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6068B - 觸控筆 - Google Patents
觸控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96068B TWI796068B TW110149223A TW110149223A TWI796068B TW I796068 B TWI796068 B TW I796068B TW 110149223 A TW110149223 A TW 110149223A TW 110149223 A TW110149223 A TW 110149223A TW I796068 B TWI796068 B TW I796068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over
- rod
- cover body
- engaging structure
- stylus according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5—Pens or styl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Facsimile Heads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觸控筆包含桿體、蓋體以及定位模組。桿體包含相連之本體部以及套合部。蓋體配置以套合套合部,並配置以沿著第一軸向相對於桿體移動至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定位模組設置於套合部與蓋體之間,並配置以在蓋體相對於桿體位於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時對蓋體與桿體於第二軸向產生力量變化。
Description
本揭露是有關於一種觸控筆。
對於現今操作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方式而言,由於觸控顯示裝置可供使用者直覺地以觸控的方式操作,故廣為各種可攜式電子裝置所使用。對此,為了防止手指在觸摸觸控面板時留下過多的痕跡,觸控筆便因應而生。
以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為例,當觸控筆碰到觸控面板的特定位置時,位於該位置的感應電極之電容會隨之改變,使得觸控顯示裝置能夠知悉觸控筆的觸碰位置,以執行對應的指令。
為滿足電子產品輕薄化的設計趨勢,觸控筆的尺寸亦往輕薄短小作發展,以便於使用者攜帶,或者是收納於電子裝置中的預留空間內。為了避免輕薄短小的觸控筆因不便於握持而影響操作上的順暢度,目前市面上已有可伸縮的觸控筆。然而,這種可伸縮的觸控筆在伸縮時的段落手感並不明顯。
因此,如何提出一種可解決上述問題的觸控筆,是目前業界亟欲投入研發資源解決的問題之一。
有鑑於此,本揭露之一目的在於提出一種可有解決上述問題的觸控筆。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依據本揭露之一實施方式,一種觸控筆包含桿體、蓋體以及定位模組。桿體包含相連之本體部以及套合部。蓋體配置以套合套合部,並配置以沿著第一軸向相對於桿體移動至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定位模組設置於套合部與蓋體之間,並配置以在蓋體相對於桿體位於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時對蓋體與桿體於第二軸向上產生力量變化。
於本揭露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第二軸向實質上垂直於第一軸向。
於本揭露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當蓋體相對於桿體移動至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以及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的第三位置時,定位模組對蓋體與桿體於第二軸向上分別施加第一力量、第二力量以及第三力量。第三力量不同於第一力量與第二力量。
於本揭露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定位模組包含兩第一卡合結構以及第二卡合結構。第一卡合結構設置於蓋體與桿體中之一者上。第二卡合結構設置於蓋體與桿體中之另一者上。當蓋體相對於桿體位於第一位置時,第二卡合結構與兩第一卡合結構中之一者卡合。當蓋體相對於桿體位於第二位置時,第二卡合結構與兩第一卡合結構中之另一者卡合。
於本揭露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當蓋體相對於桿體位於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的第三位置時,第二卡合結構係可滑動地抵接蓋體與桿體中之該者。
於本揭露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兩第一卡合結構各為卡槽。第二卡合結構為凸塊。
於本揭露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第二卡合結構為彈性體。
於本揭露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套合部具有凹部,且第二卡合結構容置於凹部。
於本揭露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第二卡合結構具有導引斜面。導引斜面配置以與兩第一卡合結構卡合。
於本揭露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定位模組包含兩第一磁性元件以及第二磁性元件。第一磁性元件設置於蓋體與桿體中之一者上。第二磁性元件設置於蓋體與桿體中之另一者上。當蓋體相對於桿體位於第一位置時,第二磁性元件與兩第一磁性元件中之一者在第二軸向上對齊且相吸。當蓋體相對於桿體位於第二位置時,第二磁性元件與兩第一磁性元件中之另一者在第二軸向上對齊且相吸。
於本揭露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定位模組包含第三磁性元件。第三磁性元件設置於蓋體與桿體中之該者上,並位於兩第一磁性元件之間。當蓋體相對於桿體位於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之第三位置時,第二磁性元件與第三磁性元件在第二軸向上對齊且相斥。
於本揭露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蓋體包含套管以及銜接件。套管配置以套合套合部。銜接件設置於套管內,並配置以與套合部可滑動地銜接。
於本揭露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定位模組包含卡合結構,且卡合結構設置於銜接件上。
於本揭露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銜接件具有彈性臂,且卡合結構設置於彈性臂上。
於本揭露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觸控筆進一步包含電連接端口。電連接端口設置於套合部上。當蓋體相對於桿體位於第一位置時,電連接端口被蓋體覆蓋。當蓋體相對於桿體位於第二位置時,蓋體離開且暴露出電連接端口。
於本揭露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套合部遠離本體部的一端具有扣合槽。蓋體包含扣合塊。當蓋體相對於桿體移動至第一位置時,扣合塊扣合至扣合槽。
綜上所述,於本揭露的觸控筆中,設置於桿體的套合部與蓋體之間的定位模組可在蓋體相對於桿體位於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時對蓋體與桿體產生力量變化。藉此,即可在蓋體相對於桿體移動至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時提供段落手感。
以上所述僅係用以闡述本揭露所欲解決的問題、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及其產生的功效等等,本揭露之具體細節將在下文的實施方式及相關圖式中詳細介紹。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揭露之複數個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應瞭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揭露。也就是說,在本揭露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
請參照第1A圖以及第1B圖。第1A圖為繪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之觸控筆100的立體圖,其中蓋體120相對於桿體110位於第一位置。第1B圖為繪示第1A圖中之觸控筆100的另一立體圖,其中蓋體120相對於桿體110位於第二位置。本實施方式之觸控筆100可應用至具有觸控螢幕之電子裝置,例如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電子辭典、筆記型電腦、行動電話或其他手持裝置。以電容式的觸控筆100為例,其是使用軟質導電材料作為筆頭的材料。由於筆頭的材料具有導電性,因此在與電容式觸控螢幕接觸時可改變觸控螢幕表面的電容值,進而使感應訊號被擷取出。
如第1A圖與第1B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中,觸控筆100包含桿體110以及蓋體120。桿體110包含本體部111以及套合部112。套合部112連接於本體部111的一端。蓋體120配置以套合於套合部112,並配置以沿著第一軸向A1相對於桿體110移動至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具體來說,如第1A圖所示,當蓋體120相對於桿體110位於第一位置時,蓋體120係完整套合桿體110的套合部112,因此由觸控筆100的外觀僅看得到蓋體120與桿體110的本體部111。如第1B圖所示,當蓋體120相對於桿體110位於第二位置時,蓋體120僅部分地覆蓋桿體110的套合部112的一部分,因此由觸控筆100的外觀可看得到蓋體120與桿體110的本體部111及套合部112。
請參照第1C圖,其為繪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之觸控筆100的部分元件的爆炸圖。如第1B圖與第1C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中,觸控筆100進一步包含電連接端口140以及電路板150。電連接端口140設置於套合部112上。電路板150設置於桿體110的外殼內部,並與電連接端口140連通。當蓋體120相對於桿體110位於第一位置時,電連接端口140被蓋體120覆蓋。當蓋體120相對於桿體110位於第二位置時,蓋體120離開且暴露出電連接端口140。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觸控筆100進一步包含電池(圖未示)。電路板150與電池電性連接。藉此,使用者可經由電連接端口140內的電路板150對觸控筆100內部的電池進行充電。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觸控筆100進一步包含資料處理元件(圖未示,例如處理器)。電連接端口140與資料處理元件電性連接。藉此,使用者可經由電連接端口140對觸控筆100內部的資料處理元進行資料傳輸。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電連接端口140符合USB Type C規格,但本揭露並不以此為限。
請參照第2A圖以及第2B圖。第2A圖為繪示第1A圖中之觸控筆100沿著線段2A-2A剖後觀看的局部剖面圖,其中蓋體120相對於桿體110位於第一位置。第2B圖為繪示第1B圖中之觸控筆100沿著線段2B-2B剖後觀看的局部剖面圖,其中蓋體120相對於桿體110位於第二位置。如第2A圖與第2B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中,觸控筆100進一步包含定位模組130。定位模組130設置於桿體110的套合部112與蓋體120之間,並配置以在蓋體120相對於桿體110位於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時對蓋體120與桿體110沿著第二軸向A2反向施力。
具體來說,於本實施方式中,定位模組130包含兩第一卡合結構131a、131b以及第二卡合結構132。第一卡合結構131a、131b設置於蓋體120上。第二卡合結構132設置於桿體110的套合部112上。當蓋體120相對於桿體110位於第一位置時,第二卡合結構132與第一卡合結構131a卡合(如第2A圖所示)。當蓋體120相對於桿體110位於第二位置時,第二卡合結構132與第一卡合結構131b卡合(如第2B圖所示)。藉此,定位模組130即可在蓋體120相對於桿體110移動至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時提供段落手感。
如第2A圖與第2B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中,兩第一卡合結構131a、131b各為卡槽。第二卡合結構132為凸塊。當蓋體120相對於桿體110位於第一位置時,第二卡合結構132會部分地卡入第一卡合結構131a中,並對蓋體120與桿體110於第二軸向A2上產生第一反向力。當蓋體120相對於桿體110位於第二位置時,第二卡合結構132會部分地卡入第一卡合結構131b中,並對蓋體120與桿體110於第二軸向A2上產生第二反向力。另外,請參照第2C圖,其為繪示第2A圖中之觸控筆100的另一局部剖面圖。如第2C圖所示,當蓋體120相對於桿體110位於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的任一位置時,蓋體120係可滑動地抵接第二卡合結構132,並且第二卡合結構132對蓋體120與桿體110於第二軸向A2上產生第三反向力。由於第一反向力與第二反向力小於/不同於第三反向力,因此定位模組130即可在蓋體120相對於桿體110移動至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時於第二軸向A2上產生力量變化,從而提供段落手感。具體來說,當蓋體120相對於桿體110位於第2C圖所示之位置時,第二卡合結構132會受蓋體120擠壓;當蓋體120相對於桿體110由第2C圖所示之位置移動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時,第二卡合結構132會回彈。需說明的是,如第2A圖所示,第一卡合結構131a的數量為二且對稱地位於於套合部112的相反兩側,第一卡合結構131b的數量為二且對稱地位於套合部112的相反兩側,且第二卡合結構132的數量為二且對稱地設置於套合部112的相反兩側。藉此,兩第二卡合結構132可同時與兩第一卡合結構131a卡合,也可同時與兩第一卡合結構131b卡合。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兩第一卡合結構131a、131b與蓋體120構成單體結構,並可經由例如射出成形製程製作出,但本揭露並不以此為限。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卡合結構132為彈性體,並可拆卸地設置於桿體110的套合部112上。藉此,即可減少蓋體120與定位模組130之間的磨耗,進而有效增加觸控筆100的使用壽命。於其他實施方式中,第二卡合結構132可以是受壓後可回彈的機械構件,例如彈片或其他類似元件。於一些實施方式中,套合部112的末端112c具有凹部112c1,且第二卡合結構132設置於凹部112c1。藉由凹部112c1的設置,第二卡合結構132即可方便地安裝於套合部112上。不僅如此,第二卡合結構132位於蓋體120的移動軌跡上的比例可以彈性地調整,進而可適當地調配蓋體120相對於定位模組130的滑動阻力。
如第2A圖與第2B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中,第二卡合結構132具有導引斜面132a。導引斜面132a配置以與兩第一卡合結構131a、131b。導引斜面132a位於第二卡合結構132的外緣。藉此,即可在第二卡合結構132卡合與脫離兩第一卡合結構131a、131b時減少蓋體120與定位模組130之間的磨耗,進而有效增加觸控筆100的使用壽命。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導引斜面132a為一圓弧凸面的一部分,但本揭露並不以此為限。
於其他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卡合結構132亦可與桿體110的套合部112構成單體結構,並可經由例如射出成形製程製作出,但本揭露並不以此為限。
如第2A圖與第2B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中,蓋體120包含套管121、銜接件122以及連接件123。套管121配置以套合桿體110的套合部112。銜接件122的一端設置於套管121內,另一端設置於套合部112。銜接件122配置以與套合部112可滑動地銜接。連接件123設置於套管121與銜接件122的同一端,並連接套管121與銜接件122。具體來說,桿體110的套合部112在遠離本體部111之一端具有實質上沿著第一軸向A1延伸設置之導槽112a。蓋體120的銜接件122具有彈性臂122a。前述兩第一卡合結構131a、131b係形成於彈性臂122a上的兩卡槽。彈性臂122a的末端具有卡合塊122a1。卡合塊122a1可滑動地銜接於導槽112a中。導槽112a遠離本體部111之一端具有止擋塊112a1。止擋塊112a1配置以止擋卡合塊122a1,以將卡合塊122a1限位於導槽112a內。藉此,蓋體120即可沿著第一軸向A1相對於桿體110移動於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並避免蓋體120繞著第一軸向A1相對於桿體110轉動。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卡合結構132與彈性臂122a皆為彈性體,而銜接件122為滑動定位件。
進一步來說,桿體110的套合部112遠離本體部111的一端具有扣合槽112b。蓋體120進一步包含扣合塊124。扣合塊124設置於連接件123上。於一些實施方式中,扣合塊124為彈性體。當蓋體120相對於桿體110移動至第一位置時,扣合塊124會扣合至扣合槽112b,進而更確保蓋體120可完整套合桿體110的套合部112而不易露出套合部112。於其他實施方式中,扣合塊124亦可為金屬件,但本揭露並不以此為限。
於其他一些實施方式中,扣合槽112b可改為設置於蓋體120的連接件123,而扣合塊124可改為設置於桿體110的套合部112上,同樣可達到更確保蓋體120可完整套合套合部112的目的。
於其他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卡合結構131a、131b可改為設置於桿體110上,而第二卡合結構132可改為設置於蓋體120上,同樣可達到在蓋體120相對於桿體110移動至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時提供段落手感的目的。
請參照第3A圖以及第3B圖。第3A圖為繪示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方式之觸控筆200的局部剖面圖,其中蓋體120相對於桿體110位於第一位置。第3B圖為繪示第3A圖中之觸控筆200的另一局部剖面圖,其中蓋體120相對於桿體110位於第二位置。如第3A圖與第3B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中,觸控筆200包含桿體110、蓋體120以及定位模組230,其中桿體110與蓋體120相同或相似於第2A圖所示之實施方式,因此採用相同元件符號,並可參考前文中的相關說明,在此恕不贅述。換言之,相較於第2A圖所示之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係提出修改後之定位模組230。
具體來說,於本實施方式中,定位模組230包含兩第一磁性元件231a、231b以及第二磁性元件232。第一磁性元件231a、231b設置於桿體110的套合部112上。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如第3A圖所示,套合部112遠離本體部111之末端112c具有容置第一磁性元件231a、231b之凹部112c1。第二磁性元件232設置於蓋體120上。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磁性元件232是設置於彈性臂122a上,以便於更換其他不同磁力大小的磁性元件。當蓋體120相對於桿體110位於第一位置時,第二磁性元件232與第一磁性元件231a在第二軸向A2上對齊且產生第一相吸磁力(亦即兩者的異極性面向面對)。當蓋體120相對於桿體110位於第二位置時,第二磁性元件232與第一磁性元件231b在第二軸向A2上對齊且產生第二相吸磁力(亦即兩者的異極性面向面對)。藉此,定位模組230即可在蓋體120相對於桿體110移動至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時提供段落手感。
請參照第3C圖,其為繪示第3A圖中之觸控筆200的另一局部剖面圖,其中蓋體120相對於桿體110位於第三位置。如第3A圖至第3C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中,定位模組230包含第三磁性元件233。第三磁性元件233設置於桿體110的套合部112上,並位於兩第一磁性元件231a、231b之間。當蓋體120相對於桿體110位於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之第三位置時,第二磁性元件232與第三磁性元件233在第二軸向A2上對齊且產生相斥磁力(亦即兩者的同極性面向面對)。由於第一相吸磁力與第二相吸磁力不同於相斥磁力,因此定位模組230即可在蓋體120相對於桿體110移動至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時於第二軸向A2上產生力量變化,從而提供段落手感。不僅如此,前述相斥磁力可減少蓋體120與桿體110之間的摩擦力,進而可有效減少兩者間的磨耗而增加觸控筆200的使用壽命。
於其他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磁性元件231a、231b與第三磁性元件233可改為設置於蓋體120上,而第二磁性元件232可改為設置於桿體110的套合部112上,同樣可達到在蓋體120相對於桿體110移動至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時提供段落手感的目的。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磁性元件231a、231b、第二磁性元件232與第三磁性元件233為磁鐵,但本揭露並不以此為限。
由以上對於本揭露之具體實施方式之詳述,可以明顯地看出,於本揭露的觸控筆中,設置於桿體的套合部與蓋體之間的定位模組可在蓋體相對於桿體位於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時對蓋體與桿體產生力量變化。藉此,即可在蓋體相對於桿體移動至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時提供段落手感。
雖然本揭露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不用以限定本揭露,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揭露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揭露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200:觸控筆
110:桿體
111:本體部
112:套合部
112a:導槽
112a1:止擋塊
112b:扣合槽
112c:末端
112c1:凹部
120:蓋體
121:套管
122:銜接件
122a:彈性臂
122a1:卡合塊
123:連接件
124:扣合塊
130,230:定位模組
131a,131b:第一卡合結構
132:第二卡合結構
132a:導引斜面
140:電連接端口
150:電路板
231a,231b:第一磁性元件
232:第二磁性元件
233:第三磁性元件
A1:第一軸向
A2:第二軸向
為讓本揭露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說明如下:
第1A圖為繪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之觸控筆的立體圖,其中蓋體相對於桿體位於第一位置。
第1B圖為繪示第1A圖中之觸控筆的另一立體圖,其中蓋體相對於桿體位於第二位置。
第1C圖為繪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之觸控筆的部分元件的爆炸圖。
第2A圖為繪示第1A圖中之觸控筆沿著線段2A-2A剖後觀看的局部剖面圖。
第2B圖為繪示第1B圖中之觸控筆沿著線段2B-2B剖後觀看的局部剖面圖。
第2C圖為繪示第2A圖中之觸控筆的另一局部剖面圖。
第3A圖為繪示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方式之觸控筆的局部剖面圖,其中蓋體相對於桿體位於第一位置。
第3B圖為繪示第3A圖中之觸控筆的另一局部剖面圖,其中蓋體相對於桿體位於第二位置。
第3C圖為繪示第3A圖中之觸控筆的另一局部剖面圖,其中蓋體相對於桿體位於第三位置。
國內寄存資訊(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100:觸控筆
110:桿體
111:本體部
112:套合部
112a:導槽
112a1:止擋塊
112b:扣合槽
112c:末端
112c1:凹部
120:蓋體
121:套管
122:銜接件
122a:彈性臂
122a1:卡合塊
123:連接件
124:扣合塊
130:定位模組
131a,131b:第一卡合結構
132:第二卡合結構
132a:導引斜面
140:電連接端口
A1:第一軸向
A2:第二軸向
Claims (16)
- 一種觸控筆,包含:一桿體,包含相連之一本體部以及一套合部;一蓋體,配置以套合且可滑動地銜接該套合部,並配置以沿著一第一軸向相對於該桿體移動至一第一位置以及一第二位置;以及一定位模組,設置於該套合部與該蓋體之間,並配置以在該蓋體相對於該桿體移動至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時對該蓋體與該桿體於一第二軸向上產生力量變化。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筆,其中該第二軸向實質上垂直於該第一軸向。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筆,其中當該蓋體相對於該桿體移動至該第一位置、該第二位置以及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之間的一第三位置時,該定位模組對該蓋體與該桿體於該第二軸向上分別施加一第一力量、一第二力量以及一第三力量,且該第三力量不同於該第一力量與該第二力量。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筆,其中該定位模組包含:兩第一卡合結構,設置於該蓋體與該桿體中之一者上; 一第二卡合結構,設置於該蓋體與該桿體中之另一者上,其中當該蓋體相對於該桿體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第二卡合結構與該兩第一卡合結構中之一者卡合,並且當該蓋體相對於該桿體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該第二卡合結構與該兩第一卡合結構中之另一者卡合。
- 如請求項4所述之觸控筆,其中當該蓋體相對於該桿體位於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之間的一第三位置時,該第二卡合結構係可滑動地抵接該蓋體與該桿體中之該者。
- 如請求項4所述之觸控筆,其中該兩第一卡合結構各為一卡槽,且該第二卡合結構為一凸塊。
- 如請求項4所述之觸控筆,其中該第二卡合結構為一彈性體。
- 如請求項7所述之觸控筆,其中該套合部具有一凹部,且該第二卡合結構容置於該凹部。
- 如請求項4所述之觸控筆,其中該第二卡合結構具有一導引斜面,且該導引斜面配置以與該兩第一卡合結構卡合。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筆,其中該定位模組包含:兩第一磁性元件,設置於該蓋體與該桿體中之一者上;一第二磁性元件,設置於該蓋體與該桿體中之另一者上,其中當該蓋體相對於該桿體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第二磁性元件與該兩第一磁性元件中之一者在該第二軸向上對齊且相吸,並且當該蓋體相對於該桿體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該第二磁性元件與該兩第一磁性元件中之另一者在該第二軸向上對齊且相吸。
- 如請求項10所述之觸控筆,其中該定位模組包含:一第三磁性元件,設置於該蓋體與該桿體中之該者上,並位於該兩第一磁性元件之間,其中當該蓋體相對於該桿體位於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之間之一第三位置時,該第二磁性元件與該第三磁性元件在該第二軸向上對齊且相斥。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筆,其中該蓋體包含:一套管,配置以套合該套合部;以及 一銜接件,設置於該套管內,並配置以與該套合部可滑動地銜接。
- 如請求項12所述之觸控筆,其中該定位模組包含一卡合結構,且該卡合結構設置於該銜接件上。
- 如請求項12所述之觸控筆,其中該銜接件具有一彈性臂,且該卡合結構設置於該彈性臂上。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筆,進一步包含:一電連接端口,設置於該套合部上,當該蓋體相對於該桿體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電連接端口被該蓋體覆蓋,並且當該蓋體相對於該桿體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該蓋體離開且暴露出該電連接端口。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筆,其中該套合部遠離該本體部的一端具有一扣合槽,該蓋體包含一扣合塊,且當該蓋體相對於該桿體移動至該第一位置時,該扣合塊扣合至該扣合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7/806,737 US11609648B1 (en) | 2021-10-29 | 2022-06-14 | Stylus pen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2163263235P | 2021-10-29 | 2021-10-29 | |
US63/263,235 | 2021-10-2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796068B true TWI796068B (zh) | 2023-03-11 |
TW202318160A TW202318160A (zh) | 2023-05-01 |
Family
ID=86180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0149223A TWI796068B (zh) | 2021-10-29 | 2021-12-28 | 觸控筆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069177A (zh) |
TW (1) | TWI796068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40267188A1 (en) * | 2013-03-12 | 2014-09-18 | Werner Dorsch | Combined touch pen for smartphones |
CN109491521A (zh) * | 2017-09-11 | 2019-03-19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笔 |
TWI663076B (zh) * | 2018-06-29 | 2019-06-21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伸縮筆 |
TWM589826U (zh) * | 2019-09-24 | 2020-01-21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可伸縮之觸控筆 |
TWM603995U (zh) * | 2020-01-14 | 2020-11-11 | 瑞納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複合功能開關的觸控筆裝置 |
-
2021
- 2021-12-28 TW TW110149223A patent/TWI796068B/zh active
-
2022
- 2022-01-06 CN CN202210010587.9A patent/CN11606917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40267188A1 (en) * | 2013-03-12 | 2014-09-18 | Werner Dorsch | Combined touch pen for smartphones |
CN109491521A (zh) * | 2017-09-11 | 2019-03-19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笔 |
TWI663076B (zh) * | 2018-06-29 | 2019-06-21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伸縮筆 |
TWM589826U (zh) * | 2019-09-24 | 2020-01-21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可伸縮之觸控筆 |
TWM603995U (zh) * | 2020-01-14 | 2020-11-11 | 瑞納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複合功能開關的觸控筆裝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318160A (zh) | 2023-05-01 |
CN116069177A (zh) | 2023-05-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M512740U (zh) | 充電式電容觸控筆 | |
TWI415438B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 | |
TWM578406U (zh) | 電子裝置及觸控筆 | |
TWI796068B (zh) | 觸控筆 | |
TW201643616A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其小型化充電式電容觸控筆 | |
TWM302070U (en) | Key module | |
US20090160810A1 (en)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 |
TWM526118U (zh) | 主動式壓感電容觸控筆 | |
CN218348348U (zh) | 支架和电子装置 | |
US11609648B1 (en) | Stylus pen | |
TWI488077B (zh) | 觸控筆 | |
CN211403289U (zh) | 电子装置 | |
TWI469030B (zh) | 具有觸控按鍵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 |
TWM505651U (zh) | 電子裝置 | |
TWI654544B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其觸控筆 | |
TW202238330A (zh) | 滑鼠裝置 | |
CN221039977U (zh) | 输入装置 | |
TWM341382U (en) | Housing structure | |
TWI793569B (zh) | 觸控筆結構以及筆殼單元 | |
TW202038061A (zh) | 觸控筆結構 | |
JP3245921U (ja) | モバイルコンピュータ | |
TWI746276B (zh) | 電子裝置及筆記型電腦 | |
CN218788188U (zh) | 一种触控头模组 | |
US11847269B2 (en) | Stylus and touch interactive device | |
TW202242615A (zh) | 觸控筆裝置以及限位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