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3569B - 觸控筆結構以及筆殼單元 - Google Patents

觸控筆結構以及筆殼單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3569B
TWI793569B TW110113373A TW110113373A TWI793569B TW I793569 B TWI793569 B TW I793569B TW 110113373 A TW110113373 A TW 110113373A TW 110113373 A TW110113373 A TW 110113373A TW I793569 B TWI793569 B TW I79356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walls
chamfer
housing element
limiting por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33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40352A (zh
Inventor
陳文熙
林承洋
Original Assignee
翰碩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翰碩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翰碩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133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93569B/zh
Priority to CN202110536762.3A priority patent/CN115220584A/zh
Publication of TW2022403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03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35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356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5Pens or styl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8Control and interface arrangements therefor, e.g. drivers or device-embedded control circuitry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觸控筆結構以及筆殼單元。觸控筆結構包括一筆殼單元、一筆芯單元以及一處理單元。筆殼單元包括一第一殼體元件以及一第二殼體元件。第一殼體元件具有一第一限位部,該第一限位部具有多個第一內壁。第二殼體元件能拆卸地與該第一殼體元件貼合,該第二殼體元件具有一第二限位部,該第二限位部具有多個第二內壁。筆芯單元位於該第一限位部與該第二限位部之間。處理單元位於該第一殼體元件與該第二殼體元件之間。多個該第一內壁與多個該第二內壁皆呈一平面狀,且多個該第一內壁與多個該第二內壁圍繞形成一第一多邊形。藉此,本發明的觸控筆結構以及筆殼單元可減少筆芯滑動接觸摩擦阻力及殼體對合偏位干涉。

Description

觸控筆結構以及筆殼單元
本發明關於一種觸控筆結構以及筆殼單元,特別是關於一種能減少筆芯滑動接觸摩擦阻力及殼體對合偏位干涉的觸控筆結構以及筆殼單元。
隨著科技技術發展,使得電子產品推陳出新的速度愈來愈快,像是具有觸控式螢幕的電子產品,例如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等,已成為現今科技的趨勢與主流之一。一般使用者在操作時大多是以手指直接在觸控螢幕上進行點擊、滑動等操作,但若欲長時間在觸控螢幕上進行書寫、繪圖、或者進行更精細的處理時,手指在操作上顯然較為不便。因此,多數使用者會購買觸控筆來操作觸控螢幕。
然而,由於目前觸控筆的筆芯皆為圓柱狀設計,並且,用於容納筆芯的兩個筆殼的內壁部分也對應筆芯的外型而設計成圓弧形,因此,筆芯的外緣與筆殼的內壁是以面接觸的方式相互接觸。所以,觸控筆在使用的過程中,筆芯容易磨損,而導致損壞或變形,進而無法提供使用者良好的操作體驗。此外,兩個筆殼筆殼在組合時若產生些微偏差、位移,則兩個筆殼之間所形成的容置槽中會出現邊角結構,而導致筆芯的活動性受到限制。
故,如何通過結構設計的改良,來克服上述的缺陷,已成為本領域所欲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觸控筆結構以及筆殼單元。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所採用的其中一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觸控筆結構,其包括一筆殼單元、一筆芯單元以及一處理單元。筆殼單元包括一第一殼體元件以及一第二殼體元件。第一殼體元件具有一第一限位部,該第一限位部具有多個第一內壁,相鄰的兩個該第一內壁彼此相連。第二殼體元件能拆卸地與該第一殼體元件貼合,該第二殼體元件具有一第二限位部,該第二限位部具有多個第二內壁,相鄰的兩個該第二內壁彼此相連。筆芯單元位於該第一限位部與該第二限位部之間。處理單元位於該第一殼體元件與該第二殼體元件之間。其中,多個該第一內壁與多個該第二內壁皆呈一平面狀,多個該第一內壁分別對應於多個該第二內壁,且多個該第一內壁與多個該第二內壁圍繞形成一第一多邊形。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所採用的另外一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筆殼單元,其包括一第一殼體元件以及一第二殼體元件。第一殼體元件具有一第一限位部,該第一限位部具有多個第一內壁,相鄰的兩個該第一內壁彼此相連。第二殼體元件能拆卸地與該第一殼體元件貼合,該第二殼體元件具有一第二限位部,該第二限位部具有多個第二內壁,相鄰的兩個該第二內壁彼此相連。其中,多個該第一內壁與多個該第二內壁皆呈一平面狀,多個該第一內壁分別對應於多個該第二內壁,且多個該第一內壁與多個該第二內壁圍繞形成一多邊形。
本發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所提供的觸控筆結構以及筆殼單元,其能藉由“筆殼單元包括一第一殼體元件以及一第二殼體元件。第一殼體元件具有一第一限位部,該第一限位部具有多個第一內壁,相鄰的兩個該第一內壁彼此相連。第二殼體元件能拆卸地與該第一殼體元件貼合,該第二殼體元件具有一第二限位部,該第二限位部具有多個第二內壁,相鄰的兩個該第二內壁彼此相連。其中,多個該第一內壁與多個該第二內壁皆呈一平面狀,多個該第一內壁分別對應於多個該第二內壁,且多個該第一內壁與多個該第二內壁圍繞形成一第一多邊形”的技術方案,以減少筆芯滑動接觸摩擦阻力及殼體對合偏位干涉。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與圖式,然而所提供的圖式僅用於提供參考與說明,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
以下是通過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所公開有關“觸控筆結構以及筆殼單元”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公開的內容瞭解本發明的優點與效果。本發明可通過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也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背離本發明的構思下進行各種修改與變更。另外,本發明的附圖僅為簡單示意說明,並非依實際尺寸的描繪,事先聲明。以下的實施方式將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相關技術內容,但所公開的內容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應當可以理解的是,雖然本文中可能會使用到“第一”、“第二”、“第三”等術語來描述各種元件,但這些元件不應受這些術語的限制。這些術語主要是用以區分一元件與另一元件。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或”,應視實際情況可能包括相關聯的列出項目中的任一個或者多個的組合。
[第一實施例]
請參閱圖1至圖5,分別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觸控筆結構的分解示意圖、筆殼單元的結構示意圖、觸控筆結構的前視示意圖、圖3中IV部分的第一放大示意圖以及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觸控筆結構的局部示意圖,其中,圖5也對應於圖3中的IV部分。如圖所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一種觸控筆結構Z,其包括一筆殼單元1、一筆芯單元2以及一處理單元3。觸控筆結構Z可為電容式觸控筆或為其他類型的觸控筆。觸控筆結構Z可與具有觸控螢幕的電子裝置(例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觸控型筆記型電腦等,但不以此為限)搭配使用。
配合圖1及圖2所示,筆殼單元1可包括一第一殼體元件10以及一第二殼體元件11,第一殼體元件10可具有一第一限位部100,第一限位部100具有多個第一內壁101,相鄰的兩個第一內壁101彼此相連。第二殼體元件11能拆卸地與第一殼體元件10貼合,第二殼體元件11可具有一第二限位部110,第二限位部110具有多個第二內壁111,相鄰的兩個第二內壁111彼此相連。進一步來說,配合圖1至圖3所示,第一殼體元件10與第二殼體元件11之間界定出一容置空間S1,容置空間S1可用於容納處理單元3。第一殼體元件10的其中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一限位部100,第一限位部100的多個第一內壁101皆呈一平面狀。相對地,第二殼體元件11對應第一限位部100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二限位部110,第二限位部110的多個第二內壁111皆呈一平面狀。多個第一內壁101對應於多個第二內壁111。並且,第一限位部100與第二限位部110之間界定出一多角空間S2,多角空間S2可用於容納筆芯單元2;也就是說,多個第一內壁101分別對應於多個第二內壁111,多個第一內壁101與多個第二內壁111圍繞形成一第一多邊形P1以及多角空間S2。其中,第一多邊形P1較佳可為正多邊形,例如正四邊形至正二十邊形中任一種正多邊形,但不以此為限。
接著,配合圖1及圖3所示,筆芯單元2能活動地位於第一限位部100與第二限位部110之間。其中,筆芯單元2可為塑膠或導電的材料,但不以此為限。
接下來,配合圖1所示,處理單元3位於第一殼體元件10與第二殼體元件11之間,即處理單元3設置於容置空間S1中。處理單元3可為具處理功能的電路板或處理器,但不以此為限。
因此,在使用者操作本發明的觸控筆結構Z時,當筆芯單元2接觸電子裝置的觸控螢幕(圖中未繪示)且進行滑動時,由於筆芯單元2外壁與第一限位部100的多個第一內壁101或第二限位部110的多個第二內壁111的接觸面呈點狀或直線狀,因此,筆芯單元2與第一內壁101或第二內壁111的摩擦面積也僅呈點狀或直線狀,進而能有效地降低筆芯單元2的損耗率,而延長了筆芯單元2的使用壽命。
此外,筆芯單元2的本體的截面可呈圓形或第二多邊形P2,且第二多邊形P2與第一多邊形P1的形狀不同。舉例來說,配合圖4及圖5所示,筆芯單元2的本體的截面可以是圓形的形狀(如圖4所示),也可以是非圓形的形狀且呈正多邊形(如圖5所示),例如正四邊形至正二十邊形中任一種正多邊形,但不以此為限。
根據上述內容,本發明再提出一種筆殼單元1,其包括一第一殼體元件10以及一第二殼體元件11。第一殼體元件10具有一第一限位部100,第一限位部100具有多個第一內壁101,相鄰的兩個第一內壁101彼此相連。第二殼體元件11能拆卸地與第一殼體元件10貼合,第二殼體元件11具有一第二限位部110,第二限位部110具有多個第二內壁111,相鄰的兩個第二內壁111彼此相連。其中,多個第一內壁101與第二內壁111皆呈一平面狀,多個第一內壁101對應於多個第二內壁111,且多個第一內壁101與多個第二內壁111圍繞形成一多邊形(即第一多邊形P1)。
藉此,本發明的觸控筆結構Z以及筆殼單元1藉由上述技術方案,大幅降低筆芯單元2外壁與第一內壁101或第二限位部110的接觸面積(即摩擦面積),即減少筆芯單元2滑動接觸摩擦阻力,進而能有效地延長筆芯單元2的使用壽命。
進一步地,相鄰的兩個第一內壁101之間具有一第一預設角度a1,第一預設角度a1介於90度至162度;其中,相鄰的兩個第二內壁111之間具有一第二預設角度a2,第二預設角度a2與第一預設角度a1相同。配合圖4至圖5所示,相鄰的兩個第一內壁101之間可界定出一夾角,即第一預設角度a1;其中,第一預設角度a1可介於90度至162度,第一預設角度a1較佳可為108度或120度,但不以此為限。並且,相鄰的兩個第二內壁111之間也能界定出一夾角,即第二預設角度a2;其中,第二預設角度a2可介於90度至162度,第二預設角度a2較佳可為108度或120度,並且,第二預設角度a2較佳還可與第一預設角度a1相同,但不以此為限,於實際實施時,第二預設角度a2也可與第一預設角度a1不同。
此外,配合圖1所示,觸控筆結構Z進一步可包括一外殼單元4以及一尾蓋單元5。外殼單元4可套設於筆殼單元1上,即外殼單元4可包覆第一殼體元件10與第二殼體元件11。尾蓋單元5能拆卸地連接於外殼單元4。其中,第一殼體元件10與第二殼體元件11的一端對應於筆芯單元2,第一殼體元件10與第二殼體元件11的另一端對應於尾蓋單元5。
然而,上述所舉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個可行的實施例而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
[第二實施例]
請參閱圖6及圖7,分別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筆殼單元的第一結構示意圖以及第二結構示意圖,並請一併參閱圖1至圖5。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觸控筆結構Z與上述第一實施例的觸控筆結構Z大致相似,因此,相同元件的設置或作動在此不再贅述。而在本實施例中,其中一個第一內壁101鄰近於其中一個第二內壁111的一側具有一第一倒角部101a,另外一個第一內壁101鄰近於另外一個第二內壁111的一側具有一第二倒角部101b;其中,其中一個第二內壁111對應於第一倒角部101a的一側具有一第四倒角部111a,另外一個第二內壁111對應於第二倒角部101b的一側具有一第五倒角部111b。
具體來說,配合圖6及圖7所示,靠近第一殼體元件10其中一側的第一內壁101的一側具有一第一倒角部101a,第一內壁101的另一側與相鄰的第一內壁101連接。靠近第一殼體元件10另外一側的第一內壁101的一側具有一第二倒角部101b,第一內壁101的另一側與相鄰的第一內壁101連接。相對地,靠近第二殼體元件11其中一側的第二內壁111的一側具有一第四倒角部111a,第二內壁111的另一側與相鄰的第二內壁111連接。靠近第二殼體元件11另外一側的第二內壁111的一側具有一第五倒角部111b,第二內壁111的另一側與相鄰的第二內壁111連接。
因此,在第一殼體元件10與第二殼體元件11組合時,第一倒角部101a與第四倒角部111a可呈類似八字狀,第二倒角部101b與第五倒角部111b也可呈類似八字狀。藉此,如果第一殼體元件10與第二殼體元件11在組合時產生些微偏差、位移時,當使用者操作本發明的觸控筆結構Z時,筆芯單元2外壁能與第一倒角部101a、第二倒角部101b、第四倒角部111a或第五倒角部111b產生良好的摩擦接觸,以避免第一殼體元件10與第二殼體元件11對合偏位干涉,而影響筆芯單元2的活動性。
此外,每一個第一內壁101靠近外部的一側還可具有一第三倒角部101c,每一個第二內壁111靠近外部的一側也可具有一第六倒角部111c。並且,第一倒角部101a、第二倒角部101b、第三倒角部101c、第四倒角部111a以及第五倒角部111b以及第六倒角部111c可為R角、C角或其他種類的圓弧角,但不以此為限。
然而,上述所舉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個可行的實施例而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
[實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所提供的觸控筆結構Z以及筆殼單元1,其能藉由“筆殼單元1包括一第一殼體元件10以及一第二殼體元件11。第一殼體元件10具有一第一限位部100,第一限位部100具有多個第一內壁101,相鄰的兩個第一內壁101彼此相連。第二殼體元件11能拆卸地與第一殼體元件10貼合,第二殼體元件11具有一第二限位部110,第二限位部110具有多個第二內壁111,相鄰的兩個第二內壁111彼此相連。其中,多個第一內壁101與多個第二內壁111皆呈一平面狀,多個第一內壁101對應於多個第二內壁111,且多個第一內壁101與多個第二內壁111圍繞形成一第一多邊形P1”的技術方案,以減少筆芯單元2滑動接觸摩擦阻力,而提升筆芯單元2的使用壽命。
更進一步來說,本發明所提供的觸控筆結構Z以及筆殼單元1通過上述技術方案,也就是利用多個第一內壁101與多個第二內壁111的結構設計,大幅降低筆芯單元2外壁與第一內壁101或第二限位部110的接觸面積(即摩擦面積),進而減少筆芯單元2滑動接觸摩擦阻力,而能有效地延長筆芯單元2的使用壽命。並且,本發明的觸控筆結構Z以及筆殼單元1還可藉由第一倒角部101a、第二倒角部101b、第四倒角部111a以及第五倒角部111b的結構設計,以使第一殼體元件10與第二殼體元件11在組合時產生些微偏差、位移時,筆芯單元2外壁能與第一倒角部101a、第二倒角部101b、第四倒角部111a或第五倒角部111b產生良好的摩擦接觸,以避免第一殼體元件10與第二殼體元件11對合偏位干涉,而影響筆芯單元2的活動性。
以上所公開的內容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可行實施例,並非因此侷限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所以凡是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內。
Z:觸控筆結構 1:筆殼單元 10:第一殼體元件 100:第一限位部 101:第一內壁 101a:第一倒角部 101b:第二倒角部 101c:第三倒角部 11:第二殼體元件 110:第二限位部 111:第二內壁 111a:第四倒角部 111b:第五倒角部 111c:第六倒角部 2:筆芯單元 3:處理單元 4:外殼單元 5:尾蓋單元 a1:第一預設角度 a2:第二預設角度 P1:第一多邊形 P2:第二多邊形 S1:容置空間 S2:多角空間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觸控筆結構的分解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筆殼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觸控筆結構的前視示意圖。
圖4為圖3中IV部分的第一放大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觸控筆結構的局部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筆殼單元的第一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筆殼單元的第二結構示意圖。
1:筆殼單元
10:第一殼體元件
100:第一限位部
101:第一內壁
11:第二殼體元件
110:第二限位部
111:第二內壁
S2:多角空間

Claims (10)

  1. 一種觸控筆結構,其包括: 一筆殼單元,其包括: 一第一殼體元件,其具有一第一限位部,該第一限位部具有多個第一內壁,相鄰的兩個該第一內壁彼此相連;以及 一第二殼體元件,其能拆卸地與該第一殼體元件貼合,該第二殼體元件具有一第二限位部,該第二限位部具有多個第二內壁,相鄰的兩個該第二內壁彼此相連; 一筆芯單元,其位於該第一限位部與該第二限位部之間;以及 一處理單元,其位於該第一殼體元件與該第二殼體元件之間; 其中,多個該第一內壁與多個該第二內壁皆呈一平面狀,多個該第一內壁分別對應於多個該第二內壁,且多個該第一內壁與多個該第二內壁圍繞形成一第一多邊形。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筆結構,其中,該筆芯單元的本體的截面呈一第二多邊形,且該第二多邊形與該第一多邊形的形狀不同。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筆結構,其中,該第一殼體元件與該第二殼體元件之間界定出一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用於容納該處理單元;其中,該第一殼體元件的其中一端向外延伸形成該第一限位部,該第二殼體元件對應該第一限位部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該第二限位部,且該第一限位部與該第二限位部之間界定出一多角空間,該多角空間用於容納該筆芯單元。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筆結構,其中,其中一該第一內壁鄰近於其中一該第二內壁的一側具有一第一倒角部,另外一該第一內壁鄰近於另外一該第二內壁的一側具有一第二倒角部;其中,其中一該第二內壁對應於該第一倒角部的一側具有一第四倒角部,另外一該第二內壁對應於該第二倒角部的一側具有一第五倒角部;其中,該第一倒角部與該第四倒角部呈八字狀,該第二倒角部與該第五倒角部呈八字狀。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筆結構,其中,相鄰的兩個該第一內壁之間具有一第一預設角度,該第一預設角度介於90度至162度;其中,相鄰的兩個該第二內壁之間具有一第二預設角度,該第二預設角度與該第一預設角度相同。
  6. 一種筆殼單元,其包括: 一第一殼體元件,其具有一第一限位部,該第一限位部具有多個第一內壁,相鄰的兩個該第一內壁彼此相連; 一第二殼體元件,其能拆卸地與該第一殼體元件貼合,該第二殼體元件具有一第二限位部,該第二限位部具有多個第二內壁,相鄰的兩個該第二內壁彼此相連; 其中,多個該第一內壁與多個該第二內壁皆呈一平面狀,多個該第一內壁分別對應於多個該第二內壁,且多個該第一內壁與多個該第二內壁圍繞形成一多邊形。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筆殼單元,其中,該筆殼單元應用於一觸控筆結構,該第一殼體元件與該第二殼體元件之間界定出一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用於容納該觸控筆結構的一處理單元。
  8. 如請求項6所述的筆殼單元,其中,該第一殼體元件的其中一端向外延伸形成該第一限位部,該第二殼體元件對應該第一限位部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該第二限位部,且該第一限位部與該第二限位部之間界定出一多角空間,該多角空間用於容納該觸控筆結構的一筆芯單元。
  9. 如請求項6所述的筆殼單元,其中,其中一該第一內壁鄰近於其中一該第二內壁的一側具有一第一倒角部,另外一該第一內壁鄰近於另外一該第二內壁的一側具有一第二倒角部;其中,其中一該第二內壁對應於該第一倒角部的一側具有一第四倒角部,另外一該第二內壁對應於該第二倒角部的一側具有一第五倒角部;其中,該第一倒角部與該第四倒角部呈八字狀,該第二倒角部與該第五倒角部呈八字狀。
  10. 如請求項6所述的筆殼單元,其中,相鄰的兩個該第一內壁之間具有一第一預設角度,該第一預設角度介於90度至162度;其中,相鄰的兩個該第二內壁之間具有一第二預設角度,該第二預設角度與該第一預設角度相同。
TW110113373A 2021-04-14 2021-04-14 觸控筆結構以及筆殼單元 TWI7935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3373A TWI793569B (zh) 2021-04-14 2021-04-14 觸控筆結構以及筆殼單元
CN202110536762.3A CN115220584A (zh) 2021-04-14 2021-05-17 触控笔结构以及笔壳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3373A TWI793569B (zh) 2021-04-14 2021-04-14 觸控筆結構以及筆殼單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0352A TW202240352A (zh) 2022-10-16
TWI793569B true TWI793569B (zh) 2023-02-21

Family

ID=83606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3373A TWI793569B (zh) 2021-04-14 2021-04-14 觸控筆結構以及筆殼單元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20584A (zh)
TW (1) TWI793569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643616A (zh) * 2015-06-03 2016-12-16 太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其小型化充電式電容觸控筆
TW201730722A (zh) * 2016-02-18 2017-09-0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筆
TW201833738A (zh) * 2017-03-08 2018-09-16 翰碩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其主動式電容觸控筆
TWM579103U (zh) * 2019-01-22 2019-06-11 韋承企業有限公司 Pen structure improvement
TWM579768U (zh) * 2019-01-28 2019-06-21 翰碩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Stylus structure and tail unit
CN110007783A (zh) * 2017-12-11 2019-07-12 株式会社和冠 电子笔及电子笔主体部
CN110968209A (zh) * 2019-12-30 2020-04-07 深圳市千分一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笔芯组件及触控笔
CN111532059A (zh) * 2020-04-26 2020-08-14 平阳县林宣华文具厂 一种便捷笔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643616A (zh) * 2015-06-03 2016-12-16 太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其小型化充電式電容觸控筆
TW201730722A (zh) * 2016-02-18 2017-09-0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筆
TW201833738A (zh) * 2017-03-08 2018-09-16 翰碩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其主動式電容觸控筆
CN110007783A (zh) * 2017-12-11 2019-07-12 株式会社和冠 电子笔及电子笔主体部
TWM579103U (zh) * 2019-01-22 2019-06-11 韋承企業有限公司 Pen structure improvement
TWM579768U (zh) * 2019-01-28 2019-06-21 翰碩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Stylus structure and tail unit
CN110968209A (zh) * 2019-12-30 2020-04-07 深圳市千分一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笔芯组件及触控笔
CN111532059A (zh) * 2020-04-26 2020-08-14 平阳县林宣华文具厂 一种便捷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20584A (zh) 2022-10-21
TW202240352A (zh) 2022-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86341B2 (ja) 電子機器、ペン、及びペンの保持方法
TWI626563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其主動式電容觸控筆
TWI683206B (zh) 電子裝置
TWI608330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US2014034084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10423263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hinge member and connecting assembly
TW201642295A (zh) 帶有精準的佈線的雙樞軸機械式轉樞
TWI567594B (zh) Stylus
TWI793569B (zh) 觸控筆結構以及筆殼單元
JP2012141656A (ja) 情報処理装置
US8077150B2 (en) Storable mouse
TW201501616A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JP2013080338A (ja) スタイラスペン
US2015025381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TWI539263B (zh) 電子裝置
TW202142994A (zh) 電子裝置
TW202242615A (zh) 觸控筆裝置以及限位結構
TWM621708U (zh) 觸控筆裝置
TW202301084A (zh) 觸控筆裝置及筆芯結構
TW202318160A (zh) 觸控筆
TWI746276B (zh) 電子裝置及筆記型電腦
WO2024093710A1 (zh) 电子设备
JP2011232850A (ja) マウスパッド
TWM613209U (zh) 滑鼠裝置
US20070242052A1 (en) Cursor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