第四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三反曲點。
第五透鏡E5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五透鏡像側表面包含四反曲點以及二臨界點。
第二實施例中,反射元件E7為稜鏡,並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一透鏡E1及第二透鏡E2之間。
濾光元件E6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五透鏡E5及成像面IMG間且不影響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三以及表四。
表三、第二實施例
f(焦距) = 2.32 mm、Fno(光圈值) = 2.39、HFOV(半視角) = 37.7度
表面   曲率半徑 厚度 材質 折射率 阿貝數 焦距
0 被攝物 平面 無限
1 第一透鏡 9.8039 ASP 0.991 塑膠 1.660 20.4 -5.06
2 2.3898 ASP 0.330           
3 光圈 平面 0.010           
4 稜鏡 平面 2.000 玻璃 1.945 17.9 -
5 平面 0.100           
6 光闌 平面 0.030           
7 第二透鏡 1.9492 ASP 0.769 塑膠 1.544 56.0 2.28
8 -2.9505 ASP -0.305           
9 光闌 平面 0.494           
10 第三透鏡 8.3949 ASP 1.600 塑膠 1.686 18.4 -6.54
11 2.6970 ASP 0.270           
12 第四透鏡 -9.0129 ASP 0.547 塑膠 1.544 56.0 27.88
13 -5.7743 ASP 0.177           
14 第五透鏡 1.7530 ASP 0.320 塑膠 1.686 18.4 3.70
15 5.2569 ASP 0.340           
16 濾光元件 平面 0.210 玻璃 1.517 64.2 -
17 平面 0.378           
18 成像面 平面 -           
參考波長為587.6 nm (d-line)
表面6(光闌S1)的有效半徑為 0.840 mm
表面9(光闌S2)的有效半徑為 1.140 mm
表四、非球面係數
表面 1 2 7 8 10
k = 2.1208600E+01 -5.3522400E+01 -1.7243500E+00 3.0908000E+00 3.8717700E+01
A4 = -1.0192138E-01 2.7997745E-01 -1.4769582E-01 -2.3797074E-01 -1.6073625E-01
A6 = 3.6402271E-01 1.5309626E-01 7.0686388E-01 1.1132251E+00 4.6031623E-01
A8 = -1.5748152E+00 -1.3503865E+01 -2.3619497E+00 -2.8783062E+00 -7.4751648E-01
A10= 3.9164661E+00 9.6509359E+01 4.6740386E+00 4.2366057E+00 -3.8188427E-01
A12= -5.7548121E+00 -3.4422468E+02 -5.8862277E+00 -3.7029560E+00 3.2949583E+00
A14= 4.7631825E+00 6.4294542E+02 4.7718549E+00 1.9504175E+00 -5.4349415E+00
A16= -1.9399317E+00 -5.3737869E+02 -2.4575727E+00 -6.3005004E-01 4.6786278E+00
A18= 2.5479145E-01 9.2728193E+01 7.5456326E-01 1.3686488E-01 -2.3177718E+00
A20= -1.0872166E-01 -1.9554558E-02 6.2761903E-01
A22= -7.2307086E-02
表面 11 12 13 14 15
k = -9.0000000E+01 -9.0000000E+01 1.6507200E+01 -2.6395600E+00 -3.5192300E-01
A4 = 3.2105564E-01 -1.6030761E-01 4.5477252E-01 1.3375718E+00 1.6357659E+00
A6 = -1.4026242E+00 2.8761728E-01 -5.9963430E+00 -8.1312898E+00 -6.9738418E+00
A8 = 5.3143496E+00 1.8550064E+00 2.2939610E+01 2.5531325E+01 1.3364951E+01
A10= -1.4421043E+01 -9.2907003E+00 -5.1479805E+01 -7.2619666E+01 -1.6669319E+01
A12= 2.4998723E+01 1.8892058E+01 7.5545067E+01 1.5751597E+02 1.6051856E+01
A14= -2.7950867E+01 -2.2029370E+01 -7.3778746E+01 -2.2464928E+02 -1.2023790E+01
A16= 2.0233466E+01 1.6012744E+01 4.7467665E+01 2.0224498E+02 6.3790391E+00
A18= -9.1480135E+00 -7.2160663E+00 -1.9358893E+01 -1.1095141E+02 -2.1454497E+00
A20= 2.3405629E+00 1.8505801E+00 4.5470676E+00 3.3887610E+01 3.9793640E-01
A22= -2.5815462E-01 -2.0658342E-01 -4.6944548E-01 -4.4145681E+00 -3.0015317E-02
第二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三及表四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第二實施例
f [mm] 2.32 (R1-R2)/(R1+R2) 0.61
Fno 2.39 (R3+R4)/(R3-R4) -0.20
HFOV [度] 37.7 (R5+R6)/(R5-R6) 1.95
ATmax/BL 2.66 (R7-R8)/(R7+R8) 0.22
ATmax/Y11 2.62 SL/TL 0.84
ATmax/f 1.06 T12/f 1.06
CT1/CTmax 0.62 T12/ImgH 1.37
(CT2+T23+CT3+T34+CT4+T45+CT5)/f 1.67 (T23+T34+T45)/ΣAT 0.20
f/f12 0.86 T45/f 0.08
f/f2 1.02 TL/f 3.56
f/f3 -0.35 (TL-SL)/f 0.57
f/f45 0.72 V1/N1 12.29
f/ImgH 1.29 V2/N2 36.26
f/R1 0.24 V3/N3 10.90
f/R3 1.19 V4/N4 36.26
f/R4 -0.79 V5/N5 10.90
f123/f234 1.44 Y11/ImgH 0.52
f34/f45 -2.75 Y52/Y11 1.37
(N3+N5)/2 1.686 FOV [度] 75.4
請配合參照第3B圖,其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二實施例的取像裝置2配合另一反射元件E7的示意圖。第3B圖與第3A圖的差異僅在於,第3B圖的反射元件E7可轉折光軸方向,利於配置於不同需求的電子裝置。
<第三實施例>
請參照第5A圖以及第6圖,其中第5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三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3的示意圖,第6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三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由第5A圖可知,第三實施例的取像裝置3包含取像系統鏡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IS。取像系統鏡組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E1、光圈ST、反射元件E7、光闌S1、第二透鏡E2、光闌S2、第三透鏡E3、第四透鏡E4、第五透鏡E5、濾光元件E6以及成像面IMG,而電子感光元件IS設置於取像系統鏡組的成像面IMG,其中取像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E1、E2、E3、E4、E5),所述五片透鏡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
第一透鏡E1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
第二透鏡E2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三透鏡E3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
第四透鏡E4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五透鏡E5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五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三實施例中,反射元件E7為稜鏡,並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一透鏡E1及第二透鏡E2之間。
濾光元件E6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五透鏡E5及成像面IMG間且不影響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五以及表六。
表五、第三實施例
f(焦距) = 2.37 mm、Fno(光圈值) = 2.38、HFOV(半視角) = 38.7度
表面   曲率半徑 厚度 材質 折射率 阿貝數 焦距
0 被攝物 平面 無限
1 第一透鏡 -3.0740 ASP 1.050 塑膠 1.703 17.7 -9.80
2 -6.3322 ASP 0.270           
3 光圈 平面 0.010           
4 稜鏡 平面 2.000 玻璃 1.820 32.5 -
5 平面 0.100           
6 光闌 平面 0.030           
7 第二透鏡 1.8385 ASP 0.898 塑膠 1.544 56.0 2.27
8 -3.1061 ASP -0.240           
9 光闌 平面 0.330           
10 第三透鏡 10.9449 ASP 0.938 塑膠 1.686 18.4 -3.23
11 1.7771 ASP 0.271           
12 第四透鏡 9.8510 ASP 0.782 塑膠 1.544 56.0 7.86
13 -7.3426 ASP 0.090           
14 第五透鏡 1.0462 ASP 0.320 塑膠 1.686 18.4 9.84
15 1.0840 ASP 0.340           
16 濾光元件 平面 0.210 玻璃 1.517 64.2 -
17 平面 0.490           
18 成像面 平面 -           
參考波長為587.6 nm (d-line)
表面6(光闌S1)的有效半徑為 0.890 mm
表面9(光闌S2)的有效半徑為 1.150 mm
表六、非球面係數
表面 1 2 7 8 10
k = 8.1024300E+00 2.8846500E+01 -8.5911000E-01 3.1871100E+00 7.2305700E+01
A4 = 3.0821857E-02 -1.9381584E-02 -7.8869193E-03 2.3741379E-02 -1.1585322E-01
A6 = -1.1826878E-01 1.1898970E-01 1.7794505E-03 8.8004665E-02 1.4327133E-01
A8 = 7.7199476E-01 -1.5662106E+00 -6.4446851E-02 -1.8989793E-02 1.2559841E-03
A10= -2.6038638E+00 9.9943914E+00 1.7066787E-01 -2.4620242E-01 -2.3544203E-01
A12= 5.5004778E+00 -3.3889233E+01 -3.0773292E-01 2.6516029E-01 1.7056414E-01
A14= -6.8524815E+00 6.2382705E+01 2.9475622E-01 -8.3486213E-02 4.3237950E-02
A16= 4.6242313E+00 -5.7929680E+01 -1.5220913E-01 -1.0145818E-02 -7.5592434E-02
A18= -1.2801142E+00 2.0717119E+01 3.2820439E-02 7.2927162E-03 1.8954438E-02
表面 11 12 13 14 15
k = -2.9918400E+01 5.5274300E+01 5.4683800E-01 -4.5280000E+00 -2.2542600E+00
A4 = 2.8353790E-01 -4.0793099E-02 -6.2513529E-01 -2.2638576E-01 1.1512865E-01
A6 = -1.0961027E+00 8.4060159E-01 3.3933571E+00 8.9623437E-01 -1.5713332E+00
A8 = 2.3083651E+00 -3.8369224E+00 -1.3204649E+01 -6.1182514E+00 3.2742050E+00
A10= -2.8394068E+00 9.4493523E+00 3.4746815E+01 1.6109295E+01 -3.8054068E+00
A12= 2.0413340E+00 -1.3612183E+01 -6.1080186E+01 -2.3188816E+01 2.9006424E+00
A14= -8.1922702E-01 1.1943746E+01 7.2553653E+01 2.0216758E+01 -1.4781704E+00
A16= 1.7462281E-01 -6.3130536E+00 -5.7301956E+01 -1.0655872E+01 4.7713123E-01
A18= -1.8959565E-02 1.8573070E+00 2.8632601E+01 3.0978152E+00 -8.6033918E-02
A20= -2.3494451E-01 -8.1342340E+00 -3.7745122E-01 6.3788905E-03
A22= 9.9483430E-01
第三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五及表六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第三實施例
f [mm] 2.37 (R1-R2)/(R1+R2) -0.35
Fno 2.38 (R3+R4)/(R3-R4) -0.26
HFOV [度] 38.7 (R5+R6)/(R5-R6) 1.39
ATmax/BL 2.32 (R7-R8)/(R7+R8) 6.85
ATmax/Y11 2.62 SL/TL 0.83
ATmax/f 1.02 T12/f 1.02
CT1/CTmax 1.00 T12/ImgH 1.34
(CT2+T23+CT3+T34+CT4+T45+CT5)/f 1.43 (T23+T34+T45)/ΣAT 0.16
f/f12 1.14 T45/f 0.04
f/f2 1.05 TL/f 3.33
f/f3 -0.74 (TL-SL)/f 0.56
f/f45 0.57 V1/N1 10.36
f/ImgH 1.32 V2/N2 36.26
f/R1 -0.77 V3/N3 10.90
f/R3 1.29 V4/N4 36.26
f/R4 -0.76 V5/N5 10.90
f123/f234 1.37 Y11/ImgH 0.51
f34/f45 -1.46 Y52/Y11 1.42
(N3+N5)/2 1.686 FOV [度] 77.4
請配合參照第5B圖,其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三實施例的取像裝置3配合另一反射元件E7的示意圖。第5B圖與第5A圖的差異僅在於,第5B圖的反射元件E7可轉折光軸方向,利於配置於不同需求的電子裝置。
<第四實施例>
請參照第7A圖以及第8圖,其中第7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四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4的示意圖,第8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四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由第7A圖可知,第四實施例的取像裝置4包含取像系統鏡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IS。取像系統鏡組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E1、光圈ST、反射元件E7、光闌S1、第二透鏡E2、光闌S2、第三透鏡E3、第四透鏡E4、第五透鏡E5、濾光元件E6以及成像面IMG,而電子感光元件IS設置於取像系統鏡組的成像面IMG,其中取像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E1、E2、E3、E4、E5),所述五片透鏡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
第一透鏡E1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
第二透鏡E2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三透鏡E3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第三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
第四透鏡E4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
第五透鏡E5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五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以及一臨界點。
第四實施例中,反射元件E7為稜鏡,並為塑膠材質,其設置於第一透鏡E1及第二透鏡E2之間。
濾光元件E6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五透鏡E5及成像面IMG間且不影響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七以及表八。
表七、第四實施例
f(焦距) = 2.39 mm、Fno(光圈值) = 2.39、HFOV(半視角) = 38.2度
表面   曲率半徑 厚度 材質 折射率 阿貝數 焦距
0 被攝物 平面 無限
1 第一透鏡 -2.3194 ASP 1.040 塑膠 1.545 56.1 61.10
2 -2.5113 ASP 0.192           
3 光圈 平面 0.012           
4 稜鏡 平面 2.000 塑膠 1.793 47.6 -
5 平面 0.100           
6 光闌 平面 0.043           
7 第二透鏡 1.7870 ASP 0.982 塑膠 1.534 56.0 2.31
8 -3.2043 ASP -0.275           
9 光闌 平面 0.335           
10 第三透鏡 11.2322 ASP 0.400 塑膠 1.686 18.4 -2.89
11 1.6612 ASP 0.200           
12 第四透鏡 7.1523 ASP 0.932 塑膠 1.587 28.3 -4.95
13 1.9684 ASP 0.100           
14 第五透鏡 0.5875 ASP 0.300 塑膠 1.686 18.4 2.10
15 0.7862 ASP 0.320           
16 濾光元件 平面 0.210 玻璃 1.517 64.2 -
17 平面 0.407           
18 成像面 平面 -           
參考波長為587.6 nm (d-line)
表面6(光闌S1)的有效半徑為 0.940 mm
表面9(光闌S2)的有效半徑為 1.150 mm
表八、非球面係數
表面 1 2 7 8 10
k = 4.2021300E+00 6.7460200E+00 -1.6687400E+00 4.6254200E+00 7.6213400E+01
A4 = 2.5754534E-02 3.2026843E-02 -1.9555172E-02 -1.2342879E-01 -2.8009284E-01
A6 = -5.7634697E-02 -1.0796339E-01 -5.7307298E-03 1.1510415E+00 1.3640047E+00
A8 = 4.8836667E-01 1.2877939E+00 -6.3893534E-02 -3.1618788E+00 -3.0148273E+00
A10= -1.6203949E+00 -6.1403112E+00 2.5612157E-01 4.6509303E+00 3.4674505E+00
A12= 3.4372598E+00 1.8802062E+01 -6.2303020E-01 -4.1801707E+00 -2.0995043E+00
A14= -4.2370555E+00 -3.5292899E+01 7.8068544E-01 2.2938031E+00 5.2302197E-01
A16= 2.8004640E+00 3.7583044E+01 -5.1024214E-01 -7.1216691E-01 4.6843087E-02
A18= -7.3574851E-01 -1.7154202E+01 1.3349537E-01 9.7061782E-02 -3.4348163E-02
表面 11 12 13 14 15
k = -5.1963500E+00 2.0949500E+01 -8.1208000E+01 -4.3676000E+00 -1.9169200E+00
A4 = -9.6267836E-02 1.0949524E-01 -1.0117025E+00 3.8685856E-01 3.2454713E-01
A6 = 5.6549003E-01 6.6334199E-02 4.3734062E+00 -1.5031964E+00 -2.3868897E+00
A8 = -4.0156032E-01 7.2934256E-02 -1.4613762E+01 7.6509358E-01 4.4012661E+00
A10= -1.1499835E+00 -2.0718294E-01 3.7234400E+01 1.5022129E+00 -4.7438271E+00
A12= 2.5992042E+00 -1.7557321E-01 -6.7667167E+01 -2.9531723E+00 3.3224246E+00
A14= -2.2222517E+00 6.7391291E-01 8.5284796E+01 2.5504403E+00 -1.5198240E+00
A16= 8.9134683E-01 -6.2908650E-01 -7.2019143E+01 -1.3053266E+00 4.3420777E-01
A18= -1.3848739E-01 2.6052707E-01 3.8533688E+01 3.7986547E-01 -6.9220840E-02
A20= -4.1877773E-02 -1.1714362E+01 -4.7316040E-02 4.5457277E-03
A22= 1.5303121E+00
第四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七及表八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第四實施例
f [mm] 2.39 (R1-R2)/(R1+R2) -0.04
Fno 2.39 (R3+R4)/(R3-R4) -0.28
HFOV [度] 38.2 (R5+R6)/(R5-R6) 1.35
ATmax/BL 2.50 (R7-R8)/(R7+R8) 0.57
ATmax/Y11 2.55 SL/TL 0.83
ATmax/f 0.98 T12/f 0.98
CT1/CTmax 1.00 T12/ImgH 1.30
(CT2+T23+CT3+T34+CT4+T45+CT5)/f 1.24 (T23+T34+T45)/ΣAT 0.13
f/f12 1.21 T45/f 0.04
f/f2 1.04 TL/f 3.05
f/f3 -0.83 (TL-SL)/f 0.51
f/f45 0.55 V1/N1 36.30
f/ImgH 1.33 V2/N2 36.48
f/R1 -1.03 V3/N3 10.90
f/R3 1.34 V4/N4 17.83
f/R4 -0.75 V5/N5 10.90
f123/f234 0.45 Y11/ImgH 0.51
f34/f45 -0.37 Y52/Y11 1.47
(N3+N5)/2 1.686 FOV [度] 76.3
請配合參照第7B圖,其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四實施例的取像裝置4配合另一反射元件E7的示意圖。第7B圖與第7A圖的差異僅在於,第7B圖的反射元件E7可轉折光軸方向,利於配置於不同需求的電子裝置。
<第五實施例>
請參照第9A圖以及第10圖,其中第9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五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5的示意圖,第10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五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由第9A圖可知,第五實施例的取像裝置5包含取像系統鏡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IS。取像系統鏡組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E1、光圈ST、反射元件E7、光闌S1、第二透鏡E2、光闌S2、第三透鏡E3、第四透鏡E4、第五透鏡E5、濾光元件E6以及成像面IMG,而電子感光元件IS設置於取像系統鏡組的成像面IMG,其中取像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E1、E2、E3、E4、E5),所述五片透鏡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
第一透鏡E1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
第二透鏡E2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三透鏡E3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三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
第四透鏡E4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四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三反曲點。
第五透鏡E5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第五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五反曲點以及三臨界點。
第五實施例中,反射元件E7為稜鏡,並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一透鏡E1及第二透鏡E2之間。
濾光元件E6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五透鏡E5及成像面IMG間且不影響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九以及表十。
表九、第五實施例
f(焦距) = 1.85 mm、Fno(光圈值) = 2.20、HFOV(半視角) = 44.6度
表面   曲率半徑 厚度 材質 折射率 阿貝數 焦距
0 被攝物 平面 無限
1 第一透鏡 -1.3530 ASP 1.150 塑膠 1.545 56.1 -25.79
2 -1.9460 ASP 0.105           
3 光圈 平面 0.010           
4 稜鏡 平面 2.000 玻璃 1.945 17.9 -
5 平面 0.100           
6 光闌 平面 0.030           
7 第二透鏡 1.9975 ASP 0.905 塑膠 1.544 56.0 1.96
8 -1.9228 ASP -0.280           
9 光闌 平面 0.627           
10 第三透鏡 -4.5696 ASP 0.501 塑膠 1.686 18.4 -3.64
11 5.7407 ASP 0.270           
12 第四透鏡 -1.7784 ASP 0.476 塑膠 1.566 37.4 -4.94
13 -5.3623 ASP 0.090           
14 第五透鏡 1.4208 ASP 0.320 塑膠 1.544 56.0 2.10
15 -5.4339 ASP 0.340           
16 濾光元件 平面 0.210 玻璃 1.517 64.2 -
17 平面 0.393           
18 成像面 平面 -           
參考波長為587.6 nm (d-line)
表面6(光闌S1)的有效半徑為 0.945 mm
表面9(光闌S2)的有效半徑為 1.123 mm
表十、非球面係數
表面 1 2 7 8 10
k = -1.0238800E+01 -1.6536100E+01 4.3994800E-01 1.3452300E+00 1.1376000E+01
A4 = -3.6574770E-01 -1.7343306E-01 2.4960449E-02 1.7056621E-01 -1.4569041E-02
A6 = 8.8943387E-01 1.6038426E-01 2.4168644E-02 -4.6318746E-01 -2.0817853E-01
A8 = -1.7691457E+00 2.2072972E+00 -1.7418781E-01 1.0935546E+00 -2.2888153E+00
A10= 2.6534226E+00 -1.5825211E+01 4.1314743E-01 -1.1579671E+00 9.0334101E+00
A12= -2.7098706E+00 5.4177317E+01 -7.0933088E-01 3.9204771E-02 -1.0093480E+01
A14= 1.6944563E+00 -1.0628873E+02 8.3158732E-01 1.2902784E+00 -4.7317739E+00
A16= -5.4952526E-01 1.1665688E+02 -6.2274010E-01 -1.3935501E+00 2.3455935E+01
A18= 6.0301374E-02 -5.7157539E+01 2.6999888E-01 6.2030832E-01 -2.5103204E+01
A20= -5.4001629E-02 -1.0355156E-01 1.2247281E+01
A22= -2.3499111E+00
表面 11 12 13 14 15
k = 2.2498700E+01 -3.0045800E+01 4.6403900E+00 -7.5979600E-01 0.0000000E+00
A4 = -4.9484226E-01 -2.2778719E+00 -1.1006336E+00 1.5800740E+00 2.8242413E+00
A6 = 3.0811858E+00 1.6468866E+01 2.0327424E+00 -1.1064859E+01 -1.0939134E+01
A8 = -7.2797769E+00 -5.5287215E+01 4.5593064E+00 4.3581282E+01 2.2545250E+01
A10= -3.6177308E+00 1.1608551E+02 -2.8118019E+01 -1.3052092E+02 -3.3122098E+01
A12= 5.5353879E+01 -1.6499086E+02 6.3830627E+01 2.6346458E+02 3.6411371E+01
A14= -1.3311396E+02 1.6165024E+02 -8.5124940E+01 -3.4342319E+02 -2.7788510E+01
A16= 1.6809262E+02 -1.0727861E+02 7.1383172E+01 2.8586814E+02 1.3399043E+01
A18= -1.2264563E+02 4.5834363E+01 -3.6988935E+01 -1.4716607E+02 -3.6221372E+00
A20= 4.8799996E+01 -1.1321235E+01 1.0818510E+01 4.2729428E+01 4.1696129E-01
A22= -8.1991247E+00 1.2235799E+00 -1.3638692E+00 -5.3480560E+00 -4.8407672E-05
第五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九及表十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第五實施例
f [mm] 1.85 (R1-R2)/(R1+R2) -0.18
Fno 2.20 (R3+R4)/(R3-R4) 0.02
HFOV [度] 44.6 (R5+R6)/(R5-R6) -0.11
ATmax/BL 2.38 (R7-R8)/(R7+R8) -0.50
ATmax/Y11 2.49 SL/TL 0.83
ATmax/f 1.22 T12/f 1.22
CT1/CTmax 1.00 T12/ImgH 1.25
(CT2+T23+CT3+T34+CT4+T45+CT5)/f 1.58 (T23+T34+T45)/ΣAT 0.24
f/f12 1.21 T45/f 0.05
f/f2 0.94 TL/f 3.93
f/f3 -0.51 (TL-SL)/f 0.68
f/f45 0.61 V1/N1 36.30
f/ImgH 1.03 V2/N2 36.26
f/R1 -1.36 V3/N3 10.90
f/R3 0.92 V4/N4 23.91
f/R4 -0.96 V5/N5 36.26
f123/f234 0.58 Y11/ImgH 0.50
f34/f45 -0.67 Y52/Y11 1.43
(N3+N5)/2 1.615 FOV [度] 89.1
請配合參照第9B圖,其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五實施例的取像裝置5配合另一反射元件E7的示意圖。第9B圖與第9A圖的差異僅在於,第9B圖的反射元件E7可轉折光軸方向,利於配置於不同需求的電子裝置。
<第六實施例>
請參照第11A圖以及第12圖,其中第11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六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6的示意圖,第12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六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由第11A圖可知,第六實施例的取像裝置6包含取像系統鏡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IS。取像系統鏡組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E1、光圈ST、反射元件E7、光闌S1、第二透鏡E2、光闌S2、第三透鏡E3、第四透鏡E4、第五透鏡E5、濾光元件E6以及成像面IMG,而電子感光元件IS設置於取像系統鏡組的成像面IMG,其中取像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E1、E2、E3、E4、E5),所述五片透鏡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
第一透鏡E1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
第二透鏡E2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三透鏡E3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三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
第四透鏡E4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四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五透鏡E5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五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三反曲點以及一臨界點。
第六實施例中,反射元件E7為稜鏡,並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一透鏡E1及第二透鏡E2之間。
濾光元件E6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五透鏡E5及成像面IMG間且不影響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十一以及表十二。
表十一、第六實施例
f(焦距) = 1.87 mm、Fno(光圈值) = 2.20、HFOV(半視角) = 45.0度
表面   曲率半徑 厚度 材質 折射率 阿貝數 焦距
0 被攝物 平面 無限
1 第一透鏡 -1.5874 ASP 1.150 塑膠 1.716 16.6 54.16
2 -1.9860 ASP 0.105           
3 光圈 平面 0.010           
4 稜鏡 平面 2.000 玻璃 1.947 18.0 -
5 平面 0.100           
6 光闌 平面 0.030           
7 第二透鏡 2.0229 ASP 0.898 塑膠 1.544 56.0 1.96
8 -1.9007 ASP -0.260           
9 光闌 平面 0.485           
10 第三透鏡 -4.5387 ASP 0.465 塑膠 1.686 18.4 -3.64
11 5.7765 ASP 0.263           
12 第四透鏡 -1.3844 ASP 0.421 塑膠 1.544 56.0 19.12
13 -1.3527 ASP 0.090           
14 第五透鏡 2.4079 ASP 0.300 塑膠 1.686 18.4 5.65
15 6.0310 ASP 0.340           
16 濾光元件 平面 0.210 玻璃 1.517 64.2 -
17 平面 0.379           
18 成像面 平面 -           
參考波長為587.6 nm (d-line)
表面6(光闌S1)的有效半徑為 0.870 mm
表面9(光闌S2)的有效半徑為 1.120 mm
表十二、非球面係數
表面 1 2 7 8 10
k = -1.2679400E+01 -1.5925500E+01 7.1437300E-01 1.2845300E+00 1.1142400E+01
A4 = -2.9338701E-01 -1.7347126E-01 5.5729178E-02 2.7380355E-01 5.1410685E-01
A6 = 6.4049813E-01 1.1986064E-01 -2.2239106E-01 -1.7583082E+00 -5.5219590E+00
A8 = -1.2209479E+00 2.5680725E+00 9.5860150E-01 5.7962644E+00 1.7551511E+01
A10= 1.9079473E+00 -2.0479736E+01 -2.3523472E+00 -8.8045343E+00 -2.7826148E+01
A12= -2.1794373E+00 8.1519085E+01 3.5002904E+00 5.9692521E+00 2.4292789E+01
A14= 1.5856102E+00 -1.8512669E+02 -3.3324156E+00 -1.1238228E-01 -1.3091689E+01
A16= -5.8836567E-01 2.2694787E+02 1.9654721E+00 -2.3277576E+00 8.3705459E+00
A18= 6.1836509E-02 -1.1638875E+02 -6.3889005E-01 1.2944783E+00 -7.8038966E+00
A20= 8.1994616E-02 -2.2745175E-01 4.4001952E+00
A22= -9.4062826E-01
表面 11 12 13 14 15
k = 2.0192900E+01 -3.8524900E+01 0.0000000E+00 0.0000000E+00 0.0000000E+00
A4 = 6.5874805E-01 -2.0545104E+00 -1.4872259E+00 2.9255431E-01 1.7178631E+00
A6 = -5.6269852E+00 1.5002571E+01 9.3249190E+00 -5.2049272E-01 -7.7007219E+00
A8 = 2.4521740E+01 -5.1644065E+01 -2.8431259E+01 -3.7992053E+00 1.6239806E+01
A10= -7.1272606E+01 1.1766493E+02 5.6763715E+01 7.1034867E+00 -2.2120406E+01
A12= 1.3857415E+02 -1.9194009E+02 -4.8080329E+01 4.2159297E+00 2.0678353E+01
A14= -1.7931395E+02 2.2180052E+02 -9.7476515E+01 -2.6211070E+01 -1.2928292E+01
A16= 1.5243635E+02 -1.7385687E+02 4.1962942E+02 3.5570696E+01 5.0465964E+00
A18= -8.1659279E+01 8.6909946E+01 -7.7317354E+02 -2.4146236E+01 -1.0603828E+00
A20= 2.4999460E+01 -2.4862126E+01 9.2026319E+02 8.4359213E+00 5.9556706E-02
A22= -3.3482546E+00 3.0894934E+00 -7.6628641E+02 -1.2043807E+00 1.6836846E-02
A24= 4.4759019E+02 5.0933650E-05 -3.0903581E-03
A26= -1.7526296E+02 2.5584608E-04
A28= 4.1289768E+01
A30= -4.4192073E+00
第六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十一及表十二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第六實施例
f [mm] 1.87 (R1-R2)/(R1+R2) -0.11
Fno 2.20 (R3+R4)/(R3-R4) 0.03
HFOV [度] 45.0 (R5+R6)/(R5-R6) -0.12
ATmax/BL 2.42 (R7-R8)/(R7+R8) 0.01
ATmax/Y11 2.56 SL/TL 0.82
ATmax/f 1.20 T12/f 1.20
CT1/CTmax 1.00 T12/ImgH 1.25
(CT2+T23+CT3+T34+CT4+T45+CT5)/f 1.42 (T23+T34+T45)/ΣAT 0.20
f/f12 1.25 T45/f 0.05
f/f2 0.96 TL/f 3.73
f/f3 -0.52 (TL-SL)/f 0.67
f/f45 0.47 V1/N1 9.68
f/ImgH 1.04 V2/N2 36.26
f/R1 -1.18 V3/N3 10.90
f/R3 0.93 V4/N4 36.26
f/R4 -0.99 V5/N5 10.90
f123/f234 0.73 Y11/ImgH 0.49
f34/f45 -1.33 Y52/Y11 1.47
(N3+N5)/2 1.686 FOV [度] 90.0
請配合參照第11B圖,其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六實施例的取像裝置6配合另一反射元件E7的示意圖。第11B圖與第11A圖的差異僅在於,第11B圖的反射元件E7可轉折光軸方向,利於配置於不同需求的電子裝置。
<第七實施例>
請參照第13A圖以及第14圖,其中第13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七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7的示意圖,第14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七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由第13A圖可知,第七實施例的取像裝置7包含取像系統鏡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IS。取像系統鏡組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E1、光圈ST、反射元件E7、光闌S1、第二透鏡E2、光闌S2、第三透鏡E3、第四透鏡E4、第五透鏡E5、濾光元件E6以及成像面IMG,而電子感光元件IS設置於取像系統鏡組的成像面IMG,其中取像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E1、E2、E3、E4、E5),所述五片透鏡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
第一透鏡E1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
第二透鏡E2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三透鏡E3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三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三反曲點。
第四透鏡E4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四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五透鏡E5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第五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以及一臨界點。
第七實施例中,反射元件E7為稜鏡,並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一透鏡E1及第二透鏡E2之間。
濾光元件E6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五透鏡E5及成像面IMG間且不影響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十三以及表十四。
表十三、第七實施例
f(焦距)  = 1.98 mm、Fno(光圈值) = 2.20、HFOV(半視角) = 43.3度
表面   曲率半徑 厚度 材質 折射率 阿貝數 焦距
0 被攝物 平面 無限
1 第一透鏡 -1.3468 ASP 1.135 塑膠 1.545 56.1 64.33
2 -1.6825 ASP 0.050           
3 光圈 平面 0.010           
4 稜鏡 平面 2.000 玻璃 1.945 17.9 -
5 平面 0.100           
6 光闌 平面 0.030           
7 第二透鏡 2.1565 ASP 0.903 塑膠 1.544 56.0 1.94
8 -1.7690 ASP -0.270           
9 光闌 平面 0.606           
10 第三透鏡 -3.9065 ASP 0.571 塑膠 1.686 18.4 -10.40
11 -9.1491 ASP 0.200           
12 第四透鏡 -0.7023 ASP 0.468 塑膠 1.544 56.0 35.66
13 -0.8369 ASP 0.090           
14 第五透鏡 11.0237 ASP 0.300 塑膠 1.686 18.4 15.81
15 -671.0002 ASP 0.340           
16 濾光元件 平面 0.210 玻璃 1.517 64.2 -
17 平面 0.301           
18 成像面 平面 -           
參考波長為587.6 nm (d-line)
表面6(光闌S1)的有效半徑為 0.890 mm
表面9(光闌S2)的有效半徑為 1.120 mm
表十四、非球面係數
表面 1 2 7 8 10
k = -9.2798400E+00 -1.3934500E+01 9.7017700E-01 9.0357600E-01 9.2905300E+00
A4 = -3.4161952E-01 -2.4619081E-01 5.0490128E-02 1.7887831E-01 1.7409314E-01
A6 = 7.5260165E-01 4.2523150E-01 -1.9902537E-02 -5.4224012E-01 -1.3422875E+00
A8 = -1.3416492E+00 1.3986590E+00 -1.3145575E-01 1.3676214E+00 -1.5795860E+00
A10= 1.8472559E+00 -1.5296014E+01 6.2793528E-01 -1.4517911E+00 2.0074297E+01
A12= -1.7761829E+00 6.2579994E+01 -1.4913474E+00 3.3537023E-01 -5.1625292E+01
A14= 1.0766197E+00 -1.4040571E+02 2.0402429E+00 6.0593538E-01 6.8510397E+01
A16= -3.4752874E-01 1.6902061E+02 -1.6606976E+00 -4.7847275E-01 -5.2662413E+01
A18= 3.8219652E-02 -8.5525244E+01 7.5595239E-01 8.5970434E-02 2.3415449E+01
A20= -1.5042692E-01 9.6516660E-03 -5.5962180E+00
A22= 5.7968636E-01
表面 11 12 13 14 15
k = 0.0000000E+00 -1.0000000E+00 -1.0000000E+00 0.0000000E+00 0.0000000E+00
A4 = 6.4287264E-01 1.1049946E+00 -1.4939281E+00 -1.6018034E+00 2.6910882E-02
A6 = -2.5622642E+00 -6.3690302E+00 8.8814654E+00 7.0247091E+00 -1.1904713E+00
A8 = 7.4640600E+00 7.5963943E+01 -2.3239897E+01 -1.9434666E+01 4.5205906E+00
A10= -2.4020492E+01 -4.8957832E+02 4.0054733E+01 3.6116407E+01 -8.9898481E+00
A12= 5.7989965E+01 2.0062112E+03 -2.9899375E+01 -4.6501473E+01 1.0728964E+01
A14= -8.4473520E+01 -5.7655683E+03 -5.5495206E+01 4.0789948E+01 -7.8486293E+00
A16= 7.0592246E+01 1.2105808E+04 2.1751869E+02 -2.2907582E+01 3.4508976E+00
A18= -3.1239318E+01 -1.8813046E+04 -3.7178523E+02 7.3390708E+00 -8.3977230E-01
A20= 5.6750418E+00 2.1582503E+04 4.1859802E+02 -1.0141262E+00 8.7141764E-02
A22= -1.5344462E-05 -1.8009484E+04 -3.3574036E+02 -6.1315917E-08
A24= 1.0611874E+04 1.9108238E+02
A26= -4.1804115E+03 -7.3271956E+01
A28= 9.8722420E+02 1.6938852E+01
A30= -1.0562725E+02 -1.7817125E+00
第七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十三及表十四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第七實施例
f [mm] 1.98 (R1-R2)/(R1+R2) -0.11
Fno 2.20 (R3+R4)/(R3-R4) 0.10
HFOV [度] 43.3 (R5+R6)/(R5-R6) -2.49
ATmax/BL 2.57 (R7-R8)/(R7+R8) -0.09
ATmax/Y11 2.41 SL/TL 0.83
ATmax/f 1.11 T12/f 1.11
CT1/CTmax 1.00 T12/ImgH 1.22
(CT2+T23+CT3+T34+CT4+T45+CT5)/f 1.45 (T23+T34+T45)/ΣAT 0.22
f/f12 1.33 T45/f 0.05
f/f2 1.02 TL/f 3.56
f/f3 -0.19 (TL-SL)/f 0.60
f/f45 0.21 V1/N1 36.30
f/ImgH 1.10 V2/N2 36.26
f/R1 -1.47 V3/N3 10.90
f/R3 0.92 V4/N4 36.26
f/R4 -1.12 V5/N5 10.90
f123/f234 0.64 Y11/ImgH 0.50
f34/f45 -2.26 Y52/Y11 1.38
(N3+N5)/2 1.686 FOV [度] 86.6
請配合參照第13B圖,其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七實施例的取像裝置7配合另一反射元件E7的示意圖。第13B圖與第13A圖的差異僅在於,第13B圖的反射元件E7可轉折光軸方向,利於配置於不同需求的電子裝置。
<第八實施例>
請參照第15A圖以及第16圖,其中第15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八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8的示意圖,第16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八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由第15A圖可知,第八實施例的取像裝置8包含取像系統鏡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IS。取像系統鏡組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E1、光圈ST、反射元件E7、光闌S1、第二透鏡E2、光闌S2、第三透鏡E3、第四透鏡E4、第五透鏡E5、濾光元件E6以及成像面IMG,而電子感光元件IS設置於取像系統鏡組的成像面IMG,其中取像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E1、E2、E3、E4、E5),所述五片透鏡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
第一透鏡E1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
第二透鏡E2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三透鏡E3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三反曲點,第三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三反曲點。
第四透鏡E4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四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五透鏡E5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第五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三反曲點以及二臨界點。
第八實施例中,反射元件E7為稜鏡,並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一透鏡E1及第二透鏡E2之間。
濾光元件E6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五透鏡E5及成像面IMG間且不影響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十五以及表十六。
表十五、第八實施例
f(焦距) = 1.99 mm、Fno(光圈值) = 2.21、HFOV(半視角) = 43.1度
表面   曲率半徑 厚度 材質 折射率 阿貝數 焦距
0 被攝物 平面 無限
1 第一透鏡 -1.2990 ASP 1.149 塑膠 1.535 55.9 23.93
2 -1.5426 ASP 0.050           
3 光圈 平面 0.010           
4 稜鏡 平面 2.000 玻璃 1.945 17.9 -
5 平面 0.100           
6 光闌 平面 0.030           
7 第二透鏡 2.1338 ASP 1.146 塑膠 1.534 56.0 2.19
8 -2.1137 ASP -0.270           
9 光闌 平面 0.360           
10 第三透鏡 16.6667 ASP 0.422 塑膠 1.686 18.4 12.63
11 -17.8571 ASP 0.250           
12 第四透鏡 -0.6971 ASP 0.692 塑膠 1.544 56.0 56.61
13 -0.9201 ASP 0.070           
14 第五透鏡 6.4119 ASP 0.302 塑膠 1.686 18.4 -27.50
15 4.6940 ASP 0.340           
16 濾光元件 平面 0.210 玻璃 1.517 64.2 -
17 平面 0.273           
18 成像面 平面 -           
參考波長為587.6 nm (d-line)
表面6(光闌S1)的有效半徑為 0.945 mm
表面9(光闌S2)的有效半徑為 1.100 mm
表十六、非球面係數
表面 1 2 7 8 10
k = -8.4369400E+00 -1.0679200E+01 9.3747800E-01 1.5554700E+00 -9.0000000E+01
A4 = -3.5933085E-01 -2.6953967E-01 3.0671594E-02 7.3372644E-02 3.0501101E-01
A6 = 7.7394605E-01 6.8386618E-01 1.1627672E-01 -1.8462013E+00 -4.3652625E+00
A8 = -1.5374349E+00 -2.1407299E+00 -4.8151559E-01 9.3895124E+00 1.3441609E+01
A10= 2.5986088E+00 8.2478708E+00 1.1191194E+00 -2.1518748E+01 -1.7331686E+01
A12= -3.2369961E+00 -2.6465282E+01 -1.8597396E+00 2.8321380E+01 2.4980988E+00
A14= 2.5482814E+00 5.2677976E+01 2.1437555E+00 -2.2839263E+01 2.0205189E+01
A16= -1.0274148E+00 -5.3984970E+01 -1.6169253E+00 1.1216039E+01 -2.5213519E+01
A18= 1.2612686E-01 2.0645212E+01 7.1273882E-01 -3.1060745E+00 1.2826919E+01
A20= -1.3961376E-01 3.7560468E-01 -2.4930061E+00
表面 11 12 13 14 15
k = 7.4474200E+01 -8.7327500E+00 -5.9048400E+00 2.2298800E+01 -9.0000000E+01
A4 = 1.3052512E+00 -2.6568480E-02 -1.9677687E+00 -2.4158741E+00 -8.2172763E-01
A6 = -7.8788858E+00 3.6107486E-01 9.7987597E+00 8.0527536E+00 2.3508193E+00
A8 = 2.6909511E+01 3.2578899E+00 -3.2690191E+01 -1.2938590E+01 -3.3425041E+00
A10= -6.3875565E+01 -1.8871143E+01 9.4335674E+01 7.1777966E+00 1.9734897E+00
A12= 1.1271505E+02 4.9706146E+01 -2.0763342E+02 8.6160168E+00 9.1731982E-01
A14= -1.4125816E+02 -7.5091757E+01 3.1450947E+02 -1.7964190E+01 -2.2334185E+00
A16= 1.1445573E+02 6.5682908E+01 -3.1102459E+02 1.3252150E+01 1.4512114E+00
A18= -5.2442729E+01 -3.0782651E+01 1.9099759E+02 -4.6790948E+00 -4.3139782E-01
A20= 1.0202401E+01 5.9706882E+00 -6.6069235E+01 6.5925326E-01 5.0078080E-02
A22= 9.8416809E+00
第八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十五及表十六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第八實施例
f [mm] 1.99 (R1-R2)/(R1+R2) -0.09
Fno 2.21 (R3+R4)/(R3-R4) 0.00
HFOV [度] 43.1 (R5+R6)/(R5-R6) -0.03
ATmax/BL 2.66 (R7-R8)/(R7+R8) -0.14
ATmax/Y11 2.47 SL/TL 0.83
ATmax/f 1.10 T12/f 1.10
CT1/CTmax 1.00 T12/ImgH 1.22
(CT2+T23+CT3+T34+CT4+T45+CT5)/f 1.49 (T23+T34+T45)/ΣAT 0.16
f/f12 1.21 T45/f 0.04
f/f2 0.91 TL/f 3.59
f/f3 0.16 (TL-SL)/f 0.60
f/f45 -0.06 V1/N1 36.46
f/ImgH 1.10 V2/N2 36.48
f/R1 -1.53 V3/N3 10.90
f/R3 0.93 V4/N4 36.26
f/R4 -0.94 V5/N5 10.90
f123/f234 0.57 Y11/ImgH 0.49
f34/f45 -0.41 Y52/Y11 1.44
(N3+N5)/2 1.686 FOV [度] 86.2
請配合參照第15B圖,其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八實施例的取像裝置8配合另一反射元件E7的示意圖。第15B圖與第15A圖的差異僅在於,第15B圖的反射元件E7可轉折光軸方向,利於配置於不同需求的電子裝置。
<第九實施例>
請參照第17A圖以及第18圖,其中第17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九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9的示意圖,第18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九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由第17A圖可知,第九實施例的取像裝置9包含取像系統鏡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IS。取像系統鏡組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E1、光圈ST、反射元件E7、光闌S1、第二透鏡E2、光闌S2、第三透鏡E3、第四透鏡E4、第五透鏡E5、濾光元件E6以及成像面IMG,而電子感光元件IS設置於取像系統鏡組的成像面IMG,其中取像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E1、E2、E3、E4、E5),所述五片透鏡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
第一透鏡E1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
第二透鏡E2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二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
第三透鏡E3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四透鏡E4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四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五透鏡E5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五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三反曲點以及二臨界點。
第九實施例中,反射元件E7為稜鏡,並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一透鏡E1及第二透鏡E2之間。
濾光元件E6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五透鏡E5及成像面IMG間且不影響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十七以及表十八。
表十七、第九實施例
f(焦距) = 2.20 mm、Fno(光圈值) = 2.12、HFOV(半視角) = 40.3度
表面   曲率半徑 厚度 材質 折射率 阿貝數 焦距
0 被攝物 平面 無限
1 第一透鏡 -1.2247 ASP 1.147 塑膠 1.545 56.1 17.63
2 -1.4451 ASP 0.050           
3 光圈 平面 0.010           
4 稜鏡 平面 2.000 玻璃 1.945 17.9 -
5 平面 0.100           
6 光闌 平面 0.030           
7 第二透鏡 1.9825 ASP 0.884 塑膠 1.544 56.0 2.06
8 -2.1699 ASP -0.280           
9 光闌 平面 0.383           
10 第三透鏡 -6.6004 ASP 0.850 塑膠 1.660 20.4 -6.13
11 10.9933 ASP 0.329           
12 第四透鏡 -0.8493 ASP 0.434 塑膠 1.566 37.4 3.06
13 -0.6753 ASP 0.070           
14 第五透鏡 -9.5510 ASP 0.300 塑膠 1.686 18.4 -2.97
15 2.6221 ASP 0.340           
16 濾光元件 平面 0.210 玻璃 1.517 64.2 -
17 平面 0.207           
18 成像面 平面 -           
參考波長為587.6 nm (d-line)
表面6(光闌S1)的有效半徑為 0.960 mm
表面9(光闌S2)的有效半徑為 1.100 mm
表十八、非球面係數
表面 1 2 7 8 10
k = -7.8319500E+00 -9.3160300E+00 8.5683100E-01 1.4637900E+00 -9.0000000E+01
A4 = -4.2584496E-01 -2.9334832E-01 4.3318630E-02 -1.1911074E-01 -2.5985494E-01
A6 = 9.1924453E-01 6.3934422E-01 -6.2900157E-02 3.0009414E-01 1.1468238E-02
A8 = -1.7939212E+00 -1.3409251E+00 1.4560253E-01 5.9634105E-03 1.9595623E+00
A10= 2.7726573E+00 2.5010400E+00 -3.8586064E-01 -1.2276856E+00 -8.5137924E+00
A12= -2.9664501E+00 -3.5993241E+00 5.8001143E-01 2.9699307E+00 1.9976507E+01
A14= 1.9628353E+00 3.4775901E+00 -4.9551334E-01 -3.6076993E+00 -2.8489447E+01
A16= -6.7466447E-01 -1.8402214E+00 2.1774168E-01 2.5129063E+00 2.5544031E+01
A18= 7.6509584E-02 3.4015013E-01 -2.6652457E-02 -9.5827071E-01 -1.4132200E+01
A20= -8.1362537E-03 1.5416271E-01 4.3994917E+00
A22= -5.8503693E-01
表面 11 12 13 14 15
k = 1.9929100E+01 -6.5828600E+00 -7.4279200E+00 -8.9998800E+01 -8.9996900E+01
A4 = 1.5275507E-01 1.3312904E-01 -1.7180862E+00 -1.3049560E+00 -9.4140723E-01
A6 = -1.3638044E+00 -2.7517365E+00 7.7257136E+00 -4.5669625E-02 1.1680368E+00
A8 = 9.6038737E+00 2.6984024E+01 -2.3315703E+01 1.5268960E+01 1.0518532E+00
A10= -3.4862679E+01 -1.0815939E+02 6.5063054E+01 -5.1557196E+01 -4.7341206E+00
A12= 7.6562168E+01 2.5953959E+02 -1.3203960E+02 9.3502803E+01 6.8729111E+00
A14= -1.1061802E+02 -4.1233570E+02 1.7496603E+02 -1.0712069E+02 -5.7335170E+00
A16= 1.0618358E+02 4.3440153E+02 -1.4790174E+02 7.9527476E+01 2.9150571E+00
A18= -6.3922670E+01 -2.8877379E+02 7.7330885E+01 -3.7172941E+01 -8.7462062E-01
A20= 2.1386751E+01 1.0875982E+02 -2.2925977E+01 9.9627795E+00 1.3962082E-01
A22= -2.9922489E+00 -1.7593951E+01 2.9657916E+00 -1.1696543E+00 -9.0293142E-03
第九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十七及表十八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第九實施例
f [mm] 2.20 (R1-R2)/(R1+R2) -0.08
Fno 2.12 (R3+R4)/(R3-R4) -0.05
HFOV [度] 40.3 (R5+R6)/(R5-R6) -0.25
ATmax/BL 2.89 (R7-R8)/(R7+R8) 0.11
ATmax/Y11 2.36 SL/TL 0.83
ATmax/f 1.00 T12/f 1.00
CT1/CTmax 1.00 T12/ImgH 1.22
(CT2+T23+CT3+T34+CT4+T45+CT5)/f 1.35 (T23+T34+T45)/ΣAT 0.19
f/f12 1.45 T45/f 0.03
f/f2 1.07 TL/f 3.21
f/f3 -0.36 (TL-SL)/f 0.54
f/f45 -0.11 V1/N1 36.30
f/ImgH 1.22 V2/N2 36.26
f/R1 -1.79 V3/N3 12.29
f/R3 1.11 V4/N4 23.91
f/R4 -1.01 V5/N5 10.90
f123/f234 0.83 Y11/ImgH 0.52
f34/f45 -0.21 Y52/Y11 1.34
(N3+N5)/2 1.673 FOV [度] 80.6
請配合參照第17B圖,其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九實施例的取像裝置9配合另一反射元件E7的示意圖。第17B圖與第17A圖的差異僅在於,第17B圖的反射元件E7可轉折光軸方向,利於配置於不同需求的電子裝置。
<第十實施例>
請參照第19A圖以及第20圖,其中第19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十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10的示意圖,第20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十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由第19A圖可知,第十實施例的取像裝置10包含取像系統鏡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IS。取像系統鏡組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E1、光圈ST、反射元件E7、光闌S1、第二透鏡E2、光闌S2、第三透鏡E3、第四透鏡E4、第五透鏡E5、濾光元件E6以及成像面IMG,而電子感光元件IS設置於取像系統鏡組的成像面IMG,其中取像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E1、E2、E3、E4、E5),所述五片透鏡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
第一透鏡E1具有正屈折力,且為玻璃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
第二透鏡E2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三透鏡E3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三透鏡像側表面包含四反曲點。
第四透鏡E4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三反曲點,第四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五透鏡E5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五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以及一臨界點。
第十實施例中,反射元件E7為稜鏡,並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一透鏡E1及第二透鏡E2之間。
濾光元件E6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五透鏡E5及成像面IMG間且不影響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十九以及表二十。
表十九、第十實施例
f(焦距) = 2.19 mm、Fno(光圈值) = 2.32、HFOV(半視角) = 39.2度
表面   曲率半徑 厚度 材質 折射率 阿貝數 焦距
0 被攝物 平面 無限
1 第一透鏡 -1.8367 ASP 1.050 玻璃 1.744 44.8 4.99
2 -1.5288 ASP 0.114           
3 光圈 平面 0.010           
4 稜鏡 平面 2.000 玻璃 1.945 17.9 -
5 平面 0.010           
6 光闌 平面 0.120           
7 第二透鏡 2.2604 ASP 0.866 塑膠 1.544 56.0 2.34
8 -2.5233 ASP -0.260           
9 光闌 平面 0.350           
10 第三透鏡 -14.6201 ASP 0.230 塑膠 1.698 14.5 -2.81
11 2.2799 ASP 0.300           
12 第四透鏡 -1.2458 ASP 0.243 塑膠 1.587 28.3 -3.18
13 -4.0202 ASP 0.090           
14 第五透鏡 0.4805 ASP 0.320 塑膠 1.543 56.5 2.22
15 0.6106 ASP 0.340           
16 濾光元件 平面 0.210 玻璃 1.517 64.2 -
17 平面 0.215           
18 成像面 平面 -             
參考波長為587.6 nm (d-line)
表面6(光闌S1)的有效半徑為 0.875 mm
表面9(光闌S2)的有效半徑為 1.150 mm
表二十、非球面係數
表面 1 2 7 8 10
k = 2.2123300E+00 1.8571300E+00 1.1193600E+00 2.7774600E+00 -8.9993600E+01
A4 = -8.0949195E-03 1.1712820E-01 7.4219290E-02 2.9843250E-01 -8.4938603E-01
A6 = 3.9176838E-01 -2.3095483E-01 -4.4973169E-03 6.0060380E-01 8.0124772E+00
A8 = -2.5098725E+00 2.3245878E+00 -2.8166086E-01 -8.2762339E+00 -4.0681814E+01
A10= 1.0172328E+01 -9.9221035E+00 7.7961971E-01 2.7383357E+01 1.1236402E+02
A12= -2.4300754E+01 2.5014096E+01 -1.0582072E+00 -4.6486398E+01 -1.8351957E+02
A14= 3.4001643E+01 -3.5447038E+01 7.7265051E-01 4.5906820E+01 1.8364619E+02
A16= -2.5547691E+01 2.6327975E+01 -2.8660688E-01 -2.6757820E+01 -1.1118585E+02
A18= 7.9582545E+00 -7.6774605E+00 3.6384434E-02 8.5763935E+00 3.7558648E+01
A20= -1.1694326E+00 -5.4515225E+00
表面 11 12 13 14 15
k = -8.9997100E+01 -1.6193100E+01 -5.0975400E+00 -4.2539400E+00 -4.9181300E+00
A4 = -5.1211879E-01 1.3991426E+00 8.0873437E-01 1.3406284E+00 3.2477064E-01
A6 = 4.4257838E+00 -1.4814984E+01 -1.2171549E+01 -1.3130249E+01 -1.2043302E+00
A8 = -1.7294396E+01 7.6262832E+01 6.0764332E+01 6.4027644E+01 -5.1713923E-01
A10= 3.5554835E+01 -2.2686375E+02 -1.7170175E+02 -2.2382080E+02 4.4380184E+00
A12= -4.0981656E+01 4.1348833E+02 3.0397380E+02 5.4932704E+02 -6.7660447E+00
A14= 2.6537993E+01 -4.6993977E+02 -3.4434719E+02 -9.6031479E+02 5.5643758E+00
A16= -9.0129334E+00 3.2667627E+02 2.4346694E+02 1.2003692E+03 -2.8528206E+00
A18= 1.2535027E+00 -1.2776900E+02 -9.7890831E+01 -1.0482408E+03 9.4049785E-01
A20= 2.1624084E+01 1.7082055E+01 6.0314771E+02 -1.8713340E-01
A22= -2.0341577E+02 1.7014881E-02
A24= 3.0166896E+01
第十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十九及表二十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第十實施例
f [mm] 2.19 (R1-R2)/(R1+R2) 0.09
Fno 2.32 (R3+R4)/(R3-R4) -0.05
HFOV [度] 39.2 (R5+R6)/(R5-R6) 0.73
ATmax/BL 2.95 (R7-R8)/(R7+R8) -0.53
ATmax/Y11 2.71 SL/TL 0.81
ATmax/f 1.03 T12/f 1.03
CT1/CTmax 1.00 T12/ImgH 1.25
(CT2+T23+CT3+T34+CT4+T45+CT5)/f 0.98 (T23+T34+T45)/ΣAT 0.18
f/f12 1.31 T45/f 0.04
f/f2 0.93 TL/f 2.84
f/f3 -0.78 (TL-SL)/f 0.53
f/f45 0.27 V1/N1 25.72
f/ImgH 1.22 V2/N2 36.26
f/R1 -1.19 V3/N3 8.53
f/R3 0.97 V4/N4 17.83
f/R4 -0.87 V5/N5 36.60
f123/f234 -0.22 Y11/ImgH 0.46
f34/f45 -0.17 Y52/Y11 1.57
(N3+N5)/2 1.621 FOV [度] 78.4
請配合參照第19B圖,其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十實施例的取像裝置10配合另一反射元件E7的示意圖。第19B圖與第19A圖的差異僅在於,第19B圖的反射元件E7可轉折光軸方向,利於配置於不同需求的電子裝置。
<第十一實施例>
請參照第21A圖以及第22圖,其中第21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十一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11的示意圖,第22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十一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由第21A圖可知,第十一實施例的取像裝置11包含取像系統鏡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IS。取像系統鏡組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E1、光圈ST、反射元件E7、光闌S1、第二透鏡E2、光闌S2、第三透鏡E3、第四透鏡E4、第五透鏡E5、濾光元件E6以及成像面IMG,而電子感光元件IS設置於取像系統鏡組的成像面IMG,其中取像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E1、E2、E3、E4、E5),所述五片透鏡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
第一透鏡E1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二透鏡E2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三透鏡E3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第三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
第四透鏡E4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四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五透鏡E5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五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以及一臨界點。
第十一實施例中,反射元件E7為稜鏡,並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一透鏡E1及第二透鏡E2之間。
濾光元件E6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五透鏡E5及成像面IMG間且不影響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二十一以及表二十二。
表二十一、第十一實施例
f(焦距) = 2.25 mm、Fno(光圈值) = 2.37、HFOV(半視角) = 38.6度
表面   曲率半徑 厚度 材質 折射率 阿貝數 焦距
0 被攝物 平面 無限
1 第一透鏡 -1.6629 ASP 1.050 塑膠 1.544 55.8 8.56
2 -1.4980 ASP 0.090           
3 光圈 平面 0.010           
4 稜鏡 平面 2.000 玻璃 1.945 17.9 -
5 平面 0.010           
6 光闌 平面 0.120           
7 第二透鏡 2.5252 ASP 0.847 塑膠 1.544 56.0 2.20
8 -2.0090 ASP -0.340           
9 光闌 平面 0.430           
10 第三透鏡 12.7339 ASP 0.230 塑膠 1.698 14.5 -7.19
11 3.5741 ASP 0.350           
12 第四透鏡 -0.8681 ASP 0.285 塑膠 1.587 28.3 -1.83
13 -5.0697 ASP 0.090           
14 第五透鏡 0.5270 ASP 0.320 塑膠 1.543 56.5 2.11
15 0.7663 ASP 0.340           
16 濾光元件 平面 0.210 玻璃 1.517 64.2 -
17 平面 0.414           
18 成像面 平面 -             
參考波長為587.6 nm (d-line)
表面6(光闌S1)的有效半徑為 0.883 mm
表面9(光闌S2)的有效半徑為 1.150 mm
表二十二、非球面係數
表面 1 2 7 8 10
k = 3.4227900E-01 6.1765500E-01 4.2985800E-02 2.9821700E-01 2.6209200E+01
A4 = 1.7297472E-02 1.1749990E-01 6.1965424E-02 -5.4657589E-02 -3.9446710E-01
A6 = 2.0650727E-01 -3.2350931E-01 2.9589984E-02 1.0666176E+00 2.3366152E+00
A8 = -1.1706802E+00 2.9249697E+00 -3.0026074E-01 -4.1838311E+00 -8.5821770E+00
A10= 4.2821850E+00 -1.3915282E+01 7.3689901E-01 8.8860186E+00 1.7291638E+01
A12= -9.4184790E+00 3.8091191E+01 -1.0650380E+00 -1.1440285E+01 -2.0807923E+01
A14= 1.2236508E+01 -5.8579941E+01 8.9871701E-01 9.2211652E+00 1.5753992E+01
A16= -8.6343334E+00 4.6001451E+01 -4.1555266E-01 -4.5999992E+00 -7.5684486E+00
A18= 2.5489058E+00 -1.3710412E+01 7.6917042E-02 1.3065412E+00 2.1771381E+00
A20= -1.6238478E-01 -2.9158949E-01
表面 11 12 13 14 15
k = -2.8319600E+01 -1.2167900E+01 -6.2051100E+00 -3.4496300E+00 -2.9489500E+00
A4 = -1.3140561E-01 6.9172504E-02 -4.8531808E-01 2.6457616E-01 6.6467700E-01
A6 = 1.6759481E+00 4.9931377E-01 6.9613821E-01 -2.6758220E+00 -4.6126161E+00
A8 = -6.2406409E+00 -1.8385584E+00 2.8702021E+00 4.9255289E+00 1.1626586E+01
A10= 1.2158470E+01 4.6504717E+00 -1.8903134E+01 -7.5286853E+00 -1.8158477E+01
A12= -1.4368640E+01 -8.8407418E+00 5.4772563E+01 1.5501029E+01 1.9131953E+01
A14= 1.0552089E+01 1.0915544E+01 -9.6538181E+01 -3.0152518E+01 -1.3867842E+01
A16= -4.4136290E+00 -7.8867638E+00 1.0827417E+02 3.8537761E+01 6.8459694E+00
A18= 7.9443042E-01 3.0587296E+00 -7.5266991E+01 -2.9615191E+01 -2.2039338E+00
A20= -5.0076257E-01 2.9537756E+01 1.2673782E+01 4.1730690E-01
A22= -4.9898879E+00 -2.3670668E+00 -3.5209197E-02
第十一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二十一及表二十二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第十一實施例
f [mm] 2.25 (R1-R2)/(R1+R2) 0.05
Fno 2.37 (R3+R4)/(R3-R4) 0.11
HFOV [度] 38.6 (R5+R6)/(R5-R6) 1.78
ATmax/BL 2.31 (R7-R8)/(R7+R8) -0.71
ATmax/Y11 2.45 SL/TL 0.82
ATmax/f 0.99 T12/f 0.99
CT1/CTmax 1.00 T12/ImgH 1.24
(CT2+T23+CT3+T34+CT4+T45+CT5)/f 0.98 (T23+T34+T45)/ΣAT 0.19
f/f12 1.32 T45/f 0.04
f/f2 1.02 TL/f 2.87
f/f3 -0.31 (TL-SL)/f 0.51
f/f45 -0.16 V1/N1 36.15
f/ImgH 1.25 V2/N2 36.26
f/R1 -1.35 V3/N3 8.53
f/R3 0.89 V4/N4 17.83
f/R4 -1.12 V5/N5 36.60
f123/f234 -0.03 Y11/ImgH 0.50
f34/f45 0.10 Y52/Y11 1.42
(N3+N5)/2 1.621 FOV [度] 77.2
請配合參照第21B圖,其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十一實施例的取像裝置11配合另一反射元件E7的示意圖。第21B圖與第21A圖的差異僅在於,第21B圖的反射元件E7可轉折光軸方向,利於配置於不同需求的電子裝置。
<第十二實施例>
請參照第26圖,其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十二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100的立體示意圖。由第26圖可知,第十二實施例的取像裝置100係為一相機模組,取像裝置100包含成像鏡頭101、驅動裝置組102以及電子感光元件103,其中成像鏡頭101包含本揭示內容的取像系統鏡組以及一承載取像系統鏡組的鏡筒(未另標號)。取像裝置100利用成像鏡頭101聚光且對被攝物進行攝像並配合驅動裝置組102進行影像對焦,最後成像於電子感光元件103,並將影像資料輸出。
驅動裝置組102可為自動對焦模組,其驅動方式可使用如音圈馬達、微機電系統、壓電系統、或記憶金屬等驅動系統。驅動裝置組102可讓取像系統鏡組取得較佳的成像位置,可提供被攝物於不同物距的狀態下,皆能拍攝清晰影像。
取像裝置100可搭載一感光度佳及低雜訊的電子感光元件103(如CMOS、CCD)設置於取像系統鏡組的成像面,可真實呈現取像系統鏡組的良好成像品質。此外,取像裝置100更可包含影像穩定模組104,其可為加速計、陀螺儀或霍爾元件(Hall Effect Sensor)等動能感測元件,而第十二實施例中,影像穩定模組104為陀螺儀,但不以此為限。藉由調整取像系統鏡組不同軸向的變化以補償拍攝瞬間因晃動而產生的模糊影像,進一步提升動態以及低照度場景拍攝的成像品質,並提供例如光學防手震(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OIS)、電子防手震(Electronic Image Stabilization;EIS)等進階的影像補償功能。
<第十三實施例>
請參照第27A圖、第27B圖及第27C圖,其中第27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十三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200的一側的示意圖,第27B圖繪示依照第27A圖中電子裝置200的另一側的示意圖,第27C圖繪示依照第27A圖中電子裝置200的系統示意圖。由第27A圖、第27B圖及第27C圖可知,第十三實施例的電子裝置200係一智慧型手機,電子裝置200包含取像裝置100、110、120、130、140、閃光燈模組201、對焦輔助模組202、影像訊號處理器203(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使用者介面204以及影像軟體處理器205,其中取像裝置120、130、140為前置鏡頭。當使用者透過使用者介面204對被攝物206進行拍攝,電子裝置200利用取像裝置100、110、120、130、140聚光取像,啟動閃光燈模組201進行補光,並使用對焦輔助模組202提供的被攝物物距資訊進行快速對焦,再加上影像訊號處理器203以及影像軟體處理器205進行影像最佳化處理,來進一步提升影像鏡頭所產生的影像品質。其中對焦輔助模組202可採用紅外線或雷射對焦輔助系統來達到快速對焦,使用者介面204可採用觸控螢幕或實體拍攝按鈕,配合影像處理軟體的多樣化功能進行影像拍攝以及影像處理。
第十三實施例中的取像裝置100、110、120、130、140中至少一者可包含本揭示內容的取像系統鏡組,且可與前述第十二實施例中的取像裝置100相同或具有類似的結構,在此不另贅述。詳細來說,第十三實施例中的取像裝置100、110可分別為廣角取像裝置與超廣角取像裝置,亦可分別為廣角取像裝置與望遠取像裝置,而取像裝置120、130、140可分別為廣角取像裝置、超廣角取像裝置以及TOF模組(Time-Of-Flight;飛時測距模組),但並不以此配置為限。另外,取像裝置110、120、130、140與其他構件的連接關係皆可與第27C圖中繪示的取像裝置100相同,或依照取像裝置的類型適應性調整,在此不另繪示及詳述。
<第十四實施例>
請參照第28圖,其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十四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300的一側的示意圖。第十四實施例的電子裝置300係一智慧型手機,電子裝置300包含取像裝置310、320、330以及閃光燈模組301。
第十四實施例的電子裝置300可包含與前述第十三實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且取像裝置310、320、330與其他元件的連接關係也可與第十三實施例所揭露的相同或相似,在此不另贅述。第十四實施例中的取像裝置310、320、330皆可包含本揭示內容的取像系統鏡組,且皆可與前述第十二實施例中的取像裝置100相同或具有類似的結構,在此不另贅述。詳細來說,取像裝置310可為超廣角取像裝置,取像裝置320可為廣角取像裝置,取像裝置330可為望遠取像裝置(可包含光路轉折元件),或另可為其他種類的取像裝置,並不限於此配置方式。
<第十五實施例>
請參照第29圖,其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十五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400的一側的示意圖。第十五實施例的電子裝置400係一智慧型手機,電子裝置400包含取像裝置410、420、430、440、450、460、470、480、490以及閃光燈模組401。
第十五實施例的電子裝置400可包含與前述第十三實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且取像裝置410、420、430、440、450、460、470、480、490以及閃光燈模組401與其他元件的連接關係也可與第十三實施例所揭露的相同或相似,在此不另贅述。第十五實施例中的取像裝置410、420、430、440、450、460、470、480、490皆可包含本揭示內容的取像系統鏡組,且皆可與前述第十二實施例中的取像裝置100相同或具有類似的結構,在此不另贅述。
詳細來說,取像裝置410、420可分別為超廣角取像裝置,取像裝置430、440可分別為廣角取像裝置,取像裝置450、460可分別為望遠取像裝置,取像裝置470 、480可分別為望遠取像裝置(可包含光路轉折元件),取像裝置490可為TOF模組,或另可為其他種類的取像裝置,並不限於此配置方式。
<第十六實施例>
請參照第30A圖以及第30B圖,其中第30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十六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500的一側的示意圖,第30B圖繪示依照第30A圖中電子裝置500的另一側的示意圖。由第30A圖以及第30B圖可知,第十六實施例的電子裝置500係一智慧型手機,電子裝置500包含取像裝置510、520、530、540以及使用者介面504。
第十六實施例的電子裝置500可包含與前述第十三實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且取像裝置510、520、530、540以及使用者介面504與其他元件的連接關係也可與第十三實施例所揭露的相同或相似,在此不另贅述。詳細來說,取像裝置510可對應電子裝置外側的一非圓形開口進行取像,取像裝置520、530、540則分別為望遠取像裝置、廣角取像裝置以及超廣角取像裝置,或另可為其他種類的取像裝置,並不限於此配置方式。
雖然本揭示內容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揭示內容,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揭示內容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揭示內容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200, 300, 400, 500:電子裝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0, 110, 120, 130, 140, 310, 320, 330, 410, 420, 430, 440, 450, 460, 470, 480, 490, 510, 520, 530, 540:取像裝置 101:成像鏡頭 102:驅動裝置組 103:電子感光元件 104:影像穩定模組 201, 301, 401:閃光燈模組 202:對焦輔助模組 203:影像訊號處理器 204, 504:使用者介面 205:影像軟體處理器 206:被攝物 ST:光圈 S1,S2:光闌 E1:第一透鏡 E2:第二透鏡 E3:第三透鏡 E4:第四透鏡 E5:第五透鏡 E6:濾光元件 E7:反射元件 IS:電子感光元件 IP:反曲點 CP:臨界點 G1, G2:鏡筒 X:光軸 OA1, X1:第一光軸 OA2, X2:第二光軸 OA3:第三光軸 LF, LF1, LF2:光路轉折元件 LG:透鏡群 f: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 Fno:取像系統鏡組的光圈值 HFOV:取像系統鏡組中最大視角的一半 FOV:取像系統鏡組的最大視角 Y11: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光學有效區與光軸間的最大距離 Y52:第五透鏡像側表面的光學有效區與光軸間的最大距離 TL: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 SL:光圈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 BL:第五透鏡像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 ImgH:取像系統鏡組的最大像高 CT1: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 CT2: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 CT3: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 CT4: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 CT5: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 CTmax:CT1、CT2、CT3、CT4、CT5中的最大者 T12: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 T23: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 T34: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 T45: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 ATmax:T12、T23、T34、T45中的最大者 ΣAT:取像系統鏡組中各二相鄰的透鏡於光軸上間隔距離的總和 f2:第二透鏡的焦距 f3:第三透鏡的焦距 f12: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的合成焦距 f34: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的合成焦距 f45: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的合成焦距 f123:第一透鏡、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的合成焦距 f234:第二透鏡、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的合成焦距 R1: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R2:第一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R3:第二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R4:第二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R5:第三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R6: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R7:第四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R8: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V1:第一透鏡的阿貝數 V2:第二透鏡的阿貝數 V3:第三透鏡的阿貝數 V4:第四透鏡的阿貝數 V5:第五透鏡的阿貝數 N1:第一透鏡的折射率 N2:第二透鏡的折射率 N3:第三透鏡的折射率 N4:第四透鏡的折射率 N5:第五透鏡的折射率
第1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一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第1B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一實施例的取像裝置配合另一反射元件的示意圖; 第2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一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 第3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二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第3B圖,其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二實施例的取像裝置配合另一反射元件的示意圖; 第4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二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 第5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三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第5B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三實施例的取像裝置配合另一反射元件的示意圖; 第6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三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 第7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四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第7B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四實施例的取像裝置配合另一反射元件的示意圖; 第8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四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 第9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五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第9B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五實施例的取像裝置配合另一反射元件的示意圖; 第10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五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 第11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六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第11B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六實施例的取像裝置配合另一反射元件的示意圖; 第12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六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 第13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七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第13B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七實施例的取像裝置配合另一反射元件的示意圖; 第14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七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 第15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八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第15B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八實施例的取像裝置配合另一反射元件的示意圖; 第16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八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 第17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九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第17B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九實施例的取像裝置配合另一反射元件的示意圖; 第18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九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 第19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十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第19B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十實施例的取像裝置配合另一反射元件的示意圖; 第20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十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 第21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十一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第21B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十一實施例的取像裝置配合另一反射元件的示意圖; 第22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十一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 第23A圖繪示依照第1A圖第一實施例中部分參數、各透鏡的反曲點以及臨界點的示意圖; 第23B圖繪示依照第1B圖第一實施例中部分參數、各透鏡的反曲點以及臨界點的示意圖; 第24圖繪示依照第一實施例中部分參數的示意圖; 第25A圖繪示依照第1A圖第一實施例中取像系統鏡組搭配鏡筒的示意圖; 第25B圖繪示依照第1B圖第一實施例中取像系統鏡組搭配鏡筒的示意圖; 第26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十二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第27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十三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的一側的示意圖; 第27B圖繪示依照第27A圖中電子裝置的另一側的示意圖; 第27C圖繪示依照第27A圖中電子裝置的系統示意圖; 第28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十四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的一側的示意圖; 第29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十五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的一側的示意圖; 第30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十六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的一側的示意圖; 第30B圖繪示依照第30A圖中電子裝置的另一側的示意圖; 第31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的光路轉折元件在取像系統鏡組中的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 第31B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的光路轉折元件在取像系統鏡組中的另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以及 第31C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的二光路轉折元件在取像系統鏡組中的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
1:取像裝置
ST:光圈
S1,S2:光闌
E1:第一透鏡
E2:第二透鏡
E3:第三透鏡
E4:第四透鏡
E5:第五透鏡
E6:濾光元件
E7:反射元件
IMG:成像面
IS:電子感光元件

Claims (41)

  1. 一種取像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該五片透鏡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為: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以及一第五透鏡;各該透鏡皆具有一物側表面朝向物側以及一像側表面朝向像側;其中,該第二透鏡具有正屈折力;該第一透鏡至該第五透鏡中至少一者的至少一表面包含至少一反曲點;其中,該取像系統鏡組更包含一光圈,該光圈至一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L,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該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的合成焦距為f34,該第四透鏡與該第五透鏡的合成焦距為f45,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該第四透鏡與該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45,該第二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3,該第二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4,該第三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5,該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6,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該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3,該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4,該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5,其滿足下列條件:0.80<SL/TL<0.98;0.82<T12/f<1.38; -1.05<(R3+R4)/(R3-R4)<0.70;-3.50<(R5+R6)/(R5-R6)<3.00;-2.50<f/f45<0.88;-5.00<f34/f45<3.60;以及0.30<(CT2+T23+CT3+T34+CT4+T45+CT5)/f<2.02。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取像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三透鏡具有負屈折力;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該第五透鏡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取像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二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該第二透鏡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該取像系統鏡組的最大視角為FOV,其滿足下列條件:50度<FOV<120度。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取像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該第四透鏡與該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45,該取像系統鏡組中各二相鄰的透鏡於光軸上間隔距離的總和為ΣAT,其滿足下列條件:0.10<(T23+T34+T45)/ΣAT<0.50。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取像系統鏡組,更包含:一反射元件,設置於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五透鏡之間;其中,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光學有效區與光軸間的最大距離為Y11,該第五透鏡像側表面的光學有效區與光軸間的最大距離為Y52,其滿足下列條件:1.00<Y52/Y11<2.00。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取像系統鏡組,其中該五片透鏡中任二相鄰的透鏡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距;該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該第二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3,其滿足下列條件:0.70<f/R3<1.81。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取像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屬於一前群透鏡組,該第二透鏡、該第三透鏡、該第四透鏡及該第五透鏡屬於一後群透鏡組,該後群透鏡組可相對於該前群透鏡組移動。
  8. 一種取像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該五片透鏡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為: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以及一第五透鏡;各該透鏡皆具有一物側表面朝向物側以及一像側表面朝向像側;其中,該第二透鏡具有正屈折力;該第一透鏡至該第五 透鏡中至少一者的至少一表面包含至少一反曲點;其中,該取像系統鏡組更包含一光圈,該光圈至一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L,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該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的合成焦距為f12,該第一透鏡、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的合成焦距為f123,該第二透鏡、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的合成焦距為f234,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該第三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5,該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6,該取像系統鏡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其滿足下列條件:0.74<SL/TL<1.05;0.80<T12/f<1.40;-2.70<(R5+R6)/(R5-R6)<2.70;0.60<f/f12<2.00;-0.40<f123/f234<1.85;以及0.80<f/ImgH<2.25。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取像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可相對於該第五透鏡移動;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光學有效區與光軸間的最大距離為Y11,第五透鏡像側表面的光學有效區與光軸間的最大距離為Y52,其滿足下列條件:0.90<Y52/Y11<2.10。
  10. 如請求項8所述的取像系統鏡組,其中該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該第四透鏡與該第五透鏡的合成焦距為f45,其滿足下列條件:-2.00<f/f45<0.88。
  11. 如請求項8所述的取像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二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3,該第二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4,其滿足下列條件:-1.00<(R3+R4)/(R3-R4)<1.50。
  12. 如請求項8所述的取像系統鏡組,其中該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該第二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4,其滿足下列條件:-2.50<f/R4<-0.50。
  13. 如請求項8所述的取像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五透鏡像側表面包含至少一臨界點;該第四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7,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8,其滿足下列條件:-1.00<(R7-R8)/(R7+R8)<1.00。
  14. 如請求項8所述的取像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三透鏡的折射率為N3,該第五透鏡的折射率為N5,其滿足下列條件: 1.60<(N3+N5)/2<1.90。
  15. 一種取像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該五片透鏡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為: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以及一第五透鏡;各該透鏡皆具有一物側表面朝向物側以及一像側表面朝向像側;其中,該第二透鏡具有正屈折力;該第一透鏡至該第五透鏡中至少一者的至少一表面包含至少一反曲點;其中,該取像系統鏡組更包含一光圈,該光圈至一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L,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該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的合成焦距為f34,該第四透鏡與該第五透鏡的合成焦距為f45,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該第四透鏡與該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45,該取像系統鏡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該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3,該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4,該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5,其滿足下列條件:0.74<T12/f<1.40;0.80<SL/TL<0.98;-2.50<f/f45<1.04; -8.00<f34/f45<2.02;0.80<f/ImgH<1.45;以及0.30<(CT2+T23+CT3+T34+CT4+T45+CT5)/f<3.40。
  16. 如請求項15所述的取像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該第二透鏡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
  17. 如請求項15所述的取像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該取像系統鏡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其滿足下列條件:0.90<T12/ImgH<1.90。
  18. 如請求項15所述的取像系統鏡組,其中該取像系統鏡組的光圈值為Fno,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1,該第一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2,其滿足下列條件:1.60<Fno<2.5;以及-1.00<(R1-R2)/(R1+R2)<1.00。
  19. 如請求項15所述的取像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光學有效區與光軸間的最大距離為Y11,該第五透鏡像側表面的光學有效區與光軸間的最大 距離為Y52,其滿足下列條件:1.10<Y52/Y11<2.00。
  20. 如請求項15所述的取像系統鏡組,更包含:一反射元件,設置於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五透鏡之間;其中,該光圈至該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L,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該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其滿足下列條件:0.30<(TL-SL)/f<0.85。
  21. 如請求項15所述的取像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二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3,該第二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4,其滿足下列條件:-0.80<(R3+R4)/(R3-R4)<1.50。
  22. 如請求項15所述的取像系統鏡組,其中該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該第二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4,其滿足下列條件:-2.70<f/R4<-0.40。
  23. 一種取像裝置,包含:如請求項15所述的取像系統鏡組;以及一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該取像系統鏡組的該成像面。
  24.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如請求項23所述之取像裝置。
  25. 一種取像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該五片透鏡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為: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以及一第五透鏡;各該透鏡皆具有一物側表面朝向物側以及一像側表面朝向像側;其中,該第三透鏡具有負屈折力;該第一透鏡至該第五透鏡中至少一者的至少一表面包含至少一反曲點;該第一透鏡至該第五透鏡中至少一者為塑膠材質且其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其中,該取像系統鏡組更包含一光圈,該光圈至一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L,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該第四透鏡與該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45,所述T12、T23、T34、T45中的最大者為ATmax,該第五透鏡像側表面至該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該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該第二透鏡的焦距為f2,該第三透鏡的焦距為f3,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1,該取像系統鏡組的最大視角為FOV,其滿足下列條件: 0.75<SL/TL<1.50;0.78<ATmax/f<9.00;1.50<ATmax/BL<7.00;1.00<TL/f<5.00;-5.00<f/R1<0.45;-0.60<f/f2<3.00;-2.00<f/f3<0.85;以及50度<FOV<120度。
  26. 如請求項25所述的取像系統鏡組,其中該光圈至該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L,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該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其滿足下列條件:0.30<(TL-SL)/f<0.85。
  27. 如請求項25所述的取像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該第四透鏡與該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45,所述T12、T23、T34、T45中的最大者為ATmax,該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其滿足下列條件:0.85<ATmax/f<2.0。
  28. 如請求項25所述的取像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該第四透鏡與該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45,該取像系統鏡組中各二相鄰的透鏡於光軸上間隔距離的總和為ΣAT,其滿足下列條件:0.12<(T23+T34+T45)/ΣAT<0.5。
  29. 如請求項25所述的取像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二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3,該第二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4,其滿足下列條件:-1.00<(R3+R4)/(R3-R4)<1.50。
  30. 如請求項25所述的取像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該取像系統鏡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其滿足下列條件:0.90<T12/ImgH<1.90。
  31. 如請求項25所述的取像系統鏡組,更包含:一反射元件,設置於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五透鏡之間。
  32. 一種取像裝置,包含:如請求項25所述的取像系統鏡組;以及一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該取像系統鏡組的該成像面。
  33.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如請求項32所述之取像裝置。
  34. 一種取像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該五片透鏡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為: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以及一第五透鏡;各該透鏡皆具有一物側表面朝向物側以及一像側表面朝向像側;其中,該第一透鏡至該第五透鏡中至少一者的至少一表面包含至少一反曲點;其中,該取像系統鏡組更包含一光圈,該光圈至一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L,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該第四透鏡與該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45,所述T12、T23、T34、T45中的最大者為ATmax,該第五透鏡像側表面至該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該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該第二透鏡的焦距為f2,該第三透鏡的折射率為N3,該第五透鏡的折射率為N5,其滿足下列條件:0.75<SL/TL<1.50;0.78<ATmax/f<9.00;2.00<ATmax/BL<7.00; 2.60<TL/f<5.00;0<T45/f<0.90;-0.60<f/f2<3.00;以及1.60<(N3+N5)/2<1.90。
  35. 如請求項34所述的取像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二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
  36. 如請求項34所述的取像系統鏡組,其中該取像系統鏡組的光圈值為Fno,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光學有效區與光軸間的最大距離為Y11,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該第四透鏡與該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45,所述T12、T23、T34、T45中的最大者為ATmax,其滿足下列條件:1.60<Fno<2.5;以及1.80<ATmax/Y11<3.40。
  37. 如請求項34所述的取像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光學有效區與光軸間的最大距離為Y11,該取像系統鏡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其滿足下列條件:0.34<Y11/ImgH<0.70。
  38. 如請求項34所述的取像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1,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該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3,該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4,該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5,所述CT1、CT2、CT3、CT4、CT5中的最大者為CTmax,其滿足下列條件:0.50<CT1/CTmax
    Figure 110141420-A0305-02-0096-2
    1.0。
  39. 如請求項34所述的取像系統鏡組,其中該取像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該第二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4,該第四透鏡與該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45,其滿足下列條件:-2.70<f/R4<-0.40;以及0<T45/f<0.60。
  40. 如請求項34所述的取像系統鏡組,其中一透鏡的阿貝數為Vi,該透鏡的折射率為Ni,該五片透鏡中至少一透鏡滿足下列條件:5.0<Vi/Ni<11.9,其中i=1、2、3、4、5。
  41. 如請求項34所述的取像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可相對於該第五透鏡移動。
TW110141420A 2021-11-05 2021-11-05 取像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978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41420A TWI797816B (zh) 2021-11-05 2021-11-05 取像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202210191088.4A CN116088132A (zh) 2021-11-05 2022-02-25 取像系统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US17/839,779 US20230141883A1 (en) 2021-11-05 2022-06-14 Image capturing system lens assembly, imag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22204681.5A EP4177656A1 (en) 2021-11-05 2022-10-31 Image-capturing objective having five single lenses
BR102022022485-4A BR102022022485A2 (pt) 2021-11-05 2022-11-04 Montagem de lente de sistema de captura de imagem, aparelho de imagem e dispositivo eletrônico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41420A TWI797816B (zh) 2021-11-05 2021-11-05 取像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97816B true TWI797816B (zh) 2023-04-01
TW202319802A TW202319802A (zh) 2023-05-16

Family

ID=84044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1420A TWI797816B (zh) 2021-11-05 2021-11-05 取像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41883A1 (zh)
EP (1) EP4177656A1 (zh)
CN (1) CN116088132A (zh)
BR (1) BR102022022485A2 (zh)
TW (1) TWI797816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76934U (en) * 2013-11-15 2014-04-21 Glory Science Co Ltd Imaging optical lens assembly
US20170184816A1 (en) * 2015-12-28 2017-06-29 Newmax Technology Co., Ltd. Optical imaging lens
TWM598410U (zh) * 2020-01-30 2020-07-1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02069B2 (ja) * 2008-02-29 2012-12-1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投写レンズ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投写型表示装置
JP5480089B2 (ja) * 2010-09-29 2014-04-2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投写用レンズ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KR101422910B1 (ko) * 2012-04-30 2014-07-2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카메라용 광학계
JP5226888B2 (ja) * 2012-06-19 2013-07-03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折り曲げ結像光学系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76934U (en) * 2013-11-15 2014-04-21 Glory Science Co Ltd Imaging optical lens assembly
US20170184816A1 (en) * 2015-12-28 2017-06-29 Newmax Technology Co., Ltd. Optical imaging lens
TWM598410U (zh) * 2020-01-30 2020-07-1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41883A1 (en) 2023-05-11
BR102022022485A2 (pt) 2023-09-26
CN116088132A (zh) 2023-05-09
EP4177656A1 (en) 2023-05-10
TW202319802A (zh) 2023-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25714B (zh) 攝影用光學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06182B (zh) 成像光學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57732B (zh) 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202208922A (zh) 光學影像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26734B (zh) 影像擷取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62078B (zh) 影像擷取光學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37458B (zh) 光學影像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21904B (zh) 影像擷取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202144848A (zh) 成像用光學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99063B (zh) 影像擷取系統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817255B (zh) 光學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69536B (zh) 影像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36377B (zh) 影像擷取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97816B (zh) 取像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97960B (zh) 成像光學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63290B (zh) 攝像光學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68998B (zh) 光學影像擷取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69719B (zh) 光學影像擷取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839832B (zh) 取像系統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819545B (zh) 光學影像擷取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76274B (zh) 光學影像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64555B (zh) 光學影像系統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803078B (zh) 光學取像系統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816366B (zh) 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56070B (zh) 光學影像鏡片系統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