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69177A - 触控笔 - Google Patents

触控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69177A
CN116069177A CN202210010587.9A CN202210010587A CN116069177A CN 116069177 A CN116069177 A CN 116069177A CN 202210010587 A CN202210010587 A CN 202210010587A CN 116069177 A CN116069177 A CN 1160691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stylus
rod
cover body
position rel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1058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国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cony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cony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cony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cony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0691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691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5Pens or styl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Facsimile Heads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笔,其包含杆体、盖体以及定位模块。杆体包含相连的本体部以及套合部。盖体配置以套合套合部,并配置以沿着第一轴向相对于杆体移动至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定位模块设置于套合部与盖体之间,并配置以在盖体相对于杆体位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时对盖体与杆体于第二轴向产生力量变化。

Description

触控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触控笔。
背景技术
对于现今操作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方式而言,由于触控显示装置可供使用者直觉地以触控的方式操作,故广为各种可携式电子装置所使用。对此,为了防止手指在触摸触控面板时留下过多的痕迹,触控笔便因应而生。
以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为例,当触控笔碰到触控面板的特定位置时,位于该位置的感应电极的电容会随之改变,使得触控显示装置能够知悉触控笔的触碰位置,以执行对应的指令。
为满足电子产品轻薄化的设计趋势,触控笔的尺寸也往轻薄短小作发展,以便于使用者携带,或者是收纳于电子装置中的预留空间内。为了避免轻薄短小的触控笔因不便于握持而影响操作上的顺畅度,目前市面上已有可伸缩的触控笔。然而,这种可伸缩的触控笔在伸缩时的段落手感并不明显。
因此,如何提出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触控笔,是目前业界亟欲投入研发资源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有解决上述问题的触控笔。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一种触控笔包含杆体、盖体以及定位模块。杆体包含相连的本体部以及套合部。盖体配置以套合套合部,并配置以沿着第一轴向相对于杆体移动至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定位模块设置于套合部与盖体之间,并配置以在盖体相对于杆体位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时对盖体与杆体于第二轴向上产生力量变化。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二轴向实质上垂直于第一轴向。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当盖体相对于杆体移动至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以及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时,定位模块对盖体与杆体于第二轴向上分别施加第一力量、第二力量以及第三力量。第三力量不同于第一力量与第二力量。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定位模块包含两个第一卡合结构以及第二卡合结构。第一卡合结构设置于盖体与杆体中的一者上。第二卡合结构设置于盖体与杆体中的另一者上。当盖体相对于杆体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卡合结构与两个第一卡合结构中的一者卡合。当盖体相对于杆体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卡合结构与两个第一卡合结构中的另一者卡合。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当盖体相对于杆体位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时,第二卡合结构是可滑动地抵接盖体与杆体中的该者。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两个第一卡合结构各为卡槽。第二卡合结构为凸块。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卡合结构为弹性体。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套合部具有凹部,且第二卡合结构容置于凹部。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卡合结构具有导引斜面。导引斜面配置以与两个第一卡合结构卡合。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定位模块包含两个第一磁性元件以及第二磁性元件。第一磁性元件设置于盖体与杆体中的一者上。第二磁性元件设置于盖体与杆体中的另一者上。当盖体相对于杆体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磁性元件与两个第一磁性元件中的一者在第二轴向上对齐且相吸。当盖体相对于杆体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磁性元件与两个第一磁性元件中的另一者在第二轴向上对齐且相吸。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定位模块包含第三磁性元件。第三磁性元件设置于盖体与杆体中的该者上,并位于两个第一磁性元件之间。当盖体相对于杆体位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时,第二磁性元件与第三磁性元件在第二轴向上对齐且相斥。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盖体包含套管以及衔接件。套管配置以套合套合部。衔接件设置于套管内,并配置以与套合部可滑动地衔接。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定位模块包含卡合结构,且卡合结构设置于衔接件上。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衔接件具有弹性臂,且卡合结构设置于弹性臂上。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触控笔进一步包含电连接端口。电连接端口设置于套合部上。当盖体相对于杆体位于第一位置时,电连接端口被盖体覆盖。当盖体相对于杆体位于第二位置时,盖体离开且暴露出电连接端口。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套合部远离本体部的一端具有扣合槽。盖体包含扣合块。当盖体相对于杆体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扣合块扣合至扣合槽。
综上所述,于本发明的触控笔中,设置于杆体的套合部与盖体之间的定位模块可在盖体相对于杆体位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时对盖体与杆体产生力量变化。借此,即可在盖体相对于杆体移动至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时提供段落手感。
以上所述仅是用以阐述本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及其产生的功效等等,本发明的具体细节将在下文的实施方式及相关附图中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A为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触控笔的立体图,其中盖体相对于杆体位于第一位置;
图1B为绘示图1A中的触控笔的另一立体图,其中盖体相对于杆体位于第二位置;
图1C为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触控笔的部分元件的爆炸图;
图2A为绘示图1A中的触控笔沿着线段2A-2A剖后观看的局部剖面图;
图2B为绘示图1B中的触控笔沿着线段2B-2B剖后观看的局部剖面图;
图2C为绘示图2A中的触控笔的另一局部剖面图;
图3A为绘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触控笔的局部剖面图,其中盖体相对于杆体位于第一位置;
图3B为绘示图3A中的触控笔的另一局部剖面图,其中盖体相对于杆体位于第二位置;
图3C为绘示图3A中的触控笔的另一局部剖面图,其中盖体相对于杆体位于第三位置。
附图标记说明
100,200:触控笔
110:杆体
111:本体部
112:套合部
112a:导槽
112a1:止挡块
112b:扣合槽
112c:末端
112c1:凹部
120:盖体
121:套管
122:衔接件
122a:弹性臂
122a1:卡合块
123:连接件
124:扣合块
130,230:定位模块
131a,131b:第一卡合结构
132:第二卡合结构
132a:导引斜面
140:电连接端口
150:电路板
231a,231b:第一磁性元件
232:第二磁性元件
233:第三磁性元件
A1:第一轴向
A2:第二轴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露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已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
请参照图1A以及图1B。图1A为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触控笔100的立体图,其中盖体120相对于杆体110位于第一位置。图1B为绘示图1A中的触控笔100的另一立体图,其中盖体120相对于杆体110位于第二位置。本实施方式的触控笔100可应用至具有触控屏幕的电子装置,例如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子辞典、笔记型计算机、移动电话或其他手持装置。以电容式的触控笔100为例,其是使用软质导电材料作为笔头的材料。由于笔头的材料具有导电性,因此在与电容式触控屏幕接触时可改变触控屏幕表面的电容值,进而使感应信号被撷取出。
如图1A与图1B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触控笔100包含杆体110以及盖体120。杆体110包含本体部111以及套合部112。套合部112连接于本体部111的一端。盖体120配置以套合于套合部112,并配置以沿着第一轴向A1相对于杆体110移动至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具体来说,如图1A所示,当盖体120相对于杆体110位于第一位置时,盖体120是完整套合杆体110的套合部112,因此由触控笔100的外观仅看得到盖体120与杆体110的本体部111。如图1B所示,当盖体120相对于杆体110位于第二位置时,盖体120仅部分地覆盖杆体110的套合部112的一部分,因此由触控笔100的外观可看得到盖体120与杆体110的本体部111及套合部112。
请参照图1C,其为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触控笔100的部分元件的爆炸图。如图1B与图1C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触控笔100进一步包含电连接端口140以及电路板150。电连接端口140设置于套合部112上。电路板150设置于杆体110的外壳内部,并与电连接端口140连通。当盖体120相对于杆体110位于第一位置时,电连接端口140被盖体120覆盖。当盖体120相对于杆体110位于第二位置时,盖体120离开且暴露出电连接端口140。
于一些实施方式中,触控笔100进一步包含电池(图未示)。电路板150与电池电性连接。借此,使用者可经由电连接端口140内的电路板150对触控笔100内部的电池进行充电。
于一些实施方式中,触控笔100进一步包含数据处理元件(图未示,例如处理器)。电连接端口140与数据处理元件电性连接。借此,使用者可经由电连接端口140对触控笔100内部的数据处理元进行数据传输。
于一些实施方式中,电连接端口140符合USB Type C规格,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请参照图2A以及图2B。图2A为绘示图1A中的触控笔100沿着线段2A-2A剖后观看的局部剖面图,其中盖体120相对于杆体110位于第一位置。图2B为绘示图1B中的触控笔100沿着线段2B-2B剖后观看的局部剖面图,其中盖体120相对于杆体110位于第二位置。如图2A与图2B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触控笔100进一步包含定位模块130。定位模块130设置于杆体110的套合部112与盖体120之间,并配置以在盖体120相对于杆体110位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时对盖体120与杆体110沿着第二轴向A2反向施力。
具体来说,于本实施方式中,定位模块130包含两个第一卡合结构131a、131b以及第二卡合结构132。两个第一卡合结构131a、131b设置于盖体120上。第二卡合结构132设置于杆体110的套合部112上。当盖体120相对于杆体110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卡合结构132与第一卡合结构131a卡合(如图2A所示)。当盖体120相对于杆体110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卡合结构132与第一卡合结构131b卡合(如图2B所示)。借此,定位模块130即可在盖体120相对于杆体110移动至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时提供段落手感。
如图2A与图2B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两个第一卡合结构131a、131b各为卡槽。第二卡合结构132为凸块。当盖体120相对于杆体110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卡合结构132会部分地卡入第一卡合结构131a中,并对盖体120与杆体110于第二轴向A2上产生第一反向力。当盖体120相对于杆体110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卡合结构132会部分地卡入第一卡合结构131b中,并对盖体120与杆体110于第二轴向A2上产生第二反向力。另外,请参照图2C,其为绘示图2A中的触控笔100的另一局部剖面图。如图2C所示,当盖体120相对于杆体110位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任一位置时,盖体120是可滑动地抵接第二卡合结构132,并且第二卡合结构132对盖体120与杆体110于第二轴向A2上产生第三反向力。由于第一反向力与第二反向力小于/不同于第三反向力,因此定位模块130即可在盖体120相对于杆体110移动至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时于第二轴向A2上产生力量变化,从而提供段落手感。具体来说,当盖体120相对于杆体110位于图2C所示的位置时,第二卡合结构132会受盖体120挤压;当盖体120相对于杆体110由图2C所示的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时,第二卡合结构132会回弹。需说明的是,如图2A所示,第一卡合结构131a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地位于于套合部112的相反两侧,第一卡合结构131b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地位于套合部112的相反两侧,且第二卡合结构132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地设置于套合部112的相反两侧。借此,两个第二卡合结构132可同时与两个第一卡合结构131a卡合,也可同时与两个第一卡合结构131b卡合。
于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第一卡合结构131a、131b与盖体120构成单体结构,并可经由例如射出成形制程制作出,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于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卡合结构132为弹性体,并可拆卸地设置于杆体110的套合部112上。借此,即可减少盖体120与定位模块130之间的磨耗,进而有效增加触控笔100的使用寿命。于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卡合结构132可以是受压后可回弹的机械构件,例如弹片或其他类似元件。于一些实施方式中,套合部112的末端112c具有凹部112c1,且第二卡合结构132设置于凹部112c1。通过凹部112c1的设置,第二卡合结构132即可方便地安装于套合部112上。不仅如此,第二卡合结构132位于盖体120的移动轨迹上的比例可以弹性地调整,进而可适当地调配盖体120相对于定位模块130的滑动阻力。
如图2A与图2B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卡合结构132具有导引斜面132a。导引斜面132a配置以与两个第一卡合结构131a、131b。导引斜面132a位于第二卡合结构132的外缘。借此,即可在第二卡合结构132卡合与脱离两个第一卡合结构131a、131b时减少盖体120与定位模块130之间的磨耗,进而有效增加触控笔100的使用寿命。
于一些实施方式中,导引斜面132a为一圆弧凸面的一部分,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于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卡合结构132也可与杆体110的套合部112构成单体结构,并可经由例如射出成形制程制作出,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如图2A与图2B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盖体120包含套管121、衔接件122以及连接件123。套管121配置以套合杆体110的套合部112。衔接件122的一端设置于套管121内,另一端设置于套合部112。衔接件122配置以与套合部112可滑动地衔接。连接件123设置于套管121与衔接件122的同一端,并连接套管121与衔接件122。具体来说,杆体110的套合部112在远离本体部111的一端具有实质上沿着第一轴向A1延伸设置的导槽112a。盖体120的衔接件122具有弹性臂122a。前述两个第一卡合结构131a、131b是形成于弹性臂122a上的两个卡槽。弹性臂122a的末端具有卡合块122a1。卡合块122a1可滑动地衔接于导槽112a中。导槽112a远离本体部111的一端具有止挡块112a1。止挡块112a1配置以止挡卡合块122a1,以将卡合块122a1限位于导槽112a内。借此,盖体120即可沿着第一轴向A1相对于杆体110移动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并避免盖体120绕着第一轴向A1相对于杆体110转动。于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卡合结构132与弹性臂122a皆为弹性体,而衔接件122为滑动定位件。
进一步来说,杆体110的套合部112远离本体部111的一端具有扣合槽112b。盖体120进一步包含扣合块124。扣合块124设置于连接件123上。于一些实施方式中,扣合块124为弹性体。当盖体120相对于杆体110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扣合块124会扣合至扣合槽112b,进而更确保盖体120可完整套合杆体110的套合部112而不易露出套合部112。于其他实施方式中,扣合块124也可为金属件,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于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扣合槽112b可改为设置于盖体120的连接件123,而扣合块124可改为设置于杆体110的套合部112上,同样可达到更确保盖体120可完整套合套合部112的目的。
于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卡合结构131a、131b可改为设置于杆体110上,而第二卡合结构132可改为设置于盖体120上,同样可达到在盖体120相对于杆体110移动至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时提供段落手感的目的。
请参照图3A以及图3B。图3A为绘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触控笔200的局部剖面图,其中盖体120相对于杆体110位于第一位置。图3B为绘示图3A中的触控笔200的另一局部剖面图,其中盖体120相对于杆体110位于第二位置。如图3A与图3B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触控笔200包含杆体110、盖体120以及定位模块230,其中杆体110与盖体120相同或相似于图2A所示的实施方式,因此采用相同元件符号,并可参考前文中的相关说明,在此恕不赘述。换言之,相较于图2A所示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提出修改后的定位模块230。
具体来说,于本实施方式中,定位模块230包含两个第一磁性元件231a、231b以及第二磁性元件232。两个第一磁性元件231a、231b设置于杆体110的套合部112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A所示,套合部112远离本体部111的末端112c具有容置第一磁性元件231a、231b的凹部112c1。第二磁性元件232设置于盖体120上。于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磁性元件232是设置于弹性臂122a上,以便于更换其他不同磁力大小的磁性元件。当盖体120相对于杆体110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磁性元件232与第一磁性元件231a在第二轴向A2上对齐且产生第一相吸磁力(即两者的异极性面向面对)。当盖体120相对于杆体110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磁性元件232与第一磁性元件231b在第二轴向A2上对齐且产生第二相吸磁力(即两者的异极性面向面对)。借此,定位模块230即可在盖体120相对于杆体110移动至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时提供段落手感。
请参照图3C,其为绘示图3A中的触控笔200的另一局部剖面图,其中盖体120相对于杆体110位于第三位置。如图3A至图3C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定位模块230包含第三磁性元件233。第三磁性元件233设置于杆体110的套合部112上,并位于两个第一磁性元件231a、231b之间。当盖体120相对于杆体110位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时,第二磁性元件232与第三磁性元件233在第二轴向A2上对齐且产生相斥磁力(即两者的同极性面向面对)。由于第一相吸磁力与第二相吸磁力不同于相斥磁力,因此定位模块230即可在盖体120相对于杆体110移动至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时于第二轴向A2上产生力量变化,从而提供段落手感。不仅如此,前述相斥磁力可减少盖体120与杆体110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可有效减少两者间的磨耗而增加触控笔200的使用寿命。
于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磁性元件231a、231b与第三磁性元件233可改为设置于盖体120上,而第二磁性元件232可改为设置于杆体110的套合部112上,同样可达到在盖体120相对于杆体110移动至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时提供段落手感的目的。
于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磁性元件231a、231b、第二磁性元件232与第三磁性元件233为磁铁,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由以上对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详述,可以明显地看出,于本发明的触控笔中,设置于杆体的套合部与盖体之间的定位模块可在盖体相对于杆体位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时对盖体与杆体产生力量变化。借此,即可在盖体相对于杆体移动至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时提供段落手感。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不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触控笔,其特征在于,包含:
杆体,包含相连的本体部以及套合部;
盖体,配置以套合所述套合部,并配置以沿着第一轴向相对于所述杆体移动至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以及
定位模块,设置于所述套合部与所述盖体之间,并配置以在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杆体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时对所述盖体与所述杆体于第二轴向上产生力量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向实质上垂直于所述第一轴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杆体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以及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时,所述定位模块对所述盖体与所述杆体于所述第二轴向上分别施加第一力量、第二力量以及第三力量,且所述第三力量不同于所述第一力量与所述第二力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块包含:
两个第一卡合结构,设置于所述盖体与所述杆体中的一者上;
第二卡合结构,设置于所述盖体与所述杆体中的另一者上,
其中当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杆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卡合结构与所述两个第一卡合结构中的一者卡合,并且当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杆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卡合结构与所述两个第一卡合结构中的另一者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杆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二卡合结构是可滑动地抵接所述盖体与所述杆体中的所述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卡合结构各为卡槽,且所述第二卡合结构为凸块。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合结构为弹性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合部具有凹部,且所述第二卡合结构容置于所述凹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合结构具有导引斜面,且所述导引斜面配置以与所述两个第一卡合结构卡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块包含:
两个第一磁性元件,设置于所述盖体与所述杆体中的一者上;
第二磁性元件,设置于所述盖体与所述杆体中的另一者上,
其中当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杆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与所述两个第一磁性元件中的一者在所述第二轴向上对齐且相吸,并且当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杆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与所述两个第一磁性元件中的另一者在所述第二轴向上对齐且相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块包含:
第三磁性元件,设置于所述盖体与所述杆体中的所述者上,并位于所述两个第一磁性元件之间,
其中当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杆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与所述第三磁性元件在所述第二轴向上对齐且相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含:
套管,配置以套合所述套合部;以及
衔接件,设置于所述套管内,并配置以与所述套合部可滑动地衔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块包含卡合结构,且所述卡合结构设置于所述衔接件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件具有弹性臂,且所述卡合结构设置于所述弹性臂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电连接端口,设置于所述套合部上,当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杆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电连接端口被所述盖体覆盖,并且当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杆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盖体离开且暴露出所述电连接端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合部远离所述本体部的一端具有扣合槽,所述盖体包含扣合块,且当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杆体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扣合块扣合至所述扣合槽。
CN202210010587.9A 2021-10-29 2022-01-06 触控笔 Pending CN11606917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263235P 2021-10-29 2021-10-29
US63/263,235 2021-10-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69177A true CN116069177A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80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10587.9A Pending CN116069177A (zh) 2021-10-29 2022-01-06 触控笔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69177A (zh)
TW (1) TWI79606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3002342U1 (de) * 2013-03-12 2013-05-31 Werner Dorsch Gmbh Kombinierter Touchpen für Smartphones
CN109491521B (zh) * 2017-09-11 2021-09-14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笔
TWI663076B (zh) * 2018-06-29 2019-06-2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伸縮筆
TWM589826U (zh) * 2019-09-24 2020-01-2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可伸縮之觸控筆
CN210954999U (zh) * 2020-01-14 2020-07-07 深圳市悟己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复合功能开关的触控笔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96068B (zh) 2023-03-11
TW202318160A (zh) 2023-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72750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主动式电容触控笔
US20080174942A1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CN107092371B (zh) 触控笔
US9240299B2 (en) Pivotable key structure
US7997911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1296588A (zh) 电子设备
US8319755B2 (en) Stylus
US20230102647A1 (en) Electronic pen and electronic pen body portion
US9606642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iniaturization rechargeable capacitive stylus thereof
CN211150370U (zh) 应用于无线鼠标的开关模块
US20090160810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16069177A (zh) 触控笔
CN208753197U (zh) 腕戴类设备及其按键
US11609648B1 (en) Stylus pen
CN111223701A (zh) 按键结构
CN218788188U (zh) 一种触控头模组
US20170060277A1 (en) Magnetic switch assembly and stylus having the same
US9001043B2 (en) Mouse device
EP3674855B1 (en) Pen-shaped folding mouse
TWI654544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其觸控筆
CN221039977U (zh) 输入装置
CN109192579A (zh) 腕戴类设备及其按键
CN210302368U (zh) 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
CN220474520U (zh) 按键装置以及游戏掌机
CN111813244B (zh) 触控笔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