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6766B - 前兩輪車輛 - Google Patents

前兩輪車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6766B
TWI796766B TW110131449A TW110131449A TWI796766B TW I796766 B TWI796766 B TW I796766B TW 110131449 A TW110131449 A TW 110131449A TW 110131449 A TW110131449 A TW 110131449A TW I796766 B TWI796766 B TW I79676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shaft
wheeled vehicle
concave groove
connecting rod
shaf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14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08889A (zh
Inventor
廖朝清
廖泰皓
Original Assignee
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314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96766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088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88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67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6766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前兩輪車輛,包括有一主架、一動力組、至少一後輪組、一前右輪組、一前左輪組以及一下連桿組件。下連桿組件樞接於前右輪支架及前左輪支架,包括有二下連桿、複數圓形彈性體元件以及一中空管軸,二下連桿分別具有至少一連桿座,中空管軸穿設於複數圓形彈性體元件之內孔並接合為一體,複數圓形彈性體元件分別設置於二下連桿之至少一連桿座上並接合為一體,中空管軸內設置有至少一滑轉元件,係以一棒軸穿過至少一滑轉元件之內孔與主架掛接。本發明透過中空管軸內的滑轉元件與主架自由旋轉擺動,並利用圓形彈性體元件作為吸震元件,其彈性橡膠之抗扭轉特性可用以吸收輪子來自地面的衝擊,提供騎乘者舒適騎乘。

Description

前兩輪車輛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前兩輪車輛,尤指一種適用於平穩易控制且不易轉倒之前兩輪車輛。
習知消費者喜愛方便之二輪機車,對於平衡操控能力較差之騎乘者,當遇有突然狀況急煞車時易失控轉倒,尤當行駛於濕滑或不平整碎石路面時,就騎乘者操控能力較佳者亦常無法避免失控轉倒。
探討其轉倒主要原因有,因二輪機車僅前後各設置一個輪子,所提供平穩度不足,必須靠騎乘者行進中以轉向的修正及人與車身重心的改變來平衡車子致不轉倒,故遇狀況時必需要有快速應變控制平衡能力者,方可維持車不轉倒。又因二輪機車遇路面濕滑時失控轉倒主要原因,為輪胎與地面失去抓地力,致無法再做轉向修正以平衡車身所造成。
習知台灣專利公告第M441617號專利案,其藉由左右避震器液壓油路相通,以確保在各種操作狀況下,能夠維持前二輪的貼地性,以避免車輛產生翻覆之危險,但在該設計下製造成本高且系統可靠度有虞慮。另有其他廠家所生產之前兩輪機車,其使用零件多成本高且懸吊系統質量大,而造成運動反應遲鈍。
發明人緣因於此,本於積極發明之精神,亟思一種可以解決上述問題之前兩輪車輛,幾經研究實驗終至完成本發明。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前兩輪車輛,藉由中空管軸內的滑轉元件與主架自由旋轉擺動,並利用圓形彈性體元件作為吸震元件,其彈性橡膠之抗扭轉特性可用以吸收輪子來自地面的衝擊,提供騎乘者舒適騎乘。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之前兩輪車輛包括有一主架、一動力組、至少一後輪組、一前右輪組、一前左輪組以及一下連桿組件。動力組設置於主架上,至少一後輪組連接動力組。前右輪組具有一前右輪支架,前左輪組具有一前左輪支架。下連桿組件樞接於前右輪支架及前左輪支架,包括有二下連桿、複數圓形彈性體元件以及一中空管軸,二下連桿分別具有至少一連桿座,中空管軸穿設於複數圓形彈性體元件之內孔並接合為一體,複數圓形彈性體元件分別設置於二下連桿之至少一連桿座上並接合為一體,中空管軸內設置有至少一滑轉元件,係以一棒軸穿過至少一滑轉元件之內孔與主架掛接。
藉由上述設計,本發明之前兩輪車輛不同於傳統設計採用鋼製彈簧以壓縮方式吸震,而利用圓形彈性體元件作為吸震元件,如此彈性橡膠設計具有體積小且集中的優點。此外,圓形彈性體元件包覆於下連桿組件與主架間,且貼近前兩輪懸吊對主架旋轉的中心軸,如此能將橡膠質量影響懸吊運動反應鈍感降至最低,提供較傳統彈簧外露的連接更佳的懸吊運動敏捷性,同時兼顧視覺上觀感,較傳統彈簧外露的連接來的精簡又美觀。
上述中空管軸可包括一管軸及一與該管軸連接之管座,管軸包括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第一端之管徑大於第二端之管徑。
至少一滑轉元件可為二滑轉元件,該二滑轉元件包括一第一滑轉元件及一第二滑轉元件,複數圓形彈性體元件可由第二端套設於管軸上,第一滑轉元件可由第一端容置於管軸內,第二滑轉元件容置於管座內。藉此,定義出複數圓形彈性體元件與滑轉元件之組設方式,以提升複數圓形彈性體元件之組裝便利性。
上述管軸可更套設有一緊固件,用以將穿串於管軸之複數圓形彈性體元件緊迫定位。
上述緊固件可為一螺帽,可於管軸之第二端以螺設的方式旋轉緊迫複數圓形彈性體元件。
上述至少一滑轉元件可為滾珠軸承或滾針軸承,以支撐迴轉或往復運動,承受作用於軸之負荷及保持軸的中心位置。
上述每一圓形彈性體元件可包括一外環套、一內環套以及一夾設於外環套及內環套之彈性材。
上述每一外環套可具有一外環凹形槽,連桿座可具有分別對應該每一外環凹形槽之複數連桿凹形槽,每一外環凹形槽與每一連桿凹形槽間可以一第一方型長鍵接合固定,藉以將下連桿與複數圓形彈性體元件接合為一體。
上述每一內環套可具有一內環凹形槽,中空管軸具有分別對應該每一內環凹形槽之複數管軸凹形槽,每一內環凹形槽與每一管軸凹形槽間可以一第二方型長鍵接合固定,藉以將複數圓形彈性體元件與中空管軸接合為一體。
以上概述與接下來的詳細說明皆為示範性質是為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而有關本發明的其他目的與優點,將在後續的說明與圖示加以闡述。
請參閱圖1及圖2,其分別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前兩輪車輛之立體圖以及局部放大圖。圖中出示一種前兩輪車輛1,主要包括有一主架2、一動力組3、一後輪組4、一前右輪組5、一前左輪組6、一下連桿組件7以及一上連桿組件8。主架2上吊掛動力組3,該動力組3連接後輪組4,以提供驅動動力。主架2係透過下連桿組件7及上連桿組件8分別與前右輪組5及前左輪組6連接。藉此,本發明之前兩輪車輛1,可適用在具前二輪後一輪以上之車輛, 提供一種平穩易控制且不易轉倒之車輛。
請一併參閱圖3及圖4,其分別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前兩輪車輛之第一分解圖及第二分解圖。如圖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前右輪組5具有一前右輪支架51,該前右輪支架51包括一第一樞接點511及一第二樞接點512,前左輪組6具有一前左輪支架(圖未示),該前左輪支架包括一第三樞接點及一第四樞接點,其對稱於前右輪支架51,因圖面角度關係,並未能顯示該元件。
下連桿組件7樞接於第一樞接點511及第三樞接點,包括有二下連桿71、四圓形彈性體元件72以及一中空管軸73,該二下連桿71分別具有至少一連桿座70,在本實施例中,每一下連桿71分別具有與下連桿71一體成型之二連桿座70,可一併參閱圖5,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前兩輪車輛之圓形彈性體元件之立體圖。在本實施例中,每一圓形彈性體元件72包括一外環套721、一內環套723以及一夾設於外環套721及內環套723之彈性材722,本實施例之彈性材722可利用其抗扭轉之特性以吸收車輪組來自地面的衝擊,提供騎乘者舒適騎乘。每一外環套721具有一外環凹形槽7211,每一連桿座70具有分別對應該每一外環凹形槽7211之一連桿凹形槽711,每一外環凹形槽7211與每一連桿凹形槽711間係以一第一方型長鍵77接合固定,藉以將二下連桿71與四圓形彈性體元件72接合為一體。此外,每一內環套723具有一內環凹形槽7231,中空管軸73具有分別對應每一內環凹形槽7231之四管軸凹形槽7311,每一內環凹形槽7231與每一管軸凹形槽7311間係以一第二方型長鍵78接合固定,藉以將四圓形彈性體元件72與中空管軸73接合為一體。
此外,中空管軸73包括一管軸731及一與管軸731連接之管座732,管軸731包括一第一端731a及一第二端731b,其中,第一端731a之管徑大於第二端731b之管徑。在本實施例中,中空管軸73內設置有二滑轉元件741,742,其係為滾珠軸承或滾針軸承,以支撐迴轉或往復運動,承受作用於軸之負荷及保持軸的中心位置,包括有一第一滑轉元件741及一第二滑轉元件742,每一圓形彈性體元件72係由第二端731b套設於管軸731上,使管軸731與圓形彈性體元件72穿串接合為一體。第一滑轉元件741係由第一端731a容置於管軸731內,第二滑轉元件742容置於管座732內。再者,管軸731更套設有一緊固件76,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緊固件76係為一螺帽,可於管軸731之第二端731b以螺設的方式旋轉緊迫四圓形彈性體元件72,使圓形彈性體元件72可定位於特定位置上。藉此,透過定義出複數圓形彈性體元件72與滑轉元件741,742之組設方式,可提升圓形彈性體元件72之組立性。
上述固接之連桿座70、圓形彈性體元件72及中空管軸73組立完成後,再藉由一連桿蓋79使之夾持為一體,並分別連接二下連桿71,形成一完整之下連桿組件7,並以一棒軸75穿過第一滑轉元件741及第二滑轉元件742之內孔與主架2掛接,使前右輪組5與前左輪組6運動時可繞中空管軸73之中心軸自由旋轉,此外,上連桿組件8樞接於第二樞接點512及第四樞接點,用以輔助前右輪組5與前左輪組6產生傾斜偏擺。請一併參閱圖6,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前兩輪車輛之轉彎示意圖,當騎乘者轉彎人與車身傾斜重心轉移以平衡轉彎的離心力時,前右輪組5與前左輪組6能隨同車身傾斜且輪胎一直保持貼地面,讓騎乘者安心順暢平穩轉彎。
藉由上述設計,本發明之前兩輪車輛1不同於傳統設計採用鋼製彈簧以壓縮方式吸震,而利用圓形彈性體元件72作為吸震元件,如此彈性橡膠設計具有體積小且集中的優點。此外,圓形彈性體元件72包覆於下連桿組件7與主架2間,且貼近前兩輪懸吊對主架2旋轉的中心軸,如此能將橡膠質量影響懸吊運動反應鈍感降至最低,提供較傳統彈簧外露的連接更佳的懸吊運動敏捷性,同時兼顧視覺上觀感,較傳統彈簧外露的連接來的精簡又美觀。
上述實施例僅係為了方便說明而舉例而已,本發明所主張之權利範圍自應以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為準,而非僅限於上述實施例。
1                  前兩輪車輛 2                  主架 3                  動力組 4                  後輪組 5                  前右輪組 51                前右輪支架 511              第一樞接點 512              第二樞接點 6                  前左輪組 7                  下連桿組件 70                連桿座 71                下連桿 711              連桿凹形槽 72                圓形彈性體元件 721              外環套 7211            外環凹形槽 722              彈性材 723              內環套 7231            內環凹形槽 73                中空管軸 731              管軸 731a             第一端 731b             第二端 732               管座 7311             管軸凹形槽 741               第一滑轉元件 742               第二滑轉元件 75                 棒軸 76                 緊固件 77                 第一方型長鍵 78                 第二方型長鍵 79                 連桿蓋 8                  上連桿組件
圖1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前兩輪車輛之立體圖。 圖2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前兩輪車輛之局部放大圖。 圖3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前兩輪車輛之第一分解圖。 圖4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前兩輪車輛之第二分解圖。 圖5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前兩輪車輛之圓形彈性體元件之立體圖。 圖6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前兩輪車輛之轉彎示意圖。
2                  主架 5                  前右輪組 51                前右輪支架 511              第一樞接點 512              第二樞接點 6                  前左輪組 7                  下連桿組件 70                連桿座 71                下連桿 711              連桿凹形槽 72                圓形彈性體元件 73                中空管軸 7311             管軸凹形槽 742               第二滑轉元件 75                 棒軸 77                 第一方型長鍵 78                 第二方型長鍵 79                 連桿蓋 8                  上連桿組件

Claims (9)

  1. 一種前兩輪車輛,包括有: 一主架; 一動力組,設置於該主架; 至少一後輪組,連接該動力組; 一前右輪組,具有一前右輪支架; 一前左輪組,具有一前左輪支架;以及 一下連桿組件,樞接於該前右輪支架及該前左輪支架,包括有二下連桿、複數圓形彈性體元件以及一中空管軸,該二下連桿分別具有至少一連桿座,該中空管軸穿設於該複數圓形彈性體元件之內孔並接合為一體,該複數圓形彈性體元件分別設置於該二下連桿之該至少一連桿座上並接合為一體,該中空管軸內設置有至少一滑轉元件,係以一棒軸穿過該至少一滑轉元件之內孔與該主架掛接。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前兩輪車輛,其中,該中空管軸包括一管軸及一與該管軸連接之管座,該管軸包括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該第一端之管徑大於該第二端之管徑。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前兩輪車輛,其中,該至少一滑轉元件係為二滑轉元件,該二滑轉元件包括一第一滑轉元件及一第二滑轉元件,該複數圓形彈性體元件係由該第二端套設於該管軸上,該第一滑轉元件係由該第一端容置於該管軸內,該第二滑轉元件容置於該管座內。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前兩輪車輛,其中,該管軸更套設有一緊固件,用以將穿串於該管軸之該複數圓形彈性體元件緊迫定位。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前兩輪車輛,其中,該緊固件係為一螺帽。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前兩輪車輛,其中,該至少一滑轉元件係為滾珠軸承或滾針軸承。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前兩輪車輛,其中,該每一圓形彈性體元件包括一外環套、一內環套以及一夾設於該外環套及該內環套之彈性材。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前兩輪車輛,其中,該每一外環套具有一外環凹形槽,該連桿座具有分別對應該每一外環凹形槽之複數連桿凹形槽,該每一外環凹形槽與該每一連桿凹形槽間係以一第一方型長鍵接合固定。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前兩輪車輛,其中,該每一內環套具有一內環凹形槽,該中空管軸具有分別對應該每一內環凹形槽之複數管軸凹形槽,該每一內環凹形槽與該每一管軸凹形槽間係以一第二方型長鍵接合固定。
TW110131449A 2021-08-25 2021-08-25 前兩輪車輛 TWI7967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31449A TWI796766B (zh) 2021-08-25 2021-08-25 前兩輪車輛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31449A TWI796766B (zh) 2021-08-25 2021-08-25 前兩輪車輛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8889A TW202308889A (zh) 2023-03-01
TWI796766B true TWI796766B (zh) 2023-03-21

Family

ID=86690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1449A TWI796766B (zh) 2021-08-25 2021-08-25 前兩輪車輛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9676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60224A (en) * 1976-08-24 1982-11-23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Tricycle with two fore wheels
CN109476355A (zh) * 2016-07-08 2019-03-15 Gp盖吉季瑟波公司 带反应式约束悬架的具有三个或更多个倾斜的车轮的车辆
JP2020006709A (ja) * 2018-07-03 2020-01-16 ブリヂストンサイクル株式会社 三輪自転車
TWM602111U (zh) * 2020-04-16 2020-10-01 尚殷股份有限公司 適用於三輪車的安全式車輪傾斜機構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60224A (en) * 1976-08-24 1982-11-23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Tricycle with two fore wheels
CN109476355A (zh) * 2016-07-08 2019-03-15 Gp盖吉季瑟波公司 带反应式约束悬架的具有三个或更多个倾斜的车轮的车辆
JP2020006709A (ja) * 2018-07-03 2020-01-16 ブリヂストンサイクル株式会社 三輪自転車
TWM602111U (zh) * 2020-04-16 2020-10-01 尚殷股份有限公司 適用於三輪車的安全式車輪傾斜機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8889A (zh) 2023-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13037B2 (ja) 反応拘束サスペンションを有する3つ以上のチルティング車輪を有する車両
US7909340B2 (en) Vehicle with improved integrated steering and suspension system
US6164675A (en) Front suspension for a motorized trike
US8070172B1 (en) Leaning vehicle suspension
US5000470A (en) Bicycle having rear shock absorbing arrangement and improved shock absorber for bicycles
CN114502458B (zh) 个人移动车辆
US9849933B2 (en) Front suspension structure for saddle riding type vehicle
US4082307A (en) Motorcycle suspension
JP2008168893A (ja) 2つのステアリング用前輪及び少なくとも1つの駆動後輪を備えたローリング車両
US8746721B2 (en) Motorcycle steering with four-bar linkage
CN107097880B (zh) 滑板车
USRE44854E1 (en) Vehicle with improved integrated steering and suspension system
US8764040B1 (en) Quadricycle with suspension
CN206781973U (zh) 滑板车
JP5246628B2 (ja) 二輪車用ストラット
TWI796766B (zh) 前兩輪車輛
US20230030243A1 (en) Leaning-Type Vehicle
KR102277250B1 (ko) 역삼륜 전동스쿠터용 조향 현가장치
CN216269731U (zh) 前两轮车辆
TWM602111U (zh) 適用於三輪車的安全式車輪傾斜機構
US11654998B2 (en) Front forks for bicycles
US901447A (en) Spring bicycle-fork.
CN116583457A (zh) 用于鞍座式骑乘车辆的摆臂式前悬架
Soman et al. Semi-Active Suspension for Two Wheelers
TWM632577U (zh) 車輛的轉向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